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摇摆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摇摆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8 02:06: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摇摆读后感精选10篇

  《摇摆》是一本由(美)奥瑞·布莱福曼//罗姆·布莱福曼|译者:鲁刚伟//何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摇摆》读后感(一):我们都是非理性的,尽管我们常常否认这一点

  书中有以下几点对自己很有启发:

  1. 所处情境越危险,我们越容易很快做出非理性的决定。p15

  【评】:远古时代,处于危险时,原始人类必须做出快速的反应,否则很难活下来,而快速的反应要求原始人类的大脑选择走捷径,此时就会忽略一些其他信息,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而从原始人进化而来的我们,依然保留了这个基因,当情境越危险,压力越大的时候,我们越容易选择走捷径,选择忽略自己不想看到的信息,从而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书中提到的那个最后造成两家飞机相撞的机长就是在压力山大的情况,忽略了副驾驶的提醒,选择了一意孤行。

  2. 价值归因是指我们基于对某人或者某事的感知价值,而不是客观数据,赋予其某些特性的倾向。p48

  价值归因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认知。我们可能会拒绝一个不适当的人提出的想法和言辞,可能会盲目采纳深受尊敬的人提出的意见。p51

  【评】:读到了这些,让本来觉得非常理性的我,觉得自己也会受到价值归因的影响,无法摆脱。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相对于“提出者”,建立一个“拦截者”,即当负责人提出一个想法时,一定要有另外一个人给出反对意见,此人就是所谓的“拦截者”,而且书中还给“拦截者”的反对意见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提醒对方可能犯了错误;第二等级是采用反问方式,并且直呼其名,进行提醒;第三等级是“拦截者”采取实际行动制止“提出者”的行为。其实,这个“拦截人”的制度也可以应用在项目开发中,当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好消息频传的时候,需要有个人给团队泼一盆冷水,因为项目中有些问题,可能被好消息给掩盖了,团队成员也可能太乐观了,需要“拦截者”及时出手,让团队保持冷静和理性。

  3. 就公平而言,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导致了,我们如此不合情理的反应,这就是程序公平。我们不会指望一台计算机公平行事,但是我们当然会要求一个人必须公平。p127

  【评】:这一点很有意思,以后可以在工作或生活中注意这一点,呵呵。

  4. 对于动机的大量研究和分析发现,对获得奖金的期待比得到奖金本身更能激起你愉快中枢的兴奋。这是期望这一因素,驱动了成瘾性行为,并压制了利他中枢。p160

  【评】:这大概就是卖关子,吊人胃口的巨大作用,这也就是有些公司给员工“画饼”的作用。

  最后,书中还提到一个实验:颤颤巍巍走过吊桥的男人更愿意与他走下吊桥接触到的第一个搭讪女生打电话。书中的解释是:走过颤颤巍巍的吊桥,人的肾上腺素会上升,此时,有点类似于看到自己喜欢的异性的情形,因此,如果此时,有人跟你搭讪的话,更容易成功。这一点很有意思啊,回头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哈哈!

  《摇摆》读后感(二):我们为什么失去理性

  本书是行为经济学派的著作之一,是当代世界经济学发展的前沿,作者致力于这样的话题:在传统经济学中,我们被假定为理性人,可为什么我们经常失去理性呢?

  作者以一名荷兰航空优秀的飞行员为例,在临时等待时间太久之后,他不通知塔台,强行起飞,结果酿成重大空难。飞行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肇事者本人又是王牌飞行员,可为什么他会做出如此错误的决策呢?

  因为,他等待了太长的时间,这让他过高评估了其中的损失,为了挽回损失,他做出错误判断。而副手提出质疑时,为捍卫权威,他反而更加一意孤行。此外,他的光环让他产生了盲目自信。三个原因叠加起来,灾难便诞生了,可怕的是,这些心理条件每个人都有,如果我们在同样的情境下,我们也可能成为灾难的主角。

  那么,怎么打破人性中非理性的摇摆?最好的办法是异见,哪怕它很荒唐,人们也会因有不同声音而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必须建设一个包容异见的制度,异见本身是否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免于整体的灾难。

  《摇摆》读后感(三):非理性诱惑

  本书主要提到了几个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非理性诱惑,例如损失规避,即我们避免遭受可能损失的强烈倾向;价值归因,即基于我们对某人或某事的最初感知价值而赋予它们某些特性的倾向;判断偏差,即对那些与我们对某个人或某种情境的最初判断相左的证据视而不见。

  我们在决策时怎样才能避免这些诱惑呢?例如损失规避,我们总是不想受到损失,但有时候我们做的决定会使我们受到更大的损失。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我们常常过高的估计眼前的收益和损失,而过低的估计未来的损益,从而做决定时目光短浅。例如我们开车上班时快迟到了,而此时十字路口的绿灯即将转为红灯,这时我们为了避免上班迟到带来的损失,往往会加速闯过去。这种行为有时会带来比迟到更大的损失,例如发生交通碰撞。所以我们在做决策时不妨想一想未来的损益与现在做的这个决定的损益孰高孰低。

  价值归因和判断偏差可以以貌取人和一叶遮目,不见泰山来理解,主要就是我们看待人或问题,不能受先入之见的影响,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团队中要有不同异见的人的存在,虽然他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会促使其他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避免这些非理性诱惑。

  《摇摆》读后感(四):一本讨论“损失规避”与“价值归因”的书

  至于本书主要内容,我在这就不累赘,大家看博文去吧。我在这主要是评论这本书,因为第一次写书评,不知如何入手,所以随便写写。这本书一个写作的优点,应该是例子非常充实,我们很容易从一个又一个例子中验证作者的观点,也是那些大书特书理论却不给出一个例子的书完美的对比。然而这点却又是我对本书的诟病理由,例子多些没关系,但别叙述老长,且没有必要举过多例子。毕竟是在写书,精简点,总让人有点骗字数的感觉。不过文章后面关于“公平”和“利他中枢”与“愉快中枢”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文字,倒是比较直接了当,受益颇多。

  可能我对这类畅销书太过苛刻,也可能我读过一些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样非常实用的的书籍。我对一本书与我是否有益处的判断标准是:这本书让我思考的地方有多少,能让我停下来再读一遍的地方有多少,或者说让我甘心一次又一次去读的机会有多少。确实有些畅销书,能给我们一些新奇的想法,非常受益,但是大部分时间确实像看小说似地去看那些故事,却也无伤大雅。

  《摇摆》读后感(五):损失厌恶、价值归因、判断偏差

  一、要点:

  1.损失厌恶(即我们避免遭受可能损失的强烈倾向)和牵累(我理解是沉没成本)会导致决策错误,解决办法是少看短期,多看长期,& 接受损失,转变方向,而不是越陷越深。

  2.价值归因(即根据我们对某人或者某事价值的最初感知,为它们事先赋予某些特性的倾向),先入为主的想法可能会产生偏见,我们应该跟关注客观数据,而不只是感知到的信息做出轻易的快速判断。处理扭曲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价值归因的结果-的最佳策略,就是观察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表象。 你的最初印象可能是错误的,你必须做好接受者一事实的准备。只是意识到我们正在基于假设-对某个情景或者某个人价值的假设- 作出判断,就能让我们摆脱这种影响和控制

  3.判断偏差(即对那些与我们对某人或某情景的最初判断相左的证据视而不见)。你一旦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标签,你就不会再去关注那些虽然重要,但没有在你划定的范畴内的信息了。要保持灵活性,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事物。判断性思维就像在对某人下结论之前,强迫自己先行来一个”等待期”一样简单

  二、总结:

  1.我们通常厌恶损失,解决办法是看长远点,别只看着短期; 沉没成本会导致人被损失所牵累,解决办法是接受损失,换个思路

  2.我们通常会根据第一感知的印象产生错误的偏见,解决办法是关注客观事实和数据,而不只是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判断。第一印象可能是错的

  3.一旦我们给人或事贴了标签之后,我们会收到快速决策的好处,同时我们对标签之外的部分会视而不见。解决办法是:要跳出这个偏见,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分析

  《摇摆》读后感(六):其实你不懂你的心

  作者通篇从3个方面描述了人们的非理性行为的诱因:

  1. 损失规避

  避免遭受可能损失的强烈倾向

  2. 价值归因

  基于我们对于某人某事的最初感知价值而赋予它们的某些特性的倾向

  3. 判断偏差

  对那些与我们对某人某事的最初判断相左的证据视而不见的倾向

  在我看来,我们在做出一个非理性的决定的时候,这三种因素很多时候都是纠缠在一起的。正是作者帮我们把这些因素厘清,我们才能对自己的非理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损失规避: 这本没有错,但往往在这时我们会极端片面的看事情,把某些因素看的特别重,让我们采取了错误的规避方式。

  价值归因:我们对新事物都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对新事物的最初的判断,很多时候是凭感觉的。这是非常正常的。但重要的是,不要把我们的这种最初判断绝对化。也就是当我们判断出现偏差的时候,不要盲目。

  明白了非理性诱惑,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而且,也能避免有些人借助这种非理性诱惑来欺诈自己。

  《摇摆》读后感(七):畅销书

  书中说到,如何避免由于规避损失而导致错误决定的方法,是放眼未来。这与理性思考的长期性是分不开的,正如感性思考是更多变的当下。

  是否闯红灯正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没有多少车的小路上的红灯,大部分是靠感觉的,想创就创;而在大路口,我们就会思考的更长远些,而不会创红灯了。

  股票市场中,现在可能会有损失,很难受,但是,从总体看,应该是赚的,就不算损失。可是,在金钱面前,愉快中枢是会劫持利他中枢的。愉快中枢如此厉害,股票市场的选择,难道明白了价值规避,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决定了吗?这种行为,损失规避只能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唯一原因。

  价值归因,是有很多故事,可能是现在还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理论可说吧,所以故事很多。很多人倾向于不理性的选择。面对同一选择,某些人付出的经济代价很高,而必须理性选择,比如秘鲁的公平分发,即使分的少,也不弃权;而同样在经济好的加利福尼亚,公平意味着经济和思想同样重要,于是感性占了选择的主导。

  书中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一会儿飞到这里,一会儿穿越回古代,难道畅销书都和好莱坞大片一样,有着固定的模式和节奏?

  下次翻开畅销书,首先要明白,这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观点,可以流畅的读完,然后就是了解最新的骗人方法,以避免上当。比如,不要去股票市场赚钱,竞拍游戏会绑架人,还有不要给我说公平,因为,这本书总会对有些人是公平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摇摆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