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1:15: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的读后感10篇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是一本由王晓磊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一):都是欲望惹的祸

  曹操自卑心理一直如影相随 这次凭借自己的能力以及各路口碑好的政治朋友一路直上 终于减轻了此自卑心理 但是始终是自己的短板。

  曹操上任济南相 城门口尽是欢迎人群 老少皆有 一老者说了一堆奉承话 最后一句是三声有信啊 曹操以为听错了 又问了一句 结果还是相同的 后又了解到原来此老者是佃户从没读过书又识字 这些话是衙门教的 这等欢迎场面真是古今无异啊 想起现在的社会 真是有点讽刺啊。

  曹操因对朝廷极度失望而辞官回家,想在家过清闲日子 但是无奈欲望过多 始终无法戒掉欲望 又重新响应何进的号召 再次出仕 而这个欲望过剩的家伙 带上了卞氏和丫鬟环儿 最终竟不顾小舅子的感情 生生要了环儿 自此我才更深的理解了电影赤壁里为啥会为了小乔发动战争。

  曹操虽然自负但是聪明过人,当然也有考虑不周的情况 对结果估计不足等缺点 对战场的形势等估计不足 但是对管理士兵很有一套 整人也有一套 应了那句乱世之奸雄 这等人到了现在一样是奸雄。

  曹操虽然对朝廷失望至极 但是仍然还是渴望有一番作为的 但是从未想过造反 所以为了杀阉人外戚也做了很多事 但是事情的结果却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 虽然救驾 但是功劳却被粗人董卓抢去。

  自此第二部结束

  期待第三部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二):《卑鄙的圣人-曹操》第二部 评论-88分

  第二部写到曹操34岁的时候,主要的事件是黄巾起义,再者就是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明争暗斗,最终两败俱伤。

  曹操身为公务员,他爹又是中央大官,真是随心所欲啊,想当官的时候就当官,不想干了,就放假回家休息生孩子玩,休息够了就再选个别的官当。宦官都挂了,他爹也退休了,往后就剩他自己折腾了。

  第四个媳妇环儿也给拿下了,也不管人家同不同意,环儿是有心上人的,但这都不是事儿。曹操上去就搂,然后就抱,抱到屋里,往床上一扔,拿下!三媳妇眼瞅着也不敢吱声,多么完美的生活啊。曹操就算现在直接死,活得都值!

  曹丕降生,曹操的第三个孩子,三媳妇生的。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三):奸雄的诞生

  几周前拜读了第一部之后,第一感觉是书写得冗长,要写完,估计至少要出七八本,但是细细想来,正是对细节的描摹刻画,加深了我对曹操的了解,并且是从少年到青年的了解,加上较为生活化的语言,展现给了我一个有血有肉、生动真实的曹操,于是乎,迫不及待的拜读了第二部。

  第二部主要讲了曹操二次三次出仕,以及汉王朝的土崩瓦解,最终写到董卓进京。第二部《卑圣》对于曹操的心境变化有了更多的陈述,曹操从一个懵懂热血的青年,因何变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另外,也让我们更加了解曹操的父亲曹嵩,以及曹操家族的历史,可谓获益良多。并且,在阅读中会有一种愉快、快速的感觉。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四):第二季: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枭雄

  曹操在第二季中,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凭借个人的努力以及同僚的帮助,平灭了黄巾军起义军。在首次带兵中,有意放任部下,表面上漫不经心,其实就是想引起三军的议论,好借机发威震慑军兵。不过这一切也被自己的贴身侍从揭穿,为后面赶走该侍从埋下伏笔。

  接着由于镇压黄巾军立下的显赫战绩,帮其立下军威,并被朝廷委派担任济南相。这时曹操想认真体现出自己“治世之能臣”的本领,惩治贪官昏官,让利黎民百姓。只是昏君无能,被迫辞官。可见当时社会并不想让曹操成为一个能臣。

  在老家几年的隐居时,自己的性格确实待不住平常日子,当个无用之人,自己的理想还是必须当政带兵。同时曹操也深刻地体会到当今处于乱世,既然当不了为民做主的清官,那就当个枭雄。

  曹操于是再次出山,在朝廷宦官与外戚的争斗中,自己也首次见识到谋臣的智略,谋略的策划很是简单的就解决了宦官内部的矛盾;在宦官与外戚的争斗中,谋臣们见识到外戚何进的犹豫寡断而果断暂时离场;而未充分利用谋臣的智慧,导致最终迎来禽兽董卓的进宫祸乱。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五):乱世没有治世能臣的位置

  如果说《卑鄙的圣人:曹操》第一部讲述的是曹操的成长史和理想形成过程的话,那么第二部讲述的则是在残酷的现实中理想的破灭。伴随着理想的破灭,曹操终于意识到,在政治黑暗,官场腐化,天下大乱的时代,是做不了治世之能臣的,要做治世之能臣,必须先做“乱世之奸雄”。

  虽然,第二部的副标题为“镇压黄巾起义,理想破灭”,但实际上曹操理想的破灭,应该源自三个方面:一是虽然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但是战争的残酷性让曹操“再也不想上战场了”;二是在担任济南相期间,曹操虽然惩治贪官,想做一名治世之能臣,但是皇帝的昏聩,政治的黑暗,迫使他不得不辞官;三是以袁隗为首的士人集团,在利用丁原董卓等武人的力量除掉外戚和宦官后,因为计划不周,导致董卓霸京师,武夫当国的混乱局面。这三件血淋淋的事实,既让读者看到乱世之中人如草芥的凄惨,也让曹操认识到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沉痛。在治世之能臣的理想彻底破灭后,曹操终于转向谋求势力,掌握话语权的道路。

  封建王朝的末年,不是外戚专政,就是宦官弄权;不是皇帝荒淫昏庸,就是官僚腐败透顶。农民起义虽然破坏力极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东汉末年黄巾之乱,虽是受张角太平道的蛊惑,但根本原因却是汉灵帝刘宏的无能和十常侍的乱政导致的民不聊生。由于十常侍乱政以及对士人长达二十年的党禁制度,当时的士人阶层要想进入官场,只有两个途径,一是先贿赂后腐败,二是镇压农民起义,因功受禄。曹操的顿丘县令是曹父贿赂来的,济南相是因为镇压黄巾起义得来的。但是,这两顶乌纱却因为“治世之能臣”的理想不容于现实很快就失去了。原来的顿丘县令是贿赂来的,为了证明自己,领兵打仗一直是曹操的梦想,但是镇压黄巾起义期间,为了剿灭起义,也为了不被阉人以“贻误战机”的名义陷害,官军对于义军,无论战与降一律诛杀,这种违背人伦,甚至违背战争基本原则的血腥场面,让曹操初上战场就厌恶战争,书中用“再也不想打仗了”描述曹操这种心情。但是,镇压黄巾起义的一将成名万古枯可以换来高官厚禄,却实现不了治世能臣的理想,因为在暗无天日的世道里,治世能臣的生存空间实在太小,当曹操得知皇帝刘宏借皇宫大火重修南宫的机会,向天下聚敛财富的真相后,心灰意冷了,辞官而去。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二部对于士人、宦官、外戚三股市里之间斗争描述的精彩程度不亚于金庸武侠小说。为了制约以士人为主的官僚集团,十常侍保举外戚何进,由外戚和宦官分享权力,但何进胸无点墨,不得不依靠袁绍等人,袁绍表面上为了大将军利益和国家社稷着想,劝何进诛杀宦官,但背后却是以叔父袁隗为首的官僚集团借此同时消灭宦官与外戚势力,让士人重掌大权的一石三鸟之计。这场阴谋的结果确实达到了同时消灭危害汉王朝数百年的外戚和宦官势力,仅次序有所颠倒而已。但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由于袁绍等人对董卓丁原等武人势力的盲目乐观,最终导致军人独裁时代的到来。“外戚宦官走了,却迎来了赳赳武夫”,由此,洛阳进入了更混乱,更独裁,更黑暗的时代。何进之死使曹操认识到,“只要你占了不合适的位置,哪怕你是一个憨厚无谋的好人,你也必须死”。血洗皇宫和董卓霸京师验证了曹操“外戚宦官固然可恶,但何进袁绍除恶务尽的做法,必然导致天下大乱”的认识,也说明了曹操在政治上的成熟。

  外戚宦官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但如果没有汉武帝那样强势的人物驾驭这两股势力,外戚宦官必将危害天下,因为他们的合法性来自皇权本身,只有皇帝本人才有资格去约束,除此之外,其权威不容质疑,不容挑战。当外戚宦官退出,赳赳武夫上台的时候,皇帝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力就微乎其微了,这时候游戏规则不再是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而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的丛林法则。在目睹了民间疾苦,见证了战争血腥,领教了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之后的曹操,治世能臣的理想无奈的破灭了,却踏上了讨伐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逐鹿中原的“乱世奸雄”之路。

  封建伦理的内在逻辑性将“白脸的曹操”这一奸雄形象演绎了数千年,但是,当读完《卑鄙的圣人:曹操》,当明白了曹操“治世能臣”的理想破灭过程,这种传统的印象是否应该改变?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六):乱世唯有实力才能还天下一个太平

  看过卑鄙的圣人曹操第二部,我才明白为什么曹操为写下“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样的诗句了,镇压黄巾兵到最后变成了屠杀,对付宦官同样变成了屠杀,曹操看看种种情形,想让他们停下屠杀,也停止不了,生命在一刻,变得是分文不值,杀人如同杀猪一样,这样的世道,所谓重振大汉江山,根本不现实。

  同样,在这个乱世,谈仁义道德也不现实,宦官专政、皇帝昏庸,起义不断,镇压了又暴动,再镇压再暴动,老百姓确实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曹操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成长。

  在第一部中,那时候的曹操还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在第二部中,前期也是如此,镇压黄巾起义后,被封济南相,两千石高官,上任时,整顿官场,提拔廉洁官员,辖地百姓生活好过很多,但皇帝的昏庸,让他心灰意冷,辞官回家。可以说,这时候的曹操的理想就此破灭了。

  之后,何进准备对付宦官,曹操再度出仕,皇帝驾崩后,何进终于掌握实权,十常侍势力已去,这时候是否赶尽杀绝有了争议,当时曹操的想法觉得没有必要赶尽杀绝,而田丰、荀攸的意见是用法律手段惩治主犯,但袁绍他们意思很明确,全部杀光。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的性格,看到对手已经失去威胁,跪地求饶时,会不会放他们一马?我估计我可能会。结果,袁绍出了馊主意让各路诸侯带兵靠近京城表示清君侧,逼迫何太后对十常侍治罪,狗急跳墙的十常侍伪造诏书杀了何进,矛盾就此爆发,何进手下及袁绍等人带领军队攻进皇宫,凡是男子不长胡须,全部杀光,屠杀两千余人。

  这样的经历,让曹操觉得,让他觉得世道已经没得救了,做好人做不得,做坏人也不能做,不论庙宇内外,均处于腥风血雨之下。这为曹操回陈留招兵买马弄武装割据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后的屯田制、唯才是举令也就变得理所当然,只有提升实力才是给辖地百姓最大的保护。

  是啊,如果天下不太平,那么我就还它一个太平。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七):“治世之能臣”为什么对曹操说不——评《卑鄙的圣人2》

  曹操何尝不想做个能臣呢!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争取,一直在做能臣该做的事,但他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允许了,所以,这条路注定行不通。

  而作为曹操这样的人,也绝对不会因为一条路走不通就一头撞死,尽管这条路是他最想走的。至于他会怎么走另一条路,那是下一册的事,而这本《卑鄙的圣人》第二部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详细分析了曹操为什么走不通第一条路,当不了治世之能臣。

  其实这也是不难解释的,曹操出来混的时候正是东汉末年,自古以来但凡是某某朝代的末年百分之百是乱世,所以曹操的能臣之路基本靠想。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现在看即成的史实都知道是什么时候,可身处其中的人谁又能如此看穿、如此超然。在《卑鄙的圣人2》中,我们看到了曹操艰苦的“上进”过程,所谓的文治武功在四书五经中是那么的冠冕堂皇,而真正到了曹操实践的时候,却发现是如此相去甚远。

  曹操入仕之后的经历可以概括为,文治就是派系之间勾心斗角、你死我活;武功就是官兵百姓之间血腥屠杀、你死我活,没有道理可讲、没有正义可言,东汉的世道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况愈下,加上汉灵帝的恣意妄为、穷奢极欲,更是加速了王朝的毁灭,而在这个时代,还在苦苦思考如何做能臣并不断实践的曹操,郁闷与失望可想而知。

  所以,他选择成为奸雄,我理解,我支持,万分支持。

  因为作为曹操这样的官二代,忠于朝廷和皇帝是必须的,但是当皇帝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地位不保、性命堪忧之时;当官逼民反、民不聊生、国家在各种起义与剿匪中被折腾的满目疮痍之时;当与他同殿称臣而才能不及他的猫猫狗狗都起来称王称霸,他曹操受得了么?还有必要忍下去么?既然大家都在玩,他为什么不能玩一把呢,更何况他的水平比谁都不低!这些在他征讨黄巾军的实战中,在宫廷斗争的考验中、在当地方官的历练中都得到了证实,所以他要做大事,我们放心。

  而这本书让我觉得最精彩的,恰恰不是曹操,而是他爹曹嵩,这位千百年来被人不大看得起、儿子也不甚理解的老头,其实是很伟大的,当然这个伟大是对于曹操说的。要是没有他,曹操的起点不会这么高;要是没有他“无耻”的钻营,曹操也不会有地方官和从军的经历;要是没有他在朝中为官,曹操可能在几次惹事中被干掉丢了小命;要是没有他在老家经营产业,曹操哪有失败后的立锥之地,特别是当他杀了那么多的起义黄巾军,辞官后被仇杀的几率是非常大的。所以,曹嵩是曹操发展的基石和保护伞,尽管对于他个人来说,过程比较丢人,但对于曹操来说,结果却是十分理想。更难能的是,当然,这可能是作者的臆断,那就是曹嵩老先生在曹操为官后,并没有强制他走自己的路,而更多的是分析形势、指明路径、找到关键,尤其是当曹操经历了一些历练之后,更是充分给予他空间自由发展,这对于当时权倾朝野,并花重金买官的老家伙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也正是他的这些做法,让曹操具备了自己决策的能力,也具备了当能臣和当奸雄的各种素质。

  曹嵩老先生就算不是个好官,起码是个好爹。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八):评论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

  第一本只是买来消遣用的,不过看来看去竟然上了瘾,第二部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地下订单了,很好的一本书,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描述了曹操这个“乱世奸雄”,一直以来就不喜欢史实类长篇大论的叙述,这本书用更加小说化的情节将一件件历史娓娓道来,很吸引人,我很喜欢。

  作者将曹操给写活了!写的有血有肉,写的聪明过人!

  我想也就是这样的人才能被称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了吧。的确深入人心。

  看言情小说的时候,也有关于三国的故事,我在看《笑倾三国》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阿瞒,不过小说都是对男一号有修饰成分的,虽然没有明显写是个帅哥,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了,所以,当看正史的时候,白纸黑字写着曹大人不帅的时候,本人真是郁闷极了,作者不用这么直接好不好。。。

  看第一本的时候,本打算是用来消遣的,不过看来看去竟然上瘾了,所以也看的认真,后来微博上@读课图书 送来了第二本,很好的一本书,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描述了曹操这个“乱世奸雄”,一直以来就不喜欢史实类长篇大论的叙述,这本书用更加小说化的情节将一件件历史娓娓道来,很吸引人,我很喜欢。

  发现第二部像第一部一样精彩,甚至超过了第一部。作者将曹操给写活了!写的有血有肉,写的聪明过人! 曹操不甘寂寞卻又徘徊不定的心理被作者揣摩的一清二楚,另外在细节的描写上,比第一部更加丰满、真实。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九):有为青年曹操

  这本名为卑鄙的圣人,看到第二本还没看出卑鄙,只看到一个满怀抱负希望为国家社稷出力的有为青年。曹操也大起大落好多次,通过桥玄的推荐曹操第二次回朝当了仪郎,实际也无事可做。真正做事是黄巾之乱,在他父亲的安排下当了别部司马,带领三千兵马解了皇甫嵩和朱儁的围,大败黄巾贼。回来升任济南相,反腐吏治罢免八名贪官,没有他老爹(大鸿胪)的后台他也不敢啊,从古至今都是坑爹的时代啊!汉景帝刘宏还真是昏君啊,横征暴敛一心搜刮民财气得曹操不干了(有性格),回家隐居去了。他爹也争气非要花一亿买个太尉,这下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可惜当时各地暴乱四起,刘宏也是童叟无欺卖官明码标价,一亿只顶用了七个月!曹操到底呆不住,回来他爹又给他弄了个典军校尉,手握兵权又和当红国舅何劲混在一起,前途光明啊。可惜汉景帝殁了,又夺宫又争帝的,袁绍老兄又逼着何劲杀十常侍(宦官),出了主意把董卓引来了。刘宏很聪明,但是他把聪明都用在了玩乐上,不管百姓疾苦,曹操年轻时是个有为青年,饱读诗书一心建设国家,所谓时事造英雄也不外如此,经历的很多事情都是人生的积累,人生的历练。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2部》读后感(十):无限吸引你的第二部

  其实对于曹操这个人,每个人都不其不同的理解。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或者在大多数的历史记载中,把他形容成了一个卑鄙、奸诈、狠毒的人。他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在正常人的首先认知里,他不是一个好人。

  但其实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如果不是看那些所谓的历史剧,或者那些野史小说,也许你会发现,曹操其实也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相信很多人是无法否认这一点的。

  他敏感、自卑、内心孤独,其实如果你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带上了历史给他配好的眼镜去看,他也不过是一个男人而已。是人就会有缺点,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客观的去看待他呢?

  曹操可谓是一代枭雄、奸雄。但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圣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