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忏悔录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忏悔录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4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忏悔录的读后感10篇

  《忏悔录》是一本由[古罗马] 奥古斯丁(S. Aureli Augustini)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忏悔录》读后感(一):审视生命

  一年前,看这本书。开始从卢梭自己的眼里 认识他。

  年幼的他是家里的宠儿,是与父亲沉浸在 书海里的可爱孩子。他善良,会保护挨打的哥哥,他纯真也爱生命 ,会努力地去为他与朋友的小树苗争取水源,为这个微小的生命争取生存的机会……

  渐渐地长大……学徒的生活,漂泊的日子,无尽的贬斥…… 朝他走来。

  或许收获了爱情,与“母亲”那最纯净的感情,得到了泰蕾茨最无私长久的陪伴……但,这个永远也入不了“上流”社会的高傲灵魂,始终学不会卑躬屈膝,学不会左右逢源,更看不起那些贵族们不可一世的嘴脸……

  他有天生的羞怯与内敛,童年的生活又让他与淳朴自然无法分割。(我想在他几度的被迫归隐中必定也收获了那一份心灵宁静。)

  亲眼目睹了那个贫苦的底层人们的生活,青年时却总受到这些不名一文(有点小夸张)的人们的照顾与关怀。他,便担起了为人民申诉的责任,他,想要改变那个不公的社会,所以他发出了对社会的控诉!

  我想那充满苦难思想集成的日子,是他最充实最满足的。

  那时的他是最自由的。恣意徜徉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

  他爱与亲近的人吐露他的奇思妙想,却也引来嫉妒…… 而后被坑害

  看着这本书,不知为何并不认为是他本人的 “忏悔”,却是读者的忏悔之旅。它让人去审视自己是否失去了童真、纯净、善良、勇敢与正直,去审视自己是否已失去了自己曾经坚守的东西,去看看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学到的妒忌,看看自己惹上的惰性,看看自己贪婪无尽的欲望,看看自己已然失去的信仰……

  正如那般,每一个人都有缺点,都有往阴暗发展的倾向,但我坚信,品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会在善恶抉择的瞬间,悬崖勒马,让自己留住那宝贵的正直与善良。

  在此,我也为我曾有过的不善之举,发出最虔诚的忏悔。不求谅解。

  《忏悔录》读后感(二):你的永恒,即是我的安宅

  引子

  中学时,杜甫有句诗记得非常深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却不知道,其实在那以前的两百多年,远在地中海沿岸的奥古斯丁,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在他忏悔录中,他说,你的永恒,即使我的安宅。(第五卷,第十四节)这句话说的非常了不起,这里的你,即是他的信仰。只要信仰能永恒,到哪里都是安宅。

  概述

  读完漫长难熬的西方哲学史后,再读这本书感觉非常的轻松。基本上没消耗多少时间精力就读完。而且,这本书,差不多都是读完的。我在看完第一章之后,越来越觉得奥氏文笔的简洁优美力透纸背,便不自觉的开始出声阅读起来了。然后就一直读到十三章的最后。这是我第一次,出声读书体验。感觉蛮不错。特别是遇到生词的时候,如果是看书,会一眼就扫过去,但是如果读书的时候,一个字发不出正确的读音,就会卡住。哪怕是你能大概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说出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样一本中世纪的宗教书籍,竟然让我获得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忏悔录大致分两部分。部分一,章一至章十。部分二,章十一至章十三。部分一主要回顾了自奥氏出生至其母去世间,奥氏精神世界变化与起伏。特别是八,九,十三章,详细的描写了奥氏转信基督教时的思想准备与变化。部分二则主要着力于解释圣经创世纪中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个人而言非常喜欢第一部分。至于第二部分,读起来的时候,总有一种那样的感觉:明明你知道了一份试卷的正确答案,却有一个人滔滔不绝地给你讲一个一个的错误的答案,并且还解释的振振有辞,好像他说的确实是正确答案似的。第一部分我读到非常愉悦,而第二部分则恰恰相反,很痛苦煎熬。

  初读忏悔录时,我有种惊喜的感觉。那感觉,穿过文字,透过纸张,闭合双目,仿佛我看到了奥古斯丁。那感觉,让我觉得我认得他。因为他那种自觉的拿起笔来,认真仔细地审视自己,用文字记录并刨析自己思绪的状态,对我而言,是似曾相识的。是的,就这个角度看,我也有写过与之意义相像的文字。我也经历过那种宗教般感受的虔诚的,真心的,纯粹的精神体验。像阳光下打开自己,放出自己的灵魂,让圣洁的光,从每一面照射进来,照透灵魂的每一个角落,照清楚,心中的每一丝瑕疵,每一粒尘埃。

  我想象着站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对着他们诉说所有那些难以启齿的罪恶的秘密。说干净,灵魂中每一处的畏惧。

  那种精神状态,真似一种宗教体验。所以当我翻开忏悔录的时候,我不自觉的就有了那种久逢的惊喜感。奥古斯丁肯定也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写出这本忏悔录的。而我,一直以来,一直要做的,一直要写的,不也是这样一本忏悔录吗?

  因此,我翻开忏悔录的时候,我的感觉是翻开一位道友的忏悔录。是我熟悉的精神体的自述录。

  相对于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大致的叙述了他的个人经历。但涉及到一些负面的实例时,他写的还是比较隐晦,比较保守。当然,或许在中世纪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做到这样,已经算是很激进了吧。这一部分的一个核心问题,或者说,也是整部忏悔录的核心问题在于,对让奥古斯丁的信仰产生转变的原因的分析。我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奥氏母亲的影响;第二,公教会的经营。

  奥氏母亲的影响

  奥氏大致生在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家庭中。至少奥氏的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拥有女奴的小姐。应该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相对而言,奥氏对其父亲的印象要稀薄的多,关于其父的描述也仅在为了衬托其母亲的慈爱伟大时,有那么寥寥几笔的刻画。由此可见,奥母对奥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奥母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奥氏大致上成年后不久,父亲就去世。在此之后,他几乎一直是与母亲居住在一块的。因此,母子感情非常深厚,甚至当奥氏厌恶迦太基的教学环境,决定要启程去罗马的时候,因为担心母亲的阻拦,不得不夜里偷偷地出发,不辞而别。即使如此,没过多久,思子心切的奥母就不远万里历尽艰辛,赶往米兰,与其时已于米兰执教的奥氏重逢。由此可见,母子感情之深,完全不受空间距离的阻拦。

  可是横挡在他们母子之间,其实却一直有一道厚重的精神隔膜。那就是奥母信仰基督教,而奥氏信仰摩尼教。正是这层有信仰所筑起的心灵长城,一直以来,不断的消耗着奥氏的心理能量。从奥氏的笔触中可以看出,奥母是个精神力量很饱满强大的人。书中也多有记载奥母的为人也深受邻居的爱戴。

  为什么奥氏会慢慢的脱离摩尼教,并且一点一点陷入基督教的泥潭之中呢?

  一个推测就是在母子俩的精神拔河中,奥母胜出。奥氏在精神的某些方面对奥母有较深的依赖为此他也多有抵触与反抗,一个结果就是离开迦太基,去往罗马。虽然他给出的解释是不满迦太基学校中的教学环境。

  之所以要这样去理解,是由于奥氏加入其母所信仰的基督教对维系其母子关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奥母在奥氏平日的生活圈子中是受爱戴的,有名望的,有影响力的。而对奥母而言,一个异教徒的儿子,是让她很难以释怀的。终其一生,她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希望奥氏能改信基督教。

  但这是一种长时间的影响。才逐渐的消耗掉了奥氏对基督教抵触的力量。

  当最后,奥氏终于皈依公教会的时候,奥母便了无心愿心满意足地去世了。也是因为她一生揪着这情节,终于得以实现,心无牵挂

  公教会的经营

  虽然书中没有明确的比较过,但大概可以感受到,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力要大于摩尼教,而在非洲则相反。因此,早年一直呆在非洲的奥氏或由于环境氛围因素,信仰了摩尼教。但是到了欧洲后,却又逐渐的信仰了基督教。

  其中有一个关键时期,就是奥氏的信仰真空期。在他离开迦太基之后,到他确定要信仰基督教之前的这段时期,基本上他是既不信仰摩尼教,也不信仰基督教。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一段时期。这一段时期,他的逻辑与思想还比较可靠。他自知摩尼教虽然靠不住,但未见的基督教就靠得住。那个时期,他的思想已经突破了摩尼教迷信的迷雾,看透了宗教谎言本质。他所提出的问题,即使是摩尼教名气最大的博士,福斯图斯,也无法将其解答。“他很谦虚的推却了,他不敢接受这个任务”(第五章,第七节,第84页)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就信任基督教。他只是对摩尼教失望。只是在观望,在找寻,可以靠得住的信仰的安宅。

  但是,去了罗马,去了米兰之后,这一切开始发生转变,他有一个理性的,思维逻辑清晰条例的人,变得慢慢的糊涂起来。首先,他开始接触了基督教史最富名望的三博士之一的布罗西乌斯主教。(当然他本是也是其中之一,那是后来的事情)他逐渐地就被布氏的气质所吸引。注意,是气质,不是学识。虽然他认为布氏为人优雅,举世闻名,是个杰出的人。但他并不期望布氏可以解答他的宗教疑惑。“我全神贯注地谛听着,已被他的辞令所吸引,但对于内容并不措意,甚至抱着轻视的态度,我欣赏他吐属的典雅……(第五卷,第十三节,第94页)

  这个时候,他依旧清晰着真理的底线。即使被基督教人物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见解。那为什么后来逐渐模糊了这条底线呢。第六章第三节的最后一段(第101页)是一段关于对圣经中神按照神自己的肖像造人的分析,这段分析,我以为,恰到好处的暴露了他跨越真理底线的痕迹:

  “我一朝发现你通过慈母教会赋予恩赐而使之再生的精神子女们,对于《创世纪》上“认识依照你的肖像而创造的”一节的解释,并不教人相信或想象你具有人的肉体的形状,虽则我对于精神体的性质还是丝毫捉摸不到,但我已经很高兴地感到惭愧,我多年来的狂吠,不是反对公交信仰,而是反对肉体想象出来的幻影。一个本该研究学习的问题,我却先予肯定而加以攻击,在这一点上,我过去真是太鲁莽,太放肆了!你是高高在上而又不违咫尺,深奥莫测而坚临一切,你并无大小不等的肢体,你到处充盈却没有一处可以占有你的全体,你不具我们肉体的形状,但你依照你的肖像造了人,人却自顶至踵都受限于空间之中。”

  首先,奥氏认为神不该具有肉体。所以起初当他读到圣经中神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人的时候,对此加以否定与攻击。而这一处文本,对于分析,如何他会转变为,能接受神依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人这句话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

  首先,从文字的语气来看,言语中充满着对第二人称的尊敬。这种尊敬,是一个不信仰上帝的人所不具备的。由此而已推论出,此刻在思想上,他已经做好了接受基督教的准备。而圣经中的许多漏洞,对于他而言,不再是不可饶恕的伪真理,而是他接受基督教途中的绊脚石罢了。他是基于去接受基督教的,为此,他也急于回过头来,对过去对真理的坚持一一进行反叛。上面的文字,自始至终,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帝是否是用自己的肖像造人这个问题。他把问题说的模糊不清,既按照自己原来的主见,认为神应该是不具有肉体,是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可见到的,却又在后面说,神按照自己的肖像早了人。如果神是无处不在,到处充盈的话,那么抽象的东西,怎么可以有肖像呢。没有肖像的话,又何以依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人呢?他没有回答,没有解释,他只是敷衍的对这个问题进行模糊的处理,然后就绕过去了。一方面对自己解释,我想通了,是自己以前理解错了,一方面可以毫无负担地展开双臂,去匍匐在基督肖像的脚下。

  推断

  叔本华说,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根本都是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人从一个信仰,转移到另一个信仰,人从相信此转移到相彼,人从信到不信,都不是依靠那些可以解释的东西,不是靠逻辑,不是靠理性。

  希波的奥古斯丁如是,我们如是,所有的人都如是。

  那是什么让我们转变的呢?

  对奥古斯丁来说,是他母亲的坚持,是古罗马时代公教会的成功经营。让他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中。身边的人对基督徒充满敬畏。德高望重的人,学识渊博的人,有魅力的人,有声望的人,都被公教会所吸引收纳。导致那个圈子集中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由此而不断地吸引后面优秀的人加入其中。

  因此,让人发生转变的是人。是社会。不是任何道理,不是任何逻辑。只是人。你信了这个人,你就信了他的话,不论他的话,在外人看来多么的不合逻辑。是社会,你活在这个社会中,你就信了他,不论这个社会,在别人看来,多么的不可思议。

  我们信相对论,信进化论,信科学,也不是由于他们的逻辑,他们的道理,而是从小到大,家庭学校的教育,因为,我问你,你是如何相信相对论,相信进化论的,你看过那些书吗,你懂那些道理吗,你看都没看过,你懂都不懂,你就相信。所以,我们今天,相信所谓的科学,与古代相信宗教,在本质上,性质是一样的。

  我们没有自己的思考,不论社会允许不允许,我们没有。

  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奥古斯丁失败了。但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挣扎,他的苏醒,他的努力,他的坚持,他的探索。他有意义的地方在于,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细腻的第一手资料,记录保存了他真实的思绪起伏变化的过程,供人们研究学习。

  在一个社会,在一个时代,有所苏醒,有所坚持,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个人,是站在了人类历史最前沿的人,为人类文明指引新的道路。他要有足够的睿智,顽强,才能把人们从歧途中引领出来。从奥古斯丁身上,我看到了这样的气质,这样的努力。虽然最终他是失败了,但还是值得我们去纪念。

  后记

  前面写的很凌乱。第一次没写完宿舍就熄灯了。中间割了两天,思绪就混乱了。忘记写翻译的事情了。我看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汉译版,译自巴黎文学公司1926年版。这好比什么,这好比我们要吃一口肉,要让老外嚼一遍,再让国内懂外语的再嚼一遍,最后我们嘴里嚼的,基本上,都是别人的吐沫星子。

  由此可见,在中国做学术是非常有前途的,因为很多最基本的工作基本上都没有做。我们的外国著作,竟然几乎都是译自译本。

  难怪季羡林去德国学了趟梵语回来就成了国宝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宝的含金量并不高,那只好认为,这个国家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财宝了。

  《忏悔录》读后感(三):《忏悔录》第十一卷阅读思路框架 ——时间问题

  从主题上划分:两大类:1)赞美2)论述;整卷分成若干段论述,每段论述针对一个问题,论述完毕后继以一段赞美。

  1a)主的智慧、公正、善;人的卑微和奥古斯丁的志愿;人子是中介(1-2)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 为何向上帝承认自己的所知与所不知,能够帮助人战胜昏懦?(Ch2P232 Para2)

  2 道成肉身的含义(可能太大了)

  3 为什么上帝要派独子为人作赎价?

  2a)真理不借助具体语言表达;一切有变化的东西都不是自有的,上帝的美善超越它们全部;上帝用言语创造万物,此言语常自表达一切(3-7)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 工匠“在内心咨询主宰自身的真理,决定制作的好坏”,说明真理寓于一切事物,人也有可能依照这个真理判断外物。Sheed英译:so that the mind may judge by that truth which presides within it whether the work is well done,无“咨询”义,拉丁文同。(Ch5P235Para3)

  2 “死和生,即是先有而后无,或先无而后有。”生死即所谓“生灭”,上帝的言语与上帝同属永恒,因此不生灭。上帝的言语(Word)常自表达着一切(in one eternal act),而又不是借助声响说出的言语,因此似乎应该是指为理性所理解的“意思”?于是问题在于,“意思”如何能够使得天地万物生成。

  但:all things are made that You say are to be made,被“造”的东西是否即是“存在”的东西或者“实体”?假如受造物也是实体,即使是转瞬即逝的实体,那么也会威胁到至上者的地位。因此似乎并不能认为受造物是实体。(未完成)

  1b)主是元始,教诲我们归向本原(8-9)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 “元始,因为他向我们讲了话”,Sheed英译作the beginning who also speaks unto us,the beginning若解作上帝,那么句意为“向我们说话的上帝”

  2b)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不造一物;永恒超越时间——不属时间;时间的本性(10-28)

  2bi)一切都由天主创造;上帝是永恒的(10-13)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 天主的意愿属于天主的本体:三一论(周伟驰P184-185)

  2 Ch11Para2英译:

  3 天主享有永恒的现在:那么对他而言,天地万物是怎样的呢?没有变化的万物,是否有边界?

  4 天主对基督说:“我今日生你。”这对永恒的他们而言有何意义?为何要如此说?

  2bii)时间是什么?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时间的度量——时间与运动:时间不是物体的运动(Ch24)——度量不是度量“时间本身”,也不是记录物体的运动,而是度量记忆和期望的长度(14-28)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 “这是你(天主)说的”:出处是哪里?(Ch24P251Para1)

  《忏悔录》读后感(四):忏悔录之作者母亲的离世

  看到作者母亲离世的章节,作者那种无法抑制的悲伤让我很忧伤。

  我同时担心自己,害怕终有一天遭遇到同样的事情,虽然我知道那一天很远很远。

  这个世界上最应该陪伴的人,便是自己的母亲。

  她为了自己操碎了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和担心。

  这份恩情,真的难以回报。

  我发誓,以后一定不会离家很远,尤其是在他们越发苍老的时候。

  对于作者那种抑制悲伤,认为这种悲伤是一种罪过而不理解,甚至有些颤抖。

  因为,他认为这是尘世的牵挂,是有罪的

  我们应该真正爱的人是上帝,应该透过上帝去爱母亲,这样便永远不会失去她,因为上帝是永存的是不会改变的。

  这里作者对上帝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态度,如果他看到我这篇文章,一定认为我是有罪的,而且在远离上帝。是恶

  我不信,但是我觉得谦卑的对待一切倒是实实在在地真理。

  This must be the truth.

  Icey 2013.11.1

  《忏悔录》读后感(五):关于奥古斯丁时间观的读书笔记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忏悔录》的卷1-9中记叙了他出生至33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10-13则写出了他著述此书时的思想情况,讲述了他对上帝的理解,以及对《创世纪》的解读。其中,卷11-12中集中论述了他对时间问题的看法,本篇读书笔记着重于梳理其关于时间问题的论述:

  一、处理时间问题的引入

  卷11伊始,奥古斯丁便写道,“主啊,永恒既属你所有,你岂有不预知我对你所说的话吗?你岂随时间而才看到时间中发生的事情?……” 已稍稍暗示了其时间观的基本观点。其后,他又说,“使我听受,使我懂得你怎样‘在元始创造了天地’。” 引出了对于受造物的讨论:“天地存在着,天地高呼说它们是受造的,因为他们在变化。……天地也高喊着它们不是自造的……” 。

  将视野引到受造物身上之后,奥古斯丁开始处理“上帝如何创造天地”这一问题——

  当然,你创造天地,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地上,不再空中,也不在水中,因为这些都在六合之中;你也不在宇宙中创造宇宙,因为在造成宇宙之前,还没有创造宇宙的场所。你也不是手中拿着什么工具来创造天地,因为这种不由你而你借以创造其他的工具又从哪里得来的呢?哪一样存在的东西,不是凭借你的实在而存在。

  因此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创造万有。

  而此“道”、此言语又是如何创造了万有呢?奥古斯丁在否定其是“一响即逝的言语”,认为它是“永永不寂的言语,常自表达一切,无起无讫,无先无后,永远而同时表达一切”奥古斯丁在此通过将言语分为“一响即逝的”和“永永不寂的”,来进一步说明上帝何以用言语创造万有。由此出发,可变世界和永恒的世界亦区分开来——“即使我们在变易的受造物之前受到教益,也是为引导我们走向不变的真理” 。

  而这种区分,亦是奥古斯丁探讨时间的思维进路之一。奥古斯丁最终在回答“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做些什么?”的诘问的过程中,开始正式处理时间问题。

  二、处理时间问题的过程

  1.永恒与时间的区分

  奥古斯丁对时间问题的处理由“永恒”与“时间”的区分开始——

  谁能遏止这种思想,而凝神伫立,稍一揽取卓然不移的永恒的光辉,和川流不息的时间作一比较,可知二者绝对不能比拟,时间不论如何悠久,也不过是流光的相续,不能同时伸展延留,永恒却没有过去,整个只有现在,而时间不能整个是现在,他们可以看到一切过去都被将来所驱除,一切将来又随过去而过去,而一切过去和将来却出自永远的现在。

  通过这种区分,奥古斯丁解答了“天主创造天地之前在做什么”这一问题,答案是,我们“不在时间上超越时间”。天主作为一切时间的创造者,在他未造时间之前,“怎能有无量数的世纪过去”?因此,由于时间是天主创造的,在他创造时间之前,也就不存在所谓“无为的时间”。

  在解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奥古斯丁提出了“时间究竟是什么?”这一疑问,并开始着手解答。

  2.关于“时间如何度量?”的考察

  “既然过去已经不在,将来尚未来到,则过去和将来这两个时间怎样存在呢?”奥古斯丁进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而这一问题同时又与“时间的度量如何可能”相关。

  首先,过去又已经过去,将来尚未到来,二者都不存在,因而无法直接度量。“不存在的时间怎能有长短呢?” 。因此,人们习以为常的认为“过去与将来存在”的观念就是不确切的。

  其次,现在的时间亦不能有长度,因为现在“一旦有伸展,便分出了过去和将来:现在是没有丝毫长度的” 。认为我们测量的是“现在”的时间的尝试也失败了。

  因而,我们无法像度量空间那样,通过我们的当下的感觉来对时间进行度量。

  之后,奥古斯丁通过探讨得出,过去是通过记忆而存在在我们的心中,将来则是通过已经存在而能看见的东西预言得到的。因而奥古斯丁认为,“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确当地。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 。而这三种“现在”,都要经过我们当下的意识。

  但这种区分尚未解决时间如何度量的问题。但时间在这一步步的探讨之下,已然趋近内在化了。

  3.时间由心灵度量

  奥古斯丁在之后的文字中,反对了几种过往的时间观,如驳斥“时间不过是日月星辰的运行”,因为“如果星辰停止运行,而陶人执钧制作陶器,便没有时间来计算旋转之数吗?便不能说每一转速度相等,或这几转快一些,那几转慢一些,这几转时间长一些,那几转时间短一些吗?或是我说这些话,不是在时间中说的吗?我们言语的语音不是有长有短,声响也不是有长有短吗?” ;驳斥“时间为物体运动”,因为“既然物体的运动是一件事,估计运动历时多少是另一件事,那末谁会看不出二者之中哪一样应名为时间?” 。

  在否定了“时间为物体的运动”之后,奥古斯丁如是说,“根据以上种种,我以为时间不过是伸展,但是什么东西的伸展呢?我不知道。但如果不是思想的伸展,则更奇怪了” ,将时间归为思想的伸展。之后他进一步指出,“我所度量的……是固定在记忆中的印象”“我的心灵啊,我是在你里面度量时间”“我度量时间的时候,是在度量印象”等等 。

  由此,时间流逝的过程就是经过人的思想工作的三个阶段——期望,注意与记忆,而可能的。“并非将来时间长,将来尚未存在,所谓将来长是对将来的长期等待;并非过去时间长,过去已不存在,所谓过去长是对过去的长期回忆” 。这种观点取消了时间的“自在”的内涵,而是将时间归入人的意识当中。“过去”被归为记忆,“将来”被归为期望,而没有任何长度的“现在”则被归为“注意”。整体时间成了在当下的意识(注意)中联系起来的记忆与期望。而这种意识是属于受造物的,没有受造物就没有时间。讨论进行到这里,奥古斯丁亦坦然指出,“没有受造物,就没有时间” ,拉开了上帝与人的距离。

  4.时间问题的处理结果

  经过上述的讨论,时间已经被内在化无疑,成为了人的思想的延伸。而时间的如是规定,对奥古斯丁的上帝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奥古斯丁在卷12中如是说:

  真理以有力的声音在我心灵耳边对我说的有关创世者的真正永恒性,他的本体的绝对不变性,以及他的意志与本体的同一性,你们能斥为错误吗?因此,创世者不能这时愿意这样,那时愿意那样,而是一下子地、同时地、永久地愿意所愿意的一切,他的意志没有反复,不能这时愿意这么,那时愿意那么,不能愿意先前所不愿的,也不能先前不愿而后来愿意,因为这样的意志是有变化,而一有变化即不成为永恒;而“我们的天主是永恒的”。

  真理在我心灵的耳边对我说:对未来事物的期望,在事物来到后便成为直接的谛视,等事物过去后又成为回忆,思想如此变迁,是由于它的可变性,一切可变的都不是永恒,而我们的天主是永恒的。

  我把这些真理集合起来,联系起来,便认识到我的天主、永恒的天主不是用一个新的意愿创造世界,他的理智也不受暂时事物的影响。

  以上可见,奥古斯丁通过对时间的重新规定,将时间归为思想的变迁、延伸,而这种可变迁的、“这时愿意这样,那时愿意那样”的是受造物的特征,而不是天主的特征。天主是意志与本体的同一,“一下子地、同时地、永久地愿意所愿意的一切”,他的本体是绝对不变的,这一观点保证了天主的绝对永恒性,使其不受任何暂时事物的影响。这种永恒不是可变事物的量上的叠加,而是与其本质上的不同。

  三、总结

  1.奥古斯丁时间观简述

  奥古斯丁通过考察“时间如何度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他的时间观。他通过否定过去与将来的存在,而将过去和将来归入人的思想意识中的“记忆”与“期待”中。而当下则存在于“注意”里,因此,时间就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延展,通过记忆、注意与期待三者而表现。

  2.对过往时间观的颠覆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将时间定义为 “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 。在这里,时间被理解为客观自在的、可通过运动测量的东西。

  而这种时间观念在奥古斯丁的论述中便已有涉及。即是他在讨论“时间如何测量”时所提到的“时间为物体的运动”这一观点,奥古斯丁驳斥的过程上文已有详述,不再赘言。

  这种作为自在之流的时间与上帝是难以相容的。因为若将时间理解为自在的,则上帝在时间之中,就无法解释上帝如何创世、如何无限等问题;若上帝在时间之外,则上帝与受造物的关系就变得难以处理,会出现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出现的困境之一,在时间视域中可表述为,无时间的意识如何料知、管理时间中发生的一切?

  换句话说,自在的时间和自在的上帝成了两个实体,违反了上帝作为唯一的实体的信仰。

  因此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就要从根本上质疑作为物理之物的时间,从而重新处理时间与上帝的关系。他的做法是将时间归于受造物,成为受造物可变的思想延伸,即被归为受造物才具有的特性,这么一来上帝与时间的关系就被归在上帝与受造物的关系下,上帝依然是绝对的、唯一的实体。关于上帝如何创世的问题,得到的解答是——上帝是“无中创有”,不在时间中创造万有,因而还是绝对自由的。而对于“上帝在创造万有之前做些什么”这类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因为上帝是创造了受造物之后,受造物才具有了时间,上帝自始至终都是永恒的,无所谓前后,因此该问题就没有了追问的理由。

  3.时间观的变革对基督教的意义

  不可否认,奥古斯丁的做法在于,将时间作内在化处理。此“内”是关于受造物而言的。换句话说,这种内在化,拉近了时间与人的距离,同时拉开了时间与上帝的距离。上帝作为绝对的实体的尊严通过此而得到了保证。上帝既然不在时间之中如何知晓时间中发生的一切呢?这一问题亦得到了解决。“所谓时间中发生的一切事物,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能在思想-意识的延续、伸展中显现出来的一切。而人的思想-意识就像一切被造物一样是完全为上帝所知的;对于上帝来说,人的思想-意识是完全透明的” 。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受造物能够“仅仅以你为它的欢乐,用始终不变的纯洁享有你,绝不暴露它的可变性,你永久在它面前,它也全心向着你,既不期望未来,也不回忆过去,没有变迁,也不伸展于时间之中,即使是这样一种受造物,也不能和你同属永恒”。 可变的受造物与永恒的上帝终究被拉开了距离,从而后者具有了绝对尊严,而能够为前者打开绝对希望。

  4.奥古斯丁时间观对后世的影响

  在黄裕生在《宗教与哲学的相遇》一书中认为,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在其后的1400多年后,康德才在哲学上作出了认真的回应,之前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如果说奥古斯丁是为了捍卫上帝的绝对自由而把时间内在化,那么,康德则是为了捍卫人的自由而将时间内在化”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时间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诠释,而与自由问题密切相关。康德将时间做了彻底的内在化处理,而归为人的感性直观形式,同时,他关于“时间图型”的学说更是将时间与人的 “存在”紧密相连。而这些发展,都与奥古斯丁打开的探讨时间问题的新维度密切相关。

  《忏悔录》读后感(六):三十三的预定

  能在这样的人生阶段,选择阅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与遥距1600年的先哲相遇。奥古斯丁,也在书中说,是圣灵引导他写下对自己的忏悔,对天主的歌颂,如果有人阅读这本书产生共鸣,也必是圣灵的引导。

  三十三,不是个巧合,一切都在上帝的预定中,就如上帝在创世之初,预定拣选了我们在基督耶稣里成为无瑕疵的圣洁的。

  曾经的哲思都臣服在信仰之下,曾经的骄傲都是罪中之乐。

  奥古斯丁在不停歇地思索中,对己内省,对上探求,在第十章之后他回转后的心声中越来越明显地看到,他思维探索的每一步都在祈求主的原谅,细听主的教会,他常说:天主用振聋发聩的声音敲击他心灵的边缘。

  他思考罪、人、上帝之间的关系,他思考记忆、思维、心灵,他思考时间的过去、现在、将来(如我在灵光乍现中想到上帝无始无终,没有时间活在永恒,他的预定即是现在),他思考物质的形态在创世之前的样式,虚无与混沌的确别。人类眼中美丽的大海,原来是欲望的沼泽,陆地才是生命得以栖息的地方。这世俗的世界不正是可怕的陷阱,不从神来的艳丽都深藏着远离神、引向罪的毒钩。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世界的本相。人却离开造万有的,创造一切美好的神太远太远。忘记了自己作为管理者的身份。

  他带领我的心不停地屈膝匍匐,这日光下岂有新事。能看到的美好,能感受到的美好,都是圣灵内在的工作。我又如何能仰望神的荣美!

  在第十三章中,奥古斯丁把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比喻成:理智和理性行动的关系。灵魂有两面:一面是通过思考发号施令,一面是服从施令。虽然在创造的原质上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是有灵的有血气的活人。从性别差异上,女人像行动服从思维那样,服从男人。

  至少是另我折服的比喻,第一次对于男女性别顺序幡然醒悟是从保罗书信而来。

  我们这种人(也许这样说不对)有个特点:万事纸上不得,终是不可相信。既然上帝将他的话语启示在文字中,让我们阅读,想来也是要我们通过阅读来默想思考,进入心灵吧。奥古斯丁说,只有让心灵愉悦的,才能进入心灵。

  商务书局周士良版本的翻译美词如诗,只是不符合基督教文献的阅读习惯,经文翻译不是通用中文版本,旧约不能同步参考。不知道百花出版社的翻译版本如何。

  经典的魅力是种隔世的礼物。如果你觉得太忙,就不要浪费时间在追随时代的潮流中了吧,那永恒的眼光才会有我们追寻满足。

  《忏悔录》读后感(七):书中喜欢的句子

  1人生的其他的一切,越不值得我们痛哭的,人们越为此而痛哭;而越应该使我们痛哭的,却越没有人痛哭。

  2我的口舌缄默,我的心在呼喊。

  3我将在哪里寻获你?如果在记忆之外寻获你,那末我已忘掉掉了你。

  4幸福生活就是在你左右、对于你、为了你而快乐。

  5我走遍了记忆的天涯地角找寻你,在记忆之外没有找到你。

  6当我知道要认识你时开始,凡我找到有关你的东西,都不出乎我的记忆的范围,因为从那时起,我从未忘掉你。

  7从你认识我时,你就常驻在我的记忆之中,我在记忆中想起你,在你怀中欢欣鼓舞,找到了你。

  8既然从我认识你时起我就想着你;而且我想起你时,一定在记忆中找到你。

  9但我想认识你时,哪里去找你呢?因为在我认识你之前,你尚未到我记忆之中。那末要认识你,该到哪里找你?

  10是否这时的我是另一个我?为何在我入梦到醒觉的须臾之间,使我判若两人?

  11多少次我们最初是碍于情面不要使人难堪,勉强听着无聊的闲谈,逐渐听得津津有味了。

  12迅速站立起来是一回事,从不跌倒是另一回事。

  13白天是你的,黑夜也是你的。

  《忏悔录》读后感(八):因信而理解——重读奥古斯丁《忏悔录》

  大概一年多前,我刚刚换了一个新的学校,内心流连而满是焦虑。我在云县的一个小旅馆里,无所事事地翻阅着这本声名煊赫的《忏悔录》。准确地说,我并大喜欢这本书。虽然我偶尔被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 A.D.)敬虔和直率的呼告所打动,甚至会默诵书中安布罗西乌的诗句以求得某种安慰:“天主啊,万有的创造者,穹苍的主宰,你给白天穿上灿烂的光明,给黑夜穿上恬和的睡眠,使安息恢复疲劳的肢体,能继续经常的工作,松弛精神的困顿,解除忧伤的郁结。”但是,我很快就被淹没在书中浩瀚的求告和圣经分析而渐感厌倦。

  在某种思念的焦灼中,我明明地晓得他求告的无上的天主,可是我宁愿把他换成一个人,我脑海中的一个幻象。“我在如此思索时,你就在我身边;我叹息时,你倾听着;我在飘荡时,你掌握我;我走在世俗的大道上,你并不放弃我。”【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8月第1版,第104页,下同】这时我便有一种僭越和渎神的快感。

  我清晰地记得我是在无聊的监考中读完的——与其说成功地读过一本名著,不如说终于结束了一场煎熬。我想,我再也没有兴趣读他的任何作品了。我当时特别不能理解的奥古斯丁名言:“信仰,尔后才理解(crede, ut intelligas)。”于我而言,不理解怎么能信仰呢?我诚然知道有信仰的人是蒙福,可是我就是不信,甚至仅仅把信仰当作安顿人心的居所,认为有害于理性的发挥,是让人无知的。

  没想到,真正无知的是我自己。在《忏悔录》里,奥古斯丁记述了他青少年成长经历、求学生活和教书生涯,这一段时间他是浪子,是摩尼教徒,是修辞学教授,唯一不变的是他的母亲,天主的仆人,二十年如一日为他代祷:“回来吧,在天主的怀抱里得安息。”他非常节制地记述这位母亲与仆人的去世,却非常动人地再现了一个浪子、一个辩士归主的传奇,在后来的篇章里,他完全沉浸在对善与恶的起源及本质,对时间,对记忆和影像,对《创世纪》和三位一体的探寻中——而这些我之前是完全忽略的。他并没有把生命中的遭遇和智慧的结晶归之于个人的才智,而是把这尘世的悲伤喜乐安息在天主的怀中,让上主的真光借这真理而显现,“因为我灵魂不能光照自己,也不能浇灌自己,因此只有到你生命之泉边,同样也只有在你的光明中能看见光明。”【322】

  值得注意的是,《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据译者周先生说明,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和卢梭的名不副实的忏悔录不同,奥古斯丁的这本书是在追忆往事,更是在追求真理,路上有堕落,有挣扎,有呼告,更有大欣喜和大荣耀。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忏悔我已往的罪过——你以加以赦免而掩盖,并用信仰和‘圣事’变化我的灵魂,使我在你里面获得幸福——能激励读者和听者的心,使他们不再酣睡于失望之中。”【199】他希望唤醒睡梦中的人,让他们由弱而变强,改过而迁善。

  卷一

  本卷以赞颂主的伟大和万能开头,求主垂听自己的呼告,并追述了作者15岁之前的零散记忆。

  主“充塞一切,亦包容一切”,以瓶作喻:“一只瓶充满了你,并没有把你固定下来,瓶即使破碎,你并不散溢。你倾注在我们身内,但并不下坠,反而支撑我们;你并不涣散,反而收敛我们。”【3】追问主是什么。“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义、至隐、无往而不在,至美、至坚但又无从执持,不变而变化一切,无新无故而更新一切…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爱而不偏,嫉而不愤,悔而不怨,蕴怒而仍安…我的天主,我的生命,我神圣的甘饴。”【4】予欲无言。

  “谁能使我安息在你怀中?谁能使你降入我的心灵,使我酣畅,使我忘却忧患,使我抱持你作为我的唯一至宝?”【4】惟有主。婴儿并不是纯洁无暇的。“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验过孩子的妒忌: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9】

  从小憎恨希腊文,却酷爱拉丁文。“当时我为狄多(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中的迦太基女王)的死,为她的失恋自尽而流泪;而同时,这可怜的我,对那些故事使我离弃你天主而死亡,却不曾流一滴泪。”【15】读外国文字很辛苦,“甜蜜的希腊神话故事上面好像撒上了一层苦胆。”【17】

  曾因纵情恣欲而陷入黑暗,远离天主的荣光,也曾耽于嬉游,欢喜看戏,欺骗师长,在餐桌上偷东西吃。“我的犯罪是由于不从他那里,而独在他所造的事物中、在我本身和其他一切之中,追求快乐,追求超脱,追求真理,因此我便陷入于痛苦、耻辱和错谬之中。”【24】

  卷二

  奥古斯丁是问题少年,16岁曾退学,上树偷梨,拿去喂猪。

  “我愿回忆我过去的污秽和我灵魂的纵情肉欲,并非因为我流连以往,而是为了爱你,我的天主。…我青年时一度狂热地渴求以地狱的快乐为满足,滋长着各式各样的黑暗恋爱,我的美丽凋谢了。…这时我所喜欢的,不过是爱与被爱。但我不以精神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为满足…从我粪土般的肉欲中,从我勃发的青春中,吹起阵阵浓雾,笼罩并蒙蔽了我的心,以至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25】这满腔心酸回忆,都为你幸福可靠的甘饴。

  16岁那年停学,去邻近的马都拉城攻读文章和雄辩术,并准备去迦太基留学。家中并不富裕,父亲只是塔加斯特城中的一个普通市民。闲在家中,“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顶,没有一人来拔掉它。”【28】

  和一群年轻的坏蛋乘夜摇下许多梨子,不是为了大嚼,而是偷去喂猪。“我并不想享受所偷的东西,不过为了欣赏偷窃与罪恶。”美好的东西,金银,荣华,权势和地位以及其他,有动人和光耀之处,但获得这些,不应该脱离和违反你的法律。【31】人与人的友谊,是一种可贵的心灵联系,温柔而甜蜜,但不可燃起贪心,行那些多人合作的犯罪。

  不想过去的那些丑恶不堪,“我现在需要的是你,具有纯洁光辉的、使人乐而不厌的、美丽灿烂的正义与纯洁,在你左右才是无比的安宁与无忧无虑的生活。”【36】

  卷三

  在迦太基求学,读到西塞罗的著作,向往哲学,思考善与恶,陷入摩尼教。

  “我周围沸腾着、震响着罪恶恋爱的鼎镬。…我追求恋爱的对象,只想恋爱;我恨生活的平凡,恨没有陷阱的道路;我心灵因为缺乏滋养的粮食,缺乏你、我的天主而饥渴。…我心灵患着病,满身创伤,向外流注,可怜地渴求物质的刺激。”“我冲向爱,甘愿成为爱的俘虏。”【37】这里看好像奥古斯丁深陷情欲,不过下文说:“我被充满着我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和燃炽我欲火的炉灶一般的戏剧所攫取了。”【38】却是虚构的戏剧让他远离慈爱的天主。

  读了西塞罗劝人读哲学的《荷尔顿西乌斯》。这本书使他的思想发生转变,“突然看到过去虚空的希望真是卑不足道,便怀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向往着不朽的智慧,我开始起身归向你。”【41】决心去读圣经,“以为这部书和西塞罗的典雅文笔相较,真是瞠乎其后。我的傲气藐视圣经的质朴,我的目光看不透它的深文奥义,圣经的意义是随着孩子的年龄而俱增,但我不屑于成为孩子,把我的满腔傲气视为伟大。【42】

  归入摩尼教,“背着真理,还自以为面向真理;我不懂得‘恶’不过是缺乏‘善’,彻底地说只是虚无。”【45】虔信主的母亲“为了我向你痛哭…她看见我在她所得自你的信仰和精神方面已经死去。”【50】她梦见自己站在一条木尺上,又见一位容光焕发的青年含笑走到她跟前,问她为何悲痛,那位青年请她放心,让她留心看,于是看见“我”站在她身边,就在那同一条木尺上。

  虽然奥古斯丁深陷摩尼教九年,但他的母亲从未放弃希望,“在祈祷时继续为我向你发出哀号”。母亲还请来一位教会里精通圣经的主角来谈话,并没有效果,只听到主教说:“让他去。你只要为他祈求天主;他自会在书本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狂妄。”【52】

  卷四

  自叙深陷不堪回首的经历:“我从十九岁到二十八岁,九年之久,陷溺于种种恶业之中,自惑惑人,自欺欺人,公开是教授所谓‘自由学术’,暗中则使用虚伪的宗教幌子,前者是出于骄傲,后者则由于迷信,而二者都是虚妄。”【54】和女子同居,并有子嗣。向名为算术家的星士请教,并和一位名医文提齐亚努斯亲厚。

  与一位非常善良纯洁的青年内布利提乌斯建立了深切的爱情,但称不上真正的友谊,“因为只有你把那些具有‘因我们所领受的圣神而倾注于我们心中的爱’而依附你的人联结在一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58】不幸的是,他因为高热,不省人事,在昏迷中接受洗礼后,不久就溘然长逝了。这让奥古斯丁备受打击,被痛苦所笼罩:“我眼中只看见死亡!本乡为我是一种刑罚,家庭是一片难言的凄凉。…我问我的灵魂,你为何如此悲伤,为何如此扰乱我?…为我,只有眼泪是甜蜜的,眼泪替代了我心花怒放的朋友。”【60】

  自以为是“一个满腹委屈忍受人生的傻瓜”:“我愤愤不平,我叹息痛哭,我心烦虑乱、不得安宁,我一筹莫展。我背负着一个破裂的、血淋淋的、不肯被我背负的灵魂,我也不知道把它安置在哪里。无论在优美的树林中,在娱乐歌舞中,在清香四溢的田野中,在丰盛的筵宴中,在书籍诗文中,都得不到宁静。”【62】他逃出家乡,来到迦太基(公元376年),在亲厚挚热的师友学生间得安慰,“这一切正似熔炉的燃料,把许多人的心灵融而为一。”【63】

  向全能的天主祈求:“求你使我们转向你,请显示你的圣容,我们便能得救”。美好的事物如果不来自你,便不存在。祈望灵魂不要移情于浮华,要归向天主的“道”:“我的灵魂…你应该定居在那里,把你所得自他的托付给他;把得自真理的一切,托付于真理,你便不会有所丧失;你的腐朽能重新繁荣,你 的疾病会获得痊愈,你的败坏的部分,会得到改造、刷新…将和你一起坚定不移地站在永恒不变的天主身边。”【66】

  写了一部书《论美与适宜》,献给罗马的演说家希埃利乌斯。大约二十岁时,读了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论》,以这些范畴来理解天主的神妙,甚悔不识“你的本体即是你的伟大与美好”。【73】自诩聪明,能理解各种自由学术,良好的禀赋反而害了“我”。“我背着光明,却面向受光明照耀的东西,我的眼睛看见受光照的东西,自身却受不到光明的照耀。”【74】

  卷五

  上主并不放弃那些彷徨不定和怙恶不悛的人。“你依然注视着,洞烛他们的黑暗。…希望他们自觉地回身寻你,你就在他们心中:谁向你忏悔,谁投入你的怀抱,谁因困顿风尘而在怀抱中流泪痛哭,你就在他心中;你会和蔼地擦干他们的眼泪;因为,主,你不是一个血肉的人,你是创造他们的天主,你现在又再造他们,抚慰他们。”【77】

  二十九岁时听到摩尼教主教福斯图斯的学识渊博并擅长自由学术的名声,心向往之,但在提问交流之后发现“这人对自由学术除了文法外,是一无所知,而对文法也不过是寻常的造诣。”他不过是读了几篇西塞罗的演说,一两部塞内卡的著作和一些诗集等,善于利用自己的有点和风度,因此比较吸引人罢了。【83】这时完全失去了研究摩尼教著作的兴趣。

  奥古斯丁听从别人的意见,渡海去罗马教书。他的出走让她母亲悲痛欲绝,她一直跟到海边,不肯独自回去,后来勉强听劝,答应那一夜留在泊船不远的一所教堂,但是就在那一夜,奥古斯丁偷偷溜走了,她还在堂中祈祷痛哭。【87】

  他刚到罗马,就发高热,迎来了“一顿疾病的鞭子”。在濒死中,依然保留极强的理性品格,拒绝领受“洗礼”。“我所度的岁月不过增加我的耻辱;你不使如此不堪的我灵与肉双双死亡,而我的狂妄反而讥笑你忠告的药石。”【88】但最后病愈了,“你治疗我的疾病,你使你婢女的儿子恢复肉体的健康,为了能给他另一种更好、更可靠的健康。【89】

  他的思想每次想返回公教信仰时,总是障碍重重,他这时还无法理解救主耶稣怎么会生自童女马利亚,他看不出怎样能混合而不受玷污。“因此我害怕相信他降生为人,因为我将不得不相信他受血肉的玷污。”【92】

  到米兰,拜谒安布罗西乌斯主教。他开始竭力思索和找寻证明摩尼教错误的可靠证据,也不信任那些不识基督名字的哲学家,于是留在公教会继续做一名“望教者”,“等待可靠的光明照耀我,指示我前进的方向。”【96】

  卷六

  开始不以过去的眼光读《旧约》律法和先知书了,并纠正了对你的圣贤门的错谬之见。正如安布罗西乌斯的布道反复申明的金律:“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本来可以用信仰治疗灵魂的疾病,澡雪精神,趋向真理,但由于害怕信仰错误,反而拒绝你的信仰良医。【102】

  和好友展开是否结婚的争论。自问:“如果灵魂的生命随肉体而同归澌灭,神绝不会对我们有如许作为。如此,我们为何再犹豫不决,不肯放弃世俗的希望,全心全意去追求天主和幸福生活呢?”时间也有很多可爱之处,“许多大人物,最值得我取法的人物,不是结婚后依然从事研究智慧吗?”【114】本来想结成一个共产主义的小团体,但最后没有成功,“我们重新回到叹息呻吟之中,重新踏上尘世的坦途;我们心中的思想是千头万绪,而你的计划永远不变。”【117】之前和奥古斯丁同居的女子,因为他要结婚了,被迫分离,只把两人的私生子留在他身边。

  觉得自己处境越来越可怜,对死亡与死后审判充满恐惧。思考伊壁鸠鲁灵魂不死和死后受赏罚的问题,自认盲目,“不能想象德行与美善本身的光明应该用无私的心情去怀抱,这光明肉眼看不见,只能在心灵深处看到,这昏昧正是我的重大不幸。”【118】

  卷七

  本卷记述了奥古斯丁30岁之后的壮年时代,对主的思考逐渐深入,并探讨了恶的起源和本质,进一步亲近和赞叹主。

  设想上主是广大无边而充塞天地,是生命的生命。思考作恶的原因是自由意志,受苦的原因是出于上主的审判。【123】“朽坏,不论来自意志,不论出于必然或偶然,都不能损害我们的天主,因为你既是天主,天主所愿的是善,天主就是善的主体,而朽坏便不是善。…总之,天主如果可能朽坏,便不成为天主了。”【124】说实话,这一段有循环论证的嫌疑,我不太能理解。奥古斯丁这时也在苦闷的思想中:“天主是美善的…创造美善的事物…恶原来在哪里?从哪里来?…既然天主是全能,为何不能把它整个转变过来,不遗留丝毫的恶?”【126】

  引用约翰福音揭示天主的道,天主拒绝骄傲的人,恩宠谦虚的人,以大慈爱揭示人们谦虚的道路。【131】“你指示我反求诸己,…我进入心灵后,我用我灵魂的眼睛瞻望着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唯有爱能认识它。”【134】

  认为一切可以朽坏的东西,都是“善”的,唯有“至善”不能朽坏,没有任何“善”的成分也不能朽坏,因为朽坏是一种损害。这里似乎可以解释善的脆弱性。“至于‘恶’,我所追究其来源的恶,并不是实体;因为如是实体,即是善。”【136】

  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你,不再钟情于那些冒充你的幻象了;但我还不能一心享受天主,我被你的美好所吸引,可是我自身的重累很快又拖我下坠,我便于呻吟中堕落了:这重累即是我肉体的沾染。”【139】直到拥抱“天主与人类之间的中保,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认识他“道成肉身”,以血肉作为我们的饮食,才真正获得力量,确认基督即是“道路、真理、生命”。他促使服从他的人克制自己,到他身边,“治疗了他们的傲气,培养了他们的爱,使他们不至于依靠自身而走入歧途,使他们目睹卑以自牧的神性在他们脚下,穿着我们的‘皮衣’,因而也能安于微贱,能废然自觉,俯伏于神性之前,神性将起而扶掖他们。”【140-141】

  迫不及待地捧读圣经,特别是使徒保罗的著作,以前认为这些和《旧约》的律法和先知书相抵触,但疑问终于涣然冰释,并把读经所得归于上主的恩宠,而不是自夸。在以前读的那些书里,“字里行间,没有悃款的气色,没有忏悔的眼泪,也没有‘你所喜爱的祭献,愤悱的精神,悲深痛切的良心’,更没有万民的救援,你所许诺的圣城,‘圣神’的保证,普渡人类的酒爵。”【144】对主发出由衷的赞叹。

  卷八

  自叙继续靠近主的怀抱,历经思想的痛苦和挣扎,在花园里读到神的话语,感觉圣灵的光照进来,便归了主。

  已经铭记主的话语,感受到主的围护,并确信你的永恒生命,自以为“爱上了我的‘道路’,我的救主,可是还没有勇气面向着崎岖而举足前进”。【146】看见教会中人才济济,各人都有自己的进修方式,真正抛弃了俗世的名利,热爱主温柔敦厚和美轮美奂的住所。向主的忠仆、德高望重的西姆普利齐亚努斯请教,他是当时主教安布罗西乌斯的授洗者。他向奥古斯丁追述已故罗马雄辩术教授维克托利努斯皈依主的经历:翻译柏拉图派的著作,用心读圣经,但是害怕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基督信仰,但在深思熟虑下去了圣堂,领受了重生的“洗礼”;此事在罗马引起了惊愕,教会却只是欢忭。”

  在最后信仰的宣誓时刻,他本来可以采用比较隐秘的方式,但是却选择站在高处,向教友群众朗诵。“他以为他所教的雄辩术与救援无关,尚且公开讲授,不怕在疯狂的人群之前发挥自己的见解,那么更何惮于在你的驯顺的羊群前宣布你的言论?”于是他上台宣誓了,得到了大家的欢呼,人们去用敬爱和欢乐的双手去拥抱他。【150】

  向主呼求:“请你促醒我们,呼唤我们,熏炙我们,提撕我们,融化我们,使我们心悦诚服,使我怀着炽热的心情向你追踪。”以熟睡的人醒时所作的挣扎作比,已经确认献身于你的爱比屈服于自己的私欲要好。“前者使我服膺,驯服了我;后者使我依恋,缠绕着我。你对我说:‘你这睡着的人,应当醒过来,从死中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155】但是奥古斯丁还在逡巡等待,他的苦闷有增无减,天天叹息。遇到一位宫中的教友、同乡蓬提齐亚努斯,谈论埃及隐修士安东尼,被他“斩断功名意愿,事奉天主”的事迹所打动。

  袒露在天主之前,良心在谴责,真理在催迫,“我倔强,我抗拒”,但已经提不出理由,“剩下的只是沉默的恐惧,和害怕死亡一样,害怕离开习惯的河流,不能再畅饮腐败和死亡。”【160】退到花园中,内心澎湃,“我全身骨骼都对此发出呼号,它们的歌颂声上彻云霄”。在挣扎中思考为什么“灵魂命令肉体,肉体立即服从”而“灵魂命令自己,却抗拒不从”,真正的原因是意志的游移乃是灵魂的病态,“其实灵魂并不完全愿意,所以发出的命令也不是完全的命令。…灵魂不是以它的全心全意发出命令,才会令出不行。”【162】

  反驳摩尼教“以意志的两面性为借口,主张我们有两个灵魂,一善一恶,同时并存”,认为两种意志的斗争,并不证明另一个灵魂的存在,只表明所受的惩罚,这是“盘踞在我身内的罪”。【163】一善一恶是不正确的,并不具有对立的本体,也不来自对立的本原,这只是一个灵魂在两种意愿之间摇摆不定。【164】“永远的真福在上提携我们,而尘世的享受在下控引我们,…灵魂被重大的忧苦所割裂:真理使它更爱前者,而习惯又使它舍不下后者。”【165】

  自言自语:“快快解决吧!快快解决吧!”灵肉交战,天人交战:“为何你要依仗自己而不能安定?把你投向天主,不要害怕;天主不会缩手任凭你跌倒;放心大胆地投向他,他自会接纳你,治疗你。”羞愧万分,在灵魂的深处,“巨大的风暴起来了,带着倾盆的泪雨”。向主说了很多话,大意是:“主啊,你的发怒到何时为止?请你不要记着我过去的罪恶。”呜咽喊道:“还要多少时候?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吗?又是明天!为何不是现在?为何不是此时此刻结束我的罪恶史?”【166-167】

  带着满腔心酸痛哭不止,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唱着:“拿着,读吧!拿着,读吧!”立刻拿起圣经,依照神的命令,默默地读着最先看到的一章:“不可耽于酒食,不可溺于淫荡,不可趋于竞争嫉妒,应被服主耶稣基督,勿使纵恣于肉体的嗜欲。”“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溃散了阴霾笼罩的疑阵。”【168】向母亲报告自己的皈依,母亲喜形于色。“她的哀伤一反而成为无比的喜乐,这喜乐的真纯可爱远过于她所想望的含饴弄孙之乐。”【169】

  卷九

  感谢主。除了家人和几个知己,并没有向太多人袒露自己的皈依,“虽然那时我们自‘涕泣之谷’上升,唱着‘升阶之歌’”。【172】正式脱离雄辩术教席:你已解放了我的心,现在又解放了我的口。【175】真正体会的上主的甘饴:“我口诵心维,欢呼雀跃,不愿再放情于外物,啮食时间,同时为时间所吞噬,因为我在永恒的纯一本体中有另一种‘小麦’,另一种‘酒’,另一种‘油’。”【178】

  接着叙述了自己的母亲和儿子的去世,奥古斯丁在行文中表现了极大的节制,并将这一切归于主。说起自己从孽海得来的儿子,非常聪明,很有思想,所著《师说》就是记述两人的谈话。但“不久以后他就脱离尘世,我对此感到安心,他的童年、青年以及他的一生,我可不必为抱杞忧了”。【181】

  在梯伯河口,母亲去世了。不准备谈她的遗事,而是追述天主给她的恩泽。去世前一天有过谈话,结论是:“我们肉体观感的享受不论若何丰美,所发射的光芒不论若何灿烂,若与那种生活相比,便绝不足道;我们神游物表,凌驾日月星辰丽天耀地的苍穹,冉冉上升,怀着更热烈的情绪,向往‘常在本体’。我们印于心,诵于口,目击神工之缔造,一再升腾,达于灵境,又飞越而进抵无尽无极的‘膏壤’。”【188】

  有朋友问母亲是否忧虑葬身他乡,她说:“对天主自无远近之分,不必顾虑世界末日天主会不认识地方而不来复活我!”病后第九天,她圣德至诚的灵魂离开肉体,享年五十六岁,当时奥古斯丁三十三岁。【191】他肝肠寸断,但在安葬和祭礼的时候没有流过一滴泪。在洗浴后,依然没有洗刷内心的酸苦,于是默诵安布罗西乌的诗句:“天主啊,万有的创造者,穹苍的主宰,你给白天穿上灿烂的光明,给黑夜穿上恬和的睡眠,使安息恢复疲劳的肢体,能继续经常的工作,松弛精神的困顿,解除忧伤的郁结。”于是逐渐回想母亲的虔诚和爱怜,忍不住为她痛哭,“任凭我抑制已久的眼泪尽量倾泻,让我的心躺在泪水的床上,得到安息”。【193】但旋即向天主忏悔,并向主祈祷读者纪念他的父母——你的婢女莫尼加和她的丈夫巴特利西乌斯。【196】

  卷十

  接下来这几卷主要讨论了记忆、时间、三位一体等,我都不太理解。

  希望自己在证人之前,用文字来履行真理。“人生的其他一切,越不值得我们痛哭的,人们越为此而痛哭;而越应该使我们痛哭的,却越没有人痛哭。但你喜爱真理,’谁履行真理,谁就进入光明。’”

  影像如何形成,记忆是什么。对每一事物有三类问题:“是否存在?是什么?是怎样?”“我记忆所收藏的,不是意义的影像,而是意义本身。”【208】“记忆还容纳着数字、衡量的关系与无数法则。”论遗忘:“遗忘并非亲身,而以它的影像存在记忆中,如果亲自出场,则不是使记忆记住,而是使记忆忘记。”【213】

  “幸福生活是否存在记忆之中?如果我们不认识,便不会爱。”【217】邪恶的人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幸福生活就是在你左右、对于你、为了你而快乐;这才是幸福,此外没有其他幸福生活。谁认为别有幸福,另求快乐,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可是这些人的意志始终抛不开快乐的影像。”【219】

  谈如何对待荣誉。“别人的赞美往往跟随着,而且应该跟随着良好的生活和良好的行动,二者都不能弃置。…当然我欢喜听人家的赞美。但我爱慕真理,过于赞美。…我所不愿的是:因我做了一些好事,便把别人的褒奖增加我的快乐。”【238】要向耶稣基督学习谦卑。这里可以和《论语》里“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相比照。

  卷十一

  这一卷主要讨论时间。

  重提登山宝训,主号召我们应该:安贫、温良、哀痛、饥渴慕义、慈慧待人、纯洁、和平。【246】“你召唤我们,教我们领会你的言语:‘道’,这‘道’是和你天主同在’的天主,是永永不寂的言语,常自表达一切,无起无讫,无先无后,永久而同时表达一切,否则便有时间,有变化,便不是真正的永恒,真正的不朽不灭。”【252】

  “你创造了一切时间,你在一切时间之前,而不是在某一时间中没有时间。”不存在的时间没有长短,因为过去已经不存在,而将来尚未存在。【258】也就是说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确当的,可以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263】“时间并非物体的运动。”【268】

  卷十二

  这一卷主要讨论《创世纪》。

  “‘地是混沌空虚’,是一个莫测的‘深渊’,深渊上面没有光,因为没有任何形色。为你命作者写道:‘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所谓黑暗,不就是没有光吗?假如有光,光在哪里?只能在上面照耀。”没有光,没有声音。【277】奥古斯丁猜测“物体从这一种形相进入另一种形相的过程不是通过绝对的空虚,而是通过某一种未具形相的原质。"【279】“至于那个无形的物质,混沌空虚的地,也不列入日子之中,因为既无形相,没有组织,便无所来,亦无所往,便也没有日子与时间的交替。”【282】

  称赞造物主的大能。“现在我汗流满面,喘息着回到你的泉水旁边。希望没有一人来阻扰我,我要畅饮,我要生活。…我在你之中复活了。”【282】“每一个羁旅于尘世的灵魂,如果它已经渴望你,如果已经‘以眼泪为饮食,同时每天有人在诘问它:你的天父在哪里?’如果已经向你仅仅要求‘一生无日不住在你的圣殿里’——它的生命即是你,而你的日子即是永恒:‘你的年岁没有终极,因为你是始终

  如一的。’”【283-284】

  脱离天主而堕落,仰望唯一真理而得安息。“所谓‘天主的居处’,不是尘世的宫殿,也不是天生的物质建筑,而是精神的,它分享你的永恒,因为它永永远远不受玷污。”【287-288】主确定无疑地创造天地:“‘元始’即是你的智慧,在智慧之中,你创造了一切。…确无可疑的是:不仅一切已造的和已成形的东西是出于你的创造,甚至可能创造和可能成形的东西,都可能由你创造,因为一切来自你。确无可疑的是:凡从无形以至成形,一定先是没有形相,然后接受形相。”【293】

  卷十三

  这一卷前半部分主要谈天外之天、混沌空虚的地和黑暗的深渊,他认为“这个精神的、漂流不定的元气必须归向你、生命之源,受到光照,然后成为美丽的生命,成为水与水区分后形成的天地之外的另一重天”。【311】“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爱好,我们精神上的垢污构成了我们重重烦累,使我们下沉,而你的圣善使我们向往你的安宁,拯拔我们上升,使我们举心向上,向着你,到达‘你的神在大水上面运行’的境界,我们的灵魂穿过‘无质的大水’,将进入无上安息。 ”【312】

  讨论三位一体,以人的“存在、认识和意志”思考“圣父、圣子和圣灵”:“生命在这三方面是多么纯一而不可分割:一个生命,一个思想,一个本体;不可分割却又截然分清。”【315】自叹其奇妙处不是自己能轻易领会和表达的。

  要在忧闷中保持盼望,奥古斯丁这段呼告极为动人:“希望吧,坚持着,直至万恶之母的黑夜过去,直至主的义怒过去,…在天父内盼望着:早晨我即将站立起来,我将凝神谛观,我将永久歌颂他。早晨我将站立起来,我将看见我的拯救者,我的天父,他将因居住在我们心中的‘圣神’而复活我们的肉体,因为‘圣神’慈祥地运行在我们黑暗漂流的心灵之上。为此,我们在羁旅之中已经得到保证,日后将成为光明:我们已经因希望而得救,已是‘光明之子,白昼之子,不再是过去的黑夜之子,黑暗之子’。”【319】

  对接下来的段落,我很难概括这些内容,因为奥古斯丁已经沉浸在对上主的敬拜和赞叹中,一如珠玉泻地,任意截取好像都是粗暴地阻断。“主、我感谢你。我们看见了天和地,…我们看见了划分黑暗的光,…我们看见了诸水分为上下后中间的穹苍,…我们又见万流委输、海色的壮丽,大陆上圹壤的原野和长满花卉树木景物宜人的腴壤,我们又昂首而见“光体”,太阳充分照耀着白昼,黑夜则有月色星光的抚慰,同时又成为时间的标识。我们又见卑湿之处滋生了鳞介鲸鲵和飞翔的禽鸟,因鸟翼所凭的浓厚空气是由水蒸发而成的。我们看见地面点缀了动物和依照你的肖像而造的人类,人凭借了和你相似之处,就是说凭借了理性和理智,统治百兽;犹如人的灵魂上一面是通过思考而发号施令,一面是服从号令,犹如行动受理智的指挥而获得正确方向。”【344】

  奥古斯丁看见了这一切美好,并希望所有人看见这一切美好。他祈愿主赐给我们和平,在天主至善至美的怀中得安息。

  樊超群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忏悔录》读后感(九):这个时代更需要忏悔

  忏悔录读后感

  ——我们都应该忏悔

  我们也应该是忏悔者,在读这本书时碰到几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你做了什么亏心事,要看忏悔录?”我连忙解释道:“在西方忏悔录一般都是自传,作者并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或丧尽良心需要忏悔。”这样解释言外之意似乎也是在告诉他们:“我本人也没有因为干什么缺德事才看这本书的”

  玩笑止于此,但转念想来,这个世界谁是干净的?不过是有人敢于直面自己的肮脏,并把它讲出来,自己来剖析,把他晒在阳光之下,让大家都看到,或许他只是在痛心疾首的忏悔,其实大家 不也应该警醒吗?你看那些 肮脏的东西难道你自己就不曾排泄过吗?

  作者奥古斯丁西方罗马时期著名基督教神学哲学家。在他年轻时,那那种生活大家都在过,都不以为脏,不以为丑,感觉自然,甚至拿出来炫耀。可以说那也是一个以丑为美、颠倒黑白的时代。奥氏博学多识,长于辩术,所以他曾为自己的丑恶生活辩驳,谁能辩过他呢?

  奥氏娓娓道来,从母腹中的自己讲起,直到止笔。与其说在讲自己,倒不如说在讲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罗马,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个时代的天空,那个时代的大地。

  我不禁叹服作者认罪悔改后的坦诚,他抛弃了沉重的罪的负担,与其说他心清手洁的面对世人,倒不如说他轻轻松松的面对自己了,他坦然无惧的来到了上帝的面前。

  一个可以如此坦诚面对别人轻松面对自己的人,他的心胸整个就开阔了起来,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世界——上帝打开了他的心眼。

  作者来到至善的上帝面前,方意识到自己的肮脏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无知。一个曾经那个自以为是的人就这样谦卑下来。

  作者向上帝倾诉着他的全部,他知道即便他不说,全知的上帝也知道他的全部罪恶与苦楚。他一吐为快,他在反省。忏悔之所以是对上帝,是因为人皆如此,只有全善的上帝才配得起他的忏悔,而人们则是通过他这部忏悔录来把自己的罪恶对号入座而已。

  作者对理性光辉的渴望除了上帝以外无人能满足,他在这里得以饱足,所以他用更大的篇幅来向上帝献上自己由衷的赞美与赞叹,难道仅是作者如此吗?我们谁人不是在探求,谁人不渴望理性的光辉呢?

  《忏悔录》读后感(十):信上帝,得永生

  395年,狄奥多西将罗马帝国分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从此,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开始了东西分治、首尾难顾的痛苦历程。西边的罗马不断被日尔曼蛮族和哥特人入侵,东边的罗马日益忙碌于汪达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的战争。彼时的罗马更多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王权的象征。

  罗穆路斯、努马、凯撒、屋大维、图拉真这一代代英雄人物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会如此衰落。是军事不如别人么?非也。罗马军队应该是当时唯一懂战法守纪律有保障的正规军,对手都是游兵散勇、山野草寇;是经济拖了后腿么?非也。那时的整个地中海沿岸都成了罗马的粮仓。“宏伟即罗马”,就算放在今天,罗马的基础设施也不落后;是政治体制落后么?好像不是。罗马从王政时期发展到共和国再到帝国,跨越了好几个文明,后世的拿破仑、希特勒都在效仿。

  原因是信仰出了问题。

  罗马一直不缺神。建国伊始,土著神亚奴斯与外来神萨图恩共同统治着罗马人的信仰,基本上传承了希腊人的那套神谱。但罗马人骨子里不受约束,他们崇尚战争,战神玛斯的地位不亚于神王朱庇特。当尤里乌斯•凯撒跨过卢比孔河的那一刻,好战的罗马民族找到了让战神“道成肉身”的媒介,新的神王诞生了。西塞罗无比肉麻地奉承他,“在上天为我们设定的界限内,你的精神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战神无疑是欲望的化身。即使放下了屠刀,也控制不住欲望的膨胀。当打遍天下无敌手时,就必然拿自己人、对老百姓开刀了。到了尼禄这一代,只能从人与兽的角斗中找回神的尊严。这时候的神,已不再是人们信仰的对象,而是躲避的瘟疫。

  “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须把他造出来”。同样,如果神不听话,必须把他换成听话的神,换成受老百姓欢迎的神。顺应民意的君士坦丁大帝让基督教徒们看到了希望。在他的推动下,

  尼西亚公会通过了“尼西亚信经”,确立了基督教的正统地位。

  这仅仅是基督教走向辉煌的第一步。异教的流毒、教义的完整、信仰的统一……,一系列课题和难关还需要虔诚的教徒去一步步攻克,斗争,甚至牺牲。

  圣•奥古斯丁们成了教父的先驱。他们高举基督的旗帜,冒着凛冽的寒风,走在队伍的前列。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首先,他是个异教徒。曾经的摩尼教信仰,令人沉迷于世俗的快乐和肉体的享乐。“我用性欲的脏垢玷污了友谊的清泉,用肉欲的迷雾遮住了友谊的光芒;我是如此丑陋不堪、放荡污秽”,“我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颅。” 他还接受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在逻辑和哲学方面所受到的训练,使他成为基督教会中最精微的神学家”。31岁时,奥古斯丁在安布罗斯主教的劝诫下,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公教义的真理,开始思量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投入主的怀抱。

  其次,这是一个在权力的根基上建立信仰的时代。“让权力让位于信仰”,“让人们抛弃地上之城而走向上帝之城”,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依靠磨难让民众畏惧,令权力退缩。好在西罗马帝国的衰落让昔日的强权抬不起曾经高昂的头颅,贫穷的泛滥和无穷的战乱也需要温和的宗教来抚慰贫苦百姓伤痕累累的心灵。由犹太教弥赛亚发展而来的基督运动正好契合了这种彼岸福音和灵魂救赎的普世需求,基督教应运而生。

  但是,罗马源于希腊。理性主义和柏拉图思想,在罗马人中根深蒂固。如果说基督教的圣教历史来自于犹太教,那么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则主要来自于希腊哲学。形而上学地建立基督教的理论体系是教父神学和哲学的重大课题。奥古斯丁再次成为集大成者。

  一是善恶问题。善恶问题是奥古斯丁一生关注的焦点,“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早年信奉摩尼教的奥古斯丁曾经把罪恶看作是与善良同样具有本质性的实体。在皈依基督教之后,他改变了早年的观点,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但是始祖亚当、夏娃却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而犯下“原罪”,因此罪恶的原因在于人的意志对上帝或善之本体的背叛。

  二是时间问题。“现在是时间的全部”。“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这三类存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奥古斯丁再次发挥雄辩术教授的看家本领,不输“飞矢不动”、“阿喀琉斯追龟”的芝诺。

  三是三位一体。奥古斯丁认为,圣父、圣子、圣灵合一,是三位一体的最高实体。“三位的每一位是上帝而合起来是一个上帝,每一位充满实体而合起来是一个实体……在圣父是统一,在圣子是同一,在圣灵是统一与同一的谐和。三位由圣父而为一,由圣子而同等,由圣灵而联结”。无疑,他深受柏拉图的“共相”理论影响。

  任何理论在被接受之前都是荒谬的。“正因为其荒谬,才是可信仰的”。奥古斯丁有言,“信仰,尔后才理解”。

  信上帝,得永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忏悔录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