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经典读后感10篇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是一本由阿忆著作,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读后感(一):建议这样的书都不要发行了

  估计大部分人看了题目以为是一个来叫骂书垃圾的读者,其实书是好书,可惜它的存在就是对现在文化的一个侮辱,因为比起当年的北大清华乃至全国的学风来说,现在的文化就像大便一样臭不可闻,我们不再有蔡元培,鲁迅和胡适,也没有了陈独秀,李大钊。看了这本书比起我看胡适鲁迅先生作品更让我觉得无地自容,以至于对于自己大学生涯产生了强烈的痛恨,然后放眼全国来看,我发现这种痛恨是多么无奈和无趣,也许在他人眼里不过是一个幼稚的人的幼稚表达。鲁迅常笑人说“世风日下”,胡适也笑“主义”太多,可是如今的我们除了世风日下的悲鸣和XX主义的前进之外我们还剩下什么?然而鲁迅先生总是那么的风趣,知道久而久之大家都阿Q了:“我再这骂什么?北大清华还不是好好的?”是啊,总有人叹息如今的北大清华已经失去了灵魂,尤其是北大,早已没有当年的风采。可如今当我们想起北大清华的时候我们能想起什么呢?哦,北大同方,清华紫光,原来都是赚钱的玩意。北大再也没有胡适,而更多的人连胡适是谁都不知道了。而清华呢,我想大家恐怕连他们出过什么名人都不记得了。不过我只看了前面,后面的悲剧历史,我已经不愿意再温习了。不过还是要说一句,给这本书一个推荐原因是这本书虽然写了历史,但是在关键问题上仍然保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在其中,未能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北大清华。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读后感(二):为什么是北大清华?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前清华大学梅贻琦曾给大学下如此定义。按照如此标准,恐怕当今能称得上真正为大学的寥寥无几

  何谓“大师”?毫无疑问,大师首先要有令人足以称道的高深学问。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北大清华风云际会,囊括了近代中国的半壁学界精英。蔡元培、鲁迅、胡适、梁漱溟……一位位大师的名字闻名遐、响彻耳边。这里不仅仅作为中国思想的发源地,更一直承担着引领中国近代文化急先锋的角色。

  五四那一代人承续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因子,他们更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旧的远未逝去,新的逐渐纳入。兼收并蓄继往开来便成为当时学人的鲜明特征。北大清华也因此明显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北大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聘请名师,辜鸿铭、黄侃、刘师培、陈独秀、胡适、梁漱溟……清华则有吴宓、王国维、赵元任……一时名家云集,如此构成了20世纪初叶中国知识界的一大风景一时间孕育的学术因子,也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乃至后来的闻一多、朱自清、钱穆、陈寅恪等人,无一不对中国的后世学术界产生着举足轻重作用。这一点上,恰恰就是得益于“大师”们学业的薪火相传。

  然而,仅仅将学术作为“北大清华”的表征,未免小看了“北大清华”。自近代以来,北大清华的诞生、起步、发展一直伴随着国家时局的变迁。因此,北大清华正是国家的一个缩影,正是一个民族奋斗不息的真实见证。北大清华处于国家的权力中心,政局的变动,对北大清华产生着切肤影响。而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恰恰与中华民族的时局密切相连。中国自近代以来就遭受西方列强欺凌,一战后在西方巴黎和会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因此北大学生毅然引领了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国难当头,北大清华学生走上街头,不畏强权,奋勇抗争。艰难岁月,西南联大偏居一隅,不舍不弃,枯灯下书影依旧,炮声中孜孜以求。民族危亡之际,师生们心忧国事,慷慨激昂,虽血光四溅,宁死不屈。风云岁月,为求真理,不屈不挠,尽身心摧残,傲然屹立……此种精神正是中国大学之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的卓然体现。

  诚如马寅初在1927年讲演《北大之精神》中总结:“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国贼,做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

  北大清华正因为与国家的命运相连,从而缔造了一个世纪中国的标签。而今,这个标签日渐成为过去式。我们不仅仅在慨叹学界大师日渐远去,也在慨叹中国的大学日渐失去了世纪岁月中的家国情怀。我们不禁感慨万分。感慨是因为失落,追忆是为了反思,或许只有读了阿忆这本《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才能体味到大学的主旨所在。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读后感(三):破碎的北大与清华

  我这里的说的“破碎”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北大与清华所经历的历史,清华与北大的历史与中国近一百年来所经历的历史盘根错节,中国近一年百来的历史有多动荡,北大与清华的历史就会有多破碎,这是没办法的事。另一个是指《风雨北大水木清华》“文本”的破碎,在《风雨北大水木清华》所提到的人物中,几乎每一位都称得上大师,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每一件也称得上重大的历史事件,无论是人还是事件都值得大书特书,即使厚厚的专著都难免会有遗漏,所以想用区区20万字说清近百年北大和清华的人和事,不可能不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式的。

  19世纪后期,伴随着一系列的屈辱,中国的国门渐开,无论是中国的上层统治者、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的民众都逐渐意识到,只有改变才能救中国,而改变最彻底与全面的方式无疑是从教育入手,这大概就是北大与清华得以诞生的历史背景吧,无论是主动为之(北大),还是被动为之(清华)。

  对北大与清华的历史稍有所耳闻与了解的人都不免会感到惊讶,为什么北大与清华在诞生之初就大师云集,这自然得益于蔡元掊的“兼容并蓄”,但无法解释那些大师产生的原因。其实细想一点也不奇怪,在“五四”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还未受到激烈的冲击,那些最初的大师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睁开眼看之后,又吸足了西方文明的精华,他们不成为大师才会奇怪。有这些最初的大师中,严复、辜鸿铭、梁启超、王国维等无疑称得上大师中的大师,因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即使他们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你依然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冲突与困惑,所以我们能大概理解王国维在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之后自沉昆明湖而死,辜鸿铭即使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能够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但依然不肯剪去他的小辫。

  因为北大一开始就云集了各类立场与观点不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大师,你大概都可以想象到当“五四”来临时他们激烈的交锋,交锋过后他们又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胡适等的不同选择间接最终决定是几十年之后的中国政治版图,但无论他们做出了怎样的绝然不同的选择,我们都看不到来自于官方的思想统一与改造,他们的交锋对他们个人命运的影响自然不能与49年之后的“思想改造”同日而语

  西南联大直接继承了北大与清华的衣钵,那些毕业于北大与清华,海外学成归来的学子们如今也成为了大师级的人物,如果列个清单,那将是一个很长的清单,据易社强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考证,在西南联大的179教授和副教授中,只有23名未曾留洋。用一网打尽来形容当时西南联大中的中国知识精英的状况一点也不为过,即使我们只从教科书里知道的那些名字,闻一多、朱自清、吴晗、沈从文、钱钟书等也赫然在列。

  在这样大师扎堆而又很少受到来自官方干预、沐浴在自由阳光之下的神圣之地,西南联大不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人才才会奇怪。在西南联大的学生中,最为有名的自然是日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以及成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的邓稼先等。据杨振宁后来回忆说,他在西南联大所受的教育与欧美那些名校相比毫不逊色,他当是在听他的导师的课时所作的笔记,至今还有用。正如张弘在《西南联大是奇迹吗?》一文中所言:“其(指西南联大)贯彻始终,非功利性的通才教育,以及个人主义的学府特色,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风,无疑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人心痛的是,那些挨过了艰苦的战争岁月的大师们,却躲不过1949年之后等待他们的噩运,思想改造、反右、文化大革命,在一次次的政治运动中,那些曾经的大师,那些曾经只为学术、并无鲜明的政治观点的学者被一网打尽,统统成为被改造、被批判的对象,成国历次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如果在罗列一个在历次运动中死去的知识分子的名单,那也将是一个长长的名单,在这里名单里就有吴晗、周作人等的名字。正如张弘所言:“在任何时候,一旦政治权利钳制和主宰了大学教育,一旦大学失去了自主权和学术自由的氛围,它必将沦为国家机器的附属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产生最优秀的大学。”其实民国初的北大与清华、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1949年之后的北大与清华已经间接地回答了“钱学森之问。”

  改革开放后,北大与清华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但时至今日,大学的行政化依然,当我们的教授们都把大学作为一个名利场,一个官场,我们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大学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又怎么能指望从大学校门里走出的学子那成为大师呢,难怪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近日语惊四座,说我们的大学只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此时此刻,读一读《风雨北大水木清华》,回顾一下北大与清华曾经的历史、它们的辉煌不幸,也许有其特别的嘲讽与现实意义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