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男人的大脑很那个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5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的读后感10篇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是一本由[美]露安·布哲婷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一):一本有趣又有用的书

  作者在序中说:“相比于公开反对男女平等的言论来说,隐形的男女不平等意识,更加有碍男女之间增进了解,因此更加可恶。“

  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说出了多年来我心中模模糊糊的念头。有些事情,不是不表现出来就可以当它不存在的。当没嫁出去的适龄女性被称为剩女的时候,歧视的影子已隐隐约约地显现了。

  这是一本有趣又有用的书。作者用讲故事的语气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又一个家庭里的男孩,男人的故事,缓缓展现身为男性的特性。

  翻译也很棒啊,看上去非常顺畅,有种在看中国人写的书的感觉,而且很多遣词造句非常妙。

  书以男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不同家庭和作者自己家庭的具体故事穿插其中,向我们介绍了男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种种表现和表现之下的动机和成因。

  看了之后有点好气又好笑。

  “大脑才是男女不同的决定性因素。”书名也是直白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玩不见得重要,重要的是谁赢了,谁就是老大。”千百年来延续至今的争求配偶的基因还是在男人身上发挥着作用,严格的等级观念限制着男人的择偶,同时也避免了因没有等级之分而不间断的争斗而发生的伤亡。

  “运动能力强的男孩子往往自信,反之则自卑。”学霸被运动明星欺负的事件已经不是新闻了,可怜我心爱的Dr. Reid。

  “得到朋友的认同,要比得到父母的认同更重要。”同伴才是打猎时的好基友。

  “男孩脑中的控制系统只有到20岁出头的时候才能成熟。”

  这时就要开始求偶了,熟了就要开吃了。

  “他们的大脑一旦进入伴侣追逐模式,他们就会表现的忠贞不贰。”一个男人爱你是真的,等到有新的对象,那时候不爱你也是真的。

  作者还指出有不同类型的男性:妻妾成群型,处处留情型,专一忠贞型。

  “不同的基因导致不同的节操。”译者好接地气啊,节操这一词也祭出了。但莫名有种好爽的感觉。这样看来,男人不是要被调教,最重要是要被挑选。挑中处处留情型男,就算能被训练成专一型,也要花很大力气,更何况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拥有长的加压素受体基因的男性通常都会从一而终。”这个可以测出来吗?说不定将来我们的社会会出现基因配对之类的,然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我们的对象了。

  “鱼水之欢!鱼水之欢!鱼水之欢!”(笑尿)

  就像每个女人都有几乎做母亲一样,男人也是要体会做父亲的感觉。

  “要在最恰当的时候,让男人的大脑学会怎么做个好父亲。”

  在男人五六十岁时,男人也会进入绝经期,这时,欢迎加入女人的世界,男人们!(棒!)

  “男人暮年改变兴趣点:从独善其身转向关怀后代。”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明明年轻时很苛刻的男人,到了老时反而对孙子辈非常好。

  作者向我们传达的一个信息是:女人本来也不能像男人一样看世界。所以即使女人试着去理解男人,其实还是不能理解。大脑,才是男人和女人最大也最根本的不同。

  那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让我们了解他们的表象下的真相,然后接受这个真相。“爱他如他所是。”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二):女人必看,男人看看也无妨,长姿势了。

  在读完了渡边淳一先生写的《男人这东西》之后,一个偶然,我又发现了露安•布哲婷女士创作的《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这本书。这两本书的风格迥异,观察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惊人的相似。虽然不能说这两本书可以作为了解男性的必备参考书,其中揭示了有关男性原则绝对真理,但其中所阐述的很多观点和道理,很难不让人点头称是。

  从分类上来看,这两本书都定位为“男人”。既然是男性书,必然要说出男人的特色,也就是相对于女人来说,他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也少不了对女人的描写和分析。而在这种比较中,凸显男人特性的同时,女性的特点也不无其中。所以,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当然,如果你是第三类,那另当别论),从这两本书上都能得到一些了解同性和异性的参考因素。但是,由于《男人这东西》是出自男人的笔下,对男性的描写的确入木三分惟妙惟肖,却也带有一些传统的男子观念,以及对女性先入为主的偏见。在这一点上,同样是女人的露安•布哲婷博士( Louann Brizendine,M.D.)占了上风。

  书中关于男人以及对男女关系的阐释,在揭露男士心理的同时,也将他们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在了阳光底下。露安•布哲婷博士( Louann Brizendine,M.D.)一直倾向于对男人大脑的研究,但是她更倾向于把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话题来谈论。,她倾向于剖解男人的大脑,来解释男女之间存在的恒久的误会,并且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书中,她说,粗鲁、野蛮、好战是男人的天性,文明而又彬彬有礼的男人是经过女人的后天调教培养出来的;男人通常会不在乎父母的意见,却常常对其他人对他的看法耿耿于怀;他们对自己是否具有男子气概并不自信;为了凸显自己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们常常会掩饰内心的脆弱、忽视内心的感受;性是男人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在这一点上,露安•布哲婷博士与著名的网络作家唐七有着微妙的共识,她们都认为“大部分人生平最热爱的事就是花钱和其他男人分享同一个女人,俗称嫖妓;最痛恨的事是其他男人不花钱就和自己享有同一个女人,俗称戴绿帽子”。当然,男人也有专情的一面,好色的本质也存在于只表现在思想上还是已经付之于行动的区分。

  除了上述的内容,“男女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也是本书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作者借用猫和狗的关系,来比喻男女之间相互不理解的现象

  “这种情况就像是狗和猫之间的交流:狗情绪不好时会摇尾巴,它会发出呜呜的叫声。猫的情况正好相反,它觉得舒服、需要爱抚的时候会发出呜呜的叫声。如果一只猫怀着善意,发出呜呜的叫声,接近一只狗,狗会觉得受到了威胁,回以呜呜的叫声。猫却误会了它的意思,以为它是在邀请自己靠得更近一些。狗把猫的不断靠近误认为是猫要向它进攻,于是不仅狂叫,还开始对猫进行撕咬。猫见到这样的架势自然觉得委屈高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从猫的角度来说,自己只是很善意的接近,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待遇;而狗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发出了警告,对方却一再挑衅,实在是不可理喻,这就是双方之间的差异。男人女人也是一样的,我的很多同性都觉得男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理喻的生物,他们就像是一座迷宫一样,永远让人看不透他们的心思。能够发出这样感慨的女人,说明你是正常的,因为男女依然为异性,肯定存在很多差异,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理解。可是,根本就不打算了解和想尽量了解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前者在于你永远都不可能从心理上亲近自己的另一半,甚至范围稍微扩大一点,你也可能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无法实现跟自己老爹的亲近;而后者,总能找到一种方式,和自己的另一半和睦相处,和自己的儿子、老爹相处融洽。

  所以,当你百无聊赖时,不妨翻翻《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这本书。当你走出男人的迷宫时,你会发现自己更亲近于幸福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三):男人大脑说明书

  有关男女思维差异的书,是在很久之前,一位心理学老师提到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那本书里,提到男人和女人对待一些事情思维方向、方式的不同,男女说话的不同,为解决男女之间,特别婚姻中男女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方法

  而今天,这本书,则从根源上解释了男人的大脑,分析了那些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究竟是为什么。将男人从小到老,生理和心态变化的根源,点了出来——对,就是男人的大脑。

  男人之所以和女人不一样,就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和我们不一样。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揭示了男人大脑中控制各种行为的区域,它们和女性的差异。后面又从男人的激素带给他们大脑的刺激和改变分析男人各种行为产生的原因

  原来从婴儿开始,男人的大脑就被男性特有的睾丸素浸泡,这种独特性,造成了男孩和女孩先天的性格上的差别。比如男孩天生就喜欢运动,喜欢对抗性的游戏,喜欢竞赛,而且小时候的男孩对女孩不感兴趣。

  等到了青春期,男孩开始长大,他的激素已经改变了他的脑回路。男孩的思维开始显示出更多的和女孩不一样的地方。青春期男孩为什么会扮酷?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热衷于比赛,为什么他们更容易沉浸在游戏中不可自拔?

  针对“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动物”这句俗话,作者给了科学的解释。为什么男人从年轻到年老都那么“专一”——始终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为什么男人那么重视自己的“小弟弟”,即便女人无所谓,男人却怎么也放不下。

  另外,书中还讲述了当男人变成父亲之后的变化。这倒是给了我意外,原本以为男人都不会愿意承担父亲的角色和责任呢,即使有些看起来很负责的爸爸,也不过是因为老婆要求——我一直是这么以为的。可作者却从男人的大脑那里,找到了答案:男人当了父亲之后,会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形成父亲的大脑回路,启动超级奶爸程序,而男人和女人对待孩子不同的教养程序,也是孩子完整发育的关键

  有句话说:“男人靠得住,猪都会上树”,很生动地形容了男人总是朝三暮四,喜欢到处拈花惹草。男人在面对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时,做出的种种可笑甚至愚蠢的举动,“恨不得10秒内上床”。作者对这个现象,同样做出了解释:这就是男人大脑的本能!这个真相让女人沮丧,恐怕也让一些男人欣喜若狂

  但是,并非所有男人的本能都趋向于“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浪子模式,好男人可以从大脑来区分。作者通过有节操的牧场田鼠和无节操的森林鼠的大脑比较,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不同的基因导致不同的节操”。

  男人从纯粹的欲望之爱,过渡到此生不渝的坚贞之爱,经历的阶段,每个阶段大脑中的变化,以及决定男人是否忠贞不二的因素。

  所以,那些总是以浪子自居,且总是把“男人的天性”挂在嘴边的男人们,你们之所以这么滥情,完全是因为脑子没长好!

  书的末尾,作者解释了直男和GAY脑回路的不同,姑娘们也不用太担心。毕竟,拥有直男脑回路的男人,还是很多的。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四):科学不是挡箭牌

  原本,是有着极大的期待。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刷新和建立正确的两性观、异性观,期待着自己能够抛弃无所谓的心态,试着去建立一段关系。可是,真正读完全书,这种期待却丝毫不见踪影。竟一时找不到头绪,无从下笔。究竟这本书,有没有让自己对两性关系,尤其是男人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很模糊,很不确定。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视觉动物?是不是所有的男人只要一眼就能确定感觉?……大量的问题脑海中转圈,似乎都没有得到满意的解释。

  本书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作者认为,男人生来就这样。因为男人的大脑构造先天跟女人不同,即使看不惯男人的所作所为所言,但没有其他法子,咱们只能忍着。所以,作为母亲的我们,作为老婆的我们,作为女朋友的我们,千万不要再咋咋呼呼,反正也无济于事。我们只能接受,别无他法。

  关于男人,我们听到太多的说法,诸如男人都是视觉动物,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等等。而作者不过是为男人的这些行为,找到了所谓科学上的根源和依据。想想,就跟在刑事案件中,辩护人辩称被告人精神不正常一样。不是被告人要犯罪,而是确实是被告人的大脑构造就这德性,被告人根本控制不了。似乎科学,可以为诸多我们难以忍受的行为开脱,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我们去承受,去忍让,去理解,去接受。

  对男人几乎没有任何认识,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男人。这是我阅读这本书的主要原因。细想一下,活过的二十余年,几乎没有可以称得上朋友的异性,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和这个社会,鲜有人站出来,告诉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异性。似乎,正儿八经地讨论两性关系,讨论异性,本身就是一种禁忌。

  似乎,心理似乎总有一道坎跨不过去。比如,这书万万是不能和其他书一起正大光明地放在书架上。单单书名,就让人怪难为情的。谁看了这书,似乎都带着意味深长笑容看着你。就跟先前看到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这本书时一样,同样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了解异性本身,就是个登不上台面的笑话,根本就不是件严肃的事情。

  再回到这本书,好读好理解。即使是在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也没有让人觉得艰深晦涩。反而是趣味横生。但私以为,无论如何,对男人,不可能是永远的包容和接受,及时科学要求我们这么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男性与女性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彼此能够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当然,认识是换位思考的前提。所以,看看《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还有很有必要的。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五):揭开男人的头盖骨

  男人,究竟是什么物种?你期望他热情的时候一脸冷酷,你期望他安静的时候满世界折腾。我才不管他来自哪个星球,问题是现在,他就在这个星球!为了认情男人的真相,所以,我决定看看《男人的大脑很那个》。

  是一本通俗的“正搞”男人的书,轻松有趣,又有理有据。从小男孩一直讲到了老男人,一本书讲完了男人的一生。

  依我看来,作者在序言当中的《男人大脑说明书》,从大脑的每个区域的形态和分工以及变化道出男人的特质。以及《男人大脑的操控者名单》,从这素那素各种激素的分泌阐述对于男人的影响和作用。这两个部分已经足以概括全书的要点和精华。揭开头盖骨,让你瞅瞅男人究竟是个啥!

  正文中的章节,作者依次从“小男孩、青春期男孩、恋爱男人、性爱、父亲角色、中年男人、熟男”把男人的那点糗事一一暴露在我们面前。

  小男孩的时候,是“睾丸素浸泡出来的大脑”。每个妈妈可能都有过面对人家“玩鸟儿”时的尴尬;芭比娃娃和玩具汽车出现的时候,那家伙又会做啥?——“拆开盒子后,他看了看芭比,又看看我。然后抓起它修长的腿,像用锋利的匕首一样刺向天空。他完全无视芭比美丽的容颜。我看傻了”。看到此节,我也笑傻了。

  青春期来临的时候,“荷尔蒙的海啸”狂飙而至,“爱玩游戏、戴有色眼镜看世界、老妈你好烦、爱打扮与爱面子、恕难从命、大脑对性热情满满”。以上种种,绝对是证据确凿。

  长大了以后的男人,变得有趣又危险,女人啊,你千万警惕,调情意味着什么——一种视觉勾搭,“一个法式深吻会引发性爱”,你还敢吻吗?

  要命的是,你知道你选择的是怎样的配偶吗?

  橙色蜥蜴——妻妾成群型

  黄色蜥蜴——处处留情型

  蓝色蜥蜴——专一忠贞型

  如果你说,天哪,赏我个蓝色蜥蜴吧!作者会告诉你——“瑞典的研究发现,拥有长的加压素受体基因的男性通常都会从一而终,所以女科学家之间流传一个笑话“越长越好”,当然,谁都明白,这不只是对加压素受体基因的要求。”

  迷恋大叔的女孩们,大叔就一定好吗?熟男也有青春期、更年期、绝经期啊!

  揭开男人的头盖骨,你会彻底绝望,反正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男人,就是那种东西。没什么道理可讲!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六):默默接受,不吝赞美

  在豆瓣上看到小迷糊赠送的福利里有本书叫《2013语录》。从书名看,不难猜出是盘点类的书籍。这些临近岁末的日子里,总结、盘点的影子无处不在:2013网络走红的那些人儿,2013那些不尽如人意的新规,2013我们读过的书行过的路,2013我们该记住的面孔……前段时间,汉语也被盘点了,“房”、“正能量”当选年度字词,“土豪”、“女汉子”网络流行用语上榜前十位。

  说起女汉子,就会想起田亮的女儿cindy。这个风一样的女子体力特别好,他人难以hold住,就是田亮自己也承认要陪女儿一天也吃不消。从这个角度看,女汉子其实就是铁汉子,不信你看female=Fe(铁)+male。

  按照露安•布哲婷女士的理论,我觉得女汉子的横空出世也和人体内的荷尔蒙有关。据露安•布哲婷女士分析,男人和女人之所以存在不同之处,是荷尔蒙在幕后驾驭。荷尔蒙是一种激素,包括睾丸素、多巴胺、催乳激素、雌性激素、皮质醇、加压素、米勒抑制管因子等等。这些激素共同作用于人的大脑,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的言行。在《男人的大脑很那个》一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荷尔蒙如何影响男人的行为和选择。

  说实话,初看书名,我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那个”=“好色”。翻看完这本书,不难理解男人的好色本性。生活中一些不被理解的现象,在书里也能找到答案。

  比如,我那带把的小宝贝为什么总喜欢玩他的小鸟儿?几个月大的时候,小宝贝非常热衷于玩他自己的宝贝,小拇指和食指柔柔细细慢慢地揉着玩。帮他把手移开阻止他玩,过不了一会儿,他的手又回到了刚才的状态,始终改不了他这习惯。接触到《男人的大脑很那个》之后终于释然。原来,宝贝觉得那样做是件很愉快的事。

  又比如,2013年很火的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里的嘉宾小Kimi,在赶猪赛跑那一期,对输赢是那么在意。在大人的世界里,一次小小的游戏,输了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对小男孩而言,输赢很重要。小Kimi强调了好几次他会输,他想赢,希望能得到爸爸的帮助,顺利地把猪赶到终点赢了其他小伙伴们。可是,小猪不理解他,一点也不配合。他很生气地把绳子甩到一边,想要放弃比赛。看到这,觉得小Kimi很别扭。最后,他在爸爸的劝说下回到比赛现场完成了比赛。小小男子汉的形象在观众心中蹭地亮了起来。露安博士介绍书,睾丸素激发男人的斗志,小男人年龄虽小,对赢的渴望程度相比成熟男人一点也不低。

  小男生成长为男人,从男朋友到丈夫,从爸爸到祖父外祖父,伴随身份的转变,荷尔蒙的量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在男人的一生之中,睾丸素起主导作用,其他荷尔蒙如米勒管抑制因子、多巴胺等参与刺激男性大脑影响言行。

  这的确是本适读人群广泛的书,不仅如此,值得多翻翻多看看。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遇到类似上面的问题,都可以回过头来问问露安博士是怎么回事儿。

  男人和女人不同的事实早就存在,《男人的大脑很那个》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了为什么男人在生活中和女人有那么多不同之处存在。既然如此,为何不默默接受、理解他的不同,不再尝试改变他呢?两个人相处融洽,不是求同,而是求同存异。无论是男女相处,还是同性间的交往,还是不同辈分的往来,唯一能让我们自如幸福的秘诀是:每批评对方一句就赞美对方五句。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七):男人都是鬼马,女人认真,就输了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却轻轻挑开了男人仅剩的一个小裤头,让男人不知道是应该先遮住自己的脸还是应该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私处。当然,露安•布哲婷博士( Louann Brizendine,M.D.)会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这样的恶作剧,她只是想让男人更多地了解自己,让女人更多地了解男人,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相处。

  那么,男人的大脑里究竟装着什么,男人最真实的一面又是怎样的呢?最简单的办法是以我自己为例,给大家做一番解说。作为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我虽然有属于自己的圆滑和城府,但并不吝啬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

  我曾很努力地调动自己的脑细胞,可是有记忆的最早时光仍然只能追溯到三岁左右。听我老妈讲,我小时候是一个很善解人意的小男孩,经常会拿出一些自己最喜爱的糖果分给妈妈吃,以讨得她的欢心。在我不到三岁的时候,家里五口人(包括我的爷爷奶奶)还挤在一间三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当时老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一套大房子,刚刚牙牙学语的我,还分不清大房子与小房子的概念,却能说出这样的话:”妈妈,我长大了一定赚好多的钱,给你买一个大房子“,让她颇感欣慰。虽然长大后对于这种说辞颇为质疑,也为当时的自己在不了解北京的房价时就敢胡乱许诺的勇气颇感钦佩,但是不得不说,三岁以前的自己,虽然也会不安分,经常做出一些很挑战爸妈底线的事情,但却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很会气人,也很会讨家长喜欢。

  三岁以后,我开始有了”男女不同“的意识,表姐喜欢的玩具,我连碰都不会碰,觉得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虽然那时候自己还小,可是总觉得应该和那些娇里娇气的女孩子划清界限。

  一般来说,在十岁以前,男孩可能跟妈妈比较亲近,但是爸爸绝对是自己的“偶像”。我开始有意识的模仿他,觉得他就是我的大英雄。我的爸爸教会了我很多扮演所属性别的角色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要独立,不要轻易地表现出害怕,也不要随便表露自己的痛苦等等。展现坚强、独立是男人的面子和魅力,所以在女生面前,我绝对不会表现出自己的柔弱,那简直太掉价了。

  等到过了十四岁的时候,看世界的眼光会变得不同。我找不到自己的榜样,开始怀疑爸爸的权威性,对老妈也产生了厌烦,觉得好像全世界都在与我为敌。那时候我还不了解我的大脑,不知道这种结果是脑结构出现了更新换代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只知道自己当时很痛苦。我叛逆、疯狂、好斗,不爱学习,总是找人打架,常常弄得自己遍体鳞伤,可还是不足以让我对这个世界泄愤。好在青春期过了,自己那段痛苦而又灰色的人生也逐渐恢复到了正常。

  当我第一次邂逅心动的女生时,我立刻有了想要变成骑士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够化身为一个多情的护花使者,在某个夏日的夜晚,能够在她的窗下,弹着吉他唱着歌,吸引她的注意。尽管从小到大,我都被大家认为是一个艺术细胞匮乏的人,可是当见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时,浪漫细胞蹭蹭地滋生。

  我敢发誓,只要是面对自己真心爱着的女人,我就能做到忠贞不二。可是即便如此,也不可能阻止自己搜寻其他美女的目光。我觉得”专心爱一个人“和”关注其他美女“并不是一件相互矛盾的事情,因为别的女人看过也就忘了,不过是过过视觉的瘾,自己心上的是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所以,如果有人指责”所有的男人都花心”,那我只能为我的同性叫屈,那说明她并不了解男人。

  我愿意把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字眼献给我的同性朋友。因为他们宽容,不会为了小事斤斤计较;他们坚强,能忍受女人忍受不了的苦难;他们有担当,敢于承担责任;他们执著,一旦认定了目标,就像狮子看到麋鹿一样,不追到手决不罢休;他们冷静,不计较一城得失;他们重情,恨不得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献给自己所爱的女性……同时,我也不得不羞愧地把一些丑陋的字眼用在我的同性身上:他们懒惰,对于琐碎的家务事,他们总是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给女人;他们虚伪,虚伪到如果你想从他们的脸色判断他们的情绪,常常会得到错误的信息;他们无情,对于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即使是死在他面前,也很难让他产生怜悯;他们残酷,总是很轻易地挑起战争;他们多情,从一个女人换到另一个女人并不需要太多的过渡,从来只闻新人笑,听不到旧人哭……

  你很难用道德标准去评价一个男人,因为一个男人就是一个混合体,他的身上很可能同时凝聚了神的无私、天使的纯洁、魔鬼的邪恶、狐狸的狡猾、雄鹰的胆量、老虎的凶猛和豹子的敏捷。如果你是女性,看到我这么一连串的比喻会不会觉得紧张?其实你完全不用害怕,因为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那么他让你感觉到的,将永远是他那些最美好的品质,那些不好的一面,将会被藏在大脑皮层里,永远不会被挖掘出来。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八):其实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只要他愿意去控制

  女生最想了解男生的问题,想必就是男生除了性还在想什么,难道就不能想点别的东西吗?这也是导致许多家庭出轨的重要原因。那么,男生在14岁到40岁,真的就控制不了性么?

  还记得高中上生物课的时候,生物老师讲为什么强奸案不能被判定为精神性疾病作案。两者的理由都是忍不住啊!怎么一个就被判定为有罪,一个就无罪释放呢?原来,因为性这个东西,是可以完全由大脑控制的,只是男生愿意控制,一辈子都是单身且也不撸是完全没问题的,具体可以参见传统观念下成长起来的男生在新婚之夜需要父母进行指导的各种新闻报道。所以说,性这种东西,是尽在控制之中的。

  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也差不多。如最近的巴西世界杯,打开微博微信全是男生们昨晚通宵看球或是大清早爬起来看球的状态。事实证明:男生是可以半夜起来给宝宝喂奶的,大清早是可以起床给老婆买早餐的,应酬也是有办法可以早回家的,就看你是不是比球赛更重要!这也从侧面说明,之前说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和事物其实都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那为什么男生什么都可以控制,还要让这些东西失控呢?因为男生20岁后基本上都活得很累,而且这种累还是自古以来一直都存在的,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延续。男生通常要承受更多的家庭责任,比如买房、买车等问题。然后就会因此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因为要赚钱,而且工作不顺还会被扣钱。因此就导致男生的精神压力就更大,社会责任就更大。所以一旦有时间可以喘口气,男生自然会想方设法的也要好好静享自己的时间。最后,女生通常很不了解男生为什么会这样,也根本就无法理解,就很自然的谈分手离婚了……

  很多时候,许多误会,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有时就算站在了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也会因为价值观或人生观的不同还是不能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想。但能做到既在对方立场思考又能准确分析对方动机的人并不是没有,他们通常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侦探。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九):书评可以吐槽么?

  活动赠书,从昨晚开始看,陆陆续续到今天,绝对时间大概是3小时左右看完了这本书。

  作者按照男性从小到大再到老的自然生长顺序,描述每个阶段,他们的特点,换言之,就是让女性抓狂的那些部分。所以,如果还不曾做过一个男孩子的妈妈,对其中写到的一件件小事,窃以为是很难深入去体会的。

  说起来,里面写到的很多事情,作者都有根有据地证明了是大脑的哪一部分或者哪个机能导致了男性会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随便翻翻看还是可以的,只是可读性真的有宣传软文以及作者本人所说的那么高么...嗯,有待时间检验。或者也可能,原书是名不虚传,但是翻译的有点奇怪导致了阅读体验的降低吧。比如75页,作者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PFC努力想让杰克好好学习,可惜的是在性和暴力面前,作业什么的简直毫无吸引力,还不如将其扔到爪哇去”,看到这儿,很难有人不明白作者的意思吧,就是说这个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想把作业之类的东西丢得远远的,越远越好呗。可是!就在这句后面,有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括号括起来一句很是莫名其妙的译者注说,“可能作者觉得爪哇是个很远的地方吧”……我很好奇作者的原文就是用的java吗?如果是,难道用爪哇国来指代一个遥远之地不是汉语系统里的固有用法?不用特意解释吧,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实在不明白整本书中间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条突兀的译者注,是要表示吐槽么?那坚持吐也成啊,二百多页就吐了一次还吐的这么多此一举算怎么回事啊。还有那个后记的最后用一句,仍旧对作者的原文表示怀疑,她真的有说韩剧什么的吗?反正我猜《知音》《茶余饭后》是不可能的吧,确定不是《花花公子》之类的?看上去译者是想接地气儿来着,可怎么看怎么有点不伦不类的别扭感。

  最后再很无聊地吐个编辑槽吧,186页第8行,多打了一个空格……that's it.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读后感(十):把男人看的透透的

  上帝创造了亚当,亚当又用自己的肋骨创造了夏娃,从此男男女女主宰者世界。男人可以研究女人,反过来女人也可以研究男人。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是《女人的大脑很那个》的姐妹篇,作者是露安•布哲婷,一位以研究女性心理、撰写以女性心理为主的心理学家,因为丈夫、儿子以及肚子里面的小儿子所以萌生了研究男性大脑的想法,于是该我们呈现了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且男女通用的指导书。书中以男人的大脑为研究对象,集合了“分泌学、基因学、认识精神科学、脑成像……”等等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揭示了男人从小屁孩儿到糟老头一生中的大脑转变,以及大脑变化而产生的角色变化。

  俗话说,女人的一生的事业就是男人,学会经营男人才是女人的必杀技,用眼泪、唠叨等等都是大错特错,人与人的区别,无论是语言、行为、爱好各方面都是大脑这个中枢神经控 制,所以女人研究男人,最直接的切入点就应该是男人的大脑,这正是露安•布哲婷在《男人的大脑很那个》里面给所有女性的忠告。

  看完此书,深有体会的就是区分男人与女人的最大不同就是男性的睾丸素和女性的雌性激素,男人很难理解女人的唠叨、敏感,而女人也同样难以体会男人的好战、好色。男人就是靠着睾丸素活了一辈子,幼儿时期的好动,青春期的好战,成人后的好色,所以女人了解了这些,就在经营男人的事业中无往不利、风生水起,没有了压力和负面情绪,生活就会慢慢变好。

  《男人的大脑很那个》不止女人可读,劝男人也读一读,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是男人如果把所有他的错误行为都归结于他的天性的话,那女人可以不用跟他废话,直接夺过他手里的书,狠狠敲他脑袋,告诉他别拿着鸡毛当令箭,法律规定的是人们不可以做什么,这本书其实也一样。

  这本书我给四星,去掉一星是因为封皮、纸张。封皮有一种火锅里面脑花的感觉,在视觉上虽然有冲击力,但是总有一种血腥、恶心的感觉,我感觉是这样,其他买书的人应该也有大部分的人是这样吧。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环保,纸张略粗糙,希望出版社注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