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朗读者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朗读者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26 20:0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朗读者经典读后感10篇

  《朗读者》是一本由[德] 本哈德·施林克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1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朗读者》读后感(一):《朗读者》-抬眼看见曾经

  在别人的故事里你永远看不懂为什么?

  在自己的故事里容不下太多的细节!

  你不知道命运是如何将人一步步紧逼到终点

  细细回想,却多半是无可奈何

  抬眼看见的曾经,让你会是什么心情

  过往是嘴角的一根香烟,还是抽屉里的那把手枪?

  结缘文字,一路书香。

  《朗读者》读后感(二):《朗读者》:思考,然后回归

  《朗读者》:思考,然后回归 /写于2011.02.10

  如果少年米夏没有在十五岁时因为黄疸病引起的呕吐而偶遇已中年的汉娜,而展开一段情愫,或许米夏未来人生轻松许多,不会有难以向他人讲述的复杂感情,也不会发现汉娜竭力掩饰她是文盲的秘密,更不会有因烦恼道德矛盾而滞步人生。

  同样,对于汉娜,这个偶然最终也使她在狱中学会了阅读,带给了她一线希望,却最后留下了绝望

  但这并不单纯是的米夏与汉娜的爱情故事,它更是曾或参与或旁观纳粹第三帝国的千千万万人需研究的事(不仅包括汉娜,更有如米夏和其同学老师父母等等),也是作为个人对于道德和原则情感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摇摆确立。

  初读时,心绪几乎都放在以第一部分为主导的感情线索上,然而再读时,只想仔细阅读第二部分。书名是朗读者,因为为汉娜的文学朗读贯穿里的整条历史线,最早的朗读者是在纳粹党卫队的集中营里被俘的年轻女性,后来出现了米夏,在汉娜判刑后米夏又为她寄去了朗读的磁带。但我认为英文名更为贴切一些。书名的英文是the reader,除了朗读者,还有阅读者的意思,汉娜,作为米夏、过去的第三帝国、旁观者、道德等等的折射,更像是那一位reader。

  由书引发的,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道德到底是由什么确定、由谁决定?“我们使劲推开窗子,放进新鲜空气,一阵疾风最后会呼啸着吹掉灰尘,那是社会曾经容忍过的,社会容忍这些灰尘堆积在过去的恐怖之上。(《朗读者》,p.81)”可是让我困惑的是,应该由谁来吹动这阵风,是否当多数者达成共识后,这些多数者就有权利来决定什么是道德?但道德作为一个抽象的名词,我们很难说到底它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当我们认为我们是有道德的人时,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是。譬如书中那些成千上万的曾为纳粹帝国运转工作人们,他们在战后成为了教师、工人、父母,那么他们是否道德呢?就如书中所说,在大范围的麻木渲染中,人们的道德观涣散了——是按之后的定义,他们只是这个恐怖帝国里的某个螺丝、某片铁皮,可是正是这无数的他们拼搭出了如集中营这样的纳粹行为。他们断送着毫无恩怨的人的性命时既无仇恨,也无其他变态心理,甚至可能会不耐烦,想要早些完成“工作”回家休息,他们的罪在于麻木,但那又是整个当时社会的麻木。

  比如汉娜,她之所以会放弃西门子的升职而转去集中营当看管员,并非其他任何法官、第三帝国之后的下一代、或者旁观者认为的心理扭曲,只是为了继续维持她被默认识字有文化自尊,而那时集中营提供了工作——对于她,只是工作。之后那些“女囚”们被大火困在被锁上的大门里,汉娜认为她没有办法开门,她并不知道事态会如何发展,而且当时也很混乱,她只是认为她作为看管员她必须看住在教堂里的女人们,如果开门她更无法控制事态,那是她工作失责。——确实,这是在为汉娜辩解,而汉娜和当时其他五个看管员在多年后被起诉,是因为当时从大火中幸存下来的一对母女中的女儿写了一本集中营回忆录。可是在第三帝国,这样的集中营有千千万万个,如果汉娜和其他五个看管员有罪,那么其他的集中营的看管员呢?他们有罪吗?该如何判决?由谁揭发?

  在现实实践里,我们只能通过法律来作为依据来判定惩罚(当然法律并不仅是评判道德行为,更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秩序),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那么既是,由国家制定法律,但是在实施上,法官的理解则起了主导作用。我们无法做到绝对公正,往往最后的判决只是更为符合当时多数人认为的公正。但在汉娜案里,她们的罪来自于被揭发,她们不得不代表那剩余的千千万万人接受惩罚。汉娜曾迷茫的问法官:那么法官先生,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呢?而这个问题法官只能出一身虚汗,打个太极避不回答。

  另一个让我深思后仍无解的想法,则是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竭力隐藏的秘密后,在说和不说能挽救一个人的命运时,我们到底是该说,还是选择继续为那个人隐藏秘密呢?汉娜不识字,她根本不可能写出供词,而在法官要求鉴定笔迹时,她宁可承认是她写的供词也不愿暴露她是文盲的事实。如果有人会烦恼这样的问题,那他必定是十分关心那个隐藏秘密的人。可是是否说出来是不是我们能够替他们随意决定的呢?即使是那个人在将来回头时会发现当时的决定悔恨不已?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烦恼,我个人认为,如这样矛盾的问题,任何选择都不会十全十美,我们或许只能在做出选择后对曾经的选择负起责任,毕竟后悔不能改变过去,我们或许只能遵从自己的感觉选择。

  《朗读者》于1995年出版,2008年由故事拍成的同名电影获得第81届金像奖。电影相比于书,能看到更多在书中“我”的自述后隐藏着的汉娜的生活。一个好的小说总是能带给人无限的思考,而每个人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延伸,在这里能转化成文字的也只能是部分,不如反璞归真,在思索后还原这个爱情故事带来的单纯感动吧。

  《朗读者》读后感(三):直面自我

  朗读者我是两三年前看的电影,然后做完看读完原著的。之前看电影时其实对于内容是毫不了解,我只是冲着拉叔看的而已,所以看完整部电影我都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最多就是知道男主是一个恋母情结很深的人而已。然后看了原著后,心中真的有一丝丝的心寒感。心寒于作者对于人性的剖白如此犀利,令我感觉被人窥视了内心深处的秘密一样

  毕竟一千个看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从两个方面剖析人性的。第一个是讲纳粹期间的德国,为什么纳粹可以那么麻木不仁的虐待残杀那些和他们无冤无仇的犹太人?第二个就是为什么可以为了掩饰自己的深处的缺点而一步一步走上歪道也不愿意直面自我?

  对于第一个,我之前写《穿条纹睡衣男孩》里面也有说过类似的。而且这本书给我的感觉这个问题并不深。反而是第二个问题,让我如淋雪浴一般寒冷

  故事是讲大概二战后德国的一个十五岁少年伯格喜欢上一个三十六岁的安娜,他们在一起好一段时间,期间伯格给安娜朗读,他们做爱,他们旅游,他们吵架,他们温馨的度过每个中午。而后来安娜离开了,但是随着岁数长大的伯格其实心中一直都爱着安娜。在多年后伯格在读大学期间到法庭庭审,遇到并发现这个安娜在二战期间是纳粹里的集中营的看守人,在她手上可以说间接的害死了一批又一批的犹太人。在庭审期间,伯格发现了安娜其实是文盲,但是安娜却为了隐藏自己是文盲的事实,认罪是自己写的纳粹报告书。伯格为了安娜的自由尊严,所以没有告知法庭其实安娜是文盲,从而安娜被判无期徒刑。安娜入狱后,伯格结婚生子,但是由于内心深处对于安娜的情怀至深,所以也只能离婚收场。期间伯格由于年少时觉得是由于自己不敢向公众认做安娜和他的关系的内疚和大学期间没有向法庭告知其文盲导致被判无期,加上他对安娜的深情,所以从安娜入狱后的八年内他的一直很内疚,所以第八年起,伯格开始给监狱里的安娜寄他自己朗读的录音带。期间安娜也在监狱学会了写字。但是伯格一直没有给安娜写信。第十八年安娜提前释放,监狱长希望伯格帮助安娜做出狱后的安排,十八年后,他们第一次见面。但在安娜处于前一晚,她自溢了。

  对于安娜是文盲这件事,文中可以看出安娜真的是极力的去掩盖。从她年轻时明明有可能加入西门子公司,但是她却资源加入纳粹做看守人;中年是明明可以做列车长,但是却选择辞职离开城市;到老年,明明可以可以判少些年甚至无罪释放,但是却被判终身监禁。这一处处都可以看出她为了掩饰自己是文盲的事实而逃避,最后逃避到了悬崖边上。这都是因为她不愿直面自己的弱点啊。

  安娜喜欢读书,虽然她不认识字。虽然她喜欢,但是由于她不肯直面自我,所以这么多年,她都不会去学,哪怕每天都害怕被别人揭穿。去旅游不会看简介就说自己不关心,伯格留下的纸条看不懂就直接藏起来说没看到过,法庭上要做笔迹检测,不会写字就干脆直接认罪算了。这是多么矛盾的人啊。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弱点,然而我觉得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肯认识自我。对于自我的认识其实真的很残酷的。每个人都是懦弱的,直面自我就像是自掀伤疤一般残忍,而弱点就是一个永远不会好的伤口。如果逃避,伤疤结痂,尘封,视而不见,从而可以麻木的走在路上;如果直视,就要痂掀起,对症下药疼痛不已,需要停留而无法行走。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学着正常人一样走在路上,然后不知道的是,其实所谓的“正常人”也带着自己的伤疤。

  《朗读者》读后感(四):被历史滚轮压过的爱情

  今年看的少数爱情长篇中写的最平静,却让我数次落泪心碎不已。

  我是真心喜欢汉娜,在我心中她一直是位独立、要强、孤独、倔强的女人,她不愿相信别人能够理解她。她愿意为了守护文盲的秘密,坐一辈子的牢。她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再重新进入社会。她是孤独的,是无助的,她做很多事情并不是她所愿,时代脚步把她推着向前你又怎么能认定她的罪行。

  而在爱情中懦弱、胆怯的米夏,他一面作为德国战后新生一代带着对纳粹普遍意义的抵触甚至憎恨的感情,一面又有着少年时期难能忘记影响一生的爱情。带着这两种心理,所以他在知道汉娜的过去后无法真正的面对她,但他仍是爱他的,所以他仍然为她朗读,但他却一封回信也不给,汉娜到死都没有得到米夏的原谅。

  书中也非常多米夏的自白,他思想过程,他对汉娜的感情,对历史,对纳粹。使得这本书有着不同于其他爱情的庄重感。

  《朗读者》读后感(五):爱,是味道还是人格?

  汉娜死了,变形的身体散发着老妇人的味道。她在短暂的篇幅中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囚禁岁月

  这是这本书里我哭的唯一一次。

  集中营里让人恨之入骨的是她,让年少的米歇尔热烈的爱慕的也是她,胆怯而粗暴的隐瞒自己是文盲的事实的是她。

  书中的描述平淡而充满压抑。炙热的爱情没有直接喷发,它隐藏在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里,渗透进米歇尔的心,牵扯了他几乎一生。

  爱是个谜。他的味道——甜的苦的臭的酸的阳光味肥皂水烟味还是薄荷还是茉莉香——不知哪种诱惑着你,他的体态——是坚硬的胸还是柔软的屁股?味道或身体必是激发爱欲的一种。

  汉娜坐牢里,在时光里听着米歇尔的录音带,一笔一画的写信给从不回复的他。米歇尔在大学校园里逃避着终究会到来的一天。

  拥有那些惨痛回忆的德国人肯定看到了更多。

  看到一个女人美丽 衰老和死去。真是说不出快乐还是痛苦,所有热烈的情感都欠奉,于是只能哭。

  书摘:

  但那一次,她的动作并非慢腾腾,相反,它非常麻利,妩媚和具有诱惑力。但诱惑人的不是乳房,屁股和大腿,而是吸引你进入她的内心世界而忘却外部世界的一种力量

  《朗读者》读后感(六):无罪者的石子

  十五岁的白格巧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妇女汉娜,他们展开了一段秘密的忘年恋,几年后因为汉娜的不告而别而告终,再次相遇是在多年后的审判席上,白格作为法律系大学生旁听,汉娜则是做为被告人,因在纳粹时期是集中营女看守而被作为战犯审判。

  这本书刚开始我是当作言情小说看的,看完却发现里面的深刻内涵远超大多数一本正经的名著。把这本书大婶与小鲜肉的曲折爱情故事的皮扒下来,你会发现里面却满满的都是各种拷问和反思。有关道德,有关人性,有关历史反思。

  让我有欲望把它写下来的是那场审判。

  安娜作为纳粹战犯,其罪有二:

  一是在纳粹时期,作为集中营的看守,她需要每周挑选十人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去送死。

  法庭上,那些"正义讨伐者"向安娜质问道:"你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吗?"

  汉娜诚实回答:"当然知道。但是新人要来,老的人要腾出地方。"

  这样简单粗暴的回答令审判席上的审判者和听众错愕而又不齿——一个人怎么能这样无视生命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接受法官看似愤怒的、正义的、公正的、底气十足的询问的时候,汉娜一次次疑惑而不安地反问着法官:“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她不是在质疑,不是诘问,而是真的想知道另一种切合实际的可能。作为集中营的看守,一边是道德和良心上的操守,一边是掌握自己生杀大权者的命令。历史的具体语境中,我们谁也不知道人性会承受多大的考量。

  听到这句疑问,象征正义讨伐者的法官也沉默了,最后也只得用法庭上惯用的小伎俩泛泛地糊弄过去。

  之二是,在一次轰炸中,教堂大火,因为没有看守去开锁,教堂内的三百人惨遭死亡。

  法官愤怒地发问:“为什么你们不去开门?”其他的看守都给自己找了很多不能到场的理由,汉娜的回答则显得愚蠢而诚实——她说,“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救出她们”,“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恢复秩序呢?会起一大片混乱,我们根本管不了。再说要是他们想趁机逃跑……”,“我们就是不能让她们给跑了!我们对她们有责任……我是说,我们一直在看守她们,在营里,在路上,这才是关键”这样的回答简直是法官和公众们的挑衅。

  quot;她根本不晓得,正是以这种或那种表达方式作为依据,决定着有罪或无罪的,判刑或释放。"

  随着案件的进展,最终让汉娜被判终身监禁的是一份报告,其他五个女看守将主要的罪责推诿到了汉娜身上,为了维护她是文盲、不会书写的秘密,她宁愿接受其他看守对她的指控,承认那份报告出自她的手笔。

  如果继续溯源,我们也许更应该问问:真的是因为汉娜等女看守们因为没有打开教堂的门,导致了三百人的死亡吗?火灾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天而降的炸弹带来的,炸弹又是从哪里来?是反法西斯者在对纳粹的轰炸中投下的。

  再往远一些说,纳粹又是从何从这个严谨的国家产生?希特勒的狂热又是怎样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就好像民众在战争前期对扩张的蠢蠢欲动的期待都不存在了似的,就好像那些自恃"日耳曼"高贵血统的民众没有纵容过这些迫害和侵略似的。归根结底,这场灾难的元凶正是那象征着正义的一方的自己人,正是之后的审判者。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次审判,也许不是为了伸张正义,仅仅是需要而已。在审判中,公众破碎和受伤的心灵重新聚集了起来,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把愤怒、懦弱和自责转嫁到纳粹战犯身上。

  谁给了我们这样的权利?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说:"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与罚,而是使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

  谁是正义的一方,盖棺定论的总是胜利者。如今一目了然的是非对错,在硝烟战火遮蔽双目,死亡压力凌迟思想的恐怖时期,该是怎样的一片混沌?历史是任由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而所谓正义、自由等政治家常用词更是是空洞而多义。

  作者施林克在访谈中说:"人不因为曾做过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人性、兽性与神性经常以不同配方共存于常人身上。谁没有犯过错?谁没有羞于启齿的过往?谁又能保证将来必定清白无辜?

  谁有权扔出手上的石头呢?

  在德国已经在反思原先的反思方式是否正确时,我们好像还不懂反思为何物。反思不是推诿,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一昧地去谴责别人,不是献花圈、演节目、走形式。

  举个栗子——在谴责日本粉饰历史,不承认死亡人数三十万人的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我们承认和重视我们自己造成的饿死人数超过三十万人的长春围城了吗?

  去年的反法西斯纪念日,在网上看到一些人的纪念方式是焚烧日本国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用白岩松的话作结:或许有一天,我们该停下脚步,把伤口上的拂尘擦去,涂上酒精或者消炎的东西,会痛会很刺激,然而只有这样,伤口才可以真正愈合,之后才可以真正轻装上阵。这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一种态度。

  对了,白格一直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录音带,但一直在逃避,不愿去看她,最后,汉娜在出狱前一天自杀了,她死后,白格才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真是典型的虐心式言情小说结尾。

  《朗读者》读后感(七):为爱朗读——《朗读者》读书笔记

  《朗读者》这本书,大概两年以前就我听说过同名的电影,也知道了原著。因为当时的电影的确太有名了,貌似那一段时间的话题就是这个,所以前两个礼拜去城区买办事的时候,顺便把它买了下来。一般来说,相对于电影,我更加喜欢阅读。毕竟,让我在电脑面前坐上两个小时双手不碰键盘和鼠标的确比较困难。这就导致了,虽然我下载好了电影,但是我还是选择买书。不过貌似买这本书的经历的确比较难忘:背着十多斤的电脑跑了大半个杭州,回来以后肩膀几乎都要断了,现在一想起来肩膀貌似就有点发酸的说。接下来,就言归正传吧。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德国。15岁的少年米夏患上了猩红热,一次在他回家的路上不幸发病。住在附近的一位30多岁的女子:汉娜将他送回了家。然后米夏为了感谢汉娜为前往她的住所,在汉娜的屋里,两人相互吸引,发生了关系。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米夏和汉娜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汉娜常常让米夏为她带来不同的书籍,然后让米夏朗读给她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逐渐出现裂痕。终于有一天,汉娜不告而别。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米夏成为了一名研读法律的大学生。在一次听审中,米夏惊讶的发现,站在被告席上的战犯居然是汉娜。在审判期间,米夏醒悟过来汉娜其实是一名文盲。但是她自己却不愿意承认,宁可被诬告而入狱。而米夏也选择了逃避,即便是在汉娜被判决时,也没有站出来。

  在汉娜被判处无期监禁之后,米夏生活也陷入了一团乱麻。多年以后,米夏在离婚后的一次读书中萌生了再次为汉娜朗读的想法。于是他开始为汉娜录制磁带,并将它们寄给汉娜。在米夏的帮助下,汉娜学会了阅读和书写。最后,汉娜被决定提前释放。但是米夏却一直逃避,这最后导致了汉娜在出狱的前一个晚上选择自杀。得知消息的米夏无比后悔也无比自责,他最后选择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德国的作家所写,所以读上去给人以一种十分严肃的感觉。这在之前我阅读的一些书籍都无法带给我的一些感受。作者在这本书中,想要给我们展现的,按照我的理解,或许是对经历过的那场战争的反思。而且他选择的视角也十分独特,选择了两代人中普普通通的一男一女来展现。而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选择,带给了我们对人性,对战争的反思。

  首先,我感觉,汉娜在整个故事中,象征着被无辜卷入那场残酷战争中的普通人民。而汉娜是一个文盲的设定,其实也是作者为了更加凸显出汉娜的悲哀之处而添加的一个设定。在整个故事中也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汉娜不会阅读与书写,迫使她稀里糊涂地卷入了战争中,同时也让她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有一个细节在书中反复出现:每次汉娜与米夏ML之前,都会用清水反复清洗自己的身体。这个细节,其实展现的,是汉娜想要洗掉自己心中的罪恶和愧疚。其实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犯,她只是一个无辜地被卷入那场战争的普通女子,却因为自己的过失而犯下了错误,而她也意识到了这个错误,想要尽自己所能去弥补。她的悲哀之处,就在于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宽容她。甚至米夏也没有。在学会书写以后,汉娜也给米夏写过好多信,但是米夏却一封都没有回过。这无疑导致了汉娜的绝望。因为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细节:汉娜在进入监狱以后也很频繁地清洗自己的身体,但是最后的几年,她却放弃了,自暴自弃。而她最后的自杀,其实也是米夏一手造成的。正是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悔悟,她才会选择离开。这也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不论别人犯下如何的错误,都要学会宽容,接受。更何况那些本无意犯错的人。

  而米夏,则是代表着德国战后重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也想要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去,但是却一味地谴责自己的父辈们。他们并不是尝试着去真正理解自己的父辈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而是选择了逃避,用一味的谴责来面对自己的父辈们犯下的过失。而不是去尝试着与他们对话,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这也是故事想要给我们展现的另外一种悲哀。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作者要安排米夏爱上汉娜,这不仅仅是因为是一个15岁少年对于Sex的渴望,这种跨越了辈分的爱情,更是两代人尝试理解沟通的桥梁。之前我也一直怀疑米夏和汉娜之间是否真的存在爱情,就好像我认为爱丽斯从来没有爱上克劳德一样,汉娜一直没把米夏当做自己的爱人。但是写到刚才,我突然明白过来,汉娜其实是真的爱着米夏的,而米夏,对于汉娜的爱情也一直没有动摇。在汉娜入狱后,米夏为她朗读的那些书,带给了汉娜心灵的救赎。但是是米夏对于汉娜所谓的“谴责”让他逃避着这份感情,让他最后失去了汉娜。而汉娜,或许也是带着被救赎但不被理解的心离开。作者是大概是想用这种结局,带给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

  为爱朗读,我突然觉得,《朗读者》的确是一本伟大的书,她能够教会你什么是宽容。而我也突然觉得,如果有人愿意静静地聆听着我朗读,我用心抒写的文字,这也是一种幸福。

  《朗读者》读后感(八):一切都是掩饰

  《朗读者》,这是一本德国人写的书。一直以来,德国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地方,这离不开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别具逻辑性的聪明大脑。而作者恰是一名法学教授,书中饱含作者对法律的观点,也处处体现着语言以及故事的逻辑性。

  这又是一部沉重的作品。书本和电影我都看完了。我并不想过多地评价这部电影拍得如何,我只是想说说看完这个故事后的一些想法。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15岁的少年米夏与约30岁的女人汉娜相遇并且相爱,缠绵悱恻的爱情回忆;第二部分是汉娜在消失之后,米夏却在法庭上再次遇见她,那时,她已经是当年作为集中营的女看守而成为今天的被告。米夏知道了汉娜的秘密,他本来可以拯救她,却又放弃了这个机会;第三部分是,汉娜被判终身监禁。米夏像过往一样为她朗读,可只能在录音机中。米夏仍然无法面对汉娜。汉娜因为失望而自杀,结束了这段本来就没有结果的爱恋。而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是“朗读者”。

  汉娜由始至终都是一个神秘的女人。她外表刚强而优雅,却让人无法看清她的内心。她让人迷恋,让人同情,同时又让人摸不着头脑。一开始我就知道在她的背后必有一个惊天大秘密。我一直从她的一言一行中去发掘它,我以为作者会像写悬疑小说一般最后将真相一瞬点明。然而我错了,真相其实就是出人意料地简单,正如我的猜想,汉娜是个文盲。

  我不能理解她为了守这个秘密,居然走了如此多曲折的路,她宁愿放弃被爱,放弃自由的权利。其实,她又如孩子般简单而天真。她的刚毅与老练,那是岁月的赠礼。她只是为不会读写而感到羞耻,她不懂自己的处境,也不会思考所谓的责任与负罪,她只是渴望被爱与尊重,只知道她要保守秘密,仅此而已。

  刚强的外表下,却是脆弱的灵魂,一切都是掩饰罢了。米夏何尝不是一样?他不愿接受自己选择的,爱过的人竟是曾经罪恶的人,何况她是比自己年长20岁的女人,这让他羞于向他人公开两人的关系。他想背叛她,却又无法停止自己对她,以及美好回忆的疯狂迷恋。他只好表现得冷漠,冷漠得似乎一切与己无关。但内里的,却是挣扎与痛苦的灵魂,只能一直逃避,找不到出口。

  除了这个秘密,其他的对我来说仍是秘密。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去理解,也无法驾驭一个关乎民族的历史问题。这不是一本故事书,而是关乎人性的,沉甸甸的,没有答案的一连串思考与提问。

  最后我会想这样一个问题:米夏与汉娜之间的,是爱吗?米夏需要的是肉体的欢愉,而汉娜需要的,是有人为她朗读。这看来更像是一场交易。可到后来,整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米夏为在监狱中的汉娜朗读。因为汉娜,年过40的米夏已经难以接受新的爱情,却又无法面对过去如此沉重却又复杂的爱情。当汉娜收到米夏寄来的录音带,想必是多么的兴奋和感动,她决心要学习读写。她吃力地为米夏写出一封封简短的信,她多么希望米夏看到她现在已经能写字了!而米夏却说服不了自己去回一封信,他的心里在责怪她,却又无法放开她。直到汉娜将要出狱,两人陌生又熟悉的再遇见,发觉两人之间的障碍无法解除,反而距离又加长了。绝望的汉娜选择在出狱的前一天自杀了,米夏伤心痛哭。怎能说两人不想爱?只是相爱的两人永远无法在一起,也许是对的两个人,却各自生在互不相容的两个时代,相遇在两个时代中尴尬的交集,这是一个爱情悲剧。

  《朗读者》读后感(九):有没有人曾为你读过书?

  大家好!我又出现啦!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朗读者》。半年前,我偶然看了电影《the Reader》,故事的结局令我非常震撼。后来在kindle下载到同名小说英文版,看得我稀里哗啦,泪流满面。作者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将人物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大爱此书。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作为战败国,德国万事萧条,百废待兴。那年,米歇尔·伯格刚好15岁,患了猩红热的他在街头病发,他遇到了他生命中极其重要的的女人--汉娜,一个漂亮,年级比他大得多的女人。汉娜将他送回家,两人才开始渐渐交谈起来。病好之后,米歇尔买了一束花,去找汉娜,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就在汉娜的房间里,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这本小说名为《朗读者》,顾名思义就是某人为某人读书。大多数的时间里,米夏为汉娜读书。这个习惯还要从米夏逃课说起,有一次,米夏逃掉枯燥无味的文学课,兴冲冲地去找汉娜。当汉娜得知他逃课来找她时,非但没有高兴,反而狠狠地谴责米夏。被骂的狗血临头的米夏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急忙向汉娜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于是在汉娜的强烈要求之下,米夏为汉娜读说带来的小说。汉娜说:“no reading, no sex.”汉娜很顶真,米夏要先朗读半小时,她才给米夏淋浴,然后带他上床。从此,朗读,淋浴,做爱和并排小睡,成了他们幽会的常规节目。

  随着关系的亲密,米夏开始叫她的名字,汉娜。米夏每次一放学就往汉娜家里跑,跟汉娜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可是汉娜却从来没有主动提及她的过去,总是一笔带过。

  米夏曾经问过汉娜,为什么汉娜从不为他朗读一小段书?每到这时,汉娜都会笑着对他说“你的声音特别好听,小家伙,我情愿听你念,比我自己读要好多了。”(女人心深似海,米夏永远也不知道汉娜心里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她到底想隐藏着什么秘密。)

  汉娜是个非常虔诚的听众。她会因故事美好的结局而乐,也会随着悲怆的主人公命运而嚎嚎大哭。有时候,她仿佛是故事里的主人公,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

  后来,有一天,米夏跟往常一样,放学后去找她时,发现她不告而别了。米夏跑遍所有能想到的地方搜寻她的去向。汉娜仿佛人间蒸发了。

  对这段汉娜离开之后米夏的生活,小说是这样描述的:

  “很久我才能习惯那些没有她的午后;见到几本书,我也会想,该选哪本给她朗读才好。许久之后,我的身体才不再对她充满饥渴。”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 是否还能红着脸

  再次见到汉娜,米夏已是位法律专业学生,而汉娜却成了阶下囚。当时米夏正加入了教授以该审判为主题组织的讨论班,讨论集中营的女看守是否应获罪,汉娜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审判的进行,米夏逐渐发现了汉娜的秘密。要公开这个秘密吗?如果公开,汉娜罪行可能会减轻很多,可是汉娜就会很难过;如果不公开,汉娜这辈子只能呆在牢房里,别无终日。

  你觉得米夏会怎么做?汉娜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当年一走了之?欢迎留言。

  小说作者简介:本哈德·施林克,德国法学家,小说家,法官,1944年6月6日出生,1975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洲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著有推理小说《快刀斩乱麻》等。《朗读者》出版后,引起轰动。

  https://mp.weixin.qq.com/s/QeJ9rvRhR0hD3GNHxbWUVw

  《朗读者》读后感(十):愛只是一塊磚

  我已經不記得這本書爲什麽會成為我想的書單里的之一,大概是對於二戰作品的好感(儘管我看的不算多)。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關於戰後德國兩代人的處境應該都不算多(這樣保守的說法是因為我學識的淺薄),《朗讀者》是一個切入點讓我對戰後德國對於納粹歷史教育和那些“納粹著”的審判感興趣。

  正如曹文軒寫的序一樣,這是一本沒有油脂莊重的小說,單純而又錯綜複雜。米夏和漢娜的愛就像是一塊磚一樣拋出了玉,只是其複雜深思沒有答案。“ 真正的體貼是讓人察覺不到的”我的頭腦很笨,我覺得我不是那種可以想出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在米夏在回憶往事的時候才察覺漢娜其實是不會寫字的!在面對漢娜維繫自己尊嚴不願說出自己不會寫字閱讀的事實而被審判的結果,米夏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勸說漢娜還是跟法官說出著一事實,因為不管怎麼做都是傷害到了漢娜想要維持的尊嚴。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想告訴他人,不想要這個秘密得來嘲笑或者同情或者威脅。對於維繫自己的秘密而去招聘看守的她,她只是認真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已。她就像是米夏說的那樣是一隻馬兒,馬是一種很敏感的而又倔強的生物。它能在賽馬場上奔馳也能託運貨品,十分的忠誠勤勞。她需要朗讀者們,她從內心希望自己擁有學識,擁有學識的她可能就不會遇到這樣的事,她就可以順利的升遷。當她知道米夏會被留級的事,她痛斥他叫他把作業做完再來的時候;當她因為那張紙條而痛苦指著米夏把她留下的時候;當她在米夏的家裡留戀著爸爸書房里的書的時候……她對學識渴望,她對她童年不能接受教育而說不出口。在二戰這樣打的歷史背景條件下,那時候參與納粹的人都是有罪的,就像那些目擊證人在法庭上那樣謹慎,連沒有拯救都可能是有罪的更何況漢娜呢?她無助的問了兩次法官,都沒有得到回答,我們又該說什麽呢?保護自己和堅守規則、人道有時候是這樣的衝突。

  我們不能去審判誰,除非是神。那名納粹者的憤怒,兩代人的隔閡。越想要劃清楚界限卻越不可能分清。德國在納粹歷史的教育十分的客觀和詳細,在《親愛的安德烈》讓我感覺到安德烈和他的同伴們還在揹負著這段歷史帶給他們的沉重感。因為過去奠定了現在,我們沒法分離,也不該再多說什麽,銘記於心向前走就好了。

  沒有得到更多言語和心靈上的交流讓漢娜失望,她確信這自己走向死亡,放棄了的內心怎會有鮮活的味道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