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的读后感10篇

2017-12-26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的读后感10篇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是一本由[韩]崔甲秀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一):幸福是一个漫长故事

  离京回家办事那天,突然想起手边这本一直都没有翻看过的《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于是收拾行李的时候把它丢进了空荡荡的背包里,然后急匆匆地赶到火车站,挤上满是酸臭味的拥挤的来自遥远南方的火车车厢里。

  没有喜欢的可以依靠休息的靠窗位置,有的是在面前晃来晃去避之不及的各种臀部。终于等到所有人坐定,我才长吁一口气,拼命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然后从书包里翻出这本书来。

  对于旅行随笔,有着一种莫名的狂热的收集情结,由其是工作之后的这两年,书架上越来越多的都是这类书。

  与其他故事性、自叙性较强的旅行书不同,《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里没有那些旅行中的奇闻轶事,没有那些气势磅礴的写真式画面,只用镜头和笔尖记录那些平凡却泛着光泽的生活细节。如诗文一般的文字以及其中所饱含的丰富情绪,让这本书所传达的东西带着岁月洗涤过的澄澈光芒。

  碎片式的记录方式阅读变得更加随意自在起来,就像作者崔甲秀的旅行一般,没有目的,只发乎于一时的情感需求。随手翻到一页也可以进行毫无障碍的阅读,这样的轻阅读对于那些抽不出时间却又想看书的人来说,简直可遇而不可求。

  崔甲秀的文字总是能将人带入他所营造的一种或温柔忧郁或俏皮的氛围中。

  他写人生,“能让我们体会和理解人生意义地方不在电脑屏幕前,而是在阳光灿烂的树林中。”

  他写孤独,“欣然地变成孤家寡人吧。独自一人吃饭,独自一人走路,静静地立在夜空下。独自一人在陌生旅馆里入眠,静静地聆听自己的呼吸声。试一试吧。会比你想象的还要平和。因为只有此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存在。”

  他写生活,“我刚刚才洗完堆积了很久的衣服,并把它们晒在如此温暖的阳光下。那些衣服随风轻舞,正渐渐晒干。我现在,头脑一片空白,正畅快着呢。所以,别跟我说话。”

  他写旅行,“第一天早上,一骨碌爬起来,哎呀,睡过头了,忐忑之际,打开窗户一看,竟是大海。阳光如蝴蝶般轻盈地洒下。那时才反应过来,我是在旅行。突然间,眼泪竟在眼眶里打转。”

  他写爱情,“我最喜欢的是踏上火车的那一瞬。去见你的那一瞬。”

  他写幸福,“想拥有的东西一件件地拥有了,想去的地方一个个地去过了,得不到的东西一件件地放弃了,人生就是这样慢慢完结的。当我明白这一点后,虽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但今天我想让自己幸福一点,想让自己幸福一点。”

  ……

  这本书是一个中年男子经历过世事变迁后的柔软内心,他用他的文字唤醒人心冲动,抚慰迷茫灵魂,指引幸福的方向,他用他的淡淡忧愁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美好未来。也许幸福真的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它的到来,是一定需要用心感受的。

  不是每一次快乐的经历都叫做幸福,就像哭泣不一定代表悲伤,所以幸福到底是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人只需一瞬的领悟,有人却需要岁月的蹉跎。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二):【书评人俱乐部】我离开你,便是旅行的意义

  第一次参加书评人俱乐部举办的活动,就幸运得被选中,免费获得了这本书,感谢书评人的所有工作人员。在这里也要真诚的道个歉,因为人在海外,书籍的邮寄需要时间,个人学习、工作又很忙的缘故,答应写得书评今天才动笔。

  原谅我的挑剔,太过散的游记实在无感,摄影作品是杰出的。

  书名是《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其实和大众意义理解上的家庭和睦、婚姻幸福没有什么关系,这本书实际表达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对旅行的热爱。旅行是他的朋友,旅行是他的伴侣,他在旅行中体味幸福的意义,在旅行与归来中找到他理想概念中的平衡。个人觉得,陈绮贞的歌《旅行的意义》中的歌词:你离开我,便是旅行的意义作为书名更为贴切。

  杰出的摄影作品有很多,但却第一次看到如此有“生命力”的作品,每一张照片仿佛都是鲜活的,仿佛你都可以触摸到那些景色,和照片中的人物交谈。

  下面摘录一些我喜欢句子(有删改)。

  记忆在某处,于某个瞬间忽然扑向我们,如同埋伏在时间那头,突然袭来的思念

  旅行,是阿司匹林,是膏药,是优美的文字,是不朽的爵士乐,是恋人的嘴唇。

  旅行亦是生活,充实而美好。

  我喜欢火车。我喜欢窗外稍纵即逝风景,也喜欢空荡荡的站台上凝结的安静。夜晚,站台变得像瞳孔一样孤寂。人也好,季节也罢,风也好,承诺也罢,等待总是无限孤独的。我喜欢那份纯净明朗的孤寂。然而,我最喜欢的是踏上火车的那一瞬间:我要去见你。

  35岁,是一个连悲伤的重量都能感知的年纪

  人生会越来越好,应该坚信这点。不是吗?

  30岁以后遇上的离别部分都成了永别。

  当时应该表白的,告诉你我爱你,那样我们可能就不会分离。

  旅行,是抚慰我们的良方。世上没什么能比旅行更能带给人们巨大的解放感和自由了。或许当我们感到孤单、厌烦、悲伤和无精打采时,我们应该奔向冰凉的大海和不息的大江。

  人生就是一种一拼到底的意志。不管好坏,无论生死。

  我们的每一天并不靠征服月球构成,也不靠中个大奖,而是靠那些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小物:一张明信片,一句谢谢,以及某人为我放在书桌上的一杯咖啡。生活由这些琐碎的事物构成,我们从这些琐事收获快乐,获得安慰,是这些琐碎的事物支撑我们走到最后。

  爱情和旅行一样,也许不会再见第二次面。愿你和爱人仅仅相拥。

  最后,再次感谢书评人倾情举办的赠书活动,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者加入书评人的行列。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三):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穿上短裤在海边漫步更重要

  2014年夏天,我去香港的时候,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究其原因简单不过。我第一次去香港是和前任一起,两人要在香港转机飞往曼谷。那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再来是因为工作关系。住的酒店离一家茶餐厅很近,在太平山顶上,在皇后大道东,在轩尼诗道,在腊味店,烈烈风声,我突然想起前任来,没来由地想哭一场。

  人生天地间,有些路也许这辈子再不会去第二次。但总归会记得,那么,承载着那么多人的路一定也会想念我们的吧?

  书的开头说:旅行,是阿司匹林,是膏药,是优美的文字,是不朽的爵士乐,是恋人的嘴唇,能够治愈他的伤痛。

  开篇的《路有时也会想念我们》将好容易黏起来的破碎之心击得七零八碎

  崔甲秀是大叔,书的作者介绍处贴着窄窄一张照片,竖着发带,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留胡子,乍一眼还以为是翻版的李宗盛。

  看@青春游侠在书评当中说,崔甲秀有点多愁善感,是名35岁的离异男,在世界各地飘飘荡荡,拍一些照片,写一些句子。他也会在旅馆柔和的灯光中,吃一碗热汤面,他是孤独的旅者。

  旅行,似乎已经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抚慰的良方。世上可能没什么能比旅行更能带给人们巨大的解放感和自由了。或许当我们感到孤单、厌烦悲伤和无精打采时,我们应该奔向冰冷的大海和不息的大江。

  《我叫堇》一文中,崔甲秀写了自己在巨济岛遇到的同样是旅人堇。堇是日本女人,皮肤黝黑,有着漂亮的虎牙。她是名三十五岁的老处女,做程序员,永远热衷搭讪。失恋后独自从日本跑到遥远的异国,只为了看一看不一样的星空。

  是否失恋的人都会变得诗意?说出来的句子都像是诗。堇说:“在遥远的异国看星星确实是个很奇妙的经历。数百万年前的星光现在才来到我面前,照耀着我的额头,好像宇宙里所有的星光都是为我而来的,感觉到了足够多的安慰。”

  这世上所有的男女最终都会分离,这既是法则也是自然现象。这是遗憾,也是恩慈。我们终将历经伤痛、分离,将自己放逐,在回到原地,然而那里已经不是茧,是莲花生的掌纹里我们唯一要去的路。

  就像是雨下多大,它冲不走日本,冲不走旧恋人,即便伤痛的那个人愿意与他殉情。

  他写小巷尽头的海,写等火车的人感受孤独的片段,写在旅馆与陌生人的对话时提到的鞋子。写在北京火车上遇到的陌生的中国女人写“所谓青春应该是锥心之痛,如同刺深深地扎进指甲一般,而我一直以来只是很认真努力地度日,因此错过了青春,走进人生黑暗的一边”。这是对自己的忏悔,对青春的遗憾,是对看到的人的一种警示。哪怕衰老也须顶着一张老脸在灿烂的世界活下去。

  他在旅行中找自己,与自己对话,看到别人也和自己一样。

  旅行是如此的,它能够让人认清生活的真谛。

  至于真谛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还有活着,崔甲秀在书中有做询问,却没有给出明确回答,与当下很多人写的“你应该怎样去生活”“你应该内心强大”的文章强百倍。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四):它能治愈你许久不再温柔的心。

  写这篇书评前,我正在海拉尔的草原上,天气很冷,外面的风很大,我咚咚嗦嗦背包里翻出最后一包茶叶,用滚烫的热水给自己泡了杯红茶,加上一点本地的牛奶,很香,很暖。

  喝完这一大杯红茶,帐篷外的夜晚更黑了,我又躲进被窝,只露出双手在凉凉的空气里-,在冰冷的键盘上敲起这些字---------

  在2015年的开头,就看到如此令人感动治愈的书,也是一种幸运吧。我也希望我的2015能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

  半个月前,我提出辞职,一个人背着包带着这几年存余的钱踏上了开往北方的火车,我去了中朝边境的小镇,去了祖国最北端的漠河,又南下去了满洲里,最后落脚到海拉尔草原,住在了牧民家里。因为我一直有个小小的心愿,就是能够在草原上等一场盛大的日出。

  如今,我终于随愿了。看到日出的那刻,我感觉自己还是有能力许诺的。

  今天是我旅行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坐火车回到南方,阴冷刺骨的南方,但这半个月来我习惯寒冷,南方的阴冷对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而这次旅行我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这本《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是它给了我出发的勇气

  作者是一名旅行者,手里拿着一个老旧的相机,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遇见过很多没有说话却留在心中的陌生人,拍下了藏在书里的唯美图片

  书是很厚的,每篇文章是很短的,图片是很漂亮的,读起来不费劲,就像一场文字与图片的旅行,墨香味沾染指尖,等你合上之后,书香和久久不散。

  翻开书,前勒口有作者的一张照片,带着眼镜,留着络腮胡,将韩国人特有的眼镜瞪得大大的,他三十五岁,到了可以听听他讲半个人生的年纪。

  “有个极度想去的地方。仿佛只要去那儿,我经历的所有伤痛才会全部消失不见。只是听到那名字,就让我哽咽不已。然而正因为如此,我永远都不会去那儿。因为人生本应有伤痛,因为只有当心中珍藏着一个梦想之地,才能称之为人生。”

  这是写在正文的一段话,旁边配了几张很美的图片,不知道是韩国作者写的好,还是国内译者翻译的好,总感觉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都能直直戳中我内心深处不敢窥探,或早已被忙碌的生活挤压到心灵后面的情感。

  文章一小篇一小篇的写来,关于旅行的,关于爱情的,关于生活的,关于岁月的,关于我们都曾体验过的却未曾记录的感情。它最适合像这样宁静的夜晚大声朗读出来,或静静的一个人默读,读来的每句话都让你深有同感。或许这就是每个在人群中却倍感孤独的心语,以及被我们长久忽略的感受。

  你最好是在深夜读这本书,或者当你身居人群的时候读这本书,它是最好的也是最快捷的把你拉到另一个世界的读物,我读这本书,会想起我的童年,我的青春,还有我爱的却永远不能再见的人,那些都是快乐都是我心灵还纤细的时候拥有的。而如今,这些细微的感触都没有了。

  直到读完这本书。

  在忙碌的工作,重复的生活中,我们关心的可能是些无关风月的物质,内心里一个一个欲望在指引着你要完这个东西再要那个东西,从未停止过匆忙的脚步来观察周遭的景致。是不是曾经还多愁善感的心,现在已经麻木了?僵硬了?

  那就读读这本书吧,或许它能治愈你许久不再温柔的心。

  推荐理由

  1,美。这真的是一本很美的书,文字戳戳戳你心脏,纸张质量很高,图片特别漂亮,可以去网站看看试读,你一定会上喜欢制作精美的书。这本书绝对值得起它的价钱。

  2,好。不管你读,还是送朋友,都会拿的出手。多年以后,你也不舍得扔掉它。

  3,特别美好。 不多说,读这本书,你会微笑,会知足,也会发现曾经忽略掉的小美好。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五):在路上徘徊了很久很久,我听见幸福敲门的声音

  幸福是个抽象的词,因为它无限广大,可以概括人一生的生活状态,然而某些时刻幸福又非常具体,可以是一碗热汤面,一把雨伞。

  这几年,人们都在讨论幸福,因为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几乎没有幸福感。

  人生那么虚无,幸福也是虚无缥缈吧?

  有多少人可以很确定地说自己幸福呢?一个女人觉得老公很爱她,可是下一秒她会发现自己整个都错了,天堂坍塌了,那个老公也可以很爱别人,也可以爱他自己胜过爱他。

  一个小孩子可以觉得自己生活在蜜罐里,是幸福的,然而放学后发现,家里狼藉一片,冷冷清清,父母为了他们自己决定离婚。

  父母养育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可是那个引以为傲的家伙会在一场失恋之后某天从大学宿舍的窗口跳下去。

  普通人都觉得幸福难得,诗人就更是如此,他们是一批心灵更难以满足的家伙,而且他们比谁都清醒。有时候清醒很不幸,是一种痛苦和负担。

  这个来自韩国的叫崔甲秀的大叔,有点多愁善感,他已经35岁了,离异,在世界各地飘飘荡荡,拍一些照片。都是海平线和绵延的山脊,以及日复一日,同一张表情的鸭子船。

  他也会想旅馆柔和的灯光中,吃一碗热汤面,他不是孤独美食家,他是孤独摄影机,孤独的诗人,孤独的旅者。

  他会因为友人的一张铺满樱花的明信片和几行热情洋溢的字,而开始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去赴一场约会吗?

  所以逝去的爱情啊,愿你们在那开花的树下,幸福。

  翻译真心不错,温暖和悲哀深沉地交织……

  原来幸福在我的头脑里灵光一现,转而敲开了我的心门。让幸福常驻心底。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六):心在路上,寻找幸福

  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短暂的接触和融入,去感受另一种生活,另一种心境。很多之前无法理解的,无法接受的,都会在旅行中寻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而有时,旅行是为了某种心情。正如我,一直标榜自己热衷旅行,却发现,那也仅仅是当我需要逃避或遗忘时,亦或,对城市里的人有所眷恋。最近在看《断舍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真正应该珍惜的,应该是物品与我们之间的关系,而非物品本身。或许对于旅行也是一样,我们真正有所感悟的,应该是旅行时的某种心情,而非在路上这件事情本身。只有带着一颗敏感而热情观察生命的心,才能在旅行的途中听到更多、看到更多、写下更多。

  崔甲秀,正因为有着这样一颗敏感的心情,于是那些伤感的文字涓涓而出。

  不是我们迷了路,而是路弄丢了我们。

  我深信风景或许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却能抚慰人心。

  也许我们旅行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还有太多想要忘却的事情。

  ……

  我对于比喻有着不可理喻的偏执,而《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给我提供了一场比喻描写的饕餮大餐。相对于旅行路上的风景,我更愿意去探究作者内心世界的柔软和细腻。我拿出A4纸,仔仔细细一条一条地摘录着那些触动我心的句子,竟满满登登的,记了两页有余。在作者的笔下,初恋的苦涩回忆如玻璃球般晶莹,夜晚的站台变得像瞳孔一样孤寂,汽车像寻觅蚁穴的食蚁兽一般慢吞吞前行……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眼前竟也能够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跟着作者一同出走,一同感受,一同欢笑,一同苦涩。看过很多游记,却极少看到将路上的风景和心境写得如诗般美好而纯净。这样的文字,让我动容,也能一把将我拽入书中,就像一位路人,在微风中看作者悄然走过身边,悠然地拍照,或安静地写几笔文字。

  而崔甲秀,并没有把所有的伤感留给我们。在哀愁之后,竟也给我们一些灿烂的笑脸。错过的人,终究只属于过去,那是我们的专属青春。那样一段经历,那样一些人,是让我们记住,在特定的瞬间,我们曾经爱过,曾经璀璨过。不是所有旅者都会向往同一目的地,也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会终成眷属。擦身而过,便挥挥手,告别不谙世事的青春,继续赶路。风吹过的地方会开花,阳光停留过的地方会结出果实。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凋零而拒绝开放。转回头,便是新的开始。幸福,也一定会在某个瞬间,不请自来。

  看作者介绍中的图片,崔甲秀的形象与我想的相差无几。带着厚重的眼镜,就着浓密的胡子,安静而坚定的眼神,阳光正从他的身后熠熠生辉。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七):【书评人俱乐部】努力,幸福才会不请自来

  这本书,或者说旅行画册,充满的一种努力的态度,一路在找寻。因为开篇作者就提到:任何缘分都不会长久,如果不努力。

  说到缘分啊,命运啊,都觉得玄乎,其实你能得到的一切,幸福,缘分,未来都是努力的结果。

  全书用诗意的句子和图片帮你慢慢梳理快节奏生活下烦乱的心绪。

  一天的几个活动下来,就满纸的伤感了,读得出作者是个感性又很有生活体验的人,细腻地带着你回味各种感受,配上图片,想不落泪都难。

  书中也有逗比的句子,也许是翻译的玩笑吧,但真没见过这么夸人美的。

  “她很美,她的额头既有着地球仪般的圆润,又有大理石般的端正。”

  作者真真是个爱旅行的人,地球仪大理石,这么驴友范啊。

  读完,满满的还是孤独和找寻,似乎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了。幸福是在旅途中的遇见,在旅途后家里的一顿简餐,是随处的感动。即使是极度的孤单也同样能找到幸福感,一碗红豆冰也能满足的空虚的心灵。所以说幸福不用请,就在身边,就是生活本身带来的。

  结尾作者用图片做了目录,检索很有新意,像一张张明信片,配上只言片语,很好。

  书多图少字,如果只是看看,几个小时就能翻完。但我用了几天,每天翻一小段,去品那感悟,再配图想象一下,你也有过的孤独,执着和幸福的感受,读不快的。这书不适合速读,推荐放床头,慢慢翻。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八):正是哀伤,让人幸福

  这是一本超出我预想的书。它用事实再一次告诉我,刻板印象不可取。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行随笔,作者记录旅行的方式和文字,没有攻略,没有自拍,没有故事,只有篇幅很短的散文或者诗歌。尽管如此,并不单调,反而风格统一,情绪稳定。远看像一袭羽毛,片片落下、堆积,纯粹。近了就会发现,那是一地雪花,渐知冷暖。

  我又原本以为这些文字出自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之手,初中或者高中生吧,不是因为怀疑他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有感于文字背后的单纯与温柔。没想到,却是一位胡渣大叔。确切来说,算是很年轻的大叔,比而立多一点,还没有到不惑。怎么说呢,作者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过的生活也很闲适呢。在韩剧中一定当不了男一号、男二号,绝对是男三号开外的人物吧。多少有点不像现代高速运行社会里的人,反而有种淡淡的古人感。对了,比方说宋代的婉约词派,或者近代的新月派。

  正是这些特质,让崔甲秀的旅行意义变得不同。对于他来说,旅行不是“生活在别处”,而是“山不就我,我去就山”,知道幸福不会不请自来,只有通过旅行去寻找它。于是崔甲秀与幸福这两者之间,迎面碰上,撞击出五彩的水花,又成为涓涓的、文字的溪流,充满诗意的芬香。

  但崔甲秀的幸福,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需要通过美丽的哀愁来实现。

  比如《感伤》。不必去往远的地方,只要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尝试着独自坐车,去往一个热闹的地方一个人点两个菜吃饭。这样的体验,非常容易得到,并且很快的发酵出简易版的旅行感受。

  正是这种作者从旅行中滋生出来的多愁善感的、轻轻的哀伤,让阅读者通过看似毫无中心的、无所事事的日常旅行记录,对比出一种独特的体验:觉得自己现在是幸福着的,谢谢哀伤,让人幸福。

  除此之外,我很想去了解一下译者的情况。情绪化的文字,很容易在翻译的过程中失真。没有看过原文的读者,唯有借助译者才能通往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译者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让原文死去,也可以为原文锦上添花,甚至借由翻译重新创造一个文字的世界。不知道这位译者是哪一种。但就本次阅读而言,愿为译者打上五星。语言充满韵律,流畅而多情,不多为了情感的表达而太繁复,也不会因为翻译而变得苍白艰涩。整体哀而不伤,有小情绪但不会沉湎。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九):【书评人俱乐部】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书评

  能够在书评人俱乐部征评活动中中奖很荣幸,窗外刮着风,暖暖的阳光照射在侧脸上,沏上一壶好茶,翻开这本书,优美的文字配上插画,虽然身体坐在椅子上,但心早已跟随作者走在了旅途上。

  春天,我会徜徉在各种赏花路上、夏天,我会奔跑在海边和山涧、秋天,我会遍寻枫叶茂盛的地方、冬天,我会待在有雪的地方。作者以这样的文字开篇,让人有一种无比的向往,更让人有一种看下去的欲望,想看看作者是怎样享受生活,有怎样的幸福不请自来。

  旅行,是抚慰我们的良方。世上没什么能比旅行更能给人们就巨大的解放感和自由了。就像文中说的,当你觉得要迟到了,忙着起来穿衣服,拉开窗帘面对大海,什么烦恼都没了,没有时间催着你,没有工作催着你,静静的一个人享受着旅行,享受着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幸福。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幅插画是《爱与和平》那一页,躺在绿绿的草坪上,阳光照耀下来,有些被树叶挡住,有些直接照在身上,闭上眼睛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紧接着《好奇的夜晚》,曾经有多少个雨夜让我们想起那个想忘却忘不掉的人,有时甚至恍惚不知道是因为下雨才回忆起还是盼着下雨的夜晚来回忆那忘不掉的过去。旅行真的可以是我们放空,只有放空之后,你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也不缺乏旅行者,但是我想大多数的人还是被一些东西束缚着,读过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旅行有了很大的向往,独自一人,走在异乡的街道,带着相机,抓拍那些最真实最淳朴的面容,这种旅行能让我们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尔虞我诈的圈子,也能让幸福,不请自来。

  《幸福一定会不请自来》读后感(十):有多少人真正欣赏大叔的文艺

  文艺是有风向的。

  曾几何时,说文艺就是”小文艺“,小清新。

  只有那种淡淡的,小而精致的范儿才叫文艺。

  而我的印象里,文艺太大了。任何特色可能都叫文艺。

  以前的人,喜欢泰戈尔,喜欢马雅可夫斯基。无论温柔与激烈,都是文艺。

  我知道,崔甲秀这位大叔的文艺可不是一种范儿,而是一种深入骨髓。

  他没有什么炼字绝佳的语词,有的只是那种生活的姿态。

  他的悲伤是具体的,他想知道幸福的姿势是怎样的。因为,他早上刷牙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姿势很悲伤。

  他无数次地跑向公交车站。他在林间的小路徘徊。

  他看到鸭子船那日复一日,同一张没有表情的脸。

  他像一只山羊一样在小镇的街道随便走走逛逛。

  他听到阳光下的莲池里传来哇啦哇啦的奇妙的童谣。

  一位多愁善感的大叔。在这多愁善感快要绝种的年代。

  只有懂的人,才理解他,爱他。

  又或者,你到了他那个年纪,才能体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