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10篇

2017-12-27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10篇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是一本由林洙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461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一):那个时代美好与丑陋

  上一本看的是费女士写的,更多的记录他们之间的交情,眼里的彼此。而这本是林洙女士的回忆录。

  林洙的文笔并不吸引人,贵在朴实。就像她的外貌一样,不美丽,却纯朴。文章大量的描述了梁思成在三四十年代跋山涉水去偏僻的地方考察测量各种建筑,并绘图,描述,注解与报告。看完那些精致准确中英文对照的图,不由得心生敬佩,而一想到文革时被“处理”掉的那些历史印记则不禁扼腕。

  关于梁思成和林徽因之间有太多的江湖传闻,小报总是喜欢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感情纠葛上,让人反感。看看这些他们周遭最亲近的人写的书会了解更多更深更全面,梁和林之间更多的像是一种志同道合,一种惺惺相惜。如此瘦弱的女子,去野外去郊区不怕跳蚤,不怕吃不饱,还上梁爬柱。林徽因真真是个有慧根的女子,建筑,舞台设计,民族服饰,诗歌,文学均有所涉猎且通,而梁思成在建筑上的专和精,与建筑相关的雕饰,字画等也都堪称一流。

  他们那些可爱朋友,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朋友,可以一起去野外吃苦,也可以在客厅开茶话会高谈阔论。为了理想为了喜爱的事物不管不顾,且执着而热烈。

  60年代后的阴霾实在是不忍细读,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扭曲的心灵和变态的折磨,让多少可爱的人们倒下。。。。。

  林洙把自己放得很低,从来都是默默地支持,我相信在梁先生的晚年,是林洙给了他莫大的欢喜和支撑。林女士在梁先生过世后就一直致力于梁先生文集的整理校对等,这样的感情有多深厚不用发问。

  我不懂建筑,但美丽的事物总是让人欣喜,相比现在各种妖魔鬼怪似迅速拔地而起的高楼,年轻的建筑师们能不能不要太浮躁?建筑是活的历史,后人看得见。。。。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二):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去年八月份的年假,我去了河南,经郑州、开封,而后到洛阳。去看烈日曝晒下的龙门石窟,我站在巨大的卢舍那佛像下,心里涌起一种奇妙的庄严感。那时刚读完梁思成的《佛像的历史》,于是我眼中的龙门石窟,多了分别后重逢的亲切感。一别经年,别来无恙?至于那些大大小小不同年代的佛像,因为事先读过的书,我也能大致的分辨出它们雕凿的年代,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而后离开洛阳,去往古都西安。到西安的第一个夜晚,朋友带我们去看大明宫,返程路上我睡着了,而后有一瞬间醒来,原来是路遇了古城墙。夜里城墙上亮起垂挂的灯笼,漫长的一线,在灯火通明的城市夜里发着幽幽的光,告诉你这座城市的悠久。在那一刻我脑海里响起了这样的话:“保存完好的西安古城墙当让北京汗颜。”站在西安的古城墙下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当年北京城里,梁思成无力抗争的声音

  后面坐了一回西安地铁。在路上仰望被彩灯环绕的钟楼和鼓楼,是西安最美的夜景。一边是西安最繁华的街区,一边是古老的建筑,所有的车流到钟楼下全部绕道,这是古城墙的威严。同行的人拍下灯光闪耀的鼓楼,“美人如花隔云端,梦魂不到关山难”,那一刻鼓楼的美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里。后面去回民街,在人头攒动的回民街穿行,这里是充满了市井味儿的西安,不是那座巍峨的古皇城。可是我差点忘了,若没有这威严的古城墙,这让人仰起头来心生敬畏的钟鼓楼,回民街恐怕也无法体现出西安的市井风味。

  西安第三日一早去寻找碑林,却意外的发现了大雁塔。好吧,就是你了。在雁塔广场拍照,没拍几张,音乐喷泉居然开始了,没有多等待一分钟。冲天而起的水幕让躲避不及的我淋得透湿,却给了我最大的惊喜。仰头望着越冲越高的水柱,你会有冲进水幕去舞蹈的冲动

  下午碑林。每一样都是国家级珍宝文物,西安的骄傲果真是默默的。站在一千多年前的巨型石兽前,除了惊叹别无他法。

  出来经过书院门,没有进去,时间已经不够,而我更期待登上古城墙。

  傍晚时分终于登上古城墙,还有恰到好处的一抹斜阳,给整个城墙都镀上一层红色。赤脚在城墙上走,第一次觉得离西安这么近。在城墙上骑自行车,70分钟骑完13.7公里的全程,直到暮色四合,城墙上挂着的灯笼亮起,一辆又一辆的车从身边超过,偶尔猝不及防地冲下一个“海漫”,于是是刺激的尖叫和大声的欢笑。这古老的城墙,残阳夕照,天边的红霞,飞速地踩着单车,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风声。有这一天,西安行已经足够圆满。

  这就是西安留给我的回忆,然而关于它的意义我当时似乎还并未多想。

  而后2013年的国庆,我去往北京。去天安门广场,看汹涌的人潮,也看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故宫的红墙旁走过,看光影斑驳,我用相机拍下故宫红墙上缝隙中长出的一颗绿植,那是生命给人的惊喜。然后绕过护城河,我是第二次去北京,却是第一次站在故宫角楼前惊叹不已,舍不得挪开脚步。而后夕阳西斜的时候,我们终于爬上了景山,山顶人潮汹涌,我的眼中凝望着的是这晨昏中的故宫建筑群。六七百年的光阴在这一刻好像被凝聚到了一起,建筑的美果真能让人觉得窒息。

  在北京的第二天下午,从北大出来我们去了什刹海。在那之前先去看了钟鼓楼。从远处看到的鼓楼并没有给我什么特别感觉,于是从广场上转身,看到鼓楼对面的钟楼,仿佛更加雄伟。可是突然一个回头,我看到灯光投映下的鼓楼,那种独特的色泽感,广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特别的静谧感,竟让我半天都没能说出话。

  后面还有一日下午,我想去看恭王府,却因为景点人太多而只能作罢,我站在胡同里,遗憾地想着和珅用来存放宝物的那九十九间半,脚步迟疑。只好选择在胡同里晃荡着来度过整个下午,而我的心里,却终究还是想着上一次来北京时未能细看的辅仁大学建筑楼,于是按图索骥的找了过去。终于能见到这别后让我思念许久的建筑。

  在今天这个夜晚,我坐在冰冷的房间里,面对着电脑,脑海里浮现出那一个下午的场景。我们坐在辅仁大学前花坛旁的椅子上,微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庞,我们一起仰起头细细看着这建筑物上的汉白玉雕花,赞叹着这毫不重复的窗户设计。甚至因为建筑不对外开放,我们站在花坛上跳起来想尽力多看到一点内部的设计。我们口中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为这美妙的建筑,更为身边能有这样一个同赏这样美好的人。

  在北京的那一周里行程紧张,我重游北大,去看鸟巢和水立方,甚至去了一直记挂着的奥森公园,还去吃了吴裕泰的冰淇淋。有好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回忆,而如今回想起来,最先跳入脑海的美好却还是那一个下午,我们静默地坐在辅仁大学的花坛旁,看着这精妙无比的建筑,目光爱抚着它身上的每一块砖瓦,用脚丈量了它周围的每一寸土地。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开。

  我不知道这样的心情是否与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他们的那一帮营造学社的伙伴们踏访中国各地去寻访那些古建而历经艰难终于能得一见时的心情一致。也许完全无法相比,可是当我站在故宫角楼旁,看到那翘起的飞檐,护城河中映射出它的倒影;当我站在景山之巅,俯瞰着余晖映照下的故宫建筑群,红黄色调的搭配中那静默的庄严;尤其是当我站在辅仁大学的前面,望着是中西风格结合几乎可用完美来形容的建筑时,那种美感给我的心灵引起的震颤感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热泪盈眶

  于是当我捧起这一本《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时,当我翻到他们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的那些古建的立面图或剖面图时,我一张张细细端详,舍不得翻页。而下一页又可能是更让我惊叹的图片。我羡慕他们,能够亲眼见到这么多的美好建筑;又敬佩他们先知卓著地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丰富而又宝贵的历史资料。人的一生太过短暂,而人类关于美的意识却又是如此的一脉相承,也许这些建筑有一天都将被损毁而无法保存,但它们印刻在人类历史进程的痕迹却永远不会消失。

  还有一个下午,闲极无聊,我们去了前门,只剩下一个箭楼的前门,显得十分突兀。如果它还可以称得上美,那也只能是一种残缺了美。于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西安的可贵,也许就在那保存完善的古城墙。如果没有这城墙,我们靠什么来回忆起古长安城曾有过的回忆,那些四方来仪的威严,那烈烈西风吹拂过这个城市上空留下的空谷回音,全都消失踪迹。一道城墙,留存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印记。而今当我回想起站在西安的城墙下,仿佛听到了梁思成在北京城里痛苦的呼喊。《梁陈方案》被否决时,北京的古城墙被拆掉时他的痛苦,应该更甚于他在文革中受到批判时的伤害

  可是再没有一种可能了。当我站在景山之巅,看到那震撼人心的故宫全景时,再往右边看去,可以看到鸟巢对面的盘古大观,往左边看去,可以看到央视的裤衩楼。可以看到蓝天下繁华现代的北京城,只是再也没有那一道北京城墙了,那个“凸”字形的城墙了,那个镌刻着北京城历史的城墙了。当我站在景山之巅,看到现代都市北京,高楼林立,一派繁华景象,可我却还是忍不住觉得一种虚无感,因为曾经承载这个城市记忆的建筑再也不能恢复了。现在的北京将按着既定的道路走下去,那是今日之北京,却再也不可能是那个历史上的北京了。

  当我回想起曾经在北京时的场景,我总会产生这样一种幻想,也许梁思成就在天空的某一个角落俯瞰着他热爱的城。他在想什么?如果他还活着,他又会说什么呢?只是再也没有了答案。今日的西安,也许可算是实现了梁公对北京建设无法实现的梦,只是今日的北京,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当时的明月,终究无法映照在今日北京的上空;而那些彩云,终究是随风而逝了。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揣着一颗八卦的心,读完了这么一本名字就很八卦的书。通篇读下来,却远远的背离的初衷,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故事,竟是如此五味杂陈。

  林徽因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女大美人,倾国复倾城佳人难再得,追求者甚众,且都是大才,一如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徐志摩,一如活在思想世界中的大师金岳霖,但最终花落梁思成家。相传梁思成当年新婚之夜曾经问林徽因,说有件事只问一遍,那就是为什么是他。连梁思成都能百思不得其解问题,可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求之所得,辗转反侧。一个超喜欢林徽因的朋友说,梁思成怎么会配得上林徽因。但是爱情本身就不是能用配与不配来说明的,而婚姻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注定。无论爱情还是婚姻,都不足为外人道也。梁思成曾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这话让我想起钱钟书说杨绛,“最贤之妻,最才之女。” 梁思成和钱钟书相较之下,虽然都是何其骄傲,但是梁思成在林徽因故去后续娶之事,颇具争议,为所谓深情蒙上一层浓厚的阴霾。

  林洙,恐怕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是何许人也。作为梁思成第二任夫人,才不出众,貌不惊人。与林徽因相比,低到尘埃里,都开不出花儿来。坊间传,梁再冰能接受父亲续弦,都不能接受继母为林洙。比梁思成小几乎30岁的林洙,前夫是程应铨,程曾因拥护陈占祥和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建的观点,被打为“右派”,林洙与程离婚,嫁给梁思成。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程应铨受到迫害,因为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投湖自尽。如果不是从天涯上看到了关于程应铨和林洙的帖子,单纯从这本书里看到的只是梁思成的见异思迁与林洙用后半生整理了梁思成的手稿资料,并编撰成册;看到的是林洙倾尽全部,花费几十年时间去“读懂”梁思成。但是看到了天涯的和百度贴吧的帖子,读了程应铨的晚辈提及的林林总总,再回想这本书里的部分文字,却觉得林洙拼尽全力去刷的只是存在感而已,是否避重就轻,是否喧宾夺主,是非黑白是否混淆,如今林徽因已故去,梁思成已撒手人寰,甚至连梁从诫都不在人世了,再去追真相恐怕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论为名为利,还是真的为情为爱,即使像网友说的林洙学识浅薄,漏洞百出,但是至少她整理了梁思成的书稿,将一代建筑学者生平所学流传给后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或许这句诗,恰恰是梁思成老年的真实写照。可惜,不是所有的桃花都是桃花运,有可能会是桃花劫。一不小心就真的万劫不复,晚节不保了。感情的纠葛,就让它随风去吧,至少在建筑学界,梁思成永远是名声赫赫的学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饱识之士。

  才子佳人的故事,如果能在人间四月天的一刻戛然而止,那是多么美好。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四):做一个博学的妈妈

  看人物传记的好处是,用看一本书的时间看透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失败,此为借鉴。同时,每个相对成功的人生命里总有几盏“明灯”,指引着主人公去坚持,去努力。对于梁思成,任公(梁启超)当仁不让是这盏明灯,从他给梁思成手写的李白和杜甫诗句的集联: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白鸥没浩荡 万里谁能驯,看得出任公对儿子的期盼。

  如果这本书早十几二十年遇到(那时可能尚未出版),我定全力以赴选学建筑系。梁思成先生去世是在1972年,而那一年我尚未出生,“落后”了三十年认识这位历史人物,投心与文字,仿若立于先生身旁,感同身受,几度狂笑亦心酸落泪。

  人,如果不学习历史,是孤立而狼狈的存在的,即不知前世为谁,怎懂今世可为,又哪得来世修为呢?建筑正是一部活历史,应该好好学习和体会的。从这本书,我也感受到知识的广博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益处,对于养儿教子更是如此。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女儿的“明灯”,但通过我自学、自省、自修,我在努力着,与孩子一起学习进步。这也是我第一次仔细看手绘的建筑图,梁思成一丝不苟的画风令我折服。林洙先生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爱,也是天地可鉴的,感人肺腑。也让我懂得夫妻之间真正的理解是需要假以时日的,有时候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我也认为此时我花费时间每日记录博客也是值得的,与人于己都是有好处。甚至,我曾一度联想,把这本书在适当的时机推荐给女儿,引起她的共鸣,也许她会选择学习建筑系?期待!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五):《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天幸?天命?

  作  者:林洙

  出  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

  推  荐:★★★★

  此书已经经过几版,林洙女士也一再进行着补充和修正。

  书中并未过多提及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生活,即使连自己和梁公的生活也并未太多地提及,更多所描述的是梁公毕生的事业,其关于古建筑的考研和对于现代建筑的探索、思考。当然,也从中让我窥觊梁公此人,与此前由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木讷、拘谨决然是不同的。大抵这也使得我们的女诗人最终选择如此这样一个归宿的最好的诠释了。

  与志摹相较,梁公在诗文上的才华自是不如,乃至于在思辨和涵养上,自觉不如金岳霖。然其在事业上的坚韧,却是他人所无法企及的,加之风趣机智,同时也温和儒雅的性格,又受其父任公的影响,一生正直,想来也是为人丈夫的不二人选了。

  这书详细记载了梁公自宾夕法尼亚回过后的种种经历,乃至对于建筑的赏鉴都可谓宝贵。许多方面都只是走马观花地一看,毕竟与此专门之业相距甚远,倒是在某些构建的局部(对于现今学社的管理)能有所借鉴,算是不期然的收获了。

  最使人悲伤和愤恨的,自然要数那十年的苦难,梁公没有能撑过来。在孤寂和迷惘中走完了他最后几年的人生路。这当中有亲友的疏远,弟子的反目,终身事业的无疾而终……书中历历过往,即使现在想来,都让人难以忍受,真不晓得当时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要如何承受这一切。幸好,有这样的一个爱人,一个灵魂之伴侣,在其若干年的“真空”之后,将其填补。

  林洙自然不是徽因,最清楚这一点的,恰恰是她本人。她并没有在徽因的祭日的时候,为梁公准备香烛或者鲜花,也没有陪同前往。她觉得,那是两个人的世界,是没有任何一个旁人能介入或应该介入的。她只是宽容着对方,甚至爱着对方所爱的那个逝去的四月天。

  对了,林洙可算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学生,她称徽因为“林先生”,称梁思成为“梁公”。对两位先生,其自然是又敬,又爱的。也好在这种关系并没有使得其在之后的生活中产生距离。相反的,倒是这种彼此的尊重和互相的开诚布公,使得彼此能够以坦诚为前提,而在之后动荡的年代,在被许多人“劝说”要与之“划清界限”的时候,能够始终不离不弃地守着这个“反面教员”。

  我始终在思考的,是梁思成此生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无疑的,能与徽因结为连理,从国内到欧洲再回到国内的这些年,自然可以说是世人都可羡的;人到中年,彼此恩爱和互相照顾的妻子的离世,和梁公之后的落寞,是多令人痛楚的不幸;能遇到林洙,并再次迸发,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对他们俩都是;而最后这十年……对他来说,病痛和苦难算不了什么,学术遭到批判也算不了什么,而最后的最后,连最根本的艺术观都被统统打碎、摒弃,连最根本的人之尊严都被反复地践踏和蹂躏,那是多么残酷啊!

  在写相关剧本的我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此的痛楚要如何去表现,或者是否该去表现,去如此刺痛曾经历这一切的梁公的亲朋好友们……

  2012.11.08

  王择成

  【部分摘抄】

  北京城的几乎完全是根据《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规划思想建设起来的。

  北京城从地图上看,是一个整齐的“凸”字形,紫禁城是它的中心。除了城墙的西北角略退进一个小角外,全城布局基本是左右对称的。它自北而南,存在着纵观全城的中轴线。北起钟鼓楼,过景山,穿神武门直达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然后出午门、天安门、正阳门直至永定门,全长八千米。这种全城布局上的整体感和稳定感,引起了西方建筑学者的无限赞叹,称之为世界奇观之一。

  “左祖右社”是对皇宫而言,“左祖”指皇宫的左边是祭祖的太庙。“右社”指宫室右边的社稷坛(中山公园,现在还是?)。“旁三门”是指东、西、南、北城墙的四面各有三个城门。不过北京只是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应该就是影视作品中的“九门”?)。日坛在城东,月坛在城西,(日出东方,月升西方?)南面是天坛,北面是地坛。

  “九经九纬”,是城内南北向与东西向各有九条主要街道,而南北的主要街道同时能并列九辆车马即“经涂九轨”。北京的街道原来是很宽的,清末以来被民房逐渐侵占越来越狭了。

  “面朝后市”也是对皇宫而言,皇宫前面是朝廷的行政机构,所以皇帝面对朝廷。“市”是指商业区,封建社会轻视工商业,因此商业区放在皇宫的后面(皇帝面南背北,所以应该是在北面?)。现在的王府井大街是民国以后繁荣起来的。过去地安门大街和鼓楼大街是北京为贵族服务的罪繁华的商业区。前门外的商业区原来是在北京城外,因为辽代与金代的首都在现在北京城的西南。元朝的大都健在今天北京城的位置,必须绕到城北的商业区去,所以干脆就在城外集市做买卖。北京前门外有好几条斜街,就是人们在新旧两城之间走出来的道路,开始是路旁搭起的棚户,慢慢地发展成为固定的建筑和街道。过去一有战争,城外的人就往城里跑,到了明朝嘉靖年间,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卫才建了外城。

  朱启钤1930年创办“中国营造学社”,社长由朱启钤自任,社员最初仅三十人,至1937年发展到八十余人。社员只是一种荣誉,并不担任研究工作。研究工作由职员担任,职员约二十人,职员领取工资,但并非都是社员。社员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由以下几种人组成:

  (一)财界和政界人士:他们直接从经费上或行政上支持学社的工作。如负责中美、中英庚款的官员有周诒春、任鸿隽、徐新六、朱家骅、杭立武、叶恭绰、李书华;财界人士有钱新之、周作民、胡笔江、任凤包、吴延清。

  (二)学术文化界人士:作为一个学术团队要想取得社会的承认,必须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但学社初创,尚未出成果。为了提高学社的知名度就只有邀请当时已享有盛名的学者和文化界人士入社,以提高学社声望。他们是汉学家胡玉缙、美术史家叶瀚、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以及马衡、吴其昌、金开潘、袁同礼、马世杰、孙壮、裘善元、叶公超……

  (三)建筑界人士:鲍鼎、庄俊、华南奎、关颂声、杨廷宝、赵深、陈植、彭济群、汪申、徐敬直、夏世昌、林志可、卢树森、关祖章。可以说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均加入了学社,课件建筑界对学社的支持。

  (四)老交通系成员及社会名流:这些人大都与朱启钤有多年的交往,本人亦有一定的财力,支持学社的工作,并为之解囊相助。其中陶湘、郭葆昌是校订出版《李明仲营造法式》的重要人士。

  (五)营造厂商:陆根泉、钱馨如、赵雪访、马辉堂、宋华卿,其中马辉堂和他的徒弟宋华卿是前清木厂主,专事承包皇家工程,精通清式做法。赵雪访是琉璃厂厂主,马、宋、赵三人是以古建专家身份被邀请入社的。

  (六)外籍学者:美籍有瞿孟生、温德、费慰梅,德籍有艾克、鲍希曼,日籍有松崎、桥川、荒木。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后感(六):林洙的贡献《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林洙的贡献《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洙,在众多的梁思成林徽因传记中最具特色。里面图文并茂,带有大量的插图,版式设计美观,看起来非常舒服。林洙是梁思成的第二位夫人,相伴梁先生走完了最后的十年。而在此之前,她是梁思成的同事,林徽因的学生,和梁家来往密切,她的传记对了解梁思成和林徽因非常重要,尤其是梁思成的晚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不过林洙并不是历史学家,对梁林早期的生活的描述多是陆续听他们讲述的,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并不能确定就完全准确。

  关于林洙和梁思成的婚姻,在网络中很多人都持批评的态度,开始我也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主要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个人的爱情故事比他们的事业更广为人知,尤其是金岳霖先生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坚守了一辈子,所以相应的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又续弦就显得很别扭了。就是梁家也没有能够接受林洙,这是一门始终没有得到祝福的婚姻。当我在这本书中看到梁思成和林洙的爱情的时候,看到两个人的情书,其实心里感觉挺别扭的。梁思成毕竟是六十岁的老人了,可是想一想,比梁思成年长的老人再娶,也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老年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有自己的爱情呢?

  其实如果梁思成的太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良家妇女,如果梁思成的太太不是美丽又才华横溢的林徽因,那么梁思成的再婚都变得无可非议。只是在林徽因的巨大阴影下面,林洙不知道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委屈。了解得越多,就越感觉这是一位很平凡很善良的女人,在最后的十年里她跟着梁思成不但没有享受过美好幸福的晚年,反而承受了太多太多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文革中梁思成被打倒,如果没有她在身边,也许梁思成不见得能够挺到72年。

  梁思成去世后,四十年里,林洙作为当年梁思成的资料员,整理出版了一本又一本关于梁思成的书,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做了大量的工作,却很少把自己的工作整理出来发表,他们总觉得以后的时间还很长,总觉得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结果他们留下的文字和他们创造性的工作相比实在是太少了。而在他们去世以后,林洙默默的一点一点的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一本一本的出版,《困惑的大匠》、《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凝动的音乐》、《中国营造社史略》、《佛像的历史》、《大拙至美》、《心灵之旅》、《梁思成建筑画》、《未完成的测绘图》……

  林洙的书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对此我们应该感谢这位不平凡的女人。不过虽然说这本《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这本书非常漂亮,但是在我读的过程中却感觉有点曾似相识,我把《困惑的大匠》打开以后才发现,这本书里面大部分内容都和《困惑的大匠》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在那本书的基础上,在开头结尾加入了自己的内容,部分做了修改,重新排版加入了图片,多数文字内容都没有改变。我感觉作者应该提到这一点,否则会让读过《困惑的大匠》的人,会真的感到困惑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