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到底要不要老人带孩子,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到底要不要老人带孩子,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2017-12-25 12:00:52 作者:国馆文化 阅读:载入中…

到底要不要老人带孩子,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什么人带孩子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带孩子的人是什么样。

  ——国馆君按

  上海的梁先生最近有些崩溃。

  因为乡下的父亲说话十分开朗,

  又强烈要求要带两年的孙子,

  还一分钱不用给,

  结果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

  把儿子小华接到身边时,

  梁先生夫妇俩傻眼了。

  那天邻居家的同龄小朋友生日

  盛情邀请了小华一块去吃蛋糕,

  因为平时没怎么吃,

  精致好看的蛋糕对儿子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

  邻居按人头切了一块不要,

  非得把整个蛋糕据为己有

  邻居小孩也急了,

  跟妈妈哭诉说不要这个人来家里,

  还不肯分蛋糕给小华,

  谁知小华爆出一句:“你妈的”,

  在场大人瞬间沉默

  小华妈妈瞪了一眼梁先生,气不打一处来:

  “你看看,都是跟你爸学的!”

  梁先生也很无奈,这都什么玩意,

  好的不学,偏偏学了这些粗口。

  ▲图片来源「上海A叔」

  再看另一个故事

  小松今年8岁,因为父母工作调动,

  5岁就送到老家县城里给退休的干部爷爷带。

  5岁前的小松还有些调皮捣蛋,

  但给爷爷奶奶带的这三年里,

  一回来变了个人似的,

  做事有规有矩,待人有礼貌

  眼神纯净,心地十分善良

  校里校外、邻里乡亲都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那天爸爸在沙发躺着午休,

  电视机一直开着,

  小松原本在房间鼓捣着自己的玩具,

  想出来客厅拿水喝,

  他看到爸爸睡着了,

  蹑手蹑脚的,偷偷拿着遥控器,

  把音量按到最低,

  然后轻轻拿水壶倒满水,

  又蹑手蹑脚地走回房间,

  连门都不敢关,

  怕有丁点声响吵到爸爸,

  他就坐在房间的地垫上,

  静静地看动画书。

  这一切,其实都看在爸爸眼里,

  后来他问小松:

  “儿子,中午爸爸看着电视你怎么把声音关没了呢?”

  小松一脸诧异:

  “我看你睡着了呀,电视声音大会吵到你。”

  “谁教你的呀?”

  “爷爷说别人午睡的时候一定不能发出声响影响别人。”

  爸爸十分欣慰,晚上打了个电话回家,

  感谢老父亲对孙子的教育

  ▲图片来源「谢龙」

   

  同样是隔代老爷子带孙子,

  差距咋就那么大?

  其实,差距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隔代育儿,是被各种媒体煽风点火燥起来的一种偏见!

  你看小华的爷爷,

  性情暴烈,喜欢说粗话,

  自然小华跟爷爷时间久了,

  张口就来粗话很正常

  小松的爷爷不一样

  干部出身,作风优良,

  可能年轻时受过良好教育,

  综合素质高,

  小松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久了,

  多半会向爷爷的性格作风倾斜。

  教育家塞德兹就说过一句话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

  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

  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所以,孩子谁带不是重点,

  重点是带孩子的那个人怎么样!

  但在很多年轻一代的观念里,

  隔代育儿=反科学育儿,

  当然不可置否一些老旧的错误方式

  但总的来说,单单就带孩子这事,

  年轻人还真没资格说老人

  ▲图片来源「木羽乐」

  讲一个身边真实故事

  我一大学同学,大家叫他老罗,

  生性好玩,结果女朋友未婚先孕,

  刚大学毕业,就匆匆忙忙结婚了。

  毕业不到半年,就生了一个男娃,

  两夫妻本身自己都稚气未脱样子

  又受身边人鼓吹,咬着牙坚持自己带孩子。

  结果倒好,两人一下班就躺家里玩手机

  他们的儿子才两岁,

  就已经会拿着手机鼓捣了,

  不给玩,就使劲哭。

  前两天几个老同学去他家聚,

  孩子怕生,几个女同学想抱抱他,

  结果坐在地板上哭了起来,

  为了哄孩子,

  其中一个女同学拿出手机,

  打开一个动画视频给孩子看,

  哎,马上就不哭了,

  别看他不识字,

  鼓捣起来,却十分流畅,

  早知那么奏效,

  还费那么大劲哄干嘛。

  在厨房洗菜的老罗探出个头说:

  “看,我儿子好带吧,

  一部手机搞定!”

  我不敢苟同,

  这么小的孩子,

  却中了手机的魔怔,

  这对眼睛健康有影响不说,

  让孩子沉迷手机怎么看都不是一件乐观的事吧。

  再看老罗两夫妇,

  只要在家,要么开着电脑游戏

  要么躺着玩手机煲剧,

  周末也不出去带孩子走走,

  这不是爸妈惯着的还能有谁?

  ▲图片来源「苋牧」

  鲁迅曾说:“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

  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直接接触孩子的人,

  就是最能形成直接影响的环境,

  但这有一个误区,

  市面上很多打着早教旗号的教育机构,

  误导许多年轻家长本末倒置

  将超前教育摆在了头等位置

  其实,比起让孩子过早接触钢琴、绘画等,

  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专业技能,

  反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人格教育。

  这一方面隔代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前瞻性——

  ·成型人格

  孩子从小的人格成长

  身边的大人是唯一的导师,

  很多情况下,年轻父母尚未拥有成型的人格,

  在很多事情的处理、情绪控制上都稍显稚气,

  隔代老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三观,

  作风正直纯朴,能给予孩子正能量的人格影响。

  ·心理支持

  现在的育儿市场乱象严重

  各类育儿书籍和信息铺天盖地

  对新手父母来说遇上事时会不知所措

  老人的存在无疑为年轻父母提供了许多心理支持。

  一位年轻妈妈曾说,宝宝生病了,

  她和老公记得团团转,不知所措,

  只是一门心思带着孩子去医院

  也不知道准备什么,

  在一旁的婆婆也很心急,

  但手里不会闲着,

  给宝宝又是包抱毯,拿尿布,

  毫不慌乱,看到婆婆“淡定神奇

  内心紧张焦虑可以缓解很多。

  ·融洽家庭氛围

  婆媳矛盾向来困扰很多人,

  其实这源于婆媳之间了解甚少,

  当因为带孩子而彼此真正相处时,

  双方的感情可以因为对孩子的尽心更融洽。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多沟通,不事事追求是非对错,

  这样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大家相处甚欢,皆大欢喜

  ▲图片来源「曾经想念

  儿童心理学认为:

  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管理模式。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

  前期的成长需要的是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的稳定分工,

  这时候隔代人的教育介入,

  可以更让孩子拥有更全面的人格。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不是车间倒模生产的“零件”,

  就因为这样的独特性存在,

  才让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拥有无限可能,

  只是,一个有远见的父母,

  会将可能放大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会给孩子营造一个科学而健康的成长环境。

  学前教育专家肖巍教授曾说:

  “放下父母年轻没经验

  老人过时育儿不科学的偏见,

  对此执念的人,都是愚昧的。”

  不管谁带孩子,

  一切都在于人本身,

  跟年龄时代都无关系

  ▲图片来源「Nathan Chong」

  ◎ 本期编辑 ✎ 火页  本期主播 ✎ 郭女侠欢欢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国馆君推荐

  行色匆匆,你我都是带着面具生存的平凡人,撕去面具的伪装后,你会发现,真正能唤醒你灵魂深处力量的,是你内心的知性。做女人,外貌很重要,气质很重要,知性,最重要。

  希望你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长一岁有长一岁的智慧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个阅读公众号

  知性范

  长按指纹,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 ✉:深度关注女性励志成长,观点犀利,不失风趣,有灵魂的文字,就像一个陪伴身旁的知音闺蜜,让你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懂精致生活的知性女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