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0篇

2017-12-29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10篇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是一本由曾仕强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一):剧透

  一般人总以为快乐和贫富有很密切的关联,认为金钱万能,金钱可以主宰一切,可以买到所需要的快乐。事实上,快乐和贫富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快乐穷人,也有不快乐的富翁。金钱至上,确实可以买到想要的时间空间、各种物质。但是拥有金钱的人也伴随着很大的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绑架、被撕票,赔掉健康甚至性命,哪里还有快乐可言?

  追求感官的刺激好像是一般大众追求快乐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但是,读书的快乐,只是少数有心得的人才求得到;为官的快乐,也不过是少数仕途得意的人才能得到。于是感官的刺激必须逐渐加重,否则普通大众很快就会觉得乏味而不快乐。于是有人在饮酒狂欢之余,还要加上一点儿可卡因,以增加刺激。原本不想吸毒的人,竟然也染上了毒瘾,而且愈陷愈深,难以自拔。追求感官的快乐反而产生很大的痛苦,恐怕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有毒品就有人要用,于是引起警界的穷追严惩。就算会受到重罚,照样也有人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出新花样,让更多的人冒险,也使得警察更加疲于奔命

  要争夺,谁不想只是君子之争,不用争得面红耳赤?然而一旦涉及争夺,必然会情绪高涨,理智退隐,不斗得你死我活,怎肯罢手?争夺什么?起初是争夺快乐,后来却变成以争夺为快乐。政客、大企业家、赌徒、杀手,都舍不得离开争夺,对争夺乐此不疲

  大家都退让而不争夺,似乎也不好。让来让去,某种东西如果大家都不要,到底要让给谁?甚至有人认为凡退让都是假的,不过是虚晃一招,最后还是当仁不让,这种以让为争的方式不过是多一重面具而已。

  征占更是奇怪,轻易即能占有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想要,想要的东西又占有不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什么人不希望占为己有?结果却什么人都占据不了,只能安放在博物馆里。谁都想要的东西,如果谁都得不到,大家还处心积虑,费尽苦心有什么意义呢?

  退一步想,若是谁都不希望占有钻石,钻石还能成为宝贝吗?大家不要的土地,被称为荒岛,人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就是废物。

  人类求生存、自私、求快乐,原本都不是问题。但是由于脑筋不清楚观念模糊,因而产生了很多困扰,终于成为人性的弱点。

  凡是有生命的都会求生存。动物如此,植物亦然。生物具有生命,无不尽力求生存。人类的智慧使我们善于因应植物求生存的性质,对植物予取予求。希望某种植物多繁殖一些,就利用这种植物求生存所需要的因素,尽力给予满足,以达成人类的欲望。希望某种植物减少,也利用这种植物求生存所需的因素,尽量加以控制,使其失去作用,这种植物自然减少。

  狗要求生存,狗主人利用狗求生存的本能来加以控制,教它看门、捡东西,甚至依仗主人的势来看扁别人。爱狗的人对狗求生存的本能十分熟悉,而狗从这些人身上的气味也嗅得出他们是爱狗的人,因而彼此喜欢,很容易拉近距离

  人类利用动物求生存的本能,还设计出各种捕捉动物的用具和陷阱。从这个角度来看,动物求生存有时候也成为一种弱点。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求生存的欲望,也被同类用来作为统治、领导、驾驭、控制的主要诉求,成为不可避免的弱点。当然,人类的观念、行为比动物更加复杂。我们求生存,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改变,逐渐演变为自私,还以求快乐来替自己找借口,弄得比动物更苦恼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二):好书

  时代逐渐进步,环境和医疗保健的改善使得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现在的男性活到知天命女性活过耳顺之年,已属轻而易举发达国家99%的新生儿可以庆祝周岁,98%的儿童可以活过四分之一世纪。但是人类怕死的心理犹存,贪生的欲望又大幅度增强。自秦始皇以来,便积极追求长生不老。活得长久的人,还要希望活得更久,最好永远不死。全世界的人,都追求长生,甚至永生。有的祈求宗教保护,有的寄希望于仙丹的功效,如今还有人借助科学力量

  贪生是人类求生存的第二特征。人类一方面怕死,一方面贪生,所以做了很多事情,变出许多花样来延长寿命。使得人类在传宗接代的动物本能之外,又发展出其他动物望尘莫及文化,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爱迪生如果只活到十五岁,那么不可能有那么多发明;爱因斯坦假若不是活得那么长久,怎么想得出相对论?孔子活不到七十多岁,就无法体验自由自在却能够中规中矩的生活乐趣;姜太公若是活不到那么大把年纪,遇不到周文王,一生的抱负便无法施展。古今中外文明创造,无不得力于人类寿命的延长。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三):透漏一下

  一般人总以为快乐和贫富有很密切的关联,认为金钱万能,金钱可以主宰一切,可以买到所需要的快乐。事实上,快乐和贫富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有快乐的穷人,也有不快乐的富翁。金钱至上,确实可以买到想要的时间、空间、各种物质。但是拥有金钱的人也伴随着很大的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绑架、被撕票,赔掉健康甚至性命,哪里还有快乐可言?

  追求感官的刺激好像是一般大众追求快乐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但是,读书的快乐,只是少数有心得的人才求得到;为官的快乐,也不过是少数仕途得意的人才能得到。于是感官的刺激必须逐渐加重,否则普通大众很快就会觉得乏味而不快乐。于是有人在饮酒狂欢之余,还要加上一点儿可卡因,以增加刺激。原本不想吸毒的人,竟然也染上了毒瘾,而且愈陷愈深,难以自拔。追求感官的快乐反而产生很大的痛苦,恐怕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有毒品就有人要用,于是引起警界的穷追严惩。就算会受到重罚,照样也有人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出新花样,让更多的人冒险,也使得警察更加疲于奔命。

  要争夺,谁不想只是君子之争,不用争得面红耳赤?然而一旦涉及争夺,必然会情绪高涨,理智退隐,不斗得你死我活,怎肯罢手?争夺什么?起初是争夺快乐,后来却变成以争夺为快乐。政客、大企业家、赌徒、杀手,都舍不得离开争夺,对争夺乐此不疲。

  大家都退让而不争夺,似乎也不好。让来让去,某种东西如果大家都不要,到底要让给谁?甚至有人认为凡退让都是假的,不过是虚晃一招,最后还是当仁不让,这种以让为争的方式不过是多一重面具而已。

  征占更是奇怪,轻易即能占有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想要,想要的东西又占有不了。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什么人不希望占为己有?结果却什么人都占据不了,只能安放在博物馆里。谁都想要的东西,如果谁都得不到,大家还处心积虑,费尽苦心有什么意义呢?

  退一步想,若是谁都不希望占有钻石,钻石还能成为宝贝吗?大家不要的土地,被称为荒岛,人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就是废物。

  人类求生存、自私、求快乐,原本都不是问题。但是由于脑筋不清楚、观念模糊,因而产生了很多困扰,终于成为人性的弱点。

  凡是有生命的都会求生存。动物如此,植物亦然。生物具有生命,无不尽力求生存。人类的智慧使我们善于因应植物求生存的性质,对植物予取予求。希望某种植物多繁殖一些,就利用这种植物求生存所需要的因素,尽力给予满足,以达成人类的欲望。希望某种植物减少,也利用这种植物求生存所需的因素,尽量加以控制,使其失去作用,这种植物自然减少。

  狗要求生存,狗主人利用狗求生存的本能来加以控制,教它看门、捡东西,甚至依仗主人的势来看扁别人。爱狗的人对狗求生存的本能十分熟悉,而狗从这些人身上的气味也嗅得出他们是爱狗的人,因而彼此喜欢,很容易拉近距离。

  人类利用动物求生存的本能,还设计出各种捕捉动物的用具和陷阱。从这个角度来看,动物求生存有时候也成为一种弱点。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求生存的欲望,也被同类用来作为统治、领导、驾驭、控制的主要诉求,成为不可避免的弱点。当然,人类的观念、行为比动物更加复杂。我们求生存,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逐渐演变为自私,还以求快乐来替自己找借口,弄得比动物更苦恼。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四):书中精华记录

  植物求生存,但由于它们不能活动的缘故,只能就固定位置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植物的弱点相当单纯,就是不能活动,缺乏变换生存环境的能力

  动物求生存,具有活动的本能,可以变换生存的环境,却必须完全适应外界的种种变化,并没有能力来加以改造。动物的弱点在于不能创造,只能够适者生存

  人类就不是这样,我们能够活动,可以选择生存的环境。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具有思想,因有思想而具备创造、选择的能力,上帝给了人以宝贵的思想,但也给了人这些与生俱来的弱点。

  人性的三个弱点:

  一:求生存

  (贪生:营养食品--保健用品--健身设施)

  (怕死:医药广告--保险制度--保安系统)

  (顾自己 :私人保镖--个人保险--防身设备)

  二:自私

  (贪利:巨额奖金--丰富奖品--终生优待)

  (贪名:捧为偶像--广为宣传--建排行榜)

  (贪享受:招待旅游--提供参观--免费享用--特权优待 )

  三:求快乐

  (争夺:各种竞赛--限时抢购--有限资源抢夺)

  (刺激:奇人奇事--名人隐私--艺人花边--欲望刺激)

  ( 征占:好东西占为己有 )

  因这些弱点而衍生出四种基本欲望:

  生存欲望(贪生怕死、好生恶死)

  异性欲望:(受异性关注、被异性赏识、个人贪爱—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有多偶倾向但与私人占有欲相矛盾

  权力欲望:(权利地位名利)

  合群欲望:(多数人喜欢交朋友,结党营私构建自己的关系网、从众心理)

  为人处世之道:

  贫富:有钱时想别人,无钱时想自己。

  得失:得意时不炫耀,失意时不诉苦。

  尊卑:位尊时不虚妄,位卑时不讨好。

  强弱:势强时多助人,势弱时要自持。

  健衰:体健时应爱惜,体衰时多锻炼。

  老少:年轻时要谦恭,年老时不固执。

  进退;前进时想退路,后退时要救人。

  主从:为主时不苛求,附从时不奉迎。

  施受:施舍时要舍得,受益时要感谢

  正误:有理时能恕人,错误时要坦承。

  中国民间流传的“做人十要”:

  一表人才:自己诚信实意,由内而外让人家获得良好印象

  两套西装:穿着衣物要配合身份和场所,务求得宜

  三杯酒量:社交活动饮酒适量以维持礼节

  四圈麻将:培养若干技艺或参加某种活动,以期拓展社交

  五方交游:交友不必局限于特定的范围,以增广见闻

  六出祁山:遭遇困难要不折不挠,并且愈挫愈勇全力以赴

  七术打马:适当的尊重长上,实在有其必要,最好以正道来博得上级的赏识

  八口吹牛:人不免自我吹嘘,只要不过分,当属人之常情

  九分努力:纵然资质再高、背景再好、机会再多、如果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

  十分忍耐:一切修养都赶不上忍耐的重要,为超越艰难的挑战,必须坚毅进取,十分忍耐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五):喜欢里面的语言哲理

  人性的弱点,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也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并且没有改变的。

  只要人有思想,就会触及这些弱点。没有思想的人,不会因应这些弱点,反而令人担心

  植物求生存,但由于它们不能活动的缘故,只能就固定的位置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植物的弱点相当单纯,就是不能活动,缺乏变换生存环境的能力。

  动物求生存,具有活动的本能,可以变换生存的环境,却必须完全适应外界的种种变化,并没有能力来加以改造。动物的弱点在于不能创造,只能够适者生存。

  人类就不是这样,我们能够活动,可以选择生存的环境。同时具有创造的能力,可以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更加合乎我们的需要。然而,人类的弱点在于具有选择的能力,却缺乏判断的素养;有创造的能力,却往往走错了方向,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愈来愈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六):评论发不上来怎么办?

  白居易晚年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人生苦短,不管贫富,都应该笑口常开,快快乐乐度过一生。但是,白居易自己做到了吗?恐怕也未必。

  美国有一首民谣,大意是:有人吞下一只苍蝇,赶快吞下一只蜘蛛去捉苍蝇。想想觉得并不妥当,于是赶快又吞下一只小鸟,去把蜘蛛吃掉。

  小鸟怎么办,这首民谣没有给出答案。可是人类的欲望,似乎正是如此这般:求生存先是怕死,死不了就要贪生,怕死贪生造成只顾自己,顾自己过分了就成为自私。自私先是贪利,然后贪名,有名有利之后就贪图享受。享受由刺激入手,继以争夺,终于兴起征占的念头。原本只是单纯的求生存,最后演变成为征服别人占据喜爱的东西,甚至连生命都可以放弃,竟然违反了求生存的初衷。这样的人类,弱点是不是很明显而令人觉得怪异呢?这种明显而怪异的现象,是不是人的问题呢?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七):强烈推荐,写的很好

  人性的弱点,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也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并且没有改变的。

  只要人有思想,就会触及这些弱点。没有思想的人,不会因应这些弱点,反而令人担心。

  植物求生存,但由于它们不能活动的缘故,只能就固定的位置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植物的弱点相当单纯,就是不能活动,缺乏变换生存环境的能力。

  动物求生存,具有活动的本能,可以变换生存的环境,却必须完全适应外界的种种变化,并没有能力来加以改造。动物的弱点在于不能创造,只能够适者生存。

  人类就不是这样,我们能够活动,可以选择生存的环境。同时具有创造的能力,可以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更加合乎我们的需要。然而,人类的弱点在于具有选择的能力,却缺乏判断的素养;有创造的能力,却往往走错了方向,把生存环境改造得愈来愈对人类的生存不利。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八):记住这三点,8个字!就不用买书了

  人性的弱点

  一:求生存

  (贪生:营养食品--保健用品--健身设施)

  (怕死:医药广告--保险制度--保安系统)

  (顾自己 :私人保镖--个人保险--防身设备)

  二:自私

  (贪利:巨额奖金--丰富奖品--终生优待)

  (贪名:捧为偶像--广为宣传--建排行榜)

  (贪享受:招待旅游--提供参观--免费享用--特权优待 )

  三:求快乐

  (争夺:各种竞赛--限时抢购--有限资源抢夺)

  (刺激:奇人奇事--名人隐私--艺人花边--胃口刺激)

  ( 征占:好东西占为己有 )

  书里没啥可看的东西,3点捉摸透即可~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九):内容写得很好

  时代逐渐进步,环境和医疗保健的改善使得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现在的男性活到知天命,女性活过耳顺之年,已属轻而易举。发达国家99%的新生儿可以庆祝周岁,98%的儿童可以活过四分之一世纪。但是人类怕死的心理犹存,贪生的欲望又大幅度增强。自秦始皇以来,便积极追求长生不老。活得长久的人,还要希望活得更久,最好永远不死。全世界的人,都追求长生,甚至永生。有的祈求宗教保护,有的寄希望于仙丹的功效,如今还有人借助科学的力量。

  贪生是人类求生存的第二特征。人类一方面怕死,一方面贪生,所以做了很多事情,变出许多花样来延长寿命。使得人类在传宗接代的动物本能之外,又发展出其他动物望尘莫及的文化,使人类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爱迪生如果只活到十五岁,那么不可能有那么多发明;爱因斯坦假若不是活得那么长久,怎么想得出相对论?孔子活不到七十多岁,就无法体验自由自在却能够中规中矩的生活乐趣;姜太公若是活不到那么大把年纪,遇不到周文王,一生的抱负便无法施展。古今中外的文明创造,无不得力于人类寿命的延长。

  然而,人能不能长寿,不完全靠自己,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索马里的幼童病死、饿死,责任并不在天真无邪的小孩;美国儿童健康活泼,也不是出自美国孩童的努力。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读后感(十):曾大师的书,来支持

  自古以来,大家只记着某人的过失,却很快忘记他的功劳。功没过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主要依据。很多人汲汲功名,不惜牺牲他人以求建立自己的功劳,不知道为的是什么。

  孔子非常伟大,但是孔子是谁,谁又是孔子?孔子生前,孔丘便是孔子,孔子即是孔丘。孔子逝世以后,孔子变成一个符号,代表曾经有那么一个人,现在只是活在人们的心中,却找不到具体人物的存在。就算孔子真的再生,清清楚楚地表现孔子的一切,我们也只能推崇他为“孔子再世”,并不会认定他就是孔子,所以孔子的高名相对于孔子本人来说也是空的。

  快乐和悲哀,前者容易忘记而后者难以忘怀。享受周末,使许多人下周一上班时更加痛苦;享受假期,可能会增加财务的负担;双方对享受方法的意见不合时,也会增加彼此的苦恼。

  何况人的欲望似乎永远没有止境。由俭入奢易,要从奢侈的生活返回俭朴的日子非常困难。生活水准只能逐步提高,而提高之后,却仍然觉得不满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