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亡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死亡课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亡课的读后感10篇

  《死亡课》是一本由[美] 麦克劳夫查尔斯·科尔(Charles A.Corr) /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课》读后感(一):唯有认知死亡 才能活出生命的质感

  说到人为什么而活,活的意义是什么?梦想成功,甚至是为了家人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但没有几个人愿意承认,生死这两种人生价态之间的关系,活着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死的舒服准备的,所以大多的我们都畏惧死亡,而不能接受、正视、理解的人,是很难活出精彩的。因为不管你是否愿意,死期该来的时候谁也挡不住,也不会迟一步。而实际上,“死”只是一种定义,而“生”则代表一种意义。

  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办学机构中,各种各样教育培训课程很多,但关于死亡,却是几近空白的,说到死,无论老少健康与否,都本能的让人毛骨悚然。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躲避天灾人祸等意外造成的死亡威胁,也逃不脱疾患老病等的死亡魔爪,在生死一线间,其结果就在心念,就还哦昂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一样,癌本身一般是不会致人死亡的,但多数的患者都是被自己营造的悲观无望情绪吓死了。这种心理波动和不敢正视是最大的危险所在。人活一世终有一死,其言也善,这尽管不是一个死人说的话,但这是一个研究死亡十几年,接触濒死之人无数的学术专业人士的理论著作学说,以借死亡之口给在生之人的生命忠告。

  这堂生动的死亡课,是通识教育(也叫做博雅教育)课程之一,读来很通俗,没有哲学的思辨性和难懂,也没有文学恐怖特效的渲染,作者平常的洞世心态来写,好像是在说吃饭睡觉这样波澜不惊琐事一般,让人读来轻松,尽管始终以死亡贯穿,却是教人在死亡面前变得平和淡然,全完找不见死前的恐惧思维。加之这本教科书更是将范围缩小锁定在儿童阶段,看来残忍,实际上是明智的大爱,“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在高手孩子怎么活着的同时,让他知道死亡是什么,才是人格健全的一种体现,就好像我们总是在小的时候被告知不能做什么,要怎么做,却很少有人高手我们为什么。这种却是是比导致人格缺陷,甚至会诱发心理变态和人格畸形,这也是少年叛逆甚至自杀率攀升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的缺失。

  生与死,贯穿于生命的始终,现在教人们如何寻找和感恩幸福的书很多,而教人如何应对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的书却很少,中国的青少年更是没有美国孩子的机会课堂学习这一观念,所以多数的中国孩子即便在长大后还是无法承受死亡别离的痛苦打击,很难走出这种阴影。须知:爱有多种表现形式,教人认知死亡,也是生命塑造和重建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书的分析是以美国社会为原型进行的探索,在描述死亡的过程中力求让人们知道阿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从不同的人生阶段来拜年话的看待死亡,最后又从道德、伦理、家庭精神价值方面进行了死亡课题的总结,让人们在对死亡体系的认知更深入,尽管死亡是一种无法提前预知的事情,但唯有在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明白生的意义和死的价值,才能找到活出生命质感的方法,即学习必要的死亡课程。

  最后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这本《死亡课》中的死亡教育并非面对死亡时的心理辅导,而是要长期作用人体思维意识的一种活动,而非立竿见影的应急良药,不能求速愈,只需待慢养。

  《死亡课》读后感(二):生死之间,学会珍惜

  生死之间,学会珍惜

  评《死亡课》

  每个人都有生命终结的一天,那就是死;因此有人说,人从出生开始,便被判定了死刑,只是缓期执行的时间问题。每个人看待死亡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观点结论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终有一死,便可把生命看淡,一生之中随遇而安;有的人认为因为生命有了期限,于是便抓紧时间去体验生活,发挥生命的潜力。《死亡课》搜集了人们对死亡、临终的观点,教我们如何在生死之间珍惜我们的生命和时间,教我们更客观地看待死亡。

  在《死亡课》中,我们接受了关于死亡的教育:包括死亡的定义、濒临死亡的状态和对于他们死亡的感觉特别亲人),一些人对于死亡的看法、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行为以及持有的关于死亡的信仰。死亡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在叙述各种观点的同时,书中还辅助提供了各种关于死亡的事例,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提供了美国关于死亡的成因、形式等方面的各种数据,为我们了解死亡的社会成因提供了佐证。比如说不同种族和性别方面对死亡的不一样看法,因为社会环境和生存问题的不同,死亡的数据也大有区别。

  蒙田说:哲学,就是教我们学会死。面对死亡,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信仰,《死亡课》里的种种看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死亡、珍惜生命。就像接受一些死亡的智慧,如赛内卡说:生命,如你所知,不比总是匆匆。我们不知为了活着,更是为了活得好。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而不是将就着活命。生命在于质量,而不在于长短。如果他遇到挫折心灵得不到安宁,他就放开自我。无论他是主动要求终结还是必须接受死亡,无论来得快还是慢,对他来所都无所谓。死得早晚不代表任何事情,死得值得才是重点。死得其所也算是对糟糕生活的逃离。

  因为失去,所以珍惜。当我们透彻理解死亡的意义之后,我们才会像在坠入海中仅仅抓住救命稻草那样,紧紧地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明白了死亡,人才会感恩生命、善待生活,并且尽可能地用最好的一面献给其他人。只有死亡可以让平日显得非常渺小和无足轻重的事情变得更加重大起来,当知道我们的亲人行将离开,我们会更加亲切地照顾ta,满足ta的要求,让ta对这个世界尽量不留下遗憾。死亡,让我们不仅学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也让我们学会感恩、善待他人。

  在生死之间,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命。

  2011-8-19

  《死亡课》读后感(三):社会性课题

  2011年4月《西藏生死书》正式解禁出版,因为隶属于敏感题材,出版公司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大型的宣传,但是销售却一路飙升,与此书能够抚慰很多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慌不无关系

  就世界人口来说,当下之中国无信仰人群(迷信另当别论)的比例算得上是名列前茅的。纵观世界各地的宗教和信仰,最终极的问题就是解惑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在这一来一去之间,又可以做些什么。于是,对于没有信仰之人,出生代表过去或许可以不予以考虑,死亡代表未来必将亲历的结果,迷惑,忧虑,惶恐等心态是源自不知道生命终结之后是另一种开始,抑或是就此消亡。因此,《西藏生死书》这样一本教人生时即可坦然面对死亡,净化心灵的作品自然为浮躁时代里盲目而无所依的人群带来了重要的安抚。虽然它并不是那种强烈地宗教灌输作品,但是不可否认,它依然是一本以信仰为蓝本的生死启示录

  比起《西藏生死书》,这本名为《死亡课》的美国著作,却只是把宗教信仰纳入其中,作为整个课题的一部分,来研究,呈现整个人类死亡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死亡课》实际上是一本关于社会死亡学的作品。

  或许一提及死亡,多数人都要心生忌讳的,即便如今算是极为开放的时代,可是死亡依然是一件让人极力回避,不敢直面的事情。这一方面我亦然有感。可能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的直面恐怖电影里的死亡,甚至兴趣盎然的阅读推理作品里的谋杀,又或者面对社会新闻中种种灾祸也可以冷眼旁观,惟有切实的发生在自己的周边,才会产生真正的心悸,持续性的伤痛,和难以抹灭的创伤,此时只剩下避而不谈的孤僻,因为任何事外之人也不可能真切的体会当事人的心情。自然,任何人尚且不用忧虑的时候要远离,不得不经历的时候更希望忘却,这不是一个好的话题,但是这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即我们最终要行向何方。

  《死亡课》不是一本教人寻找信仰的书,更多的是让人懂得理性与勇气。它也不是在你抑郁或者迷茫时的一颗灵丹妙药,而是带理智的你领悟人生最真实的一面。把生命看作一种社会性地存在,一种可以被解析的流逝,它不只是个体,更是集体的共通。

  如果说《西藏生死书》是感性的,那么《死亡课》就是绝对的理性,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使人们坦然的面对自己的生死,平和安详的接受亲人的离去,都是为死亡里的未知寻一片宁静,为短暂的人生多一些预留,以便能够让人以更开阔的胸怀去对待生命的必然。

  《死亡课》读后感(四):也谈生与死

  我感觉,中国人对死亡问题重视,这从与死亡有关的成语非常之多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舍身取义、视死如归、 死不改悔、死不悔改、死不瞑目、死不足惜、死得其所、死而后已、死而无悔、死而无怨等等。中国人很少单独的谈起生死,只要提到了死亡,多是把死亡作为一种终极状态来形容,而且往往与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与死时的状态,或者与死的目的有关,很少去思考抽象意义上的死亡。但是,我因为自己性格非常脆弱,倒是经常会想起死来,甚至很多次还选择了死法。所以,读这本《死亡课》让我想到很多问题。所以,写这篇书评,我想谈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对生与死的理解和思考,另一个是由这本书所想到的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对死亡的理解和态度

  死,在我看来可以理解成与生所相对的一个点,是生命线段的两个端点。生,是生命的开端,而死,是生命的结束。在这里,死亡是一个临界点,在那一刹那间,死成为完成时,成为一种既成的状态。在这个点之前,是活着,而跨过这个点,就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死亡的世界。在此之前是光明,跨过一步是黑暗

  死,在我看来似乎也可以理解成一条线,一条联结生与死的线,这样,死就成为一个过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每个人一出生,就注定开始了奔向死亡的征途,就是沿着生命轨迹向死亡运动,向死亡靠近的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躲不过死亡这样的最终的结局。所以说,死是迟早都要来的事情,用不着着急。这样看来,我时常因为生活的无聊、没有意义而想到死,还是太过幼稚了。

  死,在我看来也可以理解生命中与生相对的两个方面,是理解生命的两个入口。生命是一个存在,也是一个过程,而生与死就是这个存在、这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联共生,缺一不可。可以试想,没有了生,生命体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了这个人,也就没有意义可言;而没有了死,生也失去了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个永不消亡的东西对人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那他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死明明是生的对立面,是生的否定者,是生的终结状态,但是它却赋予了生以意义。因为生,才有死,而有了死,生才有了意义。

  看完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中查尔斯·科尔的这本《死亡课》,感慨良多。发了这么一通感慨后,再想想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死,我觉得,《论语》中有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传了两千多年,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只是关注现世,少去考虑死后。虽然也有阴阳循环、善恶报应之说,但其间也只是个人良心上的约束,似乎远没有西方的天堂和地狱那样具有最终审判的作用,也没那般恐吓意味。所以,中国人在对待死亡上,往往把其归结为天意、归结为命运,所谓“死生由命,富贵在天”,颇有些自然而然听之任之的态度在里面。说白了,中国人也怕死,但死亡并不给我们造成压力,并不让我们感到特别恐惧——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一句“这是命”,就什么都不怕了。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亲人以及自己的死亡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中国人所认识的死亡,是生老病死中的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必然而来的事情,是每个人都必须走向的结局,并且更多的从生的意义上来认识死亡,这样就没有多少负面情绪。但西方人不同,因为宗教的缘故,死亡于他们来说,是决定在另一个世界的生存状态的事件,是生命的最终审判,到底是在天堂享福,还是在地狱受苦,全由死亡来决定,由不得西方人不紧张,不忐忑,不焦虑。所以,文化决定了对死亡的认识,也决定了死亡的意义。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中西葬礼不同,就能稍见端倪。西方人的葬礼,是我从影视剧中看的,往往是一种宗教仪式,整个场面可以说是悲伤而肃穆。现在中国城市中人的葬礼多多少少都受西方人的影响,但在农村还相当多的保留着传统。往往会搭起一个灵棚,把死者装殓于棺材之中,停放与棚下的一面画屏之后。前面摆上供奉的各种肴馔,后面则是孝子们围着棺材而坐,以表孝思。每当有人来吊唁,当司仪喊道有客到的时候,就象命令一般,孝子贤孙们要闻声大哭的,以表现哀思给客人看。而与此同时,有头脸的孝子要到外面对客人进行跪迎,行叩首礼。现时下的农村,多半还会请上一班唢呐或者戏班,来表演一番,有的子女连哭灵都不再进行,转而去请专业的哭灵人。因此,亲人的死亡本来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却成了一出戏剧,几乎是一场由邻近的人都来参加的戏剧,有导演(往往是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有演员,有场记,有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戏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我时常都会觉得非常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件悲伤的事情,却成为一出戏剧呢?如果再看看这戏里那戏台子上的表演,经常都会让我心生疑惑——这真的是在祭奠亡者吗?但好象中国人骨子里都有这种演戏的天分,如此基调不相符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在他们做来仿佛就是理所应当,毫不在意,感到别扭的往往是我这样的人。我就在想,是不是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是把人生当成一出戏来演的,他的死亡只不过是其谢幕而已?我的知识有限,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至少我能感觉到,中国人面对死亡,所持的是一种戏剧化的态度,不管是不是能够意识得到,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就是这样。文化背景不同造成了对死亡的理解也更不同,相对于西方人面对死亡的严肃态度,两者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当然,这本《死亡课》也是为西方人写的,是教他们如何正确对待死亡的。而对于已经把死亡戏剧化的中国人,似乎去读这样一本书对中国人没有多大意义。当然,也不尽然如此,因为现在是西方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特别是城市中人,原有的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已经彻底瓦解,人们渐渐变得孤立。而缺少了传统文化中群体的抚慰,死亡也渐渐成为中国人无法面对的一件事情,变成人生的一副无法承受之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读这样的一本书对我们倒也不无帮助。

  希望通过读这样一本书,使我们都能够正确认识与死亡有关的事件,坦然面对死亡带给我们的重负,坦然面对我们注定要到来的结局吧。

  《死亡课》读后感(五):关注死亡,珍惜生命

  都说哲学深奥,因为哲学谈到太多严肃的话题。比如人是怎么来的,生是怎么回事,死又是怎么回事儿等等。但是对于我们来讲对于哲学理解甚少,更多的人听到哲学就头大了,因为在主深奥了。只能望哲学兴叹。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死亡课》本书讲是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们中国对于死亡的谈论很少,几乎在生活中很少谈及,因为觉得要避讳。其实在其它民族中有对于死亡的另一番理解,他们认为死其实是另一种重生。本书作为博雅教育通识系列书籍中我觉得非常重要。就像作者所说,死犹如一匹时时在屋子里的马,我们想也得想,不想也得想。想或者不想,死亡就在哪里。

  其实谈到死亡,我们没有回避的。书中讲到了许多话题,比如死亡在各个民族的看法,以及怎么来对待死亡。通读此书就会明白,此书在四个方面对我们进行死亡的教育,一是从认知型,二是情感型,三是在行为层面,四是在价值观层面。作者公民信息库就在为我们来解开这个死亡之阴影。作者从人们对于死亡态度的变化以及对于死亡事件的处理方式和文化差异下对于死亡的态度讲起。主要是对于临终于丧亲之痛与人的各阶段来看等死亡等方面展开对于死亡的态度。

  对于死亡我们的日常用语就有所不同有的直白的说叫“咽气”正规的叫法是“逝世”委婉的说法如“安息”还有更有诗意的说法“生命的华章圆落幕”还有一些表示看法的如“气数已尽”“走上末路”。表示依依不舍的“离我们远去”从这些叫法上我们的死亡是一个非常客观的事件,但是我们的读法不同,就可以看到我们对于死亡的不同看法,有的人觉得人生最后的一个句点,有的觉得就是单纯的完结,还有的人觉得是生与死的关系,我觉得死亡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书中有讲到临终关怀。这点是非常必要的,书中讲到我们的临终关怀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对于临终人来讲,它的心理、身理以及价值层面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对于这种自然死亡如何来对待,是觉得是“走上末路”还是“气数已尽”都会让临终的人死得不痛快。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对于临终的人进行关怀,比心理辅导,身理上的重视以及社会层面的关心与精神上的引导对临终的人进行最后的抚慰,让别人死得放心,死得痛快。我想对于别人的死进行此番关怀,正是作为人最有人性、最温暖人心的事儿。

  书中对于死亡的讲解非常到位,讲到人的几个阶段对于死亡的认识,都非常有意思。我想对于死亡认识透彻才能认识到什么是生命,才会更加珍惜生命,让生命过得有质量,有意义!

  - 来自当当

  《死亡课》读后感(六):我们都将死去

  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有了死亡,生的价值便被动摇。

  和歌中说:“怒放的樱花,衰败的樱花,都是注定要凋谢的樱花。”死亡让众生平等,那么,我们生命中的坚持、努力与奋斗,价值何在?

  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懂得死亡。加缪说过,哲学真正严肃的命题只有一个,即自杀。自杀是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把握,而死于床笫,则是被命运所玩弄。古往今来,人类一切智慧其实都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自杀,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地活下去。

  死亡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话题,本书力图让我们面对世俗的那些问题——如何平息丧亲之痛;当你还想不明白生命意义时,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对临终者以关怀,如何不伤害他们尊严;面对死亡,我们应有怎样的伦理担当。

  这是一本务实的生活指南,人固有一死,正因为人人如此,所以多少安慰了个体的恐惧,但每当我们思考它的存在时,我们都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因为我们对它几乎没有多少了解,人死了,则一切信息彻底终止,它像黑洞一样,只是吸收,绝不释放,我们无法窥透其中的奥秘。基于有限信息,我们只能作出有限判断,而这,恰是本书令人叹服的所在。

  作为美国通识教育的教材,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

  《死亡课》读后感(七):书摘

  我的父 我想知道一个将死之人 当无人愿意与他说话 也不允许他谈论自己的死亡 那将是什么感受

  我的孩子 那就像是餐桌上的马 那是一匹将会到每个人的家中坐在每个人餐桌上的马 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愚蠢还是智慧 这匹马 就坐在那里 但是它的存在会让你想沉默地离开 如果你离开了你将永远害怕它的存在 当它坐到了你家餐桌上你想谈论他恐怕到时你又无能为力了 如果你谈论他 你会发现其实其他人也是可以谈论的如果你是善意的那么大多数人都愿意谈论他那匹马会坐在餐桌上 但是你不会因此而感到抓狂 你会很享受你的晚餐 也会享受主人的陪伴 或者如果那张餐桌就是你的 你也会享受宾客的陪伴 没有魔法会使那匹马消失 但是你可以谈论它 这样它便没有那么大的威力来影响你了

  人一直生活在脆弱和振作的交替中

  人们的信仰和感受影响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最终形成了固定的认识 这就是认知

  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可以改变 关于死亡认知 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恐惧和焦虑 但是关于死亡人们同样可以容纳一个更多元化的认知 以及丰富多样的感受和情绪跨度

  人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和他人的认识 来选择他们认为有道理的死亡认知

  人类对死亡的五种认知形态 死亡是顺其自然的 死亡是让人不安的 死亡是熟悉又陌生的 死亡是生者不能逾越的另外一个世界的界限 死亡是讳莫如深的(也有人称最后一种为禁忌死亡)

  对于校园暴力 我们可能渲染的太过了 以至于扭曲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暴力犯罪比例远比实际发生的暴力犯罪高很多

  直率坦白有时让人尊敬 有时却不合时宜 刻意的回避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性的话题和死亡的话题过度渲染和讳莫如深都是不适当的态度 毕竟性和死亡都是生命中的真实内容

  公众之所以对媒体所报道的死亡事件始终有距离感的原因是媒体对素材的高度选择性 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被媒体定义为非比寻常的

  当人们看谋杀题材的电影时 总想看到最终凶手是如何被抓到的 当看杀戮题材的电影时 总想看到争议最终被伸张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杀戮的后果 死亡的残酷和真实以及人类悲痛的情感常常被忽略掉了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康复不代表着我们一定要回到从前的状态 人生中的每个危机都会改变我们 让我们不在是从前的自己

  如果我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我不会打断对方的谈话 也不会假装倾听而实际是在私下准备自己的发言

  我认真聆听话语 也认真聆听话语之外的弦外之音 我不会着急因为我没有为这次谈话设定终点 我们不需要到达终点 因为我们很享受此刻的谈话 倾诉者不是被控制的对象 却是与我们有着共同生活经历的人 尽管我知道我们之间存有差异 如果我是个好的倾听者 我会更加看中我们的共同点求同存异才能更好的倾听 这个不代表我永远不说话 我会提出问题而不会对别人横加指责

  作为人最困难的一项任务就是倾听备受磨难的人们的声音

  倾听是多么的困难 但这是基本的道德行为 聆听他人就是聆听自己

  我们第一次与病人交谈 当他们问及精神和信仰的问题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回答他 有时候 对方只是看着我们 倾听我们的诉说 有时候对方会就我们的回答继续讨论 当我们不说的时候 对方则说着思路继续谈论下去 最后我们终于明白 对方提出这种问题 往往是想阐明自己的想法 谈论只是梳理他们自己的想法的一种手段 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允许他们说出心里的想法 所以当有人问我们类似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最好是认真聆听 跟随着说话人的思路 与他们同行就可以了

  没有同样的经历 就无法真正理解他人的想法 没有谁的观点是绝对的真理

  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无望的 所以当有人说这种情况已经没有希望了 那也仅仅代表着人们想象力的失败和一个局外人的想法 那些人觉得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就是没有希望了

  临终的病人最需要的就是能从病痛中得以缓解 有一个安全的疗养环境 能够不断的得到专家的照顾 确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没有被社会遗弃

  悲痛的人会觉得整个世界很可怜和空虚 抑郁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可怜很空虚

  思念和寻找代表着人们试图将失去的人还原回来

  混乱和绝望是当人们无法让时光倒流 感到无能为力时的一种表现

  接受现实 走出阴影 适应没有对方的生活 在精神上将对方重新定位

  拒绝接受现实就会使人走向幻觉

  我们总是说时间会治愈一切 但是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时间本身并不能治疗什么 这种说法就等于说我们就消极的等待就好了 其实重要的是人生对抗悲痛的过程中 我们该怎么利用时间 采取主动

  新婚夫妇之间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能否让单身时养成的独立性来适应未来的共同生活

  这些幸存者意识到了灾难存在的真实性和残酷性 因为他们仍旧相信尽管不是绝对的 但世界总还是充满善意的 有时候是有灾难发生 但绝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内容 人们自己还是要行为高贵 富有活力 但是也总会感到无助 这是可以理解的 有时会有幻灭感 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充满希望 希望总会战胜一切的 最后在他们的世界观中 知道有美好的事情存在 也有不好的事情存在灾难时有发生 人类也不是无所不能 但是胜利总是属于人类

  悲痛的人们需要五样东西社会支持 补充营养 补充水分 锻炼和休息

  带食物去看望悲伤的人

  听着:我只要你听我说说话 你不用说什么 也不用做什么 就听我说 你所为我做的事情 其实是该我自己去完成 你的做法只会增加我的恐惧和感到自己的无能 你得接受一个事实 那就是我的感受是真实的 无论那有多不理智 这样我才不用总试图说服你 请你了解我的感受 请你听我说说话 如果你真的想说些什么 请等一会 等我说完 我会认真的听你讲

  我们之所以怀念逝去的人 不在于这个人如何如何 而在于这个人的关系和我们如何

  面对逝去的人 不要就发生的悲剧谴责自己 不要逞强 不要假装勇敢和坚强 不要逃避 不要让自己在有生之年都生活在原来的地方 还认为这是你对失去的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不要为自己感到悲哀

  童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在婴儿期发展信任而非不信任 在幼童期发展自主而非羞愧与质疑 在学前期发展创造力而不是罪恶感 在学龄前发展勤奋而不是自卑

  儿童可以克服任何事情 只要告诉他真相 并与他所爱的人分享自然的情感

  有效的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准备都基于有效的交流

  对于和儿童的交流 儿童需要知道什么 儿童想知道什么 儿童能够理解什么

  诚实才能带来信任 因此最好承认你不知道的而不是对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乱做解释

  放在明面的事情一定会被解决的

  成人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当做无关紧要的事情放在一边

  在青春期试图让自己正常这个举动就十分不正常

  很多自杀的青少年对待生命和死亡也是非常矛盾的 也许他们并不清楚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 也许他们最想做的只是尽可能从抑郁的生活中摆脱出来

  因为死亡随时会到来 一旦做错了什么事情 很可能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我们要随时表达出情感 表达的越完美越完整越好 表达出我们的爱和尊重 只有死亡可以让平时显得非常渺小和无足轻重的事情变得重大起来

  年老不一定就意味着失去能力 更加依赖他人 他们只是达到了与他人关系的一个新的层次 在这个层次上每个人都是可以受益的

  一个人只有获得自我认知和自尊的时候 这个人的人格才是完整的

  开篇的童话影响了我对这本书的判断 看了三分之一了 后面的内容觉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 一种 恩 很僵硬的感觉 和那本孤独时可耻的差了好多 我在思考的时候也在想是不是翻译的不好的原因 真的有的地方太硬了 死亡如果认真讲的话有很多东西能讲的 可以很有趣 这本书硬生生的弄的很死板不有趣

  还没看完 不过我喜欢里面从媒体角度分析死亡和数据 最近是怎么了特别喜欢看数据

  《死亡课》读后感(八):死亡并不简单

  死亡并不简单,这一命题很多人看来很可笑,他们会说“死当然不简单!”,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死亡和死并不完全相等,死亡是一个现状而非死的过程。死亡可能要有前边的过程作为铺垫,然而仅仅是这个结果也是不简单的,这就是《死亡课》带给我的结论。

  其实死亡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很多人不愿意直面它这其中中国人就占大多数。中国人历来有对死亡回避的传统,甚至是隐晦,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他可能要死了,这个人就会有些不舒服甚至抓狂,他会认为这非常晦气,甚至因此他会真的丧命。事实上,这只是人们各自文化的不同,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反应。西方人似乎对死亡的理解就豁然的多,这可能也源于其哲学思维的影响,在中国孔子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但是苏格拉底这位西方哲学的先驱却认为对死亡的探索、思考很有意义。《死亡课》通过很多调查和数据告诉了我们关于死亡问题的整个体系,当然这些调查和数据也基本上是美国的,但是从其中能够得知死亡并非单独的事件而是一个整个体系。死亡不仅仅只有对亲人的安慰,还有对死者临终的关注,这个临终期可能很短也可能比较长,包括对艾滋病、癌症病人的关注。然而死亡不仅仅能够延伸出心理关注,还包括了对死亡原因的分析,通过对死亡人群的具体信息的收集了解到不同人群面临的死亡风险,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减少悲剧的发生,要知道死亡不仅仅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它也将是实践改善的对象。此外,谈到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时,我似乎回忆到了很多事情,小的时候当我们谈到死亡时,大家都没有恐惧的感觉而是嬉笑了事,但是我认为这是危险的事实证明后来有两个小孩丧命,可能与他们的死亡观有关系。自从我们小学当时对交通事故做了宣传警示后,我就很注重这方面的问题关键在于那些事故惨烈的照片给我很深的印象,我认为只有让儿童加深对死亡的理解或者说是恐惧,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童的死亡率。

  《死亡课》可以当做一本操作手册来看,也可以当做一本很有哲理的著作,确实能从中体会到了一些深刻的理念。死亡对于人来讲实质上是躯体的毁灭、腐朽,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因为死亡完全消逝,一个超越死亡的人不是说这个人抗拒了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他认识到了死亡的本质通过它就要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留在这个世上或是留给自己的亲人。作为精英人物不论是政治、思想各个领域,他们都会把自己最为深刻的思想和观点留给世界,以此来超越死亡带给他们所谓的时间惩罚,思想则成为永恒的东西超越了时间。西方人对宗教情有独钟,也因此产生出一种宿命论的认识,即死亡是上帝的安排没有必要进行逆向的抗争,那是徒劳的。我相信自己不是一个宿命论者,但死亡确实是一个无法抗拒的事情,不管用多少手段都要面对的事实,那么就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企图逆水行舟而要顺水推舟,要将死亡在自己心中变得很正常、很自然,就像那个三段论一样“人总是会死的,墨子是人,那么墨子会死的”。

  《死亡课》虽然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解释透彻,也并非根据中国社会而研究出的成果,但是这本书仍然对我们的死亡观起到很大影响,甚至超出了死亡概念范畴。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说基本上是空白,但是国民应该加深这部分的认知,才能使死者安详、生者安心。

  《死亡课》读后感(九):死亡教育的必要性——leo鉴书(52)

  每个人生命中惟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任何人都难逃一死。无论身份尊卑、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死亡面前才真是人人平等。麻烦的是现在日常教育缺少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方法、态度——如同大部分生一样,死亡在城市大多发生在医院,《死亡课》刚好补上了这个空白。

  书从几个部分很有逻辑的讲述了相关的内容,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自己的死、别人的死,以及自杀的伦理等。对我很有启发的是两个美国印地安人的故事(P42)

  “安妮和奶奶”用幽默的方式让孩子、门理解死“是生”的一部分。在书)中,那瓦霍小女孩安妮10岁了,她的奶奶告诉她:“当你妈妈织好这块地毯的时候,我就要回到大地的怀抱了。”安妮听了很担心,她决定先一行步阻止奶奶死去。于是安妮在学校里使劲调皮,让老师找妈妈谈话,这样妈女就能停下手里的活。她还把羊圈里的羊群都放了出来,这样大人们就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去赶羊。安妮甚至偷偷地将毯子拆掉。当人们明白安妮这样10的目的之后,安妮的奶奶对她说,这二自然的规律,自然本身就包含了生和死。最终,安妮意识到她不可能让时间停滞。她开始编织自己的那块生命之毯。

  “奶奶的饼干罐”讲的是印第安老奶奶有一个头骨形状的罐子她的小孙女有占害怕这个罐子。但是,当奶奶打开盖子,取出了一块饼干给她的时候,她便不再害怕了,明白了原来这是一个饼干罐。从那以后每天晚上,奶奶都从罐子里取出一块饼干给小女孩,然后再给她讲一个印第安人的故事。在小女孩的脑海里,充满了印第安人的辉煌和自豪。但是,有一天奶奶去越了。爷爷把这个头骨罐子给了小女孩。他告诉她,这个罐子是满满的,里面不是饼干,而是奶奶的爱。有一天,她也会有孩子,到时候,她要往罐子里装满饼干……小女孩明白了,当她将奶奶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奶奶的生命和灵魂就会与她在一起。

  无论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信不信来世,认识死亡、面对死亡的同时要记住“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有生之年活得幸福充实”能让我们感觉好些!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本书终归是学术作品,读起来没有通俗读物那么容易,但仍然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有空需要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死亡课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