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的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0: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的读后感10篇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是一本由[美]阿利·拉塞尔·霍克希尔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一):只愿真实地活着

  在看完《超体》后,一口气读完霍克希尔德的《我们如何捍卫四人生活》,整个人不禁有些恍惚,感到背脊一凉。我从未意识到,真实的生活,原来已经悄悄地在改变着,而真实地活着,也许将有一天彻底成为奢望。更可怕的是,书中所描绘的场景,和平日里的生活并无二致,市场与“陌生人”渐渐侵蚀了我们的生活,不仅贯穿了“生老病死”的整个过程,亦闯入了最隐私的情感领域。什么事都能由他人代劳,这样的一辈子固然轻松便捷,但这样的生活真的好吗?我甚至感觉不到这是真实地活着。

  在洪晃的推荐序中,很好地概括了此书的主旨:“家庭人类抵制商业化的最后一个堡垒,在这个堡垒中,人是为了亲情友情爱情做事情,但这个堡垒已经被商业瓦解了。城里人把家务都外包出去了,家务有保姆,做饭靠厨师,带孩子有家庭教师。……女人自己乐于做的事情也都承包给所谓的‘专家’去完成,比如化妆有化妆师,穿衣服有造型师……当女人已经没有过程了,只有结果。”不仅是美国,在中国特别是北上广这样的城市,我们同样过着异曲同工的生活,生活节奏总是太快,时间总是来不及,以至于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的生活里出现了很多很多的“外人”,他们为我们料理好一切,我们只管付钱与享受,市场化的服务发展太迅猛,几乎只要你想得到,就没有办不到。书中的章节安排地也颇有意思,从相亲到婚礼婚姻维护,再到生孩子、养孩子,料理家务、付费友谊,直到老年关怀,生命的最后。到了终章,不仅实现愿望可以外包,连愿望的确定都能由“需求专家”全权代劳。

  在阅读此书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浮现出相似的内容。第一章所讲的网上相亲的桥段,让我跳戏到了上段时间追完的偶像剧《约会专家》,爱情靠顾问,邂逅靠设计,发展靠大数据,一切的浪漫都可以被策划,一切的惊喜不用自己开动脑筋。也许是年龄关系,至今仍相信爱情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而爱情的发展更需要双方本我的互动与顺其自然地推进。爱情的魅力也许便在于此,开花结果固然好,一见钟情美丽与磕磕绊绊的过程亦刻骨铭心。爱情如此私密的互动关系如何交予他人,这样的生活难以想象。接下来,婚礼策划的一章更是让我太过感同身受。随着适婚年龄的到来,参与的婚礼数量渐渐增多了起来,我见过太多相似的婚礼,男女主人认真地跟着婚庆司仪一遍遍彩排自己的仪式,他们都是“王子”与“公主”,邂逅在浪漫的傍晚,一路幸福甜蜜,终得花好月圆。时间久了,朋友们故事太过雷同,以至于渐渐分不清婚礼的主角。相反,最近参加的一场婚礼大概能让我记忆好一段。婚礼的男女主人公都是我的朋友,随着他们的婚礼筹备一路走来,简直能用“抓小放大”四个字精准地形容他们的状态,一旁帮忙的朋友只能干着急。然而,两位拖延症加完美主义的朋友坚持一切都自己设计、制作、布置,而婚礼的流程倒极为随性,一路来不及。以致在迎亲结束后,亲友团里不知谁说了句,流程表还要带上吗?其他人连忙回答,不用不用,反正计划绝对赶不上变化。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场婚礼,最后连迎宾都几乎来不及的匆忙状态,却深深感动了我。朋友说,这是近来参加的为数不多真诚的婚礼,当新郎新娘互相念着亲自写下的给对方的信,把回忆娓娓道来,那份满满的爱意让我听得都眼角泛泪。婚礼短片是结婚前一天新郎自己赶工的,搞怪、特别,看了很多遍都不曾厌倦。抛却细节,这才是婚礼应有的样子吧,没有专家的指导,但绝对是爱的婚礼,属于自己的婚礼。参加完这个婚礼,对爱情悲观的我亦被治愈,重新相信了爱情。

  书中的其余几章,讲到代孕妈妈,付费的朋友,这些话题多少有些沉重,一切都染上了金钱的铜臭味,生命的神圣与情感的纯粹生生被商业化破坏了。市场以一种近乎可怕的方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市场出现在我们的卧室里、我们的早餐桌上、我们的爱情生活中,卷入了我们最深层的快乐悲伤里。”我们似乎可以买到一切,但买到一切真的会快乐吗?我很害怕,有一天,我们的生活真的会变成这样,过着同质化的“优质”生活,渐渐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如果我的生活里没有“我”的参与,那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为了真实地活着,也许还有更努力才行。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二):不是 join my life,是 enjoy my life !

  挑选居所时,若是听说“拎包入住”,大概不少人会心头一喜,觉得捡着了。最好是什么都不必麻烦,就可以舒适地躺下去。而那样的地方,以前通常都叫做酒店吧。一间屋,何以成为自己的,或许并非只在于一纸买卖的文契来标识它的所有权。生活,何以成为自己的生活?当人们不再亲自下厨、洒扫、选择伴侣、照顾或养育、为大大小小的事务做出决定,这生活如何还能是自己的?

  当我试图绘制现代人的生活面貌,画布上几乎总是一幅“懒人吃饼”,在各个地方表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贪婪。移动应用和服务业的发展几乎让一切唾手可得,只要支付得起。于是“我们”被“他们”包围起来,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被用来接待、交涉、指导、监督,既没能创造什么更高的价值,也很难说究竟省了多少力气。而“他们”因为终日围着“我们”转,也可能需要被另外的“他们”包围、代理。两千多年前,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尽管也由侍者相伴入浴,被事无巨细的服务包围着,但她却掌握整个埃及,一举一动都在创造历史

  这很吊诡——人们努力工作说是为了换取更多空闲和自由,更少被约束,从而有条件、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各行其是”;何以等到万事皆备,反而要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邀请替身,而将自己虚掷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我以为,请他人代劳不外出于以下三种原因:要么这件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属于另外的专业领域,非由专业人士操作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要么我们忙得实在抽不出空,分身乏术时如能有个人代为处理妥当也算是幸运;要么我们虽有余闲,但想在这可贵的时间里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无论是用来休息,见想见的人,看想看的电影,去想去的地方,还是创造更大的财富。总之,唯独不是寸步不离地盯着那些服务者,好像自己是他们带来的助手。

  但现实往往是,人们不仅依赖于各种形式的代劳,以免除一些耗时费力的体力劳动,同样的急功近利也投射在私人情感领域。相比在情随事迁中体味于微妙,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像是遭遇了亟待扫除的问题和麻烦。出于对一个“好结果”的急迫,实现过程被视为障碍,是尽可能被跨越或压缩了的。它们是如此令人厌烦,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掉才好让生活回归秩序,拍拍手投入正事儿。这正像手机应用to-do list的操作体验,唯有在指尖嗖嗖嗖划去的刹那获得某种短暂的快感。但当那拍拍手的时刻到来时,你的正事儿又是什么?

  更可担忧的是,日益细分的消费市场已经从用户自主提出需求接受服务,发展到了我付钱请你告诉我我需要什么。一位爸爸为了让自己更像个爸爸,求助于所谓的家庭360评价系统主动接受那些量化的、标准化的考核,试图在诸多条条框框下建构出某种程度的完美。但它却做出这样的提示:“用下班路上的时间做好回到家里的精神准备。”多么荒谬,如果一个人连回家都不能卸下包袱放松下来,还需要做好准备,家还是个家么?而表现得像是完美这件事,不仅泯灭了个性,也削弱了感知。人们将无所适从,只知道这个时候该怎样,而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和愿望却丢失了。倘使他必须对既定情境做出既定的反应,那么他在做的恐怕离为人父母很远,倒是跟演员很近。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在这条自我修正的路上,即时反馈的发出者们永无餍足。人的一举一动都被 judge,充斥着惴惴不安紧张感和刻意为之的虚伪,也因而绝无快乐可言。

  更好的自己,更从容自由的生活,这些听起来政治正确的事在执行中差之千里。思考它的原因,不免让我想起一直盘旋在自己心头的一个问题:比如爱情,人们待它究竟是生活的主题,还是生活的一部分,抑或生活的底色?主题有点像目标,为所有的行为提供方向,提供意义;部分有点像模块,是可以被切换的,一种模式的启动即意味着对另一种模式下的思维和情感实施屏蔽;而底色是一种背景,无论做什么是都在这个背景下,它是人的存在状态,像血液流淌在身体里。我想这或多或少有所不同,或者正是这细微的不同命运各异的爱情故事里充当着隐形的舵手。

  念及结果,有时甚至突发奇想,要是把终点放在起点的位置会是怎样?既然少有人在经典故事的结尾(王子和公主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同时到达生命的结尾,倒是不得不作为全新的开始迎接下一场未知;如果不走得那么快,乃至终其一生才刚刚走到别人开场(甚至是在开场之前)的地方,又将如何?我想,虽然旅途看似长短有别,此间经历却未必不如前者丰富。当然,无论丰富或贫瘠,那都是后话了。纪录片里有一个晚近的分支叫“参与式影像”(Participatory video),被拍摄者和拍摄者合二为一,以影像赋权,一边纪录,一边塑造。如今,人们缺乏的或许正是这种参与感,参与到自己的人生中来,而不是自动弃权去做一个观众或傀儡。但说参与也不准确,掺和别人的事叫参与,明明是自己的人生,怎么能叫参与呢?要活就活成自己的主人,自己的生活必须自己做主。所以,不是 join my life,是 enjoy my life。

  我欣赏丹麦人索伦·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说的:“人生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待体验的现实。”(Life is no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but a reality to be experienced.)经验和理性都告诉我们,那种 all settled 的状态永远都不会到来,倒是在生命告别时 all set free。所以,为什么要把人生活成一场“打地鼠”呢?如果一定要用打的,那么请一定自己拿好榔头,玩得开心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三):My Sweet Home

  翻开这本书,我太能感受到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对我们生活的“操纵”和“引领”。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令人不悦,后者则备受追捧。而结果不尽相同,我们被我们创造出来的便利反过来包围困住。

  书的原名为《The Outsourced Self:Intimate Life in Market Time》,也许直译是个更不错的选择。不过在目前这个注意力停留即将跌破平均8秒的时代,意译一个目的更明确的名字似乎无可厚非,不过这个类似包装的运用却与书中围绕外包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的阐述有着殊途同归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中节约消费者的时间,用专业化实现利益最大化。

  十四个章节连起来展示出一幅画卷,一个家庭从组成到消失,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出生到死亡,一切都变得和一个多世纪截然不同。发展的科技、膨胀的物质让人们的选择近乎达到无限多,用钱解决一切的错觉已经开始在新一代的城市居民心中扎根:网络相亲请顾问能提升成功率、婚礼策划能得到完美的婚礼、心理治疗能帮助婚姻持续、代孕看起来让双方各取所需……只要你付钱,各种五花八门的关系和人你都可以获得,金钱能换取的事物远远超你的想象。可是我们早就知道了,金钱指数与幸福感常常没有正关系的,真正的家庭也是单靠外包不能维持的。

  在每一个家庭外包项目的描述中,身为社会学家的作者都会从一个具体的家庭案例展开,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个个外包家庭的真实记录。而且为强调真实感,全书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将每一个主题中的核心人物的经历自然地穿插,不分裂不理论,全都建立在作者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之上。特别是“导言:从自力更生到外包”和“结语:需求专家”的首尾呼应,也表达了作者中庸的选择,即顺应时代适度外包,但是不要放弃自力更生和家庭成员面对面的交流。“需要付钱的护工和没付钱的其他人的帮助”是所有人都需要平衡的现代城市化生活中绝大多数必由之路

  合上这本书,我不禁对比书中美国家庭与中国家庭的雷同多到无法一一细数,而我想在“操纵”和“引领”下,我还是有自己的选择,可以用选购超市的食材替代自己种植喂养,同时不放弃每天为自己和家人亲手煮好一餐,而不是坐拥一个拼命打拼换来却从未使用的厨房。有房有人那都不是家,有味道有共同记忆才让这种自发形成的关系历经时空走到今天。家将从遥远的过去到此刻的现在乃至不远的将来一直是我身体和心灵的港湾。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四):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短、平、快”的生活模式,速度快、效率高、麻烦少,忙碌的人们总是不愿停下自己的脚步,恨不得能多提前一秒到达终点,却忘了活着的本意,忘了生活的点滴美好,忘了欣赏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风景。

  我特别佩服这些调查研究的学者,正如本书的作者,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和研究,才为我们揭示了这一个个生活中的真相,我自己其实很少读偏理论的书,可能是因为自己太感性,一直对这种研究类的书籍有些抵触,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我,也是因为自己很排斥这些“外包”行为,想要来好好痛斥一番。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从相亲到结婚的这一条龙“服务”,我自己真是深有感触,家人、朋友的好意你永远都不好拒绝,但是很多她们追求的幸福与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不同的,或是说每个人所要的幸福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追求结婚这个目的,有的人则追求相爱的伴侣,我不能说谁的追求一定是好或对的,因为我们都只是为自己选择了最舒服的方式来生活而已。但是那些“大卖场”似的相亲活动,真的让我们忽略了太多,每个人都是模式化的,很机械的讲诉着自己有的或没的,互相交换着彼此需要的信息,然后合适吗?还OK吗?之后就是继续走过场一样的谈谈恋爱,最后直奔婚姻的坟墓,无趣无味的终老。

  太多人选择做了生活上的矮人,每天总是夸夸其谈,说生活应该是这样是那样,向往别人的生活状态,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为这样的生活去努力呢,真正在做的人太少太少了。整个社会都运转在快餐化的大环境下,其实我也很好奇为什么我们就这样放心将自己交给别人,却不愿相信自己也有当家做主人的能力呢,我们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是我们都太不自信了吗。宁愿相信钱或别人能做到,却不愿相信自己,是不是太可悲了。

  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又不能一棒子将这种不努力的行为打死,毕竟社会需要它,我们的生活有时也很无奈的需要它,但是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无疑还是最重要的,这样我们既不用依赖于“外包”,又可以凡事做到亲力亲为,这样岂不是就很完美了吗。

  最后,不要再找借口去推脱那些份内事了,也不要再争做理论的巨人了,真真正正的活着,做一个喜怒哀乐都很简单,凡事能够亲力亲为的人吧。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五):看西方人如何捍卫私人生活

  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差别从这本书中得到了本质的体现。也许西方人已经习惯了更加便利的生活,享受到“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尽可能多的事情”,所以西方人更容易将时间外包给他人,比如房间的布置与清洁、婚礼的策划与执行、找代孕人、把父母送养老院等等。与之相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中国人反而更容易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虽然针对书中某些内容我无法站在作者的角度、依据作者的案例解读出“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但我从书中了解到东西方的差异以及西方生活理念,让我看到某些理念对中国的发展乃至对国人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以书中所提及的代孕为例。东方的传统理念对代孕有很大抵触,在社会道德与伦理的范围内,人们对其嗤之以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代孕也并非一无是处。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代孕人以及西方社会对其认可、包容的态度,以至于最终代孕成为合法的行为导致代孕现象普遍,从而引发争论。

  但对国人来说,这种现象不会在我们的家里发生,因为找代孕人“毕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东西方对事物的理性及包容的差异,让我们根本无法探讨这件事情是不是占用了我们的私人生活,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捍卫,但就此事来说,反而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面对真正需要代孕人的家庭,中国社会应该怎样去开放的面对。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下成长,并且在这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受到西方开化思想的影响,使我们可以更理智地对待生活。就如最近李银河点评周小平文章中所提:“没觉得美国特别好,也没觉得它特别坏,有时候跟中国的情况对比一下,也不过是觉得各有利弊,应当取长补短而已。”

  建议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评判一本书是否好不在于这本书是不是你所喜欢,而在于它是否会给你带来思考。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六):被剥夺的真实生活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辈人,在我们的成长印象里,“市场经济”是在《新闻联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受益于“市场化”,我们摆脱了定量供给的窘境,父母再也不用因为粗心的保姆不慎将奶票丢失而焦头烂额。几十年间,“市场经济”带给中国的发展与荣耀,让中国人民整日沉浸在欢天喜地之中。直至最近十年,才有部分人恍然惊醒,觉得很多东西在“市场化”的康庄大道上貌似跑向了道德伦理真空的方向,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中国人民面对“市场经济”喜忧参半的时候,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部分学者们已内外交困地身处“市场化”与“伦理道德”的辩证研究之中。《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一书,便是此类研究的成果之一。但以我目前所见,这一研究的成果大都还停留在具体的利弊分析与现实批判阶段,无法进入深刻的普适性理论层面。导致这一研究困境的原因很复杂,且容后说。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一书,从职业婚恋导师、职业派对策划人、职业代孕、职业陪护、职业葬礼神职人员等具体收费职业以及统一的家庭幸福考评指标等方面入手,通过具体事例的见证和对具体参与人的采访,分析了“市场”对“生活”私人性、神圣性、精神性、情感性的全面侵入现状。

  “市场”的全面侵入,是从我们将自己生活的细节一项项交给“市场”开始的。一开始为了便利,人们从自己做饭到去市场买熟食,渐渐地不断深入,直到“市场”服务抵达了我们的精神、情感世界,模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和物质的界限。

  在第七章《派对筹备:逗乐一个5岁的孩子比你想象的难》中,父亲迈克尔一开始非常反对请专业派对策划人来主办自己女儿的生日派对,他坚持要自己来策划,“迈克尔并非要用一些回归基础的活动来平衡过度市场化的生活方式,或者是针对市场对家庭生活的干扰采取抵抗的态度,他仅仅是想从服务市场抢回一项家庭角色,而不只是老不在家的父亲”。在迈克尔小的时候,生日派对代表着来自父母的爱、穷困生活中的一次甜蜜喘息,是与极大的精神满足与温馨的亲情交流相关联的。但是当他抱着这种理想为自己的女儿举办生日派对时,他的女儿却告诉他,他根本没有专业派对策划人那么棒。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说。首先,在“市场”的主导下,生日派对这种美好的个人经历成为了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从这个角度来说,买主们其实并不是自己美好经历的创造者,而只是消费者。但这里面有一个悖论存在,不需要创造而只是消费的快乐真的能说是自己的美好经历吗?其次,随着人们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地将自己的生活交与“市场”,原来只为便利、丰富人们生活的“市场”却反客为主,开始指导人们的生活,并给生活订下一系列的标准。就如迈克尔的女儿,她之所以不满意父亲的派对策划,是因为她已经被“市场”所提供的“好派对标准”——一个没有亲情内容,疲于在各种花哨节目间转换的逗笑场——洗脑。在很多领域,好坏的标准都被“市场”所控制,好比被奢牌填充起来的“幸福生活”。

  “市场”除了模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精神和物质的界限外,还有更具毁灭性的破坏力。随着“市场”的不断壮大,“市场”开始凌驾于人伦道德之上,只要不违反“买卖自愿、合理、公平”,那么,就是对的。就好比前两年出现在中国的成人购买人乳之事,一句“我要买,她愿意卖,有什么不可以”,轻易地就避开了人伦的领域。

  哥白尼、伽利略的事迹在中学课本里我们都有所知,这是宗教信仰与科学理念之间的交锋,但在现在看来,“市场”是比科学更能挑战信仰的东西。在《我们的孩子,她的子宫》和《我的子宫,他们的孩子》两章节中,作者讲述了职业代孕人的事迹。在“市场”规则下,代孕人通过出租自己的子宫,得到非常丰厚的报酬。这种交易使人忽略了“生育是生命给予的礼物”。“母亲”一词在这一交易过程中,被剥离了神圣的生命孕育与传承意义,而只剩下“基因(租赁子宫者)”和“子宫(出租子宫者)”两个关键词。这类事情在全方位“市场化”的今天层出不穷,这使得人们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不再会关注它具有神性的、全面完整性的精神部分,而只能看到细节的、步骤化的物质片段。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一书从多种方面非常细致地列举了现代生活中被“市场化”了的细节,但是和其他同类书籍一样,在详细的细节之后,并没有做出深刻的理论总结分析,之所以这样,在我看来,应该在于:

  “市场”并非一个恶魔,它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丰富、便利人们的生活。比如从自己做饭到购买熟食,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最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让人们可以在忙碌之中得以喘息。但是让这一情况变复杂的地方在于,购买熟食并没有让人们得以喘息,而只是剥夺了食物对于生活的丰富意义,并且让他们能在更短时间内再次投入忙碌。即使在出租子宫这一极端事例中,“市场”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子宫的出租,使得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生育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使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享受天伦。

  我们无法完全否定“市场”,但是“市场”又处处操控着我们的生活。这种情况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多只能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警醒众人。

  作者在前言中叙述了他的祖辈在特纳的生活,“通过完成那些工作,我觉得我是生活的一部分”。自己动手,能赋予生活真实性;“市场”通过剥夺行动的真实性来简化、概念化生活。看看《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看看我们自己是否真的在“生活”。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七):我们是否可以选择外包生活

  写这书评前,我才吃完午餐不久。

  今天是周日,爸妈两人都休息在家。中午和老妈一起合力做了顿饭。冬日里,简简单单的饭菜,暖气顺着食道暖和了全身。一家子吃得脸庞带红,时不时开个玩笑话,乐在其中。

  当现在叫外卖和定制私人厨房的服务越来越普及,现代人逐渐把吃饭外包出去。但在使用这些便捷快速的商业服务时,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或者一个人动手享受制作美味的时间也被“外包”,逐渐流失了呢?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利•拉塞尔•霍克希尔德写的一本商业化渗透侵蚀家庭生活的书籍。作家在进行了上百次访问和对实际生活的观察研究后,深刻揭示了市场力量对家庭生活的腐蚀,以及其背后的负面作用。

  劳动力和资本富足的社会里,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每天忙于工作和聚会。同时,科技和服务行业的进步让我们在忙碌中得到解脱。我们可以不用担心家务活没有人干,找个保姆就行了;我们不用担心异地父母生病没人能照顾,找个护工就可以了;我们也无需为不会下厨做饭而忧虑,打个电话叫个外卖,或者在超市买回佐料都搭配好的速食,只要按个按钮而已。

  多亏了这些技术,我们的私人生活被外包,私人空间被商业领域侵入,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存在带来许多便捷。但其实家庭生活本身存在许多乐趣,虽然偶尔我们会受不了这些繁琐和平淡,但自力更生,和同家人相处的价值比外包生活带来的快速方便更有意义。

  就像霍克希尔德写到的许多外包项目,请婚礼策划、礼物购买、生日宴会操办、婚姻诊疗……我们腾出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脑力,但是有得必有失,轻松了自己,却面临着失去陪伴家人、培育友情爱情的危险。因小失大,实在不划算。

  洪晃为该书写的推荐序里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家庭是人类抵制商业化的最后一个堡垒,在这个堡垒中,人是为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做事情,但是这个堡垒已经被商业瓦解了,城里人把家务都外包出去了,家务有保姆,做饭靠厨师,带孩子有家庭教师……家庭成员一起完成这些事情是最好的家庭“维稳”政策,一旦一个家庭没有了这个过程,家庭已经只有一个空客,名存实亡了。

  我再次审视了我的家庭生活:妈妈每天早上起床后煮粥做好早餐,之后和爸爸各自上班。因为爸爸所在单位没有食堂,他中午都是回家做饭吃,一年里可能不到5次会选择在外吃饭,或者打包回家。晚上两人下班近6点,忙碌了一天的他们也依旧选择亲自下厨,即使饭菜清淡。做家务这些事,我们都亲历亲为,家里没有扫地机器人,没有请过保姆,即使是在春节,家人也是分工合作来大扫除。年夜饭从来没有在外订餐,都是自己购进食材,陪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围炉畅饮。至于相亲嘛,我是年纪还轮不上,但从堂表兄弟姐妹们来看,家族里也从没出现过“外包”……可以说,我的家庭基本没被“外包”。

  这可能是因为我不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现代化进程没有那么快,另外也是因为重视家庭的传统理念影响比较大。我们家这样子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么?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八):外包带给我们的反思

  最近,同学遇乔迁大喜,在朋友圈晒了很多好友送的礼物:小型家电、看片神器、毛绒娃娃、绿色盆栽……我突然想起在某人处看到的一份礼物,那大概是最普通又最能打动我的礼物了,是一张台湾地图。就算是送给没去过的台湾的人,地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吗?但它不仅仅是地图,因为上面贴满了标签,在很多地方标注出赠送者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还有很多自己或者周围的朋友去过的,还不错的地方。如果你看到一张贴满了写着标签的地图,不管是不是送给你的,你都能感受到赠送者满满的心意,至少它是一份很用心的礼物。

  真正用心去准备礼物,考虑对方的喜好,做手工、画画、绣十字绣……,都是学生时代才会做的事。工作后,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坚决不愿意花心思去多想,虽然偶尔有几次,花钱也并未能买到真正的顺心,总体而言,日子却越来越便捷,但心似乎越来越冷漠。看了《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外包,便捷背后的破坏》,如梦初醒。

  这本书采用访问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美国很多人的外包生活现象。网上相亲和婚礼策划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吐火如荼,没想到美国人早就这么干了。相亲节目和相亲网站的推出和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中国人的择偶方式。如果你适龄未婚无对象,周围的人多半会叫你去相亲网注册一个账号,更有甚者直接叫你去上节目。有人确实在网上找到了结婚对象,顺利结了婚,还有了孩子,但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这么幸运。如果能把泡网上的时间用来出去远足、运动结识朋友,对象的事早晚会解决,而且还能找到既真实又志同道合的对象。在我看来,把找对象这件事外包出去,大概是最不划算的。极有可能人财两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同样的,婚礼策划、养育孩子、孝顺父母这种事,全部外包也不好,因为我们会失去两个人一起策划婚礼的情趣,失去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乐趣,失去陪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久而久之,我们会逐渐变成赚钱的机器,越来越无法体会到生活的滋味,心也会越来越淡漠。

  “网上相亲、租个女友回家,请婚礼策划、保姆、宴会操办人、婚姻诊疗师、护工、甚至专业扫墓人……从摇篮到坟墓,现代人几乎把自己的生活都外包出去。当我们吧诸多生活内容甚至私人情感都外包给专人打理时,我们便不再是生活真正的主角,而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生活乐趣、技能和浓浓的亲情。”

  如此说来,外包是否一无是处?当然不是。其实这本书的采访对象都谈到外包的好处,只要花钱就能省去生活中很多不想面对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如果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个人都没有那么大的精力,要经常加班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孩子和老人,毕竟谁也没有三头六臂。

  就像工作和生活需要平衡一样,外包和享受生活也寻找一个平衡点。至于如何寻找,书中似乎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也许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采用的方式也不一样。这本书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在享受外包的便利时,也要有意识地抵制它的负面影响,更好地参与其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九):外包,便捷背后的破坏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想起先前看的一个很受震撼的对话,具体内容已经记得不太清楚。大致是小男孩问妈妈为什么在爸爸生意失败走投无路的时候,没有人来帮助他们。小男孩的妈妈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处理的。”这位可爱的5岁小男孩想了想,问道:“比如说上厕所?”

  听到孩子单纯的回答,忍俊不禁的背后是无言的感动。在这个被外包操纵的社会里,能够明白亲力亲为意义的人,还有多少?

  在《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这本书中,霍克希尔德作者通过访问与观察,揭示了私人生活被外包侵袭的种种负面作用。当下人已习惯用金钱来解决麻烦事,恨不得拼命赚钱,然后把钱消费到本需要自己做的事情上。

  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消费观,往往使人错失了沿途的风景,少了参与的过程,一味地追求结果,生活越来越商业化。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吗?

  本书中主要谈及婚姻策划,亲子活动,以及家庭生活被外包的种种现象,作者亲自访问了外包者以及承包者的想法观点,比较客观地讲述了外包的利弊两端。

  关于这本书的起因,来源于作者对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那时候,和家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务农,然后去附近的水塘里游泳,甩去汗水淋漓的辛苦。晚餐时可以享用煮熟的玉米,当听到长辈称赞自己是“一台很棒的除草机和剥皮机”时,心中的快乐难以言喻。即便年幼时并不热衷于劳动,但这一切的记忆仍旧根深牢固。作者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明白了自力更生的意义。

  再来看看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难免心生感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笼罩在外包的阴影之下,从网络上相亲,到婚礼被策划人承包,再到孩子交给保姆保管,甚至连亲人的坟墓都由他人代劳,这一系列的畸形交易,表面上是方便了上班族的生活,其实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腐蚀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打开电视,无论是早间或者晚间,总能找到一个关于男女约会的节目。如果打开网络,总有弹窗提示你注册相亲网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虚拟的平台已成为大龄剩男剩女的相亲地点。

  再也不是作者祖父的那个年代,因为偶然见到一位姑娘,她正沐浴阳光梳理华丽的棕色头发的瞬间,就非常确定她会是自己的妻子。在熟悉双方的朋友的安排下,面对面地交谈。由于一见钟情而衍生的美好爱情,多么纯洁美好!

  反观当今的网络相亲,比如作者访问的格蕾丝。看她的资料,49岁离异带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要求对方热情,能互相敞开心扉并且性生活得到满足,与早些年希望对方节俭,谦虚,勤劳毫无联系。她把自己的相亲事宜外包给专门为女性指导恋爱的伊文。

  按照他的方法,会先为客户上传一个早已挑选好的头像,起一个舒适悦耳的网名,然后写上一段非常优美或者有个性的签名。做好这些基本的工作之后,依据客户的需求,可选择基础版,升级版或者VIP版的套餐,来教会这些相亲女性如何说话得体,举止优雅,装扮适宜等。谈恋爱犹如工作,单调乏味,并且缺乏识别对方的机会。

  一旦这些女性开始这些繁杂的程序,恋爱便会索然无味。当她们想要在一些关键点拿主意时,往往错过最佳时机。老的约会方式很难被当下人认可,这种便捷的毫无意义的网络相亲就敢确保真实性和可信性?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谁也不能保证和你相亲的对方,首先是一个最普通的正常人。这种过于商业化的恋爱观,仔细推敲,其实是对自己婚姻大事的不负责任,任由一个团队来策划终身大事,等以后顿悟过来,真的不会有遗憾?

  其次,我很赞同作者所谈及的“轻松的父母”这一话题。大学有一个学期我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午托班任教,并不只是辅导孩子们的作业。说白了,相当于孩子们的保姆。午托班所担任的工作是照顾孩子们放学之后以及上学之前的所有工作,包括吃饭,午休,接送上下学等。

  工作时间很短,中午两个小时,晚间三个小时左右,但每次从午托班出来,我就觉得像是从地狱里逃脱一样。年纪轻轻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累。不单有身体上的乏困,心灵上的疲惫最苦不堪言。短短几个月的工作,我唯一的收获是:以后就算忙死累死,也要按时接送我的孩子上下学,绝对不把孩子送到午托班。

  因为孩子们的每天,自打进入午托班的大门,完完全全像是脱了缰绳的小羊。餐桌前的礼仪被抛到九霄云外,本来好好的生物钟被打乱,生活毫无计划一成不变。在午托班,老师们只保证孩子的温饱和安全问题,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付出温暖的爱。

  也许我所工作的那个午托班很糟糕很差劲,但我想其他条件再好的也好不到哪儿去。终归不是自己的孩子,并不会去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怀,给他们好的教育。家长们但凡条件允许,别随意把孩子外包,撒手于他人,然后自己去做别的事情。

  去参与孩子们的童年吧,与孩子一起成长,付出爱与温暖,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的开心和快乐,并不是一件昂贵的小礼物就能满足的。要知道,童年所缺乏的爱,无论以后在何时何地,都难以找回来。

  通读这篇文章,不得不为作者细微的观察和缜密的研究所折服,同时也在不断反思,如今的便捷生活,真的便捷了我们吗?在外包与亲力亲为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才能更好地捍卫私人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亲身去体会酸甜苦辣,生活才会如诗如画。

  《我们如何捍卫私人生活》读后感(十):父母催得紧,是否要租个男友回家呢?

  当国庆假悄然而逝时,我们已经过完了这一年里所有的国假,我们的期待只能寄托于新年的假期。那么,问题来了:年底催婚绝招哪家强?

  妈妈最近陆续给我电话,东家的那个沉迷于混大街的人已经找好对象了,西边你的堂妹已经给了爸妈几多钱让装修房子了,这是要带对象回家过年的节奏呢。嗯,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跟你说说。

  每次和妈妈讲完电话,我都会上网上搜索两件事情:租个男友多少钱,春节旅游哪国好。

  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一样,面对这样的无奈的抉择,将就的选择,是对自己的不平,高傲的单着是对父母的歉意。拒绝平庸的生活,麻木的婚姻,害怕父母的失望、焦急,我们总会在此时乱了分寸。

  原本找个对象只是自己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却被现实这个嬉笑的家伙搅得凌乱无比。当然,被现实搅浑的简单私人事件绝对不止这一件,程度也绝非此事之度。

  有客户需求即会产生相应的服务,是市场经济下不变的真理。如书中介绍的那些服务于我们私人生活的工作般,从找对象到婚礼策划、代孕生子、婚姻经营、家庭管理、照顾孩子、关爱老人…,从制造家庭到产下生命,孩童成长直至生命终结,这原本非常私人的一切都可以外包,都有这相应的市场为我们服务。社会变迁如此之快,我们总是来不及处理好所有的事情,甚少有人能将工作与家庭完美兼顾,我们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需要找人来协助,那些“专业”私人助理。

  将这些外包以后,会如何呢?

  有些人的外包,就是全权依赖于他人,只是跟着市场走,随着那些夸张的营销带动,最后,只是越活越累;有些人的外包,将无奈无力之处外包,将重要的部分依旧保留自己参与,亲身经历解其各种滋味,生活自是轻松愉悦。这区分,是情感的差异,是原则的坚持,是个人与生活的抉择。

  外包的生活,解决了我们许多自以为无法解决的事情(其中不泛部分的确如此之事)、许多我们以为没有自己正费劲心思做的事情,却忘了生活的真谛,没有经历过的人生,没有参与的事件,就如同没有共同回忆的家人、伴侣,当我们闲暇下来时,对望将只能无声,似乎该说点什么,却又无话可说,明明我们都在那么在乎彼此,也只能高歌一曲“这么近,那么远”叹心中感想,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无奈下继续忙碌,如此循环。

  过程才是生活,少了参与,也就丢了滋味。

  此刻,无限担忧着“拿来主义”的天朝子民,重来只将形式学得精辟的国人。有着令世界惊讶的贫富差异,有着占地球1/4人口总数,更有着令外国人折服的聪明才智与不可思议坚强的民族精神。试想:穷人因钱服务这些私人事件相关行业,穷者的隐忍与富者的嚣张,已经习惯不被尊重者与习惯主人主义者,届时何为幸?何为不幸?

  然而,这些市场的需求已经被洞悉,这些行业即将被发扬光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