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乱时候,穷时候》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乱时候,穷时候》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30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乱时候,穷时候》经典读后感10篇

  《乱时候,穷时候》是一本由姜淑梅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铁葫芦图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一):忆苦思甜

  小的时候,曾看过一本写过去那些苦日子的书,书名不记得了,只记得主角叫郭○○(念做圈圈),原因是他不识字,在需要画签的时候就在名字那里画上两个圈,后来人称郭圈圈。几乎是二三十年前出版的老书,价格才几角几分的样子。只记得里面的故事和《穷时候,乱时候》这位姜奶奶讲的差不多,带着酸带点笑,都是普通老百姓真真实实的辛苦日子,让人看着倍感唏嘘。

  《穷时候,乱时候》的作者姜奶奶非常了不起,1937年出生,直到1997年(60岁时)才开始学习认字,但是她2012年就开始写书了。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还写不出好文章,真是让人惭愧。说什么老当益壮、大器晚成、天赋才华之类的词都太虚了,概括不了我心中的敬佩之意。像姜奶奶这样高龄却一心投入兴趣之中并努力做出一番成绩精神气,我们实在太欠缺。早几年有一位梵高奶奶,七十多岁,也不识字,从农村来到城市,偶然间拿起画笔,画她记忆中的乡村,一画惊人。我很喜欢她的画作,质朴,感人,就像梵高奶奶说的,“我的向日葵有阳光温暖她,有土地养着她,有水滋她,就像我画她的心情一样很幸福。”----让观者也觉得幸福的画作。

  经历沧桑,在苦水里泡大的老一辈人,在表达心中对逝去岁月感情时,只有真诚感恩和澈彻。就像姜奶奶的讲述,平实,平静地还原一件事的本来面目。一篇一个故事,没多少修饰,没多少水分,短句,普通的字眼,平直如家常话,又极为简洁干脆,也不拖泥带水,很耐看。几乎每讲一个故事,都会有几句非常凝炼的老百姓智慧,那些支撑着度过艰难日子的精神气。

  比如,《俺爹》一篇里,因为人多地少,家里特别困难,爹一直说,“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子去想,想出好办法,去解决困难。”

  “要是想不出好办法呢?”“那就把心放宽。”

  “不可挽回的事,不要去多想它。”

  “好比这个好看的碗打了,你再心疼,它也长不上去了。”

  有许多故事,看得人心酸楚,要流眼泪。比如,《挨饿那两年》,婆婆几人带着粮食走了,一粒粮食,一分钱都没留下,家里只有胡萝卜,但连吃四十天的萝卜,甜的都变得像黄连那样苦。等婆婆回来分家后,饿得走不动路,“看不见道,就和儿子在地上躺一会儿,看清道了再站起来冒蒙往前走”。幸好还有好心人接济了救命粮,这才捡回了两条命。这多苦啊。活下来真是侥幸。59年---61年的饥荒饿死不少人,若非亲历,又怎会有这些触目惊心的字眼。

  我也不曾经历这些苦难,但愿意听老人们讲述这些过去的事,像以前奶奶在世时,便听她讲过过年没钱吃肉,只有吃萝卜,刀切咔嚓一声响,当作吃肉。只是奶奶过世后,忆苦思甜的事,爸爸也不愿多讲,再也听不到这些了。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二):我们不曾看到的

  耽搁良久,方才动笔。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起姜婆婆的这本书,把故事一个个的又过一遍,想抓住她表达的主题,可是又比较难。

  姜婆婆的故事,读起来非常的顺畅,简单文字组合,平常语言,像是坐在面前讲故事一般。可是,平常的语气配合略显惊悚的故事情节,对读者来说却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因为故事的残忍,也因为讲述者的不露声色。我想抓住一点感情线索,却发现作者太客观,故事里找不到她的身影,就如同从天上往下看的一双眼睛,看着人物登场看着故事发生:饿死的、被点天灯的、死不瞑目的、被杀的、衣衫褴褛迁徙的......若不是在序里看到作者是六十多岁才开始学写字,我还以为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能够把自己的感情一点点一点点的从文字中挤走。

  大概是因为时间久远吧,当时年幼的害怕与恐惧喜悦悲伤都留在了人生路上。也大概是因为深陷动荡的年代,放眼望去多是比自己还惨的家庭和人生,活下来已属不易。所以,才能不夹带过多的感情在文字中间。(这样去想,也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吧)我在想深夜无人的时候,作者书写过去的生活和人物时是否会有难以自持而感伤落泪。这样的回忆,不能算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式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开卷8分钟》的节目里,那一期是梁文道的推荐,梁用敬佩的语气来介绍作者,并不断带着一种诧异去推荐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前段时间翻看Kindle推荐的电子书里正好有就随手购买了。半夜翻看,第一个故事就把我镇住了。也突然明白了梁的那种诧异:不是怀疑故事的真实性,而是我们在故事里找不到作者,抓不住作者的感情。

  想起幼时在大院子里吃饭,距今也快20年了。村居人家的大院子,一家老小围桌吃饭,碗里的饭菜吃不完的时候就被奶奶骂,说不珍惜粮食,这要是在他们年轻时候哪有白面馒头,树皮野菜都不够。当时年幼,未经历过饿死人的年岁,再加上被反复教育,说多了就更加麻木。从这本书里又拾回了当年的记忆,和对过往岁月的一份理解。公社、公分、粮票等一系列名词,在我们出生之前对人们极其重要东西,一点点的都土崩瓦解,变成了历史以及我们和父辈之间的隔阂。作者的这本书,填补了一些我对过去五六十年的空白认知。在正统的历史书里,小人物的命运是鲜有被关注的,多是胜败、战役和一些冷冰冰的数字统计。当然还有色彩鲜明的政治描写。只是这样的历史,如果不做专门的研究,对普通大众来讲可能就只能用来应付升学考试。我们历史感的缺失,有今昔生活的巨大差距和自身的原因,更多的应该算在客观原因上。作者的这本书,算作一本不错的民间述史书籍。可能随着社会更加的开放和包容,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样的事情中来,只希望时间还来得及,有人去多留存一些影像和文字。写到此突然想起央视做的节目《客从何处来》,从一个人物出发,根据血缘往回寻找父辈祖辈,也一点点的牵扯出历史来,窥一斑而知全豹。

  除此之外,跳出故事和书本回到作者,我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可能和性格有关,作者在这样的年纪里找到了喜欢做的事情——写作,籍此找回自己,度过人生的黄昏岁月。可是如果大半生都扑在子女身上,牺牲掉自己生活的人来说,黄昏岁月可能会走的比较艰难。有人计算从现在开始我们在父母离世之前还能见他们多少次,借此提醒在外的子女常回家看看。这样计算的前提是父母离开子女后多是没有自己的生活,只能掰着指头算着下一次回家的时间。人本是独立的,有幸今生血缘之亲共走一段人生路,是应该珍惜和感恩,但是在这层关系之外,多是被家庭和血缘绑架的人生选择。向内我们在寻找自己的路上所做的努力是让自己更加坚强强大的动因,越早认识到这点对自己和家庭的长远发展越显重要。不像过去动荡的岁月,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隔阂更加深刻距离更加疏远流动性更大的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被一件件事情和焦点分割而碎片化,寻找自己,成了更加困难的一件事情。

  谢谢作者,谢谢她讲述的这些故事。真心希望作者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三):我是一只蛙,呱呱呱呱呱

  题目的来由是在整个看的过程中,脑海里不停浮起的:长见识了……

  故事是爷爷奶奶辈的故事。

  说实话确实大开眼界。先前只从书上和老人只言片语里提到,那个年代多么的艰难困苦,但从这本书里,才真正摸到一点点那种难,那种苦。

  是我完全不能想象的。

  算算只相差了六七十年,社会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说来只有这时,才真正体会到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安逸,比起那会,确实算安逸的。也能体会到国家发展之迅速,一丝自豪油然而生呢。

  很崇敬作者,原先是因为她六十多岁学认字,七十多岁写书,还出书了!读过之后才发觉她身上的那种坚韧不屈,勇敢顽强,虽然目不识丁,但我觉得她是有大智慧的。历经战火和死人,嫁人后在婆家的艰难,跟着丈夫往东北去求生……多么顽强的身躯和灵魂,而这在她们那时又是最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在最后她提及到她的家人,读到她母亲的故事,更是肃然起敬,光那份胸襟已经是常人难及的,而且确实得到了好报。联想到我自己最近苦恼的事,会想自己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呢?

  读到中途时在日记本已经写过一篇读后感,这里不多赘述。

  我愿意乐意看这样的故事,写得非常精彩又真实。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四):听奶奶讲故事

  最近一直在看回忆录,一本是《巨流河》,看得心潮澎湃感慨不已,上世纪20年代至今,知识分子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和奋进。故事离我比较远,却感同身受。接着又看了一本《乱时候 穷时候》,这是一本山东农民奶奶的回忆录。这位奶奶叫姜淑梅,她60岁时学写字,76岁出了这本书。姜奶奶山东菏泽人,她的书不写别的事,就讲这一辈子的所见所闻,也是那一辈农村人的故事。相较而言,这一本更接地气,也更像我们老家的历史。说是历史,又不像历史,就像听自己的奶奶讲故事。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觉得每一句都很亲切,山东方言的表述和讲故事的方式,就像我又回到小时候坐在奶奶跟前听她说很多年前的事儿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乱时候、穷时候和家里人。基本没按时间顺序,每一篇都是一个单独的故事。那时的人那时的事。里面的故事和我从爷爷奶奶那儿听来的很像。

  我听奶奶说,乱的时候,日本鬼子来扫荡,庄上很多人被赶到我家屋后的空地上枪毙了,村里的人死了一茬又一茬。到现在三爷爷种的槐树根上还缠着人的头骨。好不容易赶走日本人,又爆发了国共战争,无论是哪一派打仗,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大人孩子东躲西藏,路上都是死人。战乱的时候,死是那么稀松平常的事,一出出不可思议的悲剧在不停地上演。当时庄上有个男人,看见家里老娘都快饿死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没有法子养家,不得以投奔了胡子。跟着胡子打仗,与人结了怨,头上被砍了七刀,没死成。回家后遇到八路军剿匪,最终还是被枪毙了。后来的事就不知道了,奶奶感叹一声:他是一个孝子,只是没得好死。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再回想起来肯定是痛苦的记忆,我听来的都是一些片段,而且这些片段对我来说沉重得就像噩梦。虽然我生在那片土地上,却对它的历史知之甚少

  关于穷时候,我也听到不少故事。直到今天,我们全家人回老家吃饭都不敢浪费,就算你只扔了一个煎饼渣,爷爷还会在你耳边唠叨“你们都不知道珍惜粮食,你可知道五八年五九年饿死了多少人吧?”小时候,好奇他们说的五八年五九年,一问才知道了那个年代,他们经历的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苦难:扒树皮挖草根,奶奶连泥巴都吃过。一家老小十天八天没饭吃,饿得站也站不起来。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人吃人。

  这些故事都是小时候奶奶讲给我听的。今天我从《乱时候 穷时候》这本书里,看到了那么相似的故事。我看网上的评论,有很多人跟我有相似的感受。姜奶奶说,她签名售书的时候,一个姑娘过去握着她的手喊了声奶奶,就哭得说不出话来了。我相信,每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姑娘心中都会有一个给自己讲故事的奶奶。

  当然,在漫天的好评里,我还是能看到了几个讲坏话的。有的人就是这样,看不得别人好。他们说:“这本书和文学沾不上点边儿。”其实我觉得这本书和文学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就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是对那个贫穷战乱年代的记录。有人说:“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农民的劣根性,凶残,互斗,无知可悲。”我看惯了这种带着有色眼镜的人,他们根本不了解农民,却以权威的姿态发言,他们对苦难对历史没有最起码的尊重,对人没有悲悯。旧中国的哪一片土地上不是善恶轮番上演?中国的历史就是这些草民生命力的延续。而这些故事,是我们没有权力去评说的,这甚至不是故事,它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我喜欢这位奶奶讲故事的风格,她就把事情讲给你听,她不过多评判,留给你的是最真实的人生。看到许多人的恶意中伤,让我觉得人不把心摆正,读多少书都是坏人。

  对于这些故事的意义的追究是无意义的,真实发生过的事,本身就无意义可言。只是,我觉得人有必要了解历史,了解你脚下的土地都曾发生过什么。只有了解了历史,你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他们那一辈的苦难我没有经历过,小时候,我总觉得这些事儿离自己挺远,不明白老一辈一遍遍说道的意义。后来我离开老家,到外地求学,有一年,我生病躺在大城市的医院里,听着同病房里的老头老太感慨当年,说他们是最苦的一代人,无缘无故被流放到农村当知青,种地干活累得要死,天天还要和没有文化的人打交道。甚至有的知青一辈子都留在了农村。我当时肯定在冷笑。他们的说法在听惯了真正苦难的我看来,就像无知又可悲的娇宝宝。而生养这些娇宝宝的土地,根本就不知道感激尊重那些中国最底层的农民,他们拿自己无知的优越感去鄙视农民,说他们粗俗,嫌他们落后。可我知道,我的农民先辈,我的农民兄弟,他们一直在历史的狂风暴雨里苦苦挣扎着,他们是一片片野草,也是黄土地上的麦秸,被锋利的刀刃割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饱含热情,恣肆向上生长。

  我尊重这些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乡里乡亲,我以我的平庸来羡慕他们充满故事的一生,我爱我家乡每一寸深埋苦难默默无声的土地。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五):读书:《乱时候,穷时候》

  【小文摘】

  人多地少,俺家最难的时候,爹说过几句话,一句是:“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子去想,想出好办法,去解决问题。”俺问:“要是想不出好办法呢?”爹说:“那就得把心放宽。”他还说:“不可挽回的事,不要去多想它。”俺问:“啥是不可挽回的事?”当时在饭桌上,爹举着碗说:“就好比这个好看的碗打了,你再心疼,它也长不上去了。”那时候小,有些话俺不懂。后来懂了,俺也这样告诉孩子。

  ---摘自《乱时候,穷时候》,作者姜淑梅

  本周读书:《乱时候,穷时候》,作者姜淑梅。老人家早年读过几年书,但已经忘记,六十岁开始自学认字,之后便开始尝试写作,留下了很多普通却不平凡的故事。生于1937年的老奶奶,经历了抗战、内战、大跃进、三年灾害、盲流潮、动乱十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就已经很多,再加上挚友亲朋,街坊乡里的素材,相信能够撑满好多本故事集。

  然而更值得人回味的是一种毅力与精神。它是文摘中的朴素的乐观生活精神,它是一个个故事中小人物对于好日子的期许,它是对抗饥馑与病患的坚韧,它是作者年逾花甲却从头学习,笔耕不辍的努力。积极而向善,就必有所成。

  最近广播听的比以前少了,是因为万万没想到新手机竟然不支持FM调频。当然也随即换成了喜马拉雅和荔枝FM来听一些音频。恶补了最近几个月的《晓松奇谈》,晓松用了十余期的节目来讲台湾,期间讲大历史大人物篇幅不少,但临结尾处免不了几声哀叹。可风流人物的心境并非吾辈可以参透,反倒是从普通人的瞳孔里映射出的激荡社会更贴近人心。

  正如本书,叙述的手法不能说华丽,但读起来就两个字:扎实。毕竟是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毕竟是平凡者的酸甜苦辣,引发的共鸣感更强,而不像帝王将相的故事飘飘渺渺。字里行间汲取的养分也是入口即化的,而非还要细嚼慢咽绞尽脑汁如何内化成自己的意识。或许有些下里巴人,可事物的真理往往就是那么的直白,并不用很多辞藻去堆砌。

  就在刚才去洗漱的时候,想到了一句常在朋友圈里被转发的偈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敢说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但似乎在一瞬间,发现它与之前听说的内外宇宙的理论有奇妙的契合点。自心为内,万物为外,皆为寰宇,知内则亦知外;花、叶为内,世界、菩提为外,每个个体迥然不同却都溶在不可全见的社会中。历史是无数人与故事的集合,但一个人的故事也能与无数人关联,铸就一部不可替代的历史。

  至此已词穷,也许再往下可能就是哲学探讨,断然不是认知范围之内的事情了。那就说一下下周可能读的书吧,一本是陈丹青的《退步集》,另一本可能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自从用了Kindle,每周特价书基本上看好了就是买买买,翻翻订单金额也有几百元之巨。不知道能读完多少,当然如果你有好书荐我,可共享之。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六):很生动的描写了旧社会的情况,笔触客观

  虽然有点流水账,但是也算是很生动的描写了旧社会的情况

  姜淑梅奶奶六十岁认字儿,七十六岁出书,但是老人家的文笔却出奇的朴实,客观,生动,并且好像跟写别人的事情一样,一点都不带感情色彩,也没有夹杂私货,评论,这是十分可贵的。

  整本书我个人评价是值得一看,除了刚开始姜淑梅由第三人称一下子跳到第一人称有点突兀,这一段放序里面更合适。

  多说两句,旧社会确实是万恶的吃人的旧社会,妇女别说女权了,生存权都没有,没出嫁要裹小脚,出嫁之后婆家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跟骡子一样累死累活干活,经济依附男性,过不下去就得上吊。包括现在偏远农村的女性也是这个样子。

  老毛虽然土改,三反五反,杀的那叫一个人头滚滚,但是老毛的功绩也不可磨灭,就是解放了妇女,彻底砸烂打烂了旧社会的宗族制。然后通过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有效防止了土地兼并。

  如果不是老毛,兴许现在妇女还在裹脚,一家族长说了算,通奸出轨的得浸猪笼点天灯骑木驴。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七):精彩段子是不少,但姜奶奶出书废话更多!

  在各大平面媒体的副刊读书栏目的强烈推荐下,我入手此书,感触如下:

  好的方面是,一位老奶奶书写了自己亲历过是是非非,几乎等同于一部活生生的20世纪中国民间通俗史,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用个性浅白的语言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世间的假恶丑;

  不好的一面是,我是看了推荐人的盛赞书评和精彩试读内容才下定决心花银两购买此书的,结果通书读完,发现此书所有的闪光点无非就是书评和试读内容中的那些段子,更多的内容都是平铺直叙,乏善可陈而已。

  那么,仅看试读内容足矣,还有必要入手整本书么?!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八):了不起的老太太

  是本好书。 为什么呢 第一是引人入胜,都是短篇小故事,乱时候的故事简直是蓝胡子阅微草堂笔记,木驴天灯人吃人。。。一个比一个重口味,骇人听闻的故事写出来言语平实没有过多修饰,冷眼旁观,更显出冷漠恐怖。 穷时候的回忆也是,时代小人物的缩影,地主的女儿,饥荒时身无分文吃不上饭,农村妇女,职工家属工,退休老太太,身份一次次的转变,每一次被生活逼上绝路,没有哀叹生活的不公平,绝地逢生,值得敬佩。

  其次,一个八字不识的老太太,能够在退休后开始学习读书写字,不是一般人。从回忆录里,也老出来坐着内心的成长。

  再次,发自内心的语言才是最真实的。

  1.俺那时就想:宁可累死在东北,不能穷死在东北。穷,叫人家看不起。

  2.人多地少,俺家最难的时候,爹说过几句话,一句是:“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子去想,想出好办法,去解决困难。” 俺问:“要是想不出好办法呢?” 爹说:“那就得把心放宽。” 他还说:“不可挽回的事,不要去多想它。” 俺问:“啥是不可挽回的事?” 当时在饭桌上,爹举着碗说:“就好比这个好看的碗打了,你再心疼,它也长不上去了。” 那时候小,这些话俺不懂。后来懂了,俺也这样告诉孩子。

  3.俺也习惯这儿了,看哪儿都顺眼,特别是雨过天晴的时候。下完雨,山上的树、花、草都洗干净了,红太阳照着绿树、青草和野花,越看越美。松树黑绿色的松针、酱红色的树干格外新鲜。风一刮,白桦树挺起腰,绿色叶子哗哗响,好像拍手叫好似的。野花各种各样,红、黄、紫、白、粉都有。要是不到这儿来,最好的画家也画不出这么多的颜色。 俺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鸟,大的,小的,俊的,丑的,都有。雨过天晴的时候,鸟也爱叫,一种鸟一个叫法,啥样的都有。有的上蹿下跳,叽叽喳喳叫。有的扇动翅膀伸长脖子,用力地叫。还有的叽叽咕咕,像跟谁唠嗑一样。 还有一种花,雪还没化完,它就开花了。这种花开在雪窠子里,上面的雪像房盖似的罩着,它就在底下开花了,黄颜色,开得怪好看的,也不怕冻,叫冰凌花。

  4.俺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一点儿收入都没有,全指着儿女。前几年,砖瓦厂留守的人通知,说要给家属工开工资。还真给了,原来一个月四五百,现在七八百,俺也有退休金了。

  ===华丽的分割线===

  真本书和现在微信公众号里各种无病呻吟的软文不是一个数量级。

  自强自立,向前看,发现生活的美好,知足常乐。真是了不起的老太太。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九):岁月的手指点石成金

  “姑娘你记着,脸不是人的脸面,谁有粉都往脸上搽。看一个人是不是真干净,看他的鞋就行了。”

  起初,经由作家艾苓的文章,我认识了她的母亲。读着她转引母亲的家常话,我深受启发。她笔下的家事,或源于母亲的回忆,明显厚重。只是,她从来没有提及母亲的名字,也许觉得没有必要吧。在记述当年父母结婚登记时,她写道:那一次母亲的名字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被使用,大概也是唯一的一次,因为后来就成了“富春家里的”,等大哥出生后,就变成“来顺他娘”了。

  却错了。2013年,艾苓母亲的名字——姜淑梅,不断被读者传诵。处女作在《读库1302》刊发后,姜淑梅的作品足迹又遍布《北方文学》、《新青年》等刊物,首部文集《乱时候,穷时候》也由“铁葫芦图书”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六十岁学写字,七十五岁学写作,姜淑梅从文盲成长为作家,这自然是一个励志的传奇。关键是,岁月的手指点石成金,大器晚成的她出手不凡,行文干净利落,以细节讲述故事,以故事塑造人物,有赤子之心,无酸腐之气。借用她教育艾苓的话,她的文字并未涂脂抹粉,却会让许多作家汗颜:

  “早些年,俺那儿去个生人,都在门外问:‘家里有人吗?’要是男人不在家,女人就答:‘没人。’男人不把女人当人,女人也不把自己当人。”

  “二儿子出生三天,身上一个布丝都没有。厂子里沙土多,俺就把沙土温热了,把他放到沙土里头,上面盖着他哥哥的旧衣服。尿了,就把尿湿的沙土扔出去,拉了也一样。穷人家的孩子好活,吃足了奶就不哭,没耽误俺干活儿。”

  姜淑梅吸纳了形象生动的民间言语,“汗滔滔的”、“活养死葬”、“口攒肚挪”、“跑得慢了被狼咬,跑得快了撵上狼”、“没事时躲着事,事来到头上不怕事”等,记录裹脚、放脚、守寡、改嫁、跪门等旧时乡村习俗,描摹流动不居的时代里命运各异的众生相。在数十个人物里,我印象深刻的,是乱时候的娘与穷时候的“俺”。

  娘劝阻孩子趁乱抢物,她说:“外财不发咱命穷人。”娘接济乡邻、劝架断案,她说:“千万不要瞧不起穷人,穷没扎下穷根,富没扎下富苗。”娘为干活多年的长工买了几亩地,在井边盖了两间房,她说:“以后岁数大了打水方便,别人帮着打水也方便。”民心如镜。如此点点滴滴的乡绅作为,换来了土地改革时一家人的平安,以及娘出殡时全村人的送行。

  姜淑梅舐犊情深,在挨饿那两年,“俺看不见自己,看得见儿子,他小脸焦黄”,她想尽办法,甚至不惜提出分家,与吝啬的婆婆斗智斗勇;在感觉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她也是为别人着想,“俺没哭,俺都想好了,回家就抱孩子跳到浇地井里,跳到吃水井人家害怕”;跑“盲流”至东北,在山林看见传说中的野兽,她同样先想到孩子,“拿好榛柴棵,离豆角地远点儿。要是俺叫狼吃了,孩子还有菜吃”;“宁可累死在东北,不能穷死在东北”,为此,她在月子里就熬碱来卖,贴补家用,以至几十年之后,她依然清晰记得熬碱的方法,并历数不同地方的碱土熬出的大牙子碱、小牙子碱、葡萄牙子碱;“人穷的时候最有劲”,卖碱时,面对百货商店的工作人员,她据理力争,其言语颇具公民意识,其精气神令人肃然起敬。

  姜淑梅叙述的事,多发生在半个世纪之前,比如她写饥荒年月的生活:

  “集上的大公鸡和干榆树皮一个价,都是八角钱一斤,都买榆树皮,没谁买大公鸡。买鸡损失大,骨头和鸡毛都不能吃,榆树皮是干的,可以多吃几天。”

  “大儿子比二儿子大六岁,因为在山东挨饿,俺四年没来月经。到东北吃饱了,三个月就来了月经,有了二儿子。”

  这些话,非亲历者不能言也。显然,带着体温的记忆,要比官方发布的统计数字,更能让人触摸到真实的历史。她如数家珍般回味洋槐叶子、桑树叶子、臭椿叶子、榆树叶子的不同口感,读来让人唏嘘不已。这个国家亏欠民众的实在太多了。十几年前,不少人批评旧版《现代汉语词典》,提及许多动植物词条爱拿“可食用”说事,不符合环保、和谐的现代理念云云,而在我看来,这便是两个时代的隔膜。

  英语中“history(历史)”源出希腊文“historia”,意为“一个人的调查记录”。姜淑梅的《乱时候,穷时候》,无疑是民间述史的可贵收获。她是那个乱穷时代的受难者与见证人,她的描述未必全面,但毕竟离现场与真相更近一步。历史只有化为个体的感受,才能对人发生作用。那些富于感性的材料,能让读者对过去的事有更具体、更亲切与更深刻的体会。

  刘小枫在《叙事与伦理》中说:“自由的叙事伦理学激发个人的道德反省。别人讲的故事,不仅有助于我明朗自己面临的道德困境,也有助于我搞清楚自己的生存信念。自由的叙事伦理学更激发个人的伦理感觉,它讲的都是绝然个人的生命故事,深入独特个人的生命奇想和深度情感,以富于创意的、刻下了个体感觉的深刻痕印的语言描述这些经历,一个人经历过这种语言事件以后,伦理感觉就会完全不同了。”

  阅读姜淑梅的《乱时候,穷时候》,即如此。

  本文刊于20131027《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3-10/27/content_1958818.htm

  《乱时候,穷时候》读后感(十):姜淑梅:一个励志的传奇

  2013年5月27日,黑龙江省绥化学院汇文楼的演播厅,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班新闻采访实践课上,张爱玲教师邀请了一位特殊人物到场。她头发雪白而浓密,身着翠绿色短袖休闲衬衫,面目慈祥,后背微弯却步履矫健。她叫姜淑梅,是张爱玲的母亲,另一个身份是作家。

  姜淑梅,1937年2月生于山东省巨野县董官屯乡百时屯,1960年跑盲流时落脚黑龙江省安达市。她六十岁学认字,七十五岁学习写作,不到一年,创作了十余万字。处女作《穷时候》在《读库1302》登载后,她的文章又在《新青年》、《北方文学》等刊物上陆续发表,作品集也由北京磨铁图书公司“铁葫芦图书”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穷时候》面世后,好评如潮,为老人赢得了很多的“姜丝”,引得外地读者慕名登门拜访。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近日与她联系,将拍摄制作一个时长约十五分钟的专题片。

  “这是俺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高才生。俺是个粗人,没念过什么书,和俺说话你们不用紧张,咱就用家常话唠,说文言句式俺不懂。”面对几十名大学生,姜淑梅操着一口山东味儿的东北普通话,亲切地道出开场白。她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并一一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识字】

  如果没有那场灾难,也许姜淑梅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老两口在一块儿,给儿女做个饭,没事儿一起拉呱,一起养个花种个草什么的。但是,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姜淑梅有六个儿女,随着孩子先后成家立业,她思乡情切。1996年9月,她和丈夫回山东老家,在秦皇岛出了车祸,老伴儿不幸去世。那一年,她虚岁六十。

  此后,姜淑梅的精气神儿似乎被抽走了。她让女儿张爱玲买了几斤毛线,睡不着就织毛裤,不长时间就织了两条毛裤一件坎肩。张爱玲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母亲的身体迟早要熬坏的,为了使悲伤与绝望中的母亲转移注意力,便提出让她识字。姜淑梅生逢乱世,和大多数人一样,很难有学习的机会,在六十岁之前,她一直是大字不识几个。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姜淑梅开始了自己的识字之旅。女儿、身边的孩子、街上的行人,都成了她的老师,牌匾、广告、说明书、电视字幕,都是她识字的教材。为了方便记忆,她想了不少办法。开始的时候,“俺自己编快板,俺说女儿写。自己编的快板自己知道它们的读音,俺就一个字一个字,念了一遍又一遍,就念熟了。”后来,她向邻居学唱歌,还自己编歌词,不会写就让外孙女记录下来,然后就唱。这种识字的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创作。

  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学,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姜淑梅坚持不懈,识字越来越多。几个月以后,她就能读幼儿故事了,她说:“有些字不认识,一顺就顺下来了。”

  然而,姜淑梅的学习总被各种事情打断。张爱玲说:“没有了爹,娘就把自己变成一块大补丁,哪家的生活出现漏洞,她就把自己及时补到哪里:表弟开小吃店人手少,她听说了就去打下手;小妹生孩子,她就帮着带孩子;二嫂病倒了,她又过去照顾二嫂照顾那个家;大家都忙的时候,她同时带着外孙女和重孙子……”

  张爱玲建议她活出自己,喜欢做什么做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

  姜淑梅开始看书、唱歌、学电子琴……

  【写作】

  姜淑梅阅历丰富,历经战乱、饥荒、闯东北等,一张嘴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张爱玲笔名艾苓,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领着自己回家》、《风也穿鞋》、《一路走来》等。听多了母亲的故事,张爱玲鼓励她学习写作,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起初,她对此毫无信心,连连摇头。

  2012年6月,在学会几首新歌、学会在电子琴上弹《苏武牧羊》之后,姜淑梅有了自信,对张爱玲说:“俺要跟你学写作,写不好,你就当素材。”第一天写了几行字,她连连摇头:“手不好使了,连一道儿都画不直,像锯齿。”张爱玲说:“谁开始写字都这样,慢慢来。”十天以后,她开始惊喜:“做梦也想不到,俺会写这么多字。”

  姜淑梅将自己正在学习写作的事告诉家人后,刚开始大家并不看好她。得知此消息,平时不苟言笑的三哥哈哈大笑。二女儿借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说:“赶紧写吧,东边茅楼儿没纸了!”大儿子说:“娘,你要是发表了文章,胡主席都会接见你了!”她认为他们太瞧不起人,自己一定能行,就暗下决心学好写作。处女作发表后,她对儿子说:“你让胡主席接见我吧!”儿子回应:“你发表的不是时候,胡主席已经退休了!”

  姜淑梅最初写的两个故事都很传奇,是她听来的,写了好些天。张爱玲指导她:“要写就写自己的故事,你的经历就很传奇。你要想象着对面坐着一个人,从来没听过你的故事,你要从头到尾讲给他听。”并建议她先写闯东北的事,一件事写一篇。她的悟性很好,随后写得很顺利。她写一篇,张爱玲帮她录入一篇,贴到自己的博客上,注明作者。作家朋友都说好。也有不合格的,几件事塞到一篇文章里,张爱玲让她重写,她呵呵笑:“这老师还挺严格呢。”女儿也笑:“对学生必须这样。”

  “刚开始时,俺还得要姑娘督促,几张纸、一支笔、一块橡皮,写写擦擦,就把写作当成玩儿,只当消磨时间了。后来写着写着找到了乐趣,就爱上了写作。没写作之前感觉天可长了,写作以后开始忙了,感觉天短了。”姜淑梅喜欢在凌晨三四点写作,她说休息了一夜,眼睛好使,脑袋清亮,什么都能想起来。只要有纸笔、台灯,家里能写字的地方都是她的书房。张爱玲说:“平时老太太就住在我家,家里的条件有限,但我娘在哪儿都能写。她跟我儿子住一个屋,起初儿子不在家,她就在房里写;后来儿子放寒假回来,为了不打扰他休息,她就拿着小台灯,趴在客厅茶几上写;后来家里来客人,客厅也占上了,老太太就带着小台灯去厨房写。”

  姜淑梅说:“把一生一世的事儿写在纸上,真是太高兴了。”不过,在写“挨饿那两年”的时候,回忆起那段苦痛的饥荒日子,她写着写着就会心里难受,写了好几天就是写不下去。张爱玲劝她:“你写吧,写出来就放下了。”她继续提笔,用简单质朴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记录那些密封在心里的陈年旧事。她说:“俺一门心思想着写作,过去的很多事一点点都想起来了。俺只想写过去俺经历的事,现在有好多大作家,她们写现在的事比俺写得好。”

  写是对写的奖赏。姜淑梅的文章,引发了读者热烈的反应。有人自己朗读,用手机录下来,将其做成有声书,给母亲听。也有人受到启发,准备教母亲识字,或者整理父亲的口述历史。转引部分读者的评论:

  “老太太的文字浅白平实,娓娓道来,就像母亲在述说她的陈年旧事一样,却读得我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她的伟大之处。”

  “有阅历,有毅力,有力量。一字一句,全是鲜活的生活。每一个字都‘钉’在纸上,戳到人心里。”

  “我很讨厌老师整天让小学生抄写背诵那些所谓的‘好词好句’,《穷时候》正好可以作范文,让四年级的儿子明白,好文章可以一个成语都没有。”

  “从挨饿到卖碱,让人看到作者不甘认命、心存希望的挣扎与奋斗。突然想认识一下这位老阿姨呢,也听听她讲别的时候。”

  【母女·师生】

  “俺最骄傲的事,就是俺有一个好老师,她温柔、善良、孝顺,没有她,俺啥都写不出来。”谈到女儿张爱玲,姜淑梅的爱意溢于言表,“历史上都是妈妈培养孩子,没有哪个孩子培养妈妈的,俺们是第一对,也是唯一的一对。前三十年,俺培养了她,后来就是她培养了俺。这个老师真是太好了。”

  “我娘今年七十七岁了。一个老人能一直坚持学习,靠的是什么?是她不屈不挠的精气神儿。年轻时闯东北她就不服输,到老了坚韧的生命力还在。我娘身上有的,可能我们身上没有。我家人多,事儿多,什么都干扰不了她。”张爱玲说,“我娘是最让我骄傲的学生。从2005年进入学校任教到现在,送走的毕业生很多,但都没她优秀。她身上有股认真劲儿。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们有她那股劲儿,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在《我的学生姜淑梅》一文中,张爱玲说:

  1998年,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我请娘在我的书上签名留念,她说:“俺得想好了练好了再写。”她想好了两句话,让我一笔一画写在纸上,她一笔一画地照着练,练了一整天。那两句话是:“根是苦菜花,发出甘蔗芽。本是乌鸦娘,抱出金凤凰。”在所有签字中,娘写的字最认真,有着儿童学字般的整齐。我有些惭愧,知道自己不是凤凰,是喜欢鸣唱的鸟,在朝她希望的方向飞。

  姜淑梅同学年轻时的容颜我没有印象,我看到的是她越老越美的晚年,她一头白发,目光清澈,喜欢穿白裤红衫或绿衫。历经沧桑后,她还保留了那么多的善意、激情和好奇心。她跟人讲:“跟着作家学写作,这才叫‘跟啥人学啥人,跟着神婆子会下神’。”她不知道,她一直都是我的导师,跟她学了四十多年,我才走到今天。

  娘是女儿的成长做人之师,女儿是娘的识字作文之师,这可谓文坛一段佳话。如今,张爱玲戏称自己是娘的经纪人,为了娘的作品与编辑沟通交流,安排新书出版与媒体采访事宜。对此,姜淑梅笑称“娘儿俩合作愉快”。

  【幸福·感悟】

  如今,姜淑梅在家总跟张爱玲说:“俺天天可高兴了,现在俺感觉自己是全绥化最幸福的老太太了。”显而易见,写作让她的生活更充实了。

  姜淑梅说,这辈子让她最高兴的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女儿张爱玲在二十四岁时写作的《紫漆柜装不下》,获得“金陵明月杯海内外华人散文征文大赛”一等奖。她得知喜讯时,感觉走路都飘轻儿的。第二件事是从1947年后就音信全无的二哥,在失踪了多年之后,前几年竟从东京转邮来一封信。得知他在台湾生活得很好,她当时很高兴,不过是难受的高兴。第三件事就是自己作品的发表,得了三千元稿费。

  姜淑梅一直信奉父亲的两句话: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别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动脑筋解决问题;做错了事,就不要去想,想也没有用。这让她受用一辈子,让她学会总是用微笑来面对一切。

  说到养生之道,除了以写作陶冶情操之外,她觉得最重要的是心要宽,少计较,和人相处,多想着别人的好处。她说:“凡事莫生气,要始终想到别人对自己的好,即使别人对自己不好,你也要对他好。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他就知道你好啦。”她感叹,以前觉得孩子最重要,自己啥都不重要,而现在觉得自己和孩子一样重要。她认为,身为老年人,应积德行善,适度饮食,不要浪费粮食。

  姜淑梅喜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喜欢穿黑色灰色的衣服,因为那样看着不精神。她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她曾和张爱玲去听演唱会,如今提及此事,她说:“听不太懂,但俺喜欢那个氛围。”

  也就是在那次演唱会上,姜淑梅听到台上说梦想之类的话,想到自己一直也没什么梦想,但也这么过来了。其实每一个目标何尝不是一个梦想呢?正因为实现了一个个目标,所以走到了现在。就像她十七年来学习的历程,虽然她说是玩儿,但她又有“干啥事就要有干啥事的心劲儿,劲儿往一块儿使肯定能干好想干的事”的念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的识字写作的实践,让“都这么大了”、“太晚了”、“现在学也不赶趟儿了”等借口显得苍白无力,对老年人甚至年轻人都是一种激励,就像有位读者所说:“这已不仅仅是老有所为的故事了,更是一个励志的传奇。”

  【此文精选版已刊发于《老人春秋》2013年9月上半月版,题目为《从文盲到作家——古稀老人的励志故事》。】

  -------------------------------------------------------------

  特别鸣谢

  张爱玲

  张爱玲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ailing2007

  绥化学院2011级新闻一班的同学:兰悦、赵双玲、颜朗、吴静、李秀凤、杨晶、田璐、金小雷、段立娟、严忠花、吴飞飞、任雪、孙建轩、蒋丹、王晓佳、王晓婷、丁咪、张玉玲、林岩、张海洋、刘莹、刘兵、高慧、孙伟、王岩、金小雨、于焜、冉志刚、栾鹏、毛玲、刘雪婷、张林山、刘海杰、刘丹、陈小兵、汪佳佳、陆丽波、王慧婧、贺雪琴

  新闻二班的同学:李悦、吕瑞琪、许枫智、周新宇、李佳欣、蒋楠、曹阳、陶林、张宁

  -------------------------------------------------------------

  姜淑梅文字足迹:

  《穷时候》,1.3万字,《读库1302》

  《坐月子》,2013年5月8日《黑龙江日报》

  《两棵奇树》,2013年第5期《新青年》

  《二妮》,2013年第5期《新青年》

  《裹脚女人》,1.2万字,2013年第7期《北方文学》

  《战乱年月》,1.4万字,《读库1304》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