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方快车谋杀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方快车谋杀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方快车谋杀案经典读后感10篇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一):去读吧!

  我得承认我对于阿婆的波洛系列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尤其是像本书这样的经典之作,虽然我已经读过贵州和人文两个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但是看到新星版的时候,还是要找来又读了一遍。不过我没有考据癖,更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所以无法说出这三个版本的异同,不过无论这三个版本存在什么样程度不同,却都不影响故事本身的精彩性,我想这也应该是经典故事的特点,那就是无论用何种语言来呈现,都不会令其失色。

  我想波洛先生在本案中遇到了所有侦探都不愿意遇到的情况,似乎所有的人都拥有近乎完美的脱罪证据,也似乎都没有一点点的犯罪动机,好吧,有的人有,但却依然拥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这个推理界中永恒的题材——在本案中也呈现得几乎无懈可击。我不知道继续说下去会不会发生泄底这样扫兴的事情,那么关于谜底我只好说:最真实答案也许正是窗外的那场大雪给出的。

  我始终在考虑波洛先生为何会是一位伟大的侦探,我想除去他那完美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卓越的观察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应该就是他对于人性的绝佳的洞察力。每每在证据链完整之前,他就已经预感到了凶手是谁,只是还差一两个环节让一切“完美”起来,让他的“灰色的脑细胞”来确定出所有的事实。而也正是他对于人性的了解,也让他每每在揭穿谜底的同时,还能做出遵从内心的抉择,比如本案。

  有时,我就在想也许波洛先生应该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所处时代的法律还不是无孔不入、巨细靡遗的,科技也没有如今这般霸道与强势,那古时的荣耀和正义还能在人们的心里占据一席之地,同时还有不少模糊的领域和地区,有条件让人们做出遵从良心的抉择。而如果是现在这个世界,我真不知道波洛先生该如何做他关于本案最后的陈词。也许,他的伟大更多地是属于那个失去的时代。

  而赫尔克里•波洛的伟大,也正映衬除了他的创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伟大。这位伟大侦探的所有特质都是她所赋予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推论出,我的的作者也拥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特质,而这也是我钦佩这些优秀的推理作家原因。我想我们也应该算是幸运的,有伟大的作者和他们精彩的故事,来陪伴,而且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我想这一切应该让我感到满足

  给本书打分是多余的,因为它一定会是满分五颗星,甚至我都有点感到为这样的故事写评论都是多余的,如果真要写,也许三个字就够了:去读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二):这是9.0的评分是吗

  很气,我不知道这9.0从哪来,短评写的已经很生气,越想越气,越看评论越气,这本书要干嘛啊,是让大家评论法律的宣判与人性的报复吗?他就一推理小说!我真的猜不透,就最后那么一句话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觉得法律怎么怎么样,还探讨起法制和政治来?果断给每个人点了没用!这本书终究只归推理,从一开始的乌烟瘴气,到最后还是乌烟瘴气,每个人都说谎,有用的就那么几句话,还都不是证据,而是给了我们可爱的侦探一点灵感。而我们这位小个子侦探,则不负众望的得出了一个可笑的结果。而他的线索只有一行字,从这一行字得出了他就是绑架案主谋,然后一波又一波的无聊取证,一波又一波的思考,一波又一波的搜查,然后哇,通过油渍猜出来了,你就是那个家族的二少奶奶,通过心理学又猜出了,你就是司机,你就是俏皮美厨娘,大姐,闹着玩呢?亏我把所有人的证词罗列了一遍,亏我好好推理,逗我呢?看到这儿我就在气,仅有的线索为一张字条,所有的证词无用,所有的都是策划的,所有的没有证据,却因为一种猜测变成了证据。我无法转变,不知读过的人是否有同感。而且看了一部分书评,对推理过程谈的寥寥无几,全是在谈12个人滥用私刑犯不犯法,最后隐瞒实情对不对,关乎本书吗?我天,一千个哈姆雷特都这样吗?那我觉得宁可不要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太气人,获诺奖的蛙底下一片骂,推了蛙看这部书,一堆好评,真的气,9.0,真的那么好吗?简单的剧情,一推人在设计假象逗一个人玩,一个神探通过H字母手绢,猜测出一个人的身份,又连出一堆人的身份,好无聊啊!心塞,我的9.0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三):走出迷雾

  第一次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猜凶手是谁,因为过去读过的几本阿加莎奶奶的小说,每一次都猜错了。这次没有一个提前的印象,倒不是因为自己淡定了,更多的是因为实在是没有头绪,我实在想不出来有谁稍微有一点嫌疑,但是结局依旧很令人震惊,这是阿加莎最善于把握东西

  给纯粹的侦探小说写书评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因为要说的东西都很难摆脱泄底的冲动。不过阿加莎的有趣之处在于她总能在描写案件的过程中吐槽很多东西,从以往的小说就能总结出这一点,包括吐槽某些更年期妇女的无聊和嘴碎,某些事业上稍有成就的人的目中无人(也许波洛可以算作这类人),这本书最深刻的吐槽是把对各个国家印象都不失幽默地传达了出来,很有意思,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汇集了那么多国家的人——美国、英国、印裔、瑞典、意大利、比利时、法国、俄国、德国、匈牙利······——各自代表了他们国家应有的特质,每个人性格不同,小小车厢中似乎也是一个极具人情味的小社会

  以这本小说的结尾看,我认为极具温暖味道,简直有点完美主义,尽管不那么现实,一家三口有何能耐竟不觉间拉拢了那么多付出真心而不计后果的人。不管怎样,这是一起需要很高的智商和勇气参与的犯罪。案件的成功破获,很大程度上在于波洛的敢想,很明显他在后期也是慢慢猜测试探的,他并不是非常确定地得到结果,但是幸运的是,波洛成功了,这里一贯延续了阿加莎一贯的风格,更重视心理因素。与其他侦探作家相比,阿加莎的逻辑性可能比不上他们,但是论可读性和意味都很吸引读者。

  如果不是波洛出现在这列火车上或许这起案件永远不会有什么头绪,仅仅是死者的身份,我想一般的侦探都猜测不出来,但在得知了身份之后,也是一团迷雾,毫无头绪,因为一切都太“合理”了,很难找出破绽,或者说破绽很少,也正是因为这个,才使得波洛下了手,什么样的情况会产生天衣无缝的结果呢?答案是很明显的。不过或多或少的有些地方感觉有些漏洞或者缺陷,我说不好。对于卡塞蒂真实身份的侧漏我有点不能理解,我觉得,没必要啊,为什么非要让波洛知道这件事······

  尽管犯罪是邪恶的,但是在正义面前,所谓的“犯罪”似乎要居次位,所以我们看到,布克先生的宣判和康斯坦汀医生主动提出的医疗证据。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四):一场酣畅淋漓的头脑风暴

  最近读托尔斯泰,感叹于他犀利老道的识人之心,钦佩他拥有一颗悲天悯人善良之心。

  这两天读完阿加莎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震惊于100年前她就将透过人性探案描绘得如此精彩了。迷雾重重,多线发展,线索穿插,紧凑短小,最后收网,一切大白天下,至始至终,盘根错节,一气呵成,读完让人拍案叫绝

  以前看电影读书,碰到精湛绝妙的故事,我最多会为其中振奋人心的情节吸引注意力很久。但现在,我更多的会是去考虑导演和作者到底是怎么打造了这样一个精深玄妙的故事。

  如果一个故事能让观者感同身受10分,那么导演和作者在感情思想投入上几近投入100分,可见构思者要酝酿出一口好汤,必须要尝遍所有的调料,并懂得搭配、何时入料、料的分量等,并且要精确到最小刻度。达到了这个程度,品尝者才有可能品尝到10分的美味,否则,构思者的投入质和量皆不够,便会直接影响品尝者的口感体验,于是分数大幅度下滑。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不公平现象和结果呢?这是由观赏者普遍的低水平鉴赏力造就的,一个物件造得极精美了,才有可能立刻吸引住他们平庸目光。否则,一般是人云亦云,广告的多寡主导舆论势头。他们习惯浅尝辄止,吝啬思考和劳作,所以,只有极其突出和杰出的作品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其它的他们一向嗤之以鼻

  而东方快车谋杀案则是那样一部体现了作者在人性和才智方面极大挖掘力度的推理犯罪小说。故事内容来说,侦探波洛是一个不走专业程序查案的人,他认为任何人犯罪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动机,这个动机源于人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五):东方快车谋杀案

  1934

  ● 玛丽·德贝纳姆:英国人,二十八岁,家庭教师,上周四离开巴格达,打算回英国。

  ● 阿巴思诺特:四十岁,印度的英国上校,打算回英国。

  ● 布克:矮胖老人,比利时人,东方快车公司董事。

  ● 德拉戈米罗夫:丑老太太,俄国公主丈夫在革命前移民海外,如今非常富有。

  ● 麦奎因:雷的秘书,美国年轻人

  ● 雷切特:受害者,美国中年人。

  ● 哈巴特:美国老太太,以前在一所土耳其大学工作

  ● 冬季,阿勒颇始发,托罗斯快车。

  ● 周日,周一晚上火车将到伊斯坦布尔。

  ● 玛丽和上校车上认识,有共同的朋友,火车停靠时两人在货车旁密谈,玛丽“等一切都结束了,等事情过去了再”。第二天两人没怎么说话。

  ● 玛丽:我得换乘坐九点钟的辛普朗东方快车。

  【周一】

  ● 波洛:帮我买张头等厢。门房:没有头等卧铺了。在旅馆遇到布克。布克:十六号卧铺房总是空的。

  ● 列车员:十六号也有人了,很多人都选择了今晚这趟火车。周二晚上到贝尔格莱德。七号厢的哈里斯先生还没来。

  ● 七号里面有人,正是在旅馆见到的年轻的美国人,麦奎因。

  ● 东方快车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贯穿欧洲之旅。

  【周二/第一天】

  ● 餐车-雷切特:波洛先生,我希望你能接受我的委托。我是个有钱人,非常有钱,但我有个敌人。我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我准备好了一把手枪。

  ● 波洛:很遗憾不能接受委托。

  ● 周二晚8:45抵达贝尔格莱德,9:15再次发车。

  ● 停靠-列车员:波洛先生,您的行李已搬到一号包厢了,布克先生搬到刚挂上的新车厢里了,和医生住。

  【周三/第二天】

  ● 雷切特和一个男仆一个包厢。

  ● 晚上,上校去了麦奎因包厢聊印度政治。波洛隔壁住的是雷切特。

  ● 12:37,电铃大响,波洛被惊醒,此时火车因为大雪停了。

  ● 列车员敲雷切特的包厢,另一个包厢又响起铃声,雷的房间有人大声说按错铃了。

  ● 他听见雷切特包厢的声音:走动声、按水龙头的咔嗒声、自来水流动的声音、水溅出来的声音,然后水龙头又咔嗒一声关上了。外面过道上的脚步声,有人趿着卧室的拖鞋走了过去。

  【周四/第三天】

  ● 1:15,铃声再次响起,哈巴特太太按的:醒了发现有个男人在她包厢,看到了个人影。列车员:不可能。然后波洛要了瓶水。

  ● 波洛快睡着时,又被惊醒了,有什么重的东西砰的一声撞在了他的门上。他向外看,过道上有个穿睡衣女人走开了。另一端,列车员坐在小椅子上。

  ● 9点醒来时火车仍然停滞不前

  ● 9:45波洛去餐车,大伙在餐车讨论停车的事。

  ● 布克:雷切特被刺死了。

  ● 布克:我们每经过一个国家,都有该国的警察在车上,但是南斯拉夫没有。

  ● 康斯坦汀医生:死亡时间是凌晨1点,半夜12点到凌晨2点之间。

  ● 布克:据说1:20的时候雷还跟列车员说过话。

  ● 房间的窗户是开着的,门是锁着的。早上仆人敲门没有动静,11点服务员来问是否需要午餐。列车员和车长弄断锁链进来发现了尸体,尸体被刺了十多刀。

  ● 医生:有一两刀刺得很用力,其余的都是随意刺的。

  ● 昨晚12:30时,火车冲进了雪堆里。

  ● 麦奎因听到雷的死讯,没有震惊和痛苦

  ● 麦奎因:我是他的秘书,做了1年多,1年前在伊朗遇到的雷,请我做秘书。从那以后我们到处旅行,雷想环游世界。我什么也不知道,雷从不谈论自己和在美国的生活。我认为雷切特不是他的真名。我觉得他离开美国肯定是为了逃避某些人或事。两周前他开始受到些恐吓信。

  ● 两封信:你骗了我们,我们会干掉你。

  ● 麦奎因:最后一次见到他是昨晚10点,去他房间记关于买卖瓷器的事,对方发的货不对。离开伊斯坦布尔的那天早上受到最后一封恐吓信。

  【尸体】

  ● 医生:三刀是致命的,很怪的是,有刀口是死后才刺的。有一刀是左手刺的,而另一些刀口表明是右手刺的。

  ● 顶灯和床头灯的开关,都是关着的。

  ● 波洛:可能第一个凶手刺了被害人,然后关掉灯,离开房间。第二个凶手摸黑进来,没有看见他或者她的任务已然完成,就朝死者又刺了至少两刀。

  ● 医生:有些刀伤说明了凶手缺乏力量,只是划了几下。但是有两刀,需要很大的力气。

  ● 医生:雷被下药了。

  ● 一只玻璃杯里浸泡着假牙;还有一个空杯子;一瓶矿泉水;一只大的长颈瓶;一个烟灰缸,里面有个雪茄烟烟蒂以及一些烧焦的纸片;还有两根燃过的火柴梗。

  ● 波洛:两根火柴,只有一根是雷的。

  ● 在地板上发现一块手帕,绣着H。发现一个烟斗,但雷不用烟斗。没有找到凶器。

  ● 医生从死者睡衣里找到一块瘪的怀表,停在1:15。

  ● 波洛:我知道死者真名了,卡塞蒂。(碎纸片通过火烤显示出来的)

  ● 通往隔壁房间的连通门从另一边闩上了。

  【绑架案】

  ● 卡塞蒂,他就是杀害小黛西·阿姆斯特朗的那个人。

  ● 绑架案六个月后,雷被捕,通过各种手段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从此改名换姓离开美国,靠利息在国外旅游。

  【列车员】

  ● 米歇尔:已工作15年了。

  ● 晚饭后雷就回包厢休息了,只有他的仆人和秘书去过他的房间。

  ● 响铃时,他用法语大声说弄错了,

  ● 1:15:我在我的座位上,或者在雅典车厢。美国老太太按了好几次铃。然后给波洛送水。

  ● 1:45:给麦奎因铺床去了,上校正和他在房间里聊天。上校离开后,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后来我在自己的座位呆到了早晨。有看到过穿着红色睡衣的太太去洗手间。

  ● 波洛先生听到的撞击声可能是隔壁房间的。

  ● 12:10:火车停靠温科夫齐离站,餐车的门应该是是闩上的,但现在没有。

  ● 另一个响铃的是公主,她吩咐叫女仆过来。

  【秘书】

  ● 我父亲正是处理这个案子的检察官。

  ● 昨晚离开餐车后,回到房间看了会书,后来和隔壁的英国小姐聊了会,又和上校聊了。然后就去找雷记录瓷器的事,离开后和上校在房间内聊政治。聊完差不多2点了。

  ● 火车停靠温科夫齐的时候和上校下过车,立马又上来了。从餐车的那扇门下的,门闩着,回来时我们没有闩上。

  ● 只看到穿睡衣女的背影。我不抽烟斗。

  【男仆】

  ● 马斯特曼:英国人。

  ● 最后一次见他是9点左右,帮他把衣服叠好或者挂起来,把假牙泡到水里,看看他睡前还有什么需要的。

  ● 他很心烦,正在看一封信。他问是不是我把那封信放在他房间的。我说我什么也没做过,他骂了我一顿。

  ● 他坐火车旅行的时候一直会吃安眠药。我把药倒进杯子里,给他放在梳妆台上了。

  ● 他说早上不按铃,就不要去打扰他。

  ● 离开雷后,去叫秘书,然后就回房看书了。

  ● 一个意大利人和我同住,他会说英语,在美国住过。

  ● 10:30:意大利人让列车员来铺床,我也上床了,但因为牙疼一直没睡着,就继续看书。凌晨4点睡着了。

  ● 意大利人整晚都没离开房间,我也没有。

  ● 我跟随雷九个月了,不抽烟斗。

  【美国太太】

  ● 卡罗琳·玛萨·哈巴特。

  ● 昨晚上床就睡着了,后来忽然醒了。没开灯,感觉房间里有个男人。想到可以按电铃,开了灯后发现没有人。

  ● 当时看了看和隔壁房间的连通门,没有闩上,让列车员闩上了。

  ● 当时紧闭着眼,不知道他是不是从门口溜达过道上了。

  ● 我有证据,起床后发现一个纽扣。(布克:这是列车员的)

  ● 纽扣是在杂志上发现的,杂志在床边,列车员根本没靠近窗户。

  ● 10:30-11:15之间,瑞典女人来向我要阿司匹林,和我说门闩上了,我没亲自看。

  ● 她来的时候错开了雷的门,他大笑了几声。

  ● 后来听到雷在打呼噜,被男人吓到后就没听到呼噜声了。还听到隔壁有女人在说话。

  ● 我没有红色睡衣,那个手帕也不是我的。有一件粉色一件紫色睡衣。

  ● 米歇尔:我没掉纽扣,太太响铃时在和其他列车员聊天,可证明。

  ● 波洛:凶手有足够的时间溜走且不被列车员看到。

  【瑞典太太】

  ● 格丽塔:山羊脸,懂法语,护士长。

  ● 门是闩上的。拿了药就回房睡觉了,10:55。

  ● 和英国小姐同住,她没有离开过房间,否则我一定会被惊醒。

  ● 没有红色睡衣。玛丽的睡衣是紫色的。

  【俄国公主】

  ● 教名:娜塔丽亚·德拉戈米罗夫。

  ● 晚餐后就去房间看书了,看到11点就关灯,一直睡不着,12:45按铃让女仆过来按摩。

  ● 认识阿姆斯特朗一家,他太太是我教女,太太还有个妹妹,几年前嫁去英国了。

  ● 我的睡衣是黑色的。

  【伯爵夫妇】

  ● 安德雷尼伯爵:匈牙利外交官。

  ● 伯爵:11点我和妻子去休息了,一直睡到早上,妻子有服用安眠药的习惯。

  ● 夫人:埃伦娜·玛丽亚。护照上有油渍。丈夫不抽烟斗。睡衣是玉米色。

  【上校】

  ● 从印度回家休假,出于私人原因选择陆路。在巴格达住了三天,在火车上才第一次见到玛丽小姐。

  ● 和麦奎因聊完后就回房了,麦叫了列车员过去,好像是铺床。

  ● 我抽烟斗。知道阿姆斯特朗上校。

  ● 注意到有个女人经过,带有一种水果香味。

  ● 回房间的时候,16号房里面那个人偷摸地往外窥视,然后迅速关上了门。

  【哈德曼先生】

  ● 美国人,推销员。

  ● 护照是假的,我的真实身份是纽约的侦探。

  ● 我到纽约来追踪两个坏蛋,跟这起案子无关。到了斯坦布尔就跟丢了。

  ● 雷写过信给他,委托他保护他。

  ● 雷和我描述过攻击者的相貌,一个小个子男人,深色皮肤,说话女里女气的。

  ● 和当年绑架案有关的人几乎全死了。

  ● 我白天睡觉,晚上密切注意着,没人上过火车,也没有人从后面的车厢过来。

  ● 我不抽烟斗。

  【意大利人】

  ● 安东尼奥·福斯卡雷利,加入美国籍,汽车代理商。

  ● 晚饭后就一直呆在房间,没出来过。同住的仆人不和我聊。

  ● 我只抽香烟。

  【玛丽小姐】

  ● 巴格达很落后,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我更愿意留在伦敦。

  ● 和瑞典太太同住,她的睡衣是褐色的。我的是紫色的。

  ● 早上五点醒来,看到过道里有人穿红色睡衣,绣着龙。

  ● 10:30瑞典太太出去的,出去了五分钟。

  【德国女仆】

  ● 希尔德嘉德·施密特,公主的女仆。

  ● 我的睡衣是蓝色的。

  ● 在公主那里呆了大概半小时,然后回房睡觉了。

  ● 拿毯子出来给公主时,撞到了列车员,他正从一个房间里出来。是另一个列车员叫醒我的。

  ● 手帕不是我的。

  ● 我看见的那个又小又黑,长着一小撮胡子。他说对不起的时候,声音很柔弱,像个女人。

  ● 波洛:上校和麦奎因两个人都提到的有个列车员经过他们的房间,而米歇尔不可能经过他们房间。

  ● 波洛:一个高个子女人穿上男人的衣服就会显得很矮小了。

  ● 美国太太闯了进餐车,说发现她的包里有把满是血的刀。

  ● 波洛:洗漱包把它给挡住了,你在躺着的地方看不到门是不是闩着的。瑞典太太可能只是试了下门就觉得闩着了。

  【检查行李】

  ● 上校行李里有一包烟斗通条,和在死者房间里发现的是同样型号。

  ● 在德国女仆箱子里发现列车员制服。制服里有把万能钥匙。

  ● 在波洛箱子上放着红色睡衣。

  ● 波洛:麦奎因说明,雷只会英语。

  ● 波洛:凶手只有一个时间点可以进去,火车停在温科夫齐站的时候。

  ● 问题:手帕,烟斗,睡衣,假扮列车员,手表,谋杀时间,凶手有几人,刀伤。

  ● 波洛:没出现的旅客值得注意。

  ● 波洛:伯爵夫人护照上的油渍是新滴上去的,刚好遮住教名,可能是海伦娜。

  ● 波洛:大雪打乱了凶手的原始计划。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大雪,火车就会正常行进,那会发生什么?我们已经知道凶手为什么在房间里跟受害人待这么久了,他在等火车继续往前开。

  ● 波洛:阿姆斯特朗太太的妹妹就是埃伦娜·戈尔登贝格,琳达·阿登的小女儿,惨剧发生时她还是个孩子,后来,嫁给了在华盛顿当使馆专员的安德雷尼伯爵。

  【伯爵夫人】

  ● 你说的话,非常正确。我是海伦娜·戈尔登贝格,阿姆斯特朗太太的妹妹。

  ● 但是手帕的确不是我的。

  ● 波洛:还有另外一个受害者。

  ● 女仆苏珊娜,法国人。姐姐还有一个秘书,家庭教师,是个英国女人,现在可能四十了。

  【公主】

  ● 手帕是我的。在俄语中,H就是N。

  【上校】

  ● 波洛:在小黛西被绑架的那段时间,玛丽小姐正是他们家的家庭教师。

  ● 玛丽:我得生活,所以才撒谎。

  ● 波洛:伯爵夫人认出了玛丽小姐,故意撒的谎。

  【结论】

  ● 波洛:这个雷切特先生预料中的敌人,在贝尔格莱德或者温科夫齐上了火车,是从上校和麦奎因去站台时打开的一扇门里进来的。有人给他准备了一套列车员的制服,他套在自己衣服的外面。

  ● 波洛:在火车就要开动的时候,从他上火车的那扇门,餐车附近的门,下了火车。

  ● 波洛:雷切特先生忘了要把表调慢一小时。他的表仍然是东欧时间,比中欧时间快了一小时。所以雷切特先生被刺死的时间是十二点一刻。

  ● 说话是第三个人,他想走进房间跟雷切特说话却发现他死了。他按铃叫列车员,然后,就像你们说的那样,他害怕了,怕被指控谋杀,所以就假装雷切特说起话来。

  ● 雷枕头下面的自动手枪证明仆人说了谎。既然雷切特打算昨晚加强防备,那么不管他昨晚服用了什么安眠药,他自己肯定是不知情的。谁给他服的呢?显然是麦奎因或者他的仆人。

  ● 波洛:我深信,一点差二十三分的时候,雷切特正由于安眠药的作用熟睡呢。

  ● 波洛:很奇怪的是,每个人的不在场证明都有另外一个我觉得‘不可能’的人作证。

  ● 在最后一刻,波洛先生,你来了,命运的审判。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六):不可能的谋杀案

  

1.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上次被《罗杰疑案》惊吓了之后,我读阿婆的侦探小说都变得战战兢兢,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松警惕。幸好,这本小说,个人感觉挺温暖的。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谋杀案发生之后,列车刚好被困在冰天雪地里,形成了一个跟《无人生还》类似的封闭的空间。而这件案件的死者,跟多年前在美国犯下惊天惨案的真凶有关。在这辆列车上的每个人,似乎都有着他们不可描述的秘密。到底这场谋杀案的真相如何呢?为何我会觉得它是一本温暖的书呢?还是留待各位看官从书中找寻自己的答案吧。

2.

  一开始读小说的时候,就沉浸在一种慵懒的度假气息中。我渐渐迷上了这个有想法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当小说的死者提出以一大笔钱作为酬劳,向波洛请求保护免受杀害时,波洛因为此人的面相凶恶拒绝了他。他是这么说的,“我在我的职业方面非常走运,我已经挣了很多钱,足够满足我的需要和任性了。我只接受我感兴趣的那些案件。”可能这句话说出了自己理想的职业状态,瞬间对这位有点骄傲有点孩子气又非常聪明的侦探充满了好感。

  小说发生在一辆列车上,案发之后,剧情的推进是按照对车厢里的嫌疑人轮流进行询问的顺序发展的。小说的结构非常清晰,首先侦探经历案发现场,然后提出可能性假设,确定嫌疑人范围采集信息,其中第一轮对每一位嫌疑人进行询问,第二轮对几位关键的嫌疑人进行询问,接着侦探和好友、医生汇集信息进行思考,后两人提出自己的错误假设,最后由侦探揭示真相。

  真相揭开之前,汇集到侦探手中的信息非常繁多,各种信息之间充满干扰,左右矛盾,剪不断理还乱。真相揭开后,快刀斩乱麻,为这个不可能的谋杀案找到了一个最圆满的答案,而且有种替天行道的快感。联系前两本侦探小说,阿婆似乎喜欢为每一个侦探故事安排一个美满的结局,总是充满人性的温情,让人读完之后,浑身暖暖的。这是不是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温柔呢?

3.

  还是老样子,以书中的一段话摘录作为结尾:

“不可能的事原不会发生,因而不管表面现象如何,发生的事必然是可能的。”

  这句话其实挺绕的,当时读了好几遍才理清因果关系。如果把它放在原文的语境中读,就会比较好理解一点。当时的情景是,小说中的侦探从事件相关人口中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反而使案情越来越复杂,似乎这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犯罪。但是“发生的事必然是可能的”,我们所认为的不合情理,只是潜意识中排除了一些极端可能。但往往,这种极端可能就是案件的真相。

  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这也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个令人嗔目结舌的现象,没准会暴露出很多潜在的信息。比如现在网上的美女,似乎都喜欢整成相似的样子,而不像上世纪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美女一般,每个人都各自的风姿,为什么呢?

  这是一道开放题,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分析,没有标准答案。网上有个博主写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放在这里供大家讨论一下。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七):东方快车谋杀案

  带着已知答案去读推理小说是对作者最大的考验。推理小说的精髓就在于不到书的最后一章,作为读者的我们永远无法确定真正凶手,作者用的方法大致就是信息不对称。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名气太大以致于在拜读之前就知道了答案,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翻开了这本书,一气呵成是对作品的最佳肯定。

  十二个忠诚而又善良的“好人”携手杀死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这世界本就没有非黑即白的说法。人是一个多么复杂难解的动物!我们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也可以为了恨忍忍不发一言。

  替天行道还是滥用私刑?一个道德与法律的直接矛盾冲突!

  愿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愿世间无冤假错案!愿法律体系愈发严谨!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八):理性与非理性——一场对人性的集体审判

  首先要说声抱歉,书评题目泄底得如此透彻,希望大家没有看书前先看书评的习惯( ´▽` )ノ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悬疑部分设置的非常巧妙,作者甚至给出了斯坦布尔-加来车厢平面图,以便读者随波洛一起思考分析。谋杀案发生在大雪纷飞的午夜,寒风凛冽的荒野与温暖舒适车厢的形成的鲜明对比似乎为谋杀案的发生在封闭空间提供了合理性,随着证人证词不断增加,细微线索的堆积,真相与谎言层层叠叠,我和波洛一样如坠雾中;而此时作者透过他人的陈述,不断渲染着诡异气氛,尤其是那件丝绸睡衣,猩红色的和服式睡衣---莫非,真的有鬼魂存在?

  但诚如德拉戈米罗夫公主所言,“这是命运的安排”,随着案情的逐渐深入,真相在波洛伶俐的思考下终于渐渐浮现,这竟是一场集体谋杀!既是多人参与,就必有共同作案动机,于是这起谋杀案背后那个残酷又忧伤的故事就铺陈在我们面前了---绑架,谋杀,震惊社会,自杀,罪犯逃脱审判,亲人报仇。。。是的,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线索”,面对“形形色色来自不同阶层和国家的人们”,波洛仍是探究出了真相---阿姆斯特朗案是整个案件的突破口。也抛出了全书探讨的核心问题:两个真相,哪个才是真正的正义?

  这本书是根据1932年林德伯格之子绑架案蓝本写成的,与其说是借其为原型,倒不如说是作者脑洞的延伸。原案件中的凶手布鲁诺豪普特曼逮捕后不久便被处以电刑,不曾逍遥法外,但这显然不够,从人性上俯瞰,法律仍旧太过渺小,一个人纵然受到制裁,然而他罪行所造成的伤害,确是法律终究无法弥补的。这本小说,可不可以算是人们潜意识中,对凶手另一种方式的,越出法律之外的非理性制裁呢?通过一场离奇的谋杀。

  根据波洛前后不同的推断,这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人们诚恳的态度,互相帮扶的证词无疑是理性,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头脑;而杀死雷切特的方式,十二道刀痕与十二位陪审团成员的对应,显然是一种非理性的拉丁风格。理性中的非理性,为什么?是仇恨,是人性中本能的对邪恶的憎恶。就像陪审团所说,雷切特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并不意味他逃过了人性的制裁。十二位旅客组成了以人性而非法律为准绳的陪审团宣判了他的死刑。杀死雷切特是深思熟虑的周密安排,是针对外界的,是面对法律的理性的理由;而谋杀案本身、十二个人并未采取枪杀或毒杀这类更直接简易的谋杀方式,而是用了刀,十二道划伤,只有三道是致命的,这更像是一种仪式,虔诚又疯狂,代表着公众对凶手的审判,代表亲人、朋友、阶层对凶手最严厉的谴责,他们痛恨凶手逃脱了法律的审判,也痛恨为着报仇这个理由杀死凶手所受的法律的束缚;然而若要惩办凶手,法律却仍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因此理性非理性矛盾地出现了:用刀快意地杀死凶手,就如当初他给阿姆斯特朗公爵带来的折磨;而面对社会,理性的面具依旧必不可少,就像阿巴斯诺特上校对着波洛所说“无论如何,陪审团审判都是合理的制度”,多么有深意的一句话啊!

  十二个“凶手”,与其说是一场集体谋杀,不如说是一场集体审判,对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的审判,对人性的审判。最后波洛的成全让我很感动,毕竟,不是每个这种以牺牲为代价的人道主义复仇故事在真相暴露之后都有一个好结局。

  最后,我想我看到了作者和大多数人对这起发生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的评判,引用那位俄国公主的话再适合不过“在这个案子中,我认为,正义---严格的正义---已经得到了伸张”。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九):《东方快车谋杀案》:伸张正义还是滥用私刑?

  简单地梳理一下这桩事件:一位美国富豪在车上被离奇谋杀,大侦探波洛接手此案。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细节也浮出水面:这个富豪曾是一个绑架犯,在残忍地杀害一名小女孩后,凭借贿赂继续逍遥法外。而那个小女孩的母亲当时怀有身孕,不久诞下一名死胎,病重去世。那个小女孩的父亲也郁郁而终。小女孩家的保姆因为被怀疑有严重嫌疑,不堪盘问,寻了短见。然而最后谋杀案的真相却令人震惊:除了波洛,火车公司董事长与验尸医生,车厢内所有人包括列车员一共十二人都是凶手。他们都认识那个悲惨的家庭,在看见受害人逃脱法律的重责之后决定动用私刑,将其杀死。而侦探波洛在了解事件原委后决定伪造一个其他的理由来说服前来调查的警察。故事就此结束。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不对。这个受害人穷凶极恶,死有余辜,本就不值得同情。在听闻他所犯的那桩旧案后,不少读者都会心生快慰:死得好。可是仔细想想,这其中似乎存在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足以动摇这场“正义谋杀”的根基。

  第一,这个受害者是不是一定得死?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小说中多次提及他害得那个家庭家破人亡。甚至一开始,波洛在看见受害人时都主观认为他就是一头野兽。读者因此必定会嫌恶这个受害人。但是从有限的证据其实并不能说明他到底是有罪还是无辜。毕竟,那桩旧案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因此,作者在写作时似乎有意将这群凶手带到道德制高点上。

  第二,这个谋杀案是不是本可以有更好的手段解决?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受害人运用金钱力量给自己开脱,这些凶手才打算运用这种下策方法来伸张正义。但小说中其实并未具体提及受害人到底是怎么逃脱自己罪责的。换句话说,可能存在让受害人伏法的其他方法。

  这两个问题,一个说受害人罪大恶极,非死不可,另一个则说除了凶手们杀害他外别无他法。这样一来,一条冠冕堂皇的逻辑线路似乎就可以形成了:

  1. 已知A必须死,且原因正义。

  2. 已知A除了被B杀死外没有别的被杀死的可能。

  由1、2可知:A必须由B杀死,且原因正义。

  其中A是受害人,B是十二个凶手。

  既然是逻辑线路,我们尝试着来寻找一下其中的漏洞。

  1. A必须死吗?原因一定正义吗?

  由于作者给出的信息很少,所以从有限的信息中可以得到:没错,受害人就是应该死。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受害人是被冤枉的,当初他也许真的参与了那场绑架案,但并不是主犯。更极端一点,他就是路人甲。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受害人不但不应该被正义的杀死,反倒成为了一个无辜的替罪羊。

  2. A一定只能被B杀死吗?

  我们想想,假设受害人真的有罪,且罪必致死,那么为什么这十二个凶手没有用更为温和的方式来将其绳之以法呢?既然受害人曾贿赂法庭,那有没有可能将这也作为一项重罪,通过更理性的方式告慰绑架案那悲惨的一家?

  上述这两个问题,小说都没有仔细提及。因此,适才的逻辑,是存在漏洞的,而只要这个漏洞存在,十二名凶犯就不能说是在替天行道。

  写到这,笔者隐隐觉得这桩案件中缺少了什么,而这缺失的东西,才是导致本案发生的关键:法律。因此这场谋杀案与其说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倒不如说是法律缺失,滥用私刑的结果。

  一个绑架犯,在获得赎金之后,杀死了绑票小女孩,竟然可以扬长而去,并且凭借手中的金钱环游世界,这难道不是法律失职吗?而刚才的两点逻辑,前者代表定罪,后者代表量刑,本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律在其中做出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零。这样一来,唯一的方法就是凶手自己动手杀死受害人,这岂不是逼着凶手们去犯罪?

  令一方面,这十二个凶手们的所作所为就真的可以说是完全正义吗?小说中描写受害人是在睡梦之中被十二个人一人一刀杀死的。因此,这个受害人对自己为什么被杀死都不清楚,更谈不上为自己辩护了。哪怕他在怎么恶贯满盈,难道不应该先被审判再被处决吗?而这十二个人动用私刑,就不能看作是对法律制度的一次践踏吗?更何况,由于这次动用私刑的人有十二个,刚好一个陪审团的人,如果只有一个人,他岂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杀死一个人?

  这场谋杀案,绝不能被当做私刑对阵法律的胜利。甚至“替天行道”的这个概念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什么是“天”?道德?良心?可是这两者不正是最为主观的事物吗?一个人不可能将自己的道德一条一条写下来,像法律一样。如果用这么主观的方式来裁决一个人有罪无罪,或生或死,那不是对正义的敬畏,反倒是对生命的漠视。

  运用法律(当然必须要是正常的司法程序,而不是像文中一样的暗箱操作),也许效率比较低,结果比较慢,但过程清晰明确,结果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由于法律是明文规定的,人的情感对此施加的影响很小。常言道“法律无情人有情”也许应该换一下“法律有情人无情”。

  在小说的最后,主犯询问波洛打算怎么处置他们。波洛将皮球踢给了火车董事长和验尸医生。他们两个都认为应该保守秘密(或者说:掩盖罪行?)。而波洛得知后也“荣幸地退出此案”。也许,这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确实是最人性的解决办法。然而,纵使最后是正义获胜,笔者还是希望这样的案子少一点,不管是谋杀案还是绑架案。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十):关于阅读阿婆作品的一点拙见

  事实上,我每每冲着高评分而来,但完全无法忍受流水账的文字、粗浅的描写。看了太多悬疑电影,其中大部分都是前篇平淡无奇甚至枯燥,最后十分钟再上演逆转烧脑的戏码。不过最后我都会给出高分,心理因素之一可能是自欺般自我安慰道这两个小时花的很值,要先有平淡铺垫才能凸现结尾的神奇嘛。

  无法置否阿婆构思的巧妙,凶手是谁的安排总是有新奇的感觉。但是关于动机与手法却是她作品的致命伤。在她其它众多作品中,总是找出凶手后再扯之前几乎不曾暗示的杀人动机(是不是和柯南很像啊,但起码柯南作为影视说服方面做的更好),这就得不到推理的乐趣,完全就是作者说了算。你想谁是凶手后面再补个动机就好了,手法与时机都可任意为之。

  如果你想看看最伟大的侦探女王的作品又不愿浪费时间,真诚建议读个开头,快速翻阅中间直达末尾,丝毫不会破坏推理阅读的美感。(因为书中侦探总是会在快结尾处又不厌其烦的梳理所有疑点与案情发展)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