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民国语文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民国语文经典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民国语文经典读后感10篇

  《民国语文》是一本由胡适 鲁迅 梁启超等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301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语文》读后感(一):历史尘埃 难掩 大师光芒

  阅读此书前,对民国并无几多了解。脑海中,飘落着的零星印象,只是素色的学生装、围巾,与青砖黛瓦的老南京城底色很像,清冷的素色。余生性更爱暖色,觉得冷色在清爽之余,似有萧索之感。因而,连带对民国这个时代,也没有过多的兴致。

  近日购书颇多,无心盘点中发现,书籍的著作者多与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不禁,对民国这个时代,有了一探究竟的好奇之心。

  吾自幼对大师学者怀有崇敬、敬仰之情。翻阅此书的作者名录,真是群星璀璨毋庸置疑,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几可与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相媲美。拜读大作,仿佛亲耳聆听大师的教诲,大师的形象顿时丰满、生动起来。阅读此书时,时常心生感慨,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只培养出寥寥学者,难以诞生大师?是否,只有在动荡年代,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压力之下,有志之士才有动力,览世间之书、穷天人之理?而这正是成为大师的必须。

  《民国语文》选登的文章,真的可以说是金玉其外,秀质其中。

  金玉其外:除却丰沛充实的内容,单从文字而言,民国的白话文,摒除了文言的晦涩,但继承了文言的雅致,自有一股质朴清新的美感。不似现在的白话文,大都寡淡无味。

  秀质其中:全书将文章归为“公民”、“新知”、“文学”三个子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如今语文课文的质量,差之甚远。

  三个子集,反映了民国时代人们精神生活的三个主题。

  “公民”集:在那个社会政治迅速变革的时代,需要唤醒沉睡的国人精神,需要探求国家民族未来的道路,这是一种政治启蒙。

  “新知”集:民国时代,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最有名的两位先生就是,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是民主,是政治领域的内容。“赛先生”是科学,西方先进的科技,是西方国家国力增强,向外扩张的重要因素。“学夷之技以制夷”,是当时国人探索科学真理的重要动力。

  “文学”集:人们的心灵需要得到文学的滋养,困顿生活中的人们,更需要文学给予人们希望。在那样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学贯中西的大师们,在文学上迸发出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蔡元培先生,民国时代的孔子。与孔子的治学理念相似,蔡元培先生更加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希冀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信仰、有高尚情操的人。这是中华传统教育的最优秀的特质,育德为先。而中西教育理念存在差异,西方教育,更加倡导技艺的习练。这也正是千百年来,一个哲学命题,德、才孰为先,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只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样一句训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现代教育普遍采用西方教育理念,我国当前的教育也如此。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教书育人,使命是培养有担当、有理想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人,而不是一群号称精英的,掌握精良技术的功利主义者。读蔡先生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这些迷失方向孩子,找到来时和未来的路。

  鲁迅先生,自述“冷眼热心肠”,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眼”一面,却很少注意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心肠”一面。鲁迅先生的照片,往往给大家一种严肃的印象。其实,鲁迅先生也有着风趣幽默的一面。这可以从鲁迅先生诸多文章中看出,辛辣幽默的反讽笔触,堪称一绝同时,鲁迅先生还有着浪漫主义的情怀,对“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游心太玄”的魏晋风骨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可以在此书收录的文章中领略,不妨一阅。

  朱光潜先生,中国现代美学的泰斗之一。与其美学的成就相比,我更认为他是个出色的成长导师。我曾阅读过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窃以为,理论性较强,术语较多,较为抽象难解。与宗白华先生的文字相比,可读性差一些。但是,他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改美学论著的文风,通俗易懂,如一个和蔼的长者,面对面地与你交谈,替你答疑解惑。“谈谈笑笑,跑跑跳跳”,是朱先生给青年消解闲愁的建议,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呢?

  同时,每篇文章都配有题解导读,而且文章后列有阅读书目延伸,便于感兴趣的读者,从另外一种视角,更好地了解作者,或者文章,从而对这个时代有更多的了解。

  我们可以此书为“管”,一窥民国风貌。小则,滋干涸的心灵。中而,品鉴大师的品藻,欣赏大师的人格魅力,让自己沐浴在圣哲的光华中。大之,用历史的纵深的眼光,俯察我们这个时代。

  读后,无论大小,总会有所收获。总会觉得这个世界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自己也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

  《民国语文》读后感(二):see the light

  学校组织读书活动,让交流感想,就瞎写了这么一篇。

  ee the light

  此书名为《民国语文》,是编者精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章,融汇编纂而成。全书共80篇文章,分为“公民”(现代公民的构建)、“新知”(现代理论研究文艺与科学)、“文学”(文学散文)三部分,作者包括鲁迅、胡适、梁启超、蔡元培、林语堂、王国维、罗家伦等民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此书于我而言,价值有四。

  一、直面大师风度,挣脱标签与二手评价的狭隘概括。

  我们都学过文学与历史,对大多数人来说,鲁迅就是从小学高中课本中的几篇文章,胡适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梁启超就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蔡元培就是北京大学校长、是教育家……他们都是著名的思想家。然后呢?他们为什么著名?他们到底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思想?他们在那些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没有影响?不知道。我们了解的他们都是书本说的、是别人说的、是电视里演的,唯独不是我们自己读来的。在文学研究中,强调一手文献的重要性。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他们留下了言论、文章、学说,我们完全可以亲自与思想家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这是一件简单愉快而有价值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只有经历过亲自品读思索、鉴赏,我们才能明白这些伟大人物到底在提倡什么,才能看清他们身上的光环,进而也沐浴在光的照耀下。当然,要达到这一境界,仅读这一本书是完全不够的。它更像是一道“前菜”,每位思想家精神上的饕餮盛宴只让你品尝到一点,如果你觉得美味,就自己去找他们更多的作品、传记、评价等,去品尝大餐。这本书中每篇文章的后面都列出了与文章、与作者相关的两三本书,供读者拓展阅读,这是非常贴心的。

  二、得到生活与生命启迪与引导。

  如果你是文学与历史爱好者,那么这本书对你来说是《走近大师》,去直接领略大师风采,进而把他们与他们的思想放到宏观的文学史、历史中去考量,让自己的知识网络与思想形态都得到升华。但如果你是抱着看闲书的心态,随便找本书翻翻,根本不在乎什么文学、历史、大师、思想……那么,这本书对你来说,还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我们都或多或少读过心灵鸡汤,在我们那个时代,作文的结尾都要往心灵鸡汤的方向升华,很多鸡汤读完之后会让你觉得热血沸腾信心百倍,重新相信生活,重新努力奋斗。但是,鸡汤的激励作用是暂时的,因为鸡汤虽美,但少了现实关照。在读的当下,你会觉得看到了圣光,但过后很难做到,因为它太浅,不够深,因此,照不远。如果你觉得需要一束光从根本上指引你的心灵,那么,还是读经典作品吧,读大家作品吧。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比鸡汤的味道浓郁多了。比如,梁启超提出“知不可而为”和“为而不有”(无所为而为)主义:“诸君读我的近二十年来的文章,便知道我自己的人生观是拿两样事情做基础:(一)“责任心”,(二)“兴味”。他提出这两项基础来抵制“功利主义”,意思就是我立身天地间,做事只问“该不该”和“有没有趣”,不管所得如何。这其实是与中国传统老庄思想一脉相承的。他还提出,那些功利主义者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将生活弄得一团糟,就算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也是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比较合算。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不可谓“无用”吧?还有罗家伦提出的“道德勇气”、孙中山的“立志做大事”、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一篇都引人深思,对我们的生命价值观以及日常生活有醍醐灌顶般的启迪与引导作用,并不因为年代久远而丧失药效。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人类面临的问题都是相似的。正如评论文章里说的:历史的尘埃,难掩大师的光芒。

  三、追根溯源超越现象,发现本质

  我们的校训是“以先启行、通元识微”,本着这样的精神,我就很想去探究一下所谓的“元”,也就是本质、根本、源头。大师的光芒是耀眼的,但这些大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他们就拥有超出常人的思想与成就?探究源头与本质是繁琐、艰巨且需要一定灵性的工作,我可能不好,只能就着眼前看到的大体说说。

  1、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本书中涉及到的作者,可能没有文化上的草根,每一位都饱读诗书,有很多甚至师出名门,师兄弟们都成就卓越。而他们的知识储备,既有丰富而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也有先进的西方文化。(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留学背景。)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多读书!思想与成就不是平白而来的,牛顿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厚积才能薄发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对生活的热爱。热爱生活是一切的本源,只有对生活怀着高度的热情,才会去观察生活、观察他人、观察社会的方方面面,才会升出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要让可贵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延续下去,才会注意到美,才会关照心灵,才会产生文学。如果不热爱生活,人生一定是灰惨的、失败的。

  3、敢于有独立、创新的思想。第一条说到,大师们都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但仅仅有储备是不够的。“吸收”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输出”,只有在输出这一动作中,才能真正实现与社会历史的互动,才能真正完成意义的实现,而输出的内容,只有是新的,才是有价值的。因为旧的东西已经有人说过了,我们看前人说的就可以,不需要你再来重复一遍。本书中涉及的思想家,都是在吸收前人基础上,提出独立的、新的见解,也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以上三点,是我抛开文章中的思想,深入文章背后寻得的“元”。

  四、对于现代教育的反思。

  回到这本书的编纂本意上来:观民国教材,反指现代教育。这本书中选的文章都是民国时期中学教材里的课文,我在读的时候,心中是暗暗吃惊的。在我看来,这些文章给大学生读都不为过。而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们就已经在接触如此高深的“当代文章”了。编者在序言里说:“不少学者认为,那个时期的中学生的实际综合素质,要超过现在的普通大学生不少。”如果从两个时代的语文课本来比较的话,我觉得此言不虚。

  我是个目光比较短浅的人,对于教材编纂这种大事没什么见解与看法。只是把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拿出来一对比的话,我觉得,现在的语文课本在思想深度上欠缺了一些,尤其是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上,似乎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在这种现状下,语文老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是尽可能的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习惯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美剧的时候,见到一个短语:see the light,意思是让你看到上帝的圣光,心灵受到洗涤、净化,并得到指引。我觉得,这本书可以让人“see the light”。虽然只是一小束,也比眼盲强。

  《民国语文》读后感(三):语文的意义

  读书的方向性真的很不明确,就拿这本书来说,都不记得为什么当初会挑这本书来看。如果到现在要为自己找一个理由,倒是很轻易就可以做到。里面有许多民国语文高手的著作,而且篇幅都不长,可以方便我初步通过他们的作品窥探他们这个人,进而进一步去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高手的书去读。如果是抱着这么一个目的去看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很厚的一本书,就这样匆匆看下来,有点暴殄天物感觉,自己看书还真就极少逐字逐句去读过,除了那些古文典籍。说一声惭愧,我想,每一个饥饿的文学爱好者,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宝库,一旦被告知可以无节制地敞开了吃,很难有不像我这样挥霍乱吃的,为自己找一个借口吧,可笑的读书不求甚解的自己。

  也许是这个社会节奏太快,也许是现在的文字消费品以娱乐为主,也许现在自己根本就没能进入到文学圈。也是,现在网络、微博、朋友圈充斥的都是一些文化快餐式的看似可口,其实没有什么营养的文章,那些文化名人,比如韩寒、李承鹏之流倒是大受欢迎,粉丝众多。其实也没有贬义,这两个人都是我喜欢的,他们的文章我也爱看。但是他们文章缺少点美。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他们的文章也就是一次性的消费品,借着高出一般人的视野,添加一些有趣的比喻,针砭时弊,供读者暂时一消心中块垒,其实也不错。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太喜欢鲁迅的原因。对人性的丑陋面、社会的黑暗面极尽嘲讽,尽管往往能够一针见血,疼快淋漓,但是总感觉略带黑暗,不够阳光。也许这是时代需要,一个时代总需要这么些人刺刺别人身上的脓包,即使不能将毒血放尽、腐肉重生,让大家保持保持清醒,也许也是有必要的。但是,我这么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看看他的文章,一笑而过就好。也许是文学境界有限,毕竟比不得孔孟老庄这样的大仙级人物,文章是很纯的能量云,不管如何吸收都不会匮乏。不是狂妄,不是看不起鲁迅,比起自己来还是高山仰止,但不是比较自己的高低,纯粹是谈论自己眼中的文化高人而已。前几天领导看到我看这本书,封面上有简单的对胡适、鲁迅、梁启超的介绍,问我最喜欢谁,很是窘迫,只好实话回答,自己看的他们的说都不多,不敢轻下评判,他说比较不喜欢鲁迅,很是认同。一定要说喜欢谁,就选了个梁启超,胡适虽然也了不起,到梁启超这里毕竟还是差了些,呵呵,他的饮冰室文集中的几篇文章看过,日后定要全套翻看的。

  扯远了,还是回到书里。这本书好像是当时民国初中生、高中生看的书,教科书,好厉害,十来岁的孩子,我三十多岁了,大家看同样的书,不比我早熟才奇怪。看过一篇文章,里面列出一些民国小学生的获奖作文、诗文,惊掉大牙,现在一些汉语专业的大学生都不一定能写出来嘛,哈哈,真是牛啊。这样,又想到最近看到的梁启超的一篇文章,是一百年前对一些学生的演讲,讲论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学习,需要学习些什么?怎么样才算是一个人,怎么样才可以成为一个人。这篇文章,写得极好,看了两遍,之后肯定还要再看。他说一个完整的人,要具备智、仁、勇,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实这是孔子说的,他拿来用罢了。说做人要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去培养,我的理解和他不尽相同,还没到那个层次,就我的理解,知就是知识、学识,其实也就是学校里目前在教授的,这是一种工具,如何去用,与知识和学识关系不大。情就是情感,人不是冰冷的生物,是有丰富情感的,情感越丰富,能体会的情感越细腻,做人就越有滋味,做人就要做能温暖人,有爱心的人。意是指意志力,包括情绪控制力,因为人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具体到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都是需要人能够沉住气、定下心、咬紧牙才能够完成的,才能够克服的。同样才智的人,意志力有高低,人生的作为差距往往是指数级的,就是这原因。所以,想要修炼成人,是需要朝这三方面去努力用功的。当前的学校教育却只涉及到一种,确实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一百年前,梁启超就看到了,到现在,依然没有太多改观,甚至更加的世风日下。中国的传统教育,其实是偏重于智与意的教育的,甚至说得绝对些,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最注重的就是偏重于人的情、意教育,这些是根植于人内心的基本的东西,是更能体现人的特质的,人格健全端正了,在这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学问,才是侠客使宝刀,相得益彰,否则,真是个人与社会的悲剧。

  又说远了。这本书里给我最深印象的一篇文章,居然就是同上面内容相关的。是不知道谁写的关于解读孔子的文章,里面有一句震得我整个人都清醒了,好像是牟宗三说的,说做人就要做个神仙一样的人。好大的气魄啊,当场被震晕。可是,确实就是这样。人是万物之灵,虽然现在地球人口有几十亿,好像多得不得了,人没有什么好稀奇的,可是大部分人是没能好好对待自己的。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的多,人是有灵性的,是借助宗教来使自己纯洁,使自己沾上神圣性。中国,更了不起,自己直接就神话了,每个人做到一个完整的人,成一个圣人,每个人都有机会,照论语的意思讲,“我欲仁则仁至矣”,变成牟宗三的话就是,做人就要做成神仙一样的人,是啊,要修炼,只要照知、情、意三个方向去修,人和人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高于众人的人不是神仙是什么?也许是吸引力法则作怪,自己喜欢这方面的文章,进入眼帘的就全是这样的文章。

  然后,也写了这么多了,就不多说了。

  这本书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如果不知道自己需要读什么书,有什么书可以去读,这本书倒是开列了个清单,在每篇文章后面,都会推荐这作者的一两本代表作。那么,各位就托我的福,我给整理下,自己今后也是要照这个书单看下去的。

  《民国语文》读后感(四):略感失望的大师们

  读完此书略感失望,并没有想象中的给人许多惊奇之感,有些论理说辞现在看来不仅不够严谨,甚至显得好笑。现在的所谓很多大师都不可信,当年的大师也应该擦亮眼睛明辨之才是,不可人云亦云。废话少说,进入正题吧!全书分为三编:公民、新知、文学,以下一一道来。

  第一编:公民。开篇即是胡适的《自由主义》,其中有说到许多自由是西方先进民族努力奋斗来的。见此言论便不难明白为什么胡适先生主张“全盘西化”论了。虽然许多人会嘲笑许多人会批评,但许多人也只是笑笑批评批评罢了,并不会想到他对国家民族的热忱之心,我想这才是重要的。也难怪走向与胡适相反的另一极端的辜鸿铭先生会说要男子留辫、女子缠脚了,方式不同,心却同也。

  当然,这边中既然名为“公民”,就不仅有谈到政治问题的,也会有谈到为人处事、做一个良好公民的文章。如钱穆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读完令人荡气回肠。胡适先生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对于今天大学生仍有很大借鉴意义,只不过修行在个人罢了。

  第二编:新知。此编中多讲作者对于某事物的认知,于扩知、论理水平的提高,确有很大帮助。其中夏丏尊的《文艺鉴赏的程度》,尤为得心。文中将读者分为三级,最低一级的为幼稚的读者,大概只着眼于作品中所包含的事件。高一级的便关注文字的音调,文章的结构和手法,这类读者已难能可贵。再高一级的读者恐怕不见得有几个了。这类读者能将书看进心里,并且能够在人格修养上得到提高,生活中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为何单提这篇文章?估计是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目标吧,令我也有种上进的劲头,在此也供大家参考参考。

  第三编:文学。此编中有趣文章不少。如梁实秋的《不亦快哉》、《骂人的艺术》、《脸谱》,鲁迅先生的《论“他妈的!”》、《聪明人与傻子和奴才》等,皆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还有些文章虽然不够有趣,却满怀深情。如丰子恺的《怀李叔同先生》、陈西滢的《关于蔡先生的回忆》,杜昌丁的《藏行纪程》等,此编中文章无从评论,只能深切体怀之。

  此书虽未令我惊叹折服,可不少文章仍值得一读再读。闲来无事,翻得一两篇文章细细品味,乐在其中矣。也愿君在求学路上前进不懈。

  《民国语文》读后感(五):我读出了 信仰

  《民国语文》这本书是要看一看的。

  去年,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读本》风靡出版界,“老课本”突然升温,导致某出版社的老总不免“忐忑不安”,怕冲撞了现在的语文课本,毕竟“教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实这种担心有点杞人遗风,我最近读了《民国语文》一书,不但没有增加对现在语文课本的恶感,反倒加深了对语文学科本身的迷恋。《开明国语读本》适合小学生去读,《民国语文》可供中学生及以上文化层次的人群享用。

  民国时期,教科书可由民间自由编撰,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好多名家亦加入编者队列,所以当时出版了大量高品质的语文教科书。考虑到与现今语文教材里所选文章的参差互补,《民国语文》选入了胡适、鲁迅、钱穆、张恨水等八十位大师的文章,分《公民》、《新知》、《文学》三个辑子。这本书从装帧、封面设计到文字风格,都透出一股不凡的气质,宛如一位剪着短发、穿着湖蓝色校服、清纯而有书卷气的民国年代的女学生。

  我读到这本书,一来感叹竟出了这本好书,心神为之俱废。另一面又为自己如此痴迷感到羞赧,我毕竟是受过数年的系统高等教育,于今读到中学生的课本,至今仍津津有味,真是马齿徒增。

  这本书有几点好。

  一则,满足我们普遍意义上的好奇心。清末民初的一些中学在洋务运动影响下,课程设置多是半旧半新,如鲁迅所说,“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数学物理化学等中学课程,都是用英语教学,所以那个年代的学生早早练就一副好英文。教科书都是处于一定政治语境下的,我们好奇当年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读写什么样的书,看些什么样的文章,是不是也有自身的教育痼疾,鉴古知今,这本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我们的猎奇心。

  二则,近距离接近大师。这本书里的文章多数是现在语文课本所无,而很多文化大儒的文章也不可能一一编入中学课本。比如钱穆《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文后的拓展阅读专门提到了《国史大纲》,由于历史观的问题,这本书在主流媒体中鲜少被提及,但其价值在历史学、文献学研究中,都难以回避。我们学生读到的关于五四民国时代的文人,也多数都是刻板印象,是主流媒体给下了定义的,是符号化的。比如陈西滢,由于跟鲁迅的一段公案,在学生心中总有种恶感,但苏雪林却对其才华不吝溢美之词:晶莹透剔,更无半点尘滓绕其笔端。抛开政治因素,其人其风采其文才熠熠耀人。而鲁迅的形象在现在的课本里都是些苦大仇深的,嫉恶如仇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读完《论“他妈的”》,不是可以看出鲁迅的可爱吗?史海钩沉,大浪淘沙,后人臧否人物既不能以人废言,亦不可以言废人。

  三则,纠正爱国主义教育的偏差。英国有句谚语“君可牵马去河边,焉能迫其饮河水?”事实证明,刻板的说教教育效果欠佳,天天背诵干瘪的条目不如靠中国文化自身的魅力来征服人心。僵化的口号,抽象的说教,远离了教育的本旨。《民国语文》这本书里的文章,也说道德,也说爱国,也说读书,但言之凿凿、掷地有声、行云流水,无半点牵强之感,读之让人信服。

  正如该书编序中所言:“民国时期,由于政治鼎革,民气初生,国民自有一股质朴的风度”,读这本书,质朴之声盈耳,不只是知识,还有语文素养和公民气质。虽然作者不同,风格各异,内容纷呈,但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相同的气质出来,那个年代的文人都是有信仰的,有力量的,有坚持的。《岁月神偷》里罗太太说:“人活着,总要信。”信,就是力量,就是希望,就是大境界。不相信爱情的人,爱情绝不会垂青他,不相信奇迹的人,奇迹也绝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读《民国语文》,我们能感受到民国年代知识分子身上不约而同地透出来的精神力量。

  《民国语文》读后感(六):我太生气了

  我太生气了,这是读《民国语文》后的第一觉得。从前以为出生于民国的而于二十世纪的一批成功人士,比如在美国的何炳棣,在台湾的哑弦,先在美国后在大陆的杨振宁,彼等的成名在于他们自身的努力?!然,不完全矣!

  努力是一方面,教育又是一方面。教育之于人,犹如食品之于婴儿。民国时的初中、高中课文读得为五四以前或以后最美的汉语文字,而作文者或为精通西学,如徐志摩、陈西滢;或自学自悟天赋极高者,如钱穆、梁湫溟;或学贯中西,如林语堂、梁实秋;或为通古今中外的鲁迅、周作人。

  我太生气,想起于上世纪末,中学语文皆为革命既政治灌输,那样的教育真像被大人捏着鼻子,强迫灌药的感觉。而成长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满脑袋的忠于或想当政治或经济大鳄的渴望,当然前提为出卖别人或自己的灵魂。但最终的结果为播下龙种,生出跳蚤,那种当下爬满了各行各业的跳蚤,跳蚤的凶猛,正在证明或者说已证明了政治语文晚期的转移扩散性。最后,叹一句:人之初,性本恶。

  回顾那种只重读政治意识的课文,规训出来的人,多半潜将鬼变成人的教育,人的兽性将极隐藏而在关键时间会总爆发。而《民国语文》注重公民、新知和文学三个方面的教育。前者为宪政启蒙,中间为科学启蒙,最后为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何谓通识教育,这才是通识教育,尽力将人的溫良恭俭让的神性培养出来。最后赞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五步之内,必有芳泽。在《民国语文》里,一篇张恨水的《雾之美》短文,将雾都重庆的雾,写得那样有感觉,有层次,有审美,雾之色、雾之意、雾之情全在里面了。陈西滢的《关于蔡先生的回忆》,点点滴滴,调色出蔡元培先生之人格,之精神;甚至之不擅长的讲演与言语表达,也成为反衬烘托先生体谅他人襟怀与品格。行文如流水行云,色彩朴素而晶莹剔透,了无尘滓。至于蒋梦麟的《故都的回忆》、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则为文化的随笔,或文化的游记……

  我太生气,到了这么晚才读到了《民国语文》。

  我不太生气了,毕竟现在读到了《民国语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