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半生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半生缘读后感10篇

2017-12-31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半生缘读后感10篇

  《半生缘》是一本由张爱玲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生缘》读后感(一):那年那月那人那事

  上海的二三月似乎都是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度过的。人像是被灌了铅似的,一天到晚觉得头重脚轻。遇到周末就拉上窗帘躲在床上看书。

  最近重新再读《半生缘》,读至结尾已近深夜,心中惘然。不仅仅是对于曼桢和世钧无果的爱情,也同样是因为我自己的一些经历

  合上书,眼睛不免有些湿,倒没有哭,睁着眼睛,默默地想着世钧的心态。和慕瑾走掉后那空空的座位。

  我在心里不禁想,爱到最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窗前的灯灰蒙蒙的亮着,雨还在下,打在院子外面的一大丛树叶上,那声音湿哒哒的让人更觉意境怅然。最怕的就是这种看似豁达实则悲惨的结局,未免有种欲哭无泪之感。

  这部《半生缘》也不单是曼桢与世钧的半生缘分

  对于作者张爱玲本身来说也可谓是一个仪式。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胡兰成(最近在读胡兰成《今生今世》)。胡兰成于1944与张爱玲结婚,1947与张爱玲离婚

  写作《半生缘》的期间也就是张爱玲与胡兰成从结识到相恋再到分手过程。看《半生缘》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等张爱玲在文字上增加了诸多的政治色彩,这和胡兰成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

  就这部小说来说,它之所以令人百看不厌,主要是各色人物均都刻画的深刻。令人唏嘘的不只是曼桢和世钧的半生,更有其他人爱恨纠葛的半生。

  这份缘分就像一根丝线缠住了所有的人,里面有人将它紧紧握在手中不肯放手,有人只是木然任其从手中溜走。

  用王菲的一首歌来形容的话,那《流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曼璐和慕瑾】

  那年不过十五六岁,她自然是豆蔻年纪,清亮绝丽。他执着、上进,是被父亲大人钦点的中意女婿。本来是一对如花美眷。

  两个年轻人交流的时候始终是小心翼翼中夹带雀跃,如宣纸上沾染一滴清水,濡湿了一整片深情的纸张。

  年少爱恋是纯粹的,因为不够成熟反而能够全心投入。但是父亲去世,一家老小的负担只落到曼璐身上。

  对于曼璐来说,那一晚与慕瑾的分别就等于她对于自己的过去挥手告别。她有想过她的人生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吗?失恋了,流流眼泪忍忍也就过去了。但命运呢?那时候的她还并不懂命运,她还不知道在命运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在经过了百转千回历尽千辛之后,她在临死的时候是否会想起那个灯火阑珊的夜晚,她留给他的那个背影

  她是否会为自己的爱情叹息?

  她是否会为自己心有不甘?

  只是她无法拒绝命运的安排,她终究还是是福气薄的人。

  【曼璐和祝鸿才】

  一个是烟花柳巷里出来的舞女,一个是不得志的小混混,按理说个人在一起倒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尤其是曼璐年纪渐长,女人年老色衰,势必想找个长期依靠

  当时的祝鸿才也不过是一个老板的小跟班,在身份上可谓是卑微的。曼璐嫁给祝鸿才,的确是看中他的这个人。

  再说祝鸿才这个人擅长甜言蜜语很会讨女人欢心,这点和胡兰成倒很像。其次祝鸿才是一个幽默男人。大体上对自己的家里人也是不错的。

  这一切是曼璐最终选中祝鸿才的理由

  但是男人一有钱就变坏这句话在祝鸿才身上倒是很灵验。

  祝鸿才走偏财逐渐发达起来之后便经常夜不归宿,对于曼璐更是不管不顾完全忽视。

  逢场作戏的男人是可以原谅的,至少他们还有理智,理智的他们懂得何时退让,保全家庭和名声。

  但是对于祝鸿才这么一个在别人面前点头哈腰惯了的男人,在家里他就会变得异常霸道,男人统治的权威会占据在他的心中。两种不同性格因素存在于他的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他能一下子把曼璐气倒一转身又能忍气吞声将她逗笑的原因

  曼璐万万想不到心心念念着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妹妹

  这里要说一下曼璐与曼桢的姐妹关系,其实曼桢从内心里是很觉得对不起姐姐曼璐的,但是曼桢又极看不惯姐姐的那套行为作风。自己毕竟是进过学堂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人,对于一个整日只知道浓妆艳抹出去招徕客人的舞女,曼璐是鄙视的。但是她又不能鄙视自己的姐姐,因为曼璐是因为这个家才变成这个样子的,如果她鄙视曼璐,那么她就是鄙视她自己。

  书中这样说:

  曼桢半晌不做声,后来说:“妈,你以后不要跟姊姊说这些话了。姊姊现在要嫁人也难。”

  还有这句:

  曼璐想道:“我没有待错她呀,她这样恩将仇报。不想想从前,我都是为了谁,出卖了我的青春。要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和慕瑾结婚了。我真傻。真傻。”

  经过张慕瑾的事情这两姐妹之间有了隔阂,这隔阂虽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却像是一根早就埋伏在她们二者之间的导火索,只等事情来临烧尽山坡,给你一个措手不及

  后来曼璐策划祝鸿才强暴曼桢的事情我觉得和慕瑾的这件事情有很大关系,当然世钧也是有不可脱卸的责任

  【曼桢与世钧】

  世钧性格优柔寡断这和由母亲一手带大有很大关系,哥哥早逝,母亲自然对他呵护备至,助长了他那有些孩子气和倔强的脾气。加上父亲在另一个公管和姨太太生活在一起。世钧对于女人总是很害羞似的避免。他不及叔惠爽快,又是一个极小家子气的男人。

  世钧和《色戒》中的邝裕民极其相似,都是憋憋屈屈的男人。

  最令人可气的是,世钧将戒指交给曼桢后,邀请曼桢与叔惠去自己家乡南京游玩的那一节。作为一个男人自己的终身大事都羞于向母亲说出口,还总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私人幻想里,实在可恨。

  甚至最后他没能得到曼桢,我都有些快意。

  就像曼桢说的:

  他还是一贯的消极作风,一有第三者出现,他马上悄悄地走开了,一句话也没有。这人太可恨了。

  这种男人不就是可恨么?简直不像个男人了。

  嘴上说着如何如何爱,一遇到事情就成了大尾巴狼。

  曼桢喜欢上世钧真的跟王佳芝爱上邝裕民那样——终身误!

  懦弱的男人本就不配得到爱情。爱情本是稀罕物,没有勇气的人本就不可享受其甘美的果汁。

  所以最后世钧娶了并不喜欢的石翠芝,整天受尽石翠芝的颐指气使也算是活该。

  石翠芝对于叔惠倒是很有勇气的,但是叔惠是极其高傲的男子,肯定不愿意一辈子受人指点,他是自由自在惯了的男人。

  在这一点上,我倒觉得叔惠是个很性感的人物。他才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曼桢对慕瑾】

  曼桢对慕瑾只是一种纯粹的友谊罢了,或者是在友谊上面多了一层淡淡的亲情

  在写作布局上张爱玲此处插入慕瑾事件在一方面引出了曼桢和曼璐的不合,另外也从侧面经曼桢之口道出了她对于世钧的情感真切且深情。

  书中这样说:

  “其实她即实现碰见他,后碰见世钧,她相信她还是会喜欢世钧的。”

  “在这一刹那间,她的心已经飞到世钧那里去了,几乎忘了慕瑾的存在。”

  谁能想到百转千回十几二十年后,慕瑾会和曼桢在一起,当初她姐姐没有实现的愿望倒都叫曼桢帮着实现了。

  【曼桢与祝鸿才】

  曼桢的悲剧并非由祝鸿才一手导致。

  虽然强暴曼桢的人是他,让她怀孕的人是他,但是祝鸿才只是一个道具罢了。真正的罪魁祸首社会观念,是从一而终的妇道思想在从中作祟,老一辈坚持的门第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表面上看是祝鸿才禽兽不如,但是后来囚禁曼桢的人并不是祝鸿才。

  囚禁她的可是她最亲的人!一个是她的亲姐姐还有一个是她的亲娘!想象一下吧,倘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我的身上。

  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亲人背叛。对于姐姐,曼桢恨不起来,因为如果没有她,那么沦落风尘的人就会是她。

  也许命运只是稍不留神让她钻了一个空子,这时候突然想起来,将她通过亲人之手编织进这罪恶与羞耻的密网之中。

  曼桢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的悲剧在她的朝气之下更显得悲惨。

  :

  读到石翠芝和世钧在生活上的诸多不合时,如置钱钟书先生写的《围城》之中。

  倘若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曼桢和世钧的结局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一种幸福

  《半生缘》读后感(二):半生的命运

  张爱玲是我看过最多她的小说的作者,喜欢她的风格,模拟世情、雕琢人性。然而半生缘这本书我只看了一半就没有看下去了,停在了顾曼桢被拉去她姐姐房子里的那一段,好像我只要不读下去,她就永远停在那里,停在对爱情的欢喜、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里。看了那么多本书,最喜欢的女主人公还是顾曼桢,她独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坚持、她没有太多的顾虑,在应该前进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前进,在应该停下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喊停。她符合我对那个时期的新女性的全部的想象。所以不忍心看到她被人性和生活打垮。不忍心她刚刚看到从旧生活脱离出来的希望,却被拖入了地狱。后来,世钧娶了妻子,她生下了儿子,和强奸自己的男人结了婚。他们都曾是向命运发出过呐喊,在这时代中抗争过的人,却还不是一个一个向命运低头,回到了他们注定无法摆脱的人生轨迹中。顾曼璐,可恨的女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她为了家庭而牺牲,看到自己用身体养活的妹妹即将要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有妒忌、有怨恨、有不甘。但她其实也是一个善良的人,内心有过许多的挣扎,她想得到别人的爱、但爱过她的人最后都转向了她妹妹、她想要安定的生活、想要安全感,但是结婚之后丈夫依然花天酒地,婚姻充满了危机,被一步一步逼迫的她,只好成为了命运要她成为的恶人。

  《半生缘》读后感(三):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含泪读完张爱玲这部作品,想尽千言万语情绪在胃里翻腾,话冲到嗓子口,却还是道不清。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动荡中顾家姐妹顾曼桢、顾曼璐、豪门闺秀石翠芝、家族破碎的沈世钧、穷家小子许叔惠、青年才俊张豫瑾、投机商人许鸿才等年轻人的爱恨纠葛。小说涉及人物不多,善良如曼桢、可怜可憎如曼璐、本分担当如豫瑾、勇敢却禁锢的翠芝、懦弱无能的世钧、潇洒怯懦的叔惠、不顾道德伦常丧失人性的刽子手许鸿才。寻常看小说,都会找出一个喜欢的人物,从他们身上找到喜欢的品质,并希望自已有则改进、无则加免。唯这部作品,无一人生命完满,看过之后胸口似千般纠结,噙着泪独自嘘唏。如果我是曼桢,在遭遇不幸之后,是否会选择保持贞洁名誉,顺手捡起手边玻璃,不再面对今后的惨淡。然,她又是个那么坚强女孩,像个男人一样独自一人撑起家庭的责任;她又是那么纯真善良,世钧就是绝望里的一束光,曾照耀她疲惫的生活,她或许未敢想象世钧知道事情真相的结果,却笃信,就是那个男人,才能拯救她。

  到此,竟写不出下文。究竟还是不愿剖析,世钧为何选择和翠芝结婚,却对曼桢念念不忘?而叔惠究竟 是个现实主义者,还是软弱无能?小说结结尾,翠芝说道,“你将来的太太一定年轻、漂亮。”语气未尽,续道:“有钱”。在一片笑声中,翠芝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满足

  也不想花更多笔墨,阐述性本纯真的曼璐,为何伙同丈夫设计陷害亲妹妹!记得她为弟妹的牺牲,待荣宝视如已出。宁可相信她是遇人不淑,对婚姻无赖导致剑走偏锋,酿下悲剧。或许是豫瑾对曼桢的情感,击中她心中最软弱的部分,使那一丁点儿值得回忆的光亮化为乌有。也可能风月场所混荡久了,人心就冷了、硬了。

  终是敲下键盘,有了这一字一句,却不及心中万分之一。恨无能力将心口之情告之于你,盼不言自明

  《半生缘》读后感(四):曼桢的清醒

  我非常喜欢曼桢,因为她是个清醒的人。

  首先她是个社会自由女青年。为什么贴这么个标签?在以前的普世观念里,认为上等的女人都应该是被养在家里的,出去做事的女人都不体面。大户人家的女性是没有社会属性,只有家庭属性,因此婚姻是她们下半辈子的大事,她们享受着圈养的舒适生活,但也相应地失去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就这样被困在家庭里,从一个家庭到另外一个家庭,就像富家大小姐翠芝那样。

  曼桢不一样,她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和祖母都没有经济能力,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要读书吃饭。在她能工作之前,一直是姐姐曼璐放弃婚姻去当舞女挣钱养家。曼桢非常理解姐姐的不易和牺牲,也很感激。但因为中国家庭没有互相表达情谊的习惯,她只是这感激放在心里不曾说过。我一直在想,如果曼璐和曼桢两姐妹之前有畅谈过彼此的内心,曼璐了解曼桢的真情后,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后面的悲剧。曼桢也从来没有看不起曼璐,即便自己因为曼璐舞女身份的原因不被世钧的家庭接纳,在世钧面前,她对姐姐仍是坦坦荡荡的全心维护。

  等到曼桢能工作后,就立刻要接过养家重担,自己一人打三份工养家,也不觉得辛苦,仍然热情坚韧。跟世钧相恋后,其实以世钧的家底完全可以供养曼桢一家。可是曼桢不肯早结婚,一是她自己要独立养家,二是希望世钧也能继续独立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不希望两个家庭拖累他放弃自我的提升。对家人,她有担当有责任;对曼璐,她有理解有感激;对世钧,她有坚定有支持,总之, 曼桢是一个善良、温暖,坚韧,乐观,自强、独立又非常有责任心的人。

  曼桢和世钧,他们年纪轻轻的时候,背负着各自的家庭问题,虽然辛苦,但从不抱怨,也不放弃,有朝气有活力有希望,又有一份纯粹美好的爱情互相支撑、取暖,觉得生活被自己掌控,相信只要往前走,就一定会越过越好。

  可是后来,世事变幻,人生莫测。想来真是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世钧和曼桢一直那么好,之前从没有拌过嘴。那一天,因为世钧的父亲和曼桢的姐姐,她们彼此误会生气,吵了一架,世钧离开了曼桢的家。再后来,不管他们彼此多么思念对方,却是一散十四年。

  曼桢被姐姐陷害,被姐夫强暴,被母亲放弃后,尽管内心很绝望,却并没有想死,对世钧的爱支撑着她活下去,她不觉得自己有错,也没有看不起自己,也不认为世钧会看不起她。后来趁着在医院生产,凭着对陌生人的信任借机逃了出来。她对家人失望至极,又听闻世钧结婚了,心灰意冷,却还是想方设法找了份工作,一个人独自生活。后来又听闻曼璐败落,不再接济娘家,曼桢虽然对母亲没了感情,但仍然负有责任心,把省下的一点工资寄给母亲养家。再到后来曼璐死了,没有人再管那个孩子荣宝的死活。曼桢逃脱不了自己原始的母性,带着自杀式的心情嫁给了祝鸿才。

  以前总是不能理解,一直清醒独立的曼桢怎么就会那么糊涂的嫁给了她的仇人祝鸿才。后来看到“自杀式的心情”几个字,有些理解了。彼时彼刻,她能怎么办?孩子不是她想生的,自己生下仇人的孩子,无非是时刻提醒着她之前所经历过的绝望和不堪。可是现在又能怎么办,孩子已经生下来了,曼璐死了,现在荣宝病重,祝鸿才完全不管,佣人们也不上心,那样一个脆弱的小生命就就在自己眼前,随时可能丧生。她没有办法抗衡自己原始的母性,又没有办法从祝鸿才那里抢夺到孩子的抚养权。那一刻她是无能为力了,她能怎么办?自己的人生反正是已经没有希望了,那就牺牲自己,至少保全荣宝。

  后来日子越过越糟,孩子也并没有更好。他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桌上吃饭,曼桢是一贯的冷漠,祝鸿才没事找事训荣宝,把他筷子拦腰打掉。荣宝本来已经习惯这样,啜泣着拾起筷子又吃。曼桢依旧冷漠吃饭,什么也不说,但拣了一大块没有刺的鱼肚子肉送到他碗里来。“他本来已经不哭了,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倒又流下来了”。孩子的心是敏感的,他一点都不快乐。

  曼桢后来醒悟到“当初她想着牺牲自己,本来是带着一种自杀的心情。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她清醒过来,决定离婚,即便离婚要借债花大精力打官司,即便那是在战乱时期,她可能找不到工作,难以自食其力。即便她非常清楚今后要面临的重重困难,她仍然坚决地放弃了婚姻这张饭票,借了钱,花大精力打了官司离婚,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我觉得她非常了不起,即便放在现在这个时代,也仍然了不起。

  十四年过去了,机缘巧合,她跟世钧重逢了。张爱玲的笔非常精准有魔力,她写他们的重逢。世钧去叔惠家,走到厢房门口,一眼看到里面还有个女客,但光线奇暗,先没看出来是曼桢,然后她写到“就已经听见轰的一声,是几丈之外另一个躯壳里的血潮澎湃,仿佛有一种音波扑倒人身上来,也不知道还是他自己的本能冲动”。人和人之间的强烈磁场,就这么寥寥几句,却是滚滚红尘,惊心动魄。

  他们走出去交谈。曼桢笑道“真是——多少年不见了”世钧道”我都不知道你在上海“。曼桢道“我本来也当你在南京”说的话被四周奇异的寂静吞了下去,两个人也就沉默下来了。暗恋桃花源里,江滨柳和云之凡暮年重逢时,一个说“我不知道你在台北”,另一个说“我一直当你在内地”,两下凄然。多少感慨多少悔恨多少无奈,没有说的话全在这里面了,之后也只能是沉默。

  而后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她仍然保持清醒,她知道,即便今日重逢,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了。以前,他们无法抗衡的是世事是变故;而今,他们无法抗衡的,是时间。

  故事的最后停留在一个彼此重逢的告别之夜,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完整的结局,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半生缘》读后感(五):十八年,沧海桑田

  曼桢的命运跌入万丈深渊时,我起来狠狠的哭了一场,压抑与痛苦也一同倾泻而下,张爱玲笔下的女子大多生活在民国时代,所以受到旧社会制度的摧残似乎变成她们每个不幸女子的无法摆脱的宿命。她们或顽强抵抗,或任其摆布,或随波逐流…但最终都抵不过腐旧制度和落败文化的枷锁。

  十八春,人人生能有几次十八年,弹指尖,物是人非,曾经沧海难为水。那一年你是如花美眷,他是翩翩少年,爱情的小船在和煦的暖风中,在温柔的阳光下,悠然驶向她们的未来。谁知会有狂风肆怒,骇浪滔天,小船说翻就翻,再次相遇已是沧海桑田。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是大不相同。

  曼桢的不幸在社会,在她自己,在沈世钧。她有那样一个残缺不全,畸形发展的家庭,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有世俗无法苟同的姐姐,所以她的爱情注定忐忑崎岖。她一手选择的爱人,软弱消极;她慈爱善良的母亲,愚昧无知;她尊敬感恩的姐姐奸诈恶毒……这些最亲,最爱的人共同为她织就了一张命运的网,阴森恐怖,一点一点的吞进万丈深渊。

  沈世钧的不幸,除了他的性格使然,更多还是家庭所致,社会所致。那时的年代,任何有钱的公馆里都有个姨太太吧。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一生见惯了了自己母亲的悲悲戚戚,忍气吞声,他的性格或多少都有些缺陷吧。现在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说以前是制度的残缺,观念的腐朽,那至少以前这些光明磊落,而现在制度健全,观念与时俱进,大家的所作所为却尽然相同,只是变得鬼鬼祟祟,别有用心,所以才酿出无数个悲惨的家庭,和无数个沈世钧。

  曼璐是伟大的,也是恶毒的。如果当初,灯火阑珊处,她留下的不是背影,而一生一世的拥抱,是否一样可以支撑她的家庭。她把她的青春和一生的幸福都献给了这个家庭,这大概是所有悲苦家庭中作为长子长姐所有人的不幸,因为你是老大,所以一旦家庭有变,那么撑起这个家未来的就是你。这是命运的不公,又何尝不是社会的残缺。人之初性本善,也许不是性本善,是恶太弱小,还没长大成形。只有到了无可奈何,恶才会如洪荒之力爆发出来。

  叔惠自始至终都像个局外人,他看透这个社会,看透每个人,他不愿随波逐流,却也无可奈何,他选择出国离开这是非无奈,可却有着和大家一样的结局。这大概都是命吧。

  《半生缘》读后感(六):我们都回不去了

  小时候看过电视剧,现在来扒书。和电视剧不同,书中更多了许多人物的心里描写,所以对很多人都释然了,对世钧释然了,对曼璐释然了...对翠芝确实深深地喜欢了,之前总以为她破坏了世钧曼桢的感情,其实如果感情足够深厚,谁又能破坏呢。我一口气读完了小说的后半部分,曼桢的坚强感染了我,可她终究是在那样一个时代长大,终究还是走了歪路,嫁给祝鸿才连我都为她感到难过,命运终究还是让这个坚强的女子顺从了片刻。话说男人,真的是很贱。书惠喜欢翠芝却没有勇气追求,面对翠芝的主动却也是退避三舍,在国外的滥交,他真的配不上翠芝。再有世钧和翠芝有了矛盾便想起了曼桢,这对曼桢和翠芝都是不公平的,最后居然对着曼桢做无用的许诺,虽然理解,但还是看不起他。

  《半生缘》读后感(七):超喜欢这个版本,卖旧书时候遗失,好遗憾

  最喜欢这个版本,2003年时候买的,2005年中考后卖旧书时候,不慎将其卖掉。尽管后来你买了其他版本的《半生缘》,可是找不到曾经的震撼。

  最喜欢这个版本,2003年时候买的,2005年中考后卖旧书时候,不慎将其卖掉。尽管后来你买了其让版本的《半生缘》,可是找不到曾经的震撼。

  最喜欢这个版本,2003年时候买的,2005年中考后卖旧书时候,不慎将其卖掉。尽管后来你买了其让版本的《半生缘》,可是找不到曾经的震撼。

  最喜欢这个版本,2003年时候买的,2005年中考后卖旧书时候,不慎将其卖掉。尽管后来你买了其让版本的《半生缘》,可是找不到曾经的震撼。

  最喜欢这个版本,2003年时候买的,2005年中考后卖旧书时候,不慎将其卖掉。尽管后来你买了其让版本的《半生缘》,可是找不到曾经的震撼。

  最喜欢这个版本,2003年时候买的,2005年中考后卖旧书时候,不慎将其卖掉。尽管后来你买了其让版本的《半生缘》,可是找不到曾经的震撼。

  最喜欢这个版本,2003年时候买的,2005年中考后卖旧书时候,不慎将其卖掉。尽管后来你买了其他版本的《半生缘》,可是找不到曾经的震撼。

  《半生缘》读后感(八):半生无缘

  拖拖拉拉看了很久才看完了这本书,张爱玲一定是个孤独至极的人了吧,前半部分平平淡淡的叙述者顾沈的爱情,平平淡淡的幸福,到底是曾经拥有更加重要还是最终的结果更加重要呢?曼桢也许是幸运的,因为她和世钧曾经拥有过其他人不曾拥有的爱情。在那个懵懂的时代,他们是幸运的少数人,感受享受奢侈的爱情。翠芝与叔惠在我看来算是书中最配的一对了吧,虽说对于翠芝的描写并不是大多数都是赞美之词,但是她却是书中最悲催的人了吧。

  剧透:男一爱着女一,男二爱着女二,男三开始爱着女一的姐姐,后来喜欢上了女一,女一的姐姐嫁入豪门,女一被姐姐陷害嫁入豪门,男一娶了女二,男二出国,男三跟一个普通人结婚,后男三的妻子被日本人强暴,男三被抓入狱。女一逃出来了。多年之后,男一遇见女一,男二遇见女二。。。。。。

  《半生缘》读后感(九):半生缘书摘

  最后一部分像极了1q84. 一章天吾一章青豆,一章世钧一章曼桢,然后终于相遇。然后,再也回不去了,曼桢依然痛苦,世钧依然平庸。爱是人格的吸引,是融为一体的过去,是drama 的不断刺激,但都抵不过时间。时间从不是毒药,只是解药。说来最苦得就是曼璐和曼桢了,再勇敢再担当也抵不过出身的悲寒。

  一些书摘

  他这口吻好象是说,从前那种任性的年轻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现在是稳步进入中年,按照他们同一阶层的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循规蹈矩的踏上人生的旅程。叔惠听见他这话,倒觉得一阵凄凉。

  许久没有想起他来了。她自己也以为她的痛苦久已钝化了。但是那痛苦似乎是她身体里面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永远是新鲜强烈的,一发作起来就不给她片刻的休息。

  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旦相见,因为是极熟而又极生的人,说话好象深了不是,浅了又不是,彼此都还在暗中摸索,是一种异样的心情,然而也不减于它的愉快。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女人向来是这样,就光喜欢说。男人是不大要"谈"恋爱的,除了年纪实在轻的时候。

  《半生缘》读后感(十):透彻心骨的寒凉,如今只道是寻常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Ava(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66106869/

  一、“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写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倾城之恋》和其他短篇,张爱玲冷静得近乎冷漠。用“智者”形容她或许温良了些,她的笔洞察世事,锋利而冷峻。相比对症下药的救命医生,她好像没有治世之心,倒像一位出世的旁观者,不揶揄,不蔑视,甚至都不评价,就这么丝丝入扣地,抽丝剥茧地还原人心,还原烂俗无比的生活本质。同是一份揭开丑恶真相的犀利,若说鲁迅的笔是一把利刃,用力精准而致鲜血直流的话,张爱玲的作品则是一根细小却同样尖锐的绣花针,掺着女子的细腻和柔情,一针一针刺着心,带来似有若无却又真真切切的痛。好男儿似乎总要胸怀天下,鲁迅关照的更多是救国治世这类宏阔的命题,而作为一位世间普通女子,张爱玲描摹的是人性,烟火气的人心,永远无法反扼住命运喉咙的普通人的悲欢。说她的一生是个传奇,她不过是用自己辗转后的孤独概括出一本普世的人事之书。每个人都能从她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而事实是,生命的本质就是悲剧,没有谁的生活如烟花般绚烂。逃不过世事无常,我们都在用十二万分的力气苦中作乐地活。如果这是常态的话,那《半生缘里》透彻心骨的寒凉经过时间的冲刷后,也不过是寻常罢了。

  二、“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读完《半生缘》,只知道这是悲剧,几个人被戏剧化的阴差阳错捉弄的悲剧。每一段有着平淡美好开始的感情,还没有到高潮就戛然而止,都因为或大或小的矛盾而破裂。这里面欲说还休的克制,不甘命运的无力挣扎,平淡真挚的温情,无奈的错过,以及强烈的怯懦、自私、不甘和愤怒最后都被冗长的时间之河擦洗消融成一声浅叹。即使经历着彻骨的痛心,当事人也没有歇斯底里,而是隐忍着苦痛,用本能的意志继续着生活。曼桢就是这样,千载难逢的爱情种子刚落地还没来得急开花就被姐姐和姐夫摧残,此后的人生就只有孑然一身的孤独和过往回忆的蚕食。对曼桢来说,活着竟比死去更痛苦,可她却依然活着,没有灵魂地活着,渐渐地,她不再熬烈地挣扎,而是木然咽下所有生活给的苦果,靠着孩子给的唯一安慰,苟且活着。伤疤无法痊愈,却可以淡化,命运的不堪全由时间消解,往昔那不堪忍受的痛苦竟也渐渐地模糊了。所以在最后,时隔18年曼桢和世钧再见面时,当曼桢向他叙说这些年在内心反复诵念过成千上万遍的话时,没有热泪盈眶,没有倾涌而出的委屈,她心如止水,仿佛说的是另一个毫不相干人的故事。我以为两个人在经过这么多磨难过后的相拥而泣代表的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可是曼桢却只说了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这句话就是曼桢对过往的交代,同时也斩断了曾憧憬的未来。

  理想的剧情应该是,十八年后的互诉衷肠让彼此拨云见月,苦痛得到报偿,半生的缘分到此也有了交代;更理想点的剧情则是,曼桢在生下姐夫孩子后毅然出走,绝不回头,找到世钧相守一生,而世钧勇敢追寻,坦诚自我,而不是妥协与一个不爱的女人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万幸张爱玲冷静,通晓人生真相,也洞悉着人性的懦弱和苟且,所以曼桢并没有化身奋力抗争的烈女,而是默默忍受,牺牲掉全部的幸福;世钧也没有望穿秋水而是自欺欺人,接受了门当户对的青梅竹马,编织了称了所有外人心的皆大欢喜。可是他们真的错了吗?身为局外人的我们评断起来自然轻松随意,但其实他们所做的决定是其他人都会做的决定,毕竟他们只是普通人,只是有着正常弱点的普通人。他们摆脱不了俗世的枷锁,纵有执念也逃不过人事变迁的无常。所以他们互相思念却绝不沉湎,心有所盼却绝不奢望。反观现实,谁的生活不是这样?谁没有过一次满怀期许却又无疾而终的爱情?谁没有过苦痛却依然咬牙挺过?谁不是用一生撞了南墙却不回头?有些事情注定了是无力回天的一场枉然,张爱玲写的曼桢和世钧的遗憾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遗憾。

  张爱玲深刻,却极度单纯。她明知道根本没有完美,自己却偏执地追求纯粹的爱恋。她选择飞蛾扑火却没有涅槃重生,可是骄傲如她绝不会妥协。移居海外开始独居生活的她,成了闹市中的隐士。正如她所说“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点的——同样地需要远离人群”。张的作品,透着深刻的无奈,无奈于世事无常,无奈于人心易变,她好像故意要你看清生活的不堪,显得严厉而冷漠。但是她从不以一个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生活,而是用平视的目光,观普罗大众之所见,感平凡大众之所感,用独有的细腻让你觉得她的故事就是身边的故事,甚至就是自己的故事。这份体贴的观照,这番冷静的呈现,倘若没有对生活极度的热爱是绝做不到的。所以她封闭自己却没斩断尘缘,依旧怀着一颗敏感冷峻的心,写着爱,写着恨,写着一段段当断不断,属于你的我的欲说还休的悲欢苦痛。

  因为正视,所以坦诚。如今刷惯了玛丽苏剧情的我们,在憧憬来自星星的爱情时,是否能勇于直视,接受,甚而欣赏现实的不完美? 我想,明白世间所有不美好却依然温柔相待该是我们所谓的成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半生缘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