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农夫哲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农夫哲学读后感10篇

2018-01-04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农夫哲学读后感10篇

  《农夫哲学》是一本由[美]吉恩·洛格斯登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农夫哲学》读后感(一):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笔记】

  大自然的更迭交替就是轮回,谁也不是真的死了。在一片土地上有先锋植被开荒,之后会被顶级物种替代。所有生物只是地球的租客,时间有长有短。圣甲虫每天顺着太阳运行的方向滚着粪球,不知是谁赋予的程式,人类也只是被植入了程式而已,并不高级多少。我们要做的只是循着一个适合我们起居舒适的氛围活着,别管有没有意义。我们只是整个宇宙机制中的一粒尘埃,演变的各种,看到的各种,只是化学变化,量变到质变,我们只是巨人国里岩石上的苔藓,或是比苔藓再细微的微生物。我们全人类可能担负着一种衍化的使命,结束了我们就不存在了,就像先锋植被一样。我们其实还是有意义的,不是吗?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

  — [美]洛格斯登 —

  译者序 向大自然学习生命智慧

  “园丁和农夫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死亡。每天,我们都在帮助动植物生命的诞生,又在帮助它们结束生命。我们对食物链上的事儿习以为常。在这场由所有生物组成的盛宴里,每一位‘食客’的座次我们都了然于心;我们知道它们吃谁,也知道谁吃它们。我们懂得,大自然的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016-6-12 18:29

  在吉恩看来,“执拗的农夫就是那些有自己工作事业,又指望能在家干点农活享受日子的人,这样他们既能吃上好东西,还能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儿。农场也不需要做啥,他们就坐在餐桌边或者靠在吊床里看动物们吃草就行啦”。

  2016-6-12 18:30

  一方面,他觉得大自然比我们想象的坚韧。他虽感慨大自然千回百转的无常变迁,却更惊叹于大自然运筹帷幄随机应变。他说,面对变化甚至逆境的时候,我们得像大自然一样,气定神闲,能容大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要学会积极地看待、接受和应对眼前的一切。就像蜜蜂、橡树、白蜡和榆树,它们总有办法挺过难关、延续子嗣。

  2016-6-12 18:32

  另一方面,他呼吁我们更加细心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田园生活虽然好,任意妄为不可行。欧洲防风就在教我们怎样为人处世,修行养生;繁缕和猪草则甘愿充当反面教材,警示我们一切违背自然规律活动都必然招惹祸害,自食恶果。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不能光说不练,还得顺应自然规律行事。羊群不想过河就不能硬逼,草坪不需要修剪就不要自找没趣,偷懒有时没坏处,省心省力又省钱,倒行逆施

  没准反而带来生命危险劳动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即便是干农活,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巧借力才能事半功倍;也不必刻意拒绝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帮助,它们也许会成为我们长寿的功臣。

  2016-6-12 18:34

  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本身,而是由于对无常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对死亡亦复如是。

  2016-6-12 18:35

  科学和宗教都没有解除他的困惑,这两者为追求“不死”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丝毫没能缓解他的忧虑。受到大自然启发,执拗的他又一次特立独行,摒弃好大喜功的科学,背离爱慕虚荣的宗教,从道家“物质永恒”的观点出发,找到了能让他安心直面死亡的答案万物都能在食物链上得到永生,死亡不过是生命形式转变的开始

  2016-6-12 18:38

  我们也许应该感谢无常,正因凡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即使面对死亡,也还有希望。

  2016-6-12 18:39

  第一章 无常的牧场

  我怀疑那些相信科学的人比相信上帝主宰一切的人还要好骗。也许最容易上当受骗的,是那些既相信科学又相信上帝的人。

  2016-6-14 19:37

  我的困惑最终被解开了,不过,我用的几乎是宗教与科学都弃之不用的办法。或许,能够永恒的是“物质”,或者是“物质世界”,再或者是任何你称之为“它”的事物。“它”没有开端,也不会结束。

  2016-6-14 19:40

  历经恐惧、愤怒、麻木之后,我才平心静气地意识到,沉溺于思考死亡无异于计算暗能量或是考虑沃泊尔溪谷何时会再清理成牧场,这些都是在浪费时间。

  2016-6-14 19:41

  我的花园是整个地球花园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永恒的;我是地球花园的一部分,所以我也是永恒的一分子。这才是我心目中永恒天堂模样

  2016-6-14 19:42

  第二章 神奇的花园疗法

  在两次化疗的间歇,我精力还行,就坐在椅子上用手和锄头除草。逼着我和周围的生命形成了一种分外亲密关系

  2016-6-14 19:47

  期与树莓那样亲密接触,我对周围的植物也变敏感了,它们像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但我以前却多半对它们视而不见

  2016-6-14 19:47

  想让某个地方多长出些树来,只需就地铺上一英尺厚的树叶护根,然后就不用管啦。相信我,只要那附近有树,新树一定会不请自来。

  2016-6-14 19:50

  自然界里,没有什么会真正死去。各种形式的生命体都在自我更新。相比“死亡”,“更新”才是最适合用于描述生命进程的词。

  2016-6-14 19:52

  对坏消息不用反应过激,哪怕是癌症。

  2016-6-14 19:55

  我发现,某些种类的昆虫,同类里雌性和雄性的食物就大相径庭。就拿蚊子来说,雌性吸血,雄性则吸食花蜜。

  2016-6-14 20:00

  写作的秘诀在于把万事万物都当成戏剧,无论它们多么寻常普通,多么平淡无奇

  2016-6-14 20:03

  第四章 母亲坟头的双领鸻

  他们只看见一只鸟和草里的三只鸟蛋,而我却看到了母亲的精神,呼啸着保卫天地万物,把她的坟墓也变成了绿色的生命摇篮。

  2016-6-14 20:16

  第五章 大理石墓地也可以是果园

  先锋物种

  【解释】先锋物种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指得是一个生态群落的演替早期阶段或演替中期阶段的物种。去除早期演替过程,直接把演替成的物种称为先锋物种。

  先锋物种在生态恢复中被使用,对于一个受到破坏、丧失原有动植物群落的环境,先锋物种即在破坏后较早出现且相对容易生存。

  先锋物种并不专指某一种生物,对于不同的生态群落,先锋物种往往不同且有多种。用先锋物种搭建生态群落的方法称为物种框架方法。对于一个待恢复的生态群落,通常采用喜光的、易于传播的草本植物作为先锋物种。它们在演替的早期出现,可以改变地区土质,招引动物,为其他植物、动物的恢复创造条件,这个阶段被称作先锋阶段,次生植被出现后,逐步进入群落的演替阶段或发育阶段,最终形成的稳定系统到达演替顶级。

  2016-6-18 9:15

  墓碑和它的传说不过是在发挥墓地应有的作用;它们使生者因为逝者而相聚,有关逝者的记忆也因为这样的相聚而常聚常新,成为一种永垂不朽回忆

  成就不朽还有一个更切实际的办法,那就是为死去的人塑造雕像。

  真正让逝者重归现实生活的办法是任其身体腐烂分解。

  2016-6-16 9:11

  辛西娅.比尔还正在写一本书,她希望将来出版的时候,书名能叫“做一棵树”(Be a Tree)。她在书里阐释了将简易自然的安葬理念融入现代社会时会涉及的种种细节挑战

  【我说】来生做一棵树的想法应该能实现吧?把自己的尸体直接埋入土地,然后不知道哪里来的种子,也许是小鸟携来的,我的尸体就变成养分,成为这颗种子的养分。就怕会以土地侵占为名把我的尸体直接与火进行能量转化。

  2016-6-16 9:20

  怀着最崇高的敬意安葬逝者,但我们用最简易的方式将他们安葬,这样能让他们快速分解。火化遗体得到的骨灰可以撒在地上,也可以浅埋于地下,反正都能给土壤增肥。

  如果真有一只双领鸻在你母亲的坟头上筑巢,我说,让她以这种方式不朽,难道不是好上百千万倍吗?

  2016-6-16 9:27

  第七章 猫咪乔吉

  未来某一天,我也会死,而他的孩子们还活着。到那时,他就能体会我现在的感受:母亲走了,但我还有杰瑞,而母亲当年也是这么想的。

  【我说】这大概就是家长们殷切期望下一代快点成家最深层次的意识吧!

  2016-6-16 18:57

  第八章 “不死”课堂Ⅰ:繁缕篇

  顶极植被

  【解释】顶极植被是指达到顶极的稳定植物群落。

  2016-6-18 9:13

  循环放牧

  【解释】轮牧是划区轮牧或分区轮牧的简称,是经济有效利用草地的一种放牧方式,是按季节草场和放牧小区,依次轮回或循环放牧的一种放牧方式。两块以上放牧地或将大片草地划分成若干小区,按一定顺序定期轮流放牧和休闲。轮牧周期=小区放牧天数×小区数。轮牧周期长短取决于牧草再生速度,一般再生草高达8厘米-15厘米可再次放牧,需25天-40天。

  2016-6-20 19:08

  也许,从每年都翻耕的地里长出来的食物,每样都是现实世界的花园禁果。也许,繁缕就是想告诉我们,大地本可以成为永久的花园,是我们在阻挠这一切的发生。我们每年都撕碎大地的土壤,这便是阻止它成为永久花园的第一步。

  2016-6-20 19:15

  第九章 “不死”课堂Ⅱ:猪草篇

  大规模产业化的单一种植根本就不符合自然规律。

  【我说】就算野苋,灰草之类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在单一生长环境里也会变得病殃殃了。

  2016-6-20 19:53

  第十章 他们为什么要自杀?

  为我很清楚,话一出口我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文化是一个大蚕茧,我们所有人都是从这个茧里飞出来的。现在让我们暂时抛开这个茧,假设我们自幼便相信,我们是永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食物链上流转,也终归回到食物链,这一切美好得令人欣慰。比起与不可思议的神灵在一起共享永生,这更令人感到满足

  2016-6-23 19:02

  我们换个全新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假如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人们天生的癖性不会被当成罪恶或者卑鄙下流的玩意儿,蚯蚓也极不卑贱

  【我说】不轻视每个生命,才能走不一样的视角。

  2016-6-23 19:07

  第十一章 也许上帝就是一株纯红的鸢尾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根本不需要养老院。

  2016-6-23 19:21

  第十二章 大自然的那股子韧劲儿

  新久保田是一位专门研究水母的科学家,我很喜欢文章里他的那句话:“聪明的人类完全能力实现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死。问题是,我们不配。”

  2016-6-24 8:49

  人口日益增长的人口与不断发展的商品农业都在极力破坏身边的自然环境,可它恢复起来却比预料的快得多。新久保田是一位专门研究水母的科学家,发现有一种水母是近乎永生的。他的一句话有意思:“聪明的人类完全有能力实现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死。问题是,我们不配。”

  【我说】大自然的更迭交替是人类想负起的责任,可事实上我们不配。在一片土地上有先锋植被开荒,之后会被顶级物种替代。所有生物只是地球的租客,时间有长有短。圣甲虫每天顺着太阳运行的方向滚粪球,不知是谁赋予的程式,人类也只是被植入了类似的程式而已,并不高级多少。高级程式有可能具备自进化功能,但若不符合整个系统也随时可以崩坏。

  2016-6-24 9:28

  人类看到的永远是会循环的周期,因为我们想问题的时候,总会考虑“始”与“终”、“因”与“果”,我们会考虑时间的流逝。森林不同;它的每次行动只落在永远的当下。死亡不是终点,也不是尽头,而是另一种开始。树木们不是在早已注定的周期里循环生灭,而是穿行在一个又一个偶发的零星片段里,永无止境。我绞尽脑汁想找合适的词语描绘真实的永恒,可我找不到。正如埃里克·托恩斯迈耶在《天堂般的沃土》中所写的那样:“(演替)没有开始、中期和结束的区分,也没有一个可以被称作‘高潮’的点。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它的情状千姿百态,它的结果也难以准确预料。但是可以肯定,它的发生,只因某一‘块’指定的土地受到了干扰。”

  2016-6-24 9:39

  橡树就深谙生存之道。

  白橡子的坚韧特别使人震惊。

  我的牧场还告诉我,其实人类不用像现在这样每年都耕地,还有更好的办法可以用来追求“不死”。如果生命真的可以永恒,我们需要更好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它会保证向我们源源不断地供应食物,旱年也不例外。

  【我说】我们担心自然界过了头。

  2016-6-29 18:44

  第十三章 欧洲防风的长生秘诀

  “二月霜冻一来会带走所有的苦味。

  因为淀粉经过低温能变成糖分。

  2016-6-29 18:58

  你这棵植物要是太招人喜欢,捣鼓基因的那些人就会用生物工程把你弄得面目全非,人们就再也想不起你是谁。

  【我说】所以太招摇不是好事,这是自然界的例子。

  2016-6-29 19:02

  第十四章 杀猪日

  熟化

  【解释】是说肉的脱酸。刚屠宰的肉经过这个过程才好吃。这个过程用低温通风的方法将刚屠宰的有水分且柔软的肉,先脱水风化,这时肉会变粗糙,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柔软的状态,这时持水性会恢复,也会有些风味。

  2016-6-29 19:19

  第十五章 秃鹫的诱惑

  不忍心让逝者的遗体被秃鹫和蛆虫啃噬,我们只好将他们埋葬,可是,埋葬也不能阻止他们被蠕虫和微生物啃噬。为此,我们又做出精巧繁复的棺材、墓穴、陵墓,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徒劳。我们的身体终究得自然腐烂,利益他物。我又自问:我能把爱妻的遗体曝尸牧场喂秃鹫吗?自然法则,甚至科学逻辑都说,那样做没什么不妥。但在这件事上,什么逻辑法则都不能动摇我。我就是办不到。意识到这一点,我也就明白了为何我宣扬的那种完全自然的“生”与“死”永远都不可能彻底地实现。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人类的思想永远都不会彻底屈服。

  2016-6-30 9:08

  第十六章 去它的“利滚利” ——我们近乎不朽的发明

  利息能没完没了地变钱这回事,根本就是个人造赝品,它是食物链的大敌;食物链才是永恒的正主,天然轮转不休。

  2016-6-30 9:10

  《圣经》和那些智慧哲人总算说对了一次:利息是我们社会问题的根源。

  2016-6-30 9:27

  第十七章 在人类中求生存

  总有些人特心疼环境。只要人类的活动看上去(或者确实)对大自然造成了破坏(并且最终危及人类),他们就感到绝望。从探寻永生意义的角度上说,我认为,我们经常杞人忧天;我们的眼光应该更长远,看看有多少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最自私、最不计后果的活动,在耐心的大自然面前怎么就慢慢黯然,怎么就慢慢失色。

  2016-6-30 18:35

  大自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韧。

  2016-6-30 18:37

  数千英亩的地就要单种玉米和大豆了,随之土壤要退化,土地所有权越来越集中。大自然却保持缄默,耐心地向我们展示着它的随机应变、它的忍耐包容,还有它的运筹帷幄、攻无不克。

  2016-6-30 18:37

  就算你把地撂在那儿什么也不干,大自然也会根据气候因地制宜,把它调成林地、草原,或者荒漠。世上就没有闲置的土地,也没有废弃的农场,大自然总有办法赋予它们生命。你会看到一场非常有趣的现场直播,主题便是大自然的适应演变,直播内容年年月月都不同呢。

  2016-6-30 18:40

  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就像一艘迎着大自然挺进的无畏战舰,看似无坚不摧,其实却有不少漏洞。如果,你找到了那些瑕疵裂缝,找到了与环境友好共处的位置;如果,你开始为你的发现感到快乐,你会发觉,你也获

  2016-6-30 18:41

  得了些许大自然在面对逆境时的忍耐与平静。

  2016-6-30 18:41

  第十八章 再干久一点儿

  想在劳动一线生存,高明的农夫或园丁必须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有时,“职业道德”这个词本身就自相矛盾。也许,能让本来只长一根草的地方长出两根来是挺崇高的,但有时候,长一根草就够了。

  2016-6-30 18:46

  保持耐心常常是长生秘诀的一个关键

  2016-6-30 18:46

  农耕与园艺事业半途而废,多半因为当事人热情有余而体力不足。

  2016-6-30 18:51

  体力与年纪,此消彼长,我们这些老不死的又还想干活儿,只要杠杆用得妙,就能给肌肉补充力量。

  2016-6-30 19:13

  第二十一章 又一春

  大地不是埋葬尸体的墓地,而是一间等候室,所有生命都在这儿重整旗鼓,蓄势再发。

  2016-7-1 9:06

  实生树

  【解释】

  实生树就是通过种子(有性)繁殖长成的树,而有很多植物是通过嫁接和扦插那样的无性繁殖手段长成的。

  实生树得特点是抗性强,生长旺盛,但是缺点是种质容易退化,而嫁接、扦插树木能够很好保留品种优良特性,果树通常都是在实生树上嫁接优良品种的枝条来实现改良的。

  2016-7-1 9:41

  来自 百度阅读 Android

  《农夫哲学》读后感(二):《农夫哲学》在当下里勘破永恒

  (这是之前帮一位朋友写的书评,彼时,刚有些春意,如今已是春深绿暗落英缤纷的时节了)

  我记得我有一次和我先生聊天,我说我来生要做一棵树,其实也很简单,等我死了,你将我的骨灰埋在树下,至于是一棵白桦树还是一棵枫树,或者是一棵银杏,我当时没有决定下来,但是这确实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此后,我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或者甚至一个枝子,继续在阳光雨露里延续我的生命...... 而且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位对宗教比较感兴趣的同事聊天时说过我对佛教轮回理解:人死之后,尸骨回归泥土,或称为某植物的养分,或者成为了某微生物的食物,生生不息,轮回自然之中......他不同意我的看法,我也不认为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确的,但是这是我对生命流转的一个自己的理解,可以说是一己之言。但是当我看到吉恩在序言也有这样类似的言论时,我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说,随着你的尸体的腐烂,你会回归到食物链这个无始无终的永恒花园......

  虽然我是浪漫感性的,他是直白而理性的,我们一起坐在了他的花园里,我说的是来生,他谈的是永生,生命是无始无终。就像他从黑母鸡那里学到的道理:现实世界里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有无始无终的当下。我们一起坐在他的花园里,我也当那是我的花园,看着那些不悲过往,不惧未来的植物动物们快乐地生长着,生活着,我们了悟,哦,自然界里,没有什么会真正死去,各种生命都在自我更新,相比“死亡”,“更新”更适合描述生命的进程。他高兴地对我说,你看,我要死了,我的血肉和骨头埋入地下作肥料,我应该庆祝大自然获得了更新啊。我于是想到了周作人先生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里的一句话,死是还了自然的债。不正是此理,我们本就是自然一部分,只是离开自然太久了,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继而开始害怕接受这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你看吧,死亡,不是冰冷可怕甚至肮脏的了,死亡是另一个开始,甚至是诗意美好的,对的,我在想我是一片摇曳在春风里或者夏月里的树叶。

  更奇妙的是,我们在他的小花园里发现了那么多神奇昆虫,他第一次,我也第一次如此细微地观察它们,不觉乏味,反而是无尽的乐趣,他忘记了病痛,我忘记了那些本就不该有的烦忧......这种时刻,难道不就是永恒的当下,幸福得宛如传说里的天堂,而天堂一定没有这样生动精彩的生命场景。他还为我徐徐讲述了母亲坟上的双领鸻,他说,你知道吗,我看到那双领鸻生气地扑将过来,就仿佛看到了我的母亲,太像了,那神态,然后他哈哈大乐。我说,是的啊,你母亲的坟头养育了它们,它们自然带了她的气质。中国民间的人也许会说,那就是母亲的化身了。周作人和胡兰成都说过的,这是中国人情的温暖可爱。对于永生,我们是这样看的。

  吉恩说,我觉得公墓可以变成果园,活着的人与故去的人在绿茵果香里相见,怀念,比任何求取永恒记忆的方式都要好。我已经不用点头表示同意了,这太合我意,我想象着那样美好的一个地方,让人看到的,不是死亡的孤寂悲伤,而是生命的勃勃生机,我们不需要雕像,不需要照片,也不需要那愚蠢的电子设备,我在花中叶中果中,在穿过树枝的阳光雨露里与故人相见,这里不就是天堂吗?

  他给我讲哈森先生时,我喜欢得不得了,是的,喜欢得超过了对吉恩的喜欢。他说,哈森先生喜欢种鸢尾花,哈森先生每天下午都会坐在鸢尾地旁的树荫下睡觉,每次看到就觉得真是绝妙的画卷,从来不忍打扰,而后悄悄离去。想想,一位老人,熟睡在自己平静美好的世界里,这是怎样的圣境。就像我有一次夏天午后路过公园一处草地,两个清理草坪的环卫工人睡在一片绿色里,周围那么安静,我心里充满了感动。那是一种只有用心感受得出却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美好,因为他们与自然如此亲切可见。然而,让我悲伤的是,哈森先生没能就这样睡在自己的鸢尾旁开始生命的更新,而且哈森先生离开后,鸢尾和草地也没有了,出现了一座房子......现实总是这样地叫人尴尬而难过。

  吉恩说,也许上帝就是一株纯红的鸢尾,这是他说的最感性最诗意的句子了。他不追求诗意,他却在用平实朴素的语言传递了一个诗意的永生的概念:不要排斥自然,不要改变自然,与自然一体,承认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用我们中国最古老的也最时新的那句话讲,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庄子提出的,是道家的思想。吉恩在他美国的农场里,日日与花草相对,与各种动物共度晨昏,悟出来就是道家思想。《庄子.天地》里说道,人的动静,生死,穷达,都不是自己安排得来的。一个人能做的就是忘掉外物,忘掉自然,这样叫忘我。忘掉自己的人可以说是与自然合一了。你觉得庄子讲得太玄妙了,那么吉恩则讲得就非常的平实易懂了。你觉得这些道理你知道好久了,吉恩才知道,不免小看,可是你试着在生活里用这些道理了吗?吉恩这样做了,所以他得出了自己的永生秘诀。

  吉恩称自己是农夫,称自己写的这本书为《农夫哲学》,在我看来,他对自己的称呼再好不过了,他有农人的朴素实在,有农人对土地以及土地上生长出的万物的天生的热爱,同时他又有夫子的思考的智慧,他从一棵草里悟出生命的真谛,不正是“芥子纳须弥”的境界,不正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境界。他真正做到了安于天命的自然,我看见他在花草间干活,我看见他就是那片花草的一部分了,如此自然和谐。就像我看到我父亲在我们的果园里干活儿,我经常找不到他。他说,我和这土地是一体的。

  他忠告那些和他一样闲不住的老家伙们,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就一定不要今天做,能不做的就一定不要做,这样才能延长你的生命啊。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个神仙不挺好。周作人说,就让我们在这平凡的境地里,寻得些许的安闲悦乐,即是无上幸福了。这样时光,就是当下的永恒。

  现在,放下这本书,我要去阳光里走走,问问东风里舞动的柳枝,是否春天已经来到......

  (春天是一个特别让人容易去思考生死的时节,寂静灰色时节突然开始萌动,而后嫩嫩地出现颜色,那么柔软,那么新鲜,而后开花,仿佛一夜间全开了,之后几场雨,又都凋谢了,而后就是葳蕤繁茂了......一边在看着自然这本书,一边也零碎地看着别的,坛经,顾城哲思录等等,我尚未勘破生死,我只是在努力活在当下里,爱着眼前的一切,荣枯盛衰)

  《农夫哲学》读后感(三):一种有温度的生命哲学

  文/王弢

  虽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阅读的过程真的让人波澜起伏——格言警句随处可见,生命温度也扑面而来,这种温情或许是作者有意营造给我们的,可是却看不到任何雕琢的地方。这就是吉恩·洛格斯登的《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带来的独特体验。

  有一年国庆节,我从海淀西北部的学校骑车前往八宝山,只是为了逃离了熙攘人群。在一排排的苍松翠柏前,我坐了下来。低下头,看脚下的蚂蚁在蓝天下忙忙碌碌的搬运着食物;抬起头,看树叶在头顶与云彩握手或者游戏,这里显然没有清明节那么喧闹,更适合思考——我在想,当史铁生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公园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我看到的一样?只不过,对于人生的思考,我没有他那么深刻。国人对于生死的感受总是如此的奇异,要不是为了荣耀,要不是为了记忆,总是把生人折磨的厉害,总是把逝者评价的过高。其实在身后的时间,一掊黄土、一掬清泉足以作为灵魂归去的最好地方,要是能种上果树,也是给后人最好的纪念了。在洛格斯登先生的《大理石墓地也可是果园》一文中我笑了起来,原来还有人与我有同样的想法。

  “有意无意间,随着公墓变身为美丽的植物园,活着的人更愿意到这儿来与故人相伴,永生之歌绵绵不绝,共舞之步曼妙不歇。某种意义上,公墓已经变成永恒花园。”对于花园或者植物园,每个人的感受都会是轻松与舒适的,也都能在不同的季节找到相应的花朵或者风景,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蓬勃的生命在轮回更有哲学意义了!如果把公墓也改造成植物园或者花园,让我们:在静静的春天,坐在长椅上与地下的亲人对话;在炎热的夏天,走在树荫下感受前人的恩泽;在金黄的秋日,能像勤劳的松鼠一样收藏丰硕的果实;在飘雪的冬日,能有广阔的原野让我们凭吊远方——我想,我的亲人们也将与我同在,也将与我随遇而安。

  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生命哲学,一种有温度的生命关怀,他不需要高深的理论,只不过是对生命本真的回归,这将对逝去的压抑转变为对今生的关切:我们不是为了不朽,恰恰相反,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回归土地,回归生命本身。

  我轻轻的拿起这本书,又轻轻的放下这本书,因为已经找到了作者的心迹。

  《农夫哲学》读后感(四):《农夫哲学》:生命本该从容自如,如世界最初

  或许是因为有太多人在讨论生命,在讨论自然与人如何谋求和谐安宁,这样的话题反而变得烂俗且似乎不必要再做多提及了。然而实际上,人生或是世界,总有些话要被反复提及,因为人们确实太容易忘记它们,比如生命要从容坦荡,比如“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

  《农夫哲学》是“作家兼农夫”的美国人吉恩•洛格斯登的一本散文集,涉及了有关大自然、生与死、新技术与旧观念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地球公民”对生存与生活的认知与愿景。作者文笔犀利幽默,情感却真挚丰富,于是整部作品读罢也是令人五味杂陈,很容易引起对眼前和更远的生活的全新认知与渴望。

  吉恩有一段非常宝贵的生命体验,那就是他曾一度罹患癌症,并已经到了被医生叮嘱可以去“享受生命”的地步。那时的他是恐慌的,但也是接受的,于是他开始由着自己的心思,尝试了自己独创的“花园疗法”,即主动来亲近自然,伴随着传统的化疗,并且笔耕不辍,努力记下自己“最后时光”里的思索和感悟。半年后,经过了一次复查,他被告知“可能会在几年后死掉,但不会是死于癌症,而可能是某个怒气冲冲的共和党人之手”。这个老人和他的妻子就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样高兴,同时也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坦然与从容——那是基于曾经濒死,而现今却可以拥有看起来依旧无限的春光的基础之上的。或许看淡生死,也只有在活着的时刻才可以如此吧。

  在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中,那个可悲的银行职员宣称“万物无灵”。世间的观念可能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万物无灵”的断言,一定是出自一个极端绝望者之口。那样的文字和经验读来,也总是十分灰暗而压抑的。而可爱的吉恩老头则是个坚定的“万物有灵”主义者——也只有如此,人才可以在自然之中寻见自己妥切的位置。而这种肯定为“移情”提供了条件,而“移情”恰恰是人类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生命体验的途径。

  在《农夫哲学》这本书里,老吉恩写了自己和儿子一同为一只老猫——乔吉——料理后事的经历。通过这次意外的事件(儿子不经意间发现老猫乔吉躺在粮仓里“不再动了”),儿子了解了生死的含义,而吉恩也同样有了新的发现。其实生死从来都不是什么绝对的事情,因为任何生灵都不会消逝不见。它只是转换了另外的生命形式,从一只猫,一个人,变成了一朵花,一棵树。而亲近自然的意义便在于,既然任何生命都亲切而和蔼,那么生命里的离别也就不再那么决绝和不舍。我们爱这个世界的全部,于是一切也都不曾离开。

  可以说吉恩•洛格斯登的思想,在《农夫哲学》中呈现的,其实是与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所强调的内容一脉相承。要为自然留出余地,因为“荒野”才是自然力量的源泉,是人类不可僭越的所在。但吉恩所提供的经验,其实更加从容而普世——当自然遭遇“新技术”的胁迫面临危机,作祟的一切还是野蛮的旧思想,“掠夺与对抗”。其实人本可过的愉悦而舒适,只要物质不被强调,心灵的体验便会丰润而轻盈。

  我们期许这样的一个世界,一如世界最初,又宛若梦中的天堂。

  《农夫哲学》读后感(五):看看美国农民的思想高度:评《农夫哲学》

  一辈子种地放羊的农村老头,却能够获得美国人文学者的最高荣誉,他的一切智慧,不是来自书斋和象牙塔,而是来自田野、牧场和天地万物。

  仰视云天,俯察草木,一花一叶之中,见岁月荣枯,云卷云舒之际,观世事更易。老人凝视着山野间林木的波涛涌动,便这样感悟:

  “死亡不是终点,也不是尽头,而是另一种开始。树木们不是在早已注定的周期里循环生灭,而是穿行在一个又一个偶发的零星片段里,永无止境。”

  他的生命源头就是原野山林,当他意识到死亡临近时,反观自身生命意识,他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与这片土地有着同样的节律,生死无常,然而无常之海中,新的“意义”总是不断闪现。

  “自然界里,没有什么会真正死去。各种形式的生命体都在自我更新。相比‘死亡’,‘更新’才是最适合用于描述生命进程的词。如果我死于癌症,正确的反应应是把我的血肉和骨头埋入地下作肥料,庆祝大自然获得了更新。”

  读这本书,最令人欣喜的就是,一饮一啄中,不时浮现的哲理,幽人空山,着手成春,反复品读,感悟一种陶渊明式的田园意境——

  “一株水仙伏落,我站着看了许久。曾经亭亭玉立的水仙,如今只剩残躯平铺于地,叶子由翠绿变成乳白,再由乳白变成棕褐,花茎在阳光下主要呈金黄色。这植物,对三月的霜冻不肯妥协,使我大受鼓舞;又在四月吐露花蕾,嘲笑春寒大势已去;就连现在这般奄奄一息地舒展在地上,也自有一番楚楚可怜的美丽。不过也只有我在那儿可怜来可怜去的。水仙不是死,它只是同往年一样,岁岁回归大地,来年再为四月装扮。”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我要五月就此驻足,永不离开。可是,我现在明白了,正因大自然日月兼程,瞬息万变,五月才会再来。也正因变化永恒,永恒才不变,永恒寓于变化间。平静吧!狂躁的人类。若想参悟永生,必先接纳死亡。”

  ——已矣哉,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在广阔的历史河流中,还有多少这样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汇呢?所谓见性成佛,陶渊明的灵魂,或许也在那么一瞬间,与这位美国老人的意识重合了,或许那一刻,人类历史上,所有参透“农夫哲学”的人都相遇了。

  打开书来,以他们的眼睛看世界,风云变异,花草精神。

  合上书去,看山是山,水仍是水。

  《农夫哲学》读后感(六):《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书评

  记得这位幽默的老头在他的博客中曾经说过:如果这本书没叫你掉一滴眼泪,那可以找我把书款全部退回。如今,非常遗憾,这笔帐看来是无法向已经化作肥沃泥土,滋润大地万物的老先生亲自讨要了。但我相信,每当春天再出现,这位极具智慧的农夫都会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再见。这笔书款,就算到慷慨富有的春天头上好了。

  作为一在美国俄亥俄州怀安多特县生活了一辈子,边种田边写作的“执拗的农夫”,吉恩对自然,生死的理解显得格外独特且深刻。年年岁岁,他帮助植物生长,也帮助植物死亡,对于自然界食物链上的座次可谓了然于心,这也帮助了他更好地参透了人世间的生生死死,纷纷扰扰。在他看来,自然界中,没有什么是真正死去的,各种生命体都在自我更新。我们更应该用更新而不是死亡来描述生命进程。更新才是常态,死亡不是,死亡只是更新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他还用睿智的眼光发现:大地不是埋在尸体的墓地,而是一间等候室,所有的生命都在这里整装旗鼓,蓄势待发。而在冬天呢,大自然当然也从未完全死去,它只是在寒冷的时候减缓了生息。如他所说,自然界既有百转千回的无常变迁,更有运筹帷幄的随机应变。这生与死,因与果,始与终,有穷与无穷,永恒与无常等种种终极问题的思索,终于在他罹患癌症时兵临城下,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刨根问底的他发现其实大自然一直想告诉他那些长久以来需要知道的事,却一直被非自然和超自然的声音淹没,于是,他在花园中开始了自然疗愈,心灵触动似乎也促进了他身体的康复。他在自己的农场里,花园中,尽可能观察大地的更迭新生,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一种动植物。因为这份敏感,他不再对有些食物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在他眼中,自然就像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从中可以折射出丰富多彩的诗篇。这些内容,让他把看似寻常普通,平淡无奇的日子变成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戏剧。

  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相处让这位本来就没有机心,顺从天性的老头更加远离了种种纷扰和痛苦的折罚,而就算癌症也并没有使他倦怠歇笔,反而让他更加笔耕不辍,像一个被猛砍滥伐而变得伤痕累累的苹果树,一心只想结出更多的果实贡献大地。

  面对姹紫嫣红,绚烂多彩,这像是他盛大收场而专门演出的五月,吉恩难以抗拒它的魅力,将重重包围他的明媚春日,尽情地伸出双臂拥抱,肆意地紧紧揽入怀中。时日不多的他是多么期盼这美景驻足不离啊!但他很快清醒地意识到,正是因为大自然的日夜兼程,瞬息万变,才创造了下一个春天的到来。记得这位幽默的老头在他的博客中曾经说过:如果这本书没叫你掉一滴眼泪,那可以找我把书款全部退回。如今,非常遗憾,这笔帐看来是无法向已经化作肥沃泥土,滋润大地万物的老先生亲自讨要了。但我相信,每当春天再出现,这位极具智慧的农夫都会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再见。这笔书款,就算到慷慨富有的春天头上好了。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可爱的老头,那就是只要有四分之三英亩地就觉得满足的哈里森先生,上帝对于他来讲,也许就是一枝纯红的鸢尾,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想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一个温暖的阳光照耀的午后,安静地躺在躺椅上,注视着他亲手栽种的满园鸢尾,这画面太过宁静美好,让人心生感动和向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境界似乎就是这样吧!虽然这两位生活在自然中,热爱自然的老先生已经和自然亲密地融为一体,但记忆永恒,思想长存,他们就仿佛还是我们中的一部分,不曾离开。

  书中有一个观点和围绕它的种种例证让我大为震撼和吃惊。吉恩认为,我们为每况愈下的环境发愁有时其实是徒劳的杞人忧天,大自然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稍加留意便随处可见。那些看似强大深刻的人类活动影响在大自然面前慢慢黯然慢慢失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花曲柳窄吉丁快把白蜡树杀光了,但与此同时,还有好几百株小白蜡树苗还在继续生长;小黑胡桃树苗被砍掉十四次,又被放火烧掉,仍阴魂不散;橡树的种子被各种小动物吃尽杀绝但到了来年春天依然有数不清的种子发芽生根••••••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树木不是在早已注定的周期里循环生灭,而是穿行在一个又一个零星偶发片段里,永无止境。”人类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就像一个战舰,看似无坚不摧,实则漏洞百出,只要我们看到其间存在的瑕疵裂缝,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运用它那强大的自我修复本领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农夫哲学》读后感(七):我也没有要去的远方啊喂

  这是一本关于生死的书,但是

  吉恩老头啊,

  我没有看哭,也没觉得沉重,

  还时不时哈哈大笑,

  比如你谈到公墓时,这样建议:

  “我继续畅想着未来的公墓,

  到处是水果树和坚果类树,

  还有观赏植物(它们有一些结出的果实也能吃),

  或者,还有些节日的装饰,比如松果和苦甜藤。”

  我想肯定得有人被你吓死,

  我的天呐,那是公墓啊,

  种的蔬果,你敢吃啊,搞得像公园一样,你敢在造作啊。

  哈哈哈……

  你还说,如果人家活够了,想死了,

  跟家人朋友办个告别派对,

  就欢乐地吃个药上天去了。

  多好啊,大家都省事儿,都嗨森,everybody hands up...起来high啊。

  我的天啊,又得有一批人疯了吧,

  一大波唾沫星子正从中国发射。

  哈哈哈……

  不过,我喜欢。

  我喜欢你啊,吉恩老头。

  居然可以让死亡这家伙变得那么小清新。

  比起农夫哲学,我更喜欢用自然哲学家来称呼你。

  你说,我们人类也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重,

  其实与动物一样,都是生物链上的一端,

  死死生生,来来回回,

  自然得很。偏偏

  我们人类爱自以为是,自恋,自我加压,

  怕死,怕被遗忘。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活得没有意义认为自己是多余的要去死的人啊,

  你说:

  “假设我们自幼相信,

  我们是永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在食物链上流转,也终归回到食物链,

  这一切美好的令人欣慰。

  比起与不可思议的神灵在一起共享永生,

  这更今人感到满足。

  假设真能这么想,

  还会有人认为自己在地球上是多余的吗?”

  吉恩老头又特别感性,是个爱哭鬼。

  他唠唠叨叨说着

  大自然里的事事种种,生生死死。

  想起妈妈死去了,他痛哭不已。

  还作了一首诗。

  想到可能无法陪着孙子一起成长更多,

  他又泪水满面。

  自己得了癌症,

  天天还在花园里活动。看四季继续流转,

  去年离开的小鸟,

  今年又飞了回来。

  还有那生命极强的杂草,怎么也除不掉,

  干脆就让它们长,

  居然也不错,叶子还可以用来作沙拉。哈哈。

  乱糟糟的草坪,逼死多少强迫症患者啊。哈哈。

  最后,他的身体虚弱到无法到地里劳作了,

  他就坐在花园里,

  晒太阳,等风来,看花开,期待“完美日”

  “这是雨后的太阳,

  头一天那阵好雨恰巧将大地润透。

  园地和田野都已郁郁葱葱。

  我们正好可以赶着除草。

  鸢尾地上鲜花怒放。

  蚊子、鹿蝇和汗蜂还没开始成群乱飞。

  我没有要去的远方。”

  温和的,激烈的,平静的,幽默的,爱哭的,浪漫的吉恩老头,

  好像可以看到他在花园里,田地里,忙碌的样子,

  好像可以看见树叶抽芽、变绿、随风飘扬、飘落的样子,

  好像可以看见夏天萤火虫星星点点在稻田里闪耀的样子,

  再一次想起离开人世了的亲人们,好像可以看见他们微笑的样子,

  死亡没有那么可怕,

  活着的时候好好活,

  活够了kiss 个goodbye 就走喽。

  这是一本有力量的书,

  让你笑着面对生死。

  我也没有要去的远方啊喂。

  《农夫哲学》读后感(八):你不知道五月的树林满是会飞的宝石

  这本书最好春天读。

  春天像一支兴师动众的搬家队伍,一开始,是微暖的天气,在雨后的树林里大角猫头鹰唱起歌,积雪渐渐消除,一点苔藓冒出绿意,为队伍打着前哨,黑啄木鸟来了,在空林里笃笃地啄个没完,这显然是在对接暗号,条纹鹰也来执行侦查任务,红翅黑鹂的到来表明春天的大部队已经离这里不愿,草地像爆米花一样绿了起来,代表春天锣鼓队的雨蛙和蟾蜍彻夜演奏,红枫、水仙、麝香兰、圆叶风铃草、獐耳细辛以及兜状荷包牡丹,纷纷住了下来,稍事安顿,马上招摇起自己的美丽,各种蜜蜂也尾随而来,结伴而居,空气里沁着丝丝甜味,五月来临,这片大地已经熙熙攘攘地住满了春天的客人,但是还没完,百合一直从山中跑到溪谷边,紫罗兰和蒲公英就像一张地毯,一夜间就铺到你家的门外,踏着野花的鹿胃口很好,屋顶上蓝鸲衔来做巢的树枝,叫声惹得猫儿整天心痒难耐,五子雀、椋鸟、蜂鸟、黄鹂,各种迁徙的鸣鸟儿都陆续报到了,它们不仅歌声婉转,还色彩斑斓,宛如会飞的宝石。

  在这鸟啼婉转,花香馥郁的季节,你可以翻开这本《农夫哲学》,读几页,就停下来,眼里荡漾着远处柔波徐徐的草地,侧耳听听林间的啾啁。这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你捧着这书,就像捧着一把芬芳的泥土。

  《农夫哲学》的作者吉恩•洛格斯登(Gene Logsdon),一个美国专栏作家,一个癌症患者,一个老头子,在俄亥俄州经营着一家农场,农忙时间劳作双手,农闲时候慰藉沉思,他笔下这段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真是羡煞旁人。老头子上了年纪,啰啰嗦嗦,平时没啥大爱好,就是晚间啜两口酒;老头子性情直率,还喜欢抹鼻子,为此特别给自己找了一个不被人发现的秘密角落,在那里哇哇大哭。老头子得了癌症以后,开始努力参透生死,他最后得出结论,科学和宗教大同小异,都在追求人的永生,一个往太空里寻找,一个往天国里寻找,其实一样缥缈无望,人应该把自己的生命看做自然生命的一环,从自然的永恒里得到人心的安宁,万物循环,天地造化,由此来看,死亡有何可怕?——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另一个阶段而已。我读到这里,想到新海诚《追逐星星的孩子》里的一句台词:

  生与死都是大过程中的一个小节而已。哀悼死者是应该的,但不断地怜悯死者和自己是不对的。

  自杀者常有一个看法:“我感觉自己的存在对地球来说是种多余。”作者说,这都要怪个人主义的文化影响,“假设我们自幼便相信,我们是永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食物链上流转,也终归回到食物链,这一切美好得令人欣慰。比起与不可思议的神灵在一起共享永生,这更令人感到满足。假设真能这么想,还会有人认为自己在地球上是多余的吗?”

  假如我们所有人从儿时便受教知道,死后真正的来生其实就在这儿,就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也许我们就能从活着的当下得到足以安抚我们焦躁灵魂的慰藉与平静。假如我们人人都明白,唯有脚下的地球才可能埋藏着我们想要获得的真正的满足,也就是永恒生命的真谛,我们才会开始有心相信,这个世界也许能享有真正的太平。

  这就是农夫的哲学观,根治于泥土和自然,可以说,老头子是一个诚实的自然主义者,不矫情,不滥情,就像一个朴朴实实的农夫,他真正反感的,是人类被文明包装起来的不自然,老子看不惯环保主义者脆弱兮兮的伤感,他说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很强的,铺过沥青的地,野草却照样钻出来,给牧场适宜的休息时间,“一年不到的时间,那些小苗子就跟装了弹簧似的,要蹦到太阳跟前”。

  作者饶有趣味地描写了农场上杀猪的经历,有的人问他,杀猪太残忍,干脆以后吃素?老头子倒也爽快:“肉实在好吃,我们才不戒掉,要我说呢,我还是那个意见——食物链就像一个巨大的餐厅,席上就餐的食客,也会成为其他食客的盘中餐。”接着他又说:

  “要是有城里人看见我们刚才干的事,他们非得吓坏不可。”有人说。

  “是啊。但换作是大自然里的一群狼把一头牛扑倒,再活生生把它撕碎,他们就会觉得很正常了。”另一个人说。

  不过,看似惬意的田园生活也有其辛苦的一面,作者在《再干久一点》这一章里讲了不少巧做农活的方法,作者描写一种叫繁缕的野草,生命力十分旺盛,一锄子下去还会硬邦邦地弹回来,他不无幽默地说:“(锄它)我还不如直接去锄床垫”。另一处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患癌症之后,还坐着轮椅去除草,嫌不方便,后来就跪在地上用手拔,这种苦头,怕不是嘴上喊着归去来兮的城市文青能吃的。

  作者也有他的局限性,比如,他虽然提倡永久保持原生态牧场的做法,但是这种低效的农业如何能解决粮食问题?如何在田园诗似的的农场生活和生死攸关的粮食供应之间找到平衡?这些,无疑还是要依靠科学研究和现代农业的推进,光靠诗意是填不饱肚子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如今,国内也兴起了一波互联网农业的创业潮,厌倦了城市节奏的现代人渴望回到田园,过上返璞归真、简单自然的生活,在这种渴而不得的时候,不妨读一读这位美国农民的田间散文,收获些许的平静。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描写是作者在春天放野火,颇有感受,撷为结尾:

  我专挑没风的那些天来烧灌木,这样火星或烧着的叶子就不会被吹到别的地方,引起不必要的大火。但是,有点儿细风也能帮着吹猛火势、引燃木堆。灌木堆周围的地都湿漉漉的,我用不着担心火会蔓延开去。我把报纸弯成卷,拿它们点燃灌木,然后,我就坐在一个倒扣的五加仑桶上,看火,做白日梦。

  《农夫哲学》读后感(九):聊聊生死,谈谈爱

  文/夏丽柠

  叶芝用“生与死,冷眼一瞥。行者,且赶路”作为墓志铭。而济慈的墓碑上却写着: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叶芝勇敢,无畏生死。济慈淡然,尘土同归。诗人既然如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该如何面对生死?

  死是生的果实,生是死的枝桠。人活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与死神握手,却永远也没有机会跟别人谈谈感受。那么,就让我们向身边的生命学习经验吧。幸好美国的吉恩•洛格斯登,把通过观察大自然积累起来的生命经验写在《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里,与我们分享。

  真不知该称吉恩是著名农民还是作家?他生活在俄亥俄州的上桑达斯基镇,经营着一家农场。可同时,他又是一位多产的非虚构类作家、小说家与读者。不过,他以“执拗的农夫”为名开了自己的博客。完全可以想象,他逢人便会伸出手来说“我是农夫吉恩”,而绝不是“我是作家吉恩”。

  吉恩对于农夫身份的自豪感是与生俱来的。这本书更像一本自传,童年的牧场生活,令他自以为从小就是大自然的一员。阅读吉恩的书,会有强烈的代入感,以为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出门有潺潺的溪流,远处见低矮的山谷,林子里有慢慢腐烂的老树,牛羊在草地上闲散地踱步。

  可成年吉恩与我们一样,日常面对的都是钢筋水泥的丛林,疾驶无序的汽车,每天在拼命追求所谓的“创造财富”。诚然,我们与溪水、山谷、老树和牛羊的生命经验是不同的。可它们不懂永恒,却反而缔造了永恒。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吉恩的想法与庄子不谋而合。大自然里的所有生命都充满智慧,都值得尊敬。尽管他一直自嘲学识浅薄,可却借助自然启蒙智慧,开始怀疑所学过的一切:“生与死、因与果、有穷与无穷、永恒与无常”。人到中年,他选择回归故土,向自然学习,体会永恒。

  吉恩养花才发现:“自然界里,没有什么会真正死去。各种形式的生命都在自我更新”;吉恩给母亲扫墓时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墓是永恒的花园”; 吉恩在与不死的杂草繁缕和猪草做“斗争”时乐观地想:“永久还是存在的”。

  吉恩的文字有趣,从不说教。总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调和例证,说清一个道理。 他像草木万物的兄弟,真诚有爱,观察细致。无论写杀猪日的“忏悔”,还是秃鹫猎食尸体的血腥,他都直面生死的思考在里面。

  生命的终极考验还是来了,吉恩得了癌症。特别喜欢他说“谷仓是独自哭泣的秘密角落”。人生啊,总要有一个地方可以把自己藏起来,哭笑都好,至少那个地方可以让你坐定,直面生死。

  吉恩当然还好好地活着,甚至还说“或许我该得这一场癌症,它让我明白,我的生活曾经多么的美好,而这美好的生活,还没有结束。”这就是大爱,他甚至连病魔都肯爱。生命从容,理当如此。

  在本书结尾,春去春又来,吉恩又迎来了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大自然又教会了他一个道理:生命的一个真相是死亡。死亡的唯一真相是生命。倘若我们认同这点,生与死,都值得我们爱!

  吉恩在一次访谈中说,如果这本书没让你掉一滴泪,他就把你买书的钱退还。泪满衣衫,是绝妙的生命体验。唉,可惜我没办法找吉恩退钱了。

  转载请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农夫哲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