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的读后感10篇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是一本由丁小云著作,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一):一次探索理想的短旅
公司在罗湖长岭有一个小项目,每个月的10号左右我都会跟领导过去一个下午处理一些业务。因为离海边不远,我们打着小算盘想怎么着也得顺路去玩一次。所以,这次,我们特地早点出发,领导也叫上自己的一个朋友。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工商局耽误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到长岭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我们就商量着到底是就近原则去大梅沙就好呢,还是按原计划前往南澳。领导是一心想去南澳,又觉得时间有些晚了。他朋友呢,就一副“不挑食”的态度表示去哪都一样,还是别耽误时间,去大梅沙就好。而我,固执的非南澳不可。领导说:“你这家伙啊……”当时,我忽然想起包里随身携带着的那本丁小云的书,不知哪来的勇气就冲着领导喊:“来都来了,难道你想带着遗憾回去吗!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明天,你今天该怎么活!”就是这句突如其来的口号,我们朝着目标南澳继续前行了。没错,包包里的书就是《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第一次像这样坐在海边的礁石,捧着书阅读。我的身后是几对前来拍婚纱照的新人,我忽然有种感觉,我们是同一类人,同样在享受着幸福的人。他们为身边携手的人而幸福,我是为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而幸福。所以我们的脸上都绽放着微笑,不管什么时候回想这一天都是难忘的。再看看海里一颗颗“人肉饺子”,他们靠运动释放自己,他们在互相嬉闹而大笑,他们泡在泳圈里仰天长叹。这般快乐能持续多久,就又会被生活的琐碎重新淹埋,回归到作者总结的左小祖咒“乱搞”启示录的法则中。是离开海面后的那一刻?一个晚上?两三天?还是一个星期?
回来的路上,领导说,他发现很多单身的女生可以活得很潇洒,单身的男生却活得很窝囊。原因是男人在单身的时候只想着找女人,而很多女性是不愿意结束单身。我又当场反驳了他的观点,其实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不管是不是单身,是否活得自在的关键在于TA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主动还是被动。如果你找不到主控权,理所当然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我身边就有很多单身的男生朋友,活得特别精彩,可能他们就是抱着假如没有明天的态度,只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就像作者丁小云说的:有些事不做不会死,但会生不如死。
作者在这本书上还说到:“这世上有两种理想主义,一种是内心软弱者的理想主义,另一种是内心强大者的理想主义。内心软弱的理想主义是无能的伪饰,贪婪的假面。唯有内心强大者的理想主义,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其实说白了,就是有没有真的在行动的理想。蔡康永说:“当我们说我好想要这个那个的时候,我们通常少讲了几个字。我们的意思其实是我好想什么都不做就得到这个那个。”理想丰满,如果没有行动,就不能怪现实骨感,要怪只能怪你自己连骨架都没有。
闺蜜推荐我去听陈嘉桦的《想念自己》,才听第一句我就明白她为何这么喜欢这歌了。歌词里唱:“看着镜子里面那陌生的脸,你深吸口气擦干双眼,安慰自己说没变没变……”这是所有迷失、迷茫状态下的人最爱听的自我安慰,曾经我也被蔡依林唱:“我用别人的爱定义存在,生命成空白”感动落泪。如今的我,不再去想自己未来有多渺茫,不去纠结路在何方。我已然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行动派,眼下只有一件件想要完成的事,并且此刻就在做着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如此便好!
我喜欢这本书的封面,那只冲破暴雨独立飞翔的可爱的热气球,还有那句:just do it!right now!我喜欢丁小云犀利的笔锋,很多的理性又不失该有的感性。这是我这样一个心思太过绵密的女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思维方式。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独立的摘出来探讨,各有主题思想。而当它们集合在一起,就有了共同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吧!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二):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就像只有今天那样去思考!
如果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你今天想干什么?我想,只怕百分之99.9%的人的回答,都绝不会是继续努力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吧!
匆匆翻完了这本书,偶有所得,固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并非是所有人都有行动的勇气。记得我在某篇书评中写过的,——植物人会多喘口气儿,但那只能叫活着,而非是生活啊!其实我也是不懂得生活的,因为,现在的我也只是活着而已。
不能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去想去的地方,过想过的生活,与说是出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倒不如说只是无可奈何的为了活着的凑合。这样想来真的挺没劲的。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无力,真正能够完全由自己的选择大概也唯有吃不吃了,于是,才有那么多的人患上了暴食症和厌食症呢。
或许是投了眼缘,很喜欢这个封面图,逆着乌沉沉天空中斜落急坠而下的流星雨,热气球上红白两色的竖条泛着旧时光里柔和的象牙黄,像极了灯火阑珊处马戏团小丑的灯笼裤子,和周遭的灰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知是否是象征着在绝境中寻求希望,还是说,那只是人类不甘被命运摆布的微小冀求。
其实,作者的文笔不错,能够看出作者的阅读量很大,托作者的福,读到了这么多能够引发人心中共鸣的箴言,和足够有意思或者还能够发人深省的故事。就像书中引用的这句,“钱不是拿来存的。钱唯有很好地用在自己身上时才有价值。”(P.134)我就很喜欢哒(* ̄︶ ̄)y
诚然我们是能够从作者的笔下读到人情百态,看尽世态冷暖,可惜就是太有深度了。让开始还能打四星的书,到了后面只能给打个三星。因为,越往后面作者越由“务实”,升华去了意识流的“务虚”,一门心思的钻入了对哲人思想性的研究上了。
可惜了作者这个很贴地气儿的笔名了,虽然更加严肃的思考让文章的内容显得如此的深邃,但并非我等思想浅薄的鸡汤爱用者所能消受得了的。好吧,上述的可能只是借口,真相大概是男作者写的东西,你知道的,写得再好也只是给有共鸣感的男同胞看的;对女同胞,如果说作者说的还不算太刻薄的话,真的是只见劝诫。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三):生活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你只能干你最想干的,但不能要你最想要的。单纯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所以呢,心理有一个明确的远大理想之后,要立刻去干,不要自欺欺人地说什么你要等待时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一单你决定了自己的未来,那就要用自己的人生与之奋斗。没有行动的理想,无论看着多么的和谐,都是他们的表面的形象。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拿出点的勇气,这样生活就变得有意思。
生活就是一本书,从中我们能够得到许多的启示。就像丁小云说的,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爆发吧,把每一天当作“末日”来过。人生苦短,有些事不敢不会死,但会生不如死。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只是这朝丝暮雪的人生,却似永无止境的痛苦空虚之旅。钱不是用来存的,钱唯一的用处就用在自己的身上。旅行就是你买了自己的房子,去异乡给别人种地。
丁小云采用了自己看过的书,或者自己听过的歌与自己的故事,来讲解自己的感受。记得高中时看过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并且在自己的辞世的那一天依旧在写作,而正是这种作战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心爱事业。左小祖做过牢,摆过地摊,出过专辑,作为中国的第一中国的摇滚人。为着自己的理想奋斗在第一线,只有年轻才是你奋斗的信心。日本的建筑家安藤忠雄在年轻的时候完成自己的一次壮游,寻找自己对曾经看过的一些照片中西欧国家建筑所蕴涵的强劲的力量。
一个人是否活的有意思,主要取决于他的视野和胸怀是否足够开阔。就是自己以前或许不喜欢的东西,可以用游戏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人间的最快乐的事情。年轻人一定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由之路,没有任何人能抵达终点,因为这条路根本没有终点。看书,是对社会文化知识上的解禁,才能看到奇美的风景。
人的一生究竟的意义是什么?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是完成自己的理想的毕竟之路。人这一生,能干好一件事就非常的有意义。只有革了自己命,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没有那么复杂,总会有解决的方法。每一个的身体内里都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理想的成功。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四):人应思惟死无定期
在还未翻开这本书之前,我看到书名就想到这句话——人应思惟死无定期。人生无常,也许下一秒你就会死去。人活一世,死期未定。随着时光流逝,人一天天走向衰老死亡,这是世间不变的定律。时不待我,如果你不逼迫自己把人生活出人样,难道还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麽?
初初读这本书,我就知道,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又很励志的书。我用了2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读完心潮澎拜,很爽,真心像打了鸡血般。全本书从前言“爆发吧,把每一天当作末日来过”到最后一章节“傲然前行吧,目光清澈的新人”,每字每句几乎都充满了力量。
人生低潮时、迷茫时,看到这样一本书,其实是有种当头一喝的效果哒!如果一个人总想着,明天就会死去,那么今天的时间就会变得格外紧迫了,进而思考、抉择,然后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每天都怀揣着这样的紧迫感,能让人的整个状态绷紧,从而去做富有人生意义的事情。
书里也详述了,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的体系化、战略化的思想观念,也有具体的、富含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如果你是个足够坚持、强韧的人,你完完全全可以按照书里的方法去生活,相信会过得十分有意义。
但是,把每天都当最后一天来过,其实是个非常理想化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必须足够清晰地认识自己、认清生活的本质,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一件“最想干并且能干好的事”。而很多人未必能做到。我天生较懒散,做事又爱拖延。说实话,即使书里的方法多具有指导性,我对于贯彻这种生活半点没想法。有时候,在我们刻意寻找这种紧迫感的时候,已然没有了那种紧迫感,随之而来的,大概是焦虑不安,生怕浪费时间、虚度生命。
这本书对我唯一的触动,大概就是书名了,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保持这样的人生态度或者人生状态,像那首歌里唱的“死了都要爱, 不哭到微笑不痛快,宇宙毁灭心还在,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一分一秒都美到泪水掉下来,不理会别人是看好或看坏,只要你勇敢跟我来”。带着今日必死的决心,带着要努力生活的信念,带着享受生活的点滴欢乐的执念,勇敢去生活。对我来说,是最鼓舞我的地方。
人思惟死无定期,珍惜当下,每天朝更好的自己迈进一小步,每天将人生过得圆满一些些,人生无憾足矣。
——记于2015年6月19日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五):如果还有明天,如果没有明天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就自动开始播放《如果没有明天》这首歌:
如果还有明天,你想怎样装扮你的脸;
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
我小的时候第一次背会的诗就是《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肯像一只老牛一样辛勤的耕耘自己的生活,等待着他的可能也就是花白的双鬓,日渐佝偻的身躯,以及渐渐萎靡的意志。或许还有心更大的人,有天躺在病榻上的时候还是不忘记幻想明天,只是这种时候想的应该是怎么才能在弥留之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不让生活有太多遗憾吧。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倒是一个更能激励人的标新立异的表达。你迟迟不能解决生活和事业中遇到的困难是因为你一直觉得明天会来,可是如果明天不来呢?你会不会争分夺秒的实现你的每一个愿望,完成每一个心愿?选择太多的时候人就很容易盲目,而时间太多的时候人就很容易懈怠。如果能把每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努力生活,拼命奋斗,狠狠去爱,那么每一天应该都是鲜活的,充满热情的,像清晨的朝露,像桑巴舞女郎身上的红裙。作者在书中谢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要活的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笑话,就一定不能光说不练。倒是现在有太多的人,总把嘴当成生产力,那最后的产品又是什么呢?是能让你一步登天的天梯,还是银行账户里冲你微笑的人民币。每天说话逞能也没有什么可炫耀和值得羡慕的,真正能做一个行为上的勇士才是让人钦佩的。无论生活中,事业上,感情里遇见什么样的问题,你应该在第一时间尝试解决。有段时间经常看见这样的帖子,寻人,于某年某月某日,在开往某某处的某某次列车上穿某某颜色衣服的女孩/男孩。仔细想一下,如果当事人当时能够鼓起勇气哪怕打一个笨拙的招呼,是不是都不必在网上用这样大海捞针的方式找一个心上人。为了不给每一次相逢留下遗憾,就大胆的去追吧。
不要害怕生命旅途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个小怪兽,因为你就是可以打到小怪兽的奥特曼。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里的最后一天去珍惜,像没有明天那样,用最平和的心态,傲然前行。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六):行动,但不匆忙
我们究竟为何而生,我们究竟如何去活?这是关于人生最本质的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我们会不停地犹豫、徘徊、迷茫,在现实与梦想之间苟延残喘;我们会跌跌撞撞,无数次地想着“如果我做了什么什么,就会怎样怎样”,却在转瞬之间忘记了自己所有的思考继续浑浑噩噩。我们总说,生活是条大河,我们不敢轻易地横渡。然而,如果我们永远在河边张望,又如何丈量河水的深浅呢?
书里说:你最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并且是现在、立刻、马上——永远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这正是我们常常听到的那个词:向死而生。有人说,向死而生包含着强烈的悲观主义。确实,这几个字有着无法掌控与预知的哀伤。但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能更加让我们懂得珍惜。
但是,这种行动力又与忙碌有别。“闲暇是性灵的源泉,而性灵则是心之根本。无数现代人最常见的生活状态就是瞎忙一气,你看‘忙’这个字的结构,它隐藏着这样一个警告:忙意味着心死。”书中如是说。可见,“忙”这种状态并不是最佳的生活方式。那么,所谓行动,与忙碌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行动意味着努力。一味的空想不具有任何意义。最近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你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文中说,有一些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困难,真正迈出第一步,便会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如果只是一味地思考,分析利弊,最后自己会变成困兽无法挣脱过度思考所带来的痛苦。“有些事需要先开枪,再瞄准。”既是尝试,也是给自己更大的勇气。而忙碌,意味着偏离靶心。很多人利用战术上的忙碌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自己不做任何的规划,也没有集中力量在一个中心,只是拿着机枪左右扫射。看起来这样的杀伤力似乎更大,却也伴随着极低的命中率。书中说: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干不好。将一件事干到极致,不是说只干这件事,别的就不干了。只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把大多数时间、精力集中于此。干其他事就当陶冶性情,或是寻找他山之石,或者只是为了放松神经。将一件事干到极致之后,必然会有所成就,有所成就之后可能会有如贼入空室般的空虚。只是那空虚,是令人愉悦的空虚。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然后把它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专注,却不会有匆忙。
生活,需要计划,却也需要行动的支持。我们都无法得知未来的人生究竟如何,那么,就让我们带上十二分的勇气与决心,“悠然地努力”,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七):看到书名,就被吸引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了。为什么?因为我总是会被明天所困扰。为什么所困?很多啊,比如明天的工作要如何安排、比如明天是否是会遇到自己的Mr.right。总之对于明天会有很多期望,然后日付一日的过着今天。
其实谁都懂得当午夜的时针走过12点,明天就变成了今天,而你还是昨天的那个你,没有改变什么但也有所不同。稀里糊涂的明日复明日,有些浑浑噩噩的过着生活。直到有人狠狠的打破自己所谓的规律,让自己可以看清指望明天而活的日子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打破我规律的就是这本《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它让我了解到对于明天的指望其实就是自己的拖延症在发作,就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自信与彷徨。倘若,自己只能活到今天,那又会做些什么呢?继续拖沓还是勇往直前的完成今天可以完成的事情?
试着逼自己一把,丢到明天这个累赘,好好的度过今天,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吧!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自己和今天!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八):因为经历,所以领悟
正如书名《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一样,丁小云用了号召战斗的口吻,毫不留情的撕开了平庸生活的假面,鼓励大家逃脱大众束缚,做一个独特的自己。
书中引用了诸如尼采、王国维、纪德等好多哲学家、文人的语言来为自己的观点做佐证,若要比较他的观点跟大多数鸡汤文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也许别人鼓励温顺、接受,随大流,他则鼓励反抗、拒绝和与众不同。
丁小云的语言也许有些像说教,但是,不难看出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个人经历,他可能在某处跌倒过,所以他告诉你不要再犯和他一样的错误;他可能被压抑过,所以他告诉你怎样摆脱那些强加于你的重负;他也可能迷茫过,在理想和现实面前不知所措,所以他告诉你该如何抉择……
因为经历,所以愤慨,因为恍然大悟,所以起身高呼。
他书里的一篇篇文章,你可以当做是鸡汤,但显然并不美味,甚至有些辛辣,因为他的文字并不柔和华美,也缺少温情抚慰,他的一切感悟都来自与生活对他的一次次教育,显然他自己已经跟生活过招多时,历经了无数次的跌倒爬起,所以他总结的道理有点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的感觉,你可以觉得烦,但不能说错。
一个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被种种媒体事件包围的人,读了那么多的书,尤其是奇书,经典的书,看了那么多电影,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儿,丁小云怎能不生出许多对人生的感概呢?因为他活着,而且他想清醒的活着。
其实所有他的这些感概中最令他有切身体悟的就是那句被他一再提起的话:“你只能干你最想干的,但不能要你最想要的”。
他鼓励大家不要坐着等,要起而行,但是,他又明明白白告诉你,你要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立即马上,但是,你不能期盼你所做的事能够带给你你想要的结果,因为,你知道的,没有人能够事事如意。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你得时刻努力,但也得时刻准备着面对努力之后的失败,并且坦然面对。
丁小云在书里字字血泪的诉说着生活的真实,他想让所有被周围虚幻所遮蔽的人们也看到这些真实,没有华丽包装的真实,只愿习惯了谎言的人们能够接受他的这一片真心。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九):我拿什么跟自己交代
这几个月来朋友圈被一个同门刷屏,而内容是她在世界各地愉快玩耍时拍下的美景和介绍。是的,她在进行她的gap year。当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惊讶不已,这个同门毕业就进了国内排名前三的大所,工作虽略有些辛苦但薪酬丰厚,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起步。但就在半年之后她便放弃了这份在外人看来极好的工作毅然踏上了环游世界的道路。她说工作并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个我相信。刚毕业的学生总会受到误导,容易把职场想成一个美好的地方。她说这半年才发现自己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而想要怎样的生活还未思考清楚,所以决定先出去看看。
不少人认为在20多岁的时候你就应该已经确定了奋斗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了实现它而拼命,这才能不浪费时间不浪费精力。但只怕大部分人活了好几十年也未能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自己的理想、目标到底是什么。而更可怕的是他们不敢承认这一点。然后只好继续活在别人或社会对自己的期待中,按部就班的就业、结婚、生子、升职、退休。
他们有梦想吗?当然!但梦想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必须要实现的。梦想存在的本身可以让他们幻想着如果当初怎样怎样我一定大有作为,以此来抵挡现实的苦闷化解对生活的不满。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梦想是万万不能实现的。没有实现的梦想成为他们心中的遗憾和不甘,反倒能让他们有个念想。
这样的生活有错吗?不好吗?不可以吗?未必,在我看来这样的人也很厉害。至少他们可以忍受这样的生活,可以和遗憾、不甘相处融洽。可我更欣赏同门的态度,敢于舍弃沉没成本,毅然上路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有一天会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真心喜欢的事情上。就像侯文咏曾在一部小说里写的“如果我因为恐惧而不敢选择自己所爱,那样的人生走到底,我该拿自己怎么办,又该怎么跟自己交代才好呢?”
当初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内心一惊。是的,如果一直都没有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你到底要拿什么跟自己交代呢?我曾经因为家人的担心放弃了自己喜爱的专业,但这却成了我的心病。我不停地想象如果当初我没有放弃现在的我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这种没有行动的幻想本身就快要把我逼疯了,我没有能力和我的不甘和谐相处。我知道别人会劝我不要折腾毕竟没那么年轻,劝我现实一点毕竟生活压力不小。但我做不到,不论如何即使再迟我也要完成整个梦想。做不到,我怎么跟自己交代?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读后感(十):每章节摘录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第二章<这是一场以梦为马的战斗 > 摘录语句:
1、要有坚定的价值观。
2、你的人生意义只能由你自己去创造、去赋予。
3、盲目的努力,也是一种蹉跎。
4、用游戏者心态去实现理想是人世间最快乐的事。
《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摘录:
1、1%的生活不是奢华与愚弱的强大,而是敢于放弃99%的事情。
2、满是抱怨的青春输不起,因为它就从来没赢过。
3、机会成本:为得到某种东西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4、loser不可怕,像loser一样思考才可怕。
《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第三章<怎样活得有意思> 摘录语句:
1、人生没有理想,无异于野马丧失草原。
2、自由是能力要比欲望大。
3、有勇气大胆迈出第一步并且一直走到底,我们可能会体验那些眼神呆滞的中年人想都不敢想的人生,这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今日打卡:《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第四章<如何自由如风般生活> 摘录语句:
1、Grand Tour-壮游。培养独自闯的能力,才能开创个人与国家的竞争力。
2、钱不是拿来存的。钱唯有很好地用在自己身上时才有价值。
今日打卡:《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生活》第四章<傲然前行吧,目光清澈的新人> 摘录语句:
1、你所拥有最珍贵的是什么?是你的时间和精力。
2、世界上有两种理想主义:一种是内心软弱者的理想主义,另一种是内心强大者的理想主义。
3、希望你能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