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孩子的“玩”,有大讲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人生感悟 >

孩子的“玩”,有大讲究

2017-12-28 03:57:57 来源:共产党员 阅读:载入中…

孩子的“玩”,有大讲究

  1.

  前两天和同学聊天,谈到了她4岁的女儿。同学抱怨说,现在连幼儿园都有竞争,背首诗都要录视频放群上,放慢了都觉得不好意思,明明她在这个年纪,都只是瞎玩。

  “老师都说宝儿很乖,不像别的小朋友那样贪玩调皮,但我觉得这年纪的小孩应该多玩游戏、交交小朋友。”有的家长认为幼儿的生活以玩乐为主;但更多家长觉得,幼儿园就是“学前班”,应该多学点知识

  我想起曾在小区里听到一番讨论。

  有位阿姨对她儿媳妇感到不满:“上什么高级幼儿园,一个月就要上万块钱,天天都是玩,什么都不教,真是浪费钱!”

  儿媳就解释说:“幼儿园的园长说过,他们是按照年龄发展循序渐进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以游戏为主,寓教于乐。”

  其实,很多游戏,都是适合0~6岁的孩子玩的,本质上就是一种幼儿教育。在游戏时,孩子通过和同龄人的接触,学会一些社交的技巧。

  对孩子来说,玩,才是正业。

  2.

  某个中午,一名4岁的男孩趁着父亲不在家,溜进书房,拿起毛笔,在墙上画了个小人。白花花的墙,就这么多了一摊墨水。男孩见父亲还没回来,顾不上被发现后可能的训斥,在墙上继续自己的涂鸦。他没发现,父亲早已站在门外,他做的事都被父亲看到了。

  然而,父亲没有责怪男孩,反倒是给他买了块小黑板,这块黑板后来成了男孩抒发情感的小世界

  这是着名漫画家蔡志忠的童年经历

  如果换做是被咱们看到,我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呢?责怪、打屁股,认为孩子捣乱贪玩,还是鼓励

  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孩子涂鸦、唱歌、手舞足蹈活动,看似是在捣乱、折腾家长。其实,孩子是在通过这些行为,发挥出他们的天赋和创造力,从中获取成就感。

  德国哲学家格罗斯说:“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玩游戏,是孩子了解、探索世界的一种途径。

  1岁的孩子或许只懂得把小车按在地上左右移动,模仿其行进;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不满足于此,他会想要为小车建设一条公路、建设几栋建筑物,乃至更多东西

  游戏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能促进智力发育。在玩耍的过程中,他们会思考学习到解决各类问题办法,开阔思路

  对小孩子来说,玩,才是真正的学习。

  3.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有研究表明,会玩的孩子,比“书呆子”更富有创造力。

  生物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曾用老鼠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基因类似的老鼠分成三组:第一组被一起放在标准的笼子里,进行普通喂养;第二组单独隔开,放在不透明、光线昏暗的笼子里喂养;第三组被放进玩具齐全、光线充足的大笼子里喂养。

  实验发现,环境越好、玩得越好的老鼠,大脑发育得最好。会玩的老鼠大脑发育最好,而聪明的孩子是玩出来的。

  以色列心理学家斯米兰斯基曾针对幼儿与游戏进行研究,他认为:

  婴儿期,可以进行功能游戏,比如推球、追球等,主要是起到运动肌肉的作用

  2岁以上,可以进行建构游戏,比如搭积木、画画等,他们能在游戏中了解事物中可能的联系,体会到创造的成功感;

  3岁以上,可以进行假装游戏,比如“过家家”、扮演喜欢的动画角色,孩子从中模仿各种情境,学会情绪差别,还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6岁以上,可以进行规则游戏,比如棋牌类桌游,孩子能够在游戏的进行中明白规则的作用,提高逻辑思维

  孩子在玩皮球的时候,全身运动起来,锻炼到如何控制自己肌肉;在搭积木时会思考要怎么搭,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个模板,甚至还能编出一套故事;在下棋的时候锻炼思维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乖乖地留在读书家里,不允许他玩乐,无疑是扼杀他的天性。

  父母不只要鼓励孩子去玩,最好还要陪着一起玩。

  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的陪伴,“与子女同乐”,更能激活孩子的兴趣

  鲁迅在《风筝》中这样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为自己年轻时剥夺了小兄弟的游戏权利难受不已,觉得那是“精神的虐杀”。

  我们没必要“谈玩色变”,会玩的孩子其实更加聪明。

  (来源:心理严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