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台北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台北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6: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台北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台北人》是一本由白先勇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台北人》读后感(一):旧时王谢堂前燕

     犹记得大学时《海外华文文学》的老师对此书的评价:虽然薄薄的一本,但分量却很重,比起那些洋洋洒洒的“巨著”,有过之无不及。因为懒,一直没有看。毕业半年之后,终于冲冲浏览了一遍,可能自己修养严重不够,水平很差,觉得也不过如此呀。
     感觉14篇短篇里都弥漫着卷首刘禹锡的那首《乌衣巷》的韵味——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论是昔日风光无限的尹雪艳、金大班和钱夫人等舞女,还是出身行伍的赖大哥、王雄和朴公,无论是昔日大户人家的帮佣,还是开小餐馆的平头百姓,无论是有导演梦的“教主”,还是曾经留着热血的落魄教授,甚至享受了国葬的李浩然将军,无一不是人生巅峰时期从大陆撤离到台湾的。旧事重提,故人再见,往昔如在眼前,却已流逝多年。
      扉页上写着“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年代”,作者白先勇是白崇禧的儿子,既是纪念先父母的,故而所写也是与先父母常接触的人物:将军、副官、佣人、舞女……文中的那种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之感,与作者的生世也有不少关联吧。

  《台北人》读后感(二):摘抄

三年前看《树犹如此》,后来再次单独看到《纪念刘国祥君》的文章,感动流泪。在这里,文学是情感的小溪流淌。很久没有感受过扑面而来的传统中国人的哀怨了,传统中国的女人的聒噪与虚荣,传统中国人在命运的浪潮里被摧毁。西方的文学总让人感觉有力量在,纵使死亡也是同命运百般战斗后的死亡。中国文学总是让我感到黑暗沉重,人性扭曲,悲剧世代重复。
《孤恋花》的疯女孩重复自己的疯母亲的命运,还有其他人命运的重复。无论是悲剧命运的重复,还是美好青春的渴望重复而不得,都让人感到黑得见不到亮光。然而或许是现在比较远离那传统的阴影了,反倒更看重人的纯真的情感。金大班和月如在一起的那一夜,才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女人对于男人身体的渴望。看到这里流泪了,世人多从清纯堕入欲望的深渊,而舞女却是一开始就深陷在污浊中,能够遇见一个人,触动真情,是命运眷顾。总有一些人的心,出淤泥而不染。
作为一个情感滞着的人,仍旧喜欢那孩子般纯真的爱。看见周围的中年人、老年人,这书里的人物,还有牡丹亭那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最近强烈感受到青春易逝,人生无常,世代更替。
关于翻译学到了一些:
用美国南方方言翻译《思旧赋》;
昔日上海的人事物:夜巴黎 Nuits de Paris, 金兆丽 Jolie,月月红 Red-red Rose
高克毅 翻译《大亨小传》

  《台北人》读后感(三):《台北人》小论

所谓批评,有从时潮入,有从生平入,有从文脉(文学经典们),有从体格(一两文本的格局),另有从形质,从寓意等入。小论入笔,介于体格与形质之间。——对文本的批评必须考虑到文本的定位,即文本的区别性,但批评必不可归结于此,而应以之为“终极朝向”。
 “风俗画”、“乡愁”、“现代寓言”,皆可入题。譬如风俗,伊雪艳之“待客”,朱青之“持己”,园梦之幕景,国葬之凯情。譬如乡愁,“冬夜”“梁父吟”“思旧赋”“花桥荣记”。而现代寓言,则是《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秋思》,《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篇章的骨骼。
在细琐的风俗格调上,指向游离,此物跳向彼物,此处滑入彼处。切换语境的同时又更换叙事角度。而将物体以介于实物与人格化存在之间的方式描绘,既点缀了人物,又深扩了叙事框架。心理形态的绘写意味更多:“心理”是一个触发,以使诸文本侧面及写作策略熔于一炉。可贵的是,文本呈现出一种自我批评,即对文本本身作出批评的本真的自觉。
情境是古典的,像“公寓”,“菊的冷香”,“翡翠镯”,“良辰美景奈何天”,但不泥古,因为书写使其以现代的方式呈现。从个体的文化心理上说,因为心格之亲,所以怀古;但就现实而言,因阶分之疏,所以不可追古。
自《台北人》渗出的神秘的现代性,部分可归功于白先勇对《都柏林人》的临摹。质朴书写驾驭着先锋书写(意识流,心理小说,等等)。正如传统书写样式的本能统治着整个文本系统。
在经典文本系统中,世俗性并非一个贬义,区别优劣的是呈现包括世俗性在内的文本性的诸多方式。
从单纯的技法分析文本。文本不仅包含了诸如感觉的移置、描写的赋意(印象派似的,心理式的等等)、感的生成优先于意的生成、以对话动化静摹、视角切断以深化文意、单则故事多线准入、加快人物背景的更新频率、截断情节、单一视角(真实的我)与多线情节(虚构之我)融于单纯情感,甚至涉及了文本的“重置”、批评的和回溯式的写作技法。技之匠心正是一道分水岭。所以文本气息一入即境界,后是对境界的全示。所以文本从“调动人物”转为“人物调动”。所以文本便不止是时代的副题。
此外戏剧对文本的入侵尤为明显:对话语的(如断句的戏剧化),对叙事构块的,对文本要旨的构建的(另有,对女伶人物的大量书写。再如,对军士与国与家的刻画同样依仗于对戏剧的借鉴)——当然,这里的戏剧是诸如昆曲的本土化戏剧,而非西方戏剧。当戏剧参与小说的构成——戏剧似乎融入白先勇先生的写作本能冲动中——小说便有了更高的一个起阶,并优化小说的书写。
以开篇《永远的伊雪艳》为例,分析“戏剧·时代”。作为主角,甚至是文本中唯一一个被塑造的人物,伊雪艳有这样一个特质,她疏离于时代之外,同时又弥散在时代的空隙中,与伊雪艳相比,其余“人物”其实无非一个称谓一个符号(扁平人物),某种无法比设的实(质)点。与其说伊雪艳为一种象征,而将其指为“时代之使者”,不如直接称其为时代漩涡的见证者——小说以虚构一个见证者的方式虚构了一个时代。(时代是书。虚构是笔。)
伊雪艳的身份是极富矛盾性的:她是纯洁的诱惑者,是孤独的贵族,是明澈的悲悯者,是斩去恶的人:伊雪艳是一个整合概念体,亦即“时代化女”,这样的女人不再是时代的牺牲品,不再是男性意识的客体,而正是时代的亲证者,是包容苦难的温柔。人物凌驾在短故事拟就的时代之上。出场入场,开幕落幕。
《台北人》以“画人”致胜,富态的,危浅的,孤寂的,缠绵气质的。人物极是丰淳,以至于情节萎死。严格说来,小说的故事意义大于情节意义,故事的精彩之处在于其所对大转向的包含,所谓天涯沦落。几于自拟。
在个人本性的不自觉袒露之外,文本个体化地呈现了诸如历史诸如迁变的真实(虚构写作应当被视为一种使历史真实化的一种策略)——自然,这份真实是寓意性真实,而非“构建”之前的事实的真实——文本的真实性正是与文本的经典性相并存的。
白先勇先生自拟的主旨是:纪念。纪念先父母以及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纪念”两字已超出单性的寄语托感的意义。所在情也。情是链接传统与现代的关键。投射在本土语境之上(区别于西方语境),只有在情的空间中,个体的崇高意志、生命交际的和谐、天人的完整性才能得到保存;小到抚应个体变异,中则舒缓价值流泻,大则超起于时代暴革之上;不止动情用情切情,更有入情化情尚情。

  《台北人》读后感(四):逝去

掩上书卷,留下最深印象的始终是尹雪艳的一颦一笑。
    还记得初初入大学时,选择了理工科的我,揭开《大学语文》课本,竟有种迫不及待之感,翻得最多的就是白先勇的这部《永远的尹雪艳》。当时只觉这样翩翩风情的人物,只有那个五光十色年代才能孕育,而那个时代一结束,她也仿似黑白照片一般定格了。
    今日再从头读《台北人》,不管是尹雪艳、金大班、华夫人、秦义方……每个人的身后都凿刻了旧时代印记,走出来满满都是对过去的缅怀。书中布满了典型的民国风情以及民国遗老遗少们拼命想追寻过去风光的脚步。读完又陡生时光易逝之感,任凭再想挽回也抓不住光阴的尾巴,真是惆怅旧欢如梦,叫人忍不住为书中的主配角们掬一把心酸的泪。
    当尹雪艳鬓云簪花充满仪式感盈盈走出时,百乐门的繁华和才子佳人的芳华仿佛都在那一刻永驻,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美吗?
    可白先勇先生又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过去的美好和现今的没落两厢一比对,对那些一心想在旧梦中寻找半点慰藉的人们,是多么残酷。于是,人们就像吸食鸦片一般,放任自我沉沦,得一刻是一刻,不理今宵酒醒何处,但求片刻欢愉。只是这样,更显凄凉。

  《台北人》读后感(五):《游园惊梦》综评

《游园惊梦》通过移步换景的手法,以地位衰退的钱夫人的视角展现窦公馆的富丽堂皇。蒙太奇的手法营构了多组平行人物;戏剧片段的穿插映射小说情节并引起钱夫人的回忆,使今夕产生交汇;梦境感和燃烧感同样引发钱夫人意识流的涌动,形成今昔、兴衰、新旧的对比,并以此表达小说人事沧桑、女性欲望压抑等多重主题。
      小说运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今夕片段的穿插营构了多组平行人物。钱夫人与窦夫人分别是曾经与现在的繁华,两人同样有涵养,也同样被亲妹妹抢了自己爱的人。两人兴衰的对比,鼎盛的交替说明繁华不会永存,也体现了钱夫人悲剧的轮回感。蒋碧玉与月月红通过”大金大红的旗袍”形成相互丰富情节的镜面人物;程参谋与郑彦青通过相同的职位,相似的温柔,“乌光水滑的短筒皮靴”“净白的牙齿”构成平行人物的交织;小说的音效营造吴声豪和杨票友同样相互照应。作者通过平行人物使钱夫人的记忆涌动,展现今夕的高度相似性,说明今夕、兴衰、女性悲剧的轮回。
     《游园惊梦》通过大量传统戏剧的穿插映射,角色人名的象征使小说隐晦的主题更加明晰。戏剧《洛神》是曹植与嫂子间不伦的恋情,暗示钱夫人,郑彦青,月月红间;窦夫人,程参军和蒋碧玉之间三角关系的纠葛。《贵妃醉酒》是杨贵妃在最得宠时,因唐玄宗忘记赴约而吃醋醉酒。由蒋碧玉演《贵妃醉酒》体现蒋碧玉的当红以及暗示她对于程参军对钱夫人的过于殷勤而心生醋意。《皂罗袍》既表现了钱夫人对自己曾经青春年华没人欣赏的感叹,又外化了她游窦公馆时与外界喧嚣形成对比的荒凉内心。《霸王别姬》讲述将军与舞女的故事,与歌女蓝田玉和将军钱鹏志的婚姻相呼应,体现两人爱情的悲剧色彩。小说中角色名也具有象征意义。“蓝田玉”取自李商隐的“蓝田日暖玉生烟”说明钱夫人的高贵,并与如今的暗淡形成对比,奠定人世沧桑的小说基调;“月月红”指每月一开的“贱花”月季,说明她的水性杨花,暗示抢姐姐爱人的情节;“天辣椒”人如其名性格泼辣,轻浮,无理;“桂枝香”是“疏帘淡月”体现窦夫人的大方清雅。
       除了戏曲影射,恍忽感和燃烧感同样激发了钱夫人的意识流动。恍惚感是小说意识流搭建的基础。“整座饭厅银素装饰,明亮的像雪洞一般”,“雪洞”的比喻使饭厅充满物欲感,展现上层饭厅的富丽堂皇;同时,雪的反光引起的刺痛感和冷却感暗示了光鲜的贵族生活对生活落魄的钱夫人的刺痛,并且反光使雪洞仿佛梦境,引发了意识流。“客厅里几只喇叭形的座灯像数道注光,把徐太太那窈窕的身影,袅袅娜娜地推送到那档云母屏风上去。”众人把徐太太捧为中心,但因为只是影子,所以暗示受宠都是虚假、易逝的,表现钱夫人对自己曾经荣华富贵的感伤;同时,影子的虚化感使后文意识流呼之欲出。“那团红火焰又熊熊地冒了起来了,烧得那两道飞扬的眉毛,发出了青湿的汗光。两张醉红的脸又渐渐地靠拢在一处,一起咧着白牙,笑了起来。”钱夫人将程参谋和蒋碧月、郑彦青和月月红完全重叠进入意识流的高潮,火焰的燃烧、“青湿的汗光”;“醉红的脸”放大了欲望,充满迷醉感、朦胧感,展现了钱夫人在与郑彦青的性爱中长久压抑的欲望爆发。
      小说主题丰富。首先,展现了“台北人”的文化乡愁。作者通过台湾的旗袍、花雕与大陆的进行对比;并且,宴会的大师傅是上海的名厨,醋是江苏镇江的醋;刘副官穿了一身藏青哔叽的中山装,操了苏北口音,展现对大陆传统文化的怀念。同时,作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没落。钱夫人作为昆曲名角,她的衰颓、失声暗示了中国文化的没落;聚会中最受欢迎的表演是余参军完全失了雅致的“把伴奏都压了下去”的呐喊。同样,台北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西化。当红的是徐经理的“徐太太”,落寞的是“钱夫人”。“太太”是对普通人家的称呼,而“夫人”专指贵族阶级,说明西方的平等精神、现代经济逐渐取代中国传统的阶级意识和战乱生活。其次,小说展现了台北上层的物欲生活。小说通过花雕的醉意和燃烧感展现欲望。余参军是戏剧中插科打诨的武生形象,“黑红脸身材硕肥头顶光秃穿了宝蓝丝葛长袍”“黑红”“肥硕”“光秃”形象丑陋,是失了“灵”后的“肉欲”,充满物欲感。蒋碧月的扮相“穿了一身火红的缎子旗袍,两只手腕上,铮铮锵锵,直戴了八只扭花金丝镯。”“金色”,夸张、世俗;“扭花”充满攻击性;“火红的旗袍”外化了人物欲望的燃烧。最后,小说通过“局外人”钱夫人游窦公馆时环境的光鲜与自己内心的冷却荒凉进行对比,展现兴衰之变、新旧之变、今夕之变,表达人事沧桑、世事无常的小说主题。
    《游园惊梦》主要通过意识流、蒙太奇和平行人物的写作手法,塑造女性欲望被压抑的钱夫人形象,以游园时今夕的穿插展现美人迟暮、人事沧桑、世事无常等多元的小说主题。

  《台北人》读后感(六):只见遗老遗少不见台北人

流亡的傲骨少年终变成遥望对海的老人,素白旗袍不变眼角也不肯皱一下的女人或是永远风姿绰约却回不到繁盛的过去,浅笑中仍带着思念与苦难的干涩。

有人说【台北人】是本民国史也不为过,的确,我总能在白先勇的字词中感受到民国才有的韵味风姿。在看【台北人】前便因张爱玲极为想看《永远的尹雪艳》,带着这份心思翻开【台北人】,愣是寻着张氏辛辣以及对旗袍等女子所有物的颜色把握刻画。在《永远的尹雪艳》《游园惊梦》中为甚。当然,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白先勇细说红楼,二者对红楼的痴爱也算是同白先勇所说,“曹雪芹是我的‘师父’”文笔自然都受其影响。

白先勇的乡愁、所爱的昆曲、对女性不动声色的怜悯……构成了这本不见台北人的【台北人】。

终不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北人》读后感(八):最好还是《乌衣巷》

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不过值得一读。在大变动面前,能够克制感情的写作,足见功力。十四篇文章勾勒的行色人群,使大迁徙在脑海中的想象更丰富了些。即使是文中的曾经万马千军的将军,在大江大海面前,也只能做个孤独的异乡人。
     整本书最喜欢的还是开头引用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一出,整本书的调就定下来了。耐人寻味。
    第一篇读到白先勇写的散文是《树犹如此》,文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深情,极其深刻。《台北人》中没有找到那种感觉。

  《台北人》读后感(十):国泰民安,民之所望

大概两三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翻阅到某海外媒体组织评比,上个百年华人最有影响力的作品。TOP10中,即使有些没读过,但至少听说过,可就这NO7的《台北人》闻所未闻!当时内心就埋下了必读的信念,加上自我对白崇禧崇拜至极,爱屋及乌,将门无犬子,其令郎-白先勇的大作,焉有不读之理。
此书较为特别,有以下几点观感:1)带入感极强,刚欲引人入胜,却又嘎然而止,每篇读罢均意犹未尽。大脑正全立体全方位调集相关细胞,追踪、体会、品味,无奈断然被ENDING调戏,只能检索前文了然散去,留的丝丝惆怅,倒也是正中作者下怀。2)辛亥、五四、抗战、内战、沦陷、逃亡、客居,大历史下,大背景下,大洪流下,14段人物特写,像是小人书,像是连环画,更是那几百万亡国之人、逃亡之人、割裂之人铸造的恢弘悲情画卷上的点墨传神几笔。国破家亡,屈居生活中的人间百态和世态炎凉,更使人欲哭无泪,悲悯之情越发魂牵梦绕,久久无法自拔自愈。3)大上海的名媛、百乐门的头牌、叱咤风云的将军、血清方刚的飞行员、忠心不二的将领侍从、喋血疆场的热血老兵、胸怀大志的失落教授.......移居台北后,与对岸当年的生活,形成无法接受的落差,失落、失意、惆怅、苍凉,那是人性中最难以坦然又无法闪躲的必然。无可名状,如鲠在喉,又无法一吐为快,那份压抑,就是此书最为光芒之处,没有余秋雨点评中-“写实和象征的完美结合”说的那么高深,那么抽象,那么专业,它就是那份贯彻始终的强烈真实感受。
历史的选择,没有对错,离开的晚年凄凉,留下的朝不保夕,不过是不同的活法而已。大历史下的个体,也不见后人强加上去的伟大,啥理想,啥主义,那都是意淫。更真实的情景为,被稀里糊涂的抓了壮丁,被莫名其妙的安排去武昌,被毫无准备的提前起义,被没有眼睛的枪炮炸进死人墩(竟还活啦下来),被看不上的掮客纳妾生子,被钟情之人撒手人寰……生活,战争下的生活,每天都是未知,每天都是挑战。十年生死两茫茫,就在片刻之间。国家动荡,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能保全性命已是最大的恩惠,那还有其他奢望!
要和平,不要战争;国泰民安,国运昌盛,就是我们千万个家庭正常生活的根基。能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已是近二百年中国修来的福分,唯有倍加珍惜。
台北,台湾的台北,1949年以后的台北,大陆沦陷逃亡至此的台北,希望下一个合法称谓为和平统一后,台湾省省会-台北!
Ps:白崇禧、白先勇不必再大书特书了,以免喧宾夺主!开了白家的话题,那也是不讲个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