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细雪》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细雪》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09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细雪》经典读后感10篇

  《细雪》是一本由[日] 谷崎一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5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雪》读后感(一):细节胜过情节的日本文学

  《细雪》是春节假期期间开读的,现在亲朋好友平时天各一方,过年期间总是会聊聊家长里短,大龄青年婚姻一直是个长盛不衰话题。相亲活动自然进行的如火如荼,依我不多的经验观察,相亲并不如我想象中那么复杂,也不像固有观念里那么讲究,一顿饭甚至一杯茶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事成与否全看两人或者两家人看的顺眼。

  小说《细雪》的故事主线就是大阪芦屋望族四姐妹之三妹雪子的相亲故事,雪子由于各种原因年过三十依然未嫁。亲人好友为她一次又一次安排相亲,让我惊讶的是日本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隆重形式完全小学教育里的中国封建形式。男女双方是不可以轻易见面的,得有正式的媒人安排两家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婚姻也不只是两个人事情,相亲双方会动用一切社会人脉调查对方背景状况。那个时候女子三十未出嫁是整个家族的耻辱,雪子的姐姐和姐夫为此煞费了苦心,也遭到了其他家族人员压力。有一次雪子几乎从未谋面的姑母甚至专门从外地赶来过问她的婚事,由此可见当时日本浓厚的宗族观念。中国传统社会很强调兄长的权威,但是由于男尊女卑关系,姐姐却完全没有相应的地位,好似在古代都没有姐夫这个词。但是在莳冈家族里,雪子的大姐夫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产业,而且宛然在妻妹面前有长兄如父的感觉。值得一个注意的细节是,未出嫁的雪子和妙子必须与长房,虽然她们俩更喜欢与二房住在一起,但是却由此受到了世俗的压力和旁人的非议。这又是日本受中华传统影响的一个佐证。

  按照中华传统,兄弟姐妹的婚嫁娶亲十分重视长幼有序原则,虽然最小的妹妹妙子也已经是大龄未婚女,可是莳冈却从未为她安排相亲,而只是想着尽快解决雪子的问题好轮到妙子。书里的妙子完全是雪子衬托批判的对立面,雪子是典型的关西女子:温文儒雅、待人细致、懂得礼仪,妙子却好似受到当时刚刚刮进日本的西方文化影响,在个人感情上采取自由奔放的态度。不到二十岁就已经交了男朋友并且私奔,在生米煮成熟饭的情况下,两家人不得不为他们订下婚约。可是在雪子还没有归宿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能完婚。妙子一方面向往西式文明可以挣脱传统道德的束缚,却没有建立与之对应的独立人格。她在与未婚夫断绝关系的情况下仍然接受其物质馈赠,同时却又与另外的男人交往

  《细雪》是日本唯美文学的典型代表,情节简单没有跌宕,结局也没有惊天动地。很多人说读不进去日本文学,其实日本文学的阅读难度很低,所有的故事都在细水长流娓娓道来。教科书里说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其实这三个要素都隐藏在琐碎片段的细节里面。通读《细雪》可以了解日本关西的风土人情,二姐幸子每年都要带雪子和妙子去京都观赏樱花,她们在书里观赏的路线,已经胜过任何旅游导向,我已经了解到天下的樱花日本最美,日本的樱花京都最美,京都的樱花神苑最美。《细雪》在描述关西风土的同时也在书中隐约交代了当时的世界政治环境,幸子分别与德国人、俄国人和英国人做过邻居,德国人果真是世界上最严谨的民族,因为连日本人都受不了他们的紧抠细节,俄国人到处都在谈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明这是他们最大的民族骄傲,英国人在绅士贵族的外表下不得不隐藏着虚伪和谄媚。

  据说《细雪》的四姐妹原型正是作者谷崎润一郎妻子的四姐妹。读完《细雪》是在杭州早春的雪花里,杭州没有沙粒似的细雪,只有冰冷的雪块。日本关西尤其是京都已经成为我心中的文学朝圣之地,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湘西只有一个沈从文,日本的顶级作家几乎都为关西留下了他们的笔迹,除了谷崎润一郎的《细雪》,还有川端康成的《古都》、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期待有一天带上他们的书寻访他们笔下的人物和民俗。

  《细雪》读后感(二):细雪风物堪赏玩

  《细雪》平庸琐碎,人物面貌模糊不清,不要说次要人物,主要人物也莫不如此。没有戏剧冲突,没有悬念。日常生活里流露的温情以及场景风物之美固然使人受触动,但很快就会被冗长的交代或散乱的对话淹没。不晓得萨特何以称它为“现代日本文学的杰作”,也许这种散淡简素的文风不事雕琢,反而更切合古典韵味,从而使人浑然不知地陷于淡淡的哀愁和追念中吧!作为风俗小说,有意了解日本大阪神户风情者确可一看,但对于我这种缺乏耐心的读者而言,这样五百多页的小说看着真有点活受罪

  不知道小说为什么叫《细雪》,从头至尾竟无一处说到雪。如果让我去理解,牵强地这样以为:岁月年华如此匆匆而逝,日子里虽不乏小小的惊喜、琐碎的幸福理所当然的希望,而这一切,毕竟如细雪一样,不知不觉地蒸发了踪影,让人妄自怔忡寻觅吧!

  跳万岁舞、山村流舞,赏樱、赏萤,芦屋洪水、东京台风,这些段落可堪赏玩;幸子在芦屋庭院里的遐想,对父母的追思,对姐妹的怜惜,对年华的感伤,老实说,写得还挺动人的,令我想起农村老家。就像幸子一样,这样的追思怀想谈不上是深切地伤痛,却难免浸上浅浅的泪痕……

  (《细雪》读了一个多星期,多在午后,多在那张破沙发上,多半太阳充足,把我的脚我的脸我的书页烤得暖烘烘的,有时会把脚搁在前面的小茶几上,昏然睡上一会儿,醒了接着看。看书中幸子一家在赏月时,写集锦信给雪子,用毛笔在卷纸上写诗,风雅得很。忍不住照猫画虎地在书的扉页上也写了两句:日影烘书暖,午梦越几来。)

  《细雪》读后感(三):细雪,飘散在芦屋。

  谷崎这次没写自己所“擅长”的变态情爱题材,而是写了一部以相亲为主线的长篇小说哈哈【其实还是有端倪的,比如“结婚以后守着褐色斑逐渐消失,倒是一种享受”。】。

  背景大概设在二战前(1935左右?)直到1940年的样子,但几乎无关政治。【题外话:“这种时候,那几个德国孩子,连小学都没有进的弗利兹在内,一定把敌人称作‘弗郎克来希,弗郎克来希’。…从这件事上,可以使人看出德国人的家庭教育来。”所以现在日本也要教育从娃娃抓起喽?】

  鹤子、幸子、雪子、妙子,四姐妹性格各异,跃然纸上;大家都是兼有优点缺点的,读着就觉得很真实的人物呀。34岁的雪子,性格温顺而又唯唯诺诺,历经四次相亲,终于成功,即将嫁给45岁的华族御牧,是否可以理解为,凡事不要着急,总有适合你的一个人。29岁的妙子,叛逆、独立,却肆意玩弄着爱她近十年的花花公子奥畑的感情,最终也算经受了不少苦痛。中心人物应该是为两个妹妹操碎了心的幸子,可是意外地喜欢二姐夫贞之助呀哈哈。

  其实那里的日本人和我们也大有相似之处。相亲,门第,女孩子的清白,以及男人掌大权(雪子结婚还得大姐夫应允)。 不过,爱情与婚姻,唉。他们也许并说不上喜欢,只是两个大龄青年门当户对,并不讨厌罢了吧。总有一丝悲哀在里面。 如果妙子不靠玩弄别人感情支撑自己独立的生活,将是姐妹中最完美的一个吧——轰轰烈烈的爱情,自由自在地生活。

  可是谷崎润一郎“恶狠狠”地提醒我们,完美的人,不存在的。

  另:《细雪》题目难不成是“细姑娘+雪子”的缩写?

  另:今天无意看到,“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连载,曾被认为有‘反战’意图而一度遭日本军方禁止。”觉得当时日本军方有点儿草木皆兵了呀,并不是所有描写战争所带来的痛苦的作品,都是意图反战的实锤吧——战争之痛苦,不过是事实而已,无论对哪方而言;而且在我看来,谷崎只是提及而已,并没有什么煽动性。(08.26)

  《细雪》读后感(四):不过是一场婚事

  读了几本谷崎润一郎,最喜欢的还是这本《细雪》,也许多少有些代入感,在雪子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又觉得艳羡性格如幸子或妙子的女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书里,都可以品味一番与众不同。与谷崎的其他作品相比,《细雪》是相当温润的,没有所谓“恶魔主义”的色彩,情节种种也不像《春琴抄》、《疯癫老人日记》这样激烈异常。在性之一事上,《细雪》更是纯洁地不似谷崎的风格

  主线围绕雪子的相亲故事展开。雪子年过三十尚待字闺中,性格上多多少少有些内向。姐姐姐夫为她介绍对象,说她乐观开朗确实有些夸大了,但综合来看,雪子并不是一个坏姑娘,怎么会如此难嫁呢?不知是谷崎有意还是确实无甚可写,雪子的生活简单甚至可以说平淡,她像是一个没有生活的人一般,出门必须与人作伴,没有自己的爱好,远不如妙子生活丰富,志趣特别。但她在照顾家人方面又非常娴熟,想来必会是一个好妻子,这些优点却不为外人所知。

  雪子与妙子大概是一个最鲜明的对比,雪子有什么不好,却寻不到一个如意郎君,妙子有什么好,让奥畑拿得起放不下?对年轻女子来说,如是一心想要出嫁,大概可以在此中得到一星半点的解答。有趣的是,这既是讲雪子的故事,对雪子本人的描述却是最少的,她喜欢什么,她有什么想法,我们全然不知。我们只知道要给她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她表面也并无异议。有时,也许她的不言语,就是最大的反抗了吧?这换到今日的生活中,似乎也有相同的故事可讲述,时代变了,社会风貌比之过去似乎改变并不大。

  但我想,谷崎并非是要单纯讲一个相亲的故事,他讲述主线的时候完全没有急躁之感,支线错落有致,缓缓铺就的是京阪神一带的风貌画卷。四姐妹性格各有不同,所遇所感也分属各个阶层,透过他们的生活恰好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全貌。

  这不过是一场婚事,即便在书里,也是有人在意,有人漠不关心。今时今日,何其相似的一幕幕重复上演,换去旧时代的外衣袍子,生活都还要继续。想到故事的结尾,不免为雪子感到一丝哀伤,嫁人本该是一件喜悦的事,而伴随着下痢雪子坐上了列车,似乎并不是个美好的预兆,未知的未来就此启程,让人感到一种无由来的担心

  《细雪》读后感(五):《细雪》

  《细雪》对我是全新的阅读体验,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有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日本式文学语言的想法,用细密的语言写出日本人待人处事时的周至的考量。可能是小津安二郎电影里原节子和笠智众给我的影响,看《东京物语》和读《细雪》,我很喜欢小津导演和谷崎润一郎对生活的白描。一件一件生活里的事,作品里的人反复揣摩,筹划出一种最中庸的解决。我觉得资本主义是与这种中庸相斥的,资本主义是一种aggressive的方式,而中庸是一种调和的方式,但是偏偏现代日本又是资本主义深入骨髓的社会,《规训与惩罚》里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公司对职员的规整,教育,评价,训练,监督,考察在日本轻易就能感受到,但单单从日本电车里大清早就坐在位子上瞌睡的人来看,他们显然处在并不舒服状态里。但是这中庸,是日本人与同等级和上等级的人打交道时的方式,在与他们认为是比自己等级低的人打交道时,则根本没有这种中庸的想法,反而是与资本主义完美搭配的一种性格。从封建制时期身份等级顺利过渡到资本主义时期的财产等级,敬语这种明显标志等级关系的语言形态是日语的一大部分,每句话都可以有其敬语的说法。敬语与资本主义完美结合,敬语在我看来不是礼,莫如说中庸才是礼。与之相对,中国由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平民能上升,反而没有太强的等级传统。不去想等级阴影,我觉得日本式的中庸是美的,这是读《细雪》的最大享受之一,发挥中庸最淋漓的就是贞之助和幸子夫妇。《细雪》虽然没有使用第一人称,但很显然,第一人称就是幸子。两个妹妹雪子和妙子是两条线,幸子夫妇沿着这两条线,从始至终以中庸的方式,不能说总是保护她们,但至少是同情她们。雪子的主题就是相亲,第一次的濑越因为患有精神病的母亲的缘故而被莳冈家拒绝,第二次的野村则是雪子本人就不满意,这一次的相亲过程是我觉得写的特别好的一次,第三次的泽崎略去不提,第四次的桥寺可能是最好的一位,贞之助做了很多诚恳的努力,第五次终于成功了的御牧略去不提。我尤其喜欢第二次和第四次,第二次相亲时幸子抱病参加,但媒人夫妇一味讨好上司亲戚的男方,而狠狠勉强雪子和贞之助夫妇,这过程里贞之助出于对幸子的爱护而生不愉快的考虑非常有趣。第四次贞之助主动与桥寺有三次以上诚恳交往,每次都很为贞之助的周至和诚恳并存的处理叹服。妙子的主题就是摆脱奥畑,我觉得整本书写得的最好的一处就是板仓的死。人情世故非常繁冗,死亡非常卑微丑陋,(由于板仓在病房不停喊疼,板仓的父母希望他快些死去;需要征得板仓父母同意做截肢时,板仓父母不愿意,希望保留全尸)在庸医的治疗下板仓死于并非致命的病下,这让我想起《夹边沟纪事》里一个人只要得个感冒发烧就几乎必死无疑,一战时很多年轻士兵死于伤口感染,梵高传教的煤矿区壮汉如果不死于矿难迟早也会死于肺痨。《细雪》相较于伯格曼的电影来说,并不深入,并不用手术刀去剖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再大的冲突苗头都会如《我是猫》里的苦沙弥先生那样迅速熄灭,贞之助夫妇与雪子妙子之间始终抱有同情,幸子在埋怨两个妹妹的同时总能想到她们的可怜之处,同样贞之助绝不会撒手不管,他对妙子算是不愿插手的了,但是他在发洪水的时候赶去救妙子,在妙子怀孕以后安排妙子去温泉待产,最严重的事故总是他做固定住帐篷的钉地钉。三年前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我留下了一种类型关系的印象,就是特蕾莎和托马斯的关系,原本两人已经离开捷克,逃到了瑞士,然而特蕾莎又独自回到了捷克,托马斯那时候是否就感到宿命了呢,他也回到了捷克,再也出不去,和特蕾莎在捷克的农村参加集体劳动。雪子妙子就像是特蕾莎,而贞之助和幸子就像是托马斯。然而我并没有褒贬,我已经非常警惕自己拿自己的褊狭的道德观去品评书里的主人公了,虽然还是会有,但已经少多了。我慢慢能够在阅读时保持谦虚,自己去臧否人物可能痛快,但是如果能尽量理解人物的心境,才最珍贵。比如,妙子极有可能一直在用奥畑的一部分钱,但是却几乎在把自己往绝路般送一样地用和板仓私定终生和怀上酒吧领班孩子的方式摆脱奥畑,理解妙子的这种反差行为很难,但真的就完全不可理解吗?或者说如果是我真的就不可能这么做吗?另外一部分更应该摒弃臧否的就是其时其地的习俗,比如雪子相亲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相亲双方互相调查对方的家族、人品,也就是调查对方的缺陷,而对方的亲友在被访问时会非常配合地提供信息。妙子是这本书里最让我难懂的人,而由于第一人称是幸子,所以我也像贞之助一样,猜不透妙子的心思,谷崎也没有打算交代什么。但她也因此是最丰富的人物,有时你觉得仿佛可以断定她是个要经济独立的现代女性了,她却会在板仓去世后几乎天天去奥畑那里做食客,和他冶游,有时你仿佛觉得她已经放弃自己什么人的感受都不在乎了,她却会乖乖听姐姐姐夫的安排,希望得到两位姐姐的谅解和爱护。我想起一些我自己从前阅读时那种臧否的习惯就羞愧不已,比如我对包法利夫人的否,现在想来我也不过是个践踏弱者的弱者罢了。弱者做强者的伥鬼,弱者更卖力地践踏弱者。伥鬼是传说中帮助老虎吃人的鬼,是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妙子本来应该是姐妹里能力最强的,但她却是吃尽苦头的那个,我觉得一个年轻人被挫折两三次就会变成轻声细语的温顺人了,这种温顺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反弹,使人更深地依赖一条鄙视链,这不去说,像妙子这样被偶然所挫折的年轻姑娘,会像受惊的小羊,如果没有雪子幸子贞之助的诚恳与善意,妙子是死路一条。某种程度上,即使是雪子对妙子的揭穿,也是一种诚恳与善意,这就像一个医生跟你说,你的病很重,但是你要配合我,我会医好你。如果我能侥幸逃脱一根锁住每个年轻人的链条,我都要感谢读书。读一本《细雪》,难道不是比读再多的日本推理小说更有意义吗?对于《细雪》的战时背景其时我都不乐意提及,很模糊的远景,时间坐标是一个意义,《细雪》那些年日本还没有战败的阴云,不久,战败的废墟掩埋和资本主义机器的卷土而来,贞之助和幸子雪子妙子,会怎么样呢?

  《细雪》读后感(六):自认为的读后感

  《细雪》这本书首先很难让人想到是一个男人写的。 这本书中国人方便理解起来有小型的《红楼梦》的意思。大阪芦屋是主场,莳冈家四姐妹是主要人物。 小说以二姐幸子为主要视角讲述。 四姐妹分别为大姐鹤子,二姐幸子,三妹雪子,四妹妙子。 在大阪地区称呼家中最小的为“细”,我国南方也有这种用法。所以妙子在家中也被成为“细姑娘”,那么就明白这个小说《细雪》二字其实指的是妙子和雪子两个人。 整部小说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讲雪子相亲的事情。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四姐妹长得比年龄要小很多。 妙子二十八九岁和十几岁少女一样外表。雪子直到34岁才出嫁,看起来也只不过二十几岁的样子。 莳冈家是一个衰败的大家族,就算已经衰败了还保留着贵族的脑筋。雪子一直嫁不出去,早期是因为看不上男方家不够门当户对,到了后期真的嫁不出去了才发现那些人真的有点问题。 整个小说已经不记得雪子相亲了多少个对象,这还是两三年之内发生的事情。可以想象再往前推几年还有多少人被拒绝。 四姐妹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很大的区别,除了妙子其他三人都是在家族比较昌盛时期成长起来,保留着贵族小姐的性格,思想也比较保守。 鹤子因为丈夫工作原因调到东京,就把整个舞台从大阪扩大到东京。 原本还算阔绰的鹤子因为东京快速的都市生活,还是借鉴。在后文妙子重病时给幸子的回信中也透露出性格不好。 妙子是四姐妹中最特别的一个,她有挣钱的能力,相比起三个姐姐当家庭主妇甚至每天过得很无聊,妙子做布娃娃,做西装,学舞蹈每天都很充实,钱挣得不多但是也学了一门手艺。 家族和未婚夫支持她做布娃娃,因为这是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还开了展览,却拒绝她学做西装。觉得做西装就是工人,她们是贵族大家的人,干这一行太丢人了。 妙子的性格很现代化,因为正好在战争时期,社会风气的快速变化,妙子和姐姐的区别也就代表了各个时代的特点。 妙子属于遵从本心,她不在乎名誉这种东西,只做自己想做的,以至于其他三个姐姐觉得有这样一个妹妹丢人。 每次雪子的相亲对象调查家庭情况就会知道妙子曾经和奥畑私奔上报纸的事情,只有最后和雪子结婚的人才说出一句“我娶得是雪子不是妙子”,这样一个人是因为在国外留学过才有这样的思想,其他人嘴上不说其实都多多少少在意这件事情。 妙子文中和三个男人有关系,一个是公子哥儿奥畑启,但是奥畑花天酒地乱花钱没有正规工作,家族里并不喜欢这个人。碍于雪子作为姐姐一直没有结婚,两人就一直拖着。 第二个人物是板仓,奥畑手下一个拍照的,因为奥畑认识了妙子,经常帮妙子和莳冈家拍照。妙子在遭遇了灭顶之灾的洪水时,板仓拼命救下妙子,两人渐渐产生感情。 从这一点家里产生了分歧,三个姐姐一致认为虽然奥畑品行不好,但好歹身份和莳冈算得上门当户对,板仓只是个开照相馆的,人再好也不行。但是幸子的丈夫贞之助思想比较先进,觉得板仓更好。 文章中作者很明确的给贞之助用的形容词是“先进”,其实就是想表达三个姐姐的思想守旧。 妙子重病时大姐鹤子居然庆幸妙子没有死在家里,不然会觉得妙子造成的一系列事情丢人。 幸子看到回信强烈的感觉到大姐鹤子这一点表达的太明显了。 和妙子有关系的第三个人是一个酒吧领班“三好”,不知道妙子究竟对三好存不存在感情。板仓死后,妙子再一次被奥畑缠上,说不上完全断绝关系,还一直用奥畑本来就不多的钱乱买东西,这件事揭露出来之后,生性胆怯的雪子都大发雷霆。关于雪子的事情后文再说。 板仓应该是妙子真心喜欢的人,三好可能只是妙子故意勾引怀孕逃离奥畑的一个手段。三好虽然身份底下,但是用贞之助的话来说比板仓的性格更好,如果两人一起努力挣钱,以后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怕影响雪子的相亲,妙子早就离开了芦屋的家一个人住。一直想在雪子之后结婚,却因为怀孕,流产一系列问题还是在雪子出嫁前结了婚。 不知道妙子未来的生活是否幸福,但是她脱离了家族的束缚,过上她认为自由的生活。 另一方面妙子也并不是讨厌她的姐姐,被雪子指责之后摔门离开,过了几天想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之前有一次也是雪子找妙子谈话,贞之助看到的时候妙子在帮雪子剪指甲,完全没有吵架生气的感觉。 妙子只是不喜欢被束缚住而已。重病的时候看着姐姐们的眼神多么无助,那时候才觉得她并不是那么坚强的女性,就是个普通人。 文中曾说过两个人“面目可憎”,一次是看到妙子跳舞的时候,原话是「别的看客不知道作何感想,对于贞之助来说,妙子那种目空一切、毁誉褒贬仿佛都不放在她心上的大胆舞姿,甚至觉得有点儿面目可憎了。」 因为妙子的洒脱的性格让别人看起来不舒服,让读者来看其实是普通人不理解和一点点的嫉妒。 另一次提到面目可憎是说雪子「可是,这个妹妹果真会认识到今天的失策是“失策”吗?要是真能认识到的话,当着姐夫的面认个错,说声“对不起”也好呀。不过想到这个人那时即使心里知道自己错了,也决不肯当面认错,又觉得她面目可憎起来。」 现在就谈谈雪子,这个小说的另一个主角。 雪子一直占据细雪二人更多的笔墨,虽然她很少说话,但是经常描写出她的特点。 雪子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从形象性格上一开始给人的是《persona4》里天城雪子的形象,因为名字都叫雪子,而且一年四季穿着和服,夏天真的很热的天穿着雪纺衣服,看起来皮肤都是透明的。 二十几岁时如果相亲对象稍微对她说两句话就脸红的跑掉。一开始我说了像小型的红楼梦,雪子性格其实还不如林黛玉的开朗。出门必须要别人陪同,到了三十岁还是这样。 幸子和贞之助也意识到过于偏袒雪子,认为这是她的一个特点,很纯正的日本女性,很单纯,没必要改变。 但是到了某一个快要成了的相亲对象那里,因为打了电话过来要雪子单独接电话彻底激化了矛盾。 早在之前幸子在东京有事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提到了没有人愿意让雪子接电话。雪子性格内向胆怯,甚至不敢接电话。因为家里没有人接没办法才接起来。 就算是关系很好的姐姐幸子,雪子对着电话也是很小的声音,幸子几乎听不清楚雪子再说什么。 以至于后来幸子正好不在家时相亲对象让雪子接电话,等幸子急急忙忙回来时已经挂断电话了。媒人说男方暴怒,觉得雪子讨厌他。 贞之助和幸子为了这一次的相亲废了很大的苦工,贞之助还在工作之余拉下脸找男方吃饭配男方的孩子,结果被雪子一直不肯进步的性格一下全毁了。 虽然后来解释了原因并不是讨厌男方,但是雪子这种不爽快,优柔寡断的性格也已经被否定了。 幸子把原位说给雪子,雪子一点后悔反思的样子都没有,只是和平时问她要不要相亲,对这个对象印象怎么样一样“嗯”了一声。 彻底激怒了幸子。 但是雪子又是很有用的一个人,家里全部病倒只有雪子一个人身体健康照顾全家。 无论是幸子,还是幸子的女儿悦子,鹤子的几个儿子,再是后来重病的妙子,全部都有雪子在照顾,她也任劳任怨一点抱怨都没有,这也就让幸子讨厌不起来这个妹妹。 悦子喜欢雪子胜过亲妈幸子,也是因为雪子擅长对付小孩子。 从这一方面也能看出雪子并不是没有优点的大小姐。 再提一下主要视角的幸子,作为家里老二,却掌管着整个家,只有特别重要的决断才写信找大姐鹤子决断,毕竟鹤子才是长房。具有掌控全家的行动力,类似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探春。 但是幸子又带有陈旧的思想,对于妙子和板仓的恋情不支持,丈夫贞之助支持时觉得委屈,听了雪子也同意自己的观点才舒服。 幸子和贞之助为了这个家真的操了太多的心,雪子数不清的相亲都是由幸子带着去,关系到交际,贞之助对于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小姨子东奔西走没有怨言。 连幸子都气的看不下去想哭,贞之助只是叹气没有说什么。 雪子最后和一个同样处境的贵族男子结了婚,男子只拿了家里一部分遗产,没有实际的工作,但是不在意雪子和妙子的事情。原来的地位也比莳冈略高,家里都很高兴。 但是能感觉到雪子未来的生活不会很幸福。 妙子和一个酒吧领班离开了莳冈家,找了一个地方独自生活,也许如三好所说开了小酒吧,妙子继续做西装,好像生活也算惬意。 幸子终于不需要为两个妹妹担心受怕,莳冈家重新恢复平静。

  《细雪》读后感(七):四姐妹,喜欢哪个?

  被问到的时候,我的坐标大概在三十几页左右吧。

  “四个姑娘,是幸子,雪子,妙子和悦子吗?”我痴痴地回道。

  那位鹤子派的朋友怕是默默拔刀了。

  一本描绘上世纪日本,不复昌盛的莳冈家四姐妹围绕着婚事情史等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图书馆续借期快过了,于是花了五六小时突击补完。

  简单说下人物吧。

  一开始以为的三姐妹也并不是没有什么依据,因为长房的姐姐和大阪的三妹是分居的,对于我这样草草略过的翻书人,一开始的确没看清楚这家庭的结构。

  四姐妹,一个比一个矮,却不一定一个比一个开放。

  朋友钟爱的鹤子约是最保守的,门第观念的产物。

  二姐幸子尚有开明之处,虽然自身不愿意,却常常作为中间者。

  三妹雪子和四妹妙子可能是全书各种矛盾的集中对象。而立的雪子,从头至尾被张罗着亲事;近三十的妙子,本有订婚对象却频频惹出事端。

  我们说,雪子是传统美的体现。她优柔寡断的性格,纵使不合年龄,也有别一番的纯洁美。而妙子,则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她推陈出新,似乎从来停不下新花样。

  然而,作者却同时展现了雪子的坚忍和妙子的早衰。雪子最终觅得良缘,而妙子却在远离家乡的温泉酒店悄悄生下孩子。这大概是作者赞贬的体现了。

  可我没有猜到结局。婴儿出生的同时死去了,是个漂亮得像娃娃的女婴。临成亲前,雪子开始拉肚子。

  是的,小说在雪子肚子的不适中结束了。

  《细雪》读后感(八):节奏慢慢,却让人欲罢不能

  小说很长,节奏慢慢的,却渐渐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一开始觉得作者未免太絮叨了一点,幸子三姐妹的衣着,打维生素B的针,鹤子和姐夫在神户的老家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封信都要一一讲到。看到中卷和下卷,才发现,就在这一个个看似繁复的细节里,树立起了一群丰满的人物。 最羡慕的当然是幸子,尽管为了妹妹奔波而失去了期待已久的第二个孩子,虽然因为雪子妹妹的亲事,细姑娘妙子的浪荡和欺瞒,大姐鹤子的冷漠对姐夫辰雄的盲从而一次次陷入失眠和痛心,但是她有一个真心喜爱她的丈夫和善良的女儿,一个尚算富足和闲逸的生活。而且尽管烦恼种种,结局各异,但四姐妹之间的感情仍然牵系彼此。 很喜欢贞之助的那句“旧婚旅行”,并没有说什么肉麻的话,却感受到了夫妻间真诚的爱意。 相比于妙子的特立独行,我觉得雪子更有意思。在陌生异性面前拘谨小心,接打电话声音甚至小到听不清,但是面对姐夫辰雄在父亲死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她尖锐反击。甚至玩起了小心眼,故意将姐夫上司介绍的亲事拖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时再拒绝,让姐夫下不来台。在面对妙子理直气壮的欺瞒时,她一针见血地列出一条条一项项,表达自己的不认同,尽管其出发点是考虑到妙子的行为与传统的道德观念门第观念不符,但是这种性格反差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最终雪子出嫁,对方是个世家大族庶子,又有著名的杂志社老板国岛夫妇加持,但是对方在战争年代甚至不一定有自己谋生的能力。很为雪子的未来担忧呢。 提到战争,第一次在国外的小说中看到抗日战争,或者更准确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果然侵略国家和受害者反抗者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尽管知道这只是真实地记录当时日本国内的平民态度,但是一想到那段历史仍然让人略有心寒。 拖了一个春节,终于看完这本书,看到结尾的时候甚至有点留恋着四姐妹和那个安静的关西风光。现在又拿起了之前半途而废的《蝴蝶梦》,不知道下一次写书评是几个月以后呢哈哈

  《细雪》读后感(九):我眼中的雪子和妙子

  看完【细雪】,我长呼一口气,三妹妹雪子终于修成正果!这个三十五岁的大龄温婉女青年,在婚姻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不知错过了多少机会!当然,可以说她眼光高,挑剔!可是面对那位条件极好的医药经理兼美男寺村先生呢?雪子小姐不是心仪的很嘛!然而,就在寺村打电话邀雪子去散散步时,雪子却犹豫着迟迟不接电话,原因据说是姐姐不在,不方便!好不容易接了电话,雪子半天在话筒里不作声,明明对人家有好感,却一口回绝人家的邀请,搞的这亲事最终不欢而散!气的那极力撮合两人的姐姐幸子直抹眼泪,用姐夫成之内的话说:“雪子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女性!”

  诚然,雪子温柔善良,照顾人一流!是个日本人眼中的古典美人!觉得“自己不愁嫁不出去,单着就单着呗!”虽然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上世纪40,50年代的日本,新旧观念急剧碰撞,西方新思潮不断涌入,纵然自个儿条件好,恋爱上也该积极,乐观,主动一些,最基本的,待人接物大大方方总要吧!可雪子恰恰相反!见到陌生人就脸红,看着还”阴郁“。

  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雪子的姐夫也点出了她的性格缺陷:性格上消极被动!所以一次次失败,也是必然。

  相反,幺妹妙子和雪子截然不同,妙子独立,主动,有自己的想法,还掌握了制衣技能,虽然早年经历私奔,和纨绔子弟纠缠,甚至遭心爱的人患病去世的打击,却始终不曾气馁,最终在自己的判断下,和一位平民调酒师结成伴侣!固然这个调酒师不富裕,旁人看来门不当户不对,可是两人自由恋爱,男方为人稳重,两人都有技能,相互是平等的,谁说不会幸福呢?妙子在旁人看作是”女阿飞“,但这恰恰是旧观念的偏见吗?而妙子身上更多的是新时代女性的气质,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所以呀,幸福终归是自个儿的事,冷暖自知,而这幸福,一定握在自己手上!主动,积极,不卑不亢,就是这样。

  《细雪》读后感(十):细雪

  关西的方言里,一户人家最小的女儿——妙子——称为“细姑娘”,姐姐名字叫“雪子”,细雪就是为这两个女孩子相亲为主题展开的故事。

  故事从“缺B”开始,所谓缺B就是缺维生素B,上世纪卢沟桥事件前日本一间民宅里的四位姐妹在这种似乎是迷信的医学知识里继续了为两个妹妹寻找夫婿的征程。那会儿日本的相亲显得非常的郑重,要互相调查双方的背景、资产,父母过世后要由姐姐姐夫充当父母的角色。话虽如此,雪子的多次相亲失败家里人又似乎并非特别嫌弃,至少在二姐幸子那里真的依然是姐妹亲密无间。幸子是四个姐妹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可能会让张先生有点意外。妙子固然风情万种性格独立,不过最后的篇幅还是暴露了那不过是一个假象;雪子有独到的古典韵味,算是妙子的反面,内向婉约,也很喜欢;固然有些文学作品里我会特别喜欢一些篇幅不那么多的角色,但这部作品里,幸子的大量篇幅很好的展示了这位二姐的魅力,算是两位妹妹的揉和体,对“美”有着足够的认知,相夫教子虽没有妙子那般自力更生的能力,但思想上却不会嫌弃那样有着超前意识的妙子,也不似雪子那般虽然才艺性格超群但不会表达自己,在维护联络亲属关系上却是能手,出嫁的时候虽然也有点不开心,但婚后的生活倒是能经营的有声有色。

  我想,对幸子这一角色的偏爱或许是作者谷崎润一郎刻意为之的,或许因为时代原因他有着男尊女卑的思想,但这并不影响他发现美书写美的能力,之前的其他作品是这样,这部长篇也是这样。这四姐妹势必能在他的过往生活中找到原型,看谷崎润一郎的生平,有那么一个女人对他的创作生涯有着重要影响,而《细雪》里幸子和丈夫写诗看戏等等文艺的画面或许就是他在记录他和自己的爱人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不徐不慢的书写节奏犹如作画,偶有加入一些转折非常大的情节犹如泼墨挥毫,但更多的仍是将细细雕琢的“美”一笔笔地刻在画布上。另外,虽然提到过一些关于战争和外交,但平民世界里似乎影响并不大的样子,我听过的一些作家关于这点的陈述都表现的很克制,政治生活对于平民的影响在书写的时候也要非常的克制,可以写,但不能过,大概就是细雪里的这个样子。

  中国的文学界有种说法是,一个作者能称为作家或者文学家,那他或她就势必要有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从这点上看,谷崎润一郎先生确实值得诸多文人和一些评审委员会的称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