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习录》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10篇

2017-12-20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10篇

  《传习录》是一本由王阳明著作,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页数:2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一):《传习录》笔记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功夫

  《论语*子罕》有言: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译为孔子断绝四种毛病,主观臆断走极端固执己见和过分自我。《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已为君子不像某一个具体的器具一样,只有某一特定用途,二十能体兼万物之用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制。省察克制之功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总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是用功,方能描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制,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传习录》读后感(二):难以下笔

  当我在云南旅行返回的飞机上读这本书。同行邻座的女同事问:这书是讲什么的?我回答说,我也说不清楚。我想告诉她哲学书,但与哲学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的书难以下笔评论,这本《传习录》便是如此。不是书不好,不愿评论;也不是书特别好,难以评论。有的书超出好与不好的界限。我对这本书无法评论,因为它超出了我所达到的境界,在它面前我是一个无知者,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太好的书,以至于我除了表达敬意,无话可说。这样的观点,不仅仅单指《传习录》,它同样适合于其他的道书。难以下笔的原因,在于古人所谓身心之学,口耳相传不能尽其意,而要感同身受。阳明子在《传习录》中所讲的,我无法确切传达出来。因为它深嵌于生命之中。我可以描绘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但一旦涉及到我自己,对自己生命的了解,如同惊鸿一瞥,少得可怜。我们生命的本体大中至正,无毫厘偏失。这是《传习录》的基调。阳明子到底是一个儒家。他正襟危坐,气象森然。我越读越感到,他让人噤口而不敢言。这是我第二次读此书,对阳明子的肃然,更有深一层体会。所以,我把它放入正在读的书之列,对我而言,这是一本永远无法读完的大书。有时你会对道学家难以忍受。当我再次读这本书时,发现无法卒读。云南雨中的松赞林寺尚有余绪,现在我沉溺于神秘的西藏歌谣,无法自拔,那是抛弃世俗之累的畅快。于是准备读一读一年前要读的《华严经》。

  《传习录》读后感(三):阳明心学之我见

  我不是学文科的人,之所以读《传习录》,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国的又一圣人王阳明。

  老实说,看完整本书,有些地方确实看不懂,特别是引经据典之处。下面,我只是谈谈自己看完书后的感想与启发。

  第一点,阳明心学将求圣的方法从外在世界转为了内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无所不知(外在),而是内心纯乎良知(内在)。我觉得这个理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静下心来,不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时,只要此心纯乎天理,认认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点,看完书后,发觉阳明心学与朱熹的理学,都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上的不同,对孔子的话诠释的不同。因次两派就吵架,不可安宁。儒生缺乏了对客观世界,对科技的追求。这也是统治阶级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点,对书中关于“求静”,“主专一”的看法很赞同,很警醒人。

  《传习录》读后感(四):阳明学中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可以按照现代语境,简单地解释为知道道理就要去实践,或者解释为从心而行,所有从认识论实践论等哲学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的意义都离题了,这些不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

  阳明学中重要的概念有几个,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这些在他与弟子的谈话和书信中都有详细著述,比如《答顾东桥书》《徐爱录》等节中

  在阳明学中,“知”为良知,知行合一为“致良知”,阳明学就是致良知的学问,阳明学是圣学,致良知就是一种圣人之学的道德实践的方法

  在阳明学中,知和行从来就是一回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能行,就是不知,因为良知是人人所具足的,理论上人人都可以为圣人,只是良知后天为人心的私欲隔蔽了,知行才不合一(其实就是不知)

  比如人人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但是为什么天下不孝子孙这么多呢,阳明的解释是心被私欲所隔蔽,就好像太阳被浮云遮蔽一样,有孝顺的心,那么就会有孝顺的行为,并不是做各种冬温夏清的仪节这就叫做孝顺父母,否则戏子也可以在戏台上表演出冬温夏清的仪节,但是不可以据此就说戏子是孝顺的,真正的“孝”是要顺着这颗孝心的天理,自然而然地就会有冬温夏清的行为,冬天会知道父母冷了要多保暖夏天天热会使父母清凉

  这是王阳明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对圣人之学解释不同的一个例证,心学和理学的分歧,实质上是对圣人之道的方法论的解释的不同,即对《大学》中“格物”一词的解释导致了心学与理学的分界,“格物”很重要,因为格致诚正为修齐治平的基础,而”格物“是圣人之学的开端,所以对格物的解释尤为重要

  朱熹认为格物是“穷理尽性”,比如拿刚才的例子,朱熹认为穷尽冬温夏清的仪节中这些“理”就是格物了,在阳明看来,这种理念本质上认为理在心外即知在行先,理是在具体事物中去求,这样一来将心和理分为两元,致使后代儒生把知和行分为两物,汲汲于在外物上讲求所谓的“理”,于自己身家性命毫无关系,圣人之道日渐不明,从而导致了儒学的衰落

  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解释“格物”的“格”乃是“大人格君心之非”的“格”,就是正的意思,物作“事”字义,格物就是正物,这些理本身是存在于我心的,即良知,只要不断地存养天理,使良知不被私欲间断,在具体的事中去致吾心之良知,就是知行合一,这也是《大学》中所讲的格致诚正的功夫真正的着力点

  在实际生活中,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的理念还是很具有发人深省的意味的,先贤的本意就是要让每个人能够依据内心的良知,让自己的心体廓然大公,做修身的道德实践即“致良知”,成为一个践行圣人之道的人,这样的人越多,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好,正如《大学》中所讲:物格而后知致,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传习录》读后感(五):我与花同归于寂

  勒奈·笛卡尔的童年曾有个很好玩的故事

  四百年前的夜晚,保姆抱着笛卡尔看星星,保姆告诉笛卡尔,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公主天天吃着糖。儿时的笛卡尔反问到:“那公主为什么吃糖,却不吃苹果呢?”保姆回答:“因为星星上有很多糖果啊!”笛卡尔表情忽然严肃起来:“你怎么知道星星上有很多糖,难道你去过吗?”

  上述到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大学里门生云集,智者高尔吉亚为了反对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抛出了怀疑论的三大命题:一、无物存在。 二、如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笛卡尔与高尔吉亚,就像阳明先生延续了陆九渊之说,当笛卡尔找到了那个爱吃糖的瑞典公主克丽丝汀,在直角坐标和无法想象的爱情挫折下,笛卡尔终于想出了“我思故我在。”

  这也是个怀疑论的命题,笛卡尔的神是建立在主观以上,要不然,当主观思想怀疑自己的时候,连世界都不复存在,一切都只是个幻想了,这也是个悖论,伴随着的几百年无休止的争吵,直到阳明先生被贬到贵阳龙场驿站那一年,《传习录》才初见倪端。

  天欲立其人,必先苦其心,而先生却不信天。先生觉得:心的强大才是最强大的。在龙场这个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先生才恍然大悟: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先生悟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更强大至圣,这就是阳明心学。

  再次追溯到2000年前,如果高尔吉亚还可以复活,那真的需要坐下来跟先生好好请教了,主题当然还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本我”。《传习录》会给出高尔吉亚三大命题的完整答案。

  —— 那年的春天,阳明与学生在山上春游,学生问:“先生,你看这漫山遍野的花,他们明明开着,难道说你没看到花,花就不开了吗?”

  先生笑了笑说:那时候,我与花同归于寂。

  《传习录》读后感(六):致良知 ------ 与近600年来唯一大儒并肩漫步于心中的原野

  “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阳明先生振聋发聩的一声呼喊,犹如近千年儒家沉寂黑夜中的一道灿烂的朝霞,将天地原本的质朴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每个人都可以做圣贤,何为圣贤?一句话:心中有良知,行动 “致良知”,即为圣贤!简单吧,但凭这个就能做圣贤?就能与“孔子、荀子、孟子..”一串串闪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阳明先生没搞错吧。

  等等,先等等,在该观点即将被互联网信息大潮淹没之前,我们首先看看“良知”,大家能给出这个词的准确定义吗?仔细一想这个还真有点难。我们看个王阳明门人的故事。有个盗贼光顾王阳明家中,正好被看门人发现,看门人劝解盗贼希望他能听从内心的良知,摒弃心中的私欲,弃恶从善。盗贼哈哈大笑:“良知在哪里?你拿出来给我看看?”。看门人说:“你先把上衣脱了,我指给你看”,盗贼把上衣脱掉,赤膊而立。看门人:“还看不真切,你把裤子也脱了”,盗贼犹豫了“这个,好像不太好吧”。看门人大吼:“这就是你的良知!”

  如果良知就是我们道德观念的第一反应,那根据道德的第一判断去认知和处事就能做圣贤了吧,这个也不难,我们平时也都做过呀,咋没有超凡入圣感觉?请扪心自问,我们能“时时”,“事事”按照心中的良知行动吗?老人跌倒在路边,你会不会顾虑“引火上身”而犹豫是否救助?为争取业绩,你会不会对领导员工说过违心的话,做过违心的事?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也可以为这些违背良知的事情找一大堆理由安慰自己,但是这样做好像并不能使我们“轻松”,通常掩盖一个错误就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错误,人们在私欲的迷宫里常常越陷越深,终生痛苦

  怎么做圣贤?如何致良知?阳明老师只告诉大家一句话:“理欲合一,知行合一”,“理欲合一”是不做“假道学”,不要当面“礼义廉耻”背后“坑蒙拐骗”(历史上这样的名人很多哦,还有很多兄弟运气好,劣迹没有记录在历史中),做人做事要听从内心的良知。“知行合一”我们举个例子,“实事求是”大家都知道吧,但你在工作中,生活里能一直坚持做到吗?做不到,代表你并不懂得“实事求是”,因为这个词所背负的责任和所需要的勇气还不了解,对这个词将带给你的新世界充满疑惑。

  大道至简,阳明老师用“致良知”指明了圣贤道路,但要坚持走下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首先要“立志”!没有圣人的志向就不可能在挫折面前坚持向前,其次是“格物”,圣人之道皆在日常事务之中,靠静坐冥想顿悟入圣是极少数智者才能达到的境界,在日常处事之中以良知为指引,再于行动之后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逐渐存养心中正气,终能回归本真,达天、地、人合一之境。

  2013年11月24日作于杭州,愿与各位爱好中国哲学的朋友共同探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