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经典读后感10篇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是一本由华杉 / 华楠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一):这本书让你更好理解脑白金和恒源祥
小时候很讨厌“恒源祥”,总是在黄金时间连播三遍“恒源祥,羊羊羊”,画面很丑,声音也不好听。之后脑白金就开始风靡神州大地,到处都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现在我已经工作多年,每次和爸妈看电视,一看到一对老人在电视说: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我就想转台。好像如果今年我过节没有给老爸老妈买脑白金,我就离“十佳孝顺女儿”奖牌又远了好几步。 长大了看了一些营销方面的书,觉得这两个广告虽然很讨厌,但是传播力还是相当厉害的。再看了史玉柱的自传,这个穿衣很潮的大叔做广告还是很有一套。看了华与华的方法这本书,更觉得脑白金这个广告做的好了。
” 宣传的力量来源于重复,这是一切政治宣传家的常识,但却往往被企业品牌营销部门所遗忘。P336) 脑白金从面试到现在,广告词基本没有变过,都是一句经典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刚开始是由姜昆来讲,后来就是卡通大妈大爷上来跳舞。不管出来的是谁,背景音永远是“今年过节(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个重复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小学生都知道这句广告词。 从这个侧面也说明了一个企业不能轻易的更换自己的slogan. 换一次slogan基本上就意味着前任slogan的投资全部打水漂了。。。。
”品牌超级话语,不仅要口语,而且要“套话.P109 。套话简单理解就是顺口溜和大白话,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华与华方法说传播的关键在于传。传播不仅是我们去播,更是发动消费者替我们传。广告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消费者听,而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去说给别人听(P344). 脑白金的slogan完全符合这个标准。
书里面还一直强调,一切行为都是从”节省成本“角度来考虑。从成本上说,脑白金和恒源祥的重复性广告性价比最高,短短十几秒,一句话重复好几次,哪有比这更节省成本的广告啊。
385价格定位是营销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影响价格最大的因素:第一是你想卖多少钱;第二是你选择哪些销售者以及如何和他们分配这些钱;第三是你如何让消费者同意你的产品值这么多钱。我们经常看到同样品质的东西不同品牌价格差几倍,这价格是你做出来的,不是“了解”来的。
323 乔布斯时常引用的话:“聪明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奥格威说:“搜寻全世界,把最好的创意偷来。”
75 津津乐道设计有多深的“文化内涵”是没有意义的,设计没有“画外音”,消费者没有机会听到你的解释。
53:如果一个设计师过来向你汇报说,他做了一个设计。你就问他:“你做了个什么设计?你说!”如果他能通过描述就能让你的脑海里出现准确的画面,这是一个传播成本低的好设计。如果他说:“没法说,你过来看嘛!”那就证明这设计的传播成本比较高。使用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二):是笔记
产品本身就是企业的“自媒体”,是品牌最大的媒体。
自媒体工程
自媒体不是微博、微信,而是你的产品、包装、工厂、员工……你所有的一切,把他们和它们全面媒体化,在完成全面媒体化的自媒体工程之前,不要考虑投放媒体广告。
品牌超级话语不是说一句话给消费者听,而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去传播给他的亲朋好友。
华与华广告传播三要素:到达率、传达率、仪式性
全球化是在每个市场都能本土化,而不是在每个市场都机械的一致。
要研究消费者对商品的态度。如果盲人摸象去研究“消费者为什么会喜欢脑白金的包装”,得到的结论全是错的,甚至错到要指责一个民族的品味、素质的地步。
包装设计是为了获得陈列优势,在电子商务时代,货架陈列优势的含义有所改变,屏幕成为货架,PC屏、手机屏、平板屏和正在兴起的大屏互联网的互联网电视屏。
广告版面当货架用,货架当广告位用,包装当海报用。
华与华15秒电视广告创作标准:
1、 让人记住品牌的名字
2、 让人记住上牌的样子
4、 建立品牌符号和企业战略优势
没有媒体能骂垮一个产品,当产品出现问题的时候,坦然地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就是品牌之道。
这个社会知识的前沿往往不在政府、学校或研究院,而在企业,因为只有企业才有这么大的资源和那么大的动力去投入知识的探索。如果你没有机会承担这个使命,也承担不了这个使命,无法成为一流的企业。
一切行业都是咨询业,一切公司都是咨询公司,是顾客的咨询顾问。
比发展更高层次的是生存。打造百年企业,不是持续增长100年,而是100年后还在。在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叫作永续经营,永不出局。需要不断发展出新的牌,做到永远对这个社会有价值,永远思考下一个拳头产品,权威专家和梦想化身。
所有战略大多只是根据那些与实际并不完全相符的预想来确定,而许多涉及细节的规定根本不能在事先做好。战略必须到战场上去,以便在现场处理各种问题,并且不断对总计划做必要的修改。所以,站路而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的工作。
制定企业战略,最有远见的思维方式,就是从思考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开始。
产品的本质是都买理由,产品开发就是营销创意。可以为任何行业创业开发新产品。
战略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植入企业的每一个行动中,让每一个行动,都具备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包括企业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产品开发、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广告创意等,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
无论是什么战略和定位,最终都要落实为具体的创意,才能成立,才有具体价值。如果懂战略的人没创意,或者有创意的人不懂战略,那他们的懂战略和有创意都是假的。所谓“大方向定了”是不存在的,没有具体创意,战略等于零。
以品牌顶层设计的理念,从传播角度制定的战略,开发的产品,天生就能传播。
调研的目的一是决策参考,二是创意启发。而很多人把调研做成了找依据。所有的调研都是盲人摸象,所有的调研都并不可靠,特别是调研数据,往往是错误的问题决定了错误的答案。
如果调研报告就能保障我们的决策质量,那经营就是科学,而不是艺术。调研的关键是了解消费者的故事,故事里有时间、地点、过程、情绪。
在一般情况下,人只愿意讲述对自己有利或社会所喜欢的动机,而阴霾对自己不利或社会不喜欢的动机。行为的内心动机不可能毫无阻碍的表露出来。消费者这种“说谎”在调研中经常发生。
直接询问“为什么”的方法实际是让用户回忆过去的行为动机,而回忆往往是不准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问题决定答案,很多所谓调研,你根本不用出门去问,因为问题出来的时候你都知道答案是什么了。
人们买一件东西并不需要相信,他只要对你的承诺感兴趣,就愿意试一试。相信是使用之后的事情。相信广告与否,是个伪命题。
调研时策划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工作。就像军事理论中所讲,宿营和行军都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不是战斗的间歇或准备阶段。世上没有客观的调研,所有的调研都是主观的。是先有假设预判,再有调研,调研是为了证实或打消预设,而不是交出一个任务。
调研就像战争中的侦察。拿破仑的侦察骑兵任务与别人不同。因为拿破仑每在战前,总是深思熟虑地设想敌我的各种行动可能,作出详细的战斗计划,这样,派出侦察兵的时候,不是派他去侦察敌情,而是直接派往他指定的方向,去证实或打消那坡轮的假设。
走上一条伟大策略的正确道路,你会有突飞猛进的感觉。半年后、两年后,没有那么突飞猛进了,而这时当事人已经习惯了突飞猛进,进步慢一点,就觉得或许换一条路可能又飞起来,就会放弃赖以生存发展的路径。事实上,没有更好的道路。现有的正确道路,是在新的量变中积累新的质变,坚持下去,才能够一统天下。
传播的关键在于传,传播不仅是去播,更是发动消费者去传。广告语不是说一句话给消费者听,而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去说给别人听。
消费者有四个角色,即消费的四个阶段:购买前、购买中、使用中、使用后
购买前:消费者从广告上,从亲友口中,得到它的讯息,或者在朋友家看到,先留了个心。
使用中:
使用后:可能会和亲友分享体验和评价。如何让他成为你的传播者,“值得回忆,乐于谈论”。乐于谈论非常重要,是营销创意的一个超级终点。甚至是一切广告创意的出发点。乐于谈论才能替你传播,品牌才有“传达率”。
分解这些环节和场景,每一个分解动作,都蕴含着营销传播机会和方法工具。
把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称为“品牌三度”是一个伪命题,更不能理解为品牌的三个阶段。
知名度永远不够。可口可乐知名度最大,但它也依然是最大的广告主。因为受众会遗忘,有没有可口可乐,对用户而言远远没有想象中重要。宣传的力量来源于重复,这是一切政治宣传家的常识,但却往往被企业品牌营销部门遗忘。知名度不是品牌的初级阶段,而是终极优势。知名度第一,等于销售优先权。占据市场最大份额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所谓做的最“好”的公司,或“声誉最好”的公司,或“顾客对它最忠诚”的公司,而是知名度第一的公司。因为其他指标都是相对的,主观的,而知名度是绝对的,客观的,就是知道这个品牌的人数,是可以数的出来的。
人们能否无条件的忠于祖国人民组织丈夫妻子,人们为什么要忠于你的品牌?忠于品牌是有条件的,人们忠于的是你背后被他们创造的价值。苹果粉那么狂热,当产品和服务不能领先,马上就会被抛弃。
永远不要想消费者忠于你,而是你时刻要忠于你的消费者。
营销4P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
品牌顶层设计:产品的设计、品牌命名、超级符号设计、对品牌知识体系的设计、梦想的设计、品牌文化的设计。
一个品牌,我们说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定在某些方面知识领先。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营销力量。
一个世界最领先的企业,一定代表了人类在某一方面追求的梦想,会成为大家在这方面梦想的化身,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整个行业和社会。(比如谷歌)
品牌文化,文化是人类历史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特指精神财富。打造品牌文化,设计品牌文化,就是要把人类上千万年形成的古老文化通俗化,符号化,添加到商品上面,添加到品牌上面,去传播,去销售。
——
没有一个师傅会因为教会了徒弟太多而失败,也没有一个师傅会因为徒弟太强而找不到饭吃。要立足于开放,因为开放的价值远大于封闭的价值。
人生就是不断的埋下伏笔,把耕耘和收获分开,可以粪土万户侯,也要记住莫欺少年穷。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三):标注
1. 简单地说,营销包含两件事: 一、让消费者向我们买; 二、让销售者替我们卖。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773-2775的标注 2017-03-15 13:07:05
2. 影响价格最大的因素:第一是你想卖多少钱;第二是你选择哪些销售者以及如何和他们分配这些钱;第三是你如何让消费者同意你的产品值这么多钱。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752-2753的标注 2017-03-15 13:04:29
3. 是研究消费者需求还是创造产品,乔布斯已经给出了回答。 不要给消费者他想要的,给他他需要的。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732-2733的标注 2017-03-15 13:01:33
4. 所以说营销是两件事:一是让消费者向我们买,二是让销售者替我们卖。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596-2597的标注 2017-03-14 13:03:50
5. “包装是品牌最大的媒体”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566-2566的标注 2017-03-14 13:01:37
6. 品牌价值,就等于价值定位乘以知名度。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541-2542的标注 2017-03-14 12:59:38
7. 最大的调研,就是生活的积累。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423-2424的标注 2017-03-13 23:33:37
8. 这就是调研的第四个陷阱——颠倒了企业的责任和消费者的责任,这就是本质根源。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373-2374的标注 2017-03-13 23:26:11
9. 再次,人的行为动机具有不同的意识水平,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动机可能是没有意识到的,自己根本不可能直接表达出来。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310-2311的标注 2017-03-13 23:18:45
10. 其次,用直接询问“为什么”的方法去了解被访者的动机,实际上是让其回忆过去的行为动机,而回忆往往是不准确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309-2310的标注 2017-03-13 23:18:39
11. 为什么问了“为什么”却得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回答? 首先,在一般情况下,人只愿意讲述对自己有利或社会所喜欢的动机,而隐瞒对自己不利或社会不喜欢的动机。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306-2308的标注 2017-03-13 23:18:30
12. (4)不要问需要消费者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277-2278的标注 2017-03-13 23:07:35
13. 产品开发,就是你提出一个购买理由,然后用一个产品去实现它。或者说你提出一个词语,然后用一个产品实现它。 先有词语,后有产品。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969-1971的标注 2017-03-12 22:42:33
14. 产品的本质就是购买理由,开发产品就是创意购买理由。把购买理由写下来,交给技术人员去实现产品。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951-1952的标注 2017-03-12 22:32:52
15. 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总结华与华的非竞争论: 一是盯住顾客,比盯住对手重要; 二是企业社会价值论,盯住社会比盯住市场更本质。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924-1926的标注 2017-03-12 22:27:53
16. 人性的弱点,就是总盯着谁抢了他的饭碗,不盯着谁给了他饭碗。人们总是忽视爱他的人,而跟恨自己的人斗得火热。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909-1910的标注 2017-03-12 22:25:15
17. 什么叫非竞争论?竞争的本质在于盯住顾客,而不在于盯住对手。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892-1892的标注 2017-03-12 22:19:28
18. 1. 企业政策,即我们对社会、对消费者的政策,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 战略路线图,就是大家常说的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怎么去; 3. 大战术,企业独特的经营活动方式,包括核心技术、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等等。比如丰田生产方式,就是一套独特的生产的大战术,还有研发的大战术,营销的大战术等等。对于华与华来说,超级符号就是我们的大战术; 4. 企业资源,对资本、人力等资源调动艺术的运用; 5. 流程、预案和工具箱,针对某些情况,制定方法、流程和标准去解决问题。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861-1867的标注 2017-03-12 22:16:04
19. 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特指精神财富。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471-1472的标注 2017-03-09 12:53:50
20. 不要看别人身上你不喜欢的地方,要看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对成功者做得不好的地方表示鄙夷,无非是一种阿Q精神,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让自己进步得益。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351-1352的标注 2017-03-09 09:00:00
21. 华与华方法15秒电视广告的创作标准: 一、让人记住品牌叫什么名字; 二、让人记住商品长什么样子; 三、给人购买理由和冲动; 四、建立品牌符号和企业战略优势。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341-1344的标注 2017-03-09 08:58:44
22. 当我们的品牌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我们在任何一次创作的时候,仍然假设人们是第一次听说我们,这是我们的创作秘诀。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337-1338的标注 2017-03-09 08:58:07
23. 把戏是能让你目不转睛地看,一字不落地听,全盘接收你传达的意见,并倾向于接受你提供的结论!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1324-1325的标注 2017-03-09 08:56:24
24. 什么叫产品,就是你找到一个超级词语,然后用产品去把它实现。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989-990的标注 2017-03-06 23:40:54
25. 你能不思而得,脱口而出,听到的人,也能入耳不忘、脱口而出地传给他人,这才形成最高效率的传播。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781-781的标注 2017-03-06 23:13:46
26. 符号的功能一:指称识别功能。 符号的功能二:信息压缩功能。 符号的功能三:行动指令功能。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70-272的标注 2017-02-10 18:12:16
27. 营销传播的目的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促使他做出购买商品的行动。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席卷中国市场10年的华与华战略营销创意方法》(华杉,华楠) 您在位置 #243-243的标注 2017-02-10 12:05:44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四):精彩绝伦的营销书籍
这是我看到过的,书单里为数不多的中国作者写的营销类书籍,并且写得非常精彩和有趣,有些案例简直让我看了想鼓掌。这本书中被我标注的内容,甚至多到了KINDLE提醒我超出上限,无法导出TAT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营销领域人士阅读后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体系和营销头脑中,以取其精华为己用。因此以下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希望可以给自己也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五):一个死销售眼中的市场营销
我是一个死销售的。死销售的有几个主要的工作:卖货,回款,骂市场部。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时常问自己,让你去干你应该会干的更2吧...
看过很多宝洁广告,经历过好多新品上市,跟市场部开过很多次会,听过很多次广告公司的提案,更朋友讨论过如何培育品牌。最近读了定位和这本超级符号。关于市场营销,记录几个自己认同的观点:
1,产品即战略,或者说战略即产品。所有营销方式/渠道策略的根本是产品,产品的根本是你的发心,即期望借由产品帮助人类实现什么或者改善什么。即便是做二道贩子也是在做产品,提供的是一种降低成本的流通服务;
2,品牌的意义(摘自华与华方法):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降低品牌商传播产品的成本,降低消费者的投诉成本。醍醐灌顶,做一个好的产品,通过品牌运作让更多的人知道,减少人类在使用该类服务时花费的试错成本,品牌的价值得到局限化;
3,发挥品牌的价值,降低品牌传播的成本,是营销工作的价值所在,一味拍广告大片,买播放时间的模式需要被改变了;
4,品牌的形象是在人们脑海中已有的形象中寻找(from定位)。品牌的形象不止是消费者如何认为,更应该是他如何向其他人传播。某B品牌,从“我们是德国第一的品牌”开始定位和传播吧;
5,传播是从品牌向消费者的单向输送,“播”+“传”的方式是在信息时代的品牌生存之道,也是品牌能够生存的方法。毕竟不是所有品牌都生在好时代或者死有钱死有钱;
6,消费者选择品牌,就是在选择某种心里暗示,某种身份认同或者某种社交圈子。所以某些只会做特价的品牌和某些盲目设定share目标的品牌,醒醒;
7,品牌的顶层设计(华与华方法):定位,战略,产品,广告,投放等等都是一件事情。对于传统强调分工/流程和专业化的大公司来说这基本不可能。那些小公司和CEO即产品经理的公司,有机会可以做到。
8,调研方法和对于消费者的理解:跟我在宝洁学到的方法论类似,一切以消费者为核心,将自己带入产品流动的整个过程。在实现手段上更加极致:不沉迷于数据,不要将企业的责任丢给消费者去回答,靠常识去感知(跟我们家Austin爷爷说的一样,他老人家也算是宝洁这种体制下的奇葩了)
5星推荐。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六):一句顶一万句
目前我还在看,每天只看一章,不敢多看,原因有二。
其一,好东西要慢慢吃,否则消化不良;
其二,好东西要慢慢品,学以致用,一以贯之。
如果看过刘震云写的《一句顶一万句》,读《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时候,你会有很多共鸣。这本书就是讲让你的产品、广告、品牌 如何能与你的顾客说的着。对,就是说的着;说的着就是一句顶一万句。
华与华方法讲嫁接文化,借力人类文化原型,一旦嫁接成功犹如获取了超级核动力。之前学一些讲杠杆借力的营销知识,借力于名人、借力于事件在营销上便能事半功倍,犹如自行车换成了机动车。读《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眼界大开,同样是借力,找到本质,能量来源就成了超级核动力。实在是妙。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七):华与华方法概括
这本书的观点对我来说,与其说是提升了思想,不如说是增加了共鸣。
毕业后一直从事营销策划工作,所以看了很多商业书籍,累积了一定的商业认知,并不断迭代。
对于这本书来说,有几点重要思想,做一个总结概括。
1,顶层设计。先寻找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企业本身的机会,结合自身的资源,确立解决社会问题的使命,用一句话概括表达出来。然后,根据使命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根据战略设计和生产产品结构和产品组合。
很多公司都是先有产品,然后推广,根本没有使命和战略,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华与华提出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中国企业尤为关键。
2.品牌需要寻找文化载体,产品的购买理由需要寻找文化载体。
3.商业的本质没有变化,很多互联网营销人员推崇4c,唱衰4p,作者给与深刻反驳,商业本质不变,营销本质不变,4p就不会变化。
4.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就是自身的媒体,产品本身就是媒体。设计产品和包装时,需要着重考虑消费者的传播。
5.企业三个层次分别是拳头产品,权威专家,梦想化身。其中权威专家其实就是由商品交易过度到现在的内容交易。当企业向社会传递所在行业的前沿知识时,就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塑造领导者的过程。
6.企业危机是提升消费者美誉度的关键时机,所谓威胁就是机会,企业不要一味地逃避。
7.调研不是为了验证,而是增加认知。需要营销人员接近消费者,观察他们购买的全过程。而目前企业的调研从问题和答案设计上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本质上是管理者的偷懒行为,将自身的工作交给了消费者。
8.作者在书的末尾提到,广告人应该是商业顶层设计师,而感慨广告人沦落到了现在比稿的尴尬境地。
我不太认同作者华杉的观点,广告人一定没有服务的企业客户了解自身的行业和产品。所以,广告人需要和企业家共同建立使命和战略等顶层设计。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诸如杜子健、张利、龚文祥等人唱衰叶茂中、朱玉童等传统广告人。
在我看来,很多优秀的传统广告人在战略、广告上是很优秀的,表现在企业战略方面,而新营销人以他们粉丝少的可怜为唱衰的证据,这本身就是不对的。
当然,传统营销人自身不断进化,不断进化成互联网人,他们是能够清晰认知到移动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一场社会革命。《港囧》背后的营销人杨石头就是从奥美出身的。依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客户找他。
总之,新营销人需要从战术层面提升到使命,战略的高度,而传统营销人需要进化为移动互联网人。刘慈欣说,傲慢是最大的无知,这个时代在极速发展中,今天你的思想很前沿,明天也就有人超越你,你本身就成为传统。所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和磨炼手艺才是关键所在。
个人公众号:任游子,欢迎大家关注,以便交流商业方面的认知。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八):单个项目咨询费超1000万,贵得有理
如果不是多看做了一册营销合集,把《新媒体营销圣经》和《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捆绑在一起我是绝不会单独买这本书的。首先名字太俗气,而且特别长。其次我觉得自己读过《广告人手记》《2小时品牌素养》《简单的力量》以后,所有企业营销类书籍不过是炒冷饭罢了。结果读了1/3就开始觉得自己被打脸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反而比《新媒体营销圣经》要大得多。在看书中途甚至产生了去华与华公司求职的想法,你说够不够洗脑!
读完书后去了解了两位作者,华杉和华楠。华杉曾著《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从书中也能看出来华杉对兵法有很深的了解。都说企业战略就是从古代战术演变而来,中国古代推崇孙子、吴起;外国推崇巴顿、克劳塞维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想要深入学习一个行业,了解它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华楠是出版人,也是电影联合出品人,对于广告有着敏感的嗅觉。所以本书才会强调“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事”,一个负责企业战略规划,一个负责广告输出,共同打天下。
另外,借用豆瓣@左思的这段书评“这部书作者谦虚称没有理论,其实有很深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都建基于作者每日坚持阅读的基础上。作者思考框架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索绪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王夫之、王国维等)、经济学(价格理论、经济解释、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以及激励经济学)、政治哲学(哈耶克)。”让我意识到,读书是最轻松的进步方式,后悔读少了,读晚了。现在一周4本的量一定要坚持下去,书中自有黄金屋。
————
品牌符号系统
书中说“符号是指一切具有携带意义的视觉形象、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味觉符号和嗅觉符号。”打造一个品牌,不如说就是打造一个符号,一个IP。在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设计好的虚拟情景,借助用户的潜意识传递或引发用户情感(如“开水冒烟”,给人的感觉很烫;“被咬过的苹果”,苹果手机/乔布斯)。一旦企业的符号系统被用户储存,那么在用户做消费决策时,会直接引导用户消费。
知识营销
书中提出“一切行业都是咨询业,一切公司都是咨询公司,都是顾客的咨询顾问。”这就代表这我们必须要把销售人员打造成不仅是只推销自身产品的销售员,而是能为顾客提供合适的产品,出谋划策。让顾客产生信任,并慢慢依赖,放长线钓大鱼。我想到了了环时互动的CKO金鹏远,老金在个人微信中常常荐书,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同时他提出的“CKO”概念在读书之前。产生知识,并能把知识分享出来,吸引潜在消费者。还有之前听人说过,想要学习制作奶茶最省钱的方法不是加盟开店学技术,而是去当地的原材料批发市场。原材料的销售人员会无偿的教会你奶茶制作技巧,目的当然是让你购买他的材料。提供知识,用知识来连接上下游。smart is new sexy。
播传
书中写到“当我们要写下一段“文案”的时候,就往往进入了书面语的思维模式。但传播和书面语无关,因为人们不会用书面语来说话交流,所以你写一句书面语,他可以读,但他不会用来“说话”,他也不会把这句话说给别人听。”其中书面语思维模式应该就是大多数自嗨文案的源头。写出来的东西只有自己明白,而且还沾沾自喜。比如文案曾经写过一个标题“D-day ...”,文案咬着“D-day”不放,说这词代表了诺曼底登陆能传达重大事件的意思,正合我们这次文章的意思。我说,虽然文章是要表达我们公司有了重大变动,但是“D-day”这个词不合适,除了你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当你的标题不能直截了当的把你要说的话传达给用户,写得再好都是自嗨。
同理,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会写很多次策划方案。早前写这些东西特别带劲,越长越牛逼,越复杂越容易忽悠人,再把专业名词通通往里塞,简直就是装逼利器。可是呢?有什么用呢?长篇大论谁看?现在我更愿意看简报,直白的几句话,把要做的事情表达清楚,准备做什么?怎么做?需要什么支持?能带来什么效果?这样就够了。不要动笔就进入“书面语模式”,莫要装逼。
企业思维
#成功是依赖惯性的
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你在我一米之外,我见到的也是3纳米秒以前的你。我们所眼见的都是过去。”放在企业的成功上看,也是一样,企业的成功并不仅因为当下他做了哪些事情,而是长期以来他积累了哪些。正如文中所说“往往一个企业,在营业收入达到巅峰的时候,反而可能是倒闭的前夜。为什么呢?今年你的成功是过去惯性带来的,如果你没有发展出在明年生存的能力,明年你就可能倒下来了。”很多人都在《创业维艰》里听过这样一段话“我睡得像个婴儿,每两个小时就大哭一次。我就是这样的状态,我经常头一天还觉得拥有整个世界,但是第二天我会觉得世界正在离我而去。”成功的企业家一定具有预测趋势的能力,因为企业的掌舵者不再是注意当下,而是要放眼未来,毕竟消费者的遗忘速度太快了。
#企业的战略框架(以葵花药业为例)
洞察社会问题:中国儿童的用药安全问题。确立使命:保护中国儿童用药安全,呵护中国儿童健康成长。规划战略、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非处方药、处方药、保健及健康食品、儿童个人护理、儿童医院。规划路线图:金角银边草肚皮,非处方业务先发建立品牌,处方药业务丰富产品线,建立儿童药专家体系及市场话语权,以专业背景、专业资源、专业话语权进入消费品领域,发展食品和护理品业务。品牌战略:葵花品牌、小葵花形象、小葵花妈妈课堂。品牌符号系统及包装设计:以小葵花形象为主体设计的包装。广告创意: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所有这些策划设计,是一个团队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一次性完成的,这就是所有事都是一件事,这就是品牌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
企业的“顶层设计”理论我是第一次听说,对我的启发很大。
书中说“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这就是顶层设计的概念。顶层设计不是设计顶层,而是从顶层开始,一层一层往下设计所有层。没有顶层设计,则任何一层都不成立。顶层设计,并不是一个高于所有层的设计,而是让所有层都包含了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理念不仅是营销设计,更是公司员工设计的理念。现在市面上岗位的分类越来越细,很多创业公司也有样学样,每个岗位来一个人,但是这种模式对于小而精的创业公司来说是特别不好的现象,每个人各司其职?我们应该有“顶层设计”的理念,一定要让企业员工先认同公司的发展理念,不然员工很难找到成就感,发展堪忧。
#市场调研
刚才已经说过了,我对现有的大多数报告嗤之以鼻。正因为报告有太多缺陷,比如你看到的报告可能是“结论反推过程”,也可能是写报告的个人总结和想法,最可怕的是写报告的人报喜不报忧,知道决策者的喜好,针对的写优点。那样只会让决策者盲目。所以不深入到消费者环境中的所有报告和决策,都是不合理的。
而现场的调查问卷和问询,也应该注意要说人话,一旦你进入了消费者环境。就像是从书面环境进入了口语环境。调查和问询当然也是一样,不要让消费者帮你做决定,更不要让消费者去思考,直接问消费者刚才做决定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得到消费者的购买路径就可以了。然后送个小礼品,相信你会收获颇丰。
#消费者
面对消费者,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两件事:1.消费者的需求;2.消费者的的消费路径。
关于消费者的需求,书中这样写到“营销教材上讲,消费者想要一个孔,于是买一个钻孔机,所以他要买的本质是孔,而不是钻孔机。如果有别的更方便、更便宜的方法得到那个洞,他就不一定买钻孔机了。”所以当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某样物品产生了购买行为,一定要继续深挖消费者为什么会产生购买,他们到底是想要一个“孔”,还是真的想要个“钻孔机”?
而刚才提到的消费者路径,其实就是消费者在发生购买行为时的所思所想。这种现场形式的调查胜过无数份报告。明白消费者的消费路径后,比你看多少心理学都来得真切。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九):回归常识
中国本土营销能诞生这样一部原生性系统思想作品,可喜可贺。
这本书远不止符号和创意,它其实是超越了广告营销的一部商业时代的哲学之书。
所谓哲学,对我而言,意谓回归,回归本源、回归常识。
人类所有的努力其实也正是不断地回归,从尘世放逐回归到伊甸园、从造作回归自然、从高楼望断天涯回归灯火阑珊、从成人复杂之心回归童心……尤其是知识爆炸的今天,常识被各种信息干扰遮蔽的时代,回归尤其珍贵和必需。
这部书就是一次回归。让商业回归到社会、社会回归到人,人回归到心,心归回的词语、词语回归到本然。听起来有点绕,但的确是一个不断回归本质的思考过程。很有胡塞尔把所有哲学判断用括号悬置起来、直面透视事物的现象学体验。
其一、价值回归。
关于企业的社会价值,本书提出了从产品到知识,再到梦想的三层进阶序列,是全书最让人振奋的段落,也是当下中国最急需的价值反思。马克斯•韦伯为西方资本主义找到的伦理和信仰的价值归属,新儒学大家杜维明也曾为中国商业文明寻找类似的哲学依据,他从禅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和儒家陈亮、叶适等事功学派寻找佐证,有些道理,但多少又有些隔。本书让企业回归到生产产品这个本然位置,从满足实用需求出发、提升到确立知识权威、最终实现社会梦想。扎扎实实、稳稳当当,有一种血脉贯通的舒畅感。
另外,这部书里,有西方哲学、语言学、传播学、符号学、军事学、政治学、设计学,也有中国的儒释道和兵家、诗学,反倒是广告学和营销学援引比重很小。各种“学”又浑然一体、各得其所,也是一种“功夫在诗外”式的思想回归。
其二、思维回归。
华与华方法有很多逆向思维,变传播为播传、变说服为主动、变产品先行为创意先行……乍一看,违背常理,像禅宗公案。但人大多时候都在骑驴找驴,有价值的思想往往不是顺向发明了新事物,而是回头发现的原初点。这些年“自然”、“道”、“平常心”这些词语被无限度泛用、滥用、乱用。但真正能靠拢这些词语本义的思想和修为少之又少。就像“道”的本义是路,人人都在走,但“百姓日用而不知”。华与华的智慧高点就在于对这种人人遵行、却人人不知的大道的发现和指明。尤其是关于市场调研的“情境式”方法,让人眼前大亮,是中国古老的“观照”法,也是让我联想到胡塞尔以及海德格尔的原因,回到事物本身式的现象学逆转和回归。
其三、创意回归。
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但现代商业文化和广告创意却不但求新求变求奇求怪。这部书是近年离“自然”最近的一次阅读体验。它从缭乱的创意奇想回归到语言——人的生存之家,继而去发现和唤醒那些具有恒久原力的古老词语,朴素、原生、深厚。在本土营销广告学中能见到这种超越技巧、达于哲学和诗学境界的广告追求,有点意外,但这其实是中国人必然的美学回归。所谓返璞归真、大巧若拙。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读后感(十):要找适合自己的东西
文字挺朴实的,有时候还挺逗乐的。可能有的人不认同华与华的观点,认为套路俗气了,但不得不说,在中国这个社会环境下,套路还是很管用的。一页页翻书,渐渐发现里面的每一广告我几乎都记得(我并不是喜欢看广告的人啊),所以我想这本书,还是有些许作用的。
曾经在豆瓣上参加过一个看广告猜是什么广告的活动,当时感觉还挺新颖的,觉得这广告做的真牛X。现在看来,这些广告其实应该是失败的,花了大把的钱,请了顶级设计,但到最后,受众连这是卖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白搭吗?其实弄个很有创意的广告,只是为了不被说俗气,但却来不及传达广告的更深层含义——我要卖XXX。与其这样浪费钱,不如情愿被说俗气,还是要努力做个能被记住产品的广告,让人记住产品(不是代言人是吴彦祖,吴彦祖好帅balabala之类),不是这个广告好有趣(描述某个场景,却忘记场景里的产品)。
看看他们这几年做的,葵花儿童感冒药、田七牙膏、珍视明滴眼液……说不上惊天动地,但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了。我们国家常常说的一句话,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条路。做广告营销也是如此,不适合自己的,哪怕再高端大气上档次,也是无用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