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卑与超越》的读后感10篇

  《自卑超越》是一本由[奥] A·阿德勒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元,页数:2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自卑与超越

  作者是少有的弗洛伊德派出身但不算是他的弟子的人,连大名鼎鼎的荣格也曾经是弗洛伊德的“皇太子”。   但作者还是与荣格一样从弗洛伊德派脱离出来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此书算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从中其实可以看出对弗洛伊德理论不同之处。其实与荣格一样,怕是对泛性论和童年意识有所保留,我也有相同看法。   作者在此书中并没有使用童年性意识,反倒是提出了自卑情结。即缺陷,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也许性意识也算吧。这种自卑情结影响到了成长之后的精神状态。当然这种缺陷只是一种情结,而非文字学上的缺陷,事实上有许多人反而从中受益,成就一般人无法企及的事迹。作者不是批判自卑情结,只是提出它,认识它,换言之“有益则加勉,无益则改之”。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两年前读《自卑与超越》,分享读后感

  第一篇叫《生活意义》,你会怎么写?富贵于我如浮云?生子当如孙仲谋?归去来兮?…而阿德勒,则从儿童的先天疾病,被宠溺或被忽视出发,指出问题所在;并相信一切都可以改进,告诉我们:只有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人,才能够以勇气和较大的成功机会来应付其困难

  第三篇《自卑感和优越感》指出,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事实上,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眼泪抱怨,是破坏合作并将他人贬为奴仆地位有效武器。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极具弹性的。而神经病患往往会以各种方式达成优越感目标,如果有错,则是他们对优越感目标的解释。

  第四篇《早期的记忆》分析了许多案例,阿德勒的医者仁心体现在他对病患的明智态度上。作者认为,记忆并非出自偶然。人们选择性记忆,并准备用过去的经验应付未来。早期的记忆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和个人的主要兴趣非常接近,代表了个人判断“儿童时代,我世界就是这样”。记忆正确与否,倒是无关紧要

  第五篇《梦》,阿德勒作为个体心理学派的代表,公开质疑弗洛伊德学派的理论是被宠坏孩子的心理学。阿德勒认为,如果个人不希望用常识来解决问题,他便希望用梦所引起的感觉,来坚定他的态度。合作素养欠佳的人不会喜欢常识。在梦里,我们用隐喻和符号欺骗自己,因为坦率的语言会使我们无法避开常识。

  第六篇《家庭的影响》,阿德勒认为,母亲必须给予孩子丈夫社会生活相等的注意。她必须是孩子的可信赖人物,然后将这种信任友谊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顺便吐槽了弗洛伊德对奥迪帕斯情结的解释。父亲必须以良好的方式应付职业、友谊和爱情,不可忘记:他的责任不是贬低母亲,而是和她一起工作

  第七篇《学校的影响》提出,在学校,孩子们更多感受竞争,而非合作。教师如果把性格和智力的发展全部归于遗传(宿命论),那他的职业是无望的。只有想逃避责任的人才坚持“性本善恶”的想法。兴趣是心理发展中的最大推动力,而妨碍兴趣的,是灰心或对失败的畏惧。我们需要独立、合作、而充满勇气

  第九篇《犯罪及其预防》,阿德勒指出,人类总是挣扎着要由卑下的地位升至优越的地位,由失败到胜利,由下到上。事实上,这正是凡勃仑对“势利”的定义。这种追求无可厚非,然而罪犯往往只追求他私人的优越感,对别人一点贡献都没有。他不和别人合作。他是懦夫,逃避着自己觉得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十篇《职业》注意到,那些品学兼优学生,在毕业之际却对以后的生活没有一点主意。这些孩子大多野心勃勃,却不肯真正与人合作。从儿童早期便开始的训练,在天才身上尤为明显。对全人类的共同福利有杰出贡献的人,才配称为天才。天才是人类中最合作的人,但他们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易于合作。

  第十一篇《人及其同伴》指出,人类最古老的努力之一,是和其同类缔结友谊。不管是婚姻,宗教,还是政治,合作都是最重要的。最高程度的孤立可以用疯狂来代表,他与别人之间的距离比任何其他人都要来得遥远,也许只有自杀者堪与比拟。医治神经病患的一个良方是:记住,每天你都要设法取悦别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首先,做到“自己的最好”;然后,成为“最好的自己”。

  【以下只是读者的一些支离破碎感悟,仅代表个人观点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所以自卑并非坏事,并不是懦弱或异常的象征。实际上,自卑感是隐藏在所有个人成就后面的推动力,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

  做你自己,不要去模仿别人。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提不起劲儿来,觉得自己不幸福了。因为当下我的心境我所追求的和现实要求我努力与付出方向一致。也许现在的我在某些人眼里应该是幸福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幸福的定义是学业有成,所以身为清华学子的我就理所应当是幸福的。可是我自己呢?我应该把幸福定位在哪里呢?——内心不求太多,充满好奇,常怀感恩

  我喜欢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最看重的是什么。

  即使这部分的我你不喜欢,但那不代表我的这部分就是坏的,就是应该被抑制,摒弃的;即使这部分真的是我的缺陷,但那是真实的我的一部分,它是我的一部分,因为人无完人,我有权利拥有,也注定会有缺点。我可以尝试去发现,认识,接纳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的观点去改正,但是我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这部分感到负罪,甚至去压抑隐藏,试图摒弃这部分的自己。

  在一个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由于受到成长经历的局限,个体必须依赖外人的评价,并逐渐将这些评价内化,从而慢慢认识自己。因此,我们小时候特别在意家长老师或周围同学的评价。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一定水平后,对于自己各方面能力都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此时自己各方面的表现也相对稳定,因而已经能够对一件事情建立自己的判断,因而别人的意见就会仅仅作为参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应当因为他人的赞扬而过于洋洋得意,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否认而过于耿耿于怀,因为我们心里有一杆秤,不会过分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我们很清楚自己做的如何。

  也因此,我们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最重要的是能否让自己满意,因为最具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自己,自己才是每件事情的亲身经历者,一件事情做得如何,只有自己才最明白个中滋味

  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凡事一帆风顺,生活的磨难与考验会不经意地降临,这不是个人主观所能控制的,我们所能够把握的是面对挫折时的心态。一个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历练出来的。

  不要去盲目羡慕、崇拜那些各方面总是表现优秀、经常得第一的人,因为这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一个能真正适应社会、环境的人不一定要在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完美。经历过一些挫折,并经过自己的调整与努力重新回归到良好状态的人,才能更加理性从容面对人生得失

  首先,做到“自己的最好”。然后,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总能找到比自己更有钱、更漂亮、更有才干的人,所以一定要把目标定在自己能比较容易达到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太成功的地方,不要总是羡慕别人,要以一种更积极眼光去看待别人和自己的长处。

  【“投射”的心理防御机制】

  某些人认为在被拒绝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跟自己是一样的。而且他们往往对被拒绝的后果充满了可怕的想象:她会无地自容;她会被排斥——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没有人喜欢她,也没有人愿意帮助她;她因此感到孤独痛苦无助

  但拒绝起到保护自我完整性的功能

  那些无法拒绝他人的人往往是在抹杀或者模糊自我界限,从而丧失或者削弱了自我。无法拒绝他人的人往往内心对依赖有深深的渴望。他们觉得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他自己只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没有对方的认可,他们就会孤独无助,他们就会不复存在或者变得脆弱不堪。

  从小事开始“我能行”,不仅能说,而且能做,逐步积累成功的经验,时常对自己进行正面的暗示。

  【认识自己】

  反省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评价,让这些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肯定。“理想我”与“现实我”。积极的自我不仅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优势,也了解自己的不足与劣势,能够分析哪些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哪些是属于无法企及的,从而进行积极的自我肯定,向着理想自我迈进。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而这种差距正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为了装出一副完美的样子,我们的身体、精神和心灵都承担着重压。我们需要学会原谅自己,允许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私心和欲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尊和自爱。真正接纳自己的人,也会接纳别人。

  为什么我不喜欢我自己,是不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了?还是我总是专注于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上?

  直面自己的不足是痛苦的,尤其是仅仅因某一方面的缺陷儿产生的自卑感,常常弥漫开来导致全面的自我否定。为了避免被这种毁灭性的评价打倒,我们需要在冷静下来的时候好好梳理清楚自卑感的来源,让接下来的行动有的放矢,也便于在努力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自卑的补偿机制:

  直接型——克服这个缺陷,解决它。

  间接型——发展别的,绕过它,接受自己的这点缺陷。

  成功的补偿:以正确理解生活的意义为基础,获得人格的进一步完善,要用富有建设性的实际行动来弥补自身的缺憾。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不同的爱(基于《自卑与超越》婚姻部分的思索

  那种爱得死去活来,甜甜腻腻的爱是否是爱情?热烈激情能否持久?若不能,什么又会取代它?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的“爱情三成分”理论揭示了这样一张图谱:

  圆满的爱情=激情+亲密+承诺

  伴侣之爱=亲密+承诺

  浪漫之爱=亲密+激情

  愚昧之爱=激情+承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合作是最重要的——读《自卑与超越》

  话说这本书的语言特别通俗易懂,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好懂且最有兴趣读下去的心理学书籍

  阿德勒对自卑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情结。而自卑产生的原因是自卑者害怕自己行为不当,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成功目标订的太高了。我想到了《神经症与人的成长》里面强调的,“应该”是痛苦的根源。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非常相近。

  书里从三个生活问题(我们居住在地球上,被分为两种性别,必须和我们平等的人类交往)出发,强调合作是人类最大的使命,并指出无法与别人合作的人常常会是生活中出现问题的人。

  而容易在长大后出现问题的儿童一共有三类:身体器官有缺陷的儿童,被娇宠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

  尤其是关于被宠坏的孩子,我有点儿感触。书中说,“他们通常会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结果,当他进入一个不是以他为众人注意中心的情境,而别人也不以体贴其感觉为主要目的时,他即会若有所失而觉得世界亏待了他。(P17)”我突然想到了郭敬明小说有木有!他在《小时代》里面的那句“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简直神了!以前觉得很搞笑,现在反而觉得郭敬明完全掌握了我国青少年的心思啊!佩服!

  另外还说到被宠坏的孩子结婚之后的情境。“有时候,两个仍旧依赖在父母身上的人结了婚,他们会过分重视他们和原来家庭之间的联系,当他们提到‘家’时,他们指的是他们双亲的家。(P119)”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的家庭。网上有许多有关凤凰男的奇葩故事,而现在的新婚夫妻对原来家庭的重视程度似乎也比旧社会的时候强很多——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即使结了婚、也宁可和父母住一起而不愿回新家。结合本书,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现在夫妻生的孩子少、甚至是独生子女,父母自然而然地把全部精力放在子女身上,希望他们能服从自己、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兴趣,而这无疑破坏了孩子与社会其他人合作的欲望,而这种欲望造成了他在婚后,仍然觉得以前的家才是真正的归属,因为以前的家可以宠着自己,而现在的家却需要自己去付出。

  虽然阿德勒提到了之前所说的三类儿童,但是可以看出,他对被宠坏的儿童可以说是讨厌至极了(而对另外两种情况则更多的是抱以同情)。现在中国年轻夫妇的生活出现问题的新闻越来越多,这是不是和独生子女政策也有一定关系呢?

  在我们的城市里,儿童在家是独生子女,其中有许多从小就学会了和别人攀比,在学校又背负着升学、考试的压力,电视剧里吹嘘的也都是些英雄主义,儿童十分欠缺与别人合作的学习。在书里的最后一章,提到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作者觉得这种问题是无法由个人的反抗来解决的,个人的反抗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更大的力量来帮助人们改变整个社会的文化态度。我想,不仅仅是婚姻问题,在许许多多的有关合作的问题上,我们都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引导我们。可是,更大力量的所有者又……

  。书中反复强调,一个人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它不一定是对当时事件的客观记忆,但是别人却能从中了解到这个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定义,而早起的记忆更加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对世界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人的一生。(话说我好想让阿德勒帮我看一看我的第一段记忆啊~~)而我最吃惊的是,当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应该怎样面对这个世界、怎样实现优越感有了想法之后,他今后在自己的生活样式中,便不会犯错。即使在别人看来是很愚笨、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也是那个人实现目标的其中一种手段。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大家都好有心计啊……

  补1: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偶然看了一个短篇漫画。在次子出生之前,长子被父母宠爱、期待着。但随着次子的成长,他在容貌和才能方面都渐渐超过长子,父母的关注很快就转移到了次子的身上。长子对自己的弟弟心生恨意,一心想要夺回自己的地位,他逼迫次子发布令人不堪的照片,还用烧红的金属夹子毁了他的容。本来这只是一部内容扭曲的漫画,但结合这本书,突然觉得作者对长子的心理抓得很准。只是这样优秀的次子竟然一直对长子抱有憧憬之情,并且为了讨他的欢心而去做父母讨厌的事情(比如偷东西而进警察局),似乎有些不太合理了。

  补2:今天去图书馆的时候,听到两个管理员阿姨在聊天,没想到其中一个阿姨说的情况简直就是本书中所提到的典型案例啊!次子比长子聪明伶俐,父母对次子宠爱有加,长子没多久便开始有了眨眼睛的毛病。家长先带长子去医院,没有检查出任何毛病。医生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问他们,家里是不是还有个老二,他们说是。心理医生告诉他们,长子眨眼睛的毛病其实是为了能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我以前看心理学书籍,总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可是这次活生生的例子就在身边,不得不佩服阿德勒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啊!但是那两个聊天的阿姨说到这里,却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好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似的。而其中一个阿姨继续说,父母带着长子回了家,但是因为次子的聪明伶俐,对二人关注度不同的情况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任何改变。而长子因为有眨眼睛的毛病,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被同学欺负。这时,说话的阿姨发现我在听,于是我很尴尬地走了,其实我本来应该再在附近转一转、听一听的。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象着长子的未来:因为“有毛病”而被同学欺负,这大概将会成为他一生阴影的开始吧,也许他将会变为一个自卑的人。但是这个长子作为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即使直接告诉他,他也不会明白自己不是被眨眼睛的“毛病”所掌控,而恰恰相反,是他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掌控着这个“毛病”。可见在次子出生之前,就要让长子学会喜欢上未来的弟弟妹妹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更令人伤心的是,他的父母在了解原因之后还不反省自身,身边的朋友听说了这件事还觉得这很可笑。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也许仅仅只是一个信任或淡漠的眼神,就能决定这个孩子的性格和未来。而我们身边的许多家长,根本就不明白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现在太需要一本由心理学家写作的、教家长如何教育儿童的书籍了!太多的家长标榜着自己的对孩子的爱,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爱!然而更悲惨的现象也已经被阿德勒指了出来:那些最需要被教导如何与儿童相处的家长恰恰是最不愿意学习的家长!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六):读《自卑与超越》

  前两天读完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今个正好有空,便想着写个读书记录。因为对心理学没什么研究,只粗浅地了解过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所以也没什么高上大的评论,但好在阿德勒先生的这本书写的通俗易懂,让区区也能啰嗦一二。

  看译序上面说,这本书的原名叫做WAH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译名为《自卑与超越》,看完全书后,觉得这个译名也挺好,着眼的是书中所指出的那个life里面根植的东西,用书中的原文就是“我们在人类身上总可以发现这条巨大的活动线——挣扎着要由卑下的地位升至优越的地位,由失败到胜利。它从最早的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持续至生命的末了为止",只是比起英文名少了点指路“鸡汤”的味道,但毫无疑问,阿德勒在书中是想、也的确为了我指明了生活的道路,而这道路也就是他全书所围绕的中心词——合作和贡献。

  不怎么写书评,思路有些乱七八糟的,还是列一列点好了。

  -----------------------割分君----------------------------------------

  一、全文概览

  全书分为了十一各部分,但它们都是围绕着第一部分“生活的意义“中所提出来的构成人的现实三个问题来写的,这三个问题其实是人生在世的三个背景,也可以说是三条限制和法则。一是为地球资源所限制,二是身为人类一份子与他人共在,三是在男女两性别中居于其一。这三个问题对应的也就是职业、友谊以及爱情和婚姻。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便是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因为一个人的回答“表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个人概念”。这些回答纵然千差万别,但毫无疑问有高下之分,而划分的标准就是能否同他人合作、能否为自己的幸福和人类的福利做出贡献。而朝向这方的努力也正是作者给我们指出的进步之道。

  而在后面的十个部分,作者大抵都是围绕着这样的思路,从各个角度分析影响人类人格样式形成的因素,造成失败者的因素,造就正常人活着说积极意义上的人的因素,以及如何帮助失败者走上进步之道,如何帮助孩童塑造健全(这个词不知道用的合不合适)的人格样式。

  对于第二至五部分,即“心灵与肉体”、“自卑感和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我认为作者提出的是一个切入点,是帮助我们透过表面行为透视其意义的手段和方式,而后面的几个部分“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以后最后可概括为“人生三问题总括”的“职业”、“同伴”、“爱情和婚姻”,这些则是一些具体的情境和影响人格样式形成的因素(当然这些情境和因素可以说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总的来说,我对本书的内容分类就是这样。

  --------------------------分割君-------------------------------------

  二、下面说说我对这本书的个人观点,主要是一些不同意之处。

  这些是早上睡不着躺在床上随手记下来的,上面也说了我对心理学也只粗懂皮毛,这里的观点也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果有不妥之处,还望指点一二(当然,前提是有人看到(┬_┬)

  1、首先是对于人生的三个问题,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一个,即“人和自己”的关系——如何面对自我、接受自我、与自我共处。作者在文中也说了,人生三问题三位为一体,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其他两个问题的解决。当然如果把这三个问题都处理地很好的人,我相信他在和自我的相处上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就是一体中的三个位格终究代表的是不同的方面,我认为再加这么个“自我”也是可行的。看过一些相关的问题,不过都是哲学角度的,不知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2、关于心灵和肉体的关系。作者所代表的个体心理学是以整体概念来研究肉体和心灵的互动关系,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但在作者所写的这一章节,很明显地可以看到作者对心灵层次的强调,比如说心灵指明方向(当然也只有心灵能指明方向,虽然这方向未必是正确的)、情绪格调是生活样式的体现、身体形状的发展受心灵的影响、进步之道首先要求的就是改变生活样式,还有对儿童夜尿症的举。而肉体影响心灵的方面,作者则分析了有缺陷的身体对心灵的影响,而这样的分析最终也是之处心灵指向正确方向的重要性。当然我并不认为作者夸大了心灵的作用,心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在这里只是觉得,如果没有特殊考虑(如字数等)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多分析一些肉体对心灵的影响,比如说我最近心情低落,但为了不让自己那么低落,我咬咬牙去跑步,没想到坚持期间,我果然又精力充沛了,之类。啊,写道这里突然想起来,后面的内容里举了一个例子,好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生了一场病,病好了之后,他成了一个乖孩子。但我记得对于这个例子,作者依然是从心灵角度分析的——那孩子在病中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肉体对心灵的影响,我能想到的、并且也比较切题的是关于忧郁症的例子。这也是我希望不满意作者这部分的原因之一,具体内容在下一点说。

  3、关于忧郁症。在书中,有一段关于忧郁症的内容是,“一个人在责备自己时,他表现出来的外貌,其实他是在责怪别人的。……忧郁症是对别人长期的愤怒和责备,由于想要获得别人的照顾,同情,和支持,病人只好为他自己的罪过表现得垂头丧气,痛心疾首。”。当然,作者这样的结论也许在当时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书,那时候心理学和医学上的知识和现在完全无法比拟,为了对忧郁症的误解,贴一个前两天看到的科普文链接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016/?page=2#reply2848371,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身体疾病和遗传等都是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而这也是肉体影响心灵的表现。

  4、关于梦。这个和忧郁症差不多,毕竟现在科学比作者成书之际发达太多了。另外,作者不认为有预言梦存在,虽然这玩儿有点超自然,但预言梦真的是存在的!

  5、关于合作和贡献。这也算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了,合作和贡献的非凡重要性作者已经阐述地很清楚了,这里我想谈谈自私的地位。书中并没有对这一问题多说,但我琢磨着或许阿德勒对这并不赞同。但我认为自私和无私本来就是一体,人应当学会和人性的弱点共处,而非把其看做必须弄死的洪水猛兽。虽然在基督教中七原罪是消极的,但换个方面来看,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是人类么?

  还有作者谈到的一些在历史上有着非凡贡献的人。作者认为有些人(比如很多西方哲学家和艺术家,没点精神病好像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虽然在人格上表象除了不合作的潜质,但其对人类的贡献却肯定了他们的意义和价值。我觉得作者在这里有些以成败论英雄的意味,到让人觉得片面了。

  6、孤独。书里面没有谈到这方面的内容,但这对于一个人而言毫无疑问是不可逃避的问题,无论和别人合作的多好、对社会的贡献多大,孤独与我们如影随形,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跳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与孤独共处。这一点倒和第一点关系更大些。

  --------------------------------------君分割-------------------------

  本来还想贴个内容摘录,但看看这读后感的长度还是算了。书里面有很多精辟的观点,有些看得我痛哭流涕,因为它们戳进了我隐藏着不愿面对的、自欺欺人的自己。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七):评生活的意义

  文章开宗明义的指出,“意义”两个字就在于对于人类来说,这件是或者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产生了什么连接,与人有连接,才谈得上有意义,“意义”本身就是在解释对人有什么作用的一个词。

  继而谈到“生活的意义”,阿德勒的观点是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别人与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我们发现,较好的的意义都是对别人对自己都产生好处并且大家都通用,是别人能够分享也是别人认定为有效的。如果一个人只对自己感兴趣,而不与人产生连接,你会发现罪犯、神经病患者都有这种倾向。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一定会有三个方面需要涉及到:一是如何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使自己生存;二是人类都不只是只有自己一个,只要生存就会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连接;三是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要面对人类有两个性别的事实。这三个方面对应的就是职业、社会、性这三个问题,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方面之中。如果一个人在这三个方面都受到约束与限制,并且感到痛苦:工作不是他想做的,也没赚到多少,朋友也没有,甚至讨厌与人接触,对爱情与亲情绝望,那么这个人肯定觉得活下去是一件痛苦并且困难的事情;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三个方面都是顺利,那么他肯定觉得生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他也会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接下来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就正如能够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为别人解决类似问题,不然也谈不上是好的方法了。

  阿德勒的观点是有哪几种人是比较容易出现对别人不感兴趣,对别人产生意义的?一是有缺陷的孩子,因为自身的缺陷,他自始自终都关注的是自己,从来没想过对社会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反过来说,忽略了自身的缺陷,而想到想为别人做些什么,想在社会上留下什么的人反而比较容易成功。二是被宠坏的孩子,他只想到别人要对他做什么,他觉得天生就应该处在别人对他好的位置上,所有的东西都容易获得,当生活有什么巨大挫折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失落感,不会想去面对甚至是回避困难,他天然的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对他好,让着他才对。三是被忽略的孩子,如果母亲一开始就忽略了孩子,从而没有让他把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扩散到其它关系上,他就不知道合作为何物,对别人不感兴趣,那也谈不上在社会与人产生连接了。

  每种生活上的问题都需要与人产生连接,如果这种连接你处理不好,你对生活也不会有什么期待了,好的意义是对别人有用,别人自然愿意和你交往,不好的就是会损害别人的利益,别人自然也不愿意与你产生连接。当你感觉在这地球上没什么作用,没什么贡献,没什么连接的时候,生活当然是没什么意义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八):自卑有源,超越有道

  不足十天读完了《自卑与超越》,总体来说比较适合初学者读,对儿童教育感兴趣的也适合读(他是著名的蒙氏教育的理论基础),语言朴实,作者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具有启示性的道理。 作者认为,人一生都在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和他人的关系,也即友谊,这其实也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二是和职业的关系,也即责任,当然作者在提到和职业关系的时候,提的是能否胜任,我认为应该是责任;三是和异性的关系,也即爱情,当然现在爱情不专属异性了。另外作者提出,如果一个人与人合作的意愿、能力不断衰退,就会患上心理方面的疾病,而心理疾病正是病患的自我保护,这与人的生理反应何其相似,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万物同源、万物同道。对于儿童而言,以下三个方面任何一项都极可能导致一个麻烦的、难管的孩子,一是身体缺陷,二是家长的忽视,三是家长的过分溺爱。作为一个母亲,我很庆幸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读到这本书,孩子既是可塑的,又是不可强制的,就像河流,我们可以挖沟引渠,使之汇入大海,却不可筑堤垒墙拦截的它的去路。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九):你有没有想过“自卑”是个什么事儿?

  生活中,你是否会在一些场合或者遇到一些人,会感到压迫感、紧张、心跳加速、语音不稳、脸红等等?你是否经常借助物质或者其他手段强调自己相较于同伴的优越性?你心里是否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强烈或者浅浅的自卑?自卑是否压迫到你?你是怎么克服自卑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卑是个什么事?

  建议你读一下这本书。阿德勒不仅告诉你自卑是什么,也告诉你如何解决自卑的方法。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P42.追求优越感也是所有人类的通性。但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和性格特征的各种要求,都是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P57 。阿德勒从婚姻爱情、事业和友谊等方面谈起生活方式、社会感觉和合作等等。

  尽管我无数次被阿德勒先生温暖慷慨的笔触所打动,但这本书看完了印象并不深刻,我无法描述我读这本书时究竟学到什么,就像无法描述读书过程中心灵获得的舒展一样。只是我清晰地读书过程中,多次有欢喜甚至手舞足蹈的感觉。而且天知道我多么希望在10年前就能读到这本书!

  这本书通俗易懂。据说几个版本中,黄光国先生的翻译最不晦涩。呵呵, 我是在花开云影的推荐下读这本书的,好吧,我对心理学感兴趣,自花开云影在“我爱心理学”中关于自卑的讨论帖而起,最近有些一发不可收拾,沉醉其中。感谢花开云影同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