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学入门》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佛学入门》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0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学入门》经典读后感10篇

  《佛学入门》是一本由徐湘灵 等编著著作,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元,页数:2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佛学入门》读后感(一):写给有知识的人看的佛学入门

  这些年,佛学的书在大陆渐渐的多了起来。圣严法师的这套学佛三书卖的不错

  《佛学入门》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佛教和佛学的历史和教义体系,算是比较好的入门教材了。

  上篇介绍了释迦摩尼佛在世时的事情,也就是佛教的历史。中篇介绍了基本教义,解释了很多名词。下篇则讲述了修持的法门。

  这边书对于有些知识文化的人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在介绍佛教在印度的历史的时候,就比较了佛教和当时其他宗教的差异关系。这种介绍对“信仰”而言,好像并无太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吸引更多有文化的人来“信仰”倒是有些帮助。因为这种偏向哲学层面和社会科学层面的介绍,表现出了很强的“理性”,而非单纯的“信则灵”。

  而“无神论”的说法则更得人心。释迦摩尼佛也并非唯一的神,而是得道者之一。这比起万能的上帝而言,更加和现实生活贴切。佛陀的历史故事也让人有人间能得道的感觉

  在教义篇中,圣严法师介绍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以及以他流传的情况,包括藏传佛教的情况(活佛等)。

  从教义的根本上说可以概括为:苦,空,无常,无我。因缘论和因果论则构成了具体的逻辑链条。

  下篇的修行则讲,学佛者要有有出离心,慈悲心和菩提心。大乘的修行方法则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总体而言,非常完整和简洁的介绍了佛学的哲学体系结构,历史起源,现行流派的异同,以及日常修行的法门。确实是“佛学入门”

  一些名词解释的摘录:

  三宝(皈依三宝):指佛,法,僧。

  四圣诋:指苦、集、灭、道。

  道圣诋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五蕴:色、受、想、行、识

  十二因缘(缘起):无名,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修行的阶段:须陀恒果 - 斯陀含果 - 阿那含果 - 阿罗汉果

  《佛学入门》 作者:圣严法师

  总体评价:强烈推荐

  《佛学入门》读后感(二):我的第一本佛学入门书

  很早就像看一些关于佛教的书籍,谈不上我要信仰什么,其实我觉得在中国儒释道三家各有所取,看了之后关键是调整心态,这个最重要。我对于佛教一无所知,早先甚至分不清道教和佛教的人物,所以从网上先选择一些入门级的书籍来看。圣严法师的这本《佛学入门》在网上卖的很火,也有不少好评,先买来看看。我语文水平很一般,此书又似乎是针对那些已经接触了一定佛学教义的人所著(书中其实有很多是讲义,且很多地方多有重复嫌疑),加上佛教源于印度,那里的地名、人名读起来非常绕口,也不好记忆,因此综上所述看这本书还是很吃力的,也谈不上什么兴趣了。但还是老话,书是好书,本人愚钝,不解书中奥义,不能怨书的,看完一遍后,需要找一个安静的时日再次阅读,就像圣严法师在序中所说,对这三本书,只看一次是不够的,最好是一看再看,多看几遍。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佛陀示现,讲述佛教的产生过程。中篇为基本教义,讲述佛教的基本教义常识,多为圣严法师在各地的演讲讲义。下篇为修持方法,讲述一些佛教修持内容。其实很多地方读不懂或者理解不了,所以书看的既慢又快,只把一些我能看懂的肤浅之处做一总结,希望以后有能力更加深入了解本书。

  世界性的高级宗教,必定具备三个条件:教主、教理、教团。以佛教而言,释迦牟尼是教主,佛说的经教是教理,一代代传承的弟子所组成的僧团是教团。基督教的教主是耶稣,教理是《圣经》,教团是其门徒、信徒。回教的穆罕穆德是教主,《可兰经》是教理,信徒们是教团。

  佛教的创始人名叫悉达多,姓氏为乔达摩,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自从佛陀创始了教团之后,到目前为止大致分为两大系统,南方的小乘系统,北方的大乘系统(中国、朝鲜、日本)。它与世界性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并称为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与其他最大不同在于无神的教义,主张以合理身心,促进个人以及协助他人的人格之完成。佛陀修六年苦行,尚未悟道成佛,改用专心冥想的功夫,终于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成佛。成佛之后的释迦菩萨,即被称为佛陀,又被尊称为世尊、如来、释迦牟尼或释尊等。佛陀的觉悟最主要的就是四圣谛(基本教理)和八正道,而构成佛教的三大要素,总称为三宝,彻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释迦世尊是佛宝,佛所亲证的成佛之道是法宝,依佛法修行的出家弟子们是僧宝,这在佛家极其重要,信仰佛教必须是信仰佛法僧的三宝。

  佛教在印度经过五百年的流传,才通过西北印度,由中国的新疆地区,传遍中国,形成十三个宗派,到了近世,谈起中国佛教的寺院或僧尼,百分之九十九均属于禅宗。近代中国佛教出过四位伟大的高僧:弘一、印光、太虚和虚云。

  学佛需要体验。大乘菩萨的主要修行方法叫做六度。六度是用六种方法由有生死烦恼的凡夫这一边,到无生死无烦恼的那一边去。也就是从生死的苦海到达涅槃,从烦恼的凡夫转成菩提。就如同乘坐一艘具有六种器具设备的船,航向对岸成佛的路上去,这就叫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基础的修行方法不出福业、定业、慧业。福业是指布施与持戒,定业是指禅定,慧业是指智慧。持戒有两种层次,佛教的戒,虽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除了五戒,还有四种精进:已作之恶令中止,未作之恶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长,未行之善令修行。

  说实话很多地方没看懂,还是慢慢来吧,一切都急不得。

  《佛学入门》读后感(三):佛学——另一种方法解释世界

  以下内容转载自mistake《圣严大师的光辉》的最后一段

  他说的就是我想表达的。

  圣严大师的光辉

  mistake

  总得来说,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佛学并不是迷信,它不排斥神佛,但却区别迷信,它是宗教,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哲学,将其应用为一种能让自身心境平静的方法。圣严大师无疑是伟大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让我一个从未接触佛学的人,了解佛学的一些基本教义,并能让我产生了许多自我的想法。对于佛学,我有我自己的想法,难以达到充分的信仰,但是能够买到此书,并阅读之,证明与佛有缘。基于自身对心境平和和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对佛学知识的还会再进行了解,《佛学入门》让我有了这样的一个缘机。

  《佛学入门》读后感(四):佛学入门_学佛三书

  佛学入门_学佛三书_读书笔记

  http://www.alex999.com/buddhism_entry.html

  一、释迦牟尼

  二、何谓佛教

  三、印度的民族

  四、婆罗门教

  五、阶级制度

  六、《吠陀》

  七、恒河流域的文明

  八、新兴的宗教

  相反地,佛教虽在印度灭亡了,却在亚洲各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一大宗教,而且在印度的各种新旧宗教之中,唯有佛教发出的光芒使得全世界人类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崇高伟大。

  《佛学入门》读后感(五):从贪瞋痴走向戒定慧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曾与几个校友一同去河北柏林禅寺小住,过了几天暮鼓晨钟、念经诵佛、静坐沉思的生活,也由此产生了对佛学的兴趣。一度以抄写《心经》为平和情绪愉快事,也浅读过一部分《金刚经》。

  这本《佛学入门》是三年前在出差途中买的,当时快速翻阅过,总体感觉第一部分对佛教的起源有比较清晰简要的介绍,后面两部分关于教义和修持方法主要由一系列的演讲组成,不是很系统,看起来有些杂乱。

  最近重拾这本书,可能因为自己对佛教的相关知识基础稍微好了一些,再看后面的内容时能看出一些更清楚的脉络来,但对佛教的教义和日常修行方法有了更多一些了解,当然杂乱的感觉还不能完全消除。

  在佛教的起源部分,介绍佛教产生前印度的社会背景。当时社会存在着婆罗门(祀神的祭师)、刹帝利(武士)、吠舍(庶民)和首陀罗(奴隶)四个阶级,佛教的诞生代表着阶级平等的诉求。公元前560年,迦毗罗卫王国净饭王的王子悉达多诞生。悉达多成年后不以人间的繁华满足,进入森林遍访修行瑜伽的名师,经过六年的苦修,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并从此向人间宣传佛法(成佛的方法)。

  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是四圣谛:编辑众生苦恼,称为“苦谛”;苦恼的原因,称为“集谛”;若要解脱这些苦恼,便当断绝苦恼的原因,称为“灭谛”;如何断绝苦恼的原因,则当修行正道,称为“道谛”。

  人生的烦恼来源于对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执着,有此五种对象,构成了自我的观念;由于有了自我的意识作用,便引来了不自在不满足、不完整的感受;这些感受,就是苦恼。人生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坏、求不得、怨僧会、爱别离等。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六根对六尘,六根空,六尘亦跟著空。佛教的基本思想包括苦、空、无常、无我四个项目

  佛教的修行方法包括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所有修行方法的重心在智慧,得到了智慧,就是开了悟,即可摆脱烦恼。

  佛教修行的过程,就是从贪瞋痴走向戒定慧的过程。

  《佛学入门》读后感(六):读书笔记《佛学入门》:入门好书

  这是圣严法师学佛三书里面的一本,也是入门的好书。另外两本,一本是佛学群疑,一本是正信的佛教.推荐初入门的或者还没入门的佛学爱好者都去读读.

  以下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魔王代表了人类的丑恶相和烦恼相,梵天代表了人类的善良面和清净相.

  进入佛门之后,每天必修的功课,至少要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这是要求我们时时不忘自己是三宝的弟子,应当把三宝的教训作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针.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舍利佛听了这句就开悟了.六祖慧能听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

  我们对空间大小时间的长短产生出分辨认识,乃是由于我们在无限的存在之中,自我局限于有限的存在的原因,假如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下便进入无限的存在,和整个宇宙相等.凡夫众生的苦恼和生老病死,都是由于对于种种幻境的贪求、嗔拒、无智慧,故被幻境所左右,以致于深陷于幻境的有限之中。

  五蕴

  色:物质积聚

  受:感受、领受作用

  想:心理上的受取和分别作用

  行:起心动念的意志作用,对于合心的起贪欲,对于不合心的起嗔念

  识:意念或者意识作用,是心的主宰。类似于神教的灵魂,但是佛教叫做识蕴。人的善恶行为不是记载在冥王地府,而是积蓄在识蕴里,再根据善恶的轻重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四圣谛

  佛祖所说的苦諦,并非是苦乐的苦,而是指感受此种苦乐存在的本身,便是苦果的报应.接着便是四圣谛:苦集灭道.集谛就是伴随着追求快乐和贪欲的满足而来的种种渴望,从而陷入生死轮回. 也就是说,由于我们渴望快乐(欲爱)、渴望生存(有爱)、渴望无常(无有爱),使得我们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三界之中六道轮回。换言之,这就是我常说的欲求,有求就会有苦,而这个有求必定是偏离中道的.灭谛就是必须舍弃欲望、断除欲望、离开欲望,不使欲望有残存的余地,那么渴爱之心也就消灭了。集是苦的原因,生贪嗔痴恨;苦是集的结果,有欲求就一定会有痛苦,快乐只不过是假象;灭是道的结果,按照八正道修行,就可以离欲而断苦.

  十二因缘

  无明:是迷惑和烦恼的根本;

  行: 即造业,因为无明愚痴而起心动念乃至意识行为和实际行为,这里主要强调意识行为,因为起心动念皆已造业;

  识: 过去世的种种行为积聚业力,投入母胎最初一念就是业体的本能;

  名色: 进入母胎以后,业体的心识和胎身的肉体结合而形成名色

  六入: 在母胎中逐渐形成眼耳鼻舌身意.之后一切善恶行为的造作和感受都由这六种官能为媒介而达于心体;

  触: 出生以后,才开始接触六尘,进而产生六触,即:色声香味触法;

  受: 领受苦乐等情绪感觉

  爱: 由于对情绪诸如苦乐有分别心,从而喜乐厌苦、趋乐避苦,并且贪著五欲,即财色名食睡;

  取:对于所贪喜的事物,升起执著不舍的心理;

  有:有了爱和取,便有了求生存的欲望,如此便造下了有漏之因,于是有了生死果报。这个有,便是指生死因素、善恶行为的有漏之业;

  生老死:今世有了生死的业因,就会有来世再生的业果;色身五蕴的生老病死,死后再生再入六道轮回;

  这里面又可以划分为三世因果.过去世的两种因: 无明和行;现在世所受的五种果报:名色,六入,识,触,受;现在世继续造因:爱,取,有;未来世的果报:死,生老。

  那么倒过来看,十二因缘就是极其合理的:要想不老死,那就只有不生;要想不生,那就不要造作;不造作就是要放下爱取的欲念;要想没有欲念,那就得没有感受,不被苦乐所动就要六根清净,不与六尘有染;那最好没有六根,而六根都是名色,没有六根只能不投生母胎;投胎的力量是业"识",而这是由前世的行为积聚而成的,那就不要造业,也就是不要有有漏的善恶行为.所谓有漏就是指,身口意的造作,而这些造作无疑来自对我的执著,而无明就是这种执著的源头,总是贪恋和维护"我"的存在.而排除无明,就是要靠八正道了.

  八正道

  正见: 彻底明了四圣谛、四法印(诸行无常|诸受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正思维:正确思维四圣谛,基于正见,不起贪嗔痴等活动,也就是清净意业;

  正语:真语实语,不妄语,不两舌(挑拨是非),不恶口(粗鄙谩骂),不绮语(花言巧语、戏论淫词),以此来清净口业;

  正业:基于正见吃五戒十善,愿除一切恶、愿行一切善,清净身业;

  正命: 用正当的谋生手段,做正当职业赚取生活所需;

  正精进: 努力于对贪嗔无明的对治,毫不懈怠地精进地迈向涅槃.已生之恶使之速断、未生之恶使之不起、已生之善使速增长、未起之善令之升起;

  正念: 以不净观可贪,以慈悲观克嗔,以般若智慧克痴.培养正念,不起邪念,摄心制心,使之不受物镜欲念摇动.简要的不净观方法:种子不净,父母交合所致;住处不净,怀胎十月居于母体屎尿之间;自身不净,身体无非是四大所成;自相不净,眼耳鼻口等九孔都有秽物流出;究竟不净,死后腐烂化脓枯骨一堆.自此,自身不净,他身也不净,灭贪著之心.

  正定:遵循以上七个阶段次第修行,正念观想后即可入四禅八定,再加上无常无我无相四大皆空的观照,便可深定乃至进入灭受想定,自在解脱.

  佛学的发展,从五蕴的基础上,发展了唯识论的哲学观点;从因缘法的立场,发展了般若性空的实相论;从身口意清净的立足点,完善了戒律体系;从正念和正定的基本上,发展了禅观的思想.

  证悟阿罗汉的四果位

  初果须陀洹果:初见四圣谛,体证十二因缘,进入修学的预备功夫,到这个阶段,再经七次生死,便得解脱;

  二果斯陀含果:进一步证悟正见,解脱大部分烦恼,残存部分贪嗔痴,再来人间天上一次,即可解脱;

  三果阿那含果:不还,也就是说证悟了以后,贪嗔痴灭尽,死后往于五净居天(禅定中),禅定到了灭受想定,即可解脱,不会再到凡夫的生死界;

  四果阿罗汉果:解脱生死喽~~~

  僧团的六和敬

  身和敬:礼拜等的身业相同相敬;

  口和敬:赞咏等的口业相同相敬;

  意和敬:信心等的意业相同相敬;

  戒和敬:受持的戒法相同相敬;

  见和敬:佛法的见解相同相敬;

  利和敬:衣食等的利益相同相敬;

  中国近代四大高僧:持戒著称的弘一法师,念佛著称的印光大师,热心教育和弘扬教义著称的太虚大师,和以禅定著称的虚云大师.

  八风不动,哪八风: 利益、损失、毁谤、荣誉、称赞、讥笑、痛苦、快乐。

  出家人是僧宝,没断烦恼之前是凡夫僧,断了若干烦恼的是贤僧,将要断尽一切烦恼的是圣僧.一个开悟的人,能自觉到他自己是与僧宝不可分割的,所以也能自然而然负起了菩萨所应负起的使命.

  佛教的教义

  苦: 一个人不知苦,不经历痛苦,很难对自己有警惕,更不容易升起慈悲对他人产生同情. 苦可以分成八类:第一类,是苦苦,也就是生老病死,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第二类,坏苦,也就是诸受皆苦; 第三类,求不得苦,人生在世,最基本的是求食物、求衣着、求异性,其次若还有余力,才是求名望、求财富、求权势。一个人的能力越大,欲望也就越高。第四类,怨憎会苦,好景不长冤家路窄,所喜欢的很难保证长久不变,不喜欢的却偏偏在生活中到处出现;第五类,爱别离苦,有聚就有散,聚散本来就是无常的,何必造缘何必勉强。

  空: 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执著于事物本身的实体存在性,就是幻觉.其实除了因素,并没有事物,因素变,事物也跟着变.误以为有个实实在在的个体存在,就会把永恒的特性强加在人事物的身上.如此一来,又何必起贪心,对事物有不满怨恨呢.无实体性无自体无自性,如此而已.

  无常:既然了解了空,无常就是真理,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不变的,事物可以分为生、住、异、灭四种形态,从来不停留,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无我:人类的烦恼比其他动物多得多,就是因为人类有自我观念,都是没有实体没有自性的。什么是有我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只要你有东西是在你掌控之中的那就是有我的,事实上没有什么在我们掌控之中,就连自己的身体也会有衰老,更不要说外在的事物、心念,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何必执著。

  明因果,不堕三涂修人天善法;识因缘,撤除我见修出离法。戒可安身,定可安心,慧能从心起用。

  认识心可以分凡夫和圣人的等级,凡夫的就是相(事物形象)、名(事物名相)、分别(对名和相的判断);而圣人是正智(开悟的功用)和如如(佛的境界)。

  数息观破散乱,因缘观破愚痴。观察事物,先有相,而相是因缘和合的;名是标识事物的符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人生又逆增上缘,菩萨也会有逆行法门。那些打击你压迫你刺激你羞辱你使你爬不起来的人,都可能是逆增上缘,坚强的意志往往是从磨练中培养出来的。逆境往往使人成长。

  学佛要有出离心,出离心就是不执著不贪著,无贪就没有嗔恨进而没有愚痴。心的出离至少要离欲,不离欲是无法修定的。持戒就是保护自己,把自己防护起来,不要受外界的诱惑影响。不为己就是出离心,为己就是执著心贪著心。高僧的出离心完全是用慈悲心和菩提心来渡化众生的。

  学佛要有慈悲心。慈悲不是姑息也不是随便,是要用智慧来引导用善巧的方法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学佛要有菩提心。发心的意思是,本来就有,去撒甘露水,让他自己发起来。菩提本来就有,只是没有觉醒。菩提心就是清净的觉心。有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责任感加重,学佛就要勇猛。菩提心能坚定学佛的信念,健全我们的修行生活。

  在人与人之间要努力去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一切不为自己,这是菩萨道的基础,一切都为了众生。度众生,要先从自己有关系的人度其,不能度家里的人,责任在自己,第一,要检点自己,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第二,要看缘分,佛渡有缘人,不能度的人,要把他当菩萨来看。家里有人不信佛,不要当做魔鬼之家,越是这样的环境,越是要当做火中红莲,要八风不动,越要对他们好,越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直到死为止,你虽然无法度他,但是他却成就了你的道业。日常生活就是从平凡中体验真实的存在,虽然是假的,一切如梦幻,在没有解脱以前,假的也要当做真的做。

  有关僧侣威仪,可以参见《禅门日诵》以及《百丈清规》《禅苑清规》。

  菩萨要先试着忘了自己,专为他人,接着虽然每天为了救他人而工作,却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对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都忘记了,那才是真菩萨。

  开始修行,节制五欲很重要,眼耳鼻舍身所产生的情绪可以看做五欲。修行的人,要对日常物质生活要淡泊,不可被声色等五欲所迷乱,然后才能讲到主要的修行方法。大乘菩萨的修行方法就是六度:布施,法布施胜于三宝布施胜于钱财布施,救济人心而得解脱生死的痛苦才是大布施;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忍辱,忍受痛苦,更要忍受快乐,做到八风不动;精进,佛法的慧命正是我们要延续的活动现象,我们要不灰心不退缩的做下去便是精进的精神;禅定,就是要达到无的境界,但是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这个世界是假的,但是世界还是照常存在。禅定可以有三个阶段:第一是身心平衡,是小我阶段,有自我的感觉;第二是物我合一的大我阶段,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二为一;第三是物我双亡的阶段,没有小我,也没有大我,安心自在的存在着。最后就是智慧,分为闻、思、修慧。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烦恼越薄。

  定的功能,是将向外散漫的种种心理活动拉回到内心,并使之安静而达到物我合一,乃至物我双亡的心理状态。首先,要在平常生活里用功,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冷静的思考、要谨慎其言论和行动,是不是轻言妄语了或者轻举妄动了,要有安详的言行,做事情要专注。其次,就是坐禅的修行。调心的过程,最初是用念头去看住念头,最后做到被看的念头不起了,能看的念头也不见了,清清楚楚知道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内心却是空寂清凉不波动,好像镜子可以找出外在的事物,但是本身镜子是不动的。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传授获得智慧的方法,但是本身智慧是无法传授的,只能亲自去体验。

  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他代表观音(四臂观音)关闭六道之门,使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往生清净极乐净土的纯佛教理念。“六字真言”是观世音的名号,见于佛陀语录《佛说庄严宝箧经》和《华严经陀罗尼》、《六字真言经》等。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的闻声音法

  专念普听一切声音,不选择对象,不分别对象,由大至小,由近至远,不以耳根去听,让声音自己来;

  知道自己在听声音,也有声音在被自己听,此时只有声音和自己的和应,没有任何杂念;

  仅有时间而忘失了自己,自己已融入无分别无界限的声音之中;

  声音和自己双亡双照,双亡则无内外自他,双照则仍历历分明;

  佛法上要报四种恩

  第一种,三宝恩。其实三宝的恩是没法报的,三宝也不要我们报恩,只要以报恩的目标来修行即可;

  第二种,国家恩。安居乐业都是国家的功劳,要时常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第三种,父母恩。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是殊胜的缘分,不管是今世还是过去世和未来世父母,都要好好报恩。报父母恩,以共修的方式最为殊胜;

  第四种,众生恩。所有的众生都是恩人,要么是活菩萨,甚至有逆增上缘。从小到大所有事情都是众生和合才做得到的,比如吃饭,没有人种地哪里来的粮食,没有人加工,哪里来的碗筷。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得存有感恩的心,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善人和菩萨。世界上只有坏事,没有坏人。人做了坏事以后不再犯知错能改仍是好人,佛法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失望。

  佛祖说,人生即是苦报。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障不重不为凡夫。平常我们很少感到自己的业重,只有修行的时候才会生出切肤之痛,而深刻的体认到生命就是苦果。知苦才有厌离心出离心慈悲心,众生也都是如此的痛苦着,正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吃苦、知苦并实修,才会发出真正的慈悲心。

  人生在世,从生到死,有苦有乐。不过,乐是苦的代价,也是苦的开始,所谓苦尽甘来,所谓良宵苦短,都说明了乐的本身是用苦换来的,乐的情况不能持久,佛法成为坏苦。其它的生老病死被称作苦苦。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苦、五蕴织盛苦。五蕴织盛苦是指身心互相交迫而有生死的连续。

  慈悲的表现,不在于讨好殷勤,乃在于感谢恩人,原谅仇人,帮助苦人,救济穷人,调伏狂人,启导愚人,感化恶人,鼓励善人,鞭策懒人,醒觉迷人。那便是以全心关怀一切众生的菩萨精神。

  禅定先是使得我们的心念由散乱而至集中的状态,再由集中的状态而至统一的状态。到了统一的状态,便是定。统一的状态也有次第,由身心的统一,至内心和外境的统一,必须经过前念和后念的连续如项链,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样的念头,然后才能把前后念的间隔消化,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时即是止于一念,名之为定。到了连此一念也不存的时候,便是即定即慧。

  《佛学入门》读后感(七):怎麼,怎麼,莫非你是阿修羅。

  佛教。于我來說陌生又熟悉。

  陌生在於從沒深究或者作為信仰甚至生活習慣于我的生活里。

  而熟悉則是自幼耳濡目染道聼塗説甚至配合家人參與儀式。

  我尊重所有有宗教信仰的人,並且尊重他們的宗教需求。

  因為于我看來,宗教作為精神層次的話題,必須有足夠的自我感知以及神聖感。

  宗教與哲學作用于受眾身上,起了合理化以及規律化受眾言行舉止的作用。

  比如信眾放生,可以通過佛教的積善因得善果去解釋合理化其行為。

  故此我等凡夫俗子大可不必在放生等於殺生等科學問題上糾結別人的精神所得。

  既然我視宗教為有神聖感的時候,我很希望深入瞭解其中的教義以及邏輯。

  這是因為我在同一個宗教的一千個信眾身上看到一千種信仰或者需求。

  這又和宗教所強調的集體性需求以及集體性道德歸一是違背的。

  我在這種疑惑下讀了這本書。

  我相信我不會在讀一次這本書就能參透佛教的奧義。

  但是我讀完並不能解惑,甚至某種程度上我成為了逆行菩薩。

  也許我就是與佛教善男信女難免一戰的阿修羅了吧。

  【佛教的教義】

  佛教的教義:苦、空、無常、無我。

  苦,分為五類:苦苦、壞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

  之所以宗教被說為統治機器,一點也不為過,因為你一出生便給你定調了。

  佛教要求你吃苦,基督甚至一出生就把你當是罪人。

  這一點上面,就算我肯接受現實,我也不願意接受苦苦有別的不公平。

  苦苦,書中描述是生老病死,故年輕人因苦苦而皈依我佛的較少。

  於我看來這不是因為年輕力壯的問題,而是自我認知以及選擇可能性的問題。

  有句話不是說,人老了唯一的好處是年輕時候得不到的你不想要了。

  換句話說,年輕時候你得不到的你年老就會找個體面的藉口去接受現實。

  也許這是苦苦唯一的出路。

  壞苦,世相是變遷的,不可能讓你抓住一樣使你絕對可靠的東西。

  這個不吐槽了,讓國家社保局和你們說吧。

  求不得苦,這裡的求不得涉及到了換取關係。

  書中指有求必應的世間罕有,你求得之先,必須付出了相等的代價。

  這種心態和說法我覺得不可取,這是度人度己的一種美化。

  我寧願是說,如果你需要一樣東西,你到底能付出多少代價。

  起碼這是一種願賭服輸的冒險精神。啊,我果然是浪子。

  怨憎會苦,這個誰不知道。沒有愛哪來恨,不吐槽。

  愛別離苦,這個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感覺。

  故此宗教以及信仰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

  然而感情的事情正如莎士比亞所說。

  適當的悲傷是情感的真摯,過度的悲傷是精神的不理智。

  我相信在這個問題上會有多種的解脫方法,然而宗教的渠道總是帶有再遇見的幻想。

  世間每一次的相遇,都不過是久別重逢。:)

  以苦為出發點,定了基調再來談論得失,有種欠了別人錢然後談手頭很緊的感覺。

  空,包括了無常與無我。

  無常很易理解,就是幾率問題。買了彩票不中不要傷心。

  無我則是買彩票的時候你選擇機選的話,你人生少很多煩惱。

  書中說人類比其他動物更多煩惱,是因為人類的自我觀念比其他動物強烈。

  這是一個子非魚的問題,精神病人思維廣,弱智兒童歡樂多。

  在空這個問題上,已經不是遁世,是鼓吹低智化。

  【因果與輪回】

  因果並不是佛家一家之說,但凡宗教都有因果相關的說辭。

  因為因果這東西很容易將人類行為學的案例套上去自圓其說,比如多行不義必自斃。

  然而佛教最大的優勢是,將因果與三世一起說,配以因緣來論證是佛教的特質。

  因果顧名思義就是有因有果,互為條件想成。

  而因緣則是釋迦牟尼成佛前悟出的最大法門,超越了今生的一種法門。

  一杯水,你前半生喝1/3,你下半生就只能喝2/3,這是一世論的因果。

  一杯水,你上一輩子喝了1/3,這輩子喝2/3,你下輩子就沒有水喝了。這是因緣。

  然而因緣往往又不僅僅于三代,世世未娼代代為奴什麽的也有說法。

  有如娶了老婆生孩子孩子讀書娶老婆生孫子孫子讀書娶老婆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是超越了今生的考慮,在這個問題上考慮較多的,應該是今生患得患失的人。

  故因緣既能帶給你現狀的安慰和解釋,也能給你帶來前世下世的憂患。

  所以在因果與因緣相承之下,自圓其說必須有一個輪回的過程。

  若果說因果可以通過行為學歸類,因緣亦可通過邏輯論證,輪回似乎是無法論證的。

  在輪回問題上無法論證的話,要求我去接受輪回,我覺得目前我還沒到如此境界。

  倘若我今生無悔,下生為奴,是不是因為我前世是毛澤東?

  這種簡單的平衡是否能夠通過虛無的因緣關係,讓我放下對這個世界的愛恨?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是一個君子小人的問題,宗教對君子有自律作用,僅此。

  換句話說,輪回是一種源自宗教的內心的恐懼,也是一種赤裸裸的思維暴力。

  在法律尚未完善的古代,宗教道德對社會起了很重大的維穩作用。

  但是目前社會,要使一個人相信來生已經很難,輪回也就沒有了震懾力。

  故此,現代社會還在相信輪回的人,大約都是患得患失希望下輩子更好的一群。

  當然我也活得很失敗很屌絲,但是我能把握的就是今生,輪回於我太浮雲了。

  廣東話有句說話:等幾時,幾時我俾個官你做。

  雖然出家人不打誑語,但是這種空頭支票確實很難兌現。

  【宗教與法律】

  宗教展現給信眾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並且諄諄引導信眾向積極方面發展。

  但是另外一面亦通過畏懼來另信眾自律,以此適應社會,維繫社會穩定。

  在中世界乃至封建社會,這是低成本的通知方式,而且體面。

  但是目前世界越來越趨於法治,以法律的懲罰來代替畏懼。

  畏懼始終由心而起,而法律則是強制與每個人的底線。

  就如一個律師誓死為殺人犯辯護,這是他的職業精神,他下輩子會不會輪回為奴?

  價值觀多元化的當今,宗教有時候是一塊自我缺失的遮羞布。

  就如某個地方的人到省城務工,成立同鄉會抱團取暖一樣,互為寄託。

  亦如某某球迷組織一樣,一群人聚在一起每天喊口號,攻擊其他對立球迷。

  毫無疑問這是自我認知過程里的業障,好吧,業障也許不應該這麼用。

  末了。我也並不是攻擊詆毀佛學或者佛教,我只是覺得佛教的奧義無法說服我皈依。

  但我對每一個佛教徒來說,就是逆行菩薩,不斷質疑。

  也許他日某信眾得道超越輪回達到大慈悲無極狀態只是,我還是塵世一螻蟻。

  希望貴親有憐憫之心,不要讓我世世未娼代代為奴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