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1-11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本由[德] 叔本华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7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一):叔本华哲学简单批判

  叔本华的哲学体系,首先在第一篇中考察了自我的认识能力,认为单凭大脑的表象能力无法了解世界的本质,从而走向另一端:自我的意志核心。在第二篇中,他从自我的意志核心过渡到外在世界,认为外部世界的本质也是意志。下面我分别就这两点做出批判。

  首先,叔本华承认哲学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纯观察”的,那么这就缺少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手。手是用来作实验的,哲学可以发现逻辑的存在,但是缺少了主动实验,就无法过渡到科学。而我们如今知道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这已经大大超越了叔本华的估计(他曾说如果我们仅仅用认识能力去观察世界的话,除了得到一大堆表象和抽象语词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基本粒子”这个语词所指的那个东西,不是仅仅靠观察就能知道的,而且那个东西是外在于我们的心灵而独自存在的,没有实验数据,人们永远无法构想基本粒子的形态。实际上,叔本华的时代,人们尚未发现原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望着眼前的一堆颜色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猜想颜色后面的本体是“意志”这种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叔本华由于没有运用手(或者说实验)这个重要的认识工具,就认为在理性上是走不通了,才转向非理性的思考。既然他的理性之路走得不彻底,那么第二篇也就不用看下去了。关于第二篇,对人的意志和自然界的意志的考察,不得不说是非常独到的,不过我进来读了金观涛的《系统的哲学》,总算明白了生物的欲望可以用科学系统论的“反馈机制”去解释。牛顿的体系认为“一切皆力”,叔本华则刻意倒过来认为“力是意志”,而现在我们发现人的欲望可以用简单的化学力解释,这样一来我也就摆脱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意志”的缠绕,一切都清晰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二):我很叔本華。

  學的是哲學一類吃不飽肚子文化專業

  絞盡腦汁也記不住的紛繁複雜的哲學流派和思想家,走走停停看了若干本。放不下的還是叔本華。

  意志和表象這兩個概念幾乎貫穿了叔本華的人生哲學;這兩個要素共同構成了世界,但其中意志是決定性的,它是世界的本質,外化為一種無法滿足的又如空氣般隨處存在的欲求。因而從邏輯上說,世界的本質就是欲求,永無止盡的欲求。

  倘若人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求,那麼這就是一種痛苦,人生就永遠也無法擺脫這種煎熬。

  不能苟同的是他將社會描述陳一個似乎是處處陷阱處處黑暗的泥沼一樣,可惜的是,現代社會沒有美少女戰士那樣的永久正義的形象,不能有第三者將人拉出水生火熱之中

  這樣一來,人天生註定悲慘,並且毫無改變可言,一是無價值——因你永遠貪婪;二是不可能——還是因你,永遠有欲。

  但是叔本華在這裡顯然是矛盾的。

  把意志說成是痛苦的根源,而痛苦在他看來又是否定人生意義的理由,這顯然已經偏離了意志主義,不僅僅如此。叔本華認為,要想擺脫痛苦,就要實行禁欲主義,要抑制意志,這樣便可減輕痛苦,但是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而要想讓痛苦根絕,唯一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採取一種以否定生命意志為動機的死亡方式——絕食。連吃飯都不讓了,人生在世本能的行為都被叔本華要求給禁止,如此才能解脫,可見,他的哲學至此,也就是一種反意志主義了。

  寫到這裡,我想到了尼采的意志主義

  同是悲觀

  同是哲學史上的兩個極有個性的“狂人”,尼采把人的本質說成是權力意志,把人生的意義歸結為權力意志的不斷增長,同時肯定痛苦在權力意志擴張中的正價值——這就是尼采的“悲劇人生觀”——一種相對於叔本華而言更加徹底的意志主義人生觀。

  我倒更歡喜于追求這二者的混合。

  畢竟,將世界想的太為黑暗,和盲目的禁欲貶低,並不是好的;恰到好處的追求權力意志,浮誇虛榮一點兒,未嘗不可。

  我依然最愛叔本華

  人生已經夠不容易,睜開眼發現自己還好好活著,真是一種幸運。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三):摘要

  因果律(知性)和时空构成表象——直观是突然顿悟,不需要推理

  形成概念(理性)——可以计划交流——理性缺点——遗漏细节,只能从直观产生,不反应人的认知的本质,产生谬误,无实际意义。——理性不提供新知识。理性和思想不过是实现意志的手段,受它支配。

  主体和客体不是独立存在(量子力学的例证),而是表象中彼此相对而存在。

  4重根,就是存在的根据律:时空,因果,理性,动机。

  1,感觉有对比知道了空间(几何学)和时间(算术)

  2,因果律

  3,认识的根据--满足why的条件

  1,经验

  2,逻辑——前提必须为推断提供充足理由

  3,超验——

  4,超逻辑——

  4,动机

  哲学观

  科学是理性——对理性批判——不可能存在绝对由推论产生的真理(所以是主观)——科学的缺陷:从抽象推论和概念出发。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287363/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四):虚无不是“无”

  感想有点多短评写不下,不是书评,没资格来评论这本书,好好膜拜就行了。 首先我想没读过这本书的人,对于叔本华的一切看法都只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有误的。 如果因为看叔本华随笔而陷入虚无,看完这本也许能重新走出来。 最终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觉得叔对“意志”的反抗与佛教的“不执”很相似,就是说看透这个表象的世界之后再也不争了,不再去执着什么,否则只会带给我们无尽的痛苦和无聊。对意志的否定不是逃避痛苦,而且避免享受。自杀是愚蠢的,是对意志的强烈肯定,只是身体摆脱了痛苦,意志仍然是痛苦的。要么忍受痛苦,要么禁欲。 叔是宿命论者,把我们自由意志的完全自由也否定了,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将是必然的,要发生的迟早要发生。那么是不是就要放弃努力无所作为,一切顺其自然,静待命运的到来呢?叔说绝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只能在知道结果之后才能认识到必然性,在那个结果到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所以我们更应该抗争奋斗,这样在知道结果后才不会懊悔,也即是“尽人事,听天命”吧,要过一种无悔的人生。 虚无不是无,而是另一种有,无所不有。正如道家的“无为”乃是“无所不为”,当把表象看做“无”后,剩下的便都是“有”,并且是真正的“有”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五):既然是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期待

  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

  既然叔本华是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期待呢,在期待什么呢 ????????????????????????????????????????????????????????????????????????????????????????????????????????????????????????????????????????????????????????????????

  我觉得他作为悲观主义当中重要的人物,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却这么期待同时代的人认可他。

  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

  既然叔本华是绝对的悲观主义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期待呢,在期待什么呢 ????????????????????????????????????????????????????????????????????????????????????????????????????????????????????????????????????????????????????????????????

  我觉得他作为悲观主义当中重要的人物,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却这么期待同时代的人认可他。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六):他不是悲观,他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内在。

  叔本华,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我想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懂他,你在用你的过去读叔本华。他的观点与你冲突,你就要防卫。其实,如果我们把眼睛闭上的时候,我们从这个世界能够感觉到的全是感觉,其实,万物的存在都是一种感觉,你用你的感官感知这个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的背后是最伟大的存在,那就是精神灵魂,他只可被感知,不能被具体。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摸不到感觉不到,就觉得它不存在,这是很可笑的,也很可悲的,因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还不能把眼光放在更辽阔的地方

  一旦,你觉得这世界都是你的意志的反映的时候,这一切都是表象的话,那我觉得你就和叔本华’连接‘了。那我觉得你就无时无刻不是宁静和充满力量和慈悲的。这只有你自己能够懂得和体会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七):叔本华小传

  叔本华生于但泽(今格但斯克),父母都出自当地的商业望族。种种迹象表明他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叔本华在感情上较亲近父亲,而与母亲的关系不太好。叔本华受父亲影响的确较大,他的父亲是一名伏尔泰主义者,把英国看作自由和理智的国土,对德国的状况则相对不满(例如他的父亲就非常恼恨普鲁士侵犯但泽这个城市,1793年但泽归并普鲁士时,他就迁往了汉堡而不顾商业上的损失),而且在看到叔本华在巴黎待了两年几乎把德语忘掉后非常高兴。父亲这种对待德国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叔本华,以至于他极度蔑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的思辨哲学(把自己的讲课放在和黑格尔的同一时间,想要吸引黑格尔的听讲生过去,瞧不起谢林),这种哲学在当时是主流的思潮,叔本华以绝对的叛逆的思考从完全相反的非理性的角度构建了唯意志论哲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受父亲影响在思考方式和在哲学上的体现。他的母亲约翰娜•叔本华是一个小有名气作家,和歌德有所来往,她与儿子隔阂深的原因,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说的很清楚:“她对儿子没有什么慈爱,对他的毛病倒是眼力锐利。她训诫他不得夸夸其谈和有空洞的伤感;他这方面,则为了她跟旁人耍风情生气。”在1814年,5月他与母亲彻底决裂,离开魏玛,迁往德雷斯顿,在那里居住了四年。他与母亲的恶劣的关系成了他以后对待女性消极态度的基础,在他谈论女性的言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女性的态度,他认为女性“只是冀求恬静,平稳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浅显--一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成人和小孩之间”、“不理性”、“互相仇视”、“总事事陷入主观”。有一回他把一个女裁缝扔下楼,造成她的终生残疾,也可以看作他在想象中发泄了对母亲的仇恨。他的父亲自杀后,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财产过着富裕的生活,但可以说他是以忏悔心情来过这种生活的,以上的事情可以看出叔本华的超我异常强大(极力认同于父亲),享用父亲创造的财产在他的意识里就是对想象中的那个威严的父亲的冒犯,对于这种冒犯行为的赎罪表现在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这一举动中。但对父亲之死而进行的无意识的赎罪的高峰表现在他的哲学里对于意志的相关论述上,所有表象都由意志客体化而来,这事实上是在不知不觉中把母亲的形象投射在了“意志”这一概念上,母亲所扮演的就是赋予生命的角色(也是人类文明初期的女性崇拜的由来),但显然叔本华意识中的母亲是一个“邪恶的”、“暴虐的”母亲,以至于他的哲学概念“意志”也沾有同样的感情色彩,即使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的哲学论述部分,本应是纯哲学的思辨过程也沾染了作者童年时期的对父母的感情,这从很多描述意志的形容词就可以看出来(“饥饿的”、“盲目的”、“不理性的”和叔本华对母亲的印象是非常吻合的)。

  而在意志的肯定和意志的否定中,叔本华偏向于后者,也可以视作由于童年期与父母的关系而将母亲的本质视作“邪恶的”、“苦难来源”,进而对母亲形象的一种否定。以禁欲和伦理上的自我克制来达到否定和取消意志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对父亲形象的崇拜和对父亲之死的赎罪,即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否定来达到对父亲形象的肯定的目的,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了个人必须经历的俄狄浦斯情结。这让我又想到叔本华父亲的自杀,叔本华的哲学里对于自杀的阐述大致是这样的:自杀不仅不是生命意志否定的体现,而且还是生命意志肯定的体现。因为自杀者往往是由于生活中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选择自杀的,“自杀者要生命,他只是对轮到他头上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自杀者毁灭自己的生命,只是一个完全徒劳的行为,因为即使现象毁灭,自在之物依旧存在而不受影响。有趣的是,叔本华将自杀视为强烈肯定生命意志的一个现象,这也许是他潜意识中对父亲自杀的事实的否定和希望父亲复活的心理活动交织着对父亲之死的忏悔心理而有的认识上的产物。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八):谢谢你,本华叔!

  两年前我18岁,大学老师在课上推荐了各种门类的很多书,希望我们多多阅读。 我偏偏就在众多书中挑了这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完用了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除了刚开始接触到陌生的概念有些难理解,但越是读到后面,越是豁然开朗。每天都会抽空出来读,一读进去就是好几个小时。 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如此享受地看完这样一本满是文字的书,而且还是哲学著作。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天下午,我读完以后,合上书本走出门,走在街上,心里那种前所未有的快感。 关于书的内容具体如何,不便做太多论述,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而且如果你看进去了,就会发现哲学真的会涵盖所有的东西在里面。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让我第一次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的书,并让我从此养成了静下心来阅读的习惯。 在我看来,“悲观主义”只是众人给其贴上的标签而已,但它是否真的悲观只有真的读过的人才有发言权,才有真实感受。 我是认为,就算告诉你现实是残酷的,也并不就是悲观,而是让你尽早有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一切。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九):理性人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附录中,叔本华对康德的哲学观点展开了精彩的批判。全文100多页,可以独立成书,因为也提到了很多叔本华自己的哲学观点,所以他自己在序中建议读者在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前先读此附录。

  不同于《附录和增补》(其中精华被整理成了一本书《人生的智慧》,前面有过几篇的专门介绍)。

  叔本华的方法是极为专业的,所谓批判,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有褒有贬,首先肯定了康德的地位和贡献,其正面和积极让人仰为观止,大概最会拍马屁的人也自愧弗如 (有意思的是,叔本华对黑格尔是非常贬低的);但对他的不足也有理有据有力的进行了分析、抨击,文革期间红卫兵的本事比叔本华差远了,而且他还捎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尤其难能可贵。

  既然是批判就要自己先搞清楚对方在说什么,而叔本华的哲学功底和阅读水平在本文中一览无遗。众所周知,康德的书是非常晦涩难懂的,我虽看过《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本,也不敢说懂了皮毛(前面也有些读后感);但叔本华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语言概括出其中心观点,阅读本文可以对理解康德的哲学有很大帮助;而且旁征博引,把历史上知名哲学家的相关论点拿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正确。叔本华盛名之下,的确有两把刷子。

  具体来说,本文先绝对肯定了康德的哲学史地位,说明了他的主要功绩(指出我们只能通过感官了解外部世界的表象,而根本无从认识事物的真正本质,覆灭了经院哲学),接着开始历数其缺陷(概念定义不清而且前后矛盾、刻意追求结构对称等等),然后评价康德的量、质、各种判断关系、样态等哲学概念的设定,以及仔细考察了康德的几个知名的二律背反(自由、宇宙、灵魂、上帝),最后脱离三大批判,从康德的其他著作评价了他的神学、伦理学、法学、美学观点。叔本华认为因果律决定了这世界(与我一样,他也认为时间决定了因果律---我们都是时间这棵树上的虫子,从底往上爬,爬着爬着就死了);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

  在谈到《实践理性批判》时,叔本华着墨批评了康德将理性与道德划等号的行径。康德在这本书最后开始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世界上只有两件事让我敬畏,一是夜空浩瀚的星空,另外就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律。”叔本华举了很多例子,说明理性只是手段,而道德是直接与善恶相关的,是目的。实践理性不等于美德。理性是根据抽象的概念为行动的指引,不仅仅屈服于眼下的感受(动物是眼前事物的奴隶,有理性的人不是);而一个居心叵测的恶棍也可以非常有理性的犯罪做恶。无心的善不是真善;很多善行其实都是希望有所回报,实际上的功利主义。

  什么是理性的人生呢?叔本华说:

  “这些人特有的标志是一种不同于寻常的恬静心情,不管所发生的事情是令人不快还是令人欣慰(他们都不放在心上);是稳定的情绪和做出决定之后便坚持贯彻(的精神)。事实上这就是理性在这些人心中起着压倒的作用,也就是说他们偏于抽象而不近于直观的认识;由此,他们对于生活便有了借助于概念的,一般在全盘和大体上的认识。理性一劳永逸地将生活的盖子揭开了,连同眼前一时印象的虚伪性,连同一切事物的变化无常,生命的短促,享受的空虚,幸运的消长以及偶然事故对人大大小小的恶作剧都揭穿了。因此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是意外的,凡是在抽象中已知道的,如果一旦个别地成为事实而出现于他们之前,都不能不出其不意地使他们感到惊异,不能使他们他们丧失自制的能力。。。”“不要无条件的珍爱任何东西,不要看见什么就忘掉了自己,不要以为占有任何一物能够带来圆满的幸福:对于一件事物任何难以形容的欲望都只是作弄人的幻象,要摆脱这种幻象;与其靠挣来的占有,毋宁靠明白了的认识,效果是一样,但更容易的多。”

  人性不可考验。远离诱惑。看破红尘,心无一物。这是不是佛教的论调?这种自制力、计划性极强的生活,有几人能真正过?

  最后说一下,本书翻译的很棒,这个版本值得阅读。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十):叔本华的摩耶之幕

  1."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亦即是我的意志"

  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总体就归为这一句箴言。

  世界是我的表象,即作为体现意志的主体,个体生命之外的整个世界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幻象。

  世界亦即是我的意志,是因为这除去主体之外的世界,即表象并不是无缘无故没有意义地存在的。

  它是意志所欲求,所导致的表象,这个世界所有的存在所有的运作规律都来自意志的支配。

  2.“人生其实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不停地来回摆动”

  叔本华的意志论所带来的人生观,便是人生只存在痛苦和无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其实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本著作之前,我已经阅读了叔本华的一本更为畅销的作品,“人生的智慧”。

  而这句话已经在那本书中被反复提及。但那无所根基的心灵鸡汤,在阅读的时候却很难让人信服。

  今次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又再一次读到,却深以为然。因为世界的本源来自意志,而意志在叔本华的眼里,

  是超越时间空间而自为存在的一种自在之物,而意志存在的意义,毋宁说是一股亘古流动,永不停息的生命意志,

  通过万物的不断发展,通过物种的不断繁衍,意志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自己永不熄灭。

  而一个人,虽然作为意志触摸世界的一种媒介,以为意志就是自己的意志,是个人的自由意志,

  但实际上,如果他能够早些警醒,就会知道,并没有什么自由意志可言,每一个单独的个人,无论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

  最终都是因为意志的强有力的束缚与钳制,而从没有在任何一个时刻完全基于自己做出决定。

  而人同时作为意志在这世界所投射的表象当中的一种,生存的唯一目的最终也就是将物种继续延续,将这作为意志与表象衔接物的

  人类的生命不断延续下去,这便是意志所要求的。

  意志本身可能伟大可能充满意义可能瑰丽无比可能壮美绝伦,但那是意志本身的荣光,且叔本华也从未说过意志本身究竟是什么,也到底要存在到什么时候。

  但叔本华却告知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生命的最终结果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而在生命这短暂的存在当中,意志只是利用,让我们受生殖欲望的蛊惑,为意志的延续而服务,个人只沦为意志的工具。

  由此,当一个人认识到生命的可悲,也就应当意识到,生命中唯一的真实存在就是“痛苦”。其他一切非为痛苦的所谓幸福快乐,其不是真正独立存在的,而只是相对于痛苦才能够体味得到。

  因为意志的作用,个人永远在经受着意志带来的欲求的支配,而这支配所带来的第一性的存在便是痛苦,而所谓的幸福只不过是痛苦的暂时抑制,或者是意志的欲求暂时满足。

  而一旦这痛苦被克服之后,紧随其后的便是无聊。那些占据着无限的财富的人们,没有痛苦的折磨,却整日整日地陷入无聊的境地,而这无聊,最终带来的生命无度的挥霍。

  所以这 人生其实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不停地来回摆动。

  3.个人意志与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

  这里叔本华实际上是继承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的理论的,叔本华的意志,指的是超脱一切之外的意志,是一种无法被任何事物影响,也无法直接从客观世界中具象化地观察的存在。

  而一切的生命,都由这自在之物的意志所支配。

  而所谓的个人意志,不过是一种意志欺骗我们,让我们将意志加之在我们生命上的各种痛苦,与意志的无止境的贪婪误以为是来自我们自己的自由意志生发出的结果。

  人们以为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或是根据理性的思考或是根据感情的指使,最终不论根源是哪一种,其都是我们自由意志的体现。而叔本华究其哲学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

  这些根本就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这所谓的因果循环,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究其根本都只受意志的支配,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成为了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命题根本上就是一个谬误。因为并没有那样一条金闪闪的通道,我们通过坚定不移的自我改造,与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个人意志,最终成为一个什么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这是意志在我们的生命中散播的最巨大的谎言。既然这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则万事万物只不过是虚妄,用吠陀教义的说法,这不过是摩耶之幕。

  而我们按照意志为我们安排的道路,最终所能成为的,便是在这摩耶之幕中我们注定所要扮演的角色。

  4.最终的道路

  沿着叔本华为我们讲解的唯意志论,最终走向的必定也是一条悲观主义的道路。

  因为生命的最终结果只有死亡,而沿着意志为我们铺设的道路,一路上获得的也必然是痛苦。所以叔本华哲学最终的归宿是对生命意志的背叛。

  而这背叛分为两个方面。

  1)借助艺术的赏析暂时地逃离意志的支配

  在叔本华看来,艺术特别是音乐是一种超越一般理念的存在,音乐相对于观念,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

  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当中,在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时,会在这一时刻暂时地忘却被意志所支配的各种现世的欲求,没有了幸与不幸,没有了痛苦与无聊的困扰。在这一片刻,便能暂时逃离意志的奴役。

  但艺术的欣赏并不能长久的维持,所以个人最终都要堕回这可悲的尘世。

  而再度回到表象世界的时候,两相比较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痛苦。

  2)从根本上背叛意志的奴役。

  如果要达到真正的超脱,在叔本华看来,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背叛意志的奴役。

  要达到这一目的,叔本华提供了两方面的道路。

  一条是通过自觉地禁欲主义,节制女色,节制饕餮,通过诸如基督教及印度教的苦行僧的形式,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

  另一种是那些执迷于表象世界诸多欲求的人,在某一刻遭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从表象世界中悔悟过来,懂得了真正内心的平静才是超脱这个表象世界的唯一方法。

  不论通过哪种方法,叔本华要求我们最终达到的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生命意志本身进行反叛。

  5.个人的见解

  首先,叔本华在提出他的关于意志与表象组成这个世界,且意志与表象之间的关系之论证的时候,不是很严谨,而且由于时间久远,在叔本华当时。

  科学虽然在蓬勃发展,但在当时仍然相当粗糙,叔本华引用了大量的科学领域的知识,并运用这些在现在看来已经是错误的知识进行论证,很难让人信服。

  但假如接受了叔本华为我们先设的世界框架,也即意志和表象的组合,却也颇具启发。

  只是他一味地否定生命意志能够带来的积极作用,最终得到的结论是这个世界连同人们的生存都是无意义的。

  虽然他自己亲口批判了自我终结的选择方式,但实际上按照他的哲学最终走出的人生道路(所谓对意志的背叛),依然保持了一贯的虚无主义的论调。

  内心的平静,在叔本华这里被强调为我们最终应该达到的一种存在状态。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自在思想,很容易被叔本华影响而变为虚无主义的信徒。

  但假如你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你却能够从叔本华的书中获得很多生命的哲理,会明白不停地欲求确实是带来痛苦的本源,而我们能够做的,

  便是尽量减少那不必要的欲望,那些巨大的快乐所带来的,只是转瞬即逝的激荡,而生命很久的痛苦却会因为这些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巨大快乐,而加倍的将痛苦返还给我们。

  而关于世界的悲观主义的视点,在正确的看待之下,也能够成为支撑我们的精神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