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蚤满华袍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蚤满华袍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3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蚤满华袍读后感精选10篇

  《蚤满华袍》是一本由伊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蚤满华袍》读后感(一):传奇之外的庸常?

  记得《金瓶梅》里卜卦的老婆子对李瓶儿说过:“奶奶尽好匹红罗,只可惜尺头短些。”这样婉转风流文字其实是暗喻瓶儿寿命之短,可又转念一想,红罗尺头短些才好看,无休无止拖沓,未免惹人嫌。而作者伊北居然斗胆写张爱玲的后半生,想来张爱玲的前半生是匹绝好的红罗,可到了后半生,那么仓促疲软,好端端的红罗因为无休无止的拖沓硬是陷于生活的泥淖之中,被蚤子一寸一寸地咬啮掉,不复有令人惊羡的天才梦与传奇人生。张爱玲自己也说:“我的人生——如看完了早场电影出来,有静荡荡的一天在前面。”张爱玲从她传奇的“早场电影”走出来,面向更为庸常且真实的生活本身,这是时间对于她的慈悲,也是生活给予她的可能性——尽力贴近生活的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青春时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场爱恋,不知引得多少人的怅惘与唏嘘,如今市场上某些畅销书作家写“张胡之恋”,与其说是在写他们的爱情,毋宁说是在输出某种商业价值符号,它符合了这个喧哗时代痴男怨女们对于青春与爱情的意淫。可伊北偏偏在传奇之外写张爱玲的后半生,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嫁给了潦倒的赖雅,缺少戏剧的冲突与张力。婚礼办得简朴,后来赖雅患病,张爱玲一度出走,却又辗转回来照顾他。每一步,都走得不那么完满,可倒也不至于被逼入想象中的绝境,青春爱情里的浓墨重彩被中年的白开水稀释掉,这样不彻底地活着或许才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的真相。他们做不精致的菜,穿各式的衣服,从物质细节上得到欢愉,而正是这种物质细节的欢悦之上弥漫着关于生命的虚无的悲哀。因此,伊北的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令人不安的书。我们曾热忱地赞美过一些东西——青春、爱情、梦想……不容一点质疑,因为我们希望它们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才能给我们在生命中不尽的意外与失望中,给心灵喝一碗温暖鸡汤,即便我们自知喝下一碗碗鸡汤后存在日后患高血脂的风险。而伊北写的不是传奇,不是理想中的生活与情感,是踟躇着艰难跋涉着的普通人的人生,因为分明从中读到了更为广博且庸常的丰富的生活,照见了那个卑怯隐忍地在大地上踟躇前行的自我。

  文学上,张爱玲后半生写作滞缓,即便对盛极一时的《金锁记》修修改改先后写成《粉泪》《怨女》,却也反响平平。伊北写道:“一部小说,从青年到中年,硬是写了几十年,缩短,拉长,两种语体来回自译,那一种痴缠,只有爱玲自己懂。”有心人大概都能懂,张爱玲未必真正执著于文字,她是在借用文字来描画自己不同阶段的不一样的人生,从青年到中年以至于倏忽间的自己的一整个人生——张爱玲是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交代。于她而言,无论是在青年还是中年,不值得书写的人生都是不值得过的。正如她曾将《十八春》改写成《半生缘》,“首先就改掉了生硬的结尾,她还是更希望小说中那些不彻底的人继续不彻底下去,那种惘然,实在是人生的常态”。这样看来,看似花团锦簇的青春未必值得称颂,黯淡困顿的中老年也未必有理由让人介怀。我想,至少从写作的角度讲,张爱玲在自觉抑或不自觉中,始终将自己的人生贯穿一致。这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并无差别,青春的情绪强烈过,可到底还是在某种不自觉的力量指引下,在晦暗不明中将自己的人生贯穿一致,张爱玲选择以文字的方式,而其他人通过其他方式。剑拔弩张非此即彼的青春真的那么值得歌颂吗?恐怕大多数人都对“青春”有过太深的误解,以为青春花团锦簇该是人一生生命旅程中的精华,像一盏华灯,既能照耀当下的一地绚烂,又能遥遥照见以后的人生。而依我看,一个人的中年似乎才更接近关于生命的真相,贴近生活的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伊北在书中写道:“张爱玲不再相信什么传奇,再传奇的故事,拆开来看,也不过是日常生活的底子,就好像她说,再可恨的人,细加研究,也不过是个可怜人。”张爱玲通过文字对于人的生命有一种理解:它是在一种晦暗不明的情况坚持和贯穿一致的。我想,从这个角度看,张爱玲的后半生与她的前半生一样都值得骄傲,因这样的后半生,她不曾辜负早年的文字;也因为她的写作,让她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理解贯穿一致。这样想来,张爱玲的文字居然具有先验性——于传奇之外,混沌无章的现实在她的后半生一一应验。

  原作者:董佳婷

  原载于:新商报

  《蚤满华袍》读后感(二):渐行渐远世俗

  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性!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如果把张爱玲的人生倒过来看,兴许她会一直满怀激情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1943年,也即张爱玲23岁时,她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打响。然而经过年轻时的走红后,接下来的便是与饱受苛责的胡兰成结合,再接下来又是远走香港,后又转道美国。本来想在美国打下一片英文写作的天地结果迟迟难以开花,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与异域过气文人赖雅的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她年轻时的足迹,无奈这个男人年事已高、生活窘迫且病痛连连,能给予她的支持少之又少,索取的反倒多之又多。张爱玲的重新崛起则是赖雅去世后、皇冠社1976年推出《张爱玲全集》之后。张爱玲可能自己也未曾料到,促其重回巅峰的不是英语社会,而是母语地区的台湾和香港。

  作为一个长期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女性知名作家,张爱玲的文字细腻得有些尖刻,本书作者伊北的文字平缓但充满力量,似乎是对张爱玲那缺乏温暖文字的一种弥补。伊北除了在诸多材料中找寻张爱玲的人生足迹,还读文识人,着力从张爱玲笔下的那些作品中,通过文字构筑的这条幽深小径,走进张爱玲早就将自己圈起来的内心世界。他懂得张爱玲一直是个要强的女性,所以坚决要当面返还母亲的“二两黄金”;知道她渴望通过文字的精雕细琢以便获得读者的认可,除了文字,她没有尝试过别的营生,哪怕生活只能靠淘那些便宜的旧货勉强度日;明白她一直希望寻找到一个可以欣赏激励自己的文人,所以才会有胡兰成和赖雅,哪怕中间横亘着巨大年龄差距,哪怕最终遍体鳞伤

  伊北的文字,就像是向读者缓缓地讲述一个他所熟识的故人,讲她的写作,她的爱好她的感情,她的亲情,包括她最痛恨的跳蚤。本书又像是一部温人物评传,虽然伊北忍不住流露出许多评述,但又不忍去伤害张爱玲,哪怕可能产生一丝的其它联想。在伊北看来,或是因为未成年前的心灵创伤,看似要强的张爱玲其实最怕伤害。她与亲情的交恶,其实是幼年内心渴望温存的折射。她将亲情一个个自以为巧妙地安插进作品中,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让他们一个个接受读者的批判。其实这并非她对别人的主观刻薄,《小团圆》中,化身为九莉的她,一样被自己生生地抛向了读者。

  晚年的张爱玲,正因为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所以她的生活中才会频频出现跳蚤。虽然文学地位重新回归,无可奈何花落去:她的亲情冰冷,爱情熄灭,虽然她努力在衣食等少数方面保持一些世俗的东西,但仍旧难掩内心深处反感世俗间的那些令她烦不胜烦的“跳蚤”现象。她用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像她后来花上一两百美元购买10瓶特效除蚤药一样,当她试图努力去解决这些烦心事时,但就像是掉进沼泽——越努力陷得越深。她试图以“AA”制来厘清与朋友关系,结果朋友越发稀少,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炎樱赴日后感情一路走淡,后来最好的友人(宋淇夫妇)也只能远隔重洋。她与友人尽可能保持着距离,书信成为她与外界沟通最多的桥梁。她曾试图让自己世俗起来,想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显而易见,这只是她的转瞬之念。

  张爱玲命中注定不是“凡夫俗子”。她的脖子又细又长,她喜欢穿更能彰显东方女性曲线的旗袍,她喜欢拍一些艺术照,但她的那些留世照片总会给人一种冷艳的孤傲。这种孤傲或是她不屑世俗的某种写照。她笃信自己就是为文字而生,无论再如何艰难,她都不曾舍弃。她渴望生活在写作的世界,她反感一切与写作无关的纠缠,哪怕付出再昂贵的代价

  因为张爱玲长期将自己封闭于一个逼仄的空间,所以文字是了解张爱玲内心世界的不多路径之一。在“张爱玲热”中,曾出现过几本同样以张爱玲生平为主旨的传记,如余斌、于青和张均等均曾推出过《张爱玲传》。余斌版的《张爱玲传》突出了张爱玲的三重身份,即作家、怪人和异人。前面两个身份还好理解,“异人”显然是余斌独有的解读。“异人”不仅是不同于常人,还是不同于时代,而在伊北的笔下,显然又归结于不甘世俗;于青则突出张爱玲那“苍凉的人生,美丽的作品”。这样最简单的“二元”写照,也是张爱玲外表给人的直观印象事实上,若刨掉为读者所熟知的曲折人生不谈,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一个“U”形曲线,所以对张爱玲的作品有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张均则是从唯美主义角度去阐释张爱玲,这有点像是张爱玲在《传奇》里所写的那样,“在传奇里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找传奇”。张爱玲确有唯美的一面,但鲜为人知的是她支离破碎的背面,包括内心。

  这些传记各有千秋,一千个观众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张爱玲更是如此。其实,无论从哪种视角解读,都无法忽视张爱玲逃离世俗的内心本真。对于世俗,张爱玲其实一直在抗争,只不过用的是一种文字的方式。她也不曾料到,当自己真正在现实中远离世俗的时候,却又无法拒绝精神的世俗——总有那么几只世俗的“跳蚤”,努力钻进她的生活。

  原作者:禾刀

  原载于:鹰潭日报

  《蚤满华袍》读后感(三):再现张爱玲朴素的后半生

  讲述张爱玲后半生隐秘故事,细密还原一个写作者的朝圣路,破天荒地把张爱玲的形象聚焦在“写作者”身份上,褪去早年成名的光环,再现张爱玲朴素的后半生。

  张爱玲曾给自己的写作定义为 “在传奇里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找传奇”,张爱玲自己何尝不是传奇里的一个普通人。

  她从未要改变世界,只是不想被世界改变。惟有舍弃,才能坚守。

  两段不为世俗所认同的感情与婚姻,他爱她,是因为她的文学;她爱他,仅仅因为他懂她。

  《蚤满华袍》读后感(四):文艺男眼中的张爱玲,很是期待

  此前看到有关张爱玲的传记作品,大多是女性的笔墨,文艺范儿十足,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对张爱玲后半生着墨较少。

  《蚤满华袍》让人期待的地方在于,一、它是文艺男眼中的张爱玲,视角独特,有别于大多数文艺女的相关作品;二、它专注于张爱玲的后半生,既有可能写得深刻同时说明作者对张爱玲传记作品本身有了解和研究,在这基础上才选择了大家并不熟知的部门来进行书写;三、仅从标题来看,该作品应该说不会像白落梅系列的名人传记——“代入感”太强!白的文字简直就是“以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完全无视传主的中心地位,而降自己对人生的了解强行加在作品当中,脂粉气太重,也没有让人对传主本身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种过于抒情的作品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不过,究竟《蚤满华袍》会不会超越过于抒情化的路数,还是让我们看了作品之后再细作评判吧。

  《蚤满华袍》读后感(五):原来如此

  找到一篇书评,恰合我心~ 推荐给大家~ 张爱玲铁粉力荐~

  原来如此

  从前刚读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见倾心,于是借了她的小说全集一口气读下去。说实在的,读《红玫瑰与白玫瑰》,只一句,“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便觉深刻到无话可说。但是读《心经》和《金锁记》时又很不解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何以有那样扭曲心理。在内心里对张爱玲便留有一段似有似无的疑惑。

  今天读到伊北的《蚤满华袍 张爱玲后半生》,仿佛是对从前阅读张爱玲小说所犯迷糊的一种突然解释。心里忍不住叹道:“哦,原来如此!”明黄底子上,张爱玲的剪影依然透着一股子的高贵冷漠,这书的封面确实合了这样的题目。细细阅读这本书,心中的疑惑一一释然,也才发觉从前读张爱玲读的肤浅。我喜欢张爱玲,因为她的作品。这个生于民国的奇女子,她的出生和经历都是那么富有传奇。作家伊北不像别人写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或者访谈模式(当然他也访谈不到了),他把张爱玲的后半生安放在十一个章节里,安放的如此妥帖,如此恰到好处。我相信作者是经过大量的考证才能如此客观而又深刻地把一个神奇的女子的后半生呈现在读者眼前。

  去国离乡的孤寂挣扎,写作生涯的起起伏伏,情感与理智的碰撞纠葛……虽然隔着沧海桑田,伊北好像是张爱玲的一个默默关注却从不打扰的老友。他缓缓述说着这位漂泊异乡的女子,语气看似冷静,但言语里却流露出理解和敬佩,甚至还带着真挚的同情。正如作者所言,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也许都带有种使命,张爱玲把写作当做毕生的追求,这是一种有着强烈使命感的表现。张爱玲在美国的生活不似好友炎樱优渥,可谓颠沛流离,但是困顿的生活没有让张爱玲停止写作,当然,写作也是她谋生的手段。即使是趴在一堆纸盒子做的书桌上,写作对她而言依然是件幸福的事,这是多少人难以企及的人生态度!当人生过去大半,张爱玲在旅馆与旅馆之间游走,写作。有些人认为张爱玲写作的黄金期已经过去,甚至批评她不应该复出。她虽也在意他人的误解,却始终没有停下来。

  “推翻:自言自语之魅”这一章让我读到了张爱玲在爱情上的投入与决绝,隐忍与难堪。爱与恨在她的笔下丝丝分明,在家庭中失落的亲情也一并出现在她的作品里。她的笔有时像把犀利的解剖刀,剖析出社会万象,世态炎凉。当读到“用度:一分一毫之利”这章,张爱玲为生活疲于奔命,却始终没有抛弃缠绵病榻的赖雅。当赖雅去世后,她的晚年生活可谓简单之极,生活简单到几乎只剩下写作,但她连张书桌都没为自己置办。读到这些实在是令人心疼,而又肃然起敬。我欣赏作者这种平淡真实的写作方式,没有张迷的狂热爱恋,却能更深刻地为我们解开心中谜团。张爱玲是隐逸红尘的美人迟暮,作者却是东篱采菊知音,虽隔着岁月,因为同样的作家身份,所以伊北能懂她。

  在本书的附录里,伊北把张爱玲和毛姆和嘉宝分别对照。同样是作家,毛姆和张爱玲在写作中都真诚的让人敬畏。她的真实和毛姆又有许多的区别,毛姆的故事多半是真实的他人,而她的作品常常把自己和周围的人作为摹写的对象。张爱玲和嘉宝又何其相似,一样的喜欢孤独,遗世独立。虽然在这世界上人与人千差万别,但是总有些人与自己相似。

  原载于:《燕赵都市报数字报》

  原作者:李永贤

  原文链接:http://epaper.yzdsb.com.cn/201405/24/504317.html

  《蚤满华袍》读后感(六):暗夜在屋顶散步的孤独者

  张爱玲曾给自己的写作定义为“在传奇里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找传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少女张爱玲就凭借她那独一无二的文风惊艳于文坛,她才华横溢,看透人间世态;她爱用色彩,时常语出惊人。她擅长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书写传奇,即使是最平凡的普通人,她也能写出他们的不凡之处。而张爱玲自己的人生境遇也称得上是一段“传奇”,经历了成名与失意、繁华与落寞的交替更迭,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过夜空,惊雷后的万般寂静。也许是张爱玲身上那些炫目的光环与跌宕起伏的遭遇使人们习惯于一种“八卦化”“碎片化”的阅读,对她的感情经历、豪门家世、衣着品位等津津乐道,好事者甚至从垃圾堆里发掘她的菜谱清单与用具品牌,仿佛存心要将张爱玲妆扮成一代“小资教母”“文艺女神”,推到舞台上供人品头论足。然而,无论是曾经嗤之以鼻的贬斥,还是如今近乎疯狂的追捧,凸显“传奇”的浓墨重彩都难免将张爱玲勾勒得有些不接地气。《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这本传记,却将视线投注于张爱玲籍籍无名的后半生,从多个角度以及无数生活的琐细之处深度解读,写她如何在异乡步履漂泊,为作品的出版左奔右突,即使经历了感情的背弃、婚姻的拖累、经济的困窘、居无定所的漂泊,也从未使她放弃过写作上的努力与尝试,用一支笔抗争命运的挫折。在作家伊北笔下,张爱玲已不是高高在上的传奇人物,而是还原为一个最朴素的写作者形象。

  1946年后张爱玲的写作俨然没有了前几年的锋芒和锐气,转而变得低沉、隐忍、喑哑。后来甚至长期没有作品产出,只能靠写剧本维持生计。晚年推出改写后的《金锁记》与自传小说《小团圆》又遭到各种批评、责难,直到现在,张爱玲被公认的传世之作还是她早期收录于《传奇》和《流言》的小说和散文。但伊北并不想用一种功利的视角来评判张爱玲写作生涯的成败,相反,对于时代洪流下作家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张爱玲竭尽全力为写作而活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理解与敬意。正如那些注定属于未来的人,是那些既不合时代要求也不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他会坚守对自身时代的凝视。张爱玲终其一生,都对文学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自我的控制力。但客观地说,并不是张爱玲有意选择偏离了主流的岔道,而是因为她本身就具有超越于时代的气质。在乱世纷繁的杂乱色彩中,她洞若观火,一语道破人生的底色是苍凉,带着悲观主义者的透彻冷静与特立独行。她始终走在潮流的前面,大家争相观看,但若放到追求千篇一律的特殊年代里反而显得她的一切都那么奇怪,与周围格格不入。“在50年代的文代会上,别人都是一身蓝布装,她却是一身低调的白色镂空绒线衫罩旗袍,尽管坐在最后一排,还是感到了‘惘惘的威胁’。”

  1949年,张爱玲平静地迎接了时代的巨变,她和胡兰成的关系使她被人贬为“落水文人”,说她在政治立场上有问题,是非不明,忠奸不分。在高呼民族主义的爱国志士看来,这就是无法辩驳的“原罪”。名声的坠落那四五年,张爱玲走到了写作事业的第一个低谷。坦诚地说,张爱玲不是从未试图做出改变,去媚一媚俗,让自己向新的文艺路线靠拢。她给长篇小说《十八春》安了一个“时髦”的结尾,让男女主人公脱离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到广大天地里去搞建设。她还写了《小艾》,一个女佣在旧社会受尽压迫,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新生活,是一个很纯粹的“无产阶级故事”。但对于这种改变,张爱玲到底还是无法适应。一次一次的迎合与失败,最后选择奋不顾身地逃离她曾经最爱的上海。伊北用“抵抗”一词描述张爱玲当年的出走,因为“对于张爱玲来说,写作,从来都是一种抵抗,一种病,一种药”。她从未要改变世界,只是不想被世界改变。有时候惟有舍弃,才能坚守。

  张爱玲的出走似乎可视为她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那以后她便彻底孤寂下去,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很多年。尽管辗转香港与美国寻求发展,英文写作并不那么顺利,异域生活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但每一步对她而言,至少都不是最坏的选择。多年后,张爱玲终究还是把《十八春》改成《半生缘》,删掉了政治化的结尾,恢复了人物的真身,让不彻底的人物继续不彻底下去。她说“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而张爱玲自己也是不彻底的,但对待写作,她却是彻彻底底的诚实。看伊北所写的张爱玲后半生,同样被他笔下的真诚所打动,还记得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够真心热爱一件事,并且贯彻到底,究竟是幸运的。一个朝圣者的虔诚,虽不能扭转乾坤,却能给予内心的丰润与安然。”是的,由于心境的变幻、人生的起落,晚年的张爱玲已不再相信什么传奇,再传奇的故事,拆开来看,也不过是日常生活的底子。她对自我有了颠覆性的转变,在美学理想上恰是反高潮、反传奇的。她告别了年轻时候那种“艳异”的写作手法,笔法更趋于自然,更贴近生活本身。

  伊北沿袭了这种平淡而近自然的写作方式,在《蚤满华袍》中,没有采用显著的时间线索推进故事情节,也没有刻意营造叙事的高潮隐藏于主体部分,而是采用章回体的结构,由回顾张爱玲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组成:出走、爱缺、往来、推翻......每一章都自成一个主题,每一段情节基本都是“完整”的。将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与其所涉及的人与事层层叠叠地铺陈开来,让故事淹没在生活的细节当中,人物和故事自然地流淌,从立体的角度勾勒出一个更为丰富、更为真实的张爱玲。

  文学是张爱玲的皈依,也是她最后的坚持。她不甘做一个随波逐流者,更不愿做一个英雄或斗士,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变,都与她无关,她就是一个写作者,独立的,孤傲的,自尊的。她的后半生就像一个漂泊在外的旅人,不断丢弃着生活的行装,爱情、友情、婚姻、工作,只要舍弃,就能得到尊严,得到更大的自由。年轻时张爱玲曾说:“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中年的张爱玲犹在为生计奔波,她给丈夫赖雅的信上写道:“暗夜里在屋顶散步,不知你是否体会我的情况,我觉得全世界没有人我可以求助。”晚年她躲进自己的小屋,反反复复书写着自己的家族故事,在回忆里寻求慰藉,她说“我有的时候觉得我就是一座孤岛”。不久以后,她在自己的公寓里一个人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无奈整个社会总是习惯了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去评判一个人的成就,甚至是幸福。如果说张爱玲作为一个异类,她不会被同时代的多数人所喜欢,那么现今又有多少人真正地理解她呢。伊北从未用悲惨或可怜的字眼来形容张爱玲的后半生,他了解她的孤独已深入骨髓,“她过得很好,只是有点孤独,仅此而已”。她最终孤寂地老去,普通但绝不平庸;她死了,而她留下的文字却历久弥新。

  《蚤满华袍》读后感(七):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扬子晚报》20140528

  http://epaper.yzwb.net/html_t/2014-05/28/content_160058.htm?div=-1

  华人世界里,没听说过张爱玲的恐怕少之又少,但世人所念兹在兹的,大抵应该是“张胡之恋”和其煊赫家声。真正拜读并了解其作品的,又有几人?

  每个人,更别提文学青年,聊天时不提上几嘴张爱玲,那是很丢份儿的事儿。正如夏志清在名满天下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也必须为张爱玲专辟一章,并足足赋予其42页的篇幅,这样才算圆满,否则,这历史链条就是断了的。于是,在热衷于将大旗当虎皮的年代,《传奇》、《流言》这些如雷贯耳的书名,成为文青们的口头禅,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但,与其说这是对张爱玲的热爱,毋宁说是对一个早期时尚、炫目,后来孤寂、“凋敝”的一个传奇人物频频送出的注目礼而已。很多人,为张爱玲的一句“成名要趁早”而三更灯火五更鸡,但无人懂得,张的小说里那一挥而就的天赋良筹!很多人,为张爱玲在纽约公寓孤独仙去而惊诧莫名,但却同时觉得,这必定是一枚早晚要逝去的烟花!时尚吗?炫目吗?英名20年,无非是缪斯女神把运气压缩后泼给了年轻的你!你看,你看,后来你完蛋了吧!越写越差,《小团圆》是个什么?就像个自言自语的烂剧本!

  1986年张爱玲重回大陆视野,人们在惊艳中草草读完其早期名作《倾城之恋》、《沉香屑》,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江郎才尽”、“咸鱼硬挺”等随口而出的词汇,就开始一股脑涌向了此时在大洋彼岸孤独打坐的张爱玲!连著名女作家亦舒都撰文批道:“也是上了年纪的人,究竟是为什么?……世界原属于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这是不变的定律。”

  只关注她的显赫家世和恋爱八卦,却没耐心品读她作品里的声声叹息;只略读了她的早期作品,却完全不知道张爱玲后来的创作内容;只看到了她字面上的光鲜亮丽,却看不到她四十三年后半生的困苦奔波;只懂得从某佳句、某章节拾遗张爱玲的奇思妙想,却丝毫理解不了那漫长的孤寂生涯里她为重建中国爱情小说主流源头所作的不世之功!对一个小说家来说,还有比这更让人郁闷的吗?斯人已去,张爱玲所谓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难道,真地成了她永恒的、不甘的、谶言般的梦呓,成为她璀璨一生外罩着的浓重阴霾?

  幸好,伊北在这个时候,湛湛心血写就这样一部奇书,让张迷们尽览张爱玲用四十三年之面壁遮蔽起来的真容,让热爱其小说的人们洞见其丰富无比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我张某人志不在小!”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伊北,你如何就读懂了张爱玲?!

  没错,懂张爱玲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是我读完《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后的最大感想。看一个个繁华时的友人渐行渐远,甚至,连其家人也与其渺隔天涯,亲人、爱人、情人、友人,张爱玲的后半生,就是一个逐渐抛离前半生繁杂讯息的孤独的背影。如果说,前半生的张爱玲,难舍难弃盛名之累、男女之欢,是一曲高潮不断的欢乐华尔兹,那么,她的后半生,就是以独来独往之身、行无穷无尽之梦的黄钟大吕!伊北用丰富详实的史料、直抵胜境的剖析,更兼曼妙细腻的心思、轻灵雅致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张爱玲---一个天神般的才女繁华背后的苍凉、神秘背后的质朴、柔弱背后的强势!张爱玲三改《海上花》、五详《红楼梦》的苦心孤诣和方家之笔,世人谁解其中味?

  读懂伊北这部妙文版张爱玲传记,也就同时读懂了张爱玲!我们对张爱玲在其后半生,也就是伊北所言---从1952年以36岁嘉年华离开大陆直至1995年寂寞陨灭其间的发奋写作,将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奔波、逃离、隔绝于世,这都是外在的,并非张爱玲踽踽独行的宗旨,内心的强大和丰富,才是张爱玲区别于小女人的显著标签。在困窘时追梦仍不辍,在优渥时简单到极致,这烟尘辗转的四十三年,是作为作家而不是作为名人的张爱玲的凤凰涅槃之旅。尽管,这种涅槃在世人眼里并不算成功,但张爱玲是骄傲的,因为她努力过了,并且是用其整整的四十三年后半生努力着,仅此一点,已足以让我们感动。

  《蚤满华袍》读后感(八):渐行渐远的世俗

  无论从哪种视角解读,都无法忽视张爱玲逃离世俗的内心本真。对于世俗,张爱玲其实一直在抗争,只不过用的是一种文字的方式。她也不曾料到,当自己真正在现实中远离世俗的时候,却又无法拒绝精神的世俗。

  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性!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如果把张爱玲的人生倒过来看,兴许她会一直满怀激情。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1943年也即张爱玲23岁时,她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打响。然而经过年轻时的走红后,接下来的便是与饱受苛责的胡兰成结合,再接下来又是远走香港,后又转道美国。本来想在美国打下一片英文写作的天地,结果迟迟难以开花,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与异域过气文人赖雅的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她年轻时的足迹,无奈这个男人年事已高、生活窘迫且病痛连连,能给予她的支持少之又少,索取的反倒多之又多。张爱玲的重新崛起则是赖雅去世后、皇冠社1976年推出《张爱玲全集》(简体字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之后。张爱玲可能自己也未曾料到,促其重回巅峰的不是英语社会,而是母语地区的台湾和香港。

  作为一个长期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女性知名作家,张爱玲的文字细腻得有些尖刻,《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中,伊北的文字平缓但充满力量,似乎是对张爱玲那缺乏温暖文字的一种弥补。伊北除了在诸多材料中找寻张爱玲的人生足迹,还读文识人,着力从张爱玲笔下的那些作品中,通过文字构筑的这条幽深小径,走进张爱玲早就将自己圈起来的内心世界。他懂得张爱玲一直是个要强的女性,所以坚决要当面返还母亲的“二两黄金”;知道她渴望通过文字的精雕细琢以便获得读者的认可,除了文字,她没有尝试过别的营生,哪怕生活只能靠淘那些便宜的旧货勉强度日;明白她一直希望寻找到一个可以欣赏激励自己的文人,所以才会有胡兰成和赖雅,哪怕中间横亘着巨大的年龄差距,哪怕最终遍体鳞伤。

  伊北的文字,就像是向读者缓缓地讲述一个他所熟识的故人,讲她的写作、她的爱好、她的感情、她的亲情,包括她最痛恨的跳蚤。该书又像是一部温润的人物评传,虽然伊北忍不住流露出许多评述,但又不忍去伤害张爱玲,哪怕可能产生一丝的其它联想。在伊北看来,或是因为未成年前的心灵创伤,看似要强的张爱玲其实最怕伤害。她与亲情的交恶,其实是幼年内心渴望温存的折射。她将亲情一个个自以为巧妙地安插进作品中,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让他们一个个接受读者的批判。其实这并非她对别人的主观刻薄,《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中,化身为九莉的她,一样被自己生生地抛向了读者。

  晚年的张爱玲,正因为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所以她的生活中才会频频出现跳蚤。虽然文学地位重新回归,无可奈何花落去:她的亲情冰冷,爱情熄灭,虽然她努力在衣食等少数方面保持一些世俗的东西,但仍旧难掩内心深处反感世俗间的那些令她烦不胜烦的“跳蚤”现象。她用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像她后来花上一两百美元购买10瓶特效除蚤药一样,当她试图努力去解决这些烦心事时,但就像是掉进沼泽——越努力陷得越深。她试图以“AA”制来厘清与朋友的关系,结果朋友愈发稀少,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炎樱赴日后感情一路走淡,后来最好的友人(宋淇夫妇)也只能远隔重洋。她与友人尽可能保持着距离,书信成为她与外界沟通最多的桥梁。她曾试图让自己世俗起来,想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显而易见,这充其量只是她的转瞬之念。

  张爱玲命中注定不是“凡夫俗子”。她的脖子又细又长,她喜欢穿更能彰显东方女性曲线的旗袍,她喜欢拍一些艺术照,但她的那些留世照片总会给人一种冷艳的孤傲。这种孤傲或是她不屑世俗的某种写照。她笃信自己就是为文字而生,无论如何艰难,她都不曾舍弃。她渴望生活在写作的世界,她反感一切与写作无关的纠缠,哪怕付出再昂贵的代价。

  因为张爱玲长期将自己封闭于一个逼仄的空间,所以文字是了解张爱玲内心世界的不多路径。在“张爱玲热”中,曾出现过几本同样以张爱玲生平为主旨的传记,如余斌、于青和张均等均曾推出过《张爱玲传》。余斌版的《张爱玲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突出了张爱玲的三重身份,即作家、怪人和异人。前面两个身份还好理解,“异人”显然是余斌独有的解读。“异人”不仅是不同于常人,还是不同于时代,而在伊北的笔下,显然又归结于不甘世俗;于青版的《张爱玲传》(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则突出张爱玲那“苍凉的人生,美丽的作品”。这样最简单的“二元”写照,也是张爱玲外表给人的直观印象。事实上,若刨掉为读者所熟知的曲折人生不谈,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一个“U”形曲线,所以对张爱玲的作品有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张均版的《张爱玲传》(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版)则是从唯美主义角度去阐释张爱玲,这有点像张爱玲在《传奇》里所写的那样,“在传奇里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找传奇”。张爱玲确有唯美的一面,但鲜为人知的是她支离破碎的背面,包括内心。

  这些传记各有千秋,一千个观众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张爱玲更是如此。其实,无论从哪种视角解读,都无法忽视张爱玲逃离世俗的内心本真。对于世俗,张爱玲其实一直在抗争,只不过用的是一种文字的方式。她也不曾料到,当自己真正在现实中远离世俗的时候,却又无法拒绝精神的世俗——总有那么几只世俗的“跳蚤”,努力钻进她的生活。

  原载于/《北京出版传媒商报》

  原作者/曾艳纯

  原文链接: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4-05/06/content_10_1.htm

  《蚤满华袍》读后感(九):渐行渐远的世俗

  渐行渐远的世俗

  ——读伊北的《蚤满华袍:张爱玲后半生》兼评其它

  █禾刀

  这是怎样的一位女性!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如果把张爱玲的人生倒过来看,兴许她会一直满怀激情。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1943年也即张爱玲23岁时,她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打响。然而经过年轻时的走红后,接下来的便是与饱受苛责的胡兰成结合,再接下来又是远走香港,后又转道美国。本来想在美国打下一片英文写作的天地,结果迟迟难以开花,连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与异域过气文人赖雅的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到了她年轻时的足迹,无奈这个男人年事已高、生活窘迫且病痛连连,能给予她的支持少之又少,索取的反倒多之又多。张爱玲的重新崛起则是赖雅去世后、皇冠社1976年推出《张爱玲全集》之后。张爱玲可能自己也未曾料到,促其重回巅峰的不是英语社会,而是母语地区的台湾和香港。

  作为一个长期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女性知名作家,张爱玲的文字细腻得有些尖刻,本书作者伊北的文字平缓但充满力量,似乎是对张爱玲那缺乏温暖文字的一种弥补。伊北除了在诸多材料中找寻张爱玲的人生足迹,还读文识人,着力从张爱玲笔下的那些作品中,通过文字构筑的这条幽深小径,走进张爱玲早就将自己圈起来的内心世界。他懂得张爱玲一直是个要强的女性,所以坚决要当面返还母亲的“二两黄金”;知道她渴望通过文字的精雕细琢以便获得读者的认可,除了文字,她没有尝试过别的营生,哪怕生活只能靠淘那些便宜的旧货勉强度日;明白她一直希望寻找到一个可以欣赏激励自己的文人,所以才会有胡兰成和赖雅,哪怕中间横亘着巨大的年龄差距,哪怕最终遍体鳞伤。

  伊北的文字,就像是向读者缓缓地讲述一个他所熟识的故人,讲她的写作,她的爱好,她的感情,她的亲情,包括她最痛恨的跳蚤。本书又像是一部温润的人物评传,虽然伊北忍不住流露出许多评述,但又不忍去伤害张爱玲,哪怕可能产生一丝的其它联想。在伊北看来,或是因为未成年前的心灵创伤,看似要强的张爱玲其实最怕伤害。她与亲情的交恶,其实是幼年内心渴望温存的折射。她将亲情一个个自以为巧妙地安插进作品中,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让他们一个个接受读者的批判。其实这并非她对别人的主观刻薄,《小团圆》中,化身为九莉的她,一样被自己生生地抛向了读者。

  晚年的张爱玲,正因为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所以她的生活中才会频频出现跳蚤。虽然文学地位重新回归,无可奈何花落去:她的亲情冰冷,爱情熄灭,虽然她努力在衣食等少数方面保持一些世俗的东西,但仍旧难掩内心深处反感世俗间的那些令她烦不胜烦的“跳蚤”现象。她用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像她后来花上一两百美元购买10瓶特效除蚤药一样,当她试图努力去解决这些烦心事时,但就像是掉进沼泽——越努力陷得越深。她试图以“AA”制来厘清与朋友的关系,结果朋友越乏稀少,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炎樱赴日后感情一路走淡,后来最好的友人(宋淇夫妇)也只能远隔重洋。她与友人尽可能保持着距离,书信成为她与外界沟通最多的桥梁。她曾试图让自己世俗起来,想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显而易见,这充其量只是她的转瞬之念。

  张爱玲命中注定不是“凡夫俗子”。她的脖子又细又长,她喜欢穿更能彰显东方女性曲线的旗袍,她喜欢拍一些艺术照,但她的那些留世照片总会给人一种冷艳的孤傲。这种孤傲或是她不屑世俗的某种写照。她笃信自己就是为文字而生,无论再如何艰难,她都不曾舍弃。她渴望生活在写作的世界,她反感一切与写作无关的纠缠,哪怕付出再昂贵的代价。

  因为张爱玲长期将自己封闭于一个逼仄的空间,所以文字是了解张爱玲内心世界的不多路径。在“张爱玲热”中,曾出现过几本同样以张爱玲生平为主旨的传记,如余斌、于青和张均等均曾推出过《张爱玲传》。余斌版的《张爱玲传》突出了张爱玲的三重身份,即作家、怪人和异人。前面两个身份还好理解,“异人”显然是余斌独有的解读。“异人”不仅是不同于常人,还是不同于时代,而在伊北的笔下,显然又归结于不甘世俗;于青则突出张爱玲那“苍凉的人生,美丽的作品”。这样最简单的“二元”写照,也是张爱玲外表给人的直观印象。事实上,若刨掉为读者所熟知的曲折人生不谈,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一个“U”形曲线,所以对张爱玲的作品有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张均则是从唯美主义角度去阐释张爱玲,这有点像是张爱玲在《传奇》里所写的那样,“在传奇里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找传奇”。张爱玲确有唯美的一面,但鲜为人知的是她支离破碎的背面,包括内心。

  这些传记各有千秋,一千个观众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张爱玲更是如此。其实,无论从哪种视角解读,都无法忽视张爱玲逃离世俗的内心本真。对于世俗,张爱玲其实一直在抗争,只不过用的是一种文字的方式。她也不曾料到,当自己真正在现实中远离世俗的时候,却又无法拒绝精神的世俗——总有那么几只世俗的“跳蚤”,努力钻进她的生活。

  书名:蚤满华袍: 张爱玲后半生

  作者: 伊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年4月

  定价: 29.80

  书名:张爱玲传

  作者: 余斌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年6月

  定价: 29.80

  书名:张爱玲传

  作者: 于青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4月

  定价: 31.8元

  书名:张爱玲传

  作者: 张均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1年7月

  定价: 32.8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