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亿万年大狂欢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亿万年大狂欢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0: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亿万年大狂欢经典读后感10篇

  《亿万年大狂欢》是一本由(英) 奥尔迪思 / (英) 温格罗夫著作,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66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亿万年大狂欢》读后感(一):从哪个角度看这本书?

  明天的读书会讨论《亿万年大狂欢》。再读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对想从事科幻的作家来讲,不但能了解西方科幻的宽广历史,更能给予许多创作刺激。作者本身就是作家兼科幻迷,他的阅读量和电影观看量,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四处是故事,八方是构思。对读者则更是看起来趣味横生。把科幻放在大文学背景中考察

  要问我奥尔迪斯的《亿万年大狂欢》跟亚当斯的《科幻小说史》有什么差别,很简单。前者是面对文学天地发现里面的沟壑和通道,是一个具有包容心的人走进一个宽广的世界,而后者是大学中从事文学理论的人为了建构一套自己理论而把作品装备到一些他认为合适地方。两个书都很有价值。但确实方法视野不同

  《亿万年大狂欢》读后感(二):欢?……狂是一定的!

  黄金期作家骨灰级爱好者,又信不过朋友介绍,看不来网上评介,可以考虑入手一本作为选书备查资料

  ——————————————————

  此书最大的败笔是作为译者(哪怕他不是剥削学生血汗的那种学阀,怎么看也算不得‘译家’)的“孙法理”造成的。后半篇幅都是他捣的鬼。提到的近代作家,99%的作家作品名该孙子自以为是的自创(译)新名。统稿的舒伟也没有纠正这种变态行为……至于编辑,本该制止的……但他们能做会做可以做什么……你懂的。

  让一个个这年头居然还看书的科幻爱好者突兀的见到一堆明明市面上还在流通的作家作品突然冒出一些奇奇怪怪似曾相识的“新名”,人为的尽量建起壁垒,到底是基于什么目的

  本来一目了然数据,非要让人一个劲地排除莫名其妙似是而非信息干扰,不如直接在封面印上“重新唤起你看英文资讯的勇气”作为宣传口号好了。

  假设你周围有那种肯看字书的小屁孩(无论是你朋友家的漂亮闺女,还是喜欢揩你老婆油的鼻涕虫小侄儿)刚发现Orson Scott Card这个作家的“好处”,你告诉这个小东西,“它”喜欢的那本书现在改叫《终结者的游戏》这种傻*二比名了,你让小孩子情何以堪?

  类似的硬伤比比皆是

  虽然但是,弗诺·文奇不一定就是最标准的作家译名,但不遵守译界先来后到约定俗成规则,非要学新星的《血腥谋杀》那样自发自创译名,尽量避免读者能够对号入座了解到作者提到的是哪本书究竟是是为哪般?

  ————————————

  假如说该书作者罗列垃圾信息,言之无物。实在是有点吹毛求疵刻薄了(毕竟相比起国内同期某些编辑推出的同类数据书,含金量实在是高太多)!

  但该书基本上都是拾人牙慧反吐出来的口水话,确实是我的个人观感。

  同样是写“史书”的,新星的《血腥谋杀》作者Julian Symons虽然是个自恋狂,但至少是有个人爱憎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把书卖得比他好的同期作家贬得一文不值)。

  又比如该译丛里同样的大部头——《科幻小说面面观》,人家至少对PDK等人是做了深入研究的(虽然好些地方在我看来是明显的用错力了)。

  ………………………………………………

  而且,这本书的成书时间也太老了,90年后独步天下的那些个武林盟主,峨眉掌门之类的风云人物,基本上是看不见的。不过也不用遗憾,因为这些所谓的“后”作家,科幻世界译介了一堆,一坨一坨不好好说事,动不动就痛苦不堪末世绝望的就是了。

  ————————————————

  相比起来。哪怕科幻世界的小编们肚量再小,眼界再低,他们照着历年获奖名单把作家作品铲一遍的做法还是功德无量的。至少至少,这套译丛要是早推出个15年,差不多所有的近代作家作品我们就只有看着眼馋的份了。

  ——————————————

  总而言之,如果词汇量只有三四千,又懒得翻墙了解全面信息,做不来by那种一周k两本地摊读物的狂人,需要节约自己的“读力”的老实孩子,想开拓眼界发掘“新作家”的时候,这本书或许是你“唯一”的选择

  《亿万年大狂欢》读后感(三):今天我们怎样写科幻史

  这是中国科学报的一篇约稿,把这本书和亚当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做了一个对比,发表时删去了一部分,见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746.shtm

  这里把原文贴出来

  近两年,两位英国学者的科幻史著作,亚当•罗伯茨《科幻小说史》和布赖恩•奥尔迪斯《亿万年大狂欢》中译本相继在国内出版,西方科幻史学术著作首次集中进入中国,国内科幻研究领域终于有机会参照西方著作,系统地比较和讨论中国科幻史应该怎样写了。

  介绍西方科幻历史的中译本读物此前也有引进,如英国约翰•卢克特的《彩图科幻百科》和美国詹姆斯•冈恩的《科幻之路》系列,不过多是原始材料的集合,信息丰富但缺少理论分析,这些著作主要面向普通科幻读者。对于专业的科幻研究,学术意义上的科幻史不应仅仅描述现象和堆砌作品,而应具有某种史观,反映作者对于“何为科幻”的理解。台湾学者林翰昌指出,每一个“科幻史家”都坚持使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解读历史上相同的科幻文本,要了解某家版本的科幻史,就必须先考虑该作者对科幻的定义,他究竟所专注或强调科幻的何种层面。只有在充分阅读、评估众家说法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要跟随某个学派的脚步,或是在心中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真科幻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国内对于科幻有种种争论:科幻是科学还是文学?科幻中的科学知识是否应当准确无误?为何有人要将科幻分割为“硬科幻”和“软科幻”?科幻和奇幻如何区分?中国古代幻想是科幻吗?科幻对创新是否有激发作用?这些问题或已被解答,或在探索中。理论探索依赖于原材料的丰富,科幻史则是贯穿众多原材料的纽带。科幻文学自晚清进入中国,百年来有无数本土创作科幻作品出现,但国内始终没有一部详细的,学术性的中国科幻史,叶永烈在复旦的一次讲座中感慨,对中国科幻史梳理最清楚的,竟是日本人。事实上,国内对于本土科幻的挖掘、整理与归纳并不曾松懈,但弱点在于方法论缺失。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需向其他领域借鉴理论和方法,何种视角更适合于书写科幻,需实践探索。对比这两部西方科幻史著作,于今天书写中国本土科幻史意义重大

  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是部新作,所涉作品从古希腊戏剧延展到2005年的科幻电影。作为伦敦大学一位野心勃勃青年学者,罗伯茨试图提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去容纳和解释我们所知的一切科幻现象。首先,他认为不存在某个确切的作品,宣告着科幻的诞生,科幻的定义始终在流变,而流变的线索是可以把握的,科幻史的意义,在于描述这些被我们认为和科幻有关的文学作品是怎样从古代演化成今天科幻的样子:最初它可能是上天入地的神话,旅行故事,乌托邦想象,在这些故事中涉及古人想象中宇宙结构,旅行所依赖的新技术,以及旅行所见的新的社会形态,随着现实人类宇宙观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这种幻想故事不断变化着面貌。其次,罗伯茨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来,每描述一个时代的科幻相关作品,都要讲述这个时代人们所持有的解释世界的知识结构如何,这些作品如何反映当时人们对于这些知识的思考。他将科幻文学发展重要的节点放在哥白尼的时代,日心说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有限宇宙的水晶天层,它不仅在思想史上是对传统宗教和世界观的巨大冲击,更直接的影响是让文学中的旅行和描述可以达到从前难以想象的更遥远的地方。最后,罗伯茨描绘了一个两极延展的结构:科幻文学的世界如同一条卷轴,一端是最为严肃的,罗素意义上的真理式的“科学”,另一端是则是经波普尔的冲击和费耶阿本德的发展,有着高度自由化想象空间的“科学”,它甚至可以是纯粹的奇幻,而绝大多数的科幻作品,都分布在这个卷轴两端之间的广阔领域,罗伯茨整部书所涉及的历史上的科幻作品,都成为这个理论的例证。

  奥尔迪斯的《亿万年大狂欢》所涉作品,时间跨度比罗伯茨短,自18、19世纪之交开始,到此书所成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止,古代和当下部分只有简要回顾和补充,篇幅却是罗伯茨那本两倍以上。作者本人作为科幻史上影响力巨大的作家和评论家,对科幻领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极为详尽,其论述旁征博引,充满着个性化点评。此书在70年代初版时,是针对普通读者所写,当时科幻还未成为学术界研究对象,几十年后,它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科幻史著作,许多论断如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今已是科幻界定论,并正在迎接新挑战者的质疑。

  与罗伯茨诉诸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理论不同,《亿万年大狂欢》经典地位的确立,在于其人本主义文学本位。奥尔迪斯拒绝将科幻起源定位于哥白尼开普勒式的天文发现和旅行故事,那些东西距离文学的核心“人”太为遥远。科幻小说作为文学,植根于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哥特文学传统。他从生活于18世纪英国的,并不为人们熟知的伊拉斯马斯•达尔文(进化论提出者的祖父)生平讲起,讲述他所处的那个科学与艺术尚未分离的,进化论、工业革命与哥特文学交织的特殊时代,从而延展到在那个时代出生的玛丽•雪莱。奥尔迪斯以作家传记的手法描绘玛丽生平,她悲惨的命运成长所接触的恐怖神秘的哥特小说,以及新兴的化学知识。后者使得玛丽所写的这个科学家创造怪人的恐怖故事成为了第一篇科幻小说,而这部作品所携带的哥特主义色彩,那种不同于主流文学秀丽之美的崇高恐惧之美,成为后来科幻文学的灵魂,这灵魂不被上层主流文学重视,却始终生命力不断地存活到今天,并在新媒体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部分。随后科幻的发展演变都是这种美感的延续:它在20世纪分化为《时间机器》般严肃进行科学、宗教和社会反思的威尔斯式科幻,以及《火星公主》般逃离城市,浪漫幻想的巴勒斯式科幻,又在30年代科幻商业杂志浪潮中,带着其作者和读者从主流文学中分离,成为独立文学社群。

  是什么令科幻文学区别于其他的文学?罗伯茨认为,科幻与科学有关,是人们站在自身所处的时代,对当时最具权威的阐释世界的知识体系的挑战和超越,是人与周围客观世界的一种互动,而奥尔迪斯则认为,科幻文学和主流文学一样,是人们感受世界的一种主观方式,但这种方式从文字组织,到唤起的美学体验,都与主流文学大相径庭,挑战了主流文学的话语权。持有不同观点的两人,以自己的方式组织起了两部观点不同,却都足以自洽的科幻史。

  书写历史,需要多元化的理论视角,什么视角是最适合中国科幻?

  罗伯茨提供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视角,中国科幻已讨论过太多科幻是科学还是文学的问题,这些问题今天似已经过时,它们之所以曾让我们迷惑,也许是因为我们对于何为“科学”理解不够深刻,也不统一。对于科学这个诞生于西方的知识体系,我们缺乏对于成长演变的历史细节的了解,将许多的幻想和期望名不副实地加于其上。从三十年代的“科玄大战”,80年代的的李约瑟问题,到今天中医存废和转基因问题的争论,反映出了在中国,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对于“科学”本身认识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的人群对何为“科幻”绝不会有一致的认识。如果科幻史的书写者对于这些差异缺乏了解,就无法深入理解科幻现象。 

  奥尔迪斯所提供是文学与文化研究视角。他书写着本科幻史是感受式和体验式的,文字中充满着生命,绝不脱离开文学和文化本身谈论科学本身。他更关心的是科学作为一种要素,进入文学后所能唤起读者心中独特感受,并跟踪科学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后,这种感受是如何演化,科幻当然与科学有联系,但它首先是一个文化分支,解读科幻,需要在文学史和文化史本身追根溯源。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始终有争论,但是否有文化,则毋庸置疑

  两种书写科幻史的视角并不矛盾,尽管多年来在中国,持不同观点的人们为了哪一种视角更为重要常有争执。视角也非仅此两种,新的科幻理论著作在不断引入,给予新的启示,持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皆可以从自己的熟悉的领域出发观察和描述科幻。

  两本科幻史均未涉及中国科幻,也许是因为成书时,作者眼中并不认为中国有足够影响力的科幻作品。不过,罗伯茨的书中有关于苏俄社会主义风格科幻,以及日本科幻中东方色彩的讨论,这些都与不同时期的中国科幻相关联。奥尔迪斯更是在其书中文版的献词中说,“将此书献给正在急速变化中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各个领域与阶层间的剧烈碰撞,这个国家对于未来世界变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一切都显示在极其擅长表现此话题的科幻作品中。刘慈欣、韩松等国内最优秀的一批科幻作家,影响力正在世界范围扩展,而他们背后有着悠久的中国本土科幻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些历史,等待着我们用不同的视角去发掘和书写。

  《亿万年大狂欢》读后感(四):當新技術不斷湧現的時候

  現代科幻小說出現於工業革命之後,當新技術不斷湧現的時候,哥特小說中殘酷的父親和引誘女人的僧侶就轉變成了科學家和怪物異類這樣的人物原型,此後,他們又進化成太空旅行者和外星人。

  《亿万年大狂欢》读后感(五):终于看完这本书的第一遍,现在来说说感想

  首先还是说关于这本书的问题:

  1、看到最后的章节,作者明确说过书里是有关于文中提到的大多数科幻小说的作者及其译著的索引的,但是中文版的索引跑到哪里去了?

  2、越是看到最后,越发现关于“之”的使用的不必要和泛滥,看到译后记的时候能明确感到本书是由三个译者翻译的,而且三个译者的风格明显不一样,这个问题我稍候再说。对于书出现“之”,为了更好理解,一部分可以换成“的”,一部分得恢复成“之所以”才能理解,还有一部分可以直接删除的。

  3、不知道原著从一个作家提到另一个作家,中间是否没有连接词,但是至少是中文版完全没有连接词,因此突然提到另一个作家时显得非常突兀。

  4、里面的许多原版书的译文名字没有使用国内已有中文版本、并且已得到多数认可的中文译名,而是由译者自行翻译。也许是译者为显示自身的翻译水平,而故意增加我们寻找译作的困难?大多数有提供原书的本名以及作家的本名,但是考虑到读这本书的人,许多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很难通过这些,来找到国内已出版的译作,不得不说,这样的翻译就会显得很不可爱。

  5、最后一部分的译者显然和前面的译者不是同一个人,作者本来的幽默并没有通过翻译而在前面章节有所表现;通过后面部分的阅读,我才明白这本书本来是应该浸淫着作者的特有风格的,只是一大部分都被抹杀掉了。然而后面的译者显然基本功不如前面的扎实,有许多不太通顺的部分。

  6、关于译者的问题,从译后记能比较明确分析出译者的风格问题,不知道孙丹丁副教授具体写了哪部分,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来,从第一段开始到654页的“本书作者”上部分是孙法理教授所写;从“本书作者”到656页第一自然段,应该是舒伟教授所写;从“《亿万年大狂欢》”到659页第二段,应该是吴岩教授所写;最后一部分又是舒伟教授所写。就是从这里,对于“之”的经常在本书中的出现,我认为应该是吴岩教授(或者一直没有出现的孙丹丁教授)的翻译习惯。

  【关于这本书的阅读】

  关于科幻小说的著作,对于国内来说,还是比较小众的。这本书适合想看21世纪前已经被认定为科幻小说中的佼佼者、以及科幻小说的爱好者、或者像我这样更多是出于为了吸取佼佼者中的精华,进而想完善自己创作的人……

  今天早上(11.15)重新研究了下西方科幻经典文论译丛这套书,发现阅读顺序应该是《亿万年大狂欢》、《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面面观》。因为第一本类似于综述,是对于21世纪前的已出版的科幻小说的总体介绍,觉得目前国内已有的科幻小说出版量不能满足自身阅读需求的,可以按图索骥,挑选到足够多的书目来达到这方面的需求;第二本有详细谈到阿西莫夫自身理论以及创作理念的问题,比较轻松易读;第三本文学方面的专用术语开始增多,涉及到许多理论方面的知识;第四本涉及的理论更多,建议开始对这方面理论有所了解再读;第五本,也就是最后一本,不仅涉及到大量的术语,而且有许多不同观点的科幻小说作家的碰撞,建议最后读,否则有可能在各种观点的争锋中,自己也混乱了。

  这本书虽然有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否则并非专业人士的我们,如何了解到关于科幻小说的这方面的详细著作呢?其实这本书更类似于一本工具书,完全可以按图索骥,来看符合自己口味的著作。现在我准备很快开始读第二遍,并且开始整理书提到的著作,从而达到看这本书的真正目的。但是想看完这本书里里提到的所有优秀著作(很多都没有中文版),既是浩瀚的工作,也是一个美妙的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