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10篇

2018-01-15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10篇

  《蝴蝶·天堂·探险记》是一本由(英)伊娃·伊博森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3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一):为自由和家去探险

  在童年时,大多数孩子肯定幻想过长大后要去寻找自由,追逐探险的乐趣。这是小孩子的心性使然,小时侯非常盼望长大,就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蝴蝶·天堂·探险记》里的玛雅就是在现实和幻想的共存中开始了她的梦幻探险之旅,去寻找她心中渴望的家和自由。

  未成年的玛雅在父母双亡后,盼望有一个温暖的家,于是她被送往巴西的一个远房亲戚家,和他们共同生活。可她到了那里后,她的梦想被打碎了,冷漠自私的远房亲戚一家让她心生难过痛苦,但许多跟她没有什么关系外人却给了她很多的温暖和帮助,歇息之地的印第安仆人们,对玛雅真心疼爱的明登小姐,被人诱拐的克洛威斯,讨厌束缚、渴望自由的芬恩等人,令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并找到了她自己想要过的那种生活。

  亚马逊丛林是令人向往又令人害怕的地方,它那里有着茂密的树林,珍禽异兽珍贵植物随处可见,但那里面的巨大危险也同样存在着,可就是这样的现实也仍然阻止不了那些真正喜欢探险、崇尚自由的人对它的热爱和向往。玛雅和芬恩都觉得只有在亚马逊丛林里才能找到他(她)们想要的东西,才能找到他(她)们自己,才会让他(她)们有了家的感觉,这和一般人对家的定义大不相同。象克洛威斯和卡特一家那样,他们认为有着富裕物质生活,精美的食物良好的生活环境,才是他们想要的家的感觉,可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家的定义是不径相同的。

  同样,对自由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是不一样的。芬恩宁愿放弃继承丰厚的家产而去亚马逊丛林追寻他的梦想,克洛威斯却愿意回到英国去过着刻板、束缚的生活,可见对自由的理解也可以是多样的,只是看各人去怎样诠释它而已。

  《蝴蝶·天堂·探险记》给我的感觉是既有点象童话,但又不完全是童话,它是童话和现实搀杂在一起,让人通过阅读这本书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她对孩子们心中的自由和家的理解。她通过书中的山提人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每个人的生命就象一条河,你必须随着水流的方向浮动,不能逆流而行,否则便会浪费气息,使你更可能淹溺。

  想要看不一样的童话,想要知道其他孩子对自由和家有着怎样不同的定义,就请阅读《蝴蝶·天堂·探险记》吧,它会告诉你一个与你以往看过的童话非常不一样的故事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二):异国探险记

  《蝴蝶天堂探险记》一部具有丰富情节深刻人性的冒险小说同时攫获了儿童与成人的心,并带给读者真诚感动

  《蝴蝶•天堂•探险记》就是这样展开一场亚马逊探险。这个发生在南美亚马逊,有丛林,有橡胶商人,有歌剧院……充满了异国风情,且散发着生命力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失去双亲的女孩玛雅,原本生活在英国的寄宿学校,由于监护人找到了她的亲戚,她因而前往巴西去投靠。但是,玛雅怎么也没想到,这亲戚——卡特夫妇和他们的双胞胎女儿——与她想象中的温暖、开朗亲切完全相反。他们一家人全是行径古怪又自私自利的怪人,使她在亚马逊的生活几乎陷于可怕的梦魇中!

  幸好,随行家教明登小姐给她的支持鼓励,使她对生活仍能抱持一贯乐观与希望。同时,她也认识了一些朋友感受友情的温暖。

  这是一段内心成长和蜕变,三个孩子的冒险旅程。横跨英国、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关于探险、勇气、自由和爱!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三):“背后的故事”——到底是谁抄袭谁?

  其实在欧美国家,一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必须要提到《13号站台的秘密》,因为这两本书都提到了伦敦的国王十字火车站的某个站台,而且这个站台能通向另一个世界。有读者给伊娃写信,说她抄袭J •K•罗琳的作品,但事实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于1997年,比《13号站台的秘密》晚了三年。而她的另一部作品《想变成飞鸟的公主》近期被【泰晤士报】选入“十年百本最值得拥有的童书”。

  而她的另一部作品《想变成飞鸟的公主》近期被【泰晤士报】选入“十年百本最值得拥有的童书”。

  《想变成飞鸟的公主》讲述的是一群古怪的人物(一个女巫、一个男巫、和一个巨怪)要去拯救一个被食人魔抓走的公主,去营救的人群中还有来自一个悲惨孤儿院的善良小男孩儿,名叫伊沃。虽然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公主被困的地方,但是这群特殊的营救人群却发现公主自己并不想离开,而且她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梦想:想变成一只飞鸟。这一梦想还引发了公主的营救人群和皇家军队、以及公主的三个可怕的姑姑之间的“争夺战”。

  她的很多童书都是有关向往自由、大自然和户外活动忠诚又善良的孩子们的。尽管她的儿童故事可能没有那么令人振奋而且也没有说教性的语气,但是她那智慧、乐观的写作风格却能让每一个小读者都深受感染,以至于一生都可能想去照管一个菜园子、看护野生动物、或者照料他人。

  其实伊博森的作品处处充满了吸引儿童的特质。书中的情节即便有些公式化,却是精彩引人入胜的公式。通常是孤儿或者受虐待,或不被赏识的孩子,陷于一个受到坏人或恶毒亲戚胁迫的境况中;这些孩子会得到奇特却善良的成人帮助,一起战胜恶棍(到末了坏人必会自食恶果)。最后,孩子赢得了家人、朋友,和未来更美好的希望。虽然包括幽灵、巫婆、人鱼、妖精、海怪等幻想要素,会增加情节的吸引力,然而真实世界的种种,却会令不喜欢幻想故事的儿童读者爱不释手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四):一次探险,一次拥抱自然之旅

  “胡桃钳般硬邦邦”的明登小姐抛却她的矜持,开始在风中追逐美丽的大蝴蝶;教授则抛开年岁的捆绑,到处寻找树懒,还有鱼化石、奇怪的宝石和每隔二十年才开一次花的植物种子。成人也把他们最美好的特质馈赠给了孩子。玛雅的父亲给予她探险的热情;芬恩的父亲留下他那亲近自然的天性,还有种满木薯、玉蜀黍和地瓜的菜园,以及高兴时能走上五海里的小船。

  博物志般翔实生动的书带给玛雅她渴望的神秘国度;她洞察到心灵封闭的危险,鼓励玛雅去过开阔的生活;她不仅认可野性与自由,也强调知识理性,为两个孩子计划雨季在马那坞城读书,旱季去河上探险;她理解旅程对于玛雅的意义,认为她不只找到了歌曲快乐,更找到了自己;她也为玛雅争取到对于“家”的选择权。所以,幸运的孩子们并非孤立地行进于他们生活的航程。众多的人物各有各的故事,但又交织在一起,如同巴西境内那些黑色、棕色和蓝色河流,最终都汇入丰沛的亚马逊河。

  多么美妙的旅程,看着就诱人。同时感觉自己也置身其中,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笔。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五):勇敢接受命运的捉弄

  勇敢接受命运的捉弄

  麦克•莫波格(英国桂冠作家、《柑橘与柠檬啊》作者)

  这本精彩的作品仅仅只是提名卡耐基儿童文学奖,真是有些不公平!我们暂且不去理会其他入围和获奖作品。毋庸置疑,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小说,堪称史上最好的、最有趣的、也最激动人心的史诗般的冒险作品之一。这也是一个非凡的文学成就。不过,除了伊娃•伊博森,没人能获此殊荣。

  在此,我最好提前声明,或者说老实交代——对我而言,写下这些对《蝴蝶•天堂•探险记》的溢美之词并不容易。大部分的作者都想探寻自我极具竞争力的写作风格,然而,往往又不愿意显山露水。我不敢肯定在这点上我自己是略胜一筹还是尚待追求。但是,我得承认,过去这些年来,伊娃•伊博森的名字和著作,让我十分眼红。这是因为,太多的友人不断和我说起对伊娃•伊博森的作品的钦佩和喜爱,我的妻子克莱尔尤其如此。自从她读了《喀山之星》,就从没停止对伊娃•伊博森的赞美。

  我觉得克莱尔早就读完了伊娃•伊博森已出版的所有作品,自然而然,她多次鼓励我像她一样。“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翻页,”她告诉我,“而且,她的书绝对不是一般的叫人爱不释手。写得太美了!她对空间把握实在太棒了,以至于让人仿佛置身于19 世纪的维也纳,或者坐在小船上穿行于亚马逊丛林。她书里对人物的刻画,还有对话的描写,也十分吸引

  人,常常让你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些人,知道他们的过去,也听过他们的声音。她写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引人入胜。你一定要读读她的书!”

  对伊博森的赞赏之词越来越多,不难想象,到了最后,对读伊博森的书我也越来越抵触。但是,最终我还是读了——好像不去读,显得我多么小肚鸡肠。我的意思是,我不想让克莱尔觉得我对她不断地赞赏伊博森这件事很嫉妒。于是,我读了《蝴蝶•天堂•探险记》。

  我必须承认,克莱尔是对的,她的说法也很实在。这部作品带着作者卓越的广度和雄心,以一百多年前的亚马逊为背景,讲述了痛失双亲的小女孩玛雅,勇敢接受命运的捉弄和折磨的生活及探险故事。玛雅原本生活在伦敦的一所寄宿学校,出于好意,学校决定将她送至遥远的亚马逊丛林,投奔她的远房亲戚。对于这个古板的决定,玛雅更多的是期待能融入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正是她一直渴望却不曾拥有的。对这个浪漫孤独的小女孩来说,美梦似乎即将成真。然而,残酷的现实让她的梦一个接着一个破碎。

  寻找新家庭的梦想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样的现实令玛雅十分沮丧,不过幸运的是,她遇见了一群难得的挚友,陪着她一起经历这次探险之旅的迂回和曲折。而且,我们也是她的朋友,我们被她的性格深深吸引。我们希望陪着她度过艰难困苦时光,与她一起经历痛苦,也与她一起分享欢乐。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一位多么伟大的作家!她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尝试——用一个史诗般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个体内心的成长历程。

  所以现在,你们都知道,对伊博森,我再也不是羡慕与妒忌,而是和很多友人一样,充满了钦佩和喜爱。我也想借此机会,表达我的感谢,感谢拥有伊博森的生活,感谢她以作品丰富我们的生活。

  ——麦克•莫波格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六):逃离旖旎惊险的亚马逊河

  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到处是一望无际原始森林。其面积甚至超过了一些欧洲国家。在这片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中,不仅生长着许多平时只能在电视画面上看到的珍稀植物,还活跃着美洲豹、鳄鱼、大食蚁兽等众多凶猛野生动物。居住在这里的印第安部落,也是一个同样充满神秘色彩民族

  在一场火车意外中失去父母的孤儿玛雅,接受了远房亲戚卡特一家的邀请,一头扎进了神秘的亚马逊,与他们共同生活。与想象截然相反的是,迎接她的并不是亲戚热情温暖的怀抱,而是贪婪、自私和排斥。索性,玛雅在这里结识了一群好朋友:漂泊困顿的剧团小演员克洛威斯、神秘且变幻莫测贵族男孩芬恩、外表严峻内心善良的家庭教师明登小姐、马纳坞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葛拉斯登贝利教授……在经历了一系列充满奇趣而又异常绚丽的历险之后,他们纷纷逃离了束缚,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蝴蝶•天堂•探险记》写的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儿童故事,突出表现少年追求新奇、喜好冒险的经历。小说用抒情的笔调描写儿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写儿童在亚马逊流域富于稚气和魅力的探险。作者对儿童心理的观察精细入微,描写合情合理。故事地点细节具有高度的真实性,经过艺术加工与想象,现实被附着上浓郁的儿童幻想色彩,原本荒蛮险峻的亚马逊被赋予了田园诗般的浪漫格调。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七):南风吹

  南风吹

  匙河

  在亚马逊河上,阳光倏忽间穿透热带雨林的阔叶树;色彩绚烂的鹦鹉在果实累累的枝丫间飞行;一队小水豚在沙洲上嘈杂且笨拙地走着;印第安孩子从木支架上的茅屋里跑出来,站在漂浮的码头上挥手叫唤……1910年,英国孤女玛雅开始了这段神奇的异域之旅。她“需要去感受风吹到脸上的感觉”,她“知道她要上船,以及不断地航行”。然而少年人闯荡新世界的热望是与来自旧世界的偏见并行的。克洛威斯对巴西只是地理上的不适,大人们则是文化上的误解。在卡特先生和英国侦探眼里,印第安人野蛮、吝啬而不诚实……最初,玛雅也曾惧怕想像中那满是水蛭的河流、袭击路人的美洲豹,还怀疑自己会被印第安人拐去当奴隶……这些久远的刻板印象如蟒蛇般蜿蜒的河道或错综的丛林之路,覆盖着人性深处的蒙昧,连涉世未深的孩童也难以绕道而行。

  同样,温文尔雅的英国式乡愁也时时调和“蛮荒之地”上的冒险冲动。从饮食、居所到礼仪、教育,因橡胶而致富的欧洲移民们尽力复制贵族式的闲适与优雅。卡特一家甚至假装他们仍在英国。如果说伊娃•伊博森对成人的这种情结略有嘲讽,对儿童天真而正当的乡愁则稍为体恤。克洛威斯深切地想念在英国玩的板栗游戏、篝火节时扎的人偶、初雪飘落时舌尖尝到的甜美滋味、溜完冰后喝茶吃松饼的惬意……这清新又温存的笔调里隐含着对于晚期帝国的致意。玛雅则杂揉了巴西和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情,幻想双胞胎表姐妹穿着白色洋装,腰系彩色丝带,驯养温驯的长鼻浣熊和坐在肩上的卷尾猴,在巨大的莲花丛中划着小船,搭着牛车无畏地穿行丛林,将钢琴的乐声传送到丝绒般的黑夜里……但巴西是巴西,英国是英国,就像棕色的亚马逊河与黑色的尼格罗河,即便汇流,仍保持各自的颜色。作者无意让两种文化自然融合,只镇静地展示各自的样式,让人各选去处。所以克洛威斯代替芬恩,回到英国继承爵位,而玛雅彻底告别伦敦女校附近齐整的树、守规矩的鸽子、平静的泰晤士河……

  芬恩犹如林中的潘神,驾着独木舟,从水草、藤蔓和树丛形成的绿墙后梦幻般向玛雅驶来。他们在漂流中过足了梦想中的生活——乘着小船,在黎明时分醒来,用汽油炉烹煮早餐,看苍鹭和鸬鹚潜水抓鱼;在引擎的噗噗声中走过阴暗的河流……这段航程不仅标志两个孩子在心性上的成长,也喻示儿童探险故事的进展——白人孩子并未承负帝国的职责与荣耀,成为荒岛上的鲁滨逊。芬恩没有拿出爵爷的派头来检视古老的部落,他需要血统上的归属感,并学习山提人丰富的医疗知识;玛雅没有扮演“灌木丛中的天使”(angel in the bush),替遥远的帝国耕耘蛮荒的花园,用“文明”的知识与理念归化土著人,她向他们学习那些狂野又奇特的歌谣。另外,玛雅为山提人对土地的熟稔和敬畏惊叹不已。“他们像对待老友般看待每一棵树和每一条小溪流。他们可以赤脚走过荆棘、沼泽和成堆的叶子。叶子堆里很容易会藏着蛇,可他们就是知道有没有……”她还领悟到,在这儿生活,不必像父亲说的那样“把握时光”,“他们会‘给’你美好的时光”。此时她已摒弃了启程前的无知无畏——“我可以使它(亚马逊丛林)变成天堂,而且我会的!”事实上,你不能把一个地方变成天堂,而只能将自己的心放置入天堂。芬恩也接受了山提人的信念: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条河,你必须顺流而动,不能逆流而行,否则便会浪费气息。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赋予他们的成长开阔通明的质地。当孩子们不再带着东方主义式的猎奇目光和扩张心理来打量异文化,而谦卑地与自然相遇、平等地与土著相互学习时,他们获得的便是审视现存秩序和自由建构自我的双重能力。“儿童的天真视野能够看到一个抹去社会等级和国界限制的世界,在‘清新’和‘直接’中带来一种革新的力量。”(徐兰君)这种不受制于旧世界的视野也表明了童年到成年的发展并非原始到文明的进化,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无论个体或人类种群的,都各有其锃亮的样貌。

  这“清新”和“直接”的力量也使《蝴蝶•天堂•探险记》在承继经典的同时又有适度的游离。故事的笔调与伯内特的小说极为相似,那安全而甜腻的贵族儿童腔调就是克洛威斯和玛雅摆脱不了的。克洛威斯在巴西巡演的正是伯内特的《小爵爷》,他完美地模仿并最终实现了剧中主人公的命运;玛雅则有着《小公主》里萨拉那甜美的性情和《秘密花园》里玛丽的自然情结。芬恩那对于自然近乎神秘的亲近和体内无限的活力则类似于《秘密花园》里的迪肯。然而,不同于《秘密花园》中那种对于印度的湿热天气和教养方式的反感,故事没有用“女王的花园”(Queen’s Garden)来修剪野性的丛林;芬恩毕竟不是被浪漫主义塑造的自然神,他有他孩子气的缺陷,他更无意从自然回归文明社会,像《秘密花园》里的柯林一样去把握未来的统治权;玛雅也不像玛丽,为了召回柯林的活力而自我牺牲,她跟芬恩的生活平行或交织,相互需要,共同成长。因而,这个写于21世纪的故事因它理性的反思表明这近百年的路并未白走。

  故事也顺应了儿童内在的需要,而不是满足成人对于童年的理想诉求,而这需要两者之间平衡的互动。在这段航程中,同行的成年人因儿童的生机得到了释放。“胡桃钳般硬邦邦”的明登小姐抛却她的矜持,开始在风中追逐美丽的大蝴蝶;教授则抛开年岁的捆绑,到处寻找树懒,还有鱼化石、奇怪的宝石和每隔二十年才开一次花的植物种子。成人也把他们最美好的特质馈赠给了孩子。玛雅的父亲给予她探险的热情;芬恩的父亲留下他那亲近自然的天性,还有种满木薯、玉蜀黍和地瓜的菜园,以及高兴时能走上五海里的小船。当初鼓励芬恩的父亲追寻梦想的明登小姐而今则陪伴玛雅而来。她用博物志般翔实生动的书带给玛雅她渴望的神秘国度;她洞察到心灵封闭的危险,鼓励玛雅去过开阔的生活;她不仅认可野性与自由,也强调知识与理性,为两个孩子计划雨季在马那坞城读书,旱季去河上探险;她理解旅程对于玛雅的意义,认为她不只找到了歌曲和快乐,更找到了自己;她也为玛雅争取到对于“家”的选择权。所以,幸运的孩子们并非孤立地行进于他们生活的航程。众多的人物各有各的故事,但又交织在一起,如同巴西境内那些黑色、棕色和蓝色的河流,最终都汇入丰沛的亚马逊河。

  最后,明登小姐说,“我们‘都’要回家了。”但不像从前的故事,在外面的世界里热烈地历险之后,平静地回到家里,在温暖的炉火旁捧着一杯热茶。玛雅不甘栖息于帝国的花园,而在暂留之后把目光继续投向那隐藏的、未被驯化的异域,那才是他们认可的“家”。她初到马那坞时,曾听到林中茅屋里来自芬恩的口哨声,那是一支英国北方的曲子《南风吹》,歌声在乞求风将乘船远去的人带回来:

  “南风吹,轻轻吹,轻轻吹,

  南风吹,吹向蓝蓝的海上……”

  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往何处去?玛雅清楚她自己的风向。

  那就继续顺流而下,听凭南风吹。

  豆瓣主页: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37525/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八):孩子的成长伴侣,成人的心灵启蒙

  孩子的成长伴侣,成人的心灵启蒙

  ALMOST 冲

  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恐慌往往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一样交织在人的内心深处,这是一种天生注定的宿命般的心灵归宿。

  在《蝴蝶•天堂•探险记》中,包括玛雅、芬恩、克洛威斯、碧翠丝和关朵兰无论她们表现的是否如你所愿,都逃不开这一话题。

  从一个商业政治发达、贵族主义渗透到骨子里但却骨板浮夸的英伦世界,到一个满目阔叶植物、遍布危险却又处处惊喜的未开垦的处女地,这对于像玛雅这样的孩子来说 是成长道路上跨出的十分艰难的一步:到底在亚马逊河的那一端是文明还是野蛮,是绿色地狱还是彩色天堂,全然未知,就像在人生的每个抉择后是对还是错,无法预知一样。

  在进入新环境后,这些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大相径庭:

  玛雅作为叙事的主人公,她是一个继承家庭财富但却单纯的女孩子,在就读于“伦敦最好的学校之一”,拥有着伙伴们和老师的喜爱,但她身上终究散发出孤独和压抑的情感,她对自由世界的向往超过了她对未知世界的恐惧,玛雅眼中望出去的世界还是平等的,是广阔的,她渴望亚马逊的自由也享受茅草屋里口哨声吹出的《南风吹》,她试图“又一次爬到椅子上,眺望外面的茅屋,将钉在窗上的纱网弄松,然后再拉开窗钩”去看里面的人,她与当地的朋友为友,真诚地交流。

  芬恩是一个“不开化”的小孩子,他像是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一尘不沾工业社会的任何气息,毫无保留地秉承着自然所有该有的品质同时完全顺其自然的沿着自已最天然的生长足迹。

  而双胞胎姐妹和卡特夫妇就是最现实典型的工业社会代表,在南美的土地上获得自已的富贵,却在心底上是对这块地方充满着敌意的,她们活在自已的世界中无法自拔,有一种无迹可遁的优越感。

  作者借玛雅的这一段旅程的叙述,对其所遇的种种人物的描述像是娓娓到来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前方的道路有很多秘密,也埋藏着许多宝藏,究竟我们将要找迎来的是地狱还是天堂,是自由歌声还是枷锁牢笼,许多时候也要靠我们自已去探索去发现,自已去端正对事情的眼光,同样的景致,每个人眼中所见却差之万里。

  在读这本书目之前,我一直不屑于欣赏儿童文学作品,肤浅地认为这只是在孩童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陪伴而已。

  然而现在我明白,这并不仅仅是孩子的世界,作者只是聪明地运用了孩子的视角,用最舒缓的语气和最温和的眼光来告诉成年世界的人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如何去享受去接受新事物的决对勇气。对于苦心孤诣囿于工作中的成年人来说,这本书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我们带来了最清新的空气,是一场透彻心扉的心灵启蒙。

  也借用文中最后那个场景来结束我的感悟: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往何处去?清楚她自己的风向,那就是继续顺流而下,听凭南风吹……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九):这绝非一本“坏小孩教唆书”

  童书《蝴蝶•天堂•历险记》的作者伊娃•伊博森早期童话写作的内容是鬼怪、巫师等,在这本书里转变了方向,将聚焦点放在几个孩子身上——父母早亡、带着大笔遗产投奔远在亚马逊的亲戚、却被恶意相待的玛雅;具有贵族身份、却不屑于这种身份、立志要成为丛林神医的芬恩;渴望成为优秀的演员、害怕脸上的青春痘、贪恋英国美食的克洛威斯……

  虽然远离了“怪力乱神”,作者仍然有办法把“人”写得妙趣横生。作者把自己变成了孩子,通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通过他们的脑袋想问题,通过他们的嘴巴说话,所有无聊呆板的事物通过他们的描述都会让人忍俊不禁:那个六十多岁、让人害怕的班克小姐“胸部壮硕到足可以使她当船首胸像,昂然面对惊涛骇浪”;而穿着束身衣不苟言笑的明登小姐“高瘦又面容憔悴,像一根硬邦邦的耙子或胡桃夹子”。

  热情活泼的玛雅厌倦了冷峻无趣的英国寄宿学校,恨不得立刻投身到奔放自由的亚马逊丛林里面。在成年人眼中,那里“河流中爬满水蛭,游动着不知名字的会吸人血的昆虫,还有藏在丛林中吹口箭的印第安人”。但是在孩子看来,完全不用顾忌食人鱼和短吻鳄,这些地方才是风景优美的广阔天地,热爱自由的天性得以释放,进入丛林才是“回家”了。

  从英国到巴西,这个建立在橡胶贸易事实基础上的故事背景设定不仅仅是为了在故事中制造戏剧矛盾,更是体现出作者对文明冲突的思考。作为理性的成年人的卡特夫妇,以做生意为目的到达巴西,使用当地的劳力,赚当地的钱,但是从心里排斥当地文化,卡特太太每天忙着用杀虫气毒杀各种虫子以保持室内“清洁”,卡特先生则是终日守在书房里玩弄收藏的玻璃眼球,拒绝跟任何人亲密接触。在这样封闭的大房子长大的双胞胎姐妹,虽然血缘上继承了金发碧眼的英国特色,思想却得不到任何英国文化熏染,更无法融入身边的巴西文化氛围,甚至很难与同为移民家族的其他小伙伴打成一片。文化上的根脉断裂,在孩子性格培养上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冷漠,自私,唯利是图。陪同玛雅的明登小姐作为一名优秀的家庭教师,敏锐地察觉到这对双胞胎的病态,不遗余力地保护着玛雅,创造条件让她自由地看书、跳舞、交朋友,保护了那颗与大自然无比亲密的赤子之心。最激动人心的是,在这场文明冲突的较量中,明登小姐也重塑了那个被教条束缚了的自己,扯掉烦人的束胸衣,将它扔进河流,迎来自由。

  这是一本以“逃”为主题的书:玛雅想逃离古板、古怪的卡特家;芬恩想逃离贵族的身份和古堡的束缚;克洛威斯则想逃离衰败的演出团,做一个不用“演戏”的人……我无法知晓十来岁的孩子看完这本《蝴蝶•天堂•历险记》会是什么感觉,我读完之后,有点儿害怕——害怕孩子们强大的想象力和破坏性。因为他们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做得出。爱看书的小孩尤其可怕,书里的内容在他们小脑袋里面发酵成各种奇思妙想,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实践——这太挑战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但是这本书的奇妙之处在于,“逃”为大家找到了更光明的出口,“逃”为大家展示了更多的生命可能性。“一个地方是天堂或地狱,看你自己而定。带着勇气与宽阔的胸襟前往,便可能发现自己置身于天堂。”这绝非一本“坏小孩教唆书”,小伙伴们精心策划的逃亡之旅能够改写成年人的价值观,当看似刻板理性的明登小姐,在孩子们的感染下成为一个背叛了自己身份、对中规中矩的教育体制say no的革新者。当成年人自大又固执地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约束孩子的时候,难道不应该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上重新审视某事么?

  《蝴蝶·天堂·探险记》读后感(十):热带雨林的奇幻之旅

  在卡特先生和英国侦探眼里,印第安人野蛮、吝啬而不诚实……最初,玛雅也曾惧怕想像中那满是水蛭的河流、袭击路人的美洲豹,还怀疑自己会被印第安人拐去当奴隶……这些久远的刻板印象如蟒蛇般蜿蜒的河道或错综的丛林之路,覆盖着人性深处的蒙昧,连涉世未深的孩童也难以绕道而行。

  故事中顺应了儿童内在的需要,而不是满足成人对于童年的理想诉求,而这需要两者之间平衡的互动。在这段航程中,同行的成年人因儿童的生机得到了释放。“胡桃钳般硬邦邦”的明登小姐抛却她的矜持,开始在风中追逐美丽的大蝴蝶;教授则抛开年岁的捆绑,到处寻找树懒,还有鱼化石、奇怪的宝石和每隔二十年才开一次花的植物种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