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河旅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河旅行》读后感10篇

2018-01-16 21: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河旅行》读后感10篇

  《大河旅行》是一本由墨刻编辑部 / 别业青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河旅行》读后感(一):静静的河,怎么说都不够

  人类文明从何而起?河流!人类的各大文明几乎都是起源于各大河流:古巴比伦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古印度起源于印度河及恒河、古埃及起源于尼罗河。

  《大河旅行》一书的整个团队,走访了12条大河,为读者展现沿岸精采绝伦的城市风光和人文历史图文并茂,带领读者一同行走在孕育文化的长河岸边。

  水是文明的载体,与文明的缔造和发展息息相关。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有河流的地方就具备了文明发生客观条件,如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以及希腊、罗马的地中海区域,在古代相应地形成了西亚文明、南亚文明、东亚文明和欧洲古典文明。其他如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等,都在各自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沉浮与各大文明的兴衰。

  古希腊人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问的土地称为“美索不达米亚”,这里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区域,因而有“人类文明的摇篮”之誉。世人对古代非洲的认识直到近代还相当有限。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地处北非一隅的埃及就代表了整个非洲。的确,虽然非洲也有突尼斯、加纳、苏丹、埃塞俄比亚等文明古国,但它们留给世界的文化成就始终无法与古代埃及相提并论。古埃及的发展之所以领先于周边地区,主要得益于其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尼罗河。所以,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本书依照河流划分,每到一河,介绍该河流经的城市,包括风貌、历史、文化、建筑等。午后温暖阳光,一杯醇香的咖啡,我捧着书,回想起在欧洲旅行时,坐在行进在塞纳河的船上,借着黄昏依稀的光亮,分辨着岸上的建筑,哦,左岸,原来有着这样的历史。冬日的晚间,在茸茸的灯光下,坐在躺椅上,手边一杯茗茶,追随作者脚步,在书中寻找着犹存风骨的渊源过往,卸下一天的疲倦

  《大河旅行》有一种魔力,一种让读者心之想往的魔力,就想到那儿沿着岸边走走,吹一吹河上拂面而过的风,看一看那儿各色玲珑的人,望一望有几百年积淀的建筑,身临其境感受一回历史的沉淀厚重幽默热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还是那条河,静静地流淌,沿岸的风貌却已自成一派,建筑、人物环境骨子里都蕴藏着与那条河流相同性格和风韵,就连空气,都弥漫着似它的气息

  一条绵延的河流,一段别样的历史,过去、现在、未来,怎么说都不够。

  《大河旅行》读后感(二):航行在最美好的河段

  大河滋养着生命,孕育着文明。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每一段悠悠历史与辉煌灿烂的文明都依傍着大河而生。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有尼罗河;巴比伦,有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印度,有印度河、恒河;中国,有黄河、长江。随着这些大河顺流而下,总能看到属于这些古老文明的遗迹,了解文明背后的文化与历史。

  《大河旅行》带着我们走近了孕育古老文明的尼罗河、恒河以及长江。

  尼罗河被埃及人视为上帝的恩赐。因为这条蜿蜒流长的世界第一大河是那片炎热、苍凉的辽阔大漠中唯一的水源。伴随着优美文字与精美的照片,这块滚滚黄沙上的文明露出它迷人的一角。跟随着作者,去游览阿斯旺、尼罗河谷底、卢克索、金字塔区、开罗、亚历山大这些尼罗河畔智慧的结晶,去感受古埃及人民创造的阿布辛贝勒神庙、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等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奇迹

  恒河水安宁而祥和,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小时候第一次知道恒河还是因为那位永远闭着眼睛黄金圣斗士——沙加。生既有时死有时,诸行无常欲何之,唯心亦如恒河水,拈花微笑身自知。恒河水啊,恒河水,多少信徒跋涉千万里只为在这圣河中洗濯自身,净化心灵。德里、阿格拉、瓦里纳西,这些陌生名字属于这条佛陀的玉带。

  长江,这条中华民族母亲河千百年来依然不舍昼夜地向前奔腾着,见证着一个文明从极盛到极衰,又到奋起直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沧海还未变为桑田。那些城市,那些人们歌咏的景致都还在,只是早已换了世代。

  除了这些文明古国,还有一片瑰丽的土地被条条纵横的河带浇灌着——欧洲。这片土地上流淌着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卢瓦尔河、罗讷河、塞纳河……沿着这些美丽的河流,可以看到德国的刚强、奥地利的优雅、法国的沉醉,欣赏这些相互渗透却又别具特色的文化。

  河流,是生命的源泉,随着大河旅行,航行在最美好的河段。

  . 也许是战争原因吧,作者们放弃了巴比伦的两河,其实,我还想看看思念如何像底格里斯河般漫延,看看楔形文字、苏美女神还有汉谟拉比法典……哈哈

  《大河旅行》读后感(三):在人类文明的摇篮里徜徉

  这本《大河旅行》我喜欢极了。

  近几年来,间隔间旅游大热。旅游网站火了,就连豆瓣上的旅游小组成员也大大的增加。似乎在中国大地上,有那么多的人的心充满了烦恼郁闷忧愁……而渴望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我就是如此。惭愧的是,虽然酷爱旅游,但到现在走过的地方,仍只停留在周边的省市,且从未出过国。曾羡慕过徐霞客,也曾有计划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成行。而我拿到这本《大河旅行》的时候,看到书中列举了全世界12条适合船只航行的河流,眼界和思维顿时开阔了起来。一种憧憬,一种希望,一种渴盼瞬间涌上心头,勾起了平息已久的不安的心。

  在中国,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世界,每一条河流都是孕育文明的摇篮。作者说,“大河孕育文明,每一条河流都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交互作用具体呈现。”所以,人们喜欢亲近大河,喜欢歌颂大河。

  这本书的样式,采取了文字加图片形式。文字分为两类,一类是每一个章节有一篇散文,用诗意语气来描绘景的美;另一类是对图片的注解文字,这类文字的出发点通常是为了游人更方便旅游。而图片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图,醒目的展示了重要景点的风光。二类是小图,尽量详细全方位的展现出当地的美妙景致。两者相结合,亦文亦画,使读者读起来兴趣大增。

  我喜欢埃及。喜欢埃及的神秘。电影《木乃伊》告诉世人,法老的咀咒很灵。现实中真的有法老的咀咒吗?还有,三个最大的金字塔与外星人有关?一提起埃及,简直是数不清的神秘。埃及闻名了,尼罗河也举世闻名了。

  中国的三峡作为其中的一个章节,列举了三峡经过之处的各个景点。我计划将来这些景点都要去看看。

  如果硬要挑一点儿毛病的话,我认为这本书应当采用大开本出版。当前的小开本上的小图,实在是过于小,大大降低了景观图片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大河旅行》读后感(四):养眼养心

  拿到書,看到封面就驚歎,呀,真簡潔美觀!沒有腰封沒有推薦,一幅佔據整個封面三分之一的攝影作品——平靜的水面,一只獨帆船,幾個人在船上面對著夕陽,水面拉長了夕陽的尾巴。如果這幅攝影作品再大點就好了,猶如身臨其境的大就最好了。

  書內配的大量清晰的圖片,使人產生“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感慨。所以我說這本書養眼。取景的角度不能說絕佳,但對於沒有到過那個地方的人而言,比如我,那真是羡慕及了。我讀過杜拉斯的《情人》,高爾基的《在人間》《我的大學》,但我沒見過湄公河,也沒見過伏爾加河。就是國內的長江,我也從未涉足。是遺憾也是機會,能從書上看來,也好過從未見過。

  隨著攝影師的角度,有機會再次拜讀海涅的詩,瞭解沿河的建築背後的故事。讀再多抒情詩,也不及到現場親眼看到河段邊的景色,親歷那的生活

  在寫到長江引用了好幾首詩詞,還有一段話:在時間長河中,人類的歷史僅是短暫的一頁,而長江缺亙古長流。站在長江邊,以我們短暫的生命關照這條億萬年得大河,有人領悟到要在無情流逝生命中追求永恆的價值;有人看到長江的流程正如人的一生,在起始時總是充滿著神秘與誘惑,到了晚年便走得平穩和安靜;有人幡然醒悟逝者如斯,誰也無法阻擋時光和歷史的腳步,縱人生無常,世間萬物都始終處於變與不變的相對狀態。(P191)這話自是會想起蘇軾的“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我相信自然的這股力量

  《大河旅行》读后感(五):人遇到的任何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

  总有人跟我强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年以前我请教一前辈这话到底对不对,前辈说他看过一句箴言“没有思考阅读,行万里路也只是邮差!”后来遇到类似的事,我总会想,或许人遇到的任何困境都是自己造成的。

  就像书里描写的那些河流,你可能去过,我也可能去过,但是我们都没有发现作者看到的风景,写出作者描写的意境,体会到作者的思考。其实是同一条河,却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那些沿途美丽的风景,修道院,博物馆,古堡,美丽的传说,厚重的历史,不一样的风情。同样的长江三峡,同样的伏尔加河,可能我们每个人看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我们的思考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不一样,收获的也不一样。而思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思维逻辑,生活方式

  《大河旅行》读后感(六):在最美好的河段航行

  在最美好的河段航行

  文/张宏涛

  每个人都曾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跳出现有的生活,去体验异域世界的精彩。《大河旅行》(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是一本旅游指南,即便不能亲临观光,也能起到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功效。该书精选了全世界12条最适合航行的河流,这些河流不仅条条闻名全球,更是热门旅游景点,沿途尽是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该书是台湾15年旅行团队的旗舰产品,由专栏作家别业青倾情撰稿!该书寻河不看海,抛却伤春悲秋,以流淌的大河文明涤缓内心起落。沿河行走,隔岸踏歌。

  该书图文并茂,图片占的篇幅比文字甚至还要多点,是名符其实的大河图画书。透过这些美丽的实景图片和精准的文字介绍,我们可以立体地感受到多瑙河上的音乐、尼罗河上的金字塔、恒河上虔诚的信徒、湄公河上的热带雨林……这十二条大河的魅力。虽然无法身临其境,却又如同梦游到此一般。

  读了该书,我们会明白:大河孕育生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每一个灿烂的文明都拜大河所赐。大河多发源于大山,从山上娟娟细流而来,沿途收纳无数的小河,滋所流经的每一寸土地,它就像地球的血脉,把营养输送到各自的领地。它给人类生存的水源,给孩子们嬉戏,也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将货物运往远方,又从远方运进来自己需要的物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大河,养育了不一样的皮肤、不同的语言的人……

  相比大山的巍峨挺拔,我更喜欢奔流不息的宽阔大河。虽然家乡只有小河,不过每次当我有烦恼的时候,只要来到小河边,我的心灵就会变得平静下来。见到奔流不息的河水,每个人都不免会有感触。孔子在河水面前,曾发出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老子更是从河水中悟出了“道”的真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我梦想着有一天,当我又有钱又有闲的时候,按照该书的顺序,顺流而下,一一游览这些璀璨的大河,用心感受地球的脉搏,体会大自然的力量,回顾人类文明的兴衰,这是何等美妙的一件事情啊!

  已发《湖北日报》

  《大河旅行》读后感(七):河流时光

  “几乎所有的文明都是水的赠礼”,的确,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孕育发源地,世界各洲的人民也不约而同地在许多诗歌中将河流喻为“母亲”,象中国的《长江之歌》、埃及诗歌《尼罗河》,无一不对哺育了众生的河流给予至高无上的赞美。尼罗河为埃及人提供了96%的地表水源,90%以上的埃及人民居住在尼罗河流域,埃及人自称为“尼罗河的女儿”。

  河流的涨落形成肥沃的土地,带来丰收和希望,每一条大河的流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对一条大河的追溯便如同坐上了一台时光机,循着大河的流向,回顾它所经流域的自古至今的历史。“大河穿行着世界文明的经络”。世界的变化、人类的发展,一切细节都由河流见证,经历了数千年的耕种劳作、建筑改造、战争和修复,历史的印迹在河流沿岸的城市中沉积。

  大河经过的城市有的因其地理形势成为军事重地,德国的美因茨曾是罗马人在德国北部重要的疆域控制枢纽,法国奥尔良在英法三十年战争期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攻占奥尔良的战役中成就了圣女贞德。往往因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使得国家给予不断的关注和投入,进而发展政治和经济,这些城市成为历史和文化的重心所在。

  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印迹保留在城市的各类建筑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之中,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多生活在此,波恩古城的贝多芬之家,阿尔勒的凡高咖啡屋,吉维尼的莫奈花园还在纪念着这些杰出的人物。更有幸的是欧洲保留了大量的古堡和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于1248年兴建,维也纳的史蒂芬教堂也有800多年的历史,捷克的布拉格古堡建于9世纪,教会和贵族把持政治与经济的时代建造了许多这样宏伟、瑰丽的教堂、古堡和宫殿,许多个世纪过去,人们仍为这些建筑的美丽折服,成为国家的珍宝、民族的自豪。建造和居住在这些建筑里的人或许都有能力拨动历史之轮,改变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在今天我们也是透过这些建筑去了解过去那些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物。

  艳羡了欧洲这些古老的建筑后却感叹中国的长江流域已少有过去的影子,如今观光游览的也大多是些复制品,我们被现代化了,历史只留在了一些文字里,就象书里对长江和湄公河流域单薄的介绍,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河流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人类所拥有的财富。希望随着河水的流淌,所有的印迹都能够被保留和爱护。

  《大河旅行》读后感(八):文明始于河流

  她是我们文明的摇篮,身负着我们的狂妄,见证了我们的沧桑。

  她就是河流,人类文明基本都是以她作为发源地而产生的。如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河流域,尼罗河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而印度河文明发源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中华文明则起源与黄河和长江流域。同时她也是文明的载体,与文明的缔造和发展息息相关。有她的地方就有生机,有她的地方就具备了文明发生的客观条件。

  但今天,由于经济的发展,全球各地的河流基本上都受到了破坏或污染。我们与她的关系该如何继续,在保护河流和发展经济之间该何如抉择?这就是《大河旅行》给我的思考。

  《大河旅行》是一本关于“她”前世今生的书。全书通过全国各地的旅行家们实地拍摄考察,走访了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卢瓦尔河、塞纳河、尼罗河、恒河、长江、伏尔加河、罗纳河、伏尔瓦塔河、澜沧江—湄公河、圣劳伦斯河等12条千古河流所收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我们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每当看到“她”那美轮美奂的“身姿”,都觉得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江河就是一部历史,与人类发展史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江河就没有人类。毛泽东曾说过: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虽然全世界河流的总水量不及地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但河流对人类的贡献,却远比海洋、湖沼、冰川等水体大得多,河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人所共知的。

  在大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人类先民引水灌溉,形成了早期的农业生产,并进而诞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饱含乳汁的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的7000年文化,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成为“永恒的涅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而奔腾不息的黄河,虽然九曲十八弯却成就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华夏文明。其他的如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等,都在各自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沉浮与各大文明的兴衰。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没有不非常重视对河流的治理和开发的,从大禹治水到汉武帝对黄河的治理,从李冰建造都江堰到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从三峡水利工程到南水北调,无不体现出河流——“水”这一永恒不变的主题。人类的生存发展,实际上是一部与河流斗争,与河流和谐相处的历史。

  综观世界历史,任何文明的发育都离不开河流,同样,任何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河流,许多文明是因河流而兴,也是因河流而衰。无论是古老的亚非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地中海的古罗马、古希腊以及美洲文明),文明的曙光总是在波涛汹涌中闪现。

  河流,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河流,那么我们拥有的一切美好将化为乌有,我们憧憬的未来也将不会辉煌。

  因此,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选择保护河流!

  《大河旅行》读后感(九):跟着流水走

  “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这就是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在水的所有形式中又尤以河流最为动人。你可能更喜欢大海的辽阔无边,可是当你真的和少年PI一样身处一望无垠的大海中时,感到的更多的可能是绝望;你可能更喜欢湖泊的平静温柔,可是湖泊毕竟囿于一方,格局太小;你可能更喜欢井水的清洌深沉,可是井水自成一体,藏于地下,轻易难以靠近……

  只有河流,奔流不息,润泽一方。

  它不畏路途艰辛,奔腾入海,蒸腾成云,又幻化为雨,将陆地与海洋联系起来;它带来肥沃的土壤,用水和土为人类创造了一片宜居的天地。

  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跟着流水走,于是有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今天,这本《大河旅行》带着我们再次跟着流水走,去感受人类最厚重的文明和文化。

  沿着河岸,我们可以看到最伟大的音乐家曾经的住处,看到建于14世纪的木结构老教堂,看到独特的户外民宅博物馆,看到建城800周年的世界文化遗产,看到风格多样的“艺术廊街”,看到历史悠久的教堂、城堡和储藏着那些悠久文化的博物馆……

  还有举世闻名的枫丹白露城堡、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金字塔、三峡大坝、泰姬玛哈陵、红场等等也都是河岸边的风景。

  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一不小心就会遇到名人。仅仅是在书页间,一不小心就会看到贝多芬、圣女贞德、拿破仑、雨果、高迪、莫奈、普希金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在河流的边上行走,我们与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宗教的距离都拉近了,我们能穿越古今,看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气象。

  在旅行途中,河流从来都不是主角,没有谁会专门去看一条何,我们关注的从来都是河岸上人和物,可是殊不知,岸上的人事俱是在河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滋养下休养生息,发生发展的。人事会变,只有河流永不变心,它公平地养育着岸上的子民,无论贫富贵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流,它可能是滚滚奔流的长河,也可能只是家门前的一条小溪。而这本书则是让我们看到别人的河流,看到他国风光,看到整个人类的智慧荣光。它突破了国界族界,跨越了时间空间,给你的是最原始的熨贴感。跟着流水走吧,相信在这里,你会找到另一条属于你的河流。

  唯一的遗憾是篇幅有限,入选的河流也有限。所以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掩映在热带丛林中神秘惊险的亚马逊河,还有人类最早的文明源泉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遗憾未能入选。希望能看到第二辑,希望能在第二辑中看到更多的河流。

  《大河旅行》读后感(十):他的昨天是你们的现在,你的今天是他们的未来

  (一)一样的大河

  这世间,绝大部分的人,要么生活在河边,要么生活在海岸。大河,大海,也仿佛成了这世间的两种隐喻。人们出生,成长,带着各自的经历、信仰,掬一捧故乡的河水,举头凝望。总归,即便再奇绝的大河,最后汇入海洋成为这复杂世界里,平静无常的一股力量。

  这本《大河旅行》延续了墨刻一贯的特征,鲜活,详实,加上别业青的优美散文,在出版市的无数旅行指南里,算是一本有文化分量的书籍。书籍选题的大结构非常稳妥,几乎囊括了所有欧、美、南亚的旅游国家,我甚至觉得墨刻可以再出一本续集,涵盖美国的科罗拉多河、密西西比河,意大利的台伯河,非洲的刚果河,英国的泰晤士河,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因为这些河流的历史,也同样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文明和信仰。在细节上我认为还有些值得补充,多瑙河章节里缺少了对前南斯拉夫诸国的介绍,那里风景特别美丽,而且因为护照不方便所以信息很稀少,如果未来前南诸国加入申根,必然会成为中国旅行者的热门之选;易北河章节里不应忽略德国东部第二大城市莱比锡,那里被诗人歌德赞誉为“小巴黎”,是著名的音乐之城,还发生过改变欧洲历史的莱比锡会战;澜沧江-湄公河章节里,澜沧江的上游被忽略了,那里是藏传佛教重要的传扬地,昌都诞生过很多大成就者,德格是大藏区里的文化名城,中甸是千年茶马古道重镇。

  (二)不一样的大河

  在奥地利的哈尔斯塔特,我有幸在教堂目睹了当地人婚礼,新娘和父亲在湖面上荡舟而来,新郎的邻居们组成的小乐队也有模有样。一旁的中国大妈操着洋泾浜话,在电话里大声宣布,我们又把这里占领啦,哈哈哈哈哈……

  在克鲁姆洛夫小镇里,我住在伏尔塔瓦河边,深夜里开始弥漫浓浓的雾气,我从青旅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墨刻制作的《捷克、匈牙利》,从客厅的另一端,透过不隔声的木门,传来两个中国女生的对话。

  一个说“又遇见中国人了,好恶心啊!”

  另一个说“是啊是啊,出国的都这么屌丝,烦死了!”

  一个说“明天我们要比他们早早地起来”

  另一个说“排队我们要抢先。”……

  大概我猜想,世界上除了中东的逊尼派和什叶派,除了前南国家的塞族、穆族、克族,或许只有中国人才会如此平白无故地,从内心深处憎恨他们的同胞吧。

  在德国,中国人抢购名牌,在奥地利,中国人抢名牌,著名的遗址、博物馆、美术馆,中国人说没兴趣,在捷克,中国人说晒晒太阳喝喝Latte,好好的呢。

  美女、咖啡、意粉、猪排,我想看到的比这些更多。

  在布拉格,我走进黑色圣母屋,卡夫卡年轻时和朋友常常聚会,他的朋友围绕着哲学、文学高谈阔论,卡夫卡常常兴奋地结巴羞于开口,后来他的朋友们都默默无闻,人们却记得卡夫卡。

  在德累斯顿,我会仔细端详街头的每一组照片,认真识别一个世纪前建筑林立,被誉为欧洲阳台的德累斯顿。1945年的情人节,盟军对德累斯顿进行了第一次无差别轰炸,三个小时之后,正当人们从烘烤得炽热的掩体里爬出来喘息时,迎来了盟军第二次轰炸,第三次轰炸之后,喷水池里沸腾的水面上浮满了尸体。

  在柏林,我专注脚下,试图能在路上发现金属的“绊脚石”,1990年起,艺术家冈特·德穆尼西开启一个持续的艺术项目,找寻纳粹期间被迫害和杀戮的犹太人住址,在门前的路边安放黄铜的绊脚石,上面铭刻着犹太原屋主的姓名与生卒年月,整个欧洲有35000块绊脚石时刻提醒着人们。

  如果一位中国游客能用基本的口语,和当地人聊起当地的历史、风光,没有人有任何理由,对中国人表达傲慢与不屑。时间的大河静静流过祖辈的土地,中国的历史,和欧洲的文明,毕竟曾经相互分离,又相互映衬,美德终被秉持,疯狂的也总归于灭亡,人类的兴亡成败不过是大抵一致。

  话题回到本书,如果墨刻丛书能增加一些历史社会的思考,便不单单是一本提供信息的旅游指南;如果凭着那样一本旅游指南,相信中国人的面孔,也不会继续被诟病、指责;如果有过那些阅读和思考,相信异国他乡的国族们,会微笑着打起招呼,聊聊家乡的过往。

  他的昨天是你们的现在,你的今天是他们的未来。你的大河,我的大河,似曾相识却不同模样,复杂的东西各据一方,一同去到命运的海洋。

  ,题目引自满族民谣歌手@北冥之鱼 萧寒的作品《河》,试听地址:http://music.weibo.com/t/i/100028686.html?sudaref=www.baidu.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