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丽莎白》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伊丽莎白》观后感10篇

2018-01-14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丽莎白》观后感10篇

  《伊丽莎白》是一部由谢卡尔·卡普尔执导,凯特·布兰切特 / 杰弗里·拉什 / 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丽莎白》观后感(一):「Quotes」

  「There is so little beauty in this world, and so much suffering. Do you suppose that is what God had in mind? That is to say, if there is a God at all.」

  「Innocence is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you possess. Lose that and you lose your soul.」

  「He shall be kept alive to always remind me of how close I came to danger.」

  「I am married... to England.」

  《伊丽莎白》观后感(二):不说话,只做伴

  ir Robert 告诉年轻的Elizebeth "remember who you are, don't be afraid of them." Elizebeth凭着这种信念忍受黑暗压抑,静默,等待漫长黑夜过去,Queen Mary的早逝让Elizebeth坐上了女皇的宝座。Robert的背叛政治里的谎言告诉她她不是任何人的Elizebeth, "I am only the daughter of my father", 她嫁给了英格兰,并且为这片心爱的土地带来了黄金时代,成为受人敬仰的Virgin Queen. 她从没忘记和Robert在洒满阳光的田园里曼舞,那时她有最美丽的裙摆,笑靥和年华。不说话,只作伴。

  《伊丽莎白》观后感(三):传记

  1554年,玛丽一世登上英国的权利颠峰,在她血腥的统治下,英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1558年,玛丽一世驾崩,她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登上女王的宝座。面对姐姐留下的烂摊子,首席顾问威廉先生敦促伊丽莎白尽快解决由于英国已经没有军队,遭到临近国家威胁的现状,而国内也有些人开始对她实施颠覆活动。为了应付英国残破的局面,朝中开始有人建议伊丽莎白下嫁,为英国寻求一个保护国。当伊丽莎白感到孤助无依的时候,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的李斯特伯爵的归来给她带来了无比的信心

  采用厚重的阴云、灰暗的色调来衬托当时充斥着宫廷政变、阴谋、欺骗的国家局势,而不谙世事的伊丽莎白生活场景则是充满阳光和绿色,鲜艳轻柔的衣裙、潇洒飘逸的长发都喻示着少女浪漫纯真

  该片的成功,其中一部分应归于演员努力,凯特·布兰切特凭借自身独特气质自然真实地将伊丽莎白从浪漫天真到深沉果断、毫不留情性格变化呈现在银幕上

  《伊丽莎白》观后感(四):孤独的高峰

  电影一开始就蛮震撼,用血水剃发,红色的血,阴冷的石板,白色衣服,光秃秃的头颅。都驿王朝也是黑暗与血腥的。和中国封建社会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不同,西方因为宗教也迫害了不少人。亨利八世去世后,玛丽成为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但是她打小体弱多病,她在位的时候,不顾新教已经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大力推行天主教,迫害新教教徒,杀了三百多人,也因为称为血腥玛丽。疾病和民众的痛苦、生不出子嗣,不被丈夫所爱,这一切都加速了她的死亡。

  她恨伊丽莎白即将继承她的位置,因为她是虔诚的新教教徒。但是她也杀不了她。伊丽莎白表面上改信天主教,大家都知道这是权宜之计,但在台面上,玛丽一世不能将这个宗教理由作为处死她的理由。况且正统正宗也是玛丽一世统治的根基,从侧面来说,玛丽一世继承她的王位是支持着她的统治根基的,所以玛丽一世不能随随便便杀掉伊丽莎白。

  带着一些运气成分,伊丽莎白即位了。

  就像有位网友说,不要把电影当历史来看,毕竟改编了一部分。

  光从电影上来说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异教徒是怎么被迫害的,有多残忍可怕

  电影里有一个场景是性爱交融与玛丽一世一个人独守空房的画面交换,突出了作为一个女统治者,必须强迫自己有一颗男人心终身不能享有自己爱情的孤独。她的电影结局回眸更加展现了她的孤寂,她带着圣母玛利亚般的光环,她是子民的母亲,注定无法拥有平常人家幸福家庭。她不能让爱情蒙蔽了她的双眼,一旦一位女子陷入了爱情,她会丧失理智

  少女时期,爱情允许她对罗伯特说:你就是我的一切。伊丽莎白登基后,虽然在舞池中跳舞的她还是充满了少女心,但是她已经明白自己是女王了,婚姻与政治相连。她是亨利八世的女儿,基因注定她有着一颗渴望统治的心,并不是平常人家那种需要依靠男性女性

  电影里的罗伯特也许是爱她的,但这种爱似乎带着一种讨好和恭维,他曾在玛丽一世在位的时候,对伊丽莎白说:以后你会是女王,人们会敬仰你爱慕你,用诗歌来歌颂你的美貌。这句话真的深得她意,当时便大笑。

  爱人于她而言是不可靠的,一个软弱的男人只会讨好她,一个强势的男人则会抢夺她的权利。她是一个女王,怎可允许有人不服从她,这样的一个女性。

  派兵去苏格兰却大败,她躲起来哭过,抓狂过,这些都是成长和历练的一部分,熬过了这些,最终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女王。

  影片最后,她已经成熟了,羽翼丰满。

  《伊丽莎白》观后感(五):pure,naked,fragiled——hope

  第一部把法国黑得体无完肤,第二部把西班牙黑得体无完肤,然后,你就爱上了英国,这个崇敬着他们的女王的国度。在这一时刻你会觉得,英式英语,真是世上最美的语言。“pure,naked,fragiled——hope”,诗章般的语言。

  在伊丽莎白身上,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所有的君主都是孤独的”这句话。以前看宫斗剧时,看到皇上在所有妃子间流连,却从不付出真心,只有宠没有爱,只觉得那是天下最大的渣男。可是,当帝王变成了女王,她睿智勇敢,热爱她的祖国人民;也冷血、狠毒,富于野心控制欲。可是一个真正的帝王是没有爱的,他/她注定孤独,在感情方面,他真的是世界上最可怜之人。一个人一旦在很多方面足够优秀,就没人再配得上他们。也许注孤不是一种贬低,而是一种褒扬,尽管这褒扬他们并不想接受,如同这命运他们有时也想抗拒。

  她的一生,有过真情,却总会丢失。她的一生,也会因为这些感情有过软弱,可是,她终归是比一般女子更理性的人。“pure,naked,fragiled——hope” ,希望,伴随着她一直走下去。

  《伊丽莎白》观后感(六):《精微之处,方显大义》 ——从《女王》到《伊丽莎白》

  我喜欢拍特写,尤其在是热闹人群中。

  我喜欢把镜头拉近,找到那么一两个或者一小群表情生动的人,记录下那么饱满的一瞬间。浩大的场面具有冲击力,但是没有拍摄好的大场面,往往拥挤又杂乱,而那些微小的瞬间,被置放到宏观的背景里,会具有另一种动人力量

  微小往往具有别样的力量,摄影如此,电影也是如此。微小的选择放在人物传记片中,不仅仅意味着选取的内容核心片段的,它更要求在片段的选择中,有着激烈矛盾冲突和动人心弦故事线来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这对剧本是个极其苛刻的要求。

  在这样的要求下,2006年的《女王》表现的相当不错。 故事选取了戴安娜王妃去世后一周内作为电影的容量空间,通过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首相布雷尔、查理斯王储以及公共媒体和英国群众的交锋,十分精致的刻画了女王的性格形象。 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当然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人物本身经历的多元与丰富对剧本的构建反而形成了挑战——如果一点精彩都不愿遗漏,把从女王登基到如今的所有经历复述一遍,那么这部片子就沦落成了无趣的纪录片。

  这正是我所说的选择微小片段的含义:我们必须从女王一生丰富的经历中,选取一个片段,来使得刻画女王形象更轻松,也更加吸引观众。

  从选择角度看,《女王》的选择还是相当成功的,选取戴安娜王妃去世后的一周作为故事的背景,在人物设置方面有了相当大的选择余地,编剧即可以通过现实的人物:布雷尔、查理斯和女王的交锋来表现女王内心世界,也可以选取已经虚幻的人物:戴安娜生前的影像记录对女王构成冲击。而戴安娜王妃的逝世幕后本身就给电影增添了看点——人人都希望知道王妃去世的内幕,人人都希望看看这场英国皇室最严重的公关危机

  故事的选择决定了一半的剧本,而之后的另一半,需要情节设置和演员的表现共同完成。

  在情节的设置上《女王》同样表现出了精巧而深刻特色。戴安娜去世引发的皇室信任危机并没有用大场面刻意渲染,而是让女王通过电视与广播收到。同样的,故事场景也比较封闭与单一,巴莫尔别墅,白金汉宫和首相府邸构成了最主要的故事展开地(白金汉宫的场景其实并不多)。这样的选择让电影呈现出一种相当冷静而自持的基调—这种基调正是女王身上最需要表现的性格。影片本身的特色与人物特色相得益彰,使得《女王》充满了英国式的精致、以及,礼仪性的疏离感。

  至于说到演员的表现上,Helen Mirren同样的秉持了与影片相同的特色——微妙,自持。 Helen的表演好就好在,你不觉得她是在表演。 没有歇斯底里的独白,也没有过于激烈的情感表露。 只有微微抽动的嘴角和语调的奇妙变幻,来展现女王的内心变化。 我记得胡紫薇评价海伦的演技:形同鬼魅。 这种鬼魅之处就在于,她不将夸张作为表演的标准,而是融入到角色生命里,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女王。 当年mirren凭借一部《女王》以61岁高龄一举拿下小金人,足以证明这种写实的表演方式,在优秀的剧本配合下,有多么动人的力量。

  和《女王》相比,1998年的英国电影《伊丽莎白》的结构就显得稍显冗杂。全篇大概是靠Cate Blanchett的演技撑起了半边天。

  《伊丽莎白》本身的用意在于做史诗级的英国古装片,这样的定位使得《伊丽莎白》陷入了追求宏大的陷阱之中。从求婚到与罗伯特恋爱,从苦苦追求到心若止水,以及一带而过的无敌舰队的覆没,中间穿插的只是悲怆的调子和 Blanchett衣袂飘飘的身影。视觉效果是蛮好的,但是经不起仔细的思量。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奥斯卡提名了六次,最后获得了一个最佳化妆奖(凯特没拿女主角是命不好遇上了《莎翁情史》).....so interesting.

  《女王》和《伊丽莎白》是人物传记片很好的两个学习模板。人物传记片应该拥有更为精巧的构思和艺术价值——中国的人物传记片常常陷入无片可拍而选择一个模范人物为其树碑立传的境地。 精微之处,方显大义。 一部电影如果能在精微之处有所突破,那么比声势浩大的大制作与大场面,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所在

  毕竟,在这个视觉娱乐的时代,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欢愉。

  《伊丽莎白》观后感(七):从油画里走出来的女王

  一、

  打五分,三分给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两分给该剧的服装道具化妆。

  一直不喜欢凯特布兰切特,觉得她不美,长得有点儿凶,哪怕是精灵女王,也是不食烟火高高在上冰冷不可触碰的,丑闻笔记里的她也没漂亮到哪儿去。

  但她真的是适合演伊丽莎白啊!尤其是穿上那几身完全就是从油画上扒下来的衣服,瘦削,冰冷,僵硬的状态瞬间女王附体,我在脑海里嗖嗖的闪过历史书里看过的伊丽莎白的种种画像,不得不说,太像了。

  二、

  最喜欢廷议通过信仰一致法案的那场戏,倒回去看了两遍。

  一身红妆的女王初登宝位,坐在那张孤独冰冷象征皇权的红椅上颇有些坐立不安,面对下面黑压压闹哄哄一片的王宫大臣们简直不知所措,就是个强作镇定的小丫头片子,试图用坚硬古板的语言和急促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但逐渐的,在得力助手华星汉的鼓励目光下,女王的身躯逐渐不那么僵硬,画片上的美人开始学习着掌握权利的方法,她慢慢放松下来,先从示弱开始,用睿智和幽默潜移默化操控着坐在脚下的那些男人们。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女王性格重大转变的一场戏,她从此体会到了掌控权利的方法,并开始从中寻求快感。之前那个稚气天真,向往爱情,面对国家大事慌乱不知所措的女孩子从此掌控一切,全身心投入到大英帝国的建设中。

  凯特在这场戏中的表演可圈可点,表情和语气的转变,以至身体松弛度的拿捏都做到了恰到好处。我默默的在心里权衡着国内的女演员谁有这样的魄力,暂时没想到。当然,国人的表情总是比较含蓄的,没那么戏剧化。

  三、

  说到含蓄,又想叨两句杰弗里拉什。从他出场开始我就苦苦思索在哪儿见过他,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想起来。最后还是豆瓣告诉他就是加勒比海盗里那个凶恶却不讨人嫌的单腿大副。

  与他在加勒比里满脸横肉的凶恶不同,在伊丽莎白里,他的表演真是太含蓄了。除了眼神,和说话是必要的嘴唇开合,我几乎没看到他面部肌肉的任何变化。可是就是这张脸,给了我这部电影里除凯特之外最大的印象,相反那个跳舞的情夫,扮女人的王爷,此刻我已经想不起来他们的样子。不知道这算不算扮猪吃老虎。

  四、

  不知怎么的,突然想到了王文林老先生的《野玫瑰之恋》,当时在看葛兰表演的时候我也在思考现在还有哪个明星架得住这种长镜头前的全面展现?在灯光戏美镜头调度剪辑节奏中烘托明显不难,但单凭演技论,后浪好像离前浪差得还很远很远。

  《伊丽莎白》观后感(八):我不是你的

  凯特还有这么甜美的一面~小女孩时期演得楚楚可怜。第一次做重大的决定,私下里练习怎么面对刁难,急得涨红了脸,眼泪扑簌簌往下掉。面对咄咄逼人的大臣们,紧张得声音颤抖,稳住自己用练习过的措辞应对他们,慢慢掌控节奏,愈战愈勇,赢得胜利。

  面对罗伯特的刻意隐瞒和背叛,也曾伤心失望。最后再跳《伏尔特》,罗伯特竟然还一脸无辜地说我这么做都是因为害怕失去你,恩,跟当今渣男的套路一样一样的。伊丽莎白霸气回应:“我不是你的,也不是任何人的。如果你认为你可以掌控我,那么你错了。”啪啪啪打渣男的脸,看得太爽~~~强烈安利给一些容易被骗的女孩子,这才是尊严和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相信罗伯特是爱伊丽莎白的,但是渣就是渣,不要拿爱当欺骗的借口。渣男最后声嘶力竭:你就不能为我们留下一点什么吗?说实话我都感动了,伊丽莎白只留下潇洒的背影,可叹了。

  从最开始的女孩,一路成长为女王,伊丽莎白是一个天生的王者。刚上位地位不稳的时候,群臣挤兑她议论她,怀疑她作为一个女人统治国家的能力,她抬起下巴,目光坚定:你们要记住,我是先王的女儿,我什么都不怕。群臣劝她:你应该联姻嫁给西班牙或法国的国王,只有这样我们才安全。是她力排众议宣布:我们英格兰不会附属于任何国家,包括西班牙、法国。

  在第二部里,伊丽莎白变得更加成熟、冷静,甚至是圣洁。当她知道她最宠爱的女仆和她爱的男人在一起之后,她歇斯底里了。在冰冷坚硬的皇宫里几十年,好不容易爱上一个人,却被狠狠打脸,她失去优雅和尊严,当众对女仆拳打脚踢,大嚷着要处死他们。我为她落泪,体会她在皇宫里的孤寂。最后,战争,平静,她终于可以微笑着祝贺他们,承诺祝福他们的孩子。

  这是一个在权力顶层的女人不得不经历的事情。也许伊丽莎白后悔过:你知道吗,我多么想抛下这一切跟你一起走。梦醒之后,睁开双眼,目光重新坚定,宛如每个人都会在深夜里哭泣过几回一样,伊丽莎白知道自己未来的位置、责任,和要走的路。

  坚强、成功,像一个男人一样去战斗,却更加孤单,更加艰难。

  记忆留在第一部的最后一幕:I'm married, to England. 这是伊丽莎白遵循了一辈子的誓言。

  《伊丽莎白》观后感(九):从一个理想的婚姻主义者到不婚主义者

  看完本片的第一个感觉:没有一点历史知识看起来是非常吃力的,特别是本片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给人一种所有的情节都可以装在女王即位后的一周之间,但好在女王对于婚姻的态度就可以成为连接整部电影的主线:也就是她从一位向往与爱人结婚的理想主义者(联想她的身份,有几个国王是真正跟自己喜欢的人结婚的?)到为了国家的不婚主义者。

  英国国王天真的私生女(亨利八世和第二任妻子的女儿,其第二任妻子被砍头了)因为信奉父亲在英国大力推崇的新教,而被姐姐玛丽一世(血腥玛丽)囚禁于伦敦塔中。而姐姐因疾病而死,伊丽莎白女王在英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统治下继承大统。吉斯的玛丽任由法国军队屯扎在苏格兰对英国虎视眈眈;国内的诺福克侯爵也对王位和恢复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与罗马教廷勾结阴谋推翻女王。但同时女王也得到了Sir威廉和爱人Lord 罗伯特以及从法国流亡归来的新教徒沃尔辛厄姆的帮助。在政事上女王对Sir威廉言听计从,这导致了她与法国还是西班牙采取政治联姻的三角关系,同时也是导致女王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何女人需要婚姻,即使自己身为女王也摆脱不了吗?

  插播一条宗教广告:女王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天主教,使新教再次成为了英国的国教(囚禁了几名上议院议员,导致新教以些微优势成为国教的议案通过),对就是这么easy,相信导演之前渲染三名新教徒被烧死的情节只是为了突出玛丽一世的“血腥”而已。

  其后,虽然不想成为婚姻和男性附属品的女王对于婚姻的态度受到了Sir威廉的影响,但这还是阻挡不了她和情人罗伯特勋爵大秀恩爱,即使当着威廉安排给他的求婚者法国贵族亨利公爵的面。沉浸与爱情的女王,一度忘记了当下的政局,而一场刺杀让她重新回到了现实,国内的反动势力还是不能被自己的爱情粉饰的。但伊丽莎白一直非常痛苦地挣扎于选择罗伯特和法国之间。威廉透露罗伯特已有妻室的事实让女王悲痛交加,使得她迅速地采取了果断措施:将象征定情物的戒指亲自送到法国公爵的手中,这本该是政治婚姻和大形势局势下女王对于现实的屈服,但却因为看到他一身异装癖的打扮而再次否决了这个念头。威廉也极其痛快地让想女王接受西班牙大使提出的英西联姻请求。经历政治婚姻的不确定性和恋人的背叛,女王的脑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作为女王,非得嫁个一个国家的话,法国,西班牙,为什么不可以是英国?也是因此,威廉爵士的政治生涯到了尽头,被踢到了上院成为了波利“大爷”。

  从此女王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君主,在片中的形容是用“脑”统治国家的君主。她策划实施了对吉斯的玛丽的暗杀,调查反对自己的诺福克伯爵团伙(自己的旧情人罗伯特勋爵也是其中之一),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此处还要一提的就是为她完成这一切的都是弗朗西斯·沃尔辛厄姆爵士,她最最亲密而忠诚的部下,好了提完了,下一条。女王完成了从理想爱情到屈从与政治婚姻(现实)再升华到自己对于现实的终极对抗——不婚!

  对于以女王感情线串起电影情节的本片的好处就是突出了女王的心路历程,而坏处就像是前面讲到的时间不明,事件杂糅,就好像是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对伊丽莎白一世的百科介绍(女王即位了,女王拒绝法国王室的联姻,女王通过了某某法案。。。),而重要的是,它还没讲完。

  《伊丽莎白》观后感(十):我是女人,但我更是国王

  刚看开头时,很难接受这就是公主。平常中公主给我们的形象都是甜甜的、美美的、萌萌哒。兰彻所演的伊丽莎白公主虽没有我们所认为的公主的一般的特点,但是她却有一种冷峻、凌然的气质,有一种特别难接近但又不是像神仙姐姐那样美若天仙的距离感,她的身上似乎会有无穷的力量散发出来,她似乎是天生的强者。

  在伊丽莎白接手国家时,此时的英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形势十分逼人。面对一连串出来的坏状况,伊丽莎白开始从一个享受臣民的爱戴的少女蜕变成一个冷静思考的女王了,这时她的主要人格便浮现出来——我是一个女强人,我是一个有责任的女王。

  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臣民都希望女王能够尽快地嫁人,并特别希望女王能够嫁给一个更强大的国家,依附强国,而使英国避免外患。

  但伊丽莎白并不是娇滴滴的、软弱的公主,当她看到西班牙王子的种种恶心的习惯后,更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一个英国的女!王!为什么要放下自己的尊严嫁给一个不配自己的人,难道这就是拯救国家的唯一方法了吗?不,我才是女王,你们都得听我的,而不是因为我是女人,我就软弱了,要听你们的建议,把自己、把英国依附于别国。

  伊丽莎白是一个非常独立、自主的女性,她始终明白自己是属于自己的。我是女王,而你们并没有权利派遣我,而是由我来命令你们。此后,伊丽莎白得到忠臣的相助,把政权夺回了自己的手中,统一了国内的宗教,限制了教士们的权力,树立了国王的威严。

  我是女人但我并不懦弱,因为我是国王,我要对我的臣民负责。我是女人,但我更是女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