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请理解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请理解我读后感10篇

2018-01-20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请理解我读后感10篇

  《请理解我》是一本由[美] David Keirsey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43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请理解我》读后感(一):你爱MBTI吗?

  毫无疑问,MBTI是世界名牌,号称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性格测试工具,每年使用者超过200万人。作为一个经常还把MBTI四个字母顺序搞错的的业余心理学爱好者,怎么敢说其不是呢?也许可以这样狡黠的回答,此文所探讨的,是一些人在应用MBTI理论时的一些问题。但是,按流行的话号召的那样——放弃大脑思考追随自我的内心结果浮现出这样的声音:通过MBTI,你找到了自己职场真爱吗?你爱做MBTI吗?你被MBTI操过吗?

  据说男人就像洋葱一样女人要想了解他就得一层一层的去剥开,但剥开的同时是会流眼泪的,直到最后才发现洋葱是没有心的。就个人感受而言,初次接触MBTI的性格测试,正如洋葱被按在砧板上一片一片掰开一样,我也被要求在相对安静环境心平气和的接受试题的条分缕析,难免就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把人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怎么能从中舀取一碗水来就反映河流的特质呢?在做测试的时候,怎么确定自己的主观选择揭示了“客观真正的自我”而非“理想的我想成为的自我”?怎么确定是 “体现不变的天性的自我”? 而非“某个时期某个阶段成长中的自我” 。就算结合测评师的指导,又怎么确定测评师不会对测试者产生有意无意的暗示和影响?我们可以想象,不成熟的测评师(也包括测评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抽屉,在没有做测评之前,就试图把某个活生生的人塞进分门别类的某个格子里。而测评者在努力干净怀疑、好奇、敬畏各种夹杂的情绪下,经过各式测试版本以及不同测评师的不同经验指导下,鉴定自己的天性。在做完测试以后,测评者对测试结果抱有疑虑的时候,这个测评可能还会向你暗示,如果你不属于这种类型,那么就属于那种类型。

  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看到水沟里有一些福寿螺从硬壳里露出白而柔的肉体,一时兴起,折下花草的茎杆去捅进壳里的肉身,福寿螺关门时刚好把伸进来的茎杆夹的紧紧的。只需轻轻一提,它被拎出水面了。呃,这立马使我联想到,这不正是MBTI测试所展示的成果吗?作为探索人天生的性格倾向、不假思索本能反应、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稳固的行为习惯类型,MBTI测试似乎也像我们做了如下说明:它巧妙的避开了社会上虚以委蛇巧言令色的各种人格面具(外壳),触及到了我们柔软的内部(原型),通过揭示有机体根深蒂固的反应类型(心智模式),把我们从形形色色芸芸众生中拎出来。这貌似是条靠谱的途径,通过源自潜意识深处的习惯反应类型来鉴定特性,特别针对人这种习惯和擅长扮演各种人生角色动物来说。但是,正如我拎着羊肉串一样把福寿螺拎回家喂乌龟,无论是MBTI测试还是别的什么先天气质性格测试,难道不也令人恐惧吗?如果说,我们以某种与生俱来方式应对世界并日趋熟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带有注定成分的性格,那么反过来,我们也被这种反应类型和性格所束缚,正如利用福寿螺习惯性的关紧壳门来捕捉这种动物一样,这样测试出来的性格类型在我看来不免带有某种悲观宿命意味:人的命运和其他的花草鱼虫并没有什么不同,活着被掌握我们天性的东西所支配,最终不免一死,无论生理如何繁衍这种命运不断轮回

  絮絮叨叨说到这里,肯定有人可以发表不同意见了。肯定有完全相反的意见,比如众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似乎和天性无关,这姑且按下不论。我经常听到的一种心平气和的言论是这样说的:确实,人并非生而为神,受到自身天性和外部际遇等诸多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并非命运的主人,但是,人也不是命运的奴隶。至少,人可以“认知和理解”自己的天性,并籍此扬长避短顺应天性发展,从而到达“成为自己”的自主和自由,就好比小鸟奔向天空,鱼儿跃入大海。MBTI性格测试后面常常附有苦口婆心的详细说明(特别是个人收费的那部分),这样或者那样的性格具有什么天生优势和天然不足,哪些领域哪些岗位适合或者限制天性的发展。这种观点包容人的弱点,又为人赢得了某种尊严,确实可视为某种进步,毕竟我们都不情愿成为社会的螺丝钉和他人的棋子。甚至我个人愿意深深感激MBTI,并认为MBTI如此广受人群喜爱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在于,MBTI理论具有某种天生优势:从我们出生到死亡,几乎所有的关于对和错、好和坏的评价都是从外部引入的,这种高踞于个人之上的权威包括学生时代分数、用薪酬反映的工作成果,个人隶属的组织机构集体文化大自然无情的生老病死规律等等。对此,MBTI测试给出了来自个体内部的支撑:有这么一种东西可以忠实的陪伴左右,不会因为金钱散尽、名誉扫地、职位不保、亲友背弃而消失,无法被偷窃也难以模仿和复制,时时刻刻至始至终支撑着你的独一无二的人生,那就是你的天性或者叫天赋相比之下,测试手段不够完善和准确,被性格类型的僵化狭隘所束缚,又算得上什么呢?“我们之所以觉得有力,是因为关注我们拥有资源,我们之所以觉得无力,是因为关注我们没有拥有的资源”。就让我们关注我们拥有的资源吧,特别是个人天性禀赋这样的资源,给予了世俗始终未能充分给予的温暖的内在的安全感价值感、意义感、自我主宰和支配感,因为基本不用担心外界剥夺,简直可视为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世界上的立足之所,安身立命之地。很多人还这样说,尊重自己的天性,充分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天赋,向这个世界贡献自己独有的力量,正是个人使命所在

  确实,辨认和发展自己的天资禀赋是好事。但是生活的真实在于,根本不用在职场上摸爬滚打都可以轻易的感受到(特别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宣告上帝死亡众生喧哗的年代,生活在一个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的国度):你可以以自己的本性和天赋作为个人职场的支撑点,但是职场并不见得以此作为支撑点,你的老板未必能像MBTI理论那样尝试去深深的理解你。不管本来面目是猫是狗还是耗子,只有抓住老鼠才是好猫。生活的讽刺之处还在于,一个人越是想成为本真的自我,就越容易遭到“异己”力量的排斥,当我们越是试图立足于自身的本性和禀赋去发展,就越容易感受到:那种来自内心召唤的本性的力量,与父母领导市场联合起来的那些现实力量相比,显得多么不对称(至少在一开始)啊。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强迫有艺术天分的子女去学赚钱的商业之类的消息,这当然不是没有理由的,把自己的天资禀赋转化为社会认可的成果可能需要漫长艰苦过程历史上穷困潦倒的天才比比皆是,还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有钱人吧。在我看来,很多聪明人很快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天赋。为此得出的这段推论和上一段恰恰相反:本性和天赋并非强有力的支撑,而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无论对于环绕在琐细之物中的凡夫俗子还是真正的天才,都是如此。本性和天赋完全可能令人害怕,因为它把个体引向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难以把握的自我,这个自我如同人的兽性一样只能被压抑在深处而难以割除。当我们付出世人皆知的努力然后享受这个世界反馈过来的成果和掌声时,内心就可能冒出魔鬼般的声音,尽管我们听的不是太清楚,但是至少可以感觉到内心深处不满不安,因为那是来自更深处的更本真的声音。即使我们试图立足本性和天赋并开始新的征程,那么,花费了大量心血建立起的这种与现实达成的平衡(通过各种努力取得职场成功维护社会形象之类的平衡)就有可能被完全破坏掉。因为并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和路径可以套用在一个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本性和天资禀赋上,而且我们完全不知道,在个人禀赋上花掉我们的时间精力一定能够换来什么。个人本性和禀赋不管不问领导和消费市场的喜好,它顽强的盘踞在个体深处,呈现如实的面貌,更多在自我的扩展中得到满足。相比之下,付出社会直接承认的劳动方便有效的多。与其劳神去发展什么潜伏的天赋,还不如实实在在的把家里打扫的干净一些,做一顿很快能享受的美餐,掌握一门能够很快盈利的实用技术,等等。我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如果说被当作职场成功要诀出售的MBTI测试结果真像宣称的那样给力,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人还是把大部分的业余热情投向股票、风水、人际关系、内幕消息而不是身内之物呢?运用MBTI理论进行职业规划的一些机构听上去几乎是在模仿上帝的声音:人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性格优势,最重要的是分辨出天资差异,然后选择适当的岗位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就容易取得可靠的成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容易观察到,人们依然一窝蜂的追逐社会时代潮流,下海经商、考取公务员、学明星唱歌等等。大而言之,结合当今的时事热点,就某个国家民族的处境而言,比如某泱泱大国为什么一直不能出产诺贝尔奖获得者,重金打造寄予了国民无限期望的某支足球队为啥输球又输人,诸如此类,大家都有一肚子的观点,但是很少会归因于人种的天分吧。抛开职场不论,哪怕枕边人也会令我们失望,为取悦情侣,我们多半也在遮遮掩掩自己的一些真实面目。这也向我们说明了,环顾四周,为什么真正特立独行的人是那么少,活出“真我”的人是那么少。至于那些真正的天才,在我的想象中,必定比常人更多的感受到自身禀赋的力量和召唤,为卸下这种沉重的负担,如同产下一个不时在腹中翻滚的胎儿,天才的举动往往不合时宜不合常规,不免被当成离经叛道傻瓜或者疯子,更不妙的是天才的产物往往也超出时代的理解和需要,以致于不少天才更像得了某种不治之症

  当然,这个世上有少数幸运儿或智勇双全者,恰如其分的选择了自己的天赋来发展,并恰到好处的获得了某种平衡,在取得世人认可的成功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榜样。但是,对大众勇气而言,特别是经过青春期的躁动,在供养老人孩子和房贷的压力下,这更多是一个令人羡慕和敬仰的对象,而非一个可以提供实际模仿的类型。我们为自己身上可能潜在的某种天赋而暗自骄傲,但是未必真的据此雷厉风行,因为天赋就像刚出壳的小鸭在试水一样,并不见得在现实中能占据有利的发展空间,水潭里可能早就挤满了各种能游泳装游泳被逼着游泳的动物。何况对于普通人来说,在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商业环境,成功和出名都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即使是那些呼唤我们回归本性的灵魂导师们,向我们展示“真我”风貌的人,在消费市场上也难以摆脱尴尬的命运,人群咀嚼着他们被剪辑包装后的思想,如同在旅游景点购买当地的特色零食一样,尝到了新鲜而无心追究真正的品味。我们羡慕他们那种已经达到成熟示范阶段的活色鲜香的率性而活,却未必愿意去体会他们在油锅里曾经受到的煎熬。通常只是在人生受挫四顾茫然时,无法从现实中得到内心的幸福感和价值感时,向外扩张的眼光不得不转向内部的自我审视时,这才拾起他们的言论加以细细品味。

  综上所述,我只想表达这样的观点:辨认和发展自我的本性和天赋,依此取得职场的成功,活出“真正的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不是做些测试题,然后按测试题附加的说明去做那么轻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如何在职场取得成功已成为一门显学,到处充满了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各种言论,除了《天资差异》、《赢在性格》,还有《人脉——个人成功的第一生产力》、《细节决定成败》、《找准关键点》等等,这些言论彼此之间也在竞争,强调自己的优越之处,争夺他们的听众。相比很多成功人士刻意夸大自己个人的努力和经验,有意无意间成为一个被大众模仿和崇拜的对象,我确实能找到更偏爱MBTI理论一些的理由,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强调差异化竞争的时代。但是,所有的这些声音,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的理论及分析,只要出自于血肉之躯而非一位神之口,都有可能是“真实的谎言”,我们难以摘下人类固有的有色眼镜,像神一样全知全能的观察世界和自己。在很多时候,引用李子勋的话说——观察方式决定观察结果。在我看来,这才是MBTI理论的真正意义所在,揭示人类在观察世界、作出反应背后隐藏的有色眼镜和限制方式。一言以蔽之,MBTI理论揭示的是自我保护和扩张的外壳,而非本相。在某种程度上,这不是我们立足发展的根本,反而是需要我们打碎的东西。佛教里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过多的言论自然也是一种虚妄,就用我喜爱的一个小故事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 “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沙漠,到你的目的地。只要愿意你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么说。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似乎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请理解我》读后感(二):“请理解我”笔记和感想

  笔记:

  1.“那时,我并未认识到他们同我是一种类型的人,只是感到我们在多数共同感性去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一直而已”

  2.“但是何种气质的人们之间最有可能互相吸引呢?民间经验告诉我们两种经过长期观察、却明显对立的理论:“同一气质类型的人相互吸引”和“想法气质类型的人相互吸引””

  3.“结婚证书几乎可以被解释为一纸雕刻家的执照,用以批准婚姻中的任何一方在皮格马利翁计划中实施雕琢塑造行为的权利,试图使另一位变成雕刻家的镜像”

  感想

  1."迈尔西调查问卷"仿佛更适合做“职业发展指导”和“友谊匹配、爱情匹配指导”。

  《请理解我》读后感(三):《请理解我》读后感

  写一堆东西未必能看完,于是先把结论拎出来:从差异性出发,推导出精细化与团队合作这个解决方案。逆推回本书的主题“理解”的含义。

  一、差异性

  俗话说,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人的五根手指伸出来也有长短的区别一样。差异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的多样又频繁。形形色色的差异中有性别、种族、年龄、外貌、智商、学历、收入、职业、性格等等。尽管有这么多的差异性存在,可是从小到大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到这些差异对我的影响。这些差异要么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比如长的好不好看改变不了,那也就懒的操心这事了。这些差异要么是客观存在的可能改变,比如收入,这在一定区间内是可变的,那多花心思多努力也是有办法的。总之一句话,只能尽量过好自己,差异性出现时只能随机应变地去应对。

  这样差异性一直没对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困扰,不过最近我却感觉事情变的不太对了。因为有很多的误解,不理解,冲突,决裂出现在了我的生活之中,难以化解并且感到很被动。工作辞了,女友分了的时候也只是觉得那就接着找呗,找更合适的。

  不过当那一晚看到很多豆瓣友邻在做MBTI测试,我再做一次,结果出来的时候,突然很奇怪的意识到了“差异性”。当这些真真正正降临在我身上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oh,差异真的存在,并且那样强大!这种感知层面的体验与逻辑上的理解是不同的,戳到内心的痛了。

  几个豆瓣友邻的测试结果都是INTP或INTJ型,而我的测试结果也是INTJ,可是MBTI的描述里说INTJ型大约只占总人口数的1%左右,整个NT型大约只占总人口数的5~6%。这组数据放在眼前感觉就像是踩到了狗屎一般,而INT型却还在纠结P向和J向的不同! 感觉这是多么搞笑的状况啊,明明您们加起来也不见得会超过总人口数的3%却在那里瞎掰掰各自的差异,而不是求同存异。您们不觉得自己是人群中的孤岛,处境很凄凉吗!

  也许大家都没有把MBTI测试当真,只是抱着玩玩的态度在对待测试结果,那么作为小众人群自然就更有料可以吹捧了。可是当我更详细地阅读《请理解我:气质、性格与智能》这本书时却发现事实未必如此简单。以NT型人格为例,书中有这样的记录。

  1、 NT型偏好‘推理(dianoetic)‘大致意思是’辩证的思考‘,包括同位的思考、同类的推理、逻辑推理等,因而他把这种类型的人成为’理性者’。“

  2、 构筑理论体系的强烈倾向性。

  3、 ”冷漠无情的人“,即认为他们与社会疏远和隔绝。” 抽象、善于分析、能力强、令人费解、好奇、效率高、严格、客观、善于思考、独立、善于创造发明、逻辑性强、重视科学、理论性强、以研究为导向、以及有条不紊。

  4、 抽象型的语言运用方式,理性者很少谈论自身观察到的事物,而多把现象中的事物作为谈资。当然,我们能够观察到眼前的事物,也能够想象出看不到的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两方面的语言发展是相同的。我们从人生很早的时候起就较多的实践其中某一种主要的语言运用方式——具体型或者抽象型。

  5、 黑格尔说过“如果事实与我的理论不一致,那么对于事实而言也同样糟糕。”

  6、 理性者与别人交流时宁愿表现得无动于衷(他们可能看起来很拘谨),试图尽可能地减少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其它非语言性修饰。然而当他们活跃起来的时候,便会使用富有特色的手语来表达其对精确度和支配权的需求。

  7、 功利型的工具使用方式。

  8、

  8.1战略智能,战略智能是指鉴别对于实现一个明确目标而言必要且充分的方式方法的能力。

  8.2理性者实现系统效率最佳化目标的方式是分析低效率的系统,在系统的状态或组织中查找错误。

  8.3理性者始终关注系统性难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难题。承担综合体系的建设和改造任务。

  8.4在处理一件事情时他会有一个方案A,并且准备了备选方案B,甚至如果需要他还能拿出方案C方案D……

  9、 次序与组织。次序强调的是什么与什么相随,组织强调什么与什么相联。J向与P向的差别。

  10、 生活在“未来”

  对我来说这样的描述和概括已经非常有意义了。 之前我还觉得NT型的这些特征人人都具备,因为对我来说这些就像本能一样理所应当。比如像“概念化”思考,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学着去掌握的基本技能。比如在做一个方案时,准备至少一个备选方案,这就是基本的常识。比如不断地优化工作方法,优化系统,这也是常识。可是这几年的工作生活却让我觉得有些沮丧,好像只有极少数人觉得这些是常识。通过这本书的介绍使我了解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性格与智能的偏向性导致我们各有特点。对我来说是本能一样理所应当的普通的东西,也许正是我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如果我觉得我的这些本能是有价值的,那我就去强化它们,并且不应该像以前一样轻视它们,而应该重视它们。

  另一方面偏向性并不意味着全部。比如我大约有70%的NT偏向性,那在我的性格中还有30%是被掩盖起来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挖掘也是很有意义的。比如学习绘画和摄影让我对一样东西的颜色、阴影、距离、重量、体验敏感起来了。通过训练在观察事物上我有了另一种思维方式,不过不能不承认NT型抽象思维还是第一选择,大多数时候还是要有意识的去做思维方式的切换。

  不止一个朋友提醒我说,我们不应该被束缚在概念、形象的魔框里,即使测得我们是某一类型人格,因为事实上我们比概念要丰富的多。就像歌德的那句话“理论总是灰暗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句话是高中语文老师写给我的,从那时起就一直在琢磨这句话的意蕴。心理学归纳法并不能做到概念与对象的准确对应,因为作为人的研究对象是丰富的复杂的甚至是变动的。就像用几个定义去框定一个能引出一百个定义的具体的个人,那是不合适的。但是这样的方法也做到了结论与现象之间比较强的吻合,换言之它是非科学的可是却有效用。

  书中用来描述不同人格类型的用词都很常用,并且都是正面的。细心的人会发现这种类型的书籍用词都是正面的,所有性格都是正面的描述没有负面成分。所以被测者都会乐于接受奉承,从而大大减小对测试方案本身有效性的怀疑。不过也许这样做另有隐情。

  二、精细化

  尽管精细化在很大程度上把人束缚住了,比如大多数人都会以一个人的工作去定义那个人。比如我是一名工人,会给你造成一种感觉。我是一名银行职员,会给你造成另一种感觉。夸张点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把当下的工作作为择偶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如丈母娘喜欢公务员。作为一名工人单一地生产一种产品对我来说很讨厌,不过反过来作为消费者是愿意花同样的钱请一位老师傅给你做一件衣服还是请一位刚入门不久的门外汉给你做一件衣服呢。 所以,尽管精细化很让人讨厌,可是这个社会还是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

  同理,虽然对我们个人而言性格、智能类型具有多种可能性,但是另一方面表现出偏向性并不是一件坏事。从功利的角度看,四大类基本的性格&智能类型:SP,SJ,NF,NT,不论属于哪一种都是好的,因为四种类型的智能互相不能替代都有很大的价值。而在时间、精力有限的前提下,我们是选择尽量扩大自己的智能类型有利,还是深化自己现有的智能类型并且辅助性地去发展其他类型的智能以根据需要弥补不足有利呢?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不过我感觉同时获得或者运用两种以上的智能类型是困难的,因为不同的智能类型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性存在。

  三、团队合作

  智能的多样性与合作。更好的方式或许是合作而不是一个人尽可能多的去习得更多的性格&智能类型,即使那样做可行。不过,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人之间本身是存在一定冲突的,即使大家原则上有共同的工作目标(语词),可是对工作目标(语义)的理解,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等,还是会有一定的分歧。

  在这个意义下重新审视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那或许就在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在团队合作的前提下,在不同性格&智能类型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更有效的合作,如何更成功地去合作共赢。这是我想知道的。

  同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的方法分辨出不同的性格类型还真是一件麻烦事。作者提出的方法是观察人们使用语言和工具的特征,见下图

  lt;语言-工具使用矩阵>

  《请理解我》读后感(四):我们都渴望被理解,可谁又用心去理解别人

  我向大家极力推荐这本书。

  这是一本改变我命运的一本书,在大二的时候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它,我向来对大众心理学的所谓性格测试是不屑一顾的,但对这本书我却情有独钟。它让我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们之间的观点会有那么大的不同。另外,我老婆也是通过这本书的测试才选定的,结婚4年了,很幸福

  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和给我带来的收获吧:

  1、基础是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也是看过荣格的《未发现的自我》后,对这本书产生兴趣的。在MBTI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和深入调研整理的,该书的网站http://www.keirsey.com/ 英语不错的同学可以直接浏览。

  2、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我的性格,我的爱好,我的沟通风格,我的领导方式,我的婚姻态度,我对子女的态度,甚至我的床上功夫如何,呵呵!都有很详细的解析。

  3、通过这本书,我对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做了测试,还和书的作者凯西尔教授通过Email交流过。托同学在北京买了一本,后来送给一个心理学的考研战友了,呵呵!

  4、通过这本书的测评,选了一个可爱的老婆,淘宝网上认识的,那时候她是卖家,我去买东西,生意没做成,淘到了一个老婆。现在儿子也有了,基本上也知道了 他的性格类型。

  5、现在负责公司的培训,领导力发展,很多时候都会用到MBTI,很多分析的方法都可以借鉴和参考。

  从第一次看这本书到现在已经6年了,基本上可以做到与人谈话几分钟就可以判断他的性格类型,呵呵!

  总之,这是一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请理解我》读后感(五):推荐求职择偶前必读(外一篇:西游记、生活大爆炸四人组都啥性格)

  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A跟B说:“你怎么不能怎么怎么样呢?”但是说了无数遍,甚至因此吵起架来,A的话都没有改变B的思维和做法。

  有时候,我就是那个B,有时候,我会是那个A。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会困惑,是啊,为什么呢?有些在一个人看起来很理所应当的思维和方法,怎么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就总是做不到!

  虽然也曾无数次听过这样的告诫,“人跟人不一样的,不要强求别人都跟你一样/跟别人一样!”可是又总会引来这样的答复:“人跟人不一样,那C为什么就做到A说的了呢?!”

  这种情况下,对话要么无疾而终,要么陷入死循环甚至引发更激烈的争论。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说谁适合做什么,谁不适合做什么;谁和谁比较合得来,谁与谁水火不容;小孩子应该培养城什么样的性格,等等类似问题,其实与上面第一个问题是一回事。人的性格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培养的?

  直到我遇到了这本《请理解我》,豁然开朗。本书系统、详细地解释了上述问题:

  人跟人不一样,但有些人之间是相似的可以互相借鉴的。

  人类的气质、性格主要分为四大类16个小类,而这些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后天不大可能培养。

  根据书中最开始的凯尔西气质测试之后,基本可以找到自己对应的那一类。我想,这个测试的靠谱性我也不用多说了,我和我老婆分别测试之后都认为最后被归入的那一类人群的描述很准。

  根据这四大类16小类的具体分析,每个人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找什么样的老婆、怎么样与同事领导相处、如何教育小孩,等等,都有详尽的表述。可以说,如果早点看看这书,做做测试了解自己具体是什么性格,可能在选专业、择业、求职、寻找伴侣等事情上,会有更好的选择,人生路上会更开心。

  我不敢说书中对具体每类人的具体指导一定全对,尤其是择偶等纯粹感性选择的事情上,可能两个看似完全不搭性格的人也能成为很恩爱的夫妻,也根本不必因为看了这书就觉得完蛋了将来是不是要离婚。但是了解到彼此的不同之后,互相更能包容一些,少些有意无意的对抗,应该是一件好事。

  题外话,本书将人类分为四大类:技艺者、护卫者、理想主义者、理性者,我联想到,在很多图书影视作品里都是四人组,真的很对应有没有。比如:

  《西游记》唐僧=理想主义者,孙悟空=理性者,沙僧=护卫者,猪八戒=技艺者

  《生活大爆炸》Sheldon=理性者,Leonard=理想主义者,Howard=技艺者,Raj=护卫者

  还有《哈利波特》里分院帽将学生分到四个学院,我是不太记得四个学院的具体区别了,不知道是否也符合这四类呢?

  《请理解我》读后感(六):拖延症抬头,快速浏览的初步感受

  搜索了一下,发现这本书在心理学史上也算一个不小的里程碑了,最初被吸引过来完全起源于MBTI的《天资差异》,某一位豆友对这本书推崇之至。8.5的综合评分也足够令人侧目了。

  不过拖延症有抬头倾向,自从进入2013以来,一直没有十分紧凑的安排自己的阅读计划,一方面与实验室里科研的逐步投入,精力被迫集中在了枯燥的代码群中有关;另一方面,还是怪罪于自己的惰性。回味去年北京期间地铁里的阅读里程,心向往之而不得,叹之。

  这半年的reading list里面其实充斥了许多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名著作,也是源于自己生活、感情方面遇到的一些瓶颈因素,逼迫自己不得不放下以往对林达系列的痴迷,摆脱“社会”、“政治”的关键字,回复对心理成熟的追求路上来。也许这是自己迈入婚姻殿堂之前的最后一课吧,漫长的人生路,修行还需要一步一步走。

  出于人生履历的影响,自己开始越发的下意识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从去年起一直struggle于各种感情纠纷之中;这本书开头的一段话,对我来说,算是振聋发聩了:

  “如果,我所期盼的东西并不是你喜欢的,请不要试图告诉我,这个选择是错误的。

  如果,我的信仰与你不同,至少请你稍候再去纠正它们。

  如果,在同样的环境里,我的情感不如你或者比你更强烈,请别让我违心地去感受。

  不管我是否在按照你的意图做事,请不要干涉我。

  我并没有要求你理解我,至少是现在。只有当你不再一心一意地要把我复制成另外一个你的时候,我才会对你说:“请理解我!”

  “其实,正为上述境遇困扰的你大可不必心烦意乱,或许这并非是你或他人的过错,他是在提醒你静下心来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性格、气质、智能因素进行深刻反思,从而有效的调整个人的生活定位。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和归纳,旨在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恰当位置,很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他对于那些在事业和家庭领域寻求平衡、发展与完善的人们而言,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

  人类是自然界中最具复杂个性的群体,每个人都应当顺其天然的个性发展趋势,这种做法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十分有益。”

  从图书馆借来的旧书上,满满当当的画满了各种记号和笔记,实在大煞风景。不过也从侧面看出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若是真有精力认真投入到整本书的理论学习中,相信无论对心理学专业人士或是业余爱好者,都会是不小的收获。

  不过对我来说,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文字说明,真的有些过大的信息量了,各种问卷调查和分析,也相当需要耗费精力,只能快速浏览跳过了。

  或许,以后工作之后迈入管理岗之后能够有机会回来重温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请理解我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