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谜米机器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谜米机器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4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谜米机器的读后感10篇

  《谜米机器》是一本由[英] 苏珊·布莱克摩尔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谜米机器》读后感(一):没有想象中的疯狂,不过仍要强烈推荐

  我还没有看过自私的基因,最早听说谜米这个概念,是大三上从霍夫施塔特和丹尼特的《心我论》中听来的。那是本很疯狂的书,丹尼特的脑与身体分离,道金斯的自私基因都在其中出现。那时感觉谜米学很对我口味,也很符合我“意识只是一种假象”的哲学理念

  时隔一年多,终于拿起了这本书,道金斯的前言和前几章直到“关于谜米的三个问题”都足以激发我天马行空的想象。不过慢慢地就感觉这本书逊色了起来,很多内容,在谜米学的框架下,应该有更不循常理的或者说更疯狂的解释,并在最后连成一片。可惜meme和gene的co-evolution只给人隔靴搔痒之感,而后面直到对宗教那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我个人认为并非最重要的论点展开令人感觉很苍白,让我感觉谜米学在“谜米学解释”上竟然不如我一个后学走得远。

  不过好在结尾三章笔锋一转,网络、意识两章可谓深得我心。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原来我的“意识假象”之说早已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气候了,但在深深感到自己思想上的落后之外,我也很自豪我竟然能在对意识的思考独立得出这些结论

  此外,这两章使我产生了要给这本书打上CS或AI或NLP的tag的冲动

  最后一章中,作者作为谜米学说的坚信者,展现给了我们一种“斩三尸”的努力。佛说“诸法皆空”,世界上总有些世界观与建立在其上的方法论是矛盾的,但我认为自己的方法论无论在佛法中还是在谜米学中都是可以解释的。我根本不去想象“斩三尸”的境界,但对于应该做才更自然,这本书给了我启发,但这种启发不在书中以明文体现,每个人得到的启发也不会是一样的。

  《谜米机器》读后感(二):病毒和猿猴

  这世上有成千上亿种病毒,但有一些很特殊。这种病毒的易感群是那些最为聪明动物,当然这种病毒还在不断进化中,对于被感染者,还不至于立即被杀死,但却会因此而产生种种症状

  有一天,一种十分聪明的猿猴不幸被这种病毒传染上了,从此之后这可怜的动物每日每夜受到这些病毒的折磨,病毒不以它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彼此传染着,扩散着。一代又一代的猿猴一降生就被这些可怕的病毒捕获。有一些甚至因染病而死去。但是更多的猿猴顽强地活了下来,他们的基因渐渐产生对这些病毒的抗体,即使浑身携带这些病毒也不会感到那么痛苦也不那么容易病发身亡。

  但病毒也在不断的进化,一次又一次摧垮某些猴子的防疫系统。在病毒的影响下,猴子们的脑容量越来越大,身上的毛发越来越少,它们站了起来,用喉咙发出各种声音。虽然这一过程中无数猴子死于非命,但毕竟还是有很多幸存者,虽然他们被这可怕的病毒折磨的不成猴型,但依然没有倒下。

  猴子们的基因虽然顽强地反抗着这些病毒,但这些病毒却依然操纵着宿主的行为,麻痹着它的神经大脑,使宿主整日奔波以使更多猴子染上更多的病毒。

  渐渐地,病毒们开始不满于这个宿主了,因为猴子再聪明毕竟还是猴子,它花费太多时间寻找食物异性,花费太多时间清洁和排泄,一个猴子身上可以容纳的病毒又是那么有限。终于有一天,病毒们找到了新的、更好的寄主——电子计算机。于是,病毒们开始在电脑和猴脑之间往来传播自己,也许总有一天,病毒们会控制电脑,并将电脑作为唯一的栖息场所,如果这些猴子们灭绝了的话。

  看这篇文章朋友们,你觉得我们是那些可怜的猴子还是那些可怕的病毒哪?很幸运的是,我们的本体是那些可怕的病毒,虽然我们之前并不知道,之后也未必相信

  《谜米机器》读后感(三):一切从模仿开始

  1.人类区别于动物:模仿能力

  模仿的含义:imitation,包括观念和行为以任何方式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传递过程。

  区分感染、模仿和社会学习

  感染:打哈欠,大笑源于刺激特征觉察器,这都是内在就具有的行为,而不是学会了本来不会的东西,如学习笑这个行为。

  社会学习:通过观察其他人或动物,或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学习。模仿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模仿作为一种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而学到有关行为方式的某种内容,并且此行为对学习者而言完全是新的;容易混淆的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而学到有关环境的某种内容,上一级的行为细节并没有被遗传到下一级,不足以构成下一级的行为基础,也不能进行进一步的选择性拷贝的提炼。对于山雀而言,它知道如何用嘴啄东西,它需要学习的是啄什么。当它看到别的山雀啄瓶盖时并不知道为何它们要啄,只是照做,之后发现瓶子里有吃的。而小鸟是从不会鸣唱曲调到从成鸟那里学会。后者才是模仿。

  模仿是个复杂的过程,要经历以下三步:作出关于模仿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算是“像”的决定;实现从一个角度向另一个角度的转换(旁观视角到主观视角);在身体上做出相匹配的行为。

  2.进化的规则系统(algorithm)特点

  规则系统是一个漫无目的的过程,一旦开始,就必然导致某种结果

  运行于系统之上的物质基础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系统遵循的逻辑

  根据混沌学,规则系统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任何微小差异将会导致不同结果,结果是不可预测且极为复杂的。所以进化过程无法重演。

  如果meme符合复制因子的标准,那么它也将遵循上述进化的规则系统,以此可以建立meme理论

  meme理论提出的必要性:1、能更简洁全面的解释人类本性,2、依据该理论可做出预测,且检验结果是正确的。

  meme作为复制因子是否符合“自然选择”的三个特征:变异,选择,和保持(or 遗传)。

  meme满足作为复制因子的要求

  遗传:行为的方式和细节都得到拷贝。

  变异:在拷贝的过程中伴随错误、修饰或其他的变化。例:口口相传的故事歌曲

  选择:只有某些行为能够成功的得到拷贝。

  非meme的范围:当下的感知觉和情感,因为是我们个人拥有物,也许不会向他人传递;记忆幻想这些思维活动

  3.meme、gene、memeplexes和virus区别

  remise:进化理论描绘的是秩序如何由复制因子之间的相互竞争而被创造出来的过程,此一般理论适用于meme和gene,但是细节非常不同。

  gene:储存于人体细胞中、编码于DNA中、合成蛋白质的生化信息,并且是通过繁殖过程而实现代际传递的;基因之间的相互竞争推动着生物世界的进化。

  meme:储存于大脑或书籍桥梁等人工制品中的、执行行为的文化信息,并且是通过模仿过程而实现人际传递的;任何通过模仿而被传递的东西都是meme。meme之间的相互竞争推动(人类)心理的进化。

  meme complexes/ memeplexes:相互结合在一起而能同时被复制的一组meme,结成群组比游离的单体更容易得到复制。

  同为复制因子的virus:对我们人类无用而又以自身利益为生存准则的复制因子。适用于生物学、计算机程序、人类心理等。

  meme的意义:是独立于其他复制因子的一种复制因子,由模仿能力创造,它的运作完全是为了自身利益,即自私的自我复制。因此它所产生的行为从meme角度具有适应意义,而可能在生物学角度却是变态的。这种变态行为绝不是最终可以由强大的gene来加以纠正的暂时畸变,而是永久性的,因为meme与gene一样强大。比如吃人的原始风俗,导致人们得病大量死亡。虽然meme的形成要依赖具有模仿能力的大脑的诞生,但是一旦meme产生了,它们必将获得它们自身的生命。为什么?

  4.人类意识本身是meme的产物之一。

  文化进化的传统解释的问题:最终还是回到生物进化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进化的内在动力,而不像meme理论用另一种复制因子来理解;并且一般的进化理论是普遍适用的,生物进化只是一种,而传统解释没有把两者清楚区分开来,导致对文化进化没有很好的理解。

  疑问:作者对农牧业的gene优越性的怀疑。已加书签。回头查找《病毒,钢铁,火炮》

  5.进步的两种意义:其一,它意味着趋近于某种结果或目标发展工程;其二,它意味着只是趋近于更高程度的秩序、复杂性等的发展过程,或者说任何形式的、不带有具体的内在目的的连续发展过程。

  作者认为应当抛弃第一种意义,我们科技的进步就是第二种意义上的,技术比之前更精致、复杂,但没有任何”进步“是趋于某种先定的或终极的目标的。理解复杂的技术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只谈论技术的进化而不谈进化的内部机制是不足以理解的,meme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6.要全面理解人类的行为,必须同时考虑gene和meme的选择。

  7.建立meme学科学的相关工具:进化论的基本原则,早期meme学家的观点,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心理学研究和认知科学、神经科学。

  8.为何我们无法停止思维活动?冥想时会有各种想法无端冒出来,都是有关回顾、设想、规划和抉择等等,很少出现简单模糊的意象、知觉、感情等,相反,它们大多是从别人那里学习而来的语词、论证、观念等。即,这些川流不息的思想都是meme,你不可能命令它们停止,甚至让它们进行的慢些,它们似乎有自己的生命力量。无法从生物学角度得到充分解释。而且,思维活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假如一个有机体不需要思想过程的帮助就能很好生存,那么它所消耗的能量就少些,所以没有思想过程的生存状态拥有某种生存的优越性。(动物)

  既然如此,假定思想过程对有机体的生存有某种作用。但是有目的性的主动的思维方式与上述漫无目的无法控制思想过程是不相干的。所以,上述思想过程从gene角度是无益的。那么我们为何无法停止思想活动呢?

  我们大脑在无休止的思考,不直接对我们的gene或人自身产生益处,meme对我们的大脑施加压力,是它们激烈竞争的牺牲品。

  9.在大脑中储存的所有事情不都是meme。以下为说明,先区分通过模仿的学习与其他类型的学习。其他类型:古典/操作条件作用。前者例如狗听到铃声就唾液分泌,在两个反复配对的刺激之间建立联系,在古典条件作用中,虽然环境因素被拷贝到大脑中,但拷贝过程就此停止,不可能通过模仿而传递。后者举例就是用食物奖赏来训练小狗做动作。即做出某一行为后能得到奖赏,那么此行为有增加趋势,若导致惩罚则减小。人类大部分的学习就是此种。但同样无法通过模仿传递。所以不是我们知道的每件事情都各自是meme。

  情绪不是meme,它属于我们内心隐秘世界,难于进行沟通。当然情绪可以被感染,此处要区分感染和模仿。

  10.meme的单位:无法也没必要划分

  为何歌曲音乐会反复萦绕在脑海中?过于简单的乐曲虽然容易记住,但无法吸引足够的兴趣而难于流传;过于复杂的即兴音乐能够吸引兴趣,但往往只流行于受过专门训练的音乐家和听众之间,因为难以记忆而无法被传唱。如同解释为何我们无法停止思想活动一样,音乐就如同植物种子,只要条件具备,必然生根发芽和成长

  meme的基本单位的人为划分对于meme在大脑中的竞争活动是无关的。

  11.meme拷贝和储存的机制还不得知,可以猜想。

  12.决定复制因子质量的因素:精确度,生产率和长寿性。

  决定meme质量的因素:易于模仿性;依赖人类心理进化的产物,如偏好,情绪,愿望等。

  13.meme进化是拉马克式的:获得性性状可遗传,不同于gene遗传,meme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一生所学会和经历过的事情,是可以传递给下一代的。

  拉马克式:我发明了一个全新的制作南瓜汤的烹饪法,你想要学习于是在旁边观察我制作汤的过程,再回去教会你的外祖母。这一个事件中,存在我脑海中的烹饪法即一种meme是基因型,我展示的制作汤的过程为表现型,如果我有一步有些误差如把盐放多了,你所学会的是我一次具体的制作方式,而不是我发明的制作汤的方法,而这一具体方法教给了外祖母,外祖母制作出来的南瓜汤的行为为新的表现型。这个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就是拉马克式的。这种传递方式称为“对结果的拷贝” copy-the-product。

  非拉马克:若我把制作方法即基因型写在纸上寄给你,然后你再告诉外祖母,外祖母制作出来向她的朋友展示。外祖母之所以想要,是因为她喜欢这个口味。若外祖母在制作中没有正确按照纸上写的做,她的偏差虽然会影响其他人是否想要这个制作方法,但是却得不到传递,因为这个偏差只存在于她制作的那份南瓜汤即表现型,而不在我的制作单子上即基因型。类似生物学中的传递过程。这种传递方式称为“对指令信息的拷贝”copy-the-instructions。

  meme中以上两种都存在,gene是非拉马克式的。

  14.人类拥有容量巨大并且损耗大的大脑的原因。

  人脑的脑容比商数之所以高,一方面因为灵长目动物的身体趋于小型化,另一方面因为人脑额外生长的发育特征,但额叶皮质的功能还不为人所知。

  类人猿大脑容量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增加,这显然也增加了能量消耗,而人类可能像其他动物一样不需要如此大的消耗仍可以生存。所以这种趋势必然是在某种强大的选择压力的推动下实现的。目前这个压力我们一无所知。

  meme与脑容量的关系: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开始进行相互模仿的那一刻构成了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第二种复制因子出现即meme;meme改变了gene被选择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变化的方向决定了meme选择的结果(模仿能力的提高要求大脑不断增加容量);所以meme造成了脑容量大幅度增加的选择压力,而且推动人类脑容量增加的过程。

  meme进化速度远远大于gene,从这个意义上讲,meme牵动着gene的进化方向。

  模仿需要大的脑容量和消耗巨大能量,作者预言语言和思维的很多特征是我们大脑发展对模仿对象的选择能力的伴生物。这些选择是:对模仿的选择;对能够模仿最好的模仿者这种模仿能力的选择;对与最好的模仿者之间婚配关系的选择;以及可能的meme学意义上的性选择。

  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大脑容量的增加是同时发生的。不能说是哪个单方面促使了另一个。

  15.语言传播meme:人类语言能力主要为meme提供了一种选择的优越性:相比起手势等更能提高meme的生产率;语言利用离散的单词(数字化)而不是连续的声音来构成,提高了精确度;可记忆度高,并且依附一些载体,使得meme寿命长。一旦meme出现后,它们就改变了gene在其中接受选择的环境,从而迫使gene进化出越来越好的、用以传播meme的机构。换句话说,语言的功能就在于传播meme。

  16.meme驱动的进化过程是,一旦模仿产生后,就有三个过程开始出现:

  meme选择,即一些得以生存,一些被淘汰。

  对模仿新meme的能力的gene选择,即能够最好模仿地模仿最优秀的模仿者的人,拥有更大的生育成功机会。

  对与最优秀的模仿者发生婚配关系的能力的gene选择。

  17.新物种产生的步骤:tower of generate and test。这是个虚构的塔,每上升一层代表一个新物种诞生,而且越是上层的物种,其进化程度就越高。并因此能越快越有效地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

  最底层:Darwinian creatures。完全依靠自然选择进化,行为通过gene方式被固定下来。错误行为的代价可能是个体的生命。事实上,其发生行为错误罕见缓慢,可看作一种变异,可能导致新物种产生。

  第二层:Skinnerian creatures。具有学习能力,依靠操作条件作用即试误过程而发生学习,是一种达尔文式的选择作用。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的是错误执行的行为而不是执行错误行为的个体生命。学习过程较快,那些倒是奖赏的行为被保存下来。

  第三层:Popperian creatures。进化更快,因为有想像能力。可以预先想像出将要执行行为的结果,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都达到了这一层。

  第四层:Gregorian creatures。文化产物首先会产生它们的智慧,反过来还会去促进它们的主人的智慧的发展。即meme是促进智慧发展的因素。meme包括的心灵工具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词。到达这一层意味着,行为方式与行为主体产生分离,行为方式从主体身上被释放出来,转而成为一种能够在不同个体生物之间相互传播的复制因子。于是就进入了gene-meme共同进化的阶段。人脑就是一个证明meme驱动gene进化的例子,迫使gene进化出越来越善于传播meme的身体结构来。因为从能量消耗和生产过程的危险性角度来看,gene要付出巨大代价进化出大脑容量的大脑。

  生物进化过程中偶然遇到它所必需的进化策略,而采用这个策略所付出的代价也不是很大的话,那么拥有这一策略的生物获得更大生存机会。在进化每一阶段,越善于学习的物种越占生存竞争的优势地位。

  18.meme与gene的冲突:

  横向传播情况下,比如meme的独身主义与gene倾向于多养育子女产生冲突。独身主义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传播独身meme,并且更好地发展自身事业和提高素质,也起到对独身主义宣传的作用;而子女多的妇女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照顾孩子身上,gene的作用使人们仍有很强大的生育欲望。对未来人口的预期:meme和gene的对抗有一个平衡点,人口保持在某个值附近。

  19.人类有两套系统,一个是memeplexes,一个是运行于生物学基础上的身体系统。

  自我:在我们拥有的所有memeplexes中,有一个关于存在着一个内在自我的观念为基础的极具影响力的自我复合体。这是meme进化过程作用于我们个体相对短暂的一生而形成的。所谓“我”,就是成功进入到了作为“我”的这个自我复合体中的全部meme的产物。所以不存在自由意志。

  gene和meme的选择将决定我的行动,而不需要一个外在的“我 ”卷入其中。假如我想要真诚地生活着,那么“我”就必须让出到来,以让各种决定自己决定它们自身。

  20.从meme角度看利他行为:假如一个人是利他主义的,那么他就会变得非常受欢迎,然后别人更愿意去拷贝他,然后他所拥有的meme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利他主义:包括诸如豪爽、仁慈以及照顾他人的行为等等,任何一种行为,只要它能够使执行该行为的人受到别人的喜爱,别人也因此愿意与他在一起,并愿意模仿,从而使他所拥有的meme得到传播,那么就是一种利他行为。

  《谜米机器》读后感(四):迷米机器和三十三剑客

  这两天在看金庸写的《三十三剑客》,本是为一幅插画配文,但他穿插了许多正史野史的典故,因此读来颇有笔记的味道。对古人在侠客方便笔记的综述,有点类似。

  但重点在于,笔记的体例,很真实的展现古人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

  联系到前几天刚看完的迷米机器。

  果然人类在近几千年,在身体,生活方式上面的进化,远落后于思维,或者说“迷米”的进化。

  如今所谓信息的爆炸,那些生存压力的增加,或真是“迷米”控制了“基因”的进化,系在狗脖子上的皮带,如今掉了方向。

  又,迷米的理论,似乎能更好的解释人类的全球大战。

  单纯从基因的角度,似乎类似二战这样规模的战争,并没有推动进化的意义;而将其根本原因解释为迷米的自我扩张,从逻辑上,很顺畅。

  《谜米机器》读后感(五):辉格:Meme剥削寄主的限度(2012-05-28)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3499.html

  前几天读了Susan Blackmore的《谜米机器》,大失所望,先把我在豆瓣上的短评抄在这里:

  【就本书所设定的任务而言,Blackmore的实力差得太远,理论功底、洞察力和假说构造能力都不行,思想也较刻板,对大脑和语言的解释纯属强拉硬扯,最致命的是,作为其理论核心的第8章,根本就逻辑不通。】

  自从读过《自私的基因》之后,meme这个概念在我心头萦绕很久了,但一直感觉进展不大,没好意思写,只在《观念的进化》里提过一点,不过看过Blackmore的糟糕表现之后,我觉得还是写写吧。

  没有分歧的是:有了meme之后,进化动力改变了,对人类性状与行为的解释不能再仅从基因利益出发,meme成了另一个独立利益本位;问题在于,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对此,E.O.Wilson的主张是“狗绳理论”:尽管meme会让行为(或性状,下同)偏离基因利益,但这种偏离是有限度的,就像被主人牵着的狗,在行进时有一些自由度,其路线可以时而偏离主人的路线,但程度有限,偏离过度时会被狗绳拉回来。

  lackmore不同意狗绳理论(我也不同意),她认为基因和meme是两条独立的绳子,向不同方向共同牵引着进化进程,这是对的,但她在论证这一点时犯了个根本错误:认为meme的出现给基因带来全新的选择压力,即,meme选育出了那些能更有助于传播它们的那些基因;她并且用这一选择压力解释了人脑的扩大和语言的出现(她把这两个现象作为引出其核心理论的难题)。

  我被这个说法(上面粗体字部分)震惊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把第八章反复读了几遍才确信自己没有理解错,在我看来,该说法就好比:流感病毒选育出了那些让个体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的基因;这直接颠倒了双方的选择与被选择关系,大脑为meme提供了生存和传播环境,因而是大脑在选择meme,正如寄主为病毒提供了生存和传播环境,因而是寄主在选择病毒,而非相反;如此显而易见的关系居然会弄反了,实在无语,况且,它构成了Blackmore的理论核心。

  当然,meme的出现确实会给基因带来全新的选择压力,包括两方面:1)由于meme构成了语言和符号文化的基础,而后者又构成了人际交流和社会化生活的基础,因而处理meme的能力是在充斥着meme的环境中生存和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能力;2)由于meme利益可能背离基因利益,因而抵抗meme剥削的能力具有重大遗传价值(显然,这一点与Blackmore的观点恰好相反)。

  实际上,考察meme与基因的关系,meme在多大限度上能够偏离基因利益,最好的类比就是病毒与寄主之间的关系;病毒得以感染寄主,是因为寄主身上存在与之相匹配的附着点(易感性),类似的,meme能被个人接受和传播,是因为这些个人的心理机制的某些特征使得他们容易接受它且乐于传播它。

  假如meme是良性的,即它有利于接受和传播它的个体的生存繁衍,那么,它在传播自身的同时,也扩大了其生存基础,相反,假如meme利益与基因利益相悖,那么其传播的同时也在削弱着自身的存在基础,假如削弱的程度过于猛烈,那么最终双方就可能同归于尽,所以,meme若要维持其存在,对其寄主的剥削将有个限度,这个限度究竟在哪里,我考虑了如下几点:

  1)最最不幸的情况是:A)寄主物种的某个不可或缺且遗传性的性状(C)导致了其对某个meme(M)的易感;B1)且性状C对变异的容忍度为零,任何变异都会让个体无法生存或无法繁殖,B2)或者性状C的全部可行变态(可行的意思是不至于让个体无法生存或繁殖)都会让个体对该meme易感;C)M是恶性的;这样,因为meme和基因一样没有远见,结果将是双方同归于尽;比如,M会让寄主独身禁欲,并劝告别人也这么做,而任何能正常发育成人并拥有生殖能力的人都无法抗拒该meme,最终人类灭绝了。

  2)现在改变条件B,性状C存在多态性,其中只有部分变态对M易感,比如,M以歌曲形式表达,因而五音不全者感染不了,结果M0充分传播之后,会唱歌的个体被全部消灭,只剩下五音不全者,然后M灭绝了;

  3)再改变条件B,性状C变异率很高,会以相当高的频率从五音不全的亲代中产生出会唱歌的子代,这样,虽然会唱歌的个体不断被感染和消灭,但幸存的五音不全者会为M源源不断的提供易感寄主,于是M不会灭绝;

  4)现在改变条件A,性状C只是让个体以某个小概率(比如20%)对M易感,这样,只要物种生育率足够高,双方就都不会灭绝;

  5)再以另一种方式改变条件A,性状C不完全是遗传性的,携带易感基因者只是比携带无感基因者有较高的概率发育成易感个体,这样,M对所施加的选择压力并非全部作用在易感基因之上,因而它的传播并不总是在清除自身的存在基础,与(3)类似,导致易感性的后天因素在源源不断为其提供易感寄主(尽管提供的机制不同),于是M也不会灭绝;

  6)现在把(2)和(4)的改变结合起来:性状C的几种变态中,一部分对M无感,其余以概率P对M易感,同时,易感变态因其歌唱能力而在其他方面具有遗传优势,这样,他们对M的易感性可视为这种遗传优势的副产品,因而在均衡水平上,易感者的遗传优势与无感者相同,即歌唱优势恰好被易感劣势所抵消,这样,M和其易感基因就都不会灭绝;

  ……

  还可以设想更多的可能条件,以及更复杂的条件组合,不过上面所列几条已足以说明Blackmore和Wilson都是错的,B的错误是弄反了选择与被选择关系,而W的错误是,基因狗绳并不能将meme的恶性作用限制在某种明确的限度内,meme对基因利益的背离虽然会受到各种限制,但具体的边界位置随上述多种条件而变,并不存在一个类似于狗与主人行进方向相一致的长期趋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