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虚拟的历史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虚拟的历史的读后感10篇

2018-01-27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虚拟的历史的读后感10篇

  《虚拟的历史》是一本由尼尔·弗格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一):历史充满偶然,虚拟也有意义

  历史充满偶然,虚拟也有意义

  评《虚拟的历史》

  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更多只能从历史研究人员的研究中获得,他们对于过去事情解释充满了主观的色彩,历史因此被众多人认为是“现代史”:历史是个小姑娘,打扮成啥样是啥样。但从历史本身的发展特点来说,它拥有自己情节节奏和预定的模式,因此我们读懂历史,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从这个客观规律推演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必定要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是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历史总是在必然和偶然的共同推动下行进,必然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偶然则会在不经意间,推动或延缓发展。过去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堆积成为历史,事实数据以及各种理论都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大浪淘沙般地对历史进行研究、总结时候,也曾经冒出过很多不一样想法:如果当时的事情不是这样的,那么历史的进程会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我们通过某种手段,能不能从当时的无序状态,寻找到我们想要得到的规律?“虚拟”的意义从此而来,它带有了一定的人为推测,在模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进程时,用改变当时的重大事件结果,来推测历史可能发生的改变,一来让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二来也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新的角度

  《虚拟的历史》从假设的灵感出发,以1646-1996年对英国和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的8个进程为研究对象,并取其中的标志性事件进行“反事实”研究,对历史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带领我们进入了8个不同的世界。这种假设有点像“如果辛亥革命还未能在武昌取得成功,那么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会有什么变化”这种论调;首先从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实践中建立可能性的“反事实”思考,其次是在这种可能性的基础上考虑所有的可能结果,这种研究可能会深入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拓宽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于历史的结果,“反事实”研究显得不是那么在意,因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只是通过假设去更深入、具体地理解。在《虚拟的历史》书中,同样是尊重这样的思考,在假设的可能性中,推演历史新的进程。如果没有美国独立战争,欧洲的旧制度可能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如果希特勒统治了欧洲,德国可能和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阵营可能还会继续存在,甚至向西扩张……历史的魅力在于存在很多的可能性,可能会因为一颗钉子导致一个帝国的灭亡,也能会历史的车轮滚滚不受阻挡。

  在技术经济学中,我们熟悉的敏感分析就是这样,选取某个变量,通过变量的变化分析结果的变化,以了解结果对于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反事实”研究同样是用这样的方式,揭示在历史进程中某些重大事件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程度。这种研究除了让我们更深刻理解历史之外,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历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并非有些人宣称的那样具有计划性、正义性。

  2012-6-3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二):当历史遇上量子物理

  我们都很熟悉“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么当这个世界各个角落的无数只蝴蝶扇动翅膀,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更进一步,如果把人类历史某一刻存在的每个人比喻成一只只蝴蝶,他们进行着的行为比喻成蝴蝶翅膀的扇动,那么随之又会引发怎样的历史事件?也许正是意识到在“混沌理论”应用于人类世界的不可预测性,才有了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如果我没有猜错,尼尔•费格森们敢于虚拟历史,并且结集为《虚拟的历史》正是因为卡尔•波普尔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虚拟的历史》中提到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有些我们相对熟悉,有些不熟悉,为了便于理解尼尔•费格森所称的“反事实设想”我们不妨先举个我们熟悉的历史的事件:

  “如果亨利八世没有爱上安妮•博林,那就不会产生现在的美国,这听上去颇为合理。因为正是这场恋爱使得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不承认其将美洲赐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做法。而如果英国保持天主教国家的性质,美国很可能到现在还是西属美国的一部分。”(罗素《自由组织》)

  这就是典型的“反事实设想”,正如尼尔•费格森所定义的:“我们要进行的反事实设想不能只是幻想,而应该是以混乱世界中合理可能性的估测为基础对过去进行的模拟设想(也就是‘虚拟历史’的由来)。”

  《虚拟的历史》三十多万字,尼尔•费格森的导言《虚拟的历史:有关过去的一种“混沌”理论》就差不多有十万言之巨,在导言里,尼尔•费格森除了在自己的老本行历史里随意穿行,对其他理论及著作的熟悉也无不让人惊叹,比如他熟悉黑格尔、马克思,他熟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博尔赫斯,除了人文领域自然科学领域他也并不陌生,他知道“混沌”理论、知道“熵”,知道量子力学,那么他知道这些对于他又有什么用呢?你可问对了,别的不说,博尔赫斯的名篇《小径分岔的花园》其实想说的是“时间永远不停地在分岔,指向无数个未来。”,也就是说历史有无数种可能性,并且是同时存在的。而量子力说最著名的原理就是测不准原理,熟悉卡尔•波普尔身世的人自然知道他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与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渊源。

  尼尔•费格森引用他们的动机,他自己所说的再清楚不过:“如果这一代历史学家能像关注社会学、人类学与文学理论那样关注数学、物理学乃至古生物学,这本书或许10年前就出现了。”、“历史将成为一个不同科学学科的一个混合物,从气象学到法理学,每一种学科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而理想的历史学家将是一个全才。”至于为什么要“虚拟”历史,进行“反事实设想”他终于可以说清了:“如果一切历史都是(有可记载的)思想的历史,我们自然应该对人们曾思考过的一切可能的结果给予同等的重视,如果历史学家根据实际发生的那个结果抹杀了人们认为合理的其他的结果,他就别指望能‘真实地”再现过去,因为仅仅考虑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实际上犯了最基本的目的论的错误。”

  厘清了尼尔•费格森的“反事实设想”理念,再来阅读《虚拟的历史》就容易的多了。除了导言,《虚拟的历史》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只要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会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英国内战、美国独立、爱尔兰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肯尼迪被暗杀、苏联瓦解,在这些对人类的历史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政客们的争吵、权衡、讨价还价,看到了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战,看到了野心家们的美梦黑暗中人们的挣扎不幸中人们的哭泣,而在纷纷扰扰的“混沌”之中,历史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查理一世不会被处死、美国不会独立、爱尔兰完全可以是在英国统治下的高度自治、一百年前德国主宰下的“欧盟”、希特勒统治下的英国、希特勒统治下的欧洲、不一样的冷战、肯尼迪执政下的越战持续、苏共领导下的苏联帝国的千年不倒,而这一切都只是无数种“反事实设想之一”。所有的“反事实设想”比之真实发生的历史,也许更好,也许更坏,但无论如何是不可预测的,谁叫历史是“贫困”的呢?

  “在1915年和1916年,我学校中的朋友同事约有一半死于战争。在其他的交战国中,我的同代人死亡的比例也不亚于此数。我在世上活得越久,我对恶毒地夺走这些人生命的行为便越发悲痛和愤慨。我不愿我的子孙后代再遭受同样的命运。这种人类犯下的疯狂罪行对我提出了挑战,我写这本书便是对这种挑战的反应之一。”这是英国另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序言中的句子,虽然尼尔•费格森们相信历史是“贫困”的,但他们同时相信,人类为了公平、正义的种种努力不会白费,我想汤因比的反应也正是他们的反应,这也就是《虚拟的历史》能够诞生原因吧。

  ========

  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7期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三):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读尼尔·弗格森的《虚拟的历史》

  在历史的进程中,事件和事件之间,看似无不关联,毫无瓜葛;但等着多少年后,历史的车轮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再回首,你会发现,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条神秘莫测的纽带连接着。这些事件像一个个标志一样立在哪里,让我们蓦然回望来路时,有一种标定路径的感觉。曾经从一本现代史研究的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一下子就记住了,观点的对否倒在其次了。

  再次想到这段话,是因为一本名为《虚拟的历史》的书。作为本书的作者,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尔·弗格森在书中以反事实的假设深入到人类历史进程中,并用严谨的逻辑,对一系列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转折性事件进行了推演,想象这些历史事件的另一种可能:假如没有爆发英国内战,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革命,假如爱尔兰没有分裂,假如英国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假如希特勒没有进攻英国,假如希特勒战胜了苏联,假如苏联赢了冷战,假如肯尼迪没有遇刺,假如戈尔巴乔夫没有出现……假如重大事件发生了变化,历史又会是什么模样

  在这些一个接着一个的假如中,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正在悄然地发生了。如是再次回到了本文开头时说到的: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条神秘莫测的纽带连接着。但是,本书的作者尼尔·弗格森正是通过这些假如,通过一场又一场虚拟的历史,想要追问的是,这些对人类进程产生极大影响的重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究竟是有规律可循,还是完全的偶然?

  尼尔·弗格森通过一本《虚拟的历史》,带领着作为读者的我们开始再一次思考历史决定论的问题

  法国历史学家安德烈·莫鲁瓦更是说得直接:没有哪段历史享有特权……历史有无数的可能性,它们都是有根有据的……每时每刻,不管你认为是多么短暂的一瞬,事件的进展都会像一棵生出两根树枝的树一样在分叉。

  即以本书的一个“假如”为例:假如查理一世避免了内战会怎样?尼尔·弗格森通过细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英国(和爱尔兰)历史的发展轨迹会非常不同,很可能不会爆发内战,不会出现弑君者,不会发生光荣革命;而克伦威尔则和剑桥郡伊利小镇上的其他乡绅一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尼尔·弗格森的一个个假设中上演着,历史车轮的行进,树枝一样的岔道中,一路走来。如果你不认同这些假设事件的发生,认为这完全是一种“事后诸葛”式的喋喋不休,你完全可以 把《虚拟的历史》当作一部穿越小说来阅读,但是阅读之后呢?难道真的会认为没有一点现实意义吗?而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假如,人们最常说就是,假如有后悔药就好了,就不会如何如何了,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这些假如后的结果,总是让人无限憧憬,甚至在梦中一再出现。而熟读杜牧的《阿房宫赋》的人或许已经想到了,早在多年前,杜牧就已经在文章对历史开始虚拟了: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学者徐友渔在《学术与生命的意义》一文中说:学者把自己的话语置于公共的智识空间,使其某种道理成立,使某些迷信或成见消失,最好的学者是思想家和智者表达人类的思想,探索宇宙和人自身的奥秘。《虚拟的历史》是我第一次读尼尔·弗格森,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最好的学者,我没有资格评说,也不敢妄说。但尼尔·弗格森通过思考研究,另辟蹊径,从历史的反面,以虚拟的历史为经,通过历史的真实为纬,通过从一系列的历史偶然事件中,企图从中找寻中一种规律,他的这些研究是我们所不该忽略的。

  尼尔·弗格森关于历史的虚拟研究,正应了同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的名言:历史不仅仅是已发生的事,它是那些在诸多可能性中实际发生的事。

  而《虚拟的历史》的出版,正是那些在诸多可能性中实际发生的事件之一,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必定存在着诸多的可能,这些只能待后人评说了。

  二○一二年四月三日写,七十七团

  (《虚拟的历史》,【英】尼尔·弗格森著,颜筝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定价:79.00元)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四):历史的思考——必然与偶然

  《虚拟的历史》也是尼尔•弗格森先生的作品,我必须承认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知识储备不可谓不广博,思想跨度不可谓不过人,但是这本书的阅读对我来讲确实有些难度,当中有些内容还是晦涩难懂的。好在大体上的阅读还是无碍的,我一直认为一本书的阅读应该着重于自己需要的东西,否则读书可能就是一种浪费时间了。

  《虚拟的历史》的作者尼尔•弗格森先生是一名英国学者,因此无论是在我读过的《金钱关系》还是本书,大多谈论的都是英国的事情,当中的一些问题其实并非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对我来讲他更多的是让我了解了一种对待历史的方法和态度,其实尼尔•弗格森先生花了很大的篇幅撰写导言,这篇导言也确实在本书中的作用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的。导言之后,基本上就是对一些重大的历史年代和历史事件做一种虚拟的勾勒,实际上就是按照一种反向逻辑来谈论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然而,这些虚拟化的作为在现今的学界看来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历史学的“异教徒”。大篇幅的导言解决了这个问题,尼尔•弗格森先生在导言中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历史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罗列了很多的资料来阐释各种历史学的学说。其中的决定论、预定论和偶然论都对我产生了影响,决定论其实很清楚那就是强调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这种论调虽然最早不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确实将这种历史研究的观点进一步的发展和总结了,现今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种的必学的学问——历史唯物主义。西方学界很多有分量的学者都批判过历史决定论,这在我们这里的一些人看来就是唯心主义错误价值观的代表,但我确认为历史决定论本身就非绝对。有些人例如把天命作为事事的出发点的人,也会成为所谓的历史决定论者,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可能即将历史微观化,把马克思强调的历史规律的不可逆变成具体的个人历史轨迹的不可逆,终于变成了所谓的“宿命论”。黑格尔就习惯让上帝成为历史的终结者,使得历史的发展没有了自己的活力,有的只是“神旨”。这些思想和学说是历史决定论变得越发的复杂,也让对它的批判变得复杂了,卡尔•波普尔在他的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抨击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决定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伴随着不同的历史条件而变化,而主体的构建则是依靠人为,这是与科学中强调的自然主义相违背的。实际上波普尔认为历史决定论是人主观的产物,是拒绝承认自然界的客观限制的,这在我看来可能是对历史决定论的一定的误解吧。预定论推崇的是已经有的安排,这在现在看来荒诞的成分可能更多了一些,历史如何能预定呢?难道依靠玛雅人的“2012世界末日”预言?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笑谈。至于偶然论,在我看来是应该得到重视,长期以来思想上的单一性使得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偶然只相信必然,但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在我看来历史的必然性是存在的,但这必须建立在两种前提上,其一对于大的历史趋势是存在的;其二对于完全没有改变空间的历史事件是存在。倘若一件事有转机,那么就不可能是必然的。如果单单根据事件失败的结果,而声称这件事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做出这个结论的主体一定是别有用心的。尼尔•弗格森先生通过这些学说、观点的阐述,目的在于强调历史决定论本身并非绝对的,也就是说虚拟历史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可操作的。

  在导言之后,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虚拟性思考真正让我看到了,学者思维领域的宽阔广大。不过,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我也仅仅着重看了三部分即“希特勒统治下的英国”、“斯大林:战争还是和平”及“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可以说这三部分比起英国和欧洲的具体历史更能引发我的深入思考。希特勒倘若战胜了英国,这一假设现在看来似乎很可笑,然而在当年的历史条件下却是可能的,这也就进一步的说明了偶然论的实际性。希特勒在总的战略步骤上产生了错误的偏向,对于身边的一些军事将领的苦劝视若罔闻,这在现在看来也是难以置信的,要知道一位像希特勒那样的决策者不应该犯一些低级的、固执的错误,尽管可能有人现在还在咒骂他是一个偏执狂和神经病,但我们很清楚这只是一种情绪化的反映罢了。希特勒始终认为他的敌人在东边而不是西边,甚至一度幼稚的认为英国是可以和自己达成共识的国家,是可以与意大利、日本相提并论的,甚至还要比日本更加利于合作。尼尔•弗格森先生在这部分里谈到了一种观点即丘吉尔当时的决策并非是必选项,即完全可以避免战争和德国相安无事。这种看法是幼稚的,把丘吉尔的决定仅仅看为是为自身首相权位而做出了,更是误解了这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在我看来政治家们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底线,这种底线并不难判断,因为它会随着领袖们的个人偏好的显现而明确。谈到这里,就不得不谈“斯大林:战争还是和平”这部分内容,可能因为尼尔•弗格森先生是西方学者的缘故,始终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对一些大权在握的共产党领袖抱有戒心,甚至认为他们会和希特勒一样乐于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样思考的结果无异会把思考者引向歧途,他们缺乏对领袖个人的研究,斯大林和希特勒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斯大林有着自己的行事底线即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扩充势力范围,他当年的做的事情和现在的美国比起来差大还远,加之他对于布哈林和图哈切夫斯基元帅“革命输出”理论是持反对意见的,这和希特勒的战略简直有着天壤之别,那么在热战中上不可能发起大规模侵略,更何况是“冷战”?丘吉尔在这一点上与斯大林有着相似点,也就是说他们是具备宏观政治视野的政治家,希特勒对于丘吉尔来讲是一个肯定的敌人,即使有资料证明丘吉尔在战争初期曾想和希特勒谈判、合作,但这是和斯大林的行为如出一辙的,即他们仅仅是在为必须的战争做准备,拖延时间罢了。希特勒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明眼的政治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并非一个欧洲就能满足的,大英帝国的利益将会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称霸而消失殆尽,丘吉尔很清楚这一点。“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这部分的内容使我又一次的陷入了对于苏联解体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不是一两天了,对于苏联解体是否必然的思考使得我更加相信苏联的解体不是必然的,是可以挽救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虽然不能改变历史的大趋势,但可以对历史发展本身产生重大的影响。戈尔巴乔夫对于苏联解体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和无可替代的,对于共产党这种思想建党的执政党来说,意识形态上的牢固不可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意识形态的制高地被占领,那么这个党就不可避免的毁灭,而对于苏联来讲苏共的毁灭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毁灭。戈尔巴乔夫在其中起到了就是破坏苏共的意识形态,引入了大量的西方政治思潮来替代马克思主义,最终使得苏共党内思想混乱,本身已经颓败僵化的党建系统瞬间崩塌。我曾经假设过契尔年科的前任安德罗波夫没有像他一样的重病、短命,苏联的结果可能就会大大的不同。安德罗波夫其人非常的开化,对于腐败问题十分的痛恨,可以说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即使到了自己病入膏肓的时候依旧反贪不手软。他本人曾经一度担任苏联克格勃主席,掌握着国际上的最新情报,能够直接阅读西方的原版报纸,可以说他已经看到了苏联和西方的差距,但根据他在任上的十几个月里采取的措施看,他更倾向于渐进的修整苏联的制度,这样的宏观布局和手段是戈尔巴乔夫之流无法比拟的。

  当然尽管尼尔•弗格森先生写出了《虚拟的历史》这一著作,但在每一段历史被虚拟之后,都感慨说看似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我看来,尼尔•弗格森先生并非是个完全的反历史决定论者,但他不愿意接受历史决定论的束缚,更像通过虚拟的手段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这一点尤为让人钦佩。对待历史的态度完全可以更加灵活,虚拟历史的本身就是另一种逻辑可能的再现,也同样能使得今人学到历史中的精华。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五):虚拟不如未曾发生

  郭 玥

  9名英美年轻历史学家,尝试为读者解答西方世界从1646年到1996年期间可能发生的历史转折,假如1989年苏联没有戈尔巴乔夫;假如美国肯尼迪总统没有在1963年死去;假如纳粹德国打败苏联;假如希特勒德国占领英国……那么将会怎样?这本在1997年首次出版的著作,由尼尔·弗格森主编。由于分析和见解较大胆,面世后在西方学术界褒贬参半。2001年,这本书被首度翻译成中文,书名为《未曾发生的历史》,近日这一书再版,重新命名为《虚拟的历史》。

  本书原名中的“virtual”确有“虚拟”之意。书中所用来假设的反事实条件,亦称“虚拟条件”,致力于捕获在自然语言中的“如果-那么”陈述的条件陈述。接触的历史事项共有9条:《没有克伦威尔的英国》、《英国的北美》、《英国的爱尔兰》、《威廉二世的欧洲联盟》、《希特勒统治下的英国》、《希特勒统治下的欧洲》、《斯大林:战争还是和平》、《“卡梅洛特”的继续》以及《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

  尼尔·弗格森在序中阐明此书的理由:“我们(作者们)企图弄清过去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历史的必要,因为我们必须同样地重视当时人们在事实发生前考虑过的各种可能性,而且对它们的重视应当超过当时的人未曾想过会出现的那个结果。”本意在于一个否定拷问:反事实真的如历史学家们所认为的那样,只不过是愚昧无知人们的意淫、无聊的消闲游戏吗?明显不是。与之前诸多小说和文学作品不同的是,本书是由真正的历史学家来写反事实历史。他们不是怀有哗众取宠的心态或是抱着数据推算无往不利的态度,而是仍然本着专业求实的精神,集体完成这本著作。他们正如弗格森所说的:“考虑那些当时的证据,表明当时的人的确考虑过的那些可能性,以及这些可能性的实现程度。”对于这样一部具历史价值的著作,其在任何时代的内容和意义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历史上未曾发生部分的分析研究,变成“虚拟”定义给人的主观假设之感,是新书名会给读者带来的错觉。

  作者所阐述的“历史”并非虚构,也不存在任何“穿越”和“架空”,尽管这些也可称为虚拟的历史。作者所谓的历史中“未曾发生的部分”指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在面临诸多选项和各种分岔路的时候,做出的最后选择导致的其他选项的未发生。但在选择前,它们却也是存在的历史,正是诸多额外选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历史事件的发生。所以,或许十年前译本的书名“未曾发生的历史”更贴切一些,尽管从语法角度来讲存在问题。而且全书在对历史转折作出精辟剖析的同时,也强调的是偶然性在历史中的作用。例如《没有戈尔巴乔夫的1989年》篇,作者马克·阿尔蒙德就形容“在现代历史中,没有重要事件比柏林围墙倒下更少让专家预测到。”乔纳森·克拉克在《英国的北美》篇中,也引据指出美国能在1776年独立,其实也含有不少非必然因素。这些结论不是凭空得出的,而是作者严格分析史料后作出的。

  换言之,历史事项在作者手中已不再是一线式发展,而是成了包含各种可能发展因素的混杂局面。对于弗格森等历史学家来说,这种混沌局面下的各种常态和非常态其实更能反映出当时实况与历史人物的想法,这样来说,我们只需要区分发生的部分和没发生的部分,不需要假设某种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曾发生要比虚拟好得多。

  众多小说家、文学家,特别是科幻小说家青睐这种“可选择的过去”和“相反的事实”,但在史学界,却几乎收到一直打压。历史学家们对待反事实研究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认为反事实是荒谬的,是试图不顾事实本身而妄想推出分岔的、不存在的历史;另一种则认为反事实其实是决定论的一种变形,通过对事件可能性的研究,有利于理解历史当时的状况。这两种观点大致也对应着历史上两种不同的反事实研究方向,第一类如弗格森在序言开头所列举的各种文学、艺术、科学幻想作品,这类作品很容易导致绝对的偶然或孤立的反事实,无论从正统历史学家的眼中或弗格森眼中,这种研究的准确性与根据占星术和算命扑克作出的预测相比高明不了多少。作者曾坦言:“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仅仅看作是自娱自乐的虚构历史游戏(就像卡尔嘲讽的室内游戏,供人卖弄学问),也许还有点宽慰作用。”第二类则是弗格森这本书所代表的研究方式,以严格的历史治学原则和严肃的历史研究态度来看待反事实历史。引用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的原话也表明了作者对这次假设的态度:“历史不仅仅是已发生的事,它是那些在诸多可能性中实际发生的事。”如若称之为虚拟的历史难免又落入第一类的窠臼。

  用虚拟一词来概括历史,恐怕也会有靠“凭想像编造的”引噱头的嫌疑。而在介绍和宣传中,也用了这样的字句“作者透彻清晰又通俗易懂地对未曾发生的历史构思出了一整套情节。”通俗一点说,当下正热的穿越、架空也是对历史的虚拟,这样一副“引君入瓮”的姿态,是否带着对反事实历史与历史研究中的假设的不尊重?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原著秉着严谨求实的精神,一定意义上反对把反事实历史当作不上台面的趣味猜想,进而赋予这个问题以学术意义;但在这次再版的推广和宣传中,又重新把“趣味”和“悬念”作为吸引读者的要素来应用。

  如果《虚拟的历史》这一本书的出版也是对1997首版以及2001年首度引进版的一次假设和虚拟,我尚可更宽容以待之。不然对于虚拟的历史的意义而言,我倒宁愿这本再版是虚拟的。也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种历史价值观,以至于让我们在深夜的时候,面对种种史料嗒然枯坐,试想那些没有发生的历史中埋藏着的“真相”。有些历史没有发生,将从此不再发生,有些历史没有发生,则将在日后必然发生。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六):评

  反事实假设提出是为了在这些假设之下进行推演,而进行推演必须借助因果关系。我们看看这些因果关系可能由什么发展而来。

  首先,常识可以提供因果关系,以这个方式可以产生历史幻想小说,却并不能产生“科学”的历史内容。

  是否可以借助反决定论?反决定论历史学通常强调历史是复杂的,整体的,不可单独拿出来分析的,从而他们只热衷于为他们的复杂混乱的历史增添细节变得更复杂,而对因果关系的捕捉表示本质上的反对态度(因为他们复杂的无法分析)。没有因果关系当然不可能进行什么反事实假设的推演。

  反决定论对分析的态度具有普遍性,不要奇怪于他们怎么就敢断言“复杂无法分析”,某国内很热的民科经济学派也断言“经济复杂无法分析,任何数学建模都是扯淡”,也许这种思路完全迎合了某类人的思维方式。

  决定论提供因果关系,然而那个因果关系可能却是无法分析的,比如神学决定论,你如何知道一个反事实假设是否满足上帝的意愿?特别是他明显反复无常的时候?比如“罗马兴起”,你怎么知道这个事情是不是“适应”“罗马兴起”的?

  反事实假设还必须同时满足必然性和偶然性上的条件,事实上,他必须从必然性中获取推理和发展的手段,因果关系。再从偶然性那里获取历史事件中可变的可能。我们可以称一个这样的点为分岔点,如果它既不稳定,同时偏离又可以发展出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作者想要比喻的混沌的结构。

  偶然性不足,就会遭到决定论者的攻击,因为历史轨迹上的每个关键点都坚如磐石,并没有显示任何可能会发生变化,那么强行假设就的确显得没意义了。如假设慈禧太后与俾斯麦结婚之类的。(这里的偶然性可以看成转移到不同状态的概率,可以称为似然度,以上事件的似然度就很低,当然也可以设想一些似然度起码比上面那个事件高的事件)。

  必然性不足,就会遭到反决定论者的攻击,因为推理没有效力,世界上的偶然因素淹没了任何推演出正确路径的可能,对已发生的历史的因果推演都姑且如此认为,何况一个必然性显然更差的推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声称这本论文集都是从很可能发生的改变,“甚至可能的选项比现实的更“真实””,并出示了相应了证据,这就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偶然性的似然度。这是对问题的规范,当然也就像其他评论那样造成了想象力的匮乏,因为不这样做就会遭到决定论者的攻击,这样假设没有意义。在必然性方面,基本上作者们限制了自己的推演长度(除了后记,当然也没人会觉得那个后记有什么“科学价值”)来缓解这个问题,当然这也使阅读趣味降低了。

  反事实假设意义方面,除了作者提到的更细致的了解人在当时心理和选择之类外。我觉得识别出历史上的这些“分岔点”本身就很有价值,这将对评价人物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在哪分岔,可能分岔到哪。就本书而言,由于书里的文章阐述的视角都不同以往,所以组织史料的方式当然也不一样,一些以往被忽视或者隐藏的史料被提到了中心位置,增长了见识,但那些分岔本身并没有感觉特别让人感兴趣,当然作为这个“领域”的尝试还是很有意思的,就像作者把过往做过反事实假设的人都梳理了一遍一样。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七):不明觉厉的“混沌历史学”

  书名颇有点YY历史小说的调调,让人期待。但其实本书是一本论文集,9篇文章源自9名作者,各人的行文风格并不一致,而且由于是论文,里面涉及大量普通读者并不熟悉的人名与事件,因此我与多数读者的感觉一样,阅读快感一般。

  其实本书最重要的内容是导言《有关过去的一种“混沌”理论》,尼尔·弗格森一方面反对各种历史决定论(无论是神定论、绝对理性,还是阶级斗争),另一方面反对偶然性、机遇和对因果关系的反动,而是希望历史学家吸收科学界的最新成果,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测不准原理、平行世界、基因科学、混沌理论,因为它们都涉及到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特别是混沌理论,调和了因果性与偶然性,控制世界行为的不是只有线性的等式,还有非线性的方程,因而在历史中寻找普遍法则是徒劳的。因此在本书中,历史学家最多只能是基于可能性判断来构建合理的反事实假设,并根据这些假设来推测因果关系。

  用了近80页的篇幅,引述了各著名历史学家对于历史的观点(这需要读者对于西方史学史有一定基础),再很简略的介绍了一些量子力学等理论,甚至引述博尔赫斯的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搞得云山雾罩的样子。其实在《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讲述“薛定谔的猫”假设时,引述的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就非常精妙!

  当然,本书还是有其价值的。读了正文的9篇论文,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历史的细节。比如第一章《没有克伦威尔的英国》,有助于了解1639年苏格兰誓约派的脆弱实力,英格兰的人口年龄结构与议会下院的年龄结构,司法部法官的年龄结构,以及联系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能够促使我们更加深入理解那段历史。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八):从虚拟中看真相

  第一次读尼尔•弗格森,确切说来,这其实算不上尼尔•弗格森的作品,只是他编著的一本论文集而已。不知道是这些作者的行文习惯问题,还是本书的翻译问题,读起来总觉得不够畅快,尤其对于如我这样对一些历史背景并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这些假想中的历史实在太过跳跃,又没有很好的逻辑性,读来感觉纯粹就是理论知识的堆积,并不形象生动,文字也显得空洞乏味。

  作为一本“虚拟的书”,原本以为应该会很精彩,因为“虚拟”,所以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延展性上都可以有无限的可能,但是读下来,我个人认为想象力还不足够,细节推理方面的发散性思维也差了点。这是不同作者写的一个合集,风格上本身就有不小的差异,而作为编著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把这些不同的历史片段衔接起来,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关联性和逻辑性很差,几乎就是完全不相关的几段历史的拼凑。

  再说导言,原本应该是引导读者更有兴趣地来阅读这本书的,但是尼尔•弗格森写的这个近八十页的导言却是极其晦涩难懂,开始读了十几页就读物不下去了,最后读完全文才回头继续把这个导言读完。其实这对全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作者能写得更加通俗易懂一点,势必能让这本书更为生动有趣些。

  读罢本书,不禁问自己,在这样虚拟的历史中,我到底读到了什么?却真的说不出来。就娱乐性而言,同样是写"虚拟的历史",我觉得本书不如新垣平博士的《剑桥倚天屠龙史》这一类的,后者要在可读性可趣味性上远胜于前者;就历史意义而言,这样“假设的历史”毕竟都是空想,并不能影响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从虚拟的角度,还原一段历史的真相。

  总的说来,这不是一本好读的历史书,或许是需要对古今的世界历史有非常深的了解和认识的才能读明白这本书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让我看清楚了自己,没有深厚的世界历史知识背景,真的也不适合读这样的著作,还是那些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更适合我读。

  最后说说中信出的这套书,装帧真的不错,精装,大气,但是很重,当然价格也很高,很适合当礼品来赠送,却并不适合阅读,捧着这样一本书,实在有点太累。另外看到有人说,这本书十年前曾出过一本名为《未曾发生的历史》的中译本,当时的价格是25元,而十年后这本书价格涨了3倍还多,79元这个定价,在现今的简体中文书里真的也是有点偏高了。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九):一本可以拓展我们历史研究视野的书

  原来以为这是一本尼尔•弗格森的专著,收到书后,粗略地翻阅以后,才明白这本书原来是一部几名史学家的合著的书。九名史学家每个人就自己比较熟悉的历史研究领域各自撰写一章。尼尔•弗格森也是九人中的其中之一,负责撰写其中的第四章。那为什么会被误认为是尼尔•弗格森的专著,一则网上的售书的信息中没有显示,只是表明是“尼尔•弗格森著”,二则,这本书的近1/3的内容是尼尔•弗格森撰写。可见能成这书,他是出了大力的,整本书共380多页,由尼尔•弗格森撰写的导言《虚拟的历史:有关过去的一种“混沌”理论》就占了78页。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这篇长长的导论,尼尔•弗格森阐述了他的历史观。故很多人把这本书归在他的名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对于历史,有一种观点,是历史不能假设。是的,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我们是没法改变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还是经常会提倡这样的假设:假如没有发生美国独立革命,假如希特勒没有进攻英国,假如希特勒战胜了苏联……现在的世界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反事实的设想对我们而言,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通过想象不同行为的可能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做出决定提供参考。从这样意义上来说,分析和比较已发生事件与可能发生的事件还是很有意义的。

  那么尼尔•弗格森对倡导的“反事实的设想”或者“反事实的思考”有什么比较实际的价值呢?历史事实是一次性的,它是没有办法重复的。当实际上,历史的演进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为什么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而其他的可能性没有变成现实,这里面是不是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反事实的设想或者说反事实的思考就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借助于这种思考,我们通过提出其他可能的假设来证明已经成为现实的历史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反事实的设想可以更加凸显历史事实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是不是反事实的设想可以胡乱想象,没有一点现实根据呢?事情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胡乱猜想,那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反事实的设想要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比较合理的,发生的可能性或者说概率是比较大的。而且这种设想是当时的人们曾经的确考虑过,这样的反事实的设想,才是比较有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这种“反事实的设想”其实也是一种比较严肃的历史研究。

  虽然这部书并不像其它有些历史书那么通俗好读,但当你耐心阅读这本书以后,你还是会有所收获的,它可以拓展我们历史研究的视野。

  《虚拟的历史》读后感(十):读《虚拟的历史》

  现在是真实的,过去是必然的,未来则蕴于无限的可能之中。

  过去是混沌的,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只是侥幸存留下来的参考文献而已,这其中有多少遗失可以说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历史学家所做的就是以现在的事实为基点,结合史料的参考,推导出一条符合逻辑的线。但历史为什么是现在这样,这个话题是历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延续了好几个世纪的决定论让历史学家们不太舒服,但无论怎么解释都绕不开决定论的问题,学者们已经进入了个怪圈。直到科学在20世纪的飞跃式的进步,给历史学家们以更好的角度去审视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鼎盛时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其崛起的过程中《权利法案》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设想一下,查理一世没有犹豫,跟苏格兰硬碰硬,或者晚一个月开始和谈,有这样的可能吗?对文献资料的复查表明,当时双方兵力相当,查理一世这边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而苏格兰已经没有后勤可言了。查理一世错误地高估了苏格兰的兵力,担忧自己财政上支撑不了,却不知道对手比他更穷,他因战前过于自信又没有联系苏格兰中温和的派系。最终这场没有获得胜利的战争让国王的支持者们感到不满,议会这才有机会向国王的权利发起挑衅,并最终一代代剥夺国王的行政、立法等大权,在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眼里,英国女王就是个吉祥物。

  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个群体的社会,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权力,哪怕是中国的集权制度到明朝都发展到官僚集团逼得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这种事发生了。硬要说某件事一定会发生对当时的人来说都是荒诞的,我们崇拜的伟人们,或许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从概率上说,每一次的成功都原本都只是一种可能,只是或大或小而已。就像马克思主义,我们作为继承者当然要稍微修饰下,但在其他国家,也只不过是众多研究人类社会的著作之一而已,就跟世界文学名著一样,对当地人很有意义,对其他人来说,只是有点意思。

  美国做了很多去宣传独立战争前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压迫,以证明独立战争的正义性,但实际上英国的政策都属于很正常的范畴,而北美殖民地的人民并没有一般殖民地那种积蓄不满然后爆发的一个过程,一些历史学家对于北美殖民地突然地要求独立感到很惊讶,因为在他们看来,以当时的视角来看,建立一个横跨大西洋的联邦是很有操作性的,英国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和平地解决双方的矛盾希望还是有的。就连华盛顿都说,美国并没有到非独立不可的地步,对王室的效忠,在殖民地还是很普遍的。有些学者认为,如果美国没有独立,北美若还在英国统治下,则向西的拓殖会受到约束和管理,会更有人性,印第安受到的迫害会轻一些,美国黑人的解放会容易许多(在英国很早就废除了黑人的奴隶身份),整个欧洲的形势都会不一样,巨大是实力差距会让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迟好久。当然,这种类似纯YY的思想我原本以为只有我们中华网络小说上才见得到呢,那我还说,如果汉武帝不独尊儒术、曹魏不实行九品中正制、赵匡胤不削弱兵力、崇祯不理朝政,世界早被我们华夏文明之光笼罩了呢,呵呵。

  看了所谓的虚拟的历史,可以说能够更加地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历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那是历史的每一份子在有限的信息中最符合他们性格的选择,就这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历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