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10篇

2018-01-29 20: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10篇

  《政治学说史(上卷)》是一本由[美] 乔治·萨拜因 著 / [美] 托马斯·索尔森 修订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3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一):译名问题

  邓正来老师译的《政治学说史》,语言倒也平实流畅,然而许多译名都另辟蹊径,与通行译名不符,兹举几例如下:

  indar,品达,邓译作“平德尔”;

  Anaximander,阿纳克西曼德,邓译作“厄纳西曼德”

  ophists,字面意思是“诡辩家”,但是众所周知,这个词在特指古希腊的一个学派时应被译作“智者”,但邓依然直译为“诡辩家”;

  《Apology》,柏拉图对话录里的《申辩篇》,邓译作《自辩篇》;

  还有几处前后译名不一致,比如Euripides,通行译名是“欧里庇得斯”,邓有的地方照此翻译,有的地方却译作“尤里庇迪兹”。又比如Isocrates,通行译名“伊索克拉底”,邓在有的地方却译成“伊索克拉特斯”。

  还有的著作也与通行译名不符,比如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邓译作《论政治》;笛卡尔的《谈谈方法》,邓译作《论方法》。

  固然,译名只是音译和意译,因此能够做到读音相近、意思通达即可,所以邓的这些译法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译名在学术界早已有约定俗成的通例,邓却大量采用冷僻的新译名,未免看上去有些不够专业。那些前后不一致之处,更有理由怀疑是他的不同学生们分头翻译此书的结果

  《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二):福尔摩斯的味道

  第一遍是倒着读,从下卷的第三十六章“法西斯和民族社会主义开始,往上,一直逆到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猎奇,外加一睹为快的自我放纵。一遍下来,捣浆糊般,除了任着性子的那种阅读快感,章章云里雾里(99%的读书皆作此情状)。

  第二遍做用功的好学生。读读,划划,写写,想想。读到中世纪法律天空中笼罩一切的法则”,突然想大喊一声,有了。读到下卷二十二章“现代化的自然理论”,窃喜。然后就一路翻到二十八章,心怀恶意般地,看看大卫。休谟到底是如何来摧毁这个自然权利方法论的。“理性事实价值”,拗口的陈述,第一遍还是云里雾里,第二遍一字字读,一句句划,“观念的比较”,经验关系因果关系,价值,正当正义,真真费力,慢慢来,既然读懂了,暗喜。

  “国家是一切科学领域的合伙,在一切艺术领域的合伙。。。而且也是生者、死者和即将出生之间的合伙”,天才呵!柏克!

  “如果能把理性、事实和价值三者融为一体,或者说如果能把理性解释同时包含这三者,那么便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逻辑,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以及一种对绝对价值的新辩护。这就是那种在康德指引下并最完整地体现于HEI格尔唯心主义之中的哲学选择遵循的道路。。。不论如何,休谟的实证主义导致了一种与其自相矛盾后果,因为它产生了种精致形而上学,造成了宗教的复兴,而且还使得人们对绝对伦理价值产生了一种更为坚信的信念。”

  那么,我倒要看看,HEI格尔是如何来建构这个宏大精致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哈哈,都等不及了呵。。。

  读政治哲学,都能读到福尔摩斯的味道,是我走火入魔,还是萨氏的魔力?

  《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三):政治学说史导读

  今天看到又一位同学买了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颇感欣慰,有种志同道合感觉。因为一直没舍得丢下政治思想史,常常翻看这套书,有些不成熟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本书的作者萨拜因是当时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学者,并且全书均由作者一人独立完成,思想轴线十分清晰。后来,凭借这本书,作者成为了美国政治学学会主席。今天,这本书是美国各大学学习政治学的必备书目。我们现在购买的,是由邓正来翻译的,事实上比商务印书馆的老版本要稍微好一点。 但是,或许由于邓先生有些老了,也自然地存在一些疏漏之处。例如“雅典政制”常常当做“雅典宪法”出现,有时候还出现混用的现象。不过总体上,这本书仍值得一读。

  这本书的思想轴线是遵循进化论 的,序言中不断的提到“价值取向”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说简单点这本书基本上就是自由主义的进化历史,或者说自由主义在思想方面是如何在西方一步步的演变的,以及反自由主义的思想与自由主义的争论。这种提法,一直占据主流,后来由列奥•斯特劳斯和汉娜•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反思打破了垄断,他们被称为“后自由主义学派”。再到后来,由剑桥大学的三剑客中著名的昆廷•斯金纳发展出的“前自由主义路径”再次打破垄断。当然这些争论其实围绕的都是个人自由与公共空间,以及期间的广阔地带,而这也恰恰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心论题。

  既然是“自由主义的进化史” ,这本书的顺序也就是从城邦之前的争论写起的。这一部分,不需要太多了解,如果真的特别兴趣,可以参看三本书洪涛的《逻各斯与空间》、涅尔谢相茨的《古希腊政治学说》、以及韦尔南的《希腊思想的起源》。由于比较专业,比较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俗读物,如果没有必要,不建议大家阅读。接着就是关于城邦的学说了,这一部分学说大多比较抽象,如果真要学这些,需要通读的东西太多,因为许多思想都在戏剧里或者对话里。尽管关于的城邦学说,萨拜因的理解可能没有斯内普•莫内的《民主与城邦的衰落》说的明白,对于一个需要了解城邦的政治学说的初学者应该还是不错的。如果读过了《理想国》与《政治学》的原著,再读这些,效果更好。

  第二编,是关于“世界社会 ”的理论,这一部分开始也是比较难的。不论是伊壁鸠鲁还是斯多葛学派的学说,还是后来的“神学自然法学说”,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这个领域的初学者来说,足够让人脑袋大了。后来的很多政治学说的雏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斯金纳在《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中》直接提到斯多葛学派在文艺复兴中的流行。帕多瓦的马尔西利奥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学说,远远超出了当下教科书的范围,直接读这些学说,难免会感到吃力。当然,第二编主要还是围绕着基督教神学和世俗政治权利展开的,这个时期的学说对后来的民主和平等思想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关民主,议会权力至上基本上都奠定于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必要,也不建议进行深入的阅读,大致了解这些人的学说背景以及中心思想基本上就行了。

  第三编,也就是这套书的下卷,是最熟悉的关于民族国家的学说,是大多数都比较熟悉的,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写起,一直到民族社会主义和纳粹主义。 这部分的人物和他们的学说是我们最熟悉的,一般学习公共管理或者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些,读起来也比较容易。当然,这部分的特点是比较详实,但也意味着比较庞杂,下卷显得有些冗长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的重要思想并没有得到系统的阐述,如果确实需要阅读这方面的材料,建议阅读《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政治学说史》的方法是历史主义的,它并没有拘泥于经典文献本身,形成所谓的“文本主义”。它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道德的、法律的、政治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它的“自由主义”的主线。从追求城邦之中的“共和自由”到斯多葛主张的自给自足的“世界社会”(精神共同体),再到民族国家之下的“契约自由主义”,在萨拜因看来,这便是进化的必然了。最核心话语,自然就是在《现代化的自由主义》一章了。相信很多自由主义者,读到这一章都会找到些感觉,因为它揭示出了契约自由最核心的观念:有秩序的自由和有自由的公共秩序。

  二十二章后面的内容,也很有意思。一个是追求共和自由的失败,一个是追求极端个人自由的失败。前者的代表是民族社会主义,后者的代表是纳粹主义,做出这一最经典的区分自然是以赛亚•伯林,他成功的区分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萨拜因本人以进化的历史表明了自己观点,而后面的内容显然有些嘲讽的味道,对“契约自由”的离经叛道便是将人类引向地域,而且往往打着通往天堂的旗号。在纳粹主义那里,显然会找到理想国的思想,精英统治,只是这个精英是“种族”;而在民族社会主义那里,也会找到精英统治理论,只是这个精英是全心全意,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道德与知识精英”。现实中对应的国家,一个是纳粹德国,一个是苏联。

  书的结构大致如此,只是一点浅薄的体会,建议读者由易到难,由今到古。

  这本书之所以在国内得到喜爱,或许并不在于其历史主义的写法,因为意识形态宣传中被奉为圭臬的神器中,有一个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神器之上的利刃是阶级分析法和经济决定论。读这本书时,你会发现我们的历史中有过好多把人带到天堂的口号,你会发现对公共空间和为公共利益的宣传是多么的神圣冷静下来你会发现那些典型真实之中的荒谬。所以,这本书在无意之间冲破了“绝对思考方式”的桎梏,让人觉得总会有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加之当下许多事情都与曾经的历史如此相像,善于思考的人都在做着不同的打算了。

  激进者企图推翻一切,在暴力或者准暴力的洗牌之下,建构一个理想的民族国家;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的智者,思量着夹缝中的自由;自给自足的绝望者,尝试着离开;尚未找到位置的观望者,等待着分一杯羹或者失望的一声叹息,不经意间发现人们怎么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讨厌“体制”,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答案隐藏在历史之中,而除了自负,我们从未从历史中真正学到过什么。最值得反思的也许只在于《政治学说史》之中的一句话:“在个人自由与公共秩序之间,存在着更为广阔的空间。”激进者看到的是约束自由的公共秩序,加之各种伪善的口号与暴力或者维持“秩序”的现实,会使得潜在的人更激进;有能力的绝望者在包容的民族国家里寻找位置;尚未自给自足的智者,在自由与“秩序”之间奔波;更多的是应该是在忙碌的生存中等待旅程结束的群氓,种种无奈,只好如此。也许思想上的出路在于“承认正义的不平原则,保证弱者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承认平等的边界,为不合理的现象留下“神”的位置”。

  想起希腊神庙上的一句话:人,认识你自己。

  《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四):你拥有这样两种特殊的能力

  《政治学说史》第二章论述雅典人的城邦的政治理想,深具理想的雅典人对于他们的民主制,极度珍惜,亦极度自豪,这些都体现在伯里克利《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词》里,萨拜因称之为“一篇无比精彩的的文字”,并将其推到顶峰,“在有关历史的文学作品中,极可能还没有一篇文章能够如此卓越地阐释了一种政治理想”。

  很自然地,萨拜因引用了《演说词》中的一些段落,其中有一段谈到人所具备的两种能力,精辟得让人汗毛竖起:

  “在我们看来,行动巨大障碍并不是辩论,而是这样一种知识的缺失,即从那些为行动做准备而进行的辩论中所能获致的那种知识。因为我们拥有这样两种特殊的能力:一是在行动之前进行思考的能力,二是采取行动的能力;而其他的人虽说有着一种无知的鲁莽,但却不愿进行思考和反思。”

  伯里克利这段话,有三点说得很明确:

  一.思考与行动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往往思考在先,行动在后。《论语》也谈过思与行的问题,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了,说其实只要想两次就可以了(“再,斯可矣”);无论如何,孔子也认为先于行动的思考是必要的。

  二.仅有“行动的能力”,显然还不够,那会让行动者陷入一种无知的鲁莽,结果造成行动中的巨大障碍。

  三.“思考的能力”能帮助获得知识,它有赖于一种必要的形式——辩论。只有通过那些为行动做准备而进行的辩论,才能获得那种珍贵的知识。

  为何辩论如此重要?这基于柏拉图最为赞同的希腊人的朴素信念——政府最终依凭的是“说服”而不是“强力”,因为政府所建立的各种制度也是为了发挥说服作用而不是为了发挥强力作用。同样的,公民的自由,也取决于他在与他人自由而不受限制的交往中,具有一种能够说服他们并接受他人说服的理性。如何说服?彼此辩论而已。

  青草池塘处处蛙,民主有一个明显的表象——辩声喧哗。民主国家的电视随处可见辩论的直播;民主国家的课堂,辩论是最常采用的形式。此地恰恰相反,电视上播的是潜移默化吾王万岁奴婢罪该万死的宫廷戏;学校里是处处管制,高悬“静敬竞净”标语的无声的课堂,那些所谓的老师,终其一生功能,只不过是实现了成为一个班级“消音器”的理想。几年前,我与几个朋友去新昌中学,敞开在阳光里的中学,在礼拜日的上午,阒静无声,我扯开嗓子高歌几句,却被朋友轻轻制止,顺着他的手指一看,突然看见每个教室里,竟全部坐满了人!一模一样的姿势,青年们低着头如赎罪一般地在看书,没有一点点声音!瞬间,这个充满轻盈呼吸的校园,变成了一座黑压压的活死人墓。

  一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鲁迅在香港青年会演讲,题目是《无声的中国》,“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要用人们听得懂的话(所以鲁迅反对文言),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电视最好的直播网络),谈论人们应当关心的事务——这就是“辩论”的意义。

  对于那些冷漠、犬儒、自我放逐、逃避自由、连一声都不吭……的人,伯里克利批评得很严厉:“惟有我们才把那些不关注公共事务的人并不视作一个无害的人,而视作是一个无用的人。”

  伯里克利《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词》,通常译为《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讲词》,可惜的是,虽然大致意思似乎差不多,但通行的译本失去了许多精妙,比如这最可宝贵的两种能力,就没有区分;关于“辩论”则压根儿就没提:

  “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事情就是没有经过恰当的讨论,就贸然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地方的人民不同的地方。我们敢于冒险,同时又能够在进行这一冒险之前深思熟虑。他人的勇敢,是由于无知;当他们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疑惧了。”

  若是邓正来先生能主笔重译《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词》,那该多好。

  《政治学说史(上卷)》读后感(五):这个翻译本,我推荐给高考考生用,而不是政治学爱好者

  和商务版一比较,这个译本就是病句大集合,高考考生用这个译本找病句最合适了。翻开新译本第一页,就是两个大病句。

  第一页第一段

  新译本:对于人类这种动物来说,适应意味着在肤色或者肺功能或性能方面的遗传性改变,以抗击寒冷……(读到这句话,吓尿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肤色,肺功能,性能?(是不是性功能)改变,原来都是抗击寒冷?抗击+寒冷,高考生们,这是不是很诡异的词组)

  商务本:人类具有动物的适应性,虽然可能引起原发性的肤色改变,或者肺性能改变,或者抗寒能力的改变……(商务本一读,意思原来是这样的,原来肺性能,被邓正来拆开翻译成肺功能或性能。其次邓译的性能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性功能还性能?只听说过汽车的性能如何如何…………)

  第一页第二段

  新译本:我们所谓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亦即那些在不同程度上使人们牢固地联结成彼此关联的群体的习俗、惯例和常规。(34个字一句话,读完了后面是不是忘了前面,最后这么长的一句话,到底表达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不过这不是重点,把上面这两句话提取主语: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亦即习俗、惯例和常规)

  商务本:我们称之为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生活中的习俗、惯例和常规在不同程度上使人们牢固地结成互相联系的集体。(提取主语: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亦即集体)

  不想说太多,在如今翻译体的入侵下,传统汉语造句岌岌可危,连大学里面的老师都是这个样子,汉语亡矣,至于这本书为什么那么高的评分,我宁愿相信是给美国这个作者,而不是给邓正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