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牛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牛虻读后感10篇

2018-01-30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牛虻读后感10篇

  《牛虻》是一本由[爱尔兰]艾.丽.伏尼契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0,页数:3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虻》读后感(一):无营养个人读后感

  让我眼泪忍不住的有两个场景

  一是亚瑟对琼玛说出自己曾经在杂耍团当小丑。我只是看到这几个字眼,就感觉眼前模糊得看不清一个字了。我和琼玛的感觉是一样的,虽然我不会喊上帝,但我也再不忍听下去。二是尾声里,琼玛收到了亚瑟被枪决前一晚写给她的信,一封时隔多年,坦白了原谅了一切他与琼玛之间的事的信。仅仅是看到开头的四个小字,亲爱的琼,我就忍不住哭了。

  那样孩子气的,独属于他一人的老称呼。仿佛琼玛仍然是一个十几岁的编着大辫子的姑娘,亚瑟仍然是个似从人物画里走出来的少年

  然而就如琼玛痛哭失声地喊着,她又一次失去他了。

  如此说来,蒙泰尼里神父在我眼中似乎并不出彩。俄罗斯版前言里把他描述成一个虚伪的教徒反派,他的善都是假的,他的信仰也是假的。我相信他的善是真的,他也是真的相信着上帝的,也许是为了赎罪吧。但我觉得他是懦弱的,摇摆不定的。因为他的懦弱他使亚瑟成为一个私生子,让亚瑟从刻薄的大嫂的羞辱之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甚至只是被谈论到若是有子女如何如何,也会脸色大变。

  亚瑟爱他父亲比爱琼玛多得多,但他父亲只是个教会辖治下的可怜虫。无疑他也是爱亚瑟的,也无疑两人的阶级与政治观念完全对立的,他永远做不到像亚瑟一样潇洒地用铁锤打破耶稣像,即使多少埋怨上帝给予自己如此多痛苦,也只是将自己逼疯了。结局到底似乎他被教会处决了呢,还是自杀了呢,也并不是很重要了。

  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个话题。人最绝望情绪是什么?是内疚。鲁迅的《风筝》里因内疚童年时对弟弟的粗暴言行让他内心保守煎熬,浦泽直树的《怪物》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士兵为完成上级命令在他常去的森林里击杀了一个无辜的人,从此以后森林里的鸟儿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停在他的身上,于是他终身都在为那桩杀孽赎罪。正如琼玛隐藏在额前鬈发里的那一撮白发,蒙泰尼里夜夜做着失眠的噩梦,以及迎圣体节上的精神崩溃。

  而历经苦难的亚瑟,即使落满了生理上的精神上的伤疤与疼痛,却庆幸他能笑着对执行枪决的士兵说,枪法坏透了呢,伙计。这是不惧死亡,革命意志在燃烧,软肋只有自己父亲的牛虻。

  至于亚瑟和琼玛,他们之间不是没有爱情(我认为是亚瑟单方面对琼玛),但更牢不可破的是友情

  最终在我脑海里留下的镜头是夏日的树荫下,凉椅长凳上,风在轻轻吹着,小男孩小女孩坐在一起,读着一首小诗:

  不论我活着,

  或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

  这很好。

  《牛虻》读后感(二):散发一份光热

  一直想看的一本书,这次有时间,终于把它拜读完。

  小说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意大利,那时候民族解放运动曾产生了很多的爱国志士。主人公“牛虻”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正直善良,刚强无畏,他有钢铁般的毅力斗志,也是革命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曾使很多青年受到教育鼓励。这部作品浸透着革命的英雄主义,不算特别陌生

  本书尤为特别的是,亚瑟对父亲的爱,以及他们俩之间的冲突。在刚开始时,亚瑟对神父有不一般的信任,但偶然发现神父其实一直在欺骗自己,虚伪地维系着自己的谎言时,他的信仰崩塌了。亚瑟难以接受神父是自己生父的事实,此后的十多年不断逃离,遭受着非一般的苦难和地狱般的毁灭。

  亚瑟这个角色无疑是悲剧性的。后来他的归来,化名为牛虻,虽说是充满光环的革命党人,但背后的煎熬却无人知晓。

  故事里还有另一个女性琼玛。她是牛虻年轻时的爱人,后因为误会牛虻出卖他们的地下活动,打了他一巴掌。十多年后,牛虻变成了干练利落冷漠的青年,但他仍然心爱着琼玛。并和琼一起共事,准备起义。

  正当希望的曙光将要来临的时候,神父蒙太尼里出现了。牛虻难以压抑自己的爱,就算是无比的恨,还是源于无尽的爱。

  小说中最让人感动情节是牛虻让蒙太尼里选择教会还是他,在父子之情和宗教盲目崇拜中,神父选择了上帝,而牛虻心碎致死,再也毫无牵挂的死去。

  黑夜里,在一片死寂中,幽灵似的恐惧压倒了他,阴暗世界的幻象和梦境也萦绕着他,但是一旦黑夜过去,这些也一同消失了;一旦阳光普照,一旦有敌人在跟前激起他的战斗情绪,他就无所畏惧了。

  牛虻他身上不光有爱国精神和革命热情,还有着不为任何拷打凌虐所屈的坚贞品质,他对敌人的憎恨和轻蔑,和对无辜人的善良与同情,值得所有人敬佩。

  《牛虻》读后感(三):对于牛虻的思考

  整部小说都在激烈矛盾之中,这种矛盾和情绪在牛虻慷慨赴死中推向高潮,随着结尾牛虻给琼玛的信随眼泪得以释放。然而小说留给人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当重新回归于理性,我们还是不免需要问几个问题

  1、所谓的基督和革命一定是矛盾的吗?

  在牛虻看来这是一个矛盾体,当然他有权这样认为。他本是一个稍有忧郁的孩童,天真无邪,他在少年时代遇到了他最敬佩的人——教士蒙泰尼里,并且在还对世界没有系统思考的学习生涯中几乎全盘接受了暴力革命统一意大利的思想,当时在他看来基督和革命是统一的,解放救赎受苦难和压迫的人民,正是上帝的旨意。然而当有一天,他发现蒙泰尼里欺骗了他,基督和革命无法统一时,他砸碎了塑像,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纵然13年后从拉美回到意大利,他的目标还是鼓动人民与教会决裂,这从他辛辣的讽刺文章和小说高潮与蒙泰蒂尼要基督还是儿子(革命)的争执中可以看出。

  但是,我们知道的历史,却给与我们这样的答案,基督和革命是共存的,尽管他们有种种的冲突,无论是在何种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两者都是人们对于未来美好事物向往和寄托,他们俩个恐怕是此消彼长却谁也代替不了谁。就像是如果你是基督教信徒,家里人患病,你会向基督寻求帮助,而不是革命。毕竟革命是要一群人来推动的,而当个人的苦难时只有求助于基督。这就是为什么宗教现在虽然已经不是(或者说从一定程度上不是)统治者的工具,它依然存在,只因它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对美好的精神寄托。我们每个人,包括无神论者,都无权干涉别人信仰的权利,因为那是对于真善美追求,这个我们公认追求并且向往的东西

  当然,整部小说中,只有牛虻是无神论者,对基督怀有情绪(这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情绪),整个琼玛所在的意大利青年党,他们的目标始终是赶走奥地利人,而并非推翻天主教皇。

  2、是不是要一定采取暴力革命?

  看见豆瓣上其他瓣友对此有很多看法,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也是个人观点罢了。

  之所以采取暴力革命,是当时意大利甚至是欧洲的情况决定。从我读到的欧洲历史来看,基本上所有的革命都是伴随着暴力、冲突和战争,尤其是在民族国家统一的问题上。看看俾斯麦时期之前的德国(应该称之为普鲁士),四分五裂。不管如此,各个城邦之间受到外围国家诸如奥地利、丹麦、法国的操纵。意大利统一之前也是受到奥地利哈布斯堡的操纵,甚至连威尼斯这样富饶的地方对属于奥地利的直接管辖之下。拥有政治和教皇双重支持的奥地利怎会心甘情愿的将这一个巨大利益交予还不成气候的意大利青年党和其他进步团体?如果寻求非暴力,一定要寻求周边强国的帮助,诸如法国、普鲁士。那这样岂不是带来新的隐患?

  非暴力革命成功的国家,诸如印度、南非。都处在二战英国受重创、国力日渐衰微,民权运动兴起和国际大国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当时的意大利可没有这样好的环境

  3、牛虻是不是一定要牺牲?

  就革命而言牛虻不值得牺牲,而就牛虻个人,他是必须牺牲的。

  读过小说的人也知道,当牛虻还没有去亚平宁山区煽动起义时,他就已经预感到自己会被抓捕,他也是这样对马尔蒂尼说的。当马尔蒂尼劝他又不好的预感就不要去时,他毅然否决这一建议。另外一个情节是当马尔蒂尼问牛虻是不是爱琼玛时,牛虻有爱,但是这次他决定去死的回答。他必须去见蒙泰尼里,这个人彻彻底底决定了牛虻的一生,这个他最深爱的人最痛恨的人(爱远大于狠)。如果不见到蒙泰蒂尼,就无法对过去13年南美的痛苦生涯完全割舍,就无法从人生轨迹戏剧性改变中逃离。更为重要的一点,他仍然爱他,并希望他能够认清基督,接受革命,这是别人无法理解的信仰。

  从革命上来看,牛虻的毅然赴死是革命的巨大损失,并且几乎毫无意义。牛虻的死完全不同于谭嗣同等人,就谭嗣同自己而言,他慷慨赴死亦在以血来唤醒世人。加之谭嗣同并没有亲自投身于革命,在他身上所关联的事物没有牛虻之多。要知道,牛虻在整个亚平宁山区属于灵魂性的任务,并且他在罗马有诸多关系,有自己的情报来源,这些在革命中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多多批评。

  《牛虻》读后感(四):致生活中每一个牛虻

  看书是件很偶然的事情,就像网页的翻转一样,经常是从链接这头稀里糊涂到了那头。《牛虻》这本书是N本书提到,琼玛和亚瑟爱情故事,亚瑟和他父亲的纠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阅读的交叉与重叠,《牛虻》的目光所及就是必然。

  《牛虻》和《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激励无数人,很容易给读者打上革命洗脑的烙印,但革命如同宏大的天幕,为剧情的延展提供极好地铺垫,但撇开革命不谈,就故事本身还是很有意思

  故事第一个高潮就是亚瑟击碎神像,就像所有年轻的经历一样。或早或晚,那些所谓的虚伪欺骗还有恶毒谎言都要暴露阳光下,忍不住的愤青终于把曾经信仰残忍撕碎了。经过南美流浪的亚瑟重回意大利,已经成为牛虻了。现实中,我们不必经过如此漂泊流浪,经历过内心剧烈挣扎就够了,每个人都会或多多少变成另外一个牛虻,现在看来,牛虻换取玩世不恭代价太高了。

  琼玛被塑造成为几乎所有男人美女性,通情达理是她最美的地方,如果女性知性和理性在琼玛身上实现了完美平衡,那么生活中需要激情吗?后来亚瑟告诉琼玛,你的能力做这些平淡工作实在可惜,琼玛从而加入偷运军火的冒险之中,这个时候琼玛是疯狂的,在忽闪忽现的爱情面前,琼玛也疯狂了。

  “误会是生命的常态”。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对牛虻有着这样的理解,在每一个人身在江湖,误会是必然,这并不是全都是人自身的过错,有时候,误会根本用不着解释无奈的时候,只能让误会永远误会下去。

  亚瑟和父亲生死别离,让这本书弥漫起哲学味道。那那场生死离别的选择上,动人心魄,这时候经常想起《会饮》里关于美和丑辩论,我们说亚瑟没有错,但不能说父亲也有错,信仰让他们选择不同,亚瑟更趋近人性而已,在对与错之间,难道还有灰色的中间地带吗?

  最后一提还有马提妮的爱,在他们三角恋中,互相的爱已经达到超越境界,比起现在影视剧三角恋,马提妮的爱值得尊敬的,

  《牛虻》提供的线索和脉络是简单的,在其中交织爱情故事,在革命的大酒窖酿制出难以忘却的味道。

  《牛虻》读后感(五):两本书,两个人

  悲惨世界和牛虻

  冉阿让和亚瑟

  法国和意大利

  法兰西的文学巨匠和爱尔兰聪慧细腻的女作家

  冉阿让原本是阿鼻地狱的丑鬼,却因为那对银烛台,成了神父高尚信仰的追随者,上帝在人间拯救众生的使者。

  牛虻原本是上帝身边的安琪儿,却堕入无间炼狱,被打碎了全身骨头,终于化成那个,脸上横着恐怖刀疤却满嘴机智诙谐的牛虻。

  他们都一度输的干干净净,甚至输掉了自己,化身为高尚的市长马德先生恶魔牛虻。

  他们带着面具执行在人间的使命

  但他们最终又都恢复真身,却算不算殊途同归

  一个带着满足安详地去见神父,一个怀着小学生放假的心情走向刑场。

  沙威的投河,马吕斯和珂赛特的眼泪和忏悔,是对冉阿让证明了人间修炼的,只是这样的代价却是悲惨世界的绝佳注解。

  士兵呻吟着去扑灭天上最皎洁的明月,琼那一缕不断扩开的灰发,会不会让亚瑟第三次试图吻去她眉梢发间的忧伤

  千帆历经,万种沧桑

  冷静的凌厉,苍凉的智慧

  不知道是作者对他们笔下人物的偏爱还是残忍。

  我尊重人物的选择和灵魂,尤其是这样两个高贵的令我不敢仰视的灵魂。

  但是当他们终于都回复成世间的一颗沙砾,那样的告别。

  没有名字,都是铅笔留下的四句小诗

  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

  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他就丧生;

  事情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就如同夜幕降临,白日西沉。

  Then am I

  A happy fly,

  If I live

  Or if I die.

  祝他们go to heaven hand by hand

  《牛虻》读后感(六):爱与恨

  我躲开了,很现实,要了那本书《牛虻》,在学校翻了几页的书,不舍得丢弃,回头来取。有些东西你丢弃了,再回来寻就没那么容易了,要有代价的,我的代价就是买了些东西去换,买东西的钱可以买本新的了,可就是不乐意,就是要那本旧的。——20130816

  以上这句话是当时写在微博里的,当时还在福州吧,搞笑的是这是我做的一个梦。事实是,在学校我确实借了这本书,也看了几页就还了。得知这本书,是在一本写高考的书看到的,作者女儿床头放着这本书,看了好多遍,她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好奇,能被一个人非常热爱的书,必定有其特别之处,所以查了有关资料,到图书馆借了,像大多数伟人著作一样,我看不下去,从此断片。

  再次翻起这本书已是15年3月29了,距离我买这本书(14年9月4号)已经过去大半年,还是在我的三月份书单被迫要求看的,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第一次看给我生涩的感觉,三个晚上加上今儿早上3个小时给看完,很顺的看完。看到最后一部分,牛虻被抓,最后与神父一次谈话,也是全本里我最欣赏,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我后悔,我奇怪,这样一本好书,当初我为什么没有翻下去。

  这是一本革命书籍,像有些人一样,我并不把它当成革命奋斗书籍,而看成是一部平凡的有关亲情有关爱情的书籍。

  “还有另外一个你更爱的人!”她恶狠狠地囔着说,“啊,我恨不得杀死你呢!你关心的并不是你的同志,而是……我知道那个人是谁!”当绮达咆哮着对牛虻说出这句话时,我知道这本书的高潮来了。是的,她说的没错,他有一个更爱,然而却也充满恨意的人的,他的神父,如今的主教。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当初他满是敌意的发表文章攻击着主教,而另一个匿名为主教的辩护的人,竟然是他自己,他是那么的恨他的神父,又是那么爱他的神父。神父,并没有我想的那么虚伪,从开头,看简介,我误以为,他就是那位出卖亚瑟的神父,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带着有色眼镜看他,我还一度认为哪个匿名辩护者是神父,一直看到最后,我也没觉得神父有多么的虚伪,他慈爱,他毋庸置疑的爱着亚瑟,他也担心亚瑟的未来,我想当他知道亚瑟是因为他欺骗了他而投河自尽时,他的心里是多么的愧疚的,我想这个包袱一直背着。他在众人面前的慈爱,也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最后亚瑟给他选择,他为了众平民免遭战争之苦,而抛弃了亚瑟,我想起了那句话,圣经上写着:“倘如一个人为了他的朋友们牺牲生命,那就没有人能比他有更大的爱了。”“啊!亚瑟,亚瑟!还有比这更大的爱呢!如果有人牺牲了他最心爱的人的生命,那不是比这更大吗?”我完全信这一句话我,我也完全明白,他爱亚瑟甚于上帝,因为从最后他后悔了,他面对这众民,说了他为了他们牺牲了他亲爱的儿子,可惜这是不能走回头路的,他再一次失去亚瑟了。

  当蒙泰尼里把选择权给亚瑟时,问他处在他的位置该怎么选择,到底赞成上校开军事法庭与否,牛虻回:“至少,我宁愿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并且承受那行动的后果。我决不愿意学你妹这种懦怯的基督徒的样子,卑躬屈节走到别人面前,去请求他们带我解决问题!” 接着他又说:“我们无神论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必须担当一桩事情,他就必须尽力担当下去;如果他担当不住,垮掉了——那也活该。但一个基督徒就要走到他的上帝,或者他的圣人面前去哀告了;要是他们也不能帮助他,就会向他的敌人去哀求——他总可以找到一个肩膀,把自己的负担推卸掉。”“而你呢——‘请你自己在死刑判决书上签个字把,我心太软了,实在下不了手。’啊!这样的办法只有你们基督徒才想得出来——好个良善、慈悲的基督徒。”蒙泰尼里说:“我并不想用这样的手段来伤害你。的确,我从来无意要把我的负担推卸给你,你自己的负担已经太重了。这种事情我对任何人都不曾故意做过的……”“这是说谎!”牛虻睁着一双烈火似的眼睛囔起来,“那会你升任主教呢?”“那会……升任主教?”“啊!你忘记了吗?忘记得这么容易!‘如果你希望那样的话,亚瑟,我可以向他们说不能去。’那就是叫我替你决定你的一生——那时我才十九岁!这种事情不是这么丑恶,倒是很好笑的。”神父可恶吗?其实也没有,顶多就像亚瑟说的那样,懦弱,不敢抉择,害怕伤害别人,别人的决定也是十一很好逃脱的接口,生活里我们又何尝不是,我们希望是别人替我们做决定,这样一切责任将不再与我们有关,是的,这是逃避。

  “我相信你跟相信上帝一样。上帝是一个泥塑木雕的东西,我只要一锤就把他敲得粉碎;你呢,却一直拿谎话欺骗我。”曾近的亚瑟也是笃信上帝的,如今,他要求蒙泰尼里在上帝与他之间做出选择,对一个把上帝当信仰如此多年的人,必是艰难的,蒙泰尼里也为了他的决定而最终疯了,这也算得上是“报应”吗?

  《牛虻》读后感(七):应该有一只牛虻来刺醒大家

  《牛虻》

  作者:艾.丽.伏尼契(爱尔兰)。翻译:李俍民 中国青年出版社

  小说背景,是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

  20:

  如果你对一桩事情有了某种体会,你就被他束缚住了;如果你没有那种体会,什么也不能束缚你。

  298:

  “至少,我宁愿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并且承受那行动的后果。我绝不愿意学你们这种懦怯的基督徒的样子卑躬屈节走到别人面前,去请求他们代我解决问题。”——牛虻

  蒙太尼里出场:

  蒙太尼里的声音很低,却圆润、响亮,音调像银子般纯净,因而使他的谈话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这是一个天生演说家的富于抑扬顿挫的声音。当他跟亚瑟说话时,语调中老是含着一种爱抚。

  侧面描写中还有一段对他的赞美,是由新院长外貌慈祥的老教士卡尔狄说的:他是一个谁都不能不敬慕的人——他有极高贵高贵、优美的品质。我曾经碰到过几个跟他一起去中国的传教士,他们对他那种不怕艰苦的精力和勇气,以及他那种始终不懈的虔诚,都称赞得无以复加。

  蒙太尼里的出场就很高大呀,他不仅是亚瑟的父亲,更让亚瑟无比的依赖他,是亚瑟的忏悔神父。即使他是统治阶级的帮凶,目前为止他是那么的一个神圣的存在,让我也感受到对他那种模糊而持续不满足的感觉,一种精神上空虚的感觉。他的坚忍,感情丰富,博学多识…也难怪亚瑟一而再的…

  自一开始亚瑟就认为蒙太尼里和他是志同道合的,试图在蛛丝马迹中找到他们的共同志向。

  牛虻看完了,文字给人的激励真是不容小觑,我从中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一种奋不顾身的追求。还有对牛虻一个自小缺乏亲情关爱的孩子,对父爱的渴望,夹杂在爱和恨中的挣扎。他死亡的片段,让我痛哭流泪。

  编者写在前面的话,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的弱点,如何看待牛虻,如何看待蒙太尼里,有严格的剖析,他们是站在革命的立场,批评了牛虻在父亲面前的软弱,对琼玛不能宽恕,吉普赛女郎的玩弄,冒险主义倾向。《牛虻》在中国革命期间,也激励了很多的中国年轻人,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伏尼契在本书中,对亲子之爱及男女之爱是看成至高无上的,认为残酷的阶级斗争是妨碍了这两种爱情的。这是 《牛虻》一书的主要缺点。

  在我眼里的牛虻,刚强无畏,拥有钢铁般的坚忍力量。他对爱情,亲情的渴望与追求让人动容。他在受了那么多的苦痛后,竟然还可以用讽刺的手法来抨击敌人,即使他手脚捆住了,却还是让人生畏,又让但凡还有点良知的人激起他们的血性。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能已经很难理解当初的人们的革命热情。可是这本书,给我们一种反思,一种热血沸腾。

  《牛虻》读后感(八):他强大的外表下藏着一个脆弱的小孩

  起那些因抓住了普世价值、人性核心而畅销百年的名著,有些书籍的流行则颇显戏剧另类,比如《第四十一》和《活下去,并且要记住》,前者是讲一个红军女战士杀了自己的白军恋人,因宣扬阶级立场而被推崇;后者是写一个逃兵因妻子意外怀孕而面临事情败露的风险,最终妻子无奈选择自杀,于是成为讲述逃兵罪恶的典型教材。然而,随着苏联政府的土崩瓦解,这两本书又被读者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拥有了新的生命。在1978年版的《牛虻》的后记中,译者曾写到“有好些部队的伤病员以牛虻为榜样,动手术不叫痛,反而去做医务人员的思想工作”,无疑,牛虻身上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了鼓舞一代甚至两代人,然而,就如《第四十一》和《活下去,并且要记住》,时至今日,当现在的80后、90后读到《牛虻》时,却几乎再看不到革命的影子-----可是,我们依旧爱着《牛虻》,我们为亲情的羁绊与爱情的纠葛而感伤,为父子与恋人的再度擦肩而过而扼腕,同时,我们也会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大的价值所在。

  事实上,即便译者不在后记中引用,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那首“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们也早已耳熟能详。然而,比起生命与爱情这两个旷古永恒的主题,何为自由就真的有确定的答案吗?琼玛在工作中缓解伤痛,牛虻视“杀老鼠”为终身目标,而那个自《牛虻》1953年在中国出版以来就被披上了“阴险”外衣的红衣主教蒙泰尼里,他恰恰是在他的宗教中寻找自由的,无论是当年私生子之事败露远走中国传教还是后来误认为亚瑟已死,一次次伤心之至地向上帝忏悔,可以说,宗教就是他赖以为生的全部信念。因此,宗教至于父亲蒙泰尼里,正如革命之于儿子牛虻,其地位在他们彼此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与其说是蒙泰尼里杀死了牛虻,不如说是他们父子二人因不同的信仰选择了共同的死亡。牛虻曾对琼玛说,宗教信仰是一种病态的愿望,“要树立起一种东西来向它崇拜,要找一种东西来对它磕头。至于那东西是耶稣,是菩萨,还是一棵吐姆吐姆树,那是没有多大区别的。”(1978年版删除了第二句),那么,革命----尤其它还意味着杀戮和流血,与耶稣、菩萨和吐姆吐姆树又有多大分别?

  牛虻曾将蒙泰尼里比做自己的“重身”(意思是本身形象的重复体,1978年版将此处删除),事实上,牛虻和蒙泰尼里本来就是同样的人,只是,他们中经历较为顺遂的那个走向了蒙泰尼里,而在无尽的坎坷中活下来的成为了牛虻。苦难从来就不能磨砺人生,它只会造就痛苦和摧残人性,是的,那在地狱一般的南美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严重扭曲了牛虻,而他的本性依旧如亚瑟一般美好。在河边,他救护受伤的孩子,露出温情的一面,正如他的父亲蒙太尼里,走到哪儿都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牛虻究竟有多坚强,的确,对于疼痛他坚强极了;然而,面对感情时,他分明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孩。可以认为,他脆弱的本性其实是通过蒙太尼里这个"重身"去映射的。蒙太尼里对于牛虻的去留的迟迟无法决定,这种犹疑同样体现在牛虻身上,就如在蒙太尼里转身离开牢房后,那个之前已经那么坚定的牛虻却大喊:我受不住了,神父,回来。

  曾经,他一面以牛虻为笔名在报纸上诋毁,另一面又匿名与牛虻口罚笔诛维护蒙太尼里,表明上看,是对父亲的爱恨交织让他的性情分裂了,甚至你可以理解为这种行为是他革命工作的需要,而实际上这就是小孩的任性,如同吃不到糖、得不到玩具就哭着说妈妈坏一样!同样的任性还体现在他对昔日恋人琼玛的身上,一边深爱着,一边嘴上却极尽所能恶毒攻击,如此不成熟的表现简直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少年。然而他性格中所固有的脆弱却被他身体上对疼痛的坚强所掩盖了,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形象的有血有肉,既有坚强又有其软弱的一面,因而《牛虻》的主人公牛虻和原著一样,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喜欢、推崇。

  翻看作者伏尼契时的经历不难发现,作者本人与革命党的关系非常密切,然而尽管如此,《牛虻》的创作灵感却与革命无关,而是来自一幅画。当年作者在参观卢浮宫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副16世纪无名作者的画作,画中的意大利小伙子黑衣黑帽,目光忧郁,神情却异常高傲。年轻的伏尼契被这个与自己不同时代的小伙子所深深吸引了,她买下了那副画作的复制品,从此一直带在身边,常常思考想象着小伙子身上发生的故事,揣摩他的性格,而这便是牛虻的雏形。

  对于很多作家而言,他们真正优秀的代表作只有一篇,原因很简单----缺乏素材与创作灵感,《牛虻》的故事之于作者伏尼契便是如此,然而,就如《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作者哈珀•李所说的,难道这一本还不够吗?

  《牛虻》读后感(九):牛虻

  我想牛虻这个人物之所以吸引着广大青年们,原因怕不是他的革命精神和行为,更多的是他的行为有着小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情调,知识丰富,能文能武,受异性欢迎,然后在冒险主义行动中英勇献身。这是多么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呀!当然这不是在贬低牛虻,哪怕是保尔·柯察金我想年轻时也会也会欣赏这种行为的,而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行为倒是需要严格的锻炼,需要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相比之下牛虻只能算是个人英雄主义。   而此书的主线更多应该集中于牛虻的革命性格养成。事实上牛虻是受到了多重的背叛,不仅仅是爱人和战友的误解的背叛,更多的是“父亲”的背叛。这里的父亲有着双重含义,一则就是蒙太尼里是其父的事实,这让牛虻深受打击。但我想更主要是神父(在天主教也可称为父亲,意指精神上的父亲)把其忏悔内容向警察告密的行为才是决定性的。   这里要理解在天主教中忏悔行为是神圣的,是信徒对主的认罪以求得原谅的行为,相应的接受忏悔的神父已经不是神父而是主的代言人,而教会也规定忏悔的内容是绝密的(类似于医生不能告之病人的病情,律师不能告之委托者的内容),在知道这一点的背景后。可想而之对于一个虔信主的十几岁的青年来说,这种告密的打击是何其之大。这也就为其以后的行为提供了动机,这里有些弗洛伊德童年阴影的理论基础。而我们也可以认清所谓教会组织是如何维护着世俗统治阶级去镇压革命的,所以宗教势力几乎都是革命的敌对者。   十三年后,牛虻回来了,可以算是正式开始了革命行为,只不过根本没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样子,充其量是切·格瓦拉的做法,其实失败是必然的。而重头则是与蒙太尼里的狱中再会,不过此时两人在阶级立场上已经绝对的敌对,父子之间的亲情是抵不过阶级之间的仇恨。牛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牛虻》读后感(十):??

  初中的时候就看过一次牛虻,不过那是简略版的,情节根本不连贯,可是,这书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后,在高中图书馆我又找到了它。嘿!可以看完整版的了!

  年轻的牛虻很傻,很单纯,但是很坚强而可爱。而。。。中年的牛虻,他的心里充满了恨,不能原谅艾玛和他的父亲,玩弄那名真心爱他的舞女。。。他是错的吗、、不。。他只是被自己最爱,最信任的人伤害,因而充满了恨。额。。。离题了!!!

  总之。。。是本很不错的书。。。看到牛虻死的那里我都哭了。。一直到看完整本书都在哭。。。心里很难受。不过。。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版本。毕竟。。。有些错别字。要买的话可以同时对几个版本进行对比的,不过,,,我铁定是把喜欢的版本都买下来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牛虻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