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10篇

2018-02-02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10篇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本由朱瑟琳·乔塞尔森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的181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一):人生是一场戏

  这本书翻译得不好,读来很累。

  皮革马利翁是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的国王。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心理学里借这个故事解释皮革马利翁效应,简单来说,是你对某个人有某种预期,结果这种预期成了现实,这个人真的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这本书在以上理解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每个人都在编写自己的人生剧本,是导演,是主角设计安排各种配角登场;同时,作为其他人剧本的配角,在需要的时候登场。投射,并被投射;投射认同,并被投射认同。书里列举了一对双胞胎、一对父女、一对母女、一对夫妻关系,从他们各自的陈述中,可以发现人在成长过程中,相互投射,相互投射共同。一个强势的人,在潜意识里需要另一个软弱的人来帮助自己表达依靠需求,同时又看不起人家的软弱;同时,软弱的人,需要借由强势的人表达自己控制的需求,同时又对强势表现出憎恨。这是个复杂的关系。对于关系可以有其他更多形式的认同,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其他看待问题的视角,发现自我、塑造自我、改善彼此的艰难关系。读了这本书,发现其实,童年父母的关系,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以后的性格与与人相处模式;破裂的亲密关系,也有它必然的理由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二):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

  看了分析部分,前言 一二七章,举的案例没看。

  我们一起创造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当我们在头脑规划出自已世界所需要的特定“人物”,又发现有人似乎拥有那个人物应有的性格特征,而在我们身上,对方也刚好可以找到适合他们想要建造的世界的特质,那我们就会一起量身定做一出戏或一个剧本,让我们可以共同活在其中。

  即便我们认识到自己身在不合适的剧本之中也会演下去。我们害怕一旦不按照他人的需要济出,我们么不再因他们而存在。最可怕恐惧不是来自受到伤害,而是来自被毁灭,来自消失,就像是我们在自己所爱的人的生活中不再有任何意义。对于身处受到虑待关系之中的人来说,宁可忍受虐待而不可不存在。因而,我们愿意甚至渴望接受角色分派;在别人的舞台上总比在冰冷、黑暗的外部要好。对每个人来说,生活中的重要感是一个人对自已在他人世界中的地位感觉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三):我发现了你,还是我创造了你?

  卖花女和淑女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其行为举止,而在于她被如何对待。

  ——萧伯纳

  读这本书一开始对我来说是有些晦涩比较难懂的,所以读起来也比较慢(可能是翻译的缘故,感觉有些绕来绕去,绕不明白的感觉)。还好后来通过作者举的几个案例,总算是读起来顺畅一些了。一边读的时候,也有在书上画线,做笔记,有很多想法。读完之后,有了更多的思考。还找来了根据萧伯纳的《卖花女》改编的好莱坞电影《窈窕淑女》来看(萧伯纳写《卖花女》也是从皮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得到的灵感)。一下子头绪很乱,需要一一捋顺,理清。

  首先来说说关于皮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参考百度百科)

  后来,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被应用在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RobertRosenthal)和雅格布森提出。他们在原神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有趣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皮格马利翁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而在朱瑟琳·乔赛尔森(Ruthellen Josselson)

  著作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本书里主要分析了人们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创造”彼此的方式,我们在跟人的相互作用中创造自己,也创造彼此的关系。形象的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创造自己的人生剧本,我们永远都是自己人生剧本里的主角,但是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演员”来饰演自己安排的其他角色,与此同时,别人也把我们排进他们的戏剧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彼此不断发展剧情中露把脸。你是别人的舞台剧里的男一号吗?还只是个配角?又或者只是个跑龙套的?我们不得而知,这一切都要看导演的安排。

  “我们是彼此人生故事中的人物,但我们被分配并饰演的角色,很少跟我们所认识的完整的自己完全契合。我们要跟着剧本走,而这个剧本很大程度上由无意识的力量支配着,我们的某些性格会跟别人需要我们性格相融合,不同的人需要各不相同。我们对于他们的意义也绝对超不过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我们饰演他们需要我们饰演的角色,因为他们也在为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

  当演员对导演的剧本有另一种解读,或者想要自由发挥的时候。这个时候,演员如果同导演沟通顺畅,或许还能继续在这台舞台剧上继续饰演下去;如果演员与导演沟通不畅,这个时候要么演员罢演要么导演要换人或者在下一集里把你“写死”。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演员剧中的角色和现实的人混为一谈。例如,陈赫、文章他们在影视剧里塑造了“好男人”的形象,但是现实中的他们是怎么样的男人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在我们的人生剧本里也是这样的,有的人会在别人的人生剧本里演得太过投入,就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角色,他碰到了一部好剧于是也成就了他自己。而有的人他总碰不了自己想演的剧,他想演个好人,导演却总让他演反派。

  作为导演的我们来说,我们最想要的是找到一个人来匹配“妻子”/“丈夫”这一角色,而不是去重新为演员专门创造一个剧本,或者是为自己再重写一个剧本。

  “真实的人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渴望演出的剧目,这些剧目跟我们所期望的是相反的。因此,真实的人的所作所为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在我们创造自己人生剧本的时候,我们创造了自己,在与其他的角色互动中,我们创造了彼此的关系。

  而当我们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因为演你的剧目的演员他原本不是想演这样的角色的。

  我们无意识的创造着自己的人生剧本并且给他人分配角色,我们也无意识的参与到他人的个人戏剧里。

  作者用了两点来阐述关于“彼此创造”,分别是创造幻想和创造对方。

  每个人在恋爱之前,都有一个自己想象的“恋人”,他/她的长相如何,他/她的气质如何。所谓的一见钟情就是你见到的那个人的长相与气质符合了你的想象。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提到过玛丽·勒·哈尔杜思的《黑幕》有这样的描写:7岁时,我不知道用哪根肋骨,造成了我的第一个男人。他又高又瘦,很年轻,穿着袖子拖地的黑缎子衣服。他的金发很长,卷曲得厉害……我叫他埃德蒙……后来我送给他两个弟弟,查理和塞德里克;这三个穿着和长相一样兄弟,使我感受到一种奇怪的快活……他们的小脚和漂亮的小手,使我的心里产生了各种各样变化……我变成了他们的姐姐玛格丽特……喜欢完全受他们的摆布。埃德蒙对我操有生死之权……他稍有借口,就抽打我……他一开口,我就惊恐不已,只能支支吾吾的说:“是,我的老爷。”但有一种白痴的快感……当我受到的苦终于无法忍受时,我乞求他的怜悯,吻他的手,这时,显然我的心终于破碎,我却进入快活得想死的境地。

  我很喜欢这段描写,它包括的太多了——创造幻想、创造对方、家庭暴力和受虐心理。

  我自己也曾写过类似一篇文章——我分裂出了另一个自己,我给他取名郝弟弟。他长得白白净净的,得到所有人的宠爱。他很乖,听话而且纯真,如果有人不爱他的话那个人就是傻瓜。因为他拥有了所有人的爱,所以他不懂什么叫“苦难”,他更不知道什么“痛”的滋味。但是,他是个善良孩子我的爸爸妈妈都爱他。他永远都那么快乐。因为他永远只有7岁。他不会长大也不会变老。在他7岁的时候,我离开了他,离开了我的家。我跟他挥挥手,说“我爱你,再见”。我看着他的影子夕阳里被拉得老长,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至于我为什么会将郝弟弟设定为永远都是7岁,我想是因为我看了《铁皮鼓》的原因

  每个人的幻想和创造,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所需就是为了补偿自己童年所失。

  作者在书里讲述了四个案例,四个故事。双胞胎姐妹唐娜和洛玻塔无意识的复制了她们各自眼中父母的婚姻,她们在对方身上创造了背光面的自己,并将终其一生跟自己的受造物作斗争。马克和琼这对父女俩相似的人生——琼在很多方面都重复了父亲马克的人生轨迹,马克在不经意间在女儿身上创造跟自己一样的品性。通过希望“成为”父母内心世界所希望的某个样子,孩子的人生会怎样被父母悬而未决的无意识问题深深影响。玛丽和拉维妮娜母女俩的故事仿佛如黑泽明的《罗生门》一样,女儿眼中的“母亲”,母亲眼中的自己完全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她们的感受相去甚远。两个人的故事无所谓“真实”与否。我们讲述的回忆,真实的不是事实,真实的是当下的感受。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痛苦是真的,眼泪也是真的,难过也是真的,至于“事实”是什么样子,在我们的回忆里或许重新包装了一番或许我们自己也记得没有那么真切。汤姆和凯西这对已经分道扬镳的夫妻,“他们两人都认为在对方身上找到了最想要的东西——安全感。“两人最初彼此靠近,就是为了克服他们自身对于被拒绝的恐惧,并重建一种可以对之安之若素的无条件爱的感觉,这种爱两人在童年时期都曾感受过。一方最不喜欢对方的东西往往不仅是最先吸引他或她的地方,而且是他或她想要无意识地固定在剧本上的东西”。这就是关系中投射和幻想化的过程。

  这四个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关系图很复杂,它不仅包括现在的关系图,还有原生家庭的关系图。每个主人公现在的“困境”都与他的原生家庭密切相关着。

  所以,学习是必要的,不然你永远都理不清你困惑的源头在哪里,你无法平衡好自己的心态,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我们对自己幻想过程认识的最清楚的时候,是我们逐渐意识到对同一个人有不同观点时。”

  “人们通过彼此创造联结在一起,每个人负载一部分他人无法忍受(从积极角度看)或者无法忍受(从消极的角度看)的自己。”

  我们讨厌一个人,是因为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缺点

  我们欣赏一个人,是因为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你喜欢跟那个人在一起时的自己。

  你的感受跟别人无关,跟你自己的内心有关

  我们想要他/她完全按照自己的剧本来演绎我们分配给他/她的角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先跟自己内心的小孩好好交流,好好安慰他/她,给他/她一个拥抱。

  “尝试认清我们的投射意味着让我们自己承认,我们看到的他人在我们的剧本中的角色不是他人演出的全部角色,继而对他人新的认识保持开放的态度。”

  “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部分越多,甚至自己很难忍受的那部分,我们需要找人来承载的部分就越少。”

  如果想要看到更多好书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郝老师读书”,搜索“haolaoshidushu"即可,那里有更多惊喜在等着你。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四):皮格马利翁效应

  How People create one Another?很棒的心理学书籍。关于人际关系和心理活动刻画地很细腻,读起来很有权威的味道。但是有些事例的故事讲述略觉冗长。

  查了一下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我们是彼此人生故事中的人物,但我们被分配并饰演的角色,很少跟我们所认识的完整的自己完全契合,我们要跟着剧本走,而这个剧本很大程度上由无意识的力量支配着,我们的某些性格会跟别人需要我们的性格相融合,不同人的需要也各不相同。我们对于他们的意义也绝对不超过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我们饰演他们需要我们饰演的角色,因为他们也在为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

  @有时候我的某些方面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别人却可能看得一清二楚,而他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无意识协定的)角色,可能会不允许他们告诉我们这些。我们最亲近的人最可能知道我们的缺点,但最爱我们的人最不可能跟我们说起这些。更有甚者,爱我们的人会静静地为我们弥补不足,掩盖我们的过失。如果他们做得天衣无缝,我们也就可能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因为,我们“是”彼此戏剧中的角色,是两方的需要和欲望的复杂混合体。这就是关系如此激动人心,如此必可可少,并且通常如此困难的原因。

  惊人的洞察力和同情心!这本见解深刻、引人入胜的书不可不读,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了解如何在关系中穿凿出自己的现实的读者。清晰的条理,令人回味 语言,细致的分析与案例研究,展示出人们彼此构建的动态过程。读完后。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看待,人们对自己关系的看待,都会产生新的启发。——欧文·亚隆(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精神医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人类以心理活动构建周遭的人际世界,作者无疑抓住了这些心理活动的瞬间。没有哪位心理学家能够这样精确地描述出我们如何在人际关系互动中认识自我,又是如何在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无论爱人、女儿还是朋友,都是我们把自己和其他人带进了一种关系当中。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她的重要研究扩展到识别人际关系中未曾预期的层面。——特里·阿普特博士(剑桥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著有《姐妹结》)

  本书中关于人际关系中无意识过程给予了清晰有力的描述,非常有价值,无论对于治疗师、来访者,还是任何热衷于探究人类思维是怎样在人际互动中彼此创造的心理学爱好者,都是这样。作者向我们提出:我们的原生家庭、当前的人际关系、他人留给自己的印象、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是怎样复杂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反应。——安妮·罗杰斯 博士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五):所见即所期冀

  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见是你所期望见到的,人以自己的想法解构世界。

  缺点,效应本身不复杂,但书写的太玄乎,太片面。人当然会以自己的想法解析世界,就像小时候的公主梦,王子梦,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但世界也会改造你的想法,但离开家庭,进入社会,这种王子公主的认知就会破灭,发现其实只是mundane。公主病就是一个例子,成年人还希望世界把你当公主看,但是现实在说,醒醒吧,这是病啊。

  优点,交叉访谈很有创意,同样的经历,在不同人眼里竟演绎成截然不同的传奇,就算这两个人是姐妹,父女,夫妻。这种故事,就算是脑洞再大的作家也写不出来,毕竟,脑洞再大,也只是一个脑袋。其实,第二章开始,每一章都可以单独写一本小说。

  在你小世界里的你,和世界眼中的你,原来真是大不一样。难怪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头脑中的想法千千万万,说出口的能有多少。思想被隔离,要找到能共鸣的实在太难,所以知己难求。

  将来如果写传记的人可以这样写就好了,第一部分,传主眼中的自己,第二部分,家人眼中的传主,第三部分,朋友眼中的传主,第四部分,对手眼中的传主。而且主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谈看法。这样写才算是立体的历史吧。

  《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六):投射——创造的斧凿声!

  这本翻译起来有些晦涩的书,给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关系之中,有很多无意识在操控;彼此之间,有多少是自己安排给他人的角色,有多少又是自己不自觉被他人导演着。边界,边界!关系之中,也许无法完全划出边界,不然这就意味着失去这段关系。

  ----------------------------------书摘来了---------------------------------

  幻想可能看起来像是现实本身,甚至在长时间内都是如此,知道痛苦、突然的觉醒降临,那个人似乎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孩子的早期体验会固化某些品质并抑制其他的品质。

  我们可能会从这个人身上唤起什么——比如,是兴趣和热忱还是轻蔑和拒绝。

  关系是活出来的。

  记忆可以洗去关系感受的表层,只留下其核心意义。

  真实的人的所作所为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洛玻塔告诉我,即使是在很小的时候,她都不能允许自己想要什么东西。所以她跟唐娜无意识里达成的交易:你来需求,我会因此讨厌你这一点儿不用讨厌我自己。

  即使只有10岁,琼还是强烈地感觉到人家会期待如何如何,她不能“表达心里的恐惧或者自己的黑暗面。我总是觉得自己要坚强,举止要恰当,我有不能表现出来的一面。我不能傻里傻气——我很严肃”。

  一个人对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位置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别人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他的位置的感知。害怕自己在对方那里失去存在的意义,从此在对方生命中消失,这对谁来说都是一种摄人的恐怖。通过“成为”父母内心世界所希望的某个样子,孩子的人生会怎样被父母悬而未决的无意识问题深深影响。

  一方最不喜欢对方的东西往往不仅是最先吸引他或她的地方,而且是他或她想要无意识地固定在剧本上的东西。有时候投射和互相创造的程度太深,以至于再多的领悟都不能对它有任何改变。

  凯茜将会发现自己取悦别人的天性,不管别人想要她成为什么样子,她都会照办,以此希望对方可以相应地“做”她幻想中的人物。

  某些人发现常被他人安排进某些特定的剧情,即对某种角色有了引拒值。引拒值是输入我们的生物程序的结果,也是早期经历的结果,这些最有可能影响我们被分派的角色,但那并非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在关系中的不幸是我们经常被重复选来饰演我们可能不想再演的角色。

  尝试改变的人经常要和他人剧本中规定给自己的剧情抗争。别人会坚持己见——要么扮演你惯常的角色,要么你就离开这舞台。我们可以接受他人的理想化,甚至扮演理想化的角色,但是我们不必把这些角色和我们“是”谁混淆在一起。

  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深深的、无意识的、极为痛苦的恐惧。我们害怕一旦不按照他人的需要演出,我们就会不再因他们而存在。

  角色的可获得性取决于导演在舞台上的其他角色。为了理解一个人的关系宇宙,我们不得不考虑这场戏的全体演员。

  在接受到新事物时,我们首先将其与过去的事物同化,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任何事物。我们理解的视域,只有基于此立场我们才能够思考。

  我们对某人以某种方式行事的需要越强,我们对这个人是独立主体的认识就越少。当我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塑造了他人的时候,我们实现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但是毫无生命。如果我们从好奇的立场与他人联系,从不了解他们是什么人和有什么样的感觉的立场,那么我们会注意到他们的主体性。

  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部分越多,甚至自己很难忍受的那部分,我们需要找人来承载的部分就越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