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技巧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技巧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4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技巧经典读后感10篇

  《技巧》是一本由郝培强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技巧》读后感(一):怎么活着自己说了算

  《技巧》对我来说是代入感很强的一本书。第一:出学校遇上的第一个领导就是程序出身。在平时网站维护中一些简单的代码也会让我们自己改。第二:书中提到的很多书籍自己也很喜欢,如上次朋友公司开业我送的礼物中就有《创业维艰》这本书。当然《异类》《思考快与慢》《从零到一》或者是上学时期喜欢的《细节决定成败》。第三:关于主动学习。自考出身的我能读懂其中很多东西

  更有意思的是昨天朋友公司想找个兼职,让我帮忙问问,我联系早期公司离职出去的一个妹子,回复是我要是答应了她就接下,要是没有答应那么她不做了。交了一万六在学web前端开发。回到书中下面按照脑海中的一些记忆整理看书后的感触

  1、学历重要吗?学历重要,前妻的面试“假简历”(后面告知人事了),校招。学历都有着敲门砖的作用。当然主动自我科学学习也重要,书本中也说了现在社会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脱节,要是不注意毕业后的”学习那么是不能在社会上很好立足的。

  2、我们的脑袋是CPU不是硬盘。学习不是说机械性的把东西记住就行。如要是看一本书,能把书本内容背下来,那么就如同我们把东西存进硬盘。不过这还不够的,不知道提取出来用也是白搭。按照书中作者说的就是要建立“模型”。通过不断的学习,补充知识,让我们的模型不断变得灵活

  如作者学习英语的例子,不断的随着自己能力改变不停的进行英语看听说。很多单词没有见过不过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在遇到未知单词的时候我们脑袋(模型)能在“数据库”(已经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相关性(一定形式标签吧),通过一定程度上的关联,我们就理解了单词的意思。学与思同行。不断完善自己。

  3、大智若愚什么是聪明人?聪明人比一般人勤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话题。我大学的时候有的同学平时上课经常翘课,各种社团,各种同学聚会。不过每次考试成绩很好。有次看她的书才明白,密密麻麻的笔记,我说你都没有上课啥时候记的啊,他说我平时过年过节的回家一个人没有事情干就看书呗。为何能考的好?因为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他学习了。

  4、什么是讲故事?其实看到文中的回答时候我是很震撼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生活让我们对一切习以为常,觉得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记得京东阅读上的一个小册子《哲学是什么?》;里面说小孩子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会思考,会提问。不过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得不到大人很好的回答,不屑,亦或者大人也不知道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嘻嘻。

  其实看这本书不止有这些我觉得是亮点,包括不要买打折书,运动健身的疼痛和人的成长工作中的任务分解,都是很好的一些建议,当然你也可以辨证的看。特别是作者对待打折书的观点

  《技巧》读后感(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超级英雄——阅读郝培强《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每个人都是超级英雄,这是郝培强这本书自序的标题

  一如既往,这也是一本鸡汤书。只不过里面的故事,更多的是发生在作者郝培强本人身上亦或者其身边亲朋、好友同事等人。真实而又可信。甚至,有的故事,看上去是那么地离谱,如第一个故事「我前期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讲了他前妻,初中都未曾毕业,如何自学编程,从月薪800块的打工妹到年薪40万。我转发了几个朋友,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怎么可能?」「编的吧?」虽然,我也没法核实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作为对于作者的一定了解小有名气,觉得这个故事编的真实性应该是毫无置疑的。

  是什么,能够让一个普通人能够发生脱胎换骨变化。其结论是只有学习、终身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而锤炼自己,做理想中真正想要的自己。

  确实得感谢互联网的进步,很难想象,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会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的故事,这么多的方法,让我们知道,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或许这种努力是自觉或者不自觉,是有意识的的或者根本就无意识的,但是通过总结其中的经验,提炼相应的方法,我们会发现真的会是有效

  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可以看做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万维钢《万万没想到》刘未鹏《暗时间》等几本书的实践版,尽管作者处处都没有提到过这几个人,但是你可以看到里面的故事,里面方法论,真的是有密切关系。这再一次说明,在元认知层面上,许多基础道理其实是想通的。万事万物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最后,引用本书封底的一句话,算作是全文的结束吧:

  「我们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地改变自己;改变世界这样的小事情,只是我们前进中的副产品而已。」

  《技巧》读后感(三):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经验,方法就是学习再学习

  《技巧》这本书绝对不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但绝对是最有共鸣最有代入感的一本书。 1.为什么要分享? 我的微信公众号到现在为止陆陆续续写了半年,应该也放了九十来篇文章。写得不算好,阅读量不高,更不要提什么爆款文章了。有人在后台给我留言说:“你是不是时间太多没有事情干,只能写这些东西了?太无聊了!” 我看到这句留言,没有回复。不过一直在思考,这年头怎么好像挺容易惹恼脆弱玻璃心的?

  《技巧》读后感(四):技巧

  推荐语:

  这本书的名字太吸引人了,每个人都有有限的工作年限,如何用一年的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这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我们能从书中学习到吗?

  下面还有一堆副标题–终生受用的技能相见恨晚的学习技巧,从入门,进阶到精通,让你一步步成为大神。你可能第一反应是一本关于成功学的书籍,或是心灵鸡汤的书,这本书到底想告诉我们哪些技能呢?

  我都不记得怎么了解到这个作者的,隐约记得我微博关注的一个大牛放了一个视频链接,几个人堆在一起激烈的讨论苹果新推出的手机和其他新产品,就习惯性的搜了一下,关注了他的微博,后来陆陆续续的又加了公众号,看了好多文章,等他出了书,立马入了一本。

  这本书开头写了很多关于人的故事:作者的亲人,朋友,同事的故事,用很平实的语言说了几个从普通人因为自我学习一步步在工作中成长经历

  这一部分我最喜欢的2篇文章是:

  我前妻的故事: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P002-012)

  技术总监Syxc的故事(P013-027)

  第一篇写作者的前妻从一个初中肄业生一步步的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从开始的800元月工资到年薪40w。

  第二篇是写了作者招了一个不靠谱学校出来的学生,但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发觉了他有非常强的自我学习能力,然后飞速成长的例子。

  我思考了一下为什么自我学习能力都不是很主动的原因

  没有兴趣

  我试着观察了周围人,绝大多数人没有一个长期坚持的兴趣。我们这一代人在小的时候培训班还不是很流行,虽然在学校上过几节所谓的兴趣班,但并没有深入研究下去,在经历那么多枪林弹雨的考试之后,兴趣这么奢侈活动早就抛到脑后。如果你回想半天,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尝试着去做一点你还感兴趣的事,比如说画画,练练字,玩个乐器,读本书,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会画,是没有走出第一步-动手去做。我是一个没有任何画画基础的人,为了和孩子一起完成作业,买了几本书,照着书临摹一些画,放在朋友圈里,居然让别人认为有画画的天赋,顿时激发了自己兴趣。

  没有动力 我们通常看了一个视频,拿到一个别人推荐的书单,听了几节成功学的讲座,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学习几天,几天下来,发现好像没有进步,停止了一天,接下去就慢慢不去做了。所以,你需要好好的思考,合理安排,持续的找到让你进步的动力,每天进步一点。

  教育问题 因为我们这么多年受到的教育都是以考试为导向,一切的学习的终极目标即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一旦脱离了学校的教育,失去了考试的目标,就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内因。

  第二部分最喜欢的文章是:

  我是怎么学英语的,四级没过如何突破听说读写(P074-100)

  英语学习贯穿于我们整个的教育生涯中,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可真正能够深入的跟老外进行某一个话题的沟通,能不用字幕去看美剧,能在一群众人中用英语做一个演讲,学习了十几年的我们却往往做不到,作者用自己学习的经验跟我们讲诉了自己突破英语的方法,一共列了几点,我抄录两点:

  硬学。看不懂的美剧硬看,听不懂的Podcast硬听,看不懂的书硬看,聊不清楚的老外硬聊,写不好的英文文章硬写。关键词: 硬

  循序渐进。虽然是硬学,一开始绝对由浅如深,让自己时刻都有成就感

  ..

  …

  …

  我最喜欢的还是第六点:保持快乐 这是你坚持做这件事的动力。

  有一个自己清晰的目标,明白学英语自己用来做什么,边学习,边使用,把学习做为生活的一部分,日拱一卒,长期坚持。

  第三部分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对我有启发的一些书,一些事。

  作者在很多文章里提到一本书Power of Habit(习惯力量),里面主要分3部分说了个人的习惯,成功公司的习惯和社会习惯。我也在第一时间买了原版来看,里面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习惯有3要素:触发条件-流程-奖励

  简单的谈谈个人的习惯。 我们在生活中,90%以上都是在使用习惯在处理一些事,当你在习惯处理事情时,你的大脑里活动其实是不活跃的,一旦碰上了需要一些没有处理过的事,你的大脑的活动区域活动就频繁了,结果是做一段时间大脑就很疲惫。听到这个理论时候我想到刚开车时,由于对开车这一技能还未掌握,每次开车后我都觉得异常疲惫,不能跟坐车人说话,广播也听不进去,每次回到家都需要倒头休息,可一段时间后,驾驶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开车,倒车,停车,可以聊天,挺音乐,还可以思考,那时候,我就在使用习惯在开车。所以,当我现在做一件事时候我都在想:如果这件事你只要觉得难受,你的大脑就在进化:无论任何时候你只要觉得轻松,你就都是在使用你的习惯。 在写这个文章时候,我不停的要翻书,要去想,这应该也是大脑在进化吧。

  回到那个重要的3要素上来:触发条件-流程-奖励

  我发现包括自己,很多能够坚持的兴趣都与这个3要素有关。比如打篮球

  触发条件(篮球运动)—流程(打球的过程)–奖励(投进球后愉悦感,组织成功的快乐感),这种产生的愉悦感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喜欢篮球这个运动。

  很多产品的设计也包含着这一原理的应用。这周在诚品书店小孩买了一本右脑开发的书,里面有很多数学图片,画图的题,里面有一个关于奖励的小贴纸,比如说“你真聪明,你好棒,你要继续努力哦”,原来小孩对做这些题目没有好感,但就这一张张不起眼的小贴纸,让孩子做题停不下来,好像一个刚买了上千元的菜刀切土豆停不下来一样。其实也是这个原理在起作用。触发条件(想让孩子进步)—流程(做题)–奖励(贴纸),所以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原理可以帮助你做很多让你意想不到惊喜。在很多地方,培养兴趣,设计工作流程,建立管理制度,大家有兴趣可以进行阅读。

  其实这本书还讲了很多有趣的话题,比如工作方法,如何沟通,拖延症等等等等,都让人收益匪浅。

  《技巧》读后感(五):点醒你的人生“技能”

  这本书强调的观点就是“做”!

  说再多,想得再完美,都是要“做”!

  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懂和行动绝对是两码子事,懂再多,了解得再透彻,可是不去做,不行动,那等于:无。

  天马行空谁都可以,况且现在科技没有先进到可以透过你懒散的外表,知道你丰富内心,而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事,相信如果不主动展现出来的话,也不会有人有闲工夫去研究一滩烂泥。

  郝培强告诉你“技巧”,而你只需要行动。

  当我拿这本书时,看了下目录,首先翻阅的是155页的:《写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毕业不足五年的朋友们》,边阅读边吐槽是我当时的情况,尽管与英语有关的单词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只懂“yes”和“no”的渣渣来说,一个字母都让人难受。本篇看完后,脑袋里只留下“英文字母”。

  不甘心,从头开始翻阅起,一篇一篇看,第一个故事就看到了郝培强的前妻,初中学历,从月工资800到年薪40万,从一个连开机都不会的妹子到超一流的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中间的艰辛不是仅仅一篇文章的文字就可描述的,但是她的改变却是那么直观。

  第一篇,就给了我刚刚那扭曲的念头一个完美回击。看书只停留与表面,遇到不会的单词从没有想过拿起字典查阅,甚至于现在网络这么发达,APP还可以不用输入单词,直接扫描。

  时代的进步让一切事物变得更加方便,也让人们变得更加懒惰。你只需要在当下进行一点点改变,就能在那一瞬间超越大多数人,而就是这些一瞬间堆积起来将改变你的一生。或许那时,我查阅后,迷上了这方面的技能,精心研究后,开发出新的功能等等,这并不是天方夜谭,只是在于当下,我做什么样的行动。

  往后一章章的翻阅,更是领悟到自己的渺小,郝培强的直言直语反而给了更多的反思。他们的孤注一搏,他们对待目标的心无旁骛…他们的一切一切成就了一个个新时代,我们在他们光芒四射时,知晓他们,却忘记他们一开始也如常人一般,只是更加努力更加拼命,更具有行动力。

  书中郝培强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技术总监——Sycx,他毕业于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网络游戏建模。他连怎么跟客户沟通都不会,面试时,没有优缺点之分,就是实话实说,无数缺陷就在自己口里爆出,没有优势的美化。整整就是我脑中最最形象的技术宅啊!

  但是,他是一匹千里马,恰巧遇到了郝培强这伯乐,让他的技能在职业中发挥无限大,从书中能看出来他的执行力非常强,技术上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如果没有郝培强这位伯乐,是否会失去sycx这匹千里马?不知道,因为已经没有这个可比性,那么如果有一位类似郝培强的伯乐站着你面前,而你,是否能成为那匹千里马?

  一技在手,天下我走。我们是否已经拥有了可以独闯天下的技能?

  看了那么多的名人传记,成功案例,是否能在其中发掘出为自己所用的知识。

  郝培强说不建议看“二手知识”,但是当你拿上这本书,看到这一剧情、新闻头条,这一切都是“二手”知识,那,如果能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它将成为你独有的一手货源。

  最近在尝试郝培强日语的自学方式,当然,不可能立刻见效,但是,天天听,自然而然就感觉到越来越亲切,每次听到哪个单词比较熟悉就有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即使学习不成功,那能让心情越来越开心不也挺好的。

  不要往后看,一直向前走,走着走着,内心世界的地图在不自不觉中越来越宽阔。

  喜欢郝培强的直言不讳,与其说是鸡汤文,不如说是干货,需要你自己去加工、去熬制,如果选择干啃的话,只会觉得恶心得难以下咽。只有变成适合自己的,才能吸收到所缺少的营养。

  你的路,只能靠你自己去走出来。别人兴许能给予你指引最近的路程,却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

  曼笔。

  2016.11.07

  《技巧》读后感(六):所谓的技巧,就是用对的方法去改变自己

  在购买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一本工具书,等到阅读的时候才发现是一本鸡汤书,每个小标题都是小故事来概述了。

  本书大概的思路是,首先块作者提出了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希望;第二,应该如何持续的去改变自己;第三,改变自己去前行,不要盲目的对比,和自己对比,每天都要有进步;第四,改变自己从生活开始。

  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学英语的,作者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保持乐学的心态,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感到痛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己才有动力继续学下去;我们学英语之所以不能坚持下去就是没有找到对的方式。合适的学习方法会有效的多。

  “英语的价值是可以让我跟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内容戏剧、书、知识建立的联系。”这是作者继续学下去的动力。

  作者还提出了“这世间并没有一种东西叫作拖延症”这一观点,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自己是如何患得拖延症,也简述了自己是如何解决了拖延症,最后提出了,我们之所以是没有解决拖延症是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找到对的方式去完成一项任务。

  所谓的技巧,就是用对的方法去改变自己。

  《技巧》读后感(七):写给自己看的短评

  本书是个标题党,初看书名以为又是一本大谈学习方法的书,读进去发现其实作者的自传、随笔。我这类书看的少,具体是什么类型不太清楚,但是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反复研读值到了然于胸。作者是个典型的程序员,喜动不喜静,爱折腾、爱观察、爱思考。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是作者热爱观察生活、细节、自己,从而勾起作者的求知欲,触发思考,得到结论,然后更好的生活、工作、创业。书中作者多出声称他写的都是鸡汤文,这个我不知道,鸡汤文我看的少,暂不评论,但是这本书至少引起我的共鸣,可能我也是一名苦逼的程序员的缘故吧。书中讲了很多作者思考后的东西:学习、坚持、细心观察生活、思考、求知欲、学习的目的、不为学习而学习、带着目的学习等等。虽然有点老生常谈,但是观点比较独特,跟我之前看的很多文章不同,这就值回这本书的钱了。读书不就是为了获得新思维或者在旧思维基础上的新观点,从而触发自己思考、感悟,然后行动,最终改变。

  估计还是我看书少吧,想想当年第一次看小说《寻秦记》,一下子被惊艳到了,原来小说这么好看。然而现在翻开一本小说,没看几章,第一反应就是:又是这狗血的剧情,能不能有点新意。

  总之,我为自己推荐这本书。

  《技巧》读后感(八):听君摆正心态,胜得十年经验——读《技巧》

  记得中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如下“标语”: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当时仔细地审视了这几句话,并如实运用,反思自己,结果确实获得了一些进步。只不过年岁渐长,已经将这些最“纯朴”的内容给逐渐抛弃了。最近读了郝培强的《技巧》,我发现其实这书就是讲这几个问题。只不过外加一个“突破思维方式”。

  一、“正”: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想要用一年的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如果不是做梦,那么你至少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就是“正态”。每个人都是broken的,没有谁全知全能,所以虚心,善为之下,是成就的前提。读一读作者前妻的故事,技术总监的故事,成功创业者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对于学习成长的态度,跟这些人一比,高下立判。我们实质上可能不再成长,可能已经老了却不自知;我们总是呆在舒适区里晃荡,不敢面对让自己疼痛的事物。只是,我们一定要弄明白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想要开始学习、成长,那么端正学习态度就是必须的。

  二、“握”:掌握学习方法

  关于知识的获取,或许人和人之间确实存在智商这个硬鸿沟。但对于具体到每个人来说,只要学习方法稍微一改善,就能够获得效果。只不过有时候我们不明白世界上还有什么学习方法,只能靠自己摸索。

  关于学英语:有点类似一本书《6个月学会任何一门外语》,作者一开始就是使用了“泡脑子”的方法,即是将自己暴露在外语环境之下,只使用听的方式,或看美剧或听录音,这个过程中基本不看对应文字。这是“听”的部分,然后再逐渐学习“读”“说”“写”。

  关于学习:学习应该是指数级增长的,一开始的曲线几乎水平,就是要夯实基础。机器学习值得借鉴,即是设立一个模型,往里面大量填充资料。思考应该慢,习惯要靠养。一个必要的习惯是避免二手知识,像我这篇文章就是二手知识,能读原文就要读原文(比如古文和英文,中文更要注意)。至于思考,书籍是帮助我们思考的最佳工具,要有自己的目标,读什么书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

  关于教育:学校教育是给我们打基础,更上一层是靠我们的自主学习,最后一层是眼界。学校教育往往把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搞残,实际上,现在这个时代,只要我们愿意学,就没有学习不到的东西。

  掌握时间和节奏的力量,做事情有规律有计划,这是重要的方法。

  三、“明”:明确学习目标

  工作之后,特别容易把一年的经验用上十年,这是因为没有积累,没有成长,关键在于没有学习的目标。所以,必须要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什么样,反省反省这一路都经历了什么。不妨参照柳比歇夫的方法,记录自己每天都干了些什么。若有了目标,则需要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后面半句其实最重要。老子原文是“百轫之高,始于足下”,是一个攀登的过程,是实实在在的积累,着急不得。在目标之中,应该包含沟通与协作,因为人很难靠一己之力成就大业。纵然把自己和网络世界隔绝了也无济于事,只要明白了自己的目标,网络就不是一个干扰,而是一个工具。

  四、“破”:突破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有时候不是问题本身,实际上更多的是心理障碍。是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有钱没钱,有时候是心理障碍累积出来的结果。把他人当作参照物,是心理障碍。自认为没有信心,是心理障碍。以为拖延症存在,是心理障碍。总想要抄捷径而不去脚踏实地,是心理障碍。总觉得自己条件不足以致成功,是心理障碍。

  成功,即是持续成长和内心平静,和别人关系不大。抓住自己的主要努力方向,要事第一,坚持积累,关键的更是,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然后思维方式也跟着突破了。

  《技巧》读后感(九):三省吾身

  花费4天左右的时间,将这本书读完。并没发现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经验,而书中所提,在我所理解,也只是不愿改变的人用了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本应该一年就能学到的十年经验。但是,通过这本书,我强烈的感觉改变的重要性。书中一句话说的好“时至今日,我才明白,我们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的改变自己”。很庆幸能在24岁的年纪,让我明白的了改变的重要性。

  书中所提的个人修养,也与我自身的追求相符,感激的是,他能有具体方面给我们参考,意义很大。对他人宽容、对自己宽容、最终使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也许能触摸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理。

  书中提到了作者的糖尿病,让我对健康变的尤为重视,因为身边有人得糖尿病而死。人生易逝,时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所以每时每刻的改变也显得尤为重要,时间在流逝而我们的改变,我们所追求的生活,要快,要迅速,要珍惜。将生活活成想要的样子,大概就是从现在开始,不断的改变,不断向目标前进。

  在提到时间的重要性后,也强调了我们在追求“快”的同时,要保证质量。作者其实我并不太熟悉,但从书中可以看出来,读的书很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的读书方法,工作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给予我们思考和可学习的东西。

  总之内容很丰富,鸡汤也能给人以动力,尤其以现实为例。无论如何,我知道了改变的重要性,并为选择而负责,这就是进步,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这人生第一篇杂而乱的书评,也是因为它。技巧不是怎样投机用一年的时间去获得别人十年的经验,而是在我们不断前行的路上,学会选择改变,让你在十年后,不会因为无所改变而落后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

  《技巧》读后感(十):鸡汤多了,不过确实能调高一下

  名字很好,可惜看完,最多能十年获取十年的经验

  不过是个好消息,很多人,1年经验用10年能10年获取10年经验,是很优秀的人

  至于1年获取10年经验,那要非常聪明优秀努力坚持各种机缘了,大众是没有的了

  作者说到自己鸡汤写的好,真的如此,开始100页基本就是鸡汤,喝醉了,太多例子都是个案,没有什么参考意义,无非还是自己努力做好,不断努力的了

  不过后面还是有很多干货,真的可以帮助到大家的

  我知道的

  1.读书,多读书好处多,作者新提高了几个理由a读书你可以获取一些大众不知道的信息,虽然不是很高深的但是你知道你就有了稀缺性,所以自助学习非常重要

  2.不要追求完美,追求完美是疼苦的,不要自己完美,要不要苛求别人心安就好

  3.目标很重要,要先易后难,一直前进

  新知识

  1.笨鸟先飞的真意,先飞不是要超越别人,聪明人太多了,世界如此,你在努力总有人比你厉害,你不可能什么都厉害,但是你选择先飞就是不停的提高自己,让自己生活更加幸福,自己好就好了,一定和别人比较什么呢,比较只会更加不高兴

  2.成功有很多标准,不仅仅是钱自己持续的进步才是成功,如果很有钱然后整体吃吃喝喝不在进步还有什么意思呢?

  3.学习,学习一个新技能虽然要几年时间但是可以用一辈子这个不是很划算吗??

  4.健康,好的身体让人年轻抗衰老,在多的梦想没有健康都是0

  5.沟通:沟通目标是高效率生活,不是争吵的,要禁止争吵,要耐心听完别人的诉求在说话

  最后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永不放弃

  虽然每个人不一样,但是每天的进步最后一定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持续学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技巧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