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读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10篇

2018-02-05 20:0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10篇

  《为什么读书》是一本由[法] 夏尔•丹齐格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一):你为什么读书?

  有时候会不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书?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的时候,我似乎觉得找到了一些更好的理由......

  学读书

  读书的年纪

  自私的读者

  读书不会改变我们

  为了(无须先认识自己再)发现自我而读书

  书神

  为了被言说而读书

  隐形的芭蕾舞团

  阅读是再创作

  为了不令逝者长眠而读书

  只因爱而读书

  为了憎恨而读书

  滴里嘟噜!尖端小说

  读者的假定被动

  顺从的女读者

  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

  为书名而读书

  为了不再是英国女王而读书

  阅读权利

  阅读空白

  为了手淫而读书

  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

  为了形式而读书

  读书时间

  读书地点

  为了黑暗而读书

  为了学习而读书

  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

  为了健康而读书

  为了美德而读书

  为了享乐而读书

  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

  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

  乐趣之后

  为了已经读过而读书

  读书的危险

  为了不逃避而读书

  赞成阅读的读者的天真

  为了交友而读书

  阅读戏剧

  为了我们之间津津有味的读书乐趣而读书

  读者是一只装句子口袋

  读物是文身

  为了发现作家未说的话而读书

  为了恶习而读书

  反理性读书

  面包皮读物

  阅读坏书(吸血鬼众生相)

  秘密与奥秘

  赌博式读书

  阅读古典作品

  阅读作者没写的东西

  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

  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

  为了不读(传记)而读书

  读书而无视作家

  阅读皱纹

  在书本以外阅读

  在飞机上读书

  在海滩上读书

  在(萤火虫的光亮) 书店里读书

  为了把书放在桌子上而读书

  读书如花朵绽放

  阅读书的细枝末节

  作家读书

  高声朗读

  读访谈录

  以朋友身份读书

  读者是继承人

  他们的读物

  谁读代表

  为了从麻木不仁清醒过来而读书

  在纸张以外的其他介质上阅读

  为什么不读书

  怎样读书

  书:一颗钻出坟墓大树

  所以,

  你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二):【笔记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

  3p 理性建立在信任之上;权威建立在蔑视之上。与讲道理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相伴相交更重要

  12p 意志薄弱时刻,阅读就无比危险,因为此时很容易选择过于遵循你的思路兴趣方向书籍

  18p 一个好读者是纹身师,用批注和评语让书成为“钻出坟墓的大树”,而不是狼吞虎咽的“饕餮”或占有欲旺盛的“葛朗台”。

  22p 自私不意味着自恋,我们并非是为了发现自我才去读书。当我们惊喜于自己受到的感动时,我们只会更加快乐。应该像个小偷一样,否则读书会变得太过道德化。

  32p 我们出于利己主义而读书,但无意中达到了一个利他主义的结果。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

  55p 如果人们拒绝承担一切责任,那么我们的文学只会是一片牙牙学语之声。

  84p 提供矛盾需要矛盾。智慧的火花正是诞生于对抗之中。所以怀疑自己吧,质疑你正在阅读的内容吧。

  88p 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一刻,使我们从现实世界中暂时抽离。

  93p 想在一本并非以教学目的的书里学到些知识,等于付钱给别人,请他替我们思考

  110p 读者的放肆之处,在于行动之中的沉思冥想,在于远离实际功利的精神。我们在你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中间加固着自己那可怜渺小存在,相互奉献着各自的绵薄之力。

  111p 相比于电子游戏引起的癫狂,读书的沉浸却是平和、专注、令人有距离感,从而看似身处异国他乡

  121p 书里的人物不会背叛隐瞒读者,于是他们容易忘了现实生活的冒险。

  126p 读书的理由并非永久成立,种种理由都具有时间性。

  136p 箴言是治疗痛苦的糖衣药片,是伦理学家愤世嫉俗的精髓。当一个人有了才华,就会忘记道德,发现情感。在生活里勇于承认错误积极拥抱现实的硬球,既不会是箴言的读者,也不会是箴言的作者。

  137p 箴言往往是一个由正题和反命题构成的二项推理,活像一个能把人压碎的核桃钳。正因如此,簇拥这些思想和情感的不是无知青年,就是无情的老头

  142p 任何激情终结之后都会再现怯懦。箴言集属于需要用最慢的速度阅读的书籍。它们具有高度浓缩性,服用过量有可能会导致头晕目眩

  146p 书中不曾出现的内容可能比那些故弄玄虚更有揭示意义。所有的好书都是极具形式感的设计

  149p 读者或者喜欢虚伪,因为取向相同,或者不喜欢虚伪,因为另他不快;他可以宣扬他从而欢呼,或者蔑视它从而击破。

  173p 出现于书名的“秘密”,就像拙劣电影里的妓女在抛媚眼。真正的秘密无法澄清,因为它生来就应该是深奥的。

  194p 对艺术和文学焦灼不安的人酷爱传记,因为传记似乎是在作出解释。只是,传记不能觉察、甚至遮掩了秘密。

  231p 书店让人们接受了文学,因为它让文学走进了商业

  241p 无价值不等于糟糕;再糟糕之中,有一个失败,我们可以顺着去猜测失败的原因。无价值与杰作一样,都晦涩难解,不同的是在无价值的书里学不到任何东西。

  241p 当我们持之以恒地读书时,有必要连续阅读同一个作者的好几本书。如果这位作者擅长写作,亦即改造素材,那么他不会在与我们的初次相遇时就向我们揭示出他的种种特点

  256p 好的采访者知识渊博却不好卖弄,态度恭敬却不奴颜卑膝,有好奇心却非不通世故

  288p 不读书的最佳理由,就是:为了思考。因为最终,我们用来读书的所有时间中,我们就像是盘在吹笛子的舞蛇人面前的那条蛇。

  290p 热情,是最合情理的(读书)方法

  291p 读书即是生活本身,而非其对立面。这种生活严肃,少有激烈自负、琐屑轻浮和空虚的自负,多有稳定持久与自恃的骄矜,同时伴随着各种弱点骄傲、羞怯、压抑、退缩……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为我们维系着一种超然于现实的姿态,这有利于我们思考。

  292p 作者和读者结队向着失败前进,尽管最后总是死神获得胜利,艺术却最能持久地与之抗衡。

  292p 读书毫无用处。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伟大事情。我们阅读因为它是无用的。

  293p 死亡是一种忘却,当然如此,但它更讲生命一笔简化。读书为我们还原了生命那些值得崇拜的纷繁复杂,由它们来对抗死神的傀儡。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三):《为什么读书》书摘

  夏布多里昂:“当我的朋友们是独眼龙时,我就从侧面去看他们。” 随时埋伏着伺机击退读者的有懒惰、怯懦以及更具危险性的——自谦。 对读物的尝试如同试鞋,我们不应该觉得这本和那本不适合我们是因为我们配不上它,有些读物其实配不上我们。 我对自己说,只是为了取其精华。抨击性文章属于那种吃下肚很容易就饱的菜,它很快让读者得到满足。居然把书中被夸大的以偏概全看在眼里,我也发现唯有这种夸大和它的不公正性才能捕捉到某些思想, 那些无关痛痒的细小差别永远都触不到的思想。而我再也离不开它那熊熊燃烧的怒火。读书:一个点亮自我、熄灭四周光亮的灯泡。 我们意识到我们将要死去,意识到在人生道路上前行时只能做到尽可能最好,而并非最好。唉,我们变得宽容起来。我们曾经是圣茹斯特,现在变成了身材臃肿,左右逢源的国会委员会主席。我们本应在三十岁时就被斩首。青春和暮年是思想认识的两种全然不同的状态,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年轻人,为了继续生存且不被权力碾碎而做的种种妥协带来的宽容,而我们知道了有别于宽容但与宽容同样真实的东西;我们知道这是不容妥协的时刻,如果我们试图像童话故事里那样把拥挤攒动的蚯蚓变成修长挺拔的花朵,就要斩钉截铁的在蚯蚓群中笔直行走。生活是由事实组成的故事,生活是散文,而非浪漫诗歌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四):为什么读书?你自己清楚

  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似乎很少透彻思考的问题。常常喜欢拿起一本书就开始通读,读过之后就扔下了读下一本,脑子里最多留下的是几个故事而已。这是读书的僵尸派,连知识的搬运工都算不上。但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读书阶段,那段未曾开悟的时光

  《为什么读书》是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的作品,书中讲述了很多读书的理由,为了发现自我、为了爱、为了交友、为了自我安慰等等,都是作家在读书过程中一些主观感受。在我看来这样是书对于其他读者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最多可以学习一下作者记录自己读书感觉敏感性。

  回到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从书中虽然没有找到理想的答案,但是自己心中也有了一定的思考。首先,阅读是要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的,就是功利性必须有,尽管不是全部。读书是为了于己于人有用,要从读的书中学习到自己未曾了解的未曾感知过的东西,知识层面、精神层面的都可以。拒绝再做没有脑子输入文字的僵尸派。其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在书中印证自己的一些本有的想法,或者是为了孤独的本我找一个朋友。很多人在一本作品中都会发现其中的某些人物或者每个桥段很像自己,如果故事的结局可以再英雄主义一些或者以完美收场的话,就会读者心中在产生更大达到共鸣,读者就会觉得找到了知己,感到由衷的满意,就会觉得这部作品写得好,就会五星好评,吐血推荐的。这个模式有点像韩国出品的青春偶像剧了,妹纸都觉得自己是故事中的灰姑娘等待着与白马王子相遇的狗血剧情,所以明知看了没有意义但是依旧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最后,读书的过程也是自己思维成长进化的过程。有人说有理性的人读书,就是与作者展开的思想交锋。在字里行间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和看法,读者也在加以整理自己的思路。对于一个问题,作者这么想,那么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倒逼式思考的过程,放在平时这个问题不会想起,但是作者的抛砖引玉,让读者脑洞大开。所以,书得的多,就像和很多人交谈过了,自然三观就会更加丰富,也更加成熟,思考会更加全面深刻

  每年光中文简体的书籍发行量就有200万册之多,所以阅读速度永远赶不上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带着什么目的读书固然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在书海之中与某一本作品相逢,不恰恰也是一种缘分吗?如果喜欢,不妨掬捧在手,细细研读,随风月轮转,任时光蹉跎。

  几句摘录:

  对我来说,我所需要的印刷品是可以在上面划线以及在页面空白处写批注的书。有人告诉我这是读书的最佳方式

  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书写,他圈词画句,在印刷品所有空余缝隙里写下自己的评语。

  我们不是为了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自己而读书。读者是最自私的人。

  读者们并非希望自己与书中的人物和思想相像,而是希望自己与天才相像。

  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

  我们对于一位作家的评价不仅取决于我们阅读其作品的时间,同样也取决于接触其作品时,我们所处的年龄,作家的年龄,我们的年龄。

  每位读者在读书时都是独自一人,不过他晓得其他人的存在并且有分寸地与之擦肩而过

  阅读使我们从现实世界中暂时抽离。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的那一刻永恒。

  箴言是最接近作家本人的文字作品,几乎是其思想和情感的直接表露。

  某些读者读书是为了给自己的偏见找一个理由。

  当我们在读书时,是在抹除时间,而不是度过时间。抹除时间则是指认真读书,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中。

  面孔是唯一写实主义的书本。

  处于激情状态的阅读有时是写作的预兆。读,读,读,于是差不多自动发展到写,写,写。

  当我们持之以恒读书时,我们明白有必要连续阅读同一个作者的好几本书。如果这位作者擅长写作,亦即改造素材,那么他不会在与我们的初次相遇时就向我们揭示出他的种种特点。

  在舞蹈里,并非一切都是舞蹈动作。所以读书不能仅仅看到故事情节,还要看到文学手法、思想、修辞之后的东西。

  一个好的访谈录,必须有具有才华的采访者,他必须知识渊博却不好卖弄,态度恭敬却不奴颜卑膝,有好奇心却非不通世故。

  我所喜并非我所是。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五):读书为什么

  一 书籍并非造型艺术品

  去年曾看过一个设计展,其中有一张海报上写着:藏书不难,看书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如作者所写,“读者无需成为珍本收藏家,正如珍本收藏家不一定是读者一样。”

  所以在开始阅读《为什么读书》之前,我让自己必须想清楚“为什么读书”与“为什么买书”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反观自身,确实是买书多于读书,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我时常看着书架上排列紧密的书籍叹气,我不想让它们失去价值,成为被放置的造型艺术品。但我坚定地认为书籍确是可以升值的某种艺术品。只不过,摆在那里,毫无价值。彼此交融,能使我们都得到升值。

  “漂亮的书,有时是最沉的书,有时又是最轻的书。这既不取决于作家,也不取决于摄影师和画家,而是取决于读者。”

  能够认同的是,“书写的阅读是最专心的生活方式。”

  一直以来,能够坚持的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时候不愿意把自己的书借给他人,并非吝啬,而是在我看来,每一本书其实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当读者完成了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相互补充,才能构成一部作品的完整。“一个好读者就是一个纹身师”,这像是阅读的使命。借给他人自己读过的书,其实已经不是借出这本原始的书本身,而是一本我与作者合著的作品。

  “我所需要的印刷品是可以在上面划线以及在页面空白处写批注的书。有人告诉过我这是读书的最佳方式,事实的确如此。读者不是一个会吃掉书、使书消失不见的消费者。一个好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书写。”

  因此,从购买层面,书籍自然是一种消费品。而在阅读层面,书籍并非意味着消费或消耗,而是增值。

  尚未尝试过的是,“在再次阅读的书上比照自己曾经做过的批注”。能够想象这件事情或许会充满乐趣。正是因为,当我们再次阅读时,所看的已不是最初由作者书写的作品,其中还拥有一个曾经或许幼稚或许天真或许故作深沉的合著者。让“评论又再生发评论”,书籍得以不断升值。

  二 两个主体,两个行为

  本书虽已“读书”为题,实则探讨了读者与作者两个主体、阅读与写作两个行为。或许可以有这样的公式:写作(作者)——阅读(读者)——写作(读者)。两者相互交叉、循环,“作家首先是读者”,“一个好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书写”。

  书中从不同目的、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等方面对这两个主体的两个行为做出阐释,可以统一的是,“书并非为了读者而作,甚至不是为了作者而写,它不为任何人而作。它是为了存在而书写。作者带有某种意图写作,都是某种形式的居高临下。作品被工具化了,作者远离了自己的本题。”“不为任何人而写,即便有,也是为了感觉而写。”

  如此看来,当下确实有一些糟糕的作品,无法让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这大概也正是作者“对那些旨在教我学会某些东西的书籍产生反感”以及“更喜欢那些一挥而就的作品”的原因。这关乎写作的目的性,而在我看来,阅读的目的性在如今也被功利化和工具化。可见,无论出于哪一方被强加的目的,都会使阅读与写作这一链条失衡。而这两个主体与两个行为之间,需要的正是保持一种良性的平衡。诚然,可以恒定的平衡很难,但至少我们不能任凭这种趋向平衡的状态失去。

  三 读者的身份

  本书中给出三个比喻:读者如复活者,如吸血鬼,如继承者。

  三种身份虽然出现在不同的章节,其中似乎也可以有一定的线索关联。我们的阅读,首先“是一种对话”,可以“不令逝者长眠”,是谓复活。进而从中汲取作者的思想、灵魂,如同吸血。最后,“一切的阅读活动,我们应该承认,都是一种再创作”,这是继承。

  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构成此对手,无疑是这三种身份使然。只是,作者似乎总是建立在一种死亡的基础上论述读者的身份。所以较之复活者与继承者,还是更喜欢吸血鬼这个比喻。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之必需,以此吸收,让自己饱满。

  “读书为了理解世界,读书为了理解自身。如果读者再稍微大度一些,那么读书也可能是为了理解读者。读书令沉睡千年的木乃伊歌唱,不过我们并非因为这个才读书。我们不是为了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自己而读书。读者是最自私的人。”

  那就让我们自私地,吸血吧。

  四 特殊化的行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读书”这一行为做如此之多的阐释?本书第一页写到“读书是人类最具后天习得性的行为之一”,这个行为本身或许和洗澡类似,但我们为什么没有一本书去探讨“为什么洗澡”?读书这个行为本身,值得我们去特殊化、高尚化吗?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读书的人是目光短浅之徒,读书的人是目光远大的人。”作为还算是读书的人,我对这句话表示一定认同的同时却又怀疑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把“读书”这个行为本身进行放大?

  这样想下去似乎是进了死胡同,但这确实是读完整本书后想到的且未能解答的问题。也许我们真的不应该给读书这个动作或这个行为本身添加这么多的筹码。做平常化的读书,而不去想那些高尚而晦涩的意义,会不会感觉轻松一些?

  五 读书自由

  争取自由的人永远不在少数。言论的自由,新闻的自由,出版的自由,有无数人在这些领域试图做一点有限的扩充。那么今天,我们是不是也该谈谈读书的自由?

  读书需要自由。我想这毋庸置疑。

  但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我想这大概是除政治因素外实际限制读书自由的最大敌人,即从观念上讲,是否真的存在一些不能看的或是不值得看的书籍?如书中记述的图书馆“地狱”,又如作者年幼时对于“无害的读物”的厌倦。当我们把一本书定性为有害或是不值得时,我们观念中的某种偏见必然夹杂其中。去偏见化,应是一种共识。而带有偏见地读书,显然就像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它不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只会让自己失去看到某些色彩的机会。因为,世界的色彩,总是客观存在的。

  “罪魁祸首既非书籍,也不完全是读者本人。一切都有可能存在危险。生活是危险的。”

  总会有人随便翻看两眼书籍,或是仅凭书籍的作者与题目就断定这是一本不值得去看的危险的作品。这样的事情,当然在自身经历过,相信同盟者也不会仅我一人。我们是否该把这种行为称作对于读书自由的过分干涉?

  不必把保护当做首当其冲的借口,也不必把个例当做普遍的担忧。禁区不在书籍,而在观念。

  “坏蛋依然是坏蛋,只会成为被文学装饰过的坏蛋。反之,一个好人不会因为读了一本坏书就变成坏人。”更何况,这世上或许真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坏书”。一切只因我们为读书这一行为,附加了太多的意义。

  但我认同的是,确实会有质量不高的书籍。比如在前文提到的,在某种目的性下书写的作品。这是以作者的角度。除此以外,于读者,对于一本书质量的评定,并非恒定。这恐怕也是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之一。“即使我们读了很多书,阅读的数量也不会使其质量有所折损”,反而会使质量不断提升。也正是前文所写,使彼此都得到升值。

  如此而来的“吹毛求疵”是一种成长。与此相对的,“某些人是出于憎恨而读书。这是一些嫉妒同行的作家和嫉妒所有人的批评家”,于是又构成了某一种偏见。

  曾在三年前写过一篇《吃骨头的人》,大意正是讽刺这些把吃骨头当做习性的人。如今看来,依然认同自己三年前的观点。我们当然需要批评,每个人也应绝对拥有批评的权利。只是该想为什么而批评,或是为什么不批评。

  总之,不可为批评而阅读。这是对阅读体验的束缚,大概也算是对读书自由中应当包括的某一部分的亵渎吧。

  六 我读

  我已开门见山,我不算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一方面在于阅读的数量,另一方面恐怕在于阅读的状态。读此书最大的感触是,作者记录一些阅读感想或是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问题,确是我从未思考甚至从未留心过的。

  书中记述了作者从年幼时就开始的读书人生,边读边想,读书在我目前的生命中又留下了多少痕迹呢?

  印象中让人舒适的理想化的阅读经历不多。曾总是为了追求外在环境的安静而读书,其实只是内心不够安静罢了。作者提到他“如同疯子般读书的那些时期”,反观自身,不过只有“如同疯子般买书的那些时期”了。

  感触最深的是,在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所买或所读的书籍,反之又映射了那个年龄和那种心境。这种感觉像是听音乐。有次深夜,无意间听到几年前自己听过的歌,脑海中浮现的竟非歌曲的旋律或歌词,而是在几年前听这首歌时的自己的模样,甚至连当时的姿势都可以还原。所以无论书籍还是音乐,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与某一时刻的自己契合。而后随着成长,推翻,再创造。如此反复,得以看见自己。

  个人如此拙劣的读书生涯倒是有一点可以与作者相契合,关于书店。我曾在《征》里写过自己对书店的情结,一如作者在本书中所写,“不读书的人不知道在书店里所能感受到的那种兴奋之情”。是读书带来的特有快感。

  七 到底,为什么读书

  写了这么多,好像也没能回答本书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读书。

  本书共七十余篇文章,其中有近一半的文章题目都是“为了……而读书”的结构,似乎确实是在回答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而在这些论述中,有褒有贬,最终总结出来,不过也是一些对读书这一行为进行引申化了的意义。如为了发现自我而读书,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读书的理由可有千百种,但这些似乎并不可以成为那个最根本也最充分的理由。

  于是我想,读书这一情感化的感性的行为是否可以用这种相对理性的思维去阐释?归根结底,不过就是一种“读书欲”吧。如作者形容,“与那无法满足的情爱欲望相近”,亦如购物于女人。唯有欲望,能够如此诱人,却又无法言明,甚至缺乏理智。不是正如读书吗。

  欲望的所在,自然也要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如果要我从本书中找出一些能够大体描述这种吸引力存在的句子,我会摘抄:

  “在阅读过程当中,是两者的单独相处”,是“在公然地享受孤独”。

  “阅读使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脱身而出。”“当我们读书时,我们是在抹除时间。并非是‘度过时间’。从书中走出来的读者们需要少许时间以便重新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将时间用在了听命于寻常时间以外的事情上。”

  “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为我们维系着一种超然于现实的姿态。”

  “读书毫无用处。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所以,真正的答案或许正是——为了,“不为了什么”,而读书。

  附 也要批评

  在豆瓣上给这本书的评价只打了三颗星。两个原因。第一,翻译得不尽如人意。作为一部译制作品,翻译的质量对整本书的影响至少要占到一半以上。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经常因翻译的不顺畅而影响阅读与思维的连贯。我本以为这是由于我个人读得外国作品太少而不能适应这种“翻译腔”,后来上网看到对于这本书的评价中,“翻译不好”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这显然就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了。第二,书中涉及很多以法国为主的欧洲作家及作品(从本书的脚注数量之多便可以见得),这当然是作者博览群书的一种体现,但对于中国的读者,至少对于我来说,那些冗长而陌生的名字就像是一个个障碍,让读者在阅读体验上大打折扣。以至于看到后面,凡是遇到障碍,全部绕道而过。这一点或许是我个人的问题,确实不能习惯。由此看来,我或许还是更适合看些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呵。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六):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

  半本书Evernote笔记。

  读书是纹身:

  1. 我的思想逃离了我,我不得不一边说着话,一边突然从它的背后捉住它。----苏珊.桑塔格,《重生》(reborn)

  2. 任何激情终结之后都会再现怯懦。---于勒.巴尔贝.多尔维伊,《日记》

  3. 阅读箴言等同于纹身,如此相像以至于那些并不一定酷爱箴言的读者,当他们发现一句令其印象深刻的箴言时,甚至都回将它纹刻于自己的身体上。

  为了发现作家未说的话而读书:

  1. 读者完全能识破虚伪。

  为了恶习而读书:

  1. 而某人甲回答说再一次参加晚宴之后,某人乙给他讲了一个奇特的故事而这个艳遇故事不断地被延迟,赋予叙述一种精确的节奏,一种手淫不停地被打断而不断推迟快感到来的精确节奏。

  反理性读书:

  1. 在艺术里,理性令在世者开心,疯狂则令遗作作者开心。

  面包皮读书:

  1. 一位作家,一旦他的书被合上,他就缩小、简化成为一个“物”,简言之,一个几乎已经死亡的东西。一个木偶。阅读将他拉近读者,重新赋予他生命。

  阅读坏书:

  1. 我们一边阅读着某本糟糕的书一边自言自语道:多么遗憾啊!一个那么好的想法竟然未被加以很好的利用!于是,有人把它从那部有可能被人遗忘的作品里抽离出来,对它加以完善,甚至因而挽救了原作。

  秘密与奥秘:

  1. 小说是对奥秘的一种澄清。人物的奥秘。我们在他人的眼里似乎始终简单如一,因为我们通常只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一面,一种经过简化的既适合自己也适宜于他人的性格。一旦我们过世,这种礼节消失之后,我们才变得复杂难测。

  2. 一个(小说里的)人物,就如同一位死者,某个被人们在各个方向翻过来调过去以便弄明白其构成的人。

  3. 不过,对于许多小说家而言,人物还是如同一个人,一个在重要关系上被缩减为(他们认为,这时为了他们的方便着想)阳光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的人。这是一种机制。它的关键部分是个秘密。

  赌博式读书:

  阅读古典作品:

  阅读作者没写的东西:

  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

  1. 阅读回忆录,尤其是政治回忆录,可以令青春再现。我们曾经经历那个时代。我们欣悦而惊讶地重新发现了那个时代。当时的政权曾经掩饰的事实真相被揭露出来了。

  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

  1. “抹除时间”是指认真读书,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中。这种阅读给人以时间不复存在的感觉。我们甚至模模糊糊地生出某种永恒感。

  2. 这就是为什么从书中世界走出来的读者有着潜水员的申请,目光朦胧,呼吸徐缓。他们需要少许时间以便重新回到现实世界。

  3.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伟大的读者始终感觉自己青春年少的原因。他们的生命没有被某种使用时间的方式所消耗,他们将时间用在了听命于寻常时间以外的事情上。

  为了不读(传记)而读书:

  1. 就像我们的思想不会出现在X光照片上一样,艺术家顺利完成作品时所出现的那个天赐的时刻也不可能被一部传记作品捕捉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传记掩盖了奥秘。

  读书而无视作家:

  1. 劳伦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群氓自我和一个个体自我,对于不同的人,两者各自的比例有所不同。

  阅读皱纹:

  1. 面孔是唯一写实主义的书本。

  在书本以外阅读:

  在飞机上读书:

  1. 飞机的外观美与其内部的不舒适成正比。尤其是乘坐远程客机旅行。天知道这些远程客机是否真的远程。它们使我想起《热情如火》的导演比利.威尔徳曾经说过的话:“昨天晚上,我去看《纽伦堡的名歌手》。八点钟开始,三个小时后,我看了看我的手表:八点一刻。”

  在海滩上读书:

  在书店里读书:

  1. 书店里的这些顾客神情如此平静,如此沉浸于内心,好像一些在慢腾腾咀嚼树叶的长颈鹿,但他们却是一个个充满热情的火球,内心沸腾、跳跃、全神贯注。

  为了把书放在桌子上而读书:

  读书如同花朵绽放:

  阅读书的细枝末节:

  作家读书:

  1. 当人们在青年时代阅读大量的书籍时,我认为那是为了成为作家,而如果这个梦想没有实现,那位伟大的读者就会成为不显露于外的作家。随着光阴的流逝,他忘记了自己的作家梦,继续读书。如果他不感到辛酸的话,那么这样很美好。

  高声朗读:

  读访谈录:

  以朋友的身份读书:

  读者是继承人:

  他们的读物:

  谁读代表作:

  为了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而读书:

  在纸张以外的其他介质上阅读:

  为什么不读书:

  1. 不读书的最佳理由,就是:为了思考。因为最终,我们用来读书的所有时间中,我们就像是盘在吹笛子的舞蛇人面前的那条蛇。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七):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读书者

  一直以来我就是一个蛮喜欢读书的人,不太记得小时候父母是怎么培养出我的阅读爱好的,可能是睡前故事讲得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最经典的画面就应该是一个呆呆的小女孩搬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看书的模样。中学时喜欢在睡前看会儿书,当年觉得别的同学每天作业都来不及写而我还能每天看课外书简直棒棒哒,高中时候被同学带着看了一些当时很流行的书,安妮宝贝、安意如、郭敬明之类的,大学时代画风突然变了,不喜欢看青春文学,改看互联网、科技类的书了,而现在却在看一些属于蛇精病类型的书……

  这么长久以来,我一直保持着一个安静的读书姿态,却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读书?

  直到我看到这篇必须背下来的后记《 书: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

  完全忘了当时是因为什么而种草这本书,总之它就出现在了我的想读目录里,然后就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但是,阅读这本书的前半程,确切的说是这本书的前大半程都挺无趣的,感觉像是听一个有点无聊的书呆子唠叨,除了偶尔的几个句子让你会心一笑,大部分的阅读时光,略显枯燥,确实有点像是副标题所说的——是一本《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

  直到我读到最后的后记,瞬间有种要哭出来的感觉。他用一种迷人动情的使命感或者说宿命感,升华了我简单的阅读行为,就像给做好事者授予都市传说的勋章,就好像告诉倒霉蛋那是你的宿命。

  作者的观点以我的理解用白话文来表达就是,单个人的阅读可能是无用的,但是对于人类文明而言,阅读和写作是文化的传承,由作者传,由读者承,每一次的传承都会随着作者或者读者的死去而终结,但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却靠着这延绵不断的传承永续下来,战胜了时间和死亡。所以说,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

  在我看来,阅读和写作这对组合,是口耳相传的2.0版本,是对时空界限的挑战,孔子在颜回死后找不到合适的传人就开始著书立说,期待后世之中会有人继承他的学说。现在除了文字,还有影视,摄影,绘画等一系列的传播途径,而在千百年前,想要大规模、大范围保存和传播信息好像只有写书一种形式,所以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尤为伟大,才会有一生忠烈却被几本传奇小说弄得遗臭万年的悲剧,才会有自古以来的纸书崇拜。

  眼瞅着,辛勤的书写者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可供阅读的内容,现在的问题已经变成——出书的人太多,书呆子明显不够用了。出书的门槛越来越低,美女作家,畅销作家,新锐作家一抓一大把。这一箱一箱的新书,若以销量论英雄,内容是一回事,包装的艺术、营销的手段显得更为重要一些。如果光看书名、封面以及推荐语,踩雷的机率高得吓人,阅读起到的删选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了。推荐书,反而成了更加考验逼格的事情。

  你读或者不读,书都在那里,只是那些不入眼的作品,即便出版发行了,不被欣赏,不被认可,永远离主流价值十万八千里。这就好像又回到了孔子时代,写作变成了寻找超越时间空间而存在的知音,如果这一世纪不出现,那就等到下一世纪,反正只要转化为字节,就能跟互联网一起不朽。

  相比于文字本身的不朽,能够在人生这几乎可以说是速生速死的几十年里,浸润其间,窥一豹而明兴亡得失,观一叶而知风云诡谲,已经足够庆幸。阅读是我喜欢并且习惯的娱乐方式,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来说,一位作家用多年功力写出浓缩的精华(速成畅销书除外),你不用讨好他就能传送给你,一打折20块,作者还得感谢你。想和别人不一样,想言语有趣,读书是最便宜的方法,并且,书很乖。确实,我已经找不到比读书性价比更高的事情了,虽然读书所带来的收获很难即刻变现,腹有诗书也不一定能够气自华。但读书作为一种个人选择,从一开始就减少了精力流向了其他更加粗放、盲目、浮躁,喧嚣的活动之中。那么,不作恶就是一种积极。

  所以,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读书者。至于,读什么书,怎么读,在养成读书习惯之后才有意义。

  本书推荐理由:

  1、普通阅读爱好者:其实个人并不是特别推荐这本书,只是后记写的极好,非常值得一读。

  2、文学、社会学研究者:如果想要研究阅读文化,应该很有参考价值。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八):为何还要学文学(◎_◎;)

  一个合格而标准的读书无用论者随时随地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兜售他的读书艺术。我相信作者一定不会同意《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更不会与以分尸书籍而做原料的科研工作者一道,以读书有用论作为自己论著的跟本。因为,一个普通的读者确实面对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世间有那么多的事情,为何读书呢?

  却不说读书最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或许价值本就是一场可笑的游戏。所以,读书,最根本的当然是无用的。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大量的生活方式,旅行、游戏、绘画、音乐练习。现代科技让艺术已经变成为触手可及的物件的时候。艺术还是神殿的主宰么?还是那高高在上的缪斯么?这根本上还是一个悖论式的问题。就根本上,能读书的人必是闲得慌的人,是需要把自己的生命慢慢消磨掉的人。可笑的是,那些写就我们阅读的每一本书的却是在生活的边缘挣扎的人,至少这一点在早期小说出现之初是这样的。生活的模样千千万,你却选择了最装逼的一条,这不是荒谬是什么?就像是那句大实话,文学院从来培养不出文学大家。这是何等的讽刺。

  但生命的无常便是这样。有一段时间,没事可做的时候,阅读成为了安度焦躁的少年时光的唯一慰藉。作为读者,没钱购买就得靠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书籍。我那时候便是能够读书读到哭的人。想来,那段有书籍陪伴的日子真的很幸福。我的家人并不爱读书,于是我便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异类。当我姑父问,你考符号学的博士干嘛的时候,我其实心里在发笑,因为,不干吗。毕竟,最纯粹的爱好乃是一场对自己有意义游戏。就生命的本质上,一切我们做过的都是荒诞而可笑的无用功。有时候我在想,恩,生命还有这么长,我想做点什么让等待死亡的时光变得充实起来。看来,最有趣的的事情莫过于读书了。如果把等待死亡的时光当做等车的时光。我也可以澄净在幻想中,可以沉浸在和人闲谈中,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为何又要读书呢?

  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慢慢在大街上游荡。尤其是在黄昏的时刻,那种由白昼转向夜幕的时段可谓是世界上最美的图景。而白昼的光彩慢慢被黑色的世界取代,于是人们开始打开自己的另一面。大街上的各色人等开始晃荡出行,那些人就像是一群群游荡在天界的鸟雀,叽叽喳喳,喧嚣不停。于是,我便愿意慢慢从他们身边走过,看着他们在做什么。有时候,我会去书店观察人类的行为。最让我着迷的时刻乃是我观察人类阅读的时刻。人们沉浸子啊书本的世界中,时而哭时而笑,时而还会摇头叹气。或者是蜷缩在书店的一角,静静的阅读着什么。我记得最有趣的是,好几次我去青苑书店的时候,都会遇到我现代文学的老师。他总是漠然的蹲在地上,就像蹲在地头的刚刚采收完稻谷的农夫,淡淡的看着世界。我在他的脸上观察的是淡然而平静。其实他上课的时候,也会颇有些激进。而他在抽烟的状态总能让我联想起那群塞纳河畔咖啡馆中一脸落寞的作家。不论是乔伊斯,还是普鲁斯特。那群在世界上伫立了很久的灵魂永远把他们的落寞留给了这个世界,在淡淡的注目着世界中每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

  每一个深夜,我都不愿睡去,因为这个时刻是一天中最为静默的时刻,是一切的物与人都深深地沉入休息中的时刻。我时常感到,生命总是在黑夜漫长的时刻才会绽放思想的光芒。能够孕育严整肃穆、体系庞杂、抽象至极的只能是德国这个纬度颇高的地域。在浪漫而炎热的意大利,可爱的意呆立们总是在浪漫的世界中徜徉。我想这就是一个地域造就的一个地域的文化。读书这种无用的事情,大概也只能在充满颓废而浪漫的地方驻留。在时光暗淡和生活压抑的地方,想象力才能像插了翅膀的鸟儿到处飞翔。说到底,愿意把眼睛看瞎了还要读书的绝对不是经世致用的老学究,而一定是那个充满想象而浪漫多情的灵魂。终究到底,爱读书的也还是那些不满意现实的人,他们于是便要在自己的灵魂中铸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无论生活在哪里,只要有书,有想象力,生活照样可以变得多姿多彩。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九):对数字阅读充满厌恶感的读书人

  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得出一个不是很严谨的结论:对读书有神圣的偏执喜欢的那群读书人,似乎都不太能接受数字阅读。

  本书的作者应该就是一例,整本书都是在读书的种种理由,不读书的那些的个中原因,文章最后,作者用一段伤感中带着警告的段落结束了全书,似乎要表达的就是对于把书香和翻页的快慰全部销毁在ipad里的一种恐惧。

  “当纸质读物最终消失,那些牢骚满腹的人会带着痛苦的满足感挖苦道:我早就料到了;我们则反问:那又怎么样?我们早已不再看古罗马的卷轴书,仅有少数渊博的学者知道它们曾经出现过,但古罗马的文学依然存在,部分地存在着。比满腹牢骚者更悲观的人会说,信息化将更好地为权贵服务,他们可以把人类安置在越来越狭小的公寓里,因为人类不再需要图书馆,而一切都存进了ipad;有朝一日,当所有这一切都被浓缩成一个极小的小红点,他将较早的不安地闪光,然后,亮光断断续续、越来越少。”

  学院一位被我们称作“女神”的老师,研究方向主要是新媒体网络传播,经常和学生探讨对于数字阅读的体验和看法,她的观察是,年轻人对于数字阅读并不是十分有好感,原因大抵是他们本来就把读书作为品位和标榜和象征,拿着一本“上档次”的书仿佛就是在告诉身边所有的人:嘿,你看我是个文化人哦。

  另一位偶像派青年男教师,常在课堂上表示对于电子阅读嗤之以鼻的态度,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有知识分子优越感的“读书人”对于纸质阅读的眷恋。

  似乎只有把一本带着独特的气味和手感的纸质书拿在手里,一边阅读,一边带着感想地来回抚摸和翻转才能抒发阅读过程中的每一个感慨和体悟。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内容和介质完美结合的综合体,如果一个ipad、kindle在手就可以说拥有万卷宝库,仿佛显得对于书籍缺乏了一点敬畏,如果连一点空间一点纸张都又吝啬又拧巴,叫什么读书人。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十):不可日无书

  我们从来不会去想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吃喝拉撒睡,因为这是常识,但是有人会去想我们为什么读书,于是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写了本有趣的书,叫《为什么读书——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读书?

  我发现如今要找一本有趣的书真不容易了,要不就是故作深沉,尽显老态,如余秋雨;要不就是假装大师,在北大被轰,如于丹;要么就是矫情、低俗、装逼、跟风,垃圾书多得是。《为什么读书》列举了几十个读书的理由:为了不令逝者长眠而读书,只因爱而读书,为了憎恨而读书,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为书名而读书,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为了形式而读书,为了黑暗而读书,为了学习而读书,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为了健康而读书,为了美德而读书,为了享乐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为了已经读过而读书,为了我们之间津津有味的读书乐趣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仅仅看这些标题就觉得有意思,最短的只有几句话,长点的也就几页,丹齐格围绕着读书的话题说得幽默智慧精辟。

  现在我的业余生活大多是读书,特别是在冬天,天早早就黑了,外面又阴又冷,除了带黄夏木出门散步,大多数呆在家。中国的电视太幼稚,上网又太浪费时间,屁大点地方也没什么好的娱乐方式,于是只有读书。黄夏木没睡之前和黄夏木一起读书,黄夏木睡了在床头和彦一起读书。加上买黄夏木的书,加上我的阅读兴趣广泛,我家每月在购书上的消费超过500元。这是一件好事,你看,黄夏木可以分清楚卡尔的绘本,哪本是《拼拼凑凑的变色龙》哪本又是《好饿的毛毛虫》了,我们的床头也堆满了书,这里面有我这期读三十本书的计划,当然杂志除外。

  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有家名为 TOWER的书店的广告语是这样写的:“假如你上某人家发现居然没有书,休于他上床。”说得文雅一点就是:宁可居无竹,不可日无书。如果中国人也有这样的认识,恐怕光棍会呈几何数的增加。中国的光棍们不读书,都在做什么呢?在光棍节上淘宝网购物呗,仅这一天淘宝网的销售额就达191亿元,但你可以想象的是销售额中大多是服饰、电器、化妆品,有多少是属于书的呢?

  “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是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我们为什么不读书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