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妇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妇人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06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妇人读后感精选10篇

  《小妇人》是一本由(美)奥尔科特 / 王之光/译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妇人》读后感(一):有些书应该在成为女人之前读完

  读书是分年龄的,最近读完《小妇人》,一本这样的小说,我居然花了两个月才读完。中途经常会停下,去找别的书看,丝毫不会兴奋地想把它读完。不是书写得不好,而是它更适合在成年之前读完,我相信一个女孩都会为其中的美好打动,可是我却向往深刻,更真实的书。

  就像之前读<安娜卡列尼娜>。有人说,每个女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安娜。我想如果我在18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安娜不惜一切地追求爱情自由,当发现她的生命现实面前无法实现她想要的价值时,她宁愿选择结束生命,这一切地一切一定会在我心里播下一颗种子,在我一生中不断地吸收生命的营养,最后发芽,抽条,和我紧紧缠绕,成为我的一部分

  只是读得太晚,当我已经快要忘记青春正好时为了爱情不惜一切的那份激情,当我已经初步领略了人在现实面前是怎样无助彷徨,当我明白了所有的选择其实都是被动的,都是在向生活妥协,那些书里的执着热烈便不再那么容易打动我了。这是一种遗憾,只能证明,我不再年轻,不光是镜子里不再吹弹可破的皮肤,还有不再稚嫩,不再敏感,也不再容易荡起波澜的心。

  不过,不再年轻不代表衰老。当我更加明白这社会运行规则,当我知道一切自然原理都解决不了人性中善与恶的斗争,当我更加清楚以前所学到的一切很多都是谎言,真实永远是赤裸裸滴残酷,时而简单粗暴,时而曲折纠缠,当我意识到我必须抛弃一切曾经天真美梦,重新寻找真实的答案,我觉得这才不枉我的人生。如果只为了一种单纯的美好,其实根本不必经历生命如此复杂过程。小的时候,时刻都希望快点长大,虽然总是听说大人非常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可是长大了的我,从未觉得我想回到过去。就像我们明明知道一块铁,一颗石头的简单,可是没有人愿意变成铁块和石头,我们明明知道傻子总是笑呵呵地没有烦恼,可是谁都不想自己是个傻子。因为好不容易获得的心智,终于能够让我能够像一个人一样独立地,有尊严地进行洞察和思考,做出判断并执行,这何尝不是人生中幸运的部分。

  《小妇人》读后感(二):希望自己也能顺利的成长为一名小妇人

  很久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小妇人》这本书了,是高中课本吧,里面引用了奥尔科德的一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感到很好,该是位多么沧桑人才能说出的话啊,从此就深深的记住了这句话。而这次真正促进我读这本书的原因却是因为一位朋友介绍我看部韩剧《小妇人》,我还以为就是这本小妇人,可是他却说不是,可是都是关于女孩子成长为小妇人的事吧。没看电视,却找到这本书来看了。

  马奇一家的四个女孩子,每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正是这样的差异吧,才觉得每个女孩子都是可爱的,尤其是第三个胆小而又善良的女孩子,如果最后不是死掉,我相信一定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爱的。

  关于里面的故事就不多说了,几乎是一章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一些女孩子成长所需要东西,尤其是那个咸腌橙的故事,毕竟每个女孩都有写爱慕虚荣啊。里面的老二乔是作者自己的写照,很喜欢,因为觉得自己有点像,也有那么点点男子汉气概。马奇姑婆生前不太喜欢她,最后的遗嘱还是把自己的园子留给了她,可能姑婆内心深处最最喜欢的还是她吧,一个自信倔强的女孩子。

  真是部不可不读的书啊,只可惜觉得自己读的有点晚了,还好,在苍老之前读过了,怎么说也是幸福的啊。

  加油,认真的成长吧。

  《小妇人》读后感(三):小妇人四姐妹的各人分析

  很早就想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写点什么,但一直不知该怎么写,昨天晚上睡觉时突然来了灵感,于是正式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首先看一下这一家的大姐美格。如果用中国的话来说,美格是一位大家闺秀:仪表堂堂举止谈吐庄重典雅,很有气质。不过,美格也并非一心想挤入上流社会,她也有属于自己的想法,这点影响了她对婚姻的选择。虽然美格希望能嫁个好人家,但她最后却做了另外的选择:美格选择跟约翰・布鲁克结婚并不是一时感情冲动结果,而是美格真正下定决心亲自来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作为唯一在第1部达成的情侣美格和布鲁克先生,他们的结合更多的是出于对感情的考虑,也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接下来看一下二姐乔。乔在这里被塑造成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做事光明磊落,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心情直接写在脸上,不善于在别人面前掩饰和伪装自己的内心。做事情上乔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一旦下定决心做就绝不后悔,独立性非常强。乔跟劳里・劳伦斯的情感是在第1部着重描写的部分,读完第1部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最终能成为一对,可是到第2部作者却将其给否定了,乔居然没有选择劳里。事实上,乔在第2部的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劳里作为大户人家家业的继承人,他自己必须要有很强的主动性和管理协调能力,乔跟劳里都是主动性、独立性和决断力非常强的人,在第1部因为性格相似他们成了比较容易谈得来的一对,但要是生活在一起的话,他们之间势必是要有一人做出一定的让步和牺牲才可以的,否则两个性格都很强的人在一起很容易犯冲、并不容易和得来,乔最后没有选择劳里其实是很明智的。相比之下,巴尔教授则是一名温文儒雅,容易做出让步的人,乔跟这样的人才能和平共处,共同生活在一起。这样一来,乔最后选择了在生活上容易跟她和得来的巴尔教授,而不是曾跟她有深厚感情的劳里。

  然后看一下三妹贝丝。贝丝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女孩,不过更重要的是,贝丝做任何事都是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先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同时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痛苦埋藏在内心深处,让别人不容易看出来。对于男性来说,贝丝是一位非常理想的贤妻良母类女性,可惜作为身为女性的原著作者来说,这样的角色却给她出了一道难题。贝丝的婚姻生活能否幸福,全看她能跟上什么样的男人,如果能跟上一个关心体贴爱护她的男人,这对贝丝来说才是最大的幸福;但如果跟了一位成天打骂妻子或是玩弄感情的男人的话,这对贝丝来说就成了天大的悲剧,甚至她在此大多还是会选择继续忍受。遗憾的是,作者实在写不出能够配得上贝丝的理想男性角色,同时还不忍心让她以悲剧结局收场,或许如此让贝丝早逝就是她最好的结局了……

  最后谈一下幺女艾美。如果放现在来说,艾美就是那种期待能找一个“有房有车”的男人,并且在情感上需要让男人主动的女性。但艾美也不是只会空想而已,在行动上她是做了很多的努力的,比如说尽力提升自己的形象修养水平。在性格上有一点自私,这或许是有些人不太喜欢艾美的原因。事实上,作者是以正面形象来塑造艾美这个角色的,艾美是四姐妹里面最容易发生改变的,随着阅历的增多再经历过几场挫折后,艾美的性格和心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第2部劳里最终选择的就是艾美,如果从生活在一起的角度来看,劳里跟艾美的结合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艾美比较容易顺从劳里这样的男人,并且愿意安于现状,劳里和艾美之间是不容易起冲突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一共写下了3对恋人的结合:完成于第1部的一对更多的是出于感情上考虑的理想选择,完成于第2部的两对除了感情上的考虑外,还包含了对将来生活在一起的考虑。跟很多言情类小说不同,作者笔下的3位男性角色约翰・布鲁克、劳里・劳伦斯、巴尔教授的形象都不是完美的。而对这6个人之中的任意一位来说,她(他)选择的对象或许对自己来说都不是最完美最理想的,但在当前的状态下却是最合适的选择。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这个系列的小说一共写了4本:《小妇人》、《好妻子》、《小绅士》、《乔的男孩们》,这4本书的水准和评价是依次递减的关系。作者写第一本的时候正是处于一种理想的状态,于是在这本书里的人物形象全部塑造得最为丰满情节编排的也更为合理更为理性化。之后到了写第二本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因为作者经历过一些人生变故的原因,这本书在情节的编排上就显得不那么完美和理想化了,第一本主要角色的形象到了这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此他们会屈从于现实和命运安排,不过到最后的结局还算完美。后两本当前我还没读过,听说有更多让人伤心打击人的情节涌现,这些大多是跟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的。

  有些人拿《小妇人》跟《傲慢与偏见》做对比,但毕竟前者有出于对较低年龄读者的考虑,在很多问题处理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对女孩形象的塑造都是偏正面的,相比之下后者两个大的形象偏正面三个小的形象就比较负面了;前者3对情人的结局都是比较正面的,没有后者包含的那种比较负面或反面的例子;前者对男性形象塑造采用非理想化设计,没有一个男性的形象是完美的。

  最后再详细谈一下乔能不能跟劳里走在一起的问题,可能很多刚读过第一本的读者希望是这个结局,但没想到作者最后让人失望了。之前谈过乔跟劳里在一起是需要有一方做出让步的,具体说来就是,要么乔为了劳里放弃自己的理想,但从作者塑造的乔的这个角色来看,她是不会愿意这么做的;要么劳里为了乔把家业交给乔来料理自己退后其次,但从劳里的性格来看,他愿意这么做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他自己愿意他家族里的人也不能同意他这么做。不过如果这件事发生现实,最有可能是女的一方做出让步,尤其若是在中国,恐怕乔的家人也会劝女儿跟了劳里吧,毕竟对方跟自己感情好又有钱,女孩子家能这么幸福过一辈子就好。此时乔无论怎么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选择她想要的生活而已。但现实中乔就像作者写的那样拒绝了劳里的话,若是后来还能遇上巴尔教授这样的人也罢,如果遇不上就注定要像原著作者奥尔科特本人那样一辈子都不结婚了。

  现在有关这本书的评论已经写完了,对于很久以前看过的影视改编作品也该做一下标记了。

  《小妇人》读后感(四):爱与温暖

  看完这本小说,觉得感动与温暖。小说缓缓的叙说着玛奇一家发生的故事,那些看似琐碎小事贴近真实,让我们能在其中看到一些往昔的影子。大女儿meg懂事温柔,从小想嫁给有钱人,但最后在爱情的面前她毅然的选择了那个贫穷家庭教师,她在一点点的蜕变,这让我十分感动。二女人Joe是一个十分男孩子气的女孩,与周遭女孩格格不入。她喜欢男孩子的豪爽豁达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不喜欢那些属于女孩的舞会并感到沉闷与无聊。她脾气火爆但却真实善良,她喜欢看书并有着洋溢的才华我喜欢她嫁给了教授的这个结局,虽然教授没有钱也不再年轻,但他却拥有高尚的品格与智慧心灵,这将是Joe一生的财富。我很感动于三女儿Beth 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她总是因为害羞而在角落安静的站着,她默默的付出温暖着她周围的人们,她的死让我感叹人世无常时间流逝剩下的是美好的过去与今天的碎片。当然,她自然活在大家的心中,她美好的品格也将活在我心中…

  《小妇人》读后感(五):生为女子

  作为一个二十五岁的人,偶然间遇到这本《小妇人》,刚开始阅读觉得不适合现在的自己,更适合十年前。不过经典和平庸之作的区别可能就是经典总是能轻易的抓住读者的心,而平庸之作却无法留住读者的目光。就这样,我无法抗拒的读到最后。

  四姐妹遇到的故事,是每个女孩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她们却愈发美丽是因为她们在不断的完善自己,努力去客服自己的缺点。这种努力不仅仅是像多读两本书,成绩更优异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一个艰难又充实的过程,在不断与自己的斗争中,孩子们勇敢坚毅、果断、自信,她们变成了更好的模样,得到了千金难换的快乐

  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却一次次扣人心弦。身为女子,无论最初你是怎样的,只要在爱的包围下,认清自己的缺点,并勇敢的去改正它,我们都可以变得更优秀,变成那些你曾经见到过的、希望成为的美好女子。

  这本书不仅仅在帮助女孩儿更好的成长,也在告诉母亲怎样引导孩子。奥尔科特在写这本书时可能完全没想到读者们这么喜爱,也许是因为她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加入小说中,才让故事如此饱满充实吧~小说真是源于生活才更真切,高于生活才更美好

  《小妇人》读后感(六):只能说……

  熙&小妇人

  浮光掠影里,不记得在哪本书的角落里,小妇人三个字就这样了跃入了我的视野 …… 点点好奇,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个温馨 充满趣味的故事。

  因缘际会,读到某本好书,总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读书也是讲求缘分的。

  第一次捧起小妇人,是在学校破破烂烂的一个小书店,偶然的几页,就觉生趣动人,只是可惜的很,当时被人借走,只能作罢。此后,便是念念不忘……

  中山之行,无聊之极,想起这本小说来,总是慢悠悠的打发些时间。只是觉得在现在这种状态下看小妇人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更应该在少年时期读它,必定更有趣味启发的多,而现在更多的是为了那时的念想,了一段书缘。

  有点遗憾的是,是看的电子书,总归不是那种书香的味道,很难融入到那种情景里去。 一点一点,消磨,有时会失声大笑,有时会托腮沉思,有时会出神迷离…… 完完全全被带进了里面的世界,被作者幽默诙谐的言语深深的打动…… 四个个性迥异的小妇人,充满生趣活力的家庭生活,让人感觉是如此的温馨可爱。

  这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可是写小说的往往在会此,大家都会讲故事,只是看谁讲的更精彩了。小妇人就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四个个性迥异的小妇人成长历程,描述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生活,而这样作者却在这样的情景里,刻画出这样四个可爱的人儿,并挖掘出感恩,爱人,自我修行这样的教育充斥其中,并以自己幽默诙谐的风格,给大家呈现了这样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乐剧。

  回想起那时候的自己,不见得有如此的情趣生活,更没有这般的多姿多彩,不由得有些恼恨,为何没有早些读到它,或许,我的青少年,并非如此的黑暗,有它伴着,怎样的旅途都不会迷茫,寂寞……至少是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乐趣的。

  原来,许多时候做的许多事情,背负着我们沉甸甸的梦,都像是在完成小时候的一个梦想。一步一步,小小的心房不断的被填满,有人要进来,有人要出去,却不拥挤,不会被彼此刺痛着,原来,所有,所有,都是定局。。

  《小妇人》读后感(七):《小妇人》读后感一二三

  (一)

  《小妇人》的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借她的作品之口说出:“道德书是没有销路的”,这或许是对自身经历的慨叹,因为我们也会觉得,道德书常常是空白无力的说教,无趣无聊之极,不会引起人的阅读兴趣。然而《小妇人》正是一本家庭道德书,只是它一开始便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而且历久弥衰。作家本身对写作的困惑与坚持,在这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穿插其中的些许论述,正好揭示出了这本书得以成功的原因——除了好的写作技法,还有由情感凝聚成的本真的东西,“在写作时是用心在写作,没有想着名誉和金钱”。

  《小妇人》以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生活在美国小城镇的作家一家人为原型,通过对四姐妹日常生活及情感生活的细腻生动的描绘,塑造了梅格、乔、艾米和贝思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幅充满温馨,令人回味的家庭生活画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极具教育意义。透过作者优美流畅的笔触,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错落有致,细节描写真实感人,读后更有让人“余音绕梁,不觉三日”之感。

  梅格是马奇家四个姑娘中年龄最大的,温柔漂亮,高贵但虚荣,常会为自身的穷困而叹息,可是最后却不计贫富,与劳伦斯家并不富有的家庭教师布鲁克相爱,为他们这份纯洁的爱情选择了平凡的生活。

  乔脾气暴躁,不修边幅,性格像个男孩子,敢作敢为,崇尚自由,富有创造力,喜欢读书,爱好写作,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常为家人考虑,就连邻居家的男孩劳里向她求爱,她却为自己姐妹的幸福考虑放弃了劳里的追求。心灰意冷的乔去了纽约,最终认识了他的真命天子巴尔教授。乔追求自由,不媚世俗,有她的独特个性,是理想主义者的化身。

  贝思是个腼腆乖巧,喜爱音乐喜爱钢琴的小姑娘,后来因为照料赫梅尔家生病的孩子被传染上了猩红热,病愈后身体一直衰弱,数年后不幸去世了。

  艾美是最小的孩子,喜爱绘画及其他艺术,骄傲任性;长大后逐渐改变了自私骄傲的坏性子,变得优雅美丽伶俐,让人喜爱。她一心想嫁个有钱人,以让自己和家人都摆脱贫困。艾美最后与劳里相爱并且结婚,逐渐改变了对爱情和金钱的看法。艾美表现得美丽高贵迷人,努力迎合世俗的要求,以求生活得更顺心,她的角色是世俗的。

  马奇太太是四个姑娘的母亲,她以自己的爱与人格影响了四个多才多艺、自立自强的女儿,使得她们对爱高度忠诚、对一切充满了希望;马奇家的邻居男孩劳里,高大英俊,绅士迷人,有殷实的家底和好的学历,是一般通俗小说中必定会出现的角色;马奇姑妈很富有,是个偏执、严厉、啰嗦、枯燥乏味的老太婆,虽然表现如此,她心底里还是爱着她的四个侄女,爱着马奇一家人……

  小说是以这些平凡但真切的人物及其故事凝聚而成的,故事胜在真实。没有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英雄,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没有刀光剑影、血海深仇、让人窒息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再平凡没有的生活琐事,通过这些告诉人们要努力,要真诚,要勇敢,要担当,要去爱,这也印证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那句话:“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二)

  世人读小说,都喜欢以一种批判家的姿态来评论书中的人与事,好像书中人物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是真切存在的,不去想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实质是作者的构念,即使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就像很多人读《红楼梦》,很典型的是,对黛玉宝钗谁更好、谁该与宝玉在一起的争论。黛玉迷爱黛玉的与世无争、纯洁无暇,敢与封建礼教作斗争,厌恶宝钗的世故圆滑;而宝钗迷爱宝钗的理性成熟,认为她的世故都是对现实的妥协,嫌弃黛玉的娇气无为。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这两人争的争议,也无非是读者本身经历、价值观、人生观的争论。网上也有对乔和艾美的争论,以及谁才该和劳里在一起,觉得这与黛玉宝钗之争非常相似。有人喜欢乔,喜欢她的自由直率的个性,有人喜欢艾美,喜欢她处理生活的手段可以游刃有余;乔是理想化的,艾美是社会化的。理想主义的人会喜欢黛玉、喜欢乔,因为人的的性情中总有不安分不愿受束缚的因子,而林黛玉、乔这样的人物是敢于不守规矩礼法的,做了许多世人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宝钗、艾美这样的人物为世俗所调教,就像世人中规中矩的样子,因为这样才能生活得不麻烦,但他们却厌恶这样的自己。

  (三)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小妇人》是一本和谐有爱的家庭道德书,马奇一家人是那样用心经营家庭,经营人生,尽管过程中有诸多磨难,最后却是等到了“丰收季节”,一家人其乐融融,各得其所。是大团圆结局,有人揶揄评论过,这是“伪大团圆结局”,这句评论深得我心。其实小说结局无论是悲是喜,都会遭人诟病,这里就不再谈论了。我们要看到的是,《小妇人》不是本让人荡气回肠虐人心肺的小说,这个故事胜在它的真实、它的平易近人,很适合现在是“小妇人”或者以后要成为“小妇人”的女孩子品读。对于家庭、爱情、婚姻、人际交往,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书中获得启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