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10篇

2018-02-07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10篇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一本由[奥]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1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一):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好诗都是内心深处声音

  有的书,读了,会让人热泪盈眶。因为,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从我自己心里流出来的。里尔克在一百多年前写给一个年轻诗人的这十封信,在我读来,就像是写给我自己的。他那么亲切地谈诗歌写作,谈爱情与感官,谈生活的艰难与寂寞,这些最困索年轻人内心深处的话题。读着读着,我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以遇到这么好的导师朋友,却让我在一本书里遇着了。

  曾和一个朋友谈到读书,我们都同意,读书是要找和自己心灵磁场相近、频率相符的书来读,这是每个读者最大的快乐需求。然而,就像找一个可以称作是灵魂伴侣的男女朋友一样,找到一本“完美”契合自己心灵共振的书,也是十分难的。我们往往是在书海里漫无目的地游荡,一点一点拣拾、搜集、积累自己灵魂的碎片。然而正如每个读者的灵魂本身都是独特的,每本书背后的作者也有各自的癖好、兴趣关注点、好恶,自然写出的书也是有个人独特性的。所以找一本与自己完美共振的书太难了。然而我必须说,当我读到里尔克的这本书时,简直就像在茫茫大海漂流中找到了一个天堂小岛一般,感受到了心灵深处强烈共鸣随之而来喜悦。抛开里尔克作为诗人特有的优美细腻文字风格不说,让人感动的是,他关切、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角度,以及诚挚、回归心灵深处高处的思索。我个人尤其喜欢和受用他谈论诗歌写作的部分

  里尔克和青年诗人谈写作,他说道,“请你走进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得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他上来没有先讲写诗的技巧,而是追问年轻诗人内心对诗歌是否抱有原始激情与冲动。这是让我很有共鸣的一点。看到很多作家都谈到一个观点,他们都是被写作本身所召唤的。他们不得不写,写作就和呼吸心跳血液流动一样自然而必须。一旦确定了内心深处对写作无法放弃的热爱后,里尔克建议,“向内看”,不要向外看,真正的诗歌都是由内心深处所产生的。如果你写的是心底流出的声音,如果这样写是对你而言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你也就不会在意别人如何评价你的作品了。他说道,“一件艺术品是好的,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在它这样的根源里就含有对它的评判:别无他途。”诗歌,和诸多文学、艺术作品一样,往往受各类评论批评洗礼。然而我和里尔克观点一致,必要的,就是好的。艺术创作本身就可以justify它的合理性。诗歌说到底是主观的,根植于情感体验的,所以如果你写出了无可避免的内心必须发出的声音,那就是好的。正如同贝多芬在对命运悲伤与反抗中写下悲怆奏鸣曲,莫扎特在垂死之际写下安魂曲,梵高在生命即将燃烧殆尽疯狂地画下心中的风景,真正打动人心东西,必然是自然而然、不可阻止、不吐不快的心灵的声音,也就是必要的。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语言,所以如果我们写出了真正的情,打动了自己,才可能打动别人。文学评论巨擘Harold Bloom对什么是好诗曾提出一个观点,和里尔克在此所说的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好诗的语言是inevitable(无可避免)的。勿论批评家们说什么,诗人心底必须说出的话被说出了,那就好了。写诗的人,都要有这种大无畏的对自我的肯定,对自己内心的专注与发掘。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写出的诗不被大众所高看,那也没有关系,因为诗人已经完成了自我的表达与释放,写作本身,就是足够的犒赏。然而我相信人类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具有最基本的最共通的感情。当我们安静下来,真正倾听自己内心最最深处的寂寥与激情,并把它们吟咏出来,那发出的声音,哪怕很微弱,也一定会传到等待耳朵里,与他们的心灵发出共鸣,于是一个人的感情与另一个人,越过时间,越过空间,在最深处交汇融合。正如此刻,寂静声中,我读里尔克。里尔克的语言如泉水流动流进我的心里,也像是从我自己内心流出来一样,你我不分。于是越过风,越过田野,越过时间的漫漫长河,我感受到了那种共振。

  最近读诗读的一点感触,那就是,往往好诗不是为了取悦谁的,但反而是这样的诗,最真,最美,最打动人。艾米丽迪金森是这样的。在幽居的乡村里,写下了几千首不为人知的诗,让我们在今天读到她那些只对自己说的话,都依然感动与共鸣。华莱士史蒂文斯也是这样的。他在保险工作之余,写下了那些最富想象力诗句。诗不是他谋生的手段,但是对于他是必要的生活的一部分。他在沉默的字句中确信,在远处不可见之处,有一群隐秘的听众,等待倾听他的心声,一如他们等待倾听自己的心声。

  华莱士史蒂文斯 《论现代诗歌》

  它必须登上那舞台

  并且,像一个贪心的演员缓慢

  沉吟地,念出台词,在耳轮中,

  在最精致的心之耳轮中,分毫不差

  重复它想听见的事物,那声音

  为一群隐身的观众所倾听,

  不是听剧,而是听自己,其表达

  如两个人的一份情感,如两份

  情感合二为一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二):带着这本书去旅行

  最近看[brothers & sisters],因为nora 开始写作,kevin挑了这本书要送给她。想不到chad也是读过的,而且当场背出了这段话,冯至是这样翻译的: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tephen Mitchell的英文翻译是这样的:

  It is also good to love: because love is difficult. For one human being to love another human being: that is perhaps the most difficult task that has been entrusted to us, the ultimate task, the final test and proof, the work for which all other work is merely preparation.以上就是chad所背内容

  我想到,如果要带某本书去一座孤岛,这本书可以考虑。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三):''谏青年人十思疏''

  对诗人冯至的印象还停留在<<我是一条小河>>。昨天看了魔都晨曦来临的副刊bookwarm推送,因其短小而下载了下来(新浪爱问有三联版本的pdf版本供下载)。

  这是学哲学中国诗人翻译地奥地利诗人作品,也是第一次看冯至的译作。里克尔在回信中诚恳地给予青年人指导,就''寂寞与写作''''艰难的生活''''爱''''性''等话题作出了见解

  是否写作是那个从你心底爬出来的声音,且非做不可,如果不能写作,你将会死去。而寂寞又赋予我们思考和灵感。村上春树在这条路上走了三十多年,从鲜为人知家喻户晓

  ''生活是艰难的。''The Road Less Traveled的第一句便是此般见地。张冠仁的<<鳟鱼怀念北冰洋>>中''我也想潇洒地走到衣帽间拿走寄存的大衣,拍拍上面的浮灰.头也不回地走出这具灵魂剧场,从头再来一次.可是每当我往前迈出一步的时候,背后的足迹都被时间的海水吞没,当我被护士们从子宫里摘出来之后,生命就像一条越来越窄的路,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听见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与通途朝我砰的一声关上门.走的越远,背后关上的门越多. ''多数人都想只过十八岁以前的生活,十八岁以后就重生,这样就可以不用经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但快乐和痛苦,只有后者才能更多地给予我们生活的挑战,写作的灵感,以及更为深刻记忆

  关于''爱'',是个隽永的话题。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以此为文,佳片不断。生活的断片和感慨总能让我们对这个话题滔滔不绝,却又难以将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写得深入人心

  王小波也曾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一书中提过,''两个人的愛能有多深厚和堅韌,一定意義上要看两个人的性格趣味人格精神力量的內涵、寬度、高度等各個方面的吻合程度。純粹感官上的吸引,必定不能長久。''

  短短几十页,因行文深刻,却能读很久。似乎每一封信都将中西方一些共同的话题剖析地恰到好处。书中难免有翻译腔出现,当然,我这是鸡蛋里挑骨头,这是一本可以供走在写作路上的人慰籍的良药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四):牛嚼牡丹之后的一点遐想。

  本是认定为一件可有可无的课后任务,我也是抱着无所谓态度想着勉强在手机浏览便过去。两个星期转眼消逝,书是没看多少,加之是在吵闹环境下的网络阅读浮光掠影的,印象也没有多少。

  真正静下心细细地品是在借了书之后的,同学的,书早已陈旧不堪,所幸的是没有影响到阅读。书的引言是卡卜斯,也即是标题的青年诗人所写。为了理解里尔克所创造的世界,为了今天和明天许多生长者与完成者,他决定将这十封信公之于世。正如他所说,“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字里行间洋溢着里尔克对世事睿智,对创作的执着,对青年的谦逊与循循教导,我完全沉醉于此,爱不释手,翻了两三次,获益匪浅。十封信,字字珠玑。无怪乎,有人曾言,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

  他讲到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推而广之,如何成为一个艺术者。

  他讲到了创作。如果没有坚定信念,没有“我必须写”否则会死去的,那么创作这仅仅是一条死路,你最终,无论自觉或不自觉,都会放弃。相反,即使你放弃了写诗,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徒然的思考是无谓的,不如寻求另一条道路走向幸福。真正的创作是走向内心,而不是仅仅为了得到外部的肯定。创作者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与外界不过以一锁链相连,一头是尘世熙熙攘攘喧嚣孤寂,一头是关在阴深黑屋里各自的孤寂。生活可以平淡,但素材不一定出自于惊天动地英雄创世者,童年新生的小宝宝、分娩时的母亲老人回忆皆可入书。而创作的热情,是来源于爱。

  他讲到了爱。人生悲哀的,不外乎“苦难没有认清,爱也没有学成”。创作者必须爱外面的世界,爱大自然的一花一草,更要爱人世,路上的乞丐医院里即将逝去的魂灵……爱是一切创作的源泉,无论严肃,抑或轻松的作品。没有爱的作品是不足以长流青古的。更重要的,爱不会局限于创作。爱是人类承受寂寞,忍耐苦难,委身艰难,翻山越岭风雨兼程所要到达的终极点,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做准备。爱人是一件艰难的事,千百年的历史原因男女处在不平衡的天平上,他们作为对立面去敌对式地寻找,而彼此是兄妹或者邻居一般自然,共同从人的立场上。狭义的男女之间的爱,以人的身份平等地爱着对方,而不局限于倾心献身,而并不在于二者肉体上的结合,只为了能在灵魂漂泊的途中寻一位伴侣相濡以沫。而学习爱这个过程是寂寞漫长的,我们完成自己的一个世界,是为了与另外一个世界,契合。

  他讲到了寂寞。卡卜斯因为其军官的职业身份在深山隐秘处接受训练,他为在此地所接受的巨大的寂寞所烦恼,他有意改变职业,并将此告知里尔克。然而这是每个人,处在每一个位置,都无法摆脱的,它如无孔不入空气,萦绕于路人,工作者,贫穷者,富豪小孩,老人……. 如果这种寂寞无法承受,那么诗人所要背负的孤寂将会制止你前进的脚步,那么生命长河中出现的寂寞将永远将你浸透。他说的“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我们必须委身于艰难却是一件永不会丢开我们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正中我心怀,这是我一直寻觅着寂寞的因由。其实许多大家能有所成就,无不是在寂寞中想着自己内心走去,期间不断地挖掘寂寞,一路上寂寞的罂粟发出的微弱的欢悦是他们的果实。

  他讲到了命运。“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人里走出来的,并不是从外边向着我们人走进。只是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他们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化危机有,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所以,无论如何,生活永远是合理的。我们生命中没有突如其来的苦难阻碍,有果必有因,无限的哀痛,偶尔油然而生的悲哀是为了调剂生命,命运特地为我们所铺垫的。常有痴迷于命运论的,面对成功路上出现的困难哀叹命运所致,一切都无法逃脱命运之神的掌控,实在是痴人诳语。

  他更讲到了理想,纯洁,性,如何去面对问题本身,如此种种使卡卜斯排除万难毅然决然走上了诗歌这广阔的天堂的路,我也有幸能拨开心中的迷雾,更加清晰,准确地朝着未来,出发。

  一如里尔克所说,“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更加自然,无需矫揉的坦然向前。大地,大地的歌声,正在为我们颂扬、庆祝。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五):里尔克的话

  看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面对给他写信的卡卜斯,认认真真的回答了他所提到的话,前前后后通信很久,这十封应该是里尔克从中的精选,回答的是这么诚恳,关于年青人特有的体验和面对的状况,都是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谈人生是一种奢侈,谁能穷尽其中的意义,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现在有一个词叫“青年导师”,不过从没有“救世主”,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独立思考,阅历带来的逐渐明晰,这样才可以。不过我认为里尔克已经很好的解答了年青人的问题,向他交流、探寻的是一个青年诗人,我们即便与诗不沾边,但只要是想认真生活、对内心有思索的人,都可以在这里获得共鸣,尽管他写得这么短,但透彻。

  看过里尔克的长诗《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零星的看过一点点短诗和散文,不过很多不明白,因为我已经太老了,并且还是个文盲。冯至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里尔克)告诉我们,人到世界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的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人每每为了无所谓的喧嚣,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生物)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远往下滑下去。这样,自然无所谓艰难,也无所谓孤单,只是隐瞒和欺骗。"这里就可以看出里尔克书中的主题,孤独、爱、心灵、艰难、人生体验等,我觉得年青人或多或少的会遇到压力、困惑,怎么排除,自己总会解决的,以后的生活就会从这里开始。

  里尔克的看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诚恳的回到自己的内心,顺应心里的自然,回到细微的感受和生活中来,但是怎么做到这些呢?从新思考,爱、孤独、寂寞这些总是相伴随。具体就是真正的对日常生活的尊重和去用心的去看事物,前面看于坚的书,也能体会到同样的意思。怎么去思考生活,读书是一件好事,“我们只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生活的信仰更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

  里尔克在信里的话娓娓道来,读起来很亲切,就像在耳边说。一些很喜欢,就想抄一些,但是看起来就会显得有些凌乱。

  “你要想念你自己和你的感觉;万一你错误了,你内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长会慢慢地随时使你认识你的错误,把你引到另外一条路上。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这才是艺术地生活,无论是理解或是创造,都一样。”

  “像是蜜蜂酿蜜那样,我们从万物中采撷最甜美的资料来建造我们的神。我们甚至以渺小,没有光彩的事物开始,我们以工作,继之以休息,以一种沉默,或是以一种微小的寂寞的欢悦,以我们没有朋友、没有同伴单独所做的一切来建造他,他,我们并不能看到,正如我们祖先不能看见我们一样。可是那些久已逝去的人们,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生命里,作为我们的禀赋,作为我们命运的负担,作为循环着的血液,作为从时间的深处升发出来的姿态。”

  “我们怎么能忘却那各族原始时期都有的神话呢?恶龙在紧急的瞬间变成公主的那段神话;也许我们生活中一切的恶龙都是公主,她们只是在等待着,美丽而勇敢地看一看我们。也许一切恐怖的事物在最深处是无助的,向我们要求救助。”

  “在寂寞中你不要旁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内有一些愿望要从这寂寞里脱身。——也正是这个愿望,如果你平静地、卓越地,像一件工具似地去运用它,它就会帮助你把你的寂寞扩展到广远的地方。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我们必须委身于艰难却是一件永不会丢开我们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有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可是学习的时期永远是一个长久的专心致志的时期,爱就长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强而深入的孤独生活,是为了爱着的人。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至于倾心、献身,以及一切的结合,还不是他们的事,那是最后的终点,也许是人的生活现在还几乎不能达到的境地。”

  “大半两性间的关系比人们平素所想的更密切,也许这世界伟大的革新就在于这一点:男人同女人从一切错误的感觉与嫌忌里解放出来,不作为对立面互相寻找,而彼此是兄妹或邻居一般,共同以‘人’的立场去工作,以便简捷地、严肃地忍耐地负担那放在他们肩上的艰难的‘性’。”

  “学你以为值得学的事物,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爱它们。这种爱将为你得到千千万万的回报,并且,无论你的生活取怎样的途径,——我确信它将穿过你的成长的丝纶,在你一切经验、失望与欢悦的线索中成为最重要的一条。”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quot;要好好对待那些落在后边的人们,在他们面前你要镇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怀疑苦恼他们,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欢跃惊吓他们,这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同他们寻找出一种简单而诚挚的谐和,这种谐和,任凭你自己将来怎么转变,都无须更改;要爱惜他们那种生疏方式的生活,要谅解那些进入老境的人们;他们对于你所信任的孤独是畏惧的。要避免去给那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常演出的戏剧增加材料;这要费去许多子女的力,销蚀许多父母的爱,纵使他们的爱不了解我们;究竟是在爱着、温暖着我们。不要向他们问计,也不要计较了解;但要相信那种为你保存下来像是一份遗产似的爱,你要信任在这爱中自有力量存在,自有一种幸福,无须脱离这个幸福才能扩大你的世界。"

  “将来会渐渐认清,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人’里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着我们‘人’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他们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化为己有,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甚至如此生疏,他们在仓皇恐惧之际,以为命运一定是正在这时走进他们的生命,因为他们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类似的事物。正如对于太阳的运转曾经有过长期的蒙惑那样,现在人们对于未来的运转,也还在同样地自欺自蔽。其实‘未来’站得很稳,但是我们动转在这无穷无尽的空间。”

  “对于自己不要过甚地观察。不要从对你发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结论,让它们单纯地自生自长吧。不然你就很容易用种种(所谓道德的)谴责回顾你的过去,这些过去自然和你现在遇到的一切很有关系。”

  “我们要在那些为我们工作、时时置我们与伟大而自然的事物面前的情况中生活,这是必要的一切。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怎样生活,都能不知不觉地为它准备;每个真实的生活都比那些虚假的、以艺术为号召的职业跟艺术更为接近,它们炫耀一种近似的艺术,实际上却否定了、损伤了艺术的存在……”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六):我的頭上沒有屋頂 雨落進我的眼睛里

  這是我看的里爾克的第一本書,也就是說這一本之後會有第二本以及第三本。

  沒有人寫孤獨寫的比里爾克更加入木三分。也沒有人像他這樣用心的熱愛孤單與艱難。

  他教我們用最深的虔誠和包容去接納那些孤獨與艱難,去體會他們而不是排斥。

  他教我們去愛這些問題的本身,像是愛一間封閉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別的文字寫成的書。要讓他們自然地流入真正的自己里,讓他們成為我們的血液,目光和姿態,感受到那些從我們自身升出的而不是外界向我們壓來的命運。

  他教我們真實的生活,不要不負責任地把寂寞湮滅在人群中,不拿它去換那些假言的歡笑和虛無的社交。

  他教我們像一顆樹那樣生長、忍耐,默默的等待夏天的到來。以深深的謙虛和忍耐去期待一個新的豁然貫通的時刻。

  他說社會的習俗是欺騙和隱瞞的工具,我們盡可以當它作避難所,但那卻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誰若是要真實的生活,就必須脫離考現成的習俗。

  “不能計算時間。年歲都無效,就是十年有時也等於虛無。藝術家是:不算不數,像樹木似的成熟。不勉強擠它的汁液,滿懷信心地立在暴風雨中,也不擔心後邊沒有夏天到來,夏天終歸會來的,但它只向忍耐著的人們走來;他們在這裡,好像永恆總在他們面前,無憂無慮的寂靜而廣大。”

  “人來到世上,是艱難而孤單。一個個的人在世上好似園裡那些並排的樹,枝枝葉葉或許有些呼應吧,但是它們的根,它們盤結在地下攝取營養的根卻各不相干,又沉靜,又孤單。人每每爲了無謂的喧囂,忘卻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對於草木鳥獸的觀察中體驗一些生之意義,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遠往下滑過去。這樣自然無所謂艱難,也無所謂孤單,只是隱瞞和欺騙。”

  那麼人生的真實不過是孤單與艱難嗎,還是叔本華說的難受。倘若你沒有一棵樹的隱忍,倘若你不能勇敢的走出習俗的庇護,不能真心的愛這真實,或許還不如便整個的從這生命的表面劃過。

  譯

  一向對翻譯的水平極不敏銳,被別人罵得洶湧的譯本我也常常相安無事的看完,這或許是鈍感力所致,倒幫我省卻了許多麻煩。

  只是讀這本書時,我第一次體察到翻譯的妙筆,親切自然,雋永而悠遠,有一折一折的含蓄的韻味。當即去查譯者馮至,果然不是現代作家了。讀的時候只是覺得這是一本有著自己節奏的書,像浪一樣,一潮一落不疾不徐。或者他更應該是一種生命的形式,像一頭溫柔沉睡的小獸,呼吸均勻而綿長。你不能強求,只能順應。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七):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建议我在公众号推送诗歌,类似著名的“为你读诗”那种,她本身是诗歌爱好者,每天睡前都会听一首诗,还说如果我推送诗歌一定会帮我转发。当时我犹豫了一下,不是不喜欢诗歌,而是考虑到爱好诗歌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跟别人分享很难产生共鸣(也没有必要产生共鸣),所以最后还是没有作这个尝试,也许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以后,我会考虑做个专栏。

  关于诗歌越来越小众化的问题,让我想到了最近某期《锵锵三人行》,窦文涛问欧阳江河:“你现在回顾这二十多年,从当年诗歌在八十年代那么火,到今天这种诗人圈里有没有失落感?”欧阳老师的回答特别精辟:“我觉得恰好是回归正常,诗人不应该那么火,诗歌是一个少数人的,它使的是少数人的语言,比较复杂的语言。它应该坚持不要具有那种被大众宠或者被大众消费,它不应该有这样一种性质。八十年代我觉得那个时候没有娱乐,所以这个诗歌占据那个地位、那个位置,那个被关注的位置我觉得反而不是很正常,我觉得现在回归正常。”(视频链接:http://v.ifeng.com/history/wenhuashidian/share/201704/01f451ce-528e-481c-a10f-5d84de0ed8f9.shtml)

  其实我也勉强算是一个诗歌爱好者,有空会在微博上抄诗,也做了一期诗集书单的推送(链接:http://mp.weixin.qq.com/s/xssetIVyMBfNSevboRNkgw),里面的大部分诗集我都有收藏,偶尔会拿出来翻翻。对于诗歌,我一直是持仰望的姿态,因为不管是中文诗歌还是外国翻译诗歌,不管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它们都是人类情感的最简洁最优美的表达,是所有文字工作者都应该研究与学习的体裁。除了诗集,有关诗歌的评论与鉴赏类的文章我也会看,比如前段时间看的博尔赫斯那本《诗艺》就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今天看的是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

  这本书辑录了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现部分摘录如下:

  第一封信

  请你走进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

  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

  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大难,是不是“必须”创造。

  我觉得一切都本其自然,归结我也只是这样劝你,静静地严肃地从你的发展中成长起来;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面等待回答更严重地伤害你的发展了。

  第三封信

  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

  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到来。夏天终归是回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

  第四封信

  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种用别的文字写成的书。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

  身体的快感是一种感官的体验,与净洁的观赏或是一个甜美的果实放在我们舌上的净洁的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我们所应得的丰富而无穷的经验,是一种对于世界的领悟,是一切领悟的丰富与光华。

  人要更谦虚地去接受,更严肃地负担这充满大地一直到极小的物体的神秘,并且去承受和感觉。

  第六封信

  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使神的生成比起大地至于春天更为艰难。

  第七封信

  只要是艰难的事,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他工作。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 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是为此而做的准备。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可是学习的时期永远是一个长久的专心致志的时期,爱就长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强而深入的孤独生活,是为了爱着的人。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那该是怎样的一个结合呢,如果是一种不明了,无所成就、不关重要的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

  两个寂寞相爱护,相区分,相敬重。

  第八封信

  对自己不要过甚地观察。

  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第九封信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以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译者序

  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他们的根,它们盘结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

  其实作为一个诗人来说,里尔克既可以给人的灵魂赋予孤独,也可以给所有孤独的万物赋予灵魂。只要沉思,这就是可能的,所以他的诗首先做的就是给万物赋予灵魂,然后再给这些灵魂赋予孤独,呈现所有世界的本原,就像他在论罗丹的雕塑里那样做的。

  里尔克的诗都是在沉思中创作的,这些信也是无韵的诗,这些信中处处带着深思熟虑的痕迹,其中的孤独感总是要把读者拉进一种玄思的境地,在这个境地里,现实还原了它的本相,那就是扭曲;生活展现了它的本性,那就是合理;命运显示了他的本面,那就是庄严。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八):由内心的寂寞到多姿

  整本书只有寥寥几万字,整本书只包含短短十封信,然而,它承载着五年间里尔克的内心转变,包含着他的心路历程,关于创作,关于磨难,关于寂寞,关于爱。青年人,曾面对一个个人生中必经的分叉口,在这里,得到了真挚的点拨与指引。

  十封信中,我们不仅看到青年诗人卡卜斯的转变,在创作上的日趋成熟与成功,其背后隐藏着的,也是最打动并激励人的,则是里尔克的坦诚相授与其自身的思想。一个晚上读完后,我发现我和青年卡卜斯有着相似的处境与感想,因此,我们受到了相似的启迪。

  从一九零三年的巴黎到最后一九零八年的巴黎,虽然还在那个地方,但已相距五年,里尔克与卡卜斯也从陌生的景仰与教导的关系走向了探讨人生探讨创作的亲密知己。从“尊敬的先生”到“亲爱的卡卜斯先生”,这十步的过渡包含着超越称呼改变的,真挚的循循善诱。

  最初,谈论的是写作。“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言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达到过的空间。”有时候人总是想把所看见的事物,所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然而,在头脑中清晰的纹路落在纸上时,确实那么模糊不清,难以表达。我曾感觉自己的头脑中有许多东西,被各种想法充斥着,可当人问起,你到底在想什么,却只能摇摇头苦笑。曾以为这是一种浑沌,现在突然明白,这恰恰是接近文学的临界点。如果跨过了这一点,将感触于心中融化,静静地思考,浑沌便可慢慢变得清晰;如果跨不过去,则会踌躇许久。作为写作的人,特点是最重要的,如同里尔克最初对卡卜斯说,“你的诗没有自己的特点”。华丽的词藻或是简洁的文风是可参照但不可照搬的,邯郸学步最终只会落得惨败,没有人会毫无特色,没有人不会没有与生俱来的文风,它的消失是因为在学写作的过程中模仿过多,放弃过多而逐步消亡的。不要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文风,我有什么特点。就这样写,尽自己的努力去创作,去思考,好的作品就摆在眼前了。 “如果它真是天生就属于你,它就会强固成为一个严正的工具,而列入你创作艺术的一些方法的行列中。”

  “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从记录一个微笑到记录一个国家的微笑,写东西不仅要汲取,还要自己付出,切切实实地去感受。书本上,只是一个别人所描述的世界,而世界真正是什么样的,是要用笔杆子慢慢爬出来的。不由地愈加佩服马塞尔,在闭门十五年的时间里创作出《追忆似水年华》,仅仅是回忆“所遗失的事物”,仅仅是回忆曾见,曾体验,曾爱的事物,便能写出二百四十万字的巨著,所需的除了天赋和毅力,还有永不停歇的努力。这似乎印证着了里尔克所说“对于创作者没有贫乏”。

  在人个性慢慢固定的过程中,内心是最重要的。里尔克在心中不断地重复一个劝告:走向内心。写作的根本是要由外走向内的,接受了外面的花花草草,而回归到内心,其所思所想才能汇成文字。

  从第三封信开始,他们逐渐离开写作本身,而去探讨写作周边的事物。譬如他人的见解,自己的见解。我从小很喜欢读每本书的序言,似乎从中可以的到更多,更细致的东西,往往因此而忽视了作品本身,而受序言的牵引,禁锢了自己想象与思考的空间。有时惧怕自己不能理解文章,而更倾向去看别人的评论。然而,错误并不可怕,不要总想会不会被认可,而是要用心去写,去想,终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你内在的生命自然的成长会慢慢地随时使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你引导另外的一条路上。”如我今天坐在这里,敲打这些文字,这些只是我对书的初步理解与感悟,也许他们很幼稚,也许他们有些是谬论,但我希望在几年后,重读这本书,重读这篇文字的时候,直到自己的所思所想,直到自己思想的成长。

  由里尔克每封信的开头便可看出,他对于环境是异常重视的,同时他对每封信的质量更加重视。这不仅仅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文学上坦诚的教导。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感悟,那种感觉就像在清泉鸟语旁,便会觉得周围的风都是甜的,而在嘈杂喧嚷的市区,便会觉得一切污浊不堪。环境中往往蕴含着“微小”的真谛,它们是“问题的本身”,里尔克逐渐由笔触上升到生活的实质,像是回到了写作的源泉处开始娓娓道来。

  此时,两人从单方面的教导开始慢慢交流。写到这里,觉得自己很需要有个人可以慢慢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地,有个老师可以耐心地,不急不躁地教导。没有批评,而是教,不会说“你不能这样写”,而是说“你应当这样写”。

  “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如果你的亲近都离远了,那么你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展得很广大。”在无限的帮助与关怀下,我看到的知识眼前,看到的只是我应该怎样,而当人慢慢走远,走在一个陌生无助的地方,忽然发现我知道了自己所需,也更加明确了周围的人需要什么,似乎更加理解他们了。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不需要接受,而是需要理解。理解他们的成因,理解他们的背景,也就理解了他们。

  后来,他们谈到了真切的困扰。譬如“爱”,譬如“困难”,譬如“寂寞”,譬如“忍耐”,譬如“生活”,譬如“情感”。“广大的内心是寂寞”,当承载过多的思想是,能引起共鸣的,能真正与你交流的知己也就越来越少,那时的寂寞则代表了人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我写文章,只是想写好,只是想在自身上写好,可以什么样的文章都写得出来,是写,而不是去写。在这个阶段,我发觉还有挚友在我身边,和我的内心还有着交集,我很感激。后来,他们谈到了困扰卡卜斯,同时也是困扰我的“职业”。有句话至今仍不理解,“若是真有些炫耀着一种更大的自由的职业,那就不会有职业在他自身内广远而宽阔,和那些从中组成真实生活的伟大事物相同了。”难道自由是无论如何不能融入到职业中么?当事业变成职业的时候,则意味着真实的生活需要舍弃自由?

  里尔克对卡卜斯逐渐地肯定,教导越来越少,而是走向了感悟的交换。在后几封信,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里尔克自己内心的所思,自己的转变,以及曾困扰自己的感受。他们从静静地思考到肯定地说应该怎样做,从谈创作到个人到生活到社会,从直接谈文学到间接,他们相通的内心世界逐步扩大,与别人,他们是寂寞的,与自己,他们又是多姿的。对于卡卜斯的那首《十四行诗》,里尔克肯定了他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很难得的事物——爱,爱是“第一次的深的寂寞,也是你为你生命所做的第一次的内心的工作。”

  从回信中可以读到,卡卜斯的信,卡卜斯的境遇,卡卜斯的所思所想。当他遇到了“悲哀”,里尔克,我想这是他三十多年思想的最深沉淀,说道,“如果我们能比我们平素的知识所能达到的地方看的更远一点,稍微越过我们预感的前哨,那么也许我们将会以比担当我们的欢悦更大的信赖去担当我们的悲哀。”我们都预感其实并非想象,而是建立在所拥有知识上的推测,如同现在我会预感我在文学路上也许并没有成绩,因为现在差的很远,由此便很气馁,如果我能够看得远,如果我真的能够脚垫在石头上看得更远,则会有一种自信去消退那种悲哀。现在,道理是懂得的,却是不能消化的。

  “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人’里走出来的,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人’走进。”信又谈到了最初所说的“内”。在创作的路上,“内”往往比“外”更重要,选择什么样的路,如果看着外面则很容易被左右,顺着内心的理想,而不是外界造就的梦想,走出来的则是最真实的命运。人会恐惧失败,恐惧走错路,而这恐惧恰恰是自己造成的,相信内心是人生的最大动力与支柱,内心虽然会犯错误,但随着成长它会慢慢改正,外界有太多我们始料不及的,太多所能干扰的,眼睛望着世界,心却要永远属于自己。

  最后一封信,距离上一封已有四年时间了。这其中经历了什么,从短短几百字是看不出来的,而可以肯定地是,卡卜斯有了成绩,有了自己的风格,而他的这位在背后默默帮助他的老师,挚友,知己有了最大欣慰。同时,也给了最后的,真挚的所思所想。“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怎样生活,都能不知不觉地为它准备”。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艺术难免会令人觉得寂寞,然而艺术是永远让人感到新鲜的生活方式,它伴随我们成长,除非人抛弃艺术,否则,它会伴随我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应是篇糟糕的读书笔记,因为并不知道读书笔记要怎么写。执拗的我不明白为何要去知道它,我已将我的所思所想,认真地记录了下来,这已是很真实的感受,如果再去添加或是改变什么,如果再去美化什么,似乎是失去了读这本书的意义。很感谢买老师的推荐,我想这是在文学方面起步的人必读的一本书,然而不是靠出卖文字为生的人所需要的一本书。

  附:感谢冯老先生的译本,让我更深更好地体会里尔克,体会创作,体会艺术,体会人生。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九):想起还有人能互相通信的时候

  之前参加了一个晨读活动,读的是这本书的英文版。虽然晨读最后没有坚持下来:(,但是找了这本书的中文版看。是那种可以读很多遍的书。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我最喜欢的是第四封信的开头这段话。用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这一句。

十天前我又苦恼又疲倦地离开了巴黎,到了一处广大的北方的平原,它的旷远、寂静与天空本应使我恢复健康,但我却走入一个雨的季节,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是我就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先生。

  里尔克这十封信里写创作、感受生活、性、寂寞和爱,各个方面都有。虽然很短,只有十封信,但其实是很适合放在手边,时不时拿出来看的那类书。

  你可以看成是一个前辈的金句吧。但是我其实看完之后勾起了对通信的回忆。反正我中学的时候是有笔友的,那时候很迷恋写信,常常在作业本下面压着各种好看的信纸,上自习的时候,老师一走开就开始写信。包括之前跟前任也会隔几天就交换一封信。所以家里攒了很多信,但这些信我后来都不敢拿出来看,也根本不敢去找出来,就假装没有这件事情好了。

  写信跟聊天真的还是很不一样,聊天比较碎片,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但是写信是一个比较连贯的过程,需要安静和独处的时间才能好好写完一封长信,也会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在信里写出来的感情总是会比较深沉跟真挚一点。其实我有那么一点点可惜,觉得早就没有了可以互相通信的人,或者没有了那种心思。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十):"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读《给青年诗人的信》有感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一册薄薄的书简集,是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1875~1926)在其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名有志于诗歌创作的青年的十封书信的集合。里尔克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曾经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本小书的别致之处在于,它始终在以一位“资深文艺青年”的视角感知艺术,以一个”过来人“的态度谈及创作,通篇充溢着里氏对自然和艺术由衷的挚爱以及按压不住的创作冲动,读之颇令人忘俗,并在诗人华美的娓娓道来中逐渐了解:创作作为一项”寂寞“而“艰难”的“命运”,并非从外边向着我们‘人’走进”,而是从我们‘人’里出来,走向更广阔的人群中。。。

  学习创作,注定会是一个漫长而孤独的苦旅。你被宿命驱使,不在乎外部的报酬,你自成一统,“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你要学会汲取:“没有一种体验是过于渺小的,就是很小的事件的开展都象是一个大的命运”,“发展跟每一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慢慢的学会放下身段,亲近平凡和渺小,“寻找出一种简单而诚挚的谐和”,与不同达成和解。行走中你也会偶尔遭遇暗潮,“但不要让你被它支配,尤其是在创造力贫乏的时刻。”很多时候你会居于寂寞,坚持和忍耐吧,“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也不可急切地陷入爱,为了某人失去自我,“同时也失掉别人,并且失掉许多还要来到的别人,失掉许多广远与可能性。”创造者自身就得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内与外的联系中得到一切。“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的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这注定是一个长久的专心致志的时期。 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旅程中,你会遭遇悲哀、恐惧、死亡、挫败、怀疑。。。“我们必须尽量广阔地承受我们的生存:一切,甚至闻所未闻的事物,都可能在里边存在。”也许一切的的坎坷蹉跎在最深处都是无助的,在等待人的救赎。“对于自己也不要过甚地观察,不要从对你发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结论,让它们单纯地自生自长吧。”你会逐渐学会担当、信仰和信任,“让生活自然进展|”,笃信“凡是能够使你比你从前最美好的时刻还更丰富的,都是对的;各种提高都是好的。”你在行走中积淀、发酵和升华。最终发现“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在旅程中经历到什么,其实都是在不自觉地为它做着准备:“每个真实的生活都比那些虚假的、以艺术为号召的职业跟艺术更为接近。”

  任何时刻都请坚持忍耐地行进,不要为旅途的寂寞悲哀所累所困,去主动发现、主动生活,“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渐渐地,你会发现同周围的浮躁喧嚣相比,这些坚忍淡定的安静,同我们的生命本质更接近,我们的“未来”会慢慢地潜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来,行走的态度越沉静、越忍耐、越坦荡,这些新的东西就愈发清晰地融入灵魂、成为了自我的部分,成就了我们的命运,直至涌现于我们的笔端(“它从我们的生命里出来向着别人走进”)。。。

  书中的每一封信,都叙述一个与艺术创作有关的相对独立的主题,层层递进却又环环相扣,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循着创作者的心路历程,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幸福进而折服于创造性工作无与伦比的魅力,进而真正认同“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怎样生活,都能不知不觉地为它准备”。你身处何处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你拥有对艺术的热爱,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朝着至真至美至善的方向接近,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坚持挺住,就个体层面来看,你会领略大多数人穷一生之力也无法管窥的创造之乐,也就是拥有人本主义所定义的人生“巅峰体验”;就更高的层面来说,我们的创造也许是平凡的,但“只要将来继我们而来的人们或许会会感到一点小小的进步与减轻,这就够好了。”

  最后,我想用作者的一段话与一切热爱艺术、有志于创作的朋友共勉:“不算、不数;象树木似地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