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象与骑象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象与骑象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8 20:11: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象与骑象人》经典读后感10篇

  《象与骑象人》是一本由[美]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一):现代的理智和远古的情绪

  读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些有趣实验例子,中间比较有内容的就是自我,本我,超我的解释和延伸,虽然这个理论不是作者本人提出的,但是相较于本书的其他内容还是很有深度的。对象与骑象人的衍生含义就是:骑象人为可进化的理智,也可以说已经进化到现代,具有现代文化智商并能清晰了解自己目的和决断的人,而象犹如蛮荒时代的情绪,受着几千年来情感中枢的控制,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没法或是很难进化到和我们的理智一个层面的,所以这就造就了一定的冲突需要理智与情绪并驾齐驱才能携手共进。这个意思在《暗时间》中也有讲到,感觉关于神经系统发展这里并没有讲的很详细,这部分推荐看《暗时间》,比较浅显易懂。

  然后就是宗教科学之类的,群体社会,整本书最初的中心观点还是围绕象与骑象人,但是作者求多,把其他心理学主流的一些观点也加进去了,但是对那些观点阐述又不是很清楚,最后搞得主体都不够鲜明,不能引人思考共鸣。所以要看心理学的书还得看专业些的,弗洛伊德的还是经典些,这本就是个入门了。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二):获得幸福方法

  1.人的内心分为两半,一半是不受人掌控的感觉、情绪、直觉和本能,它们就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理性,仿佛象背上的骑象人。 2.当象与骑象人意见一致时,人做起事来是很顺利的。但是,如果大象与骑象人意见不一致,大象想往哪走就往哪儿走,骑象人奈何不得。 3.从远古到现在,为了避免死于意外,人类进化出了“遇到坏事感到痛苦”的能力,这样趋利避害,存活下来。但是有副作用,内心大象放大了负面情绪,人很容易不幸福。 4.人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是神经细胞的特性。这就决定生活质量的提升总有一天会“被适应”,停止产生幸福。 5.那去哪里寻找幸福呢?第一,良好人际关系。人的其实一种定义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二,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事业。自我实现是高级需求。 6.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更快乐,“进步的感觉”比“做成的成就”更爽。因为进步感能引发大脑分泌多巴胺,这是快乐激素。因此,一直在进步相当于持续不断的幸福。 7.还有一种方法获取幸福——敬畏神圣。把对神圣的敬畏当作一种自我提升。本质上还是利用了“感到进步”这条路。 8.这种对神圣的敬畏可以来源体验大自然高尚道德和加入利他主义团体。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三):《象与骑象人》:透视生活中心灵迷思

  卡尔维诺说,经典不是你正在读的这本书,而是你正在重读的这本书。

  《象与骑象人》,我正在重读。像第一遍一样,读得非常认真。我在公交车上读,在零碎的等待时段读,仿佛把它镶嵌在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是一本生活化的心理书, 传播的不是无法验证的心理学理论,而是沾染着人间烟火的实用观点;关注的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彼岸前世,而是实实在在的现世人生。

  跟随着乔纳森·海特的脚步,穿越生活中的一些迷思,我和我的人生,变得更加清晰。

  幸福和你,谁创造了谁?

  你幸福吗?

  很多人回答不幸福!

  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己不漂亮伴侣如意,住房不宽敞,工作挣钱少又不体面等等。很多人都陷于一个幸福迷思,认为金钱会创造幸福,美满婚姻会创造幸福,好工作会创造幸福……真的是这些外在的东西让你不幸福吗?如果一切皆如你所愿,它们会创造一个幸福的你吗?

  乔纳森·海特发现,幸福很多时候与外在无关,而与你有关。每个人都有自己专有的“幸福基准线”。这个基准线像一只操控幸福感的无形的手,无论你遭遇车祸全身瘫痪,还是买彩票中大奖,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幸福感受都会回归到基准线附近。“幸福基准线”很大程度上是受遗传基因决定。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幸福基准线”天生是 50分(假设满分为100分),外在一切哪怕都能如你所愿,你也没有那些生活平平、但天生基准线就是80分的人感觉幸福。

  我发现,我就是一个“幸福基准线”比较低的人,在整个青少年时期,心灵的天空整天阴云密布,极少有阳光灿烂的时候。长久忧郁心境,让我习惯并爱上了忧伤。 我甚至觉得,忧伤于我,像一款合身的衣裙,穿上它,会让我显得楚楚动人。其实,我们整个家族都是忧郁之人,似乎我的家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心花怒放,生活中也 几乎没有开怀大笑时刻女儿小时候活泼快乐,像一个家族的异类,可进入青春期之后,也变得有些忧思。比女儿大一岁的小侄子,自小就少有阳光之态,似乎他 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值得惊喜和尖叫的事情

  因为“幸福基准线”的存在,就形成了一个“幸福跑步机”效应。那些相信金 钱=幸福的人,在“幸福跑步机”上拼命奔跑,最终却发现自己的幸福感其实一直在原地踏步。此外,人的心理有还有一种“适应原则”:人对现况的判断,是以比 自己现已适应的更好或更坏为基准。一旦适应了自己的现状,一个穷光蛋和百万富翁的幸福指数也许差不了多少。

  这是不是说因为“幸福基准线”和“适应原则”,外在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变得更幸福了呢?不是的!“幸福基准线”并不是一个绝对值,更像一个平均数。基因只是设定了一个“幸福可能范围”,外在有些东西决定了你的幸福感处在这个范围的高点还是低点。

  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

  H=S+C+V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

  乔纳森·海特认为,有些外在因素真的会影响个人的幸福感,比如噪声、人际关系等。我的体验是,最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会让人更幸福。我从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毛坯房, 搬到一个几乎大一倍的刚装修好的房子,半年之后仍然有一种幸福感。一旦基本生活条件或基本需求满足之后,“适应原则”就会发挥作用。而V更多的是指精神层 面也即让自己有提升感的活动,比如冥想、灵修、运动学习等。

  乔纳森·海特的“幸福假设”带给我的最大启发还不是这些,而是:不是幸福创造了我们,而是我们创造了幸福。也就是说,不是拥有富裕生活、美满婚姻你才幸福,而是反过 来,因为你天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你才更可能拥有富裕生活和美满婚姻。由此,可以从另一个视角解读剩女:不是因为一个女孩被“剩下”才觉得不幸福,而是因 为她不是一个幸福的人才会被“剩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个俗语。苦难真的能带来成长吗?这是我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乔纳森·海特认为,悲剧发生的头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原有的生活轨道被彻底毁掉,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个“机会之窗”。这时,以前热衷的种种名利不再有吸引力,我们更 看重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家庭亲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抚慰。“逆境之所以是人类追求完善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为逆境迫使我们停下脚步,让我 们有机会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终点。”乔纳森·海特说。

  每个遭遇逆境的人都会迎来“机会之窗”,为什么有的人经历苦难之后,变得更加宽容温暖,活出不一样的自己?而有的人却被苦难击垮,长久陷入症状抑郁恐惧症)之中?还有的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改变之后,又重新回归到追逐名利之中?

  原来,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打断惯常的生活轨迹,而是你能不能“找到事件意义”,从而改变以后的生活方式。那些找到事件意义的人,有时会产生一种使命感,从而 投身于助人的事业之中。有些人虽然也产生大我之心,却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很快就被惯常的力量拉回原来的轨道,重新回归苦难之前的生活方式。那些心理承受能 力较低,没找到意义的人,不仅不能获得创伤后成长,还会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5年前,我被抛入人生断崖,发现自 己长久遵循的一些生活规则全部失去意义。我追求美好、遵守道德、待人良善,上天却还要让我遭遇如此灾难!我沉浮于悲伤之海,不可避免也产生愤怒。8个月 后,我开始书写,从记忆源头重走我的人生路,想弄明白: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在我的生命中发生?跟随着文字,我长久地跋涉于苦难的荒原。慢慢地,我人生中第一 次有了使命感:我要抚慰悲伤,抱慰痛苦,帮助那些与我有同样经历的人穿越自己的苦难之墙。

  苦难让我明白:脱掉世俗的外衣,每个人都是卑微的生命。面对灾难的飓风,每个人都轻如浮尘,根本无从掌控自己的人生。正如庄子所说,每个人都在上天的射程之内,之所以没被射中,只是一时幸运罢了。

  我不再问“为什么偏偏是我?”我相信,人与人之间,不是命不同,是使命不同。

  我遵从自己的使命,告别小我,组建团队,开始做助人的工作。有时候,那些名利之事、小我之争又会回来侵扰我。我问自己:你难道忘记苦难教给你的东西了吗?这个叩问,会让我重新进入我的新轨道。

  如果问:灾难前和灾难后,你愿意选择哪一种生活?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灾难后的生活。与5年前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如果没有灾难,我肯定不知道我还可以这样活。

  我的经历,也是乔纳森·海特所说的“创伤后成长”。他又提出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逆境会让人更坚强,但是否只限于某个人生阶段特别爱他这种“再深入追问一句”的做法。这个问题对 当前家庭教育中流行的“挫折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他得出的结论是:逆境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时出现,对当事人的益处最大。

  尽管灾难带给我很多成长,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的话,我宁愿做一个庸常的人也不要灾难发生。因为,对一个家族来说,付出代价太为惨重。所以,乔纳森·海特提出警语:要让逆境对人产生最大益处,那么逆境发生的时机一定要对(刚成年时),对象也要对(具备足够的社会及心理资源者,才有办法面对挑战,从中获益),程度要恰到好处(不能严重到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过?

  之前上心理课时,一位老师说人生最终的目的是“愉悦地活着”。但怎样才能愉悦地活着呢?

  乔纳森·海特给出的答案是:爱与工作。

  他认为,人要像植物那样活得生机勃勃,最重要的条件是爱,因为没有哪个人是孤岛。人是群居性超强的生物,没有朋友安全依恋,不可能快乐起来。第二个最重要的条件,则是拥有且追寻正确的目标,让自己体验到那种心流与投入的感觉。大部分人是从工作中检验到这种感觉的。

  当年,弗洛伊德被问到“一个正常的人该怎么做才能活得好”时,他给出的答案也是“爱与工作”。

  创伤之后,很多人寻找到的“事件的意义”就是爱。当被灾难剥掉世俗的外衣之后,一个人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命,这时最大的需求就是与人的联结。来自同类的温情和抚慰,可以让我们面对生命的脆弱与人生的无常。也因此,获得“创伤后成长”的人更有人性光辉,更具生命温度

  那种更多与人联结的工作,也更容易带来快乐和心理满足。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曾与同事说,心理治疗带给他如此多的收获,他愿意不拿一分钱做这份工作。他同事接着说,他甚至愿意倒找钱做这份工作。

  乔纳森·海特说,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繁茂一样,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过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穿越幸福及人生意义的迷思之后,人生的需求原本如此简单

  人生旅程过半,我也愿自己的生命如此简单。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四):【摘录】+【感想:2016年第一本五星好书】

  【今年第一本五星好书,有对“如果幸福”这种大问题抽丝剥茧的分析,也有对“如何更好地工作”这种小道理循循善诱的教导。书名“象与骑象人”这种心理意象的阐释,本身就很有新意也很有利于解读很多生活中的心态。内容真的很充实而广泛,且要言不烦。】

  “在人类这种超群居社会中,社交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容易成功重点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简言之,邓巴认为,人类之所以会进化出语言,是因为人要靠语言来说长道短。不管沟通方式有多原始消息灵通的人总是比消息不灵通的人有优势。”【流言蜚语在不知不觉间,建立了我们对周围每一个人的评价体系。和买东西一样,我们更关注差评。风评不好的人,一般我们都会本能的敬而远之。】

  “ 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大部分人都非常满足于外表建构的假象,乐于把假象当成真实,事物的表象比事物的真相更具影响力。”【事实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是事件的解读。】

  - 所有关系在一开始时,都处于非常微妙的阶段,付出过多(似乎给人一种不顾一切之感)或付出太少(你好像有点儿冷漠且拒人于千里之外),都会毁掉彼此的关系。健康的关系来自平衡的施与受,尤其是适当地互送礼物、互相帮忙、互相关心、互吐心声,都是培养彼此关系的重要技巧。【热情过了头,就成了骚扰。而给别人的回应太少,为人冷漠的名声就不胫而走了。】

  - 现在,他们已不受情绪干扰,那么他们是否会变得非常讲求逻辑,能看穿蒙蔽其他人的感情迷雾,走向完全理性之路?情况刚好相反,他们会发现自己连简单的决定或目标都没办法做出,整个生活分崩离析。当他们看着外在世界时,会心想:“我现在该干什么?”摆在他们眼前有好几十种选择,但他们的内心没有喜恶。因此,每项选择都必须用理性一一去分析对错,但是因为他们内心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也找不到选择的理由。而其他人面对这个世界时,充满各种情绪的大脑会立即、自动地评估种种可能性,做出最佳选择。只有在两三个选择都不错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用理性衡量不同选择的利弊得失。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理性只能进行很小范围、很少可能的分析,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依靠潜意识的个人好恶来判断。因而我们都是帮亲不帮理的。】

  - 人类的心理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人类的心理就是会主动去搜寻并回应威胁、侵犯及挫败,所以我们没办法强迫自己从好的角度看事情。正如富兰克林所言:“一点点病痛,我们就感觉得到,而健康得活蹦乱跳,我们却毫无知觉。”【长大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对痛苦敏感,对幸福麻木。】

  - 两人对某事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来编理由反驳对方。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比起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更有效也更重要。因而所有的销售和谈判高手都极其敏锐且擅长于人情。】

  - 单靠意志力,控制化系统是很难打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化系统跟一紧绷便疲惫不堪的肌肉一样,很快就疲软无力,举白旗投降。不过,自动化系统则是无须费力且全年无休地自动运转。【专注力既是可以锻炼的,也是必须要锻炼的。】

  - 幸福其实是来自对人生的投入,而不是与之脱离。【所以不劳而获真的不会多么快乐,时间久了很容易麻木,很容易沉溺于寻求刺激。】

  - 我们之所以说理,为的不是找出真理,而是想找到理由来支持我们直觉所认定的想法(即大象所认定的想法)。沮丧的人心里有三种认知,即“我这个人很糟糕”,“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我的未来毫无希望”。【每一次的沮丧都是自己把自己批评的太厉害。】

  - 我们之所以喜欢把丑闻当娱乐,是因为丑闻会让我们心生轻视别人之感,这种道德情绪也会让我们产生道德优越感。最棒的是,大家可以一起轻视别人。【所以电影院里灾难片都很卖座,一群人吃着爆米花地幸灾乐祸,不要太爽哦。】

  - 从长期来看,不管在哪种环境下,乐于与人合作但保持警戒不受骗,绝对都是最优策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古老智慧,已经被反复论证了。】

  - 人际往来原本就是大家互比手腕。我们一定得拿自己跟别人比,拿自己的所作所为跟别人的所作所为相比,还得编出对自己有利的说辞。(之所以会出现抑郁,就是因为自己编的这套说辞走了样,变成了贝克的三种错误认知[参见第 2 章]:我很烂,这个世界很可怕,我的未来一片黑暗。)我们在拿自己跟别人比时,要么就是膨胀自己的价值,要么就是贬低别人的价值。

  - 邪恶两个最大的成因是: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 但是如果你的自尊心过强,造成自己脱离现实或过度自恋,你就会很容易觉得受现实所迫。而当面对这些威胁时,特别是年轻人,往往会激烈抨击社会。- 理想主义之所以危险,是因为理想主义总是认为目的可以让手段合理化。如果你是为了善或上帝而战,那么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大家都不重视法律规定,但是重视形成所有法规之基础的道德原则。不过,一旦道德使命与法律相抵触,我们通常就会站在道德使命这一边。【过于在乎自尊,就会变得睚眦必报,草木皆兵,敏感于外界对自己的一言一语,稍有嫌隙便奋力反击,捍卫的动机却以互相伤害收场;执着己方的理想,很容易将别人否定成一种邪恶的存在,低劣的存在,必欲除之而后快,多少屠杀不是在一面高扬的道德旗帜下进行的。】

  - 佛教及斯多葛学派教诲我们:追求身外之物,或强求世事如己所愿,最后只是一场空。幸福只能内求诸心,断除对身外之物的执著,对一切采取接受的态度。

  - 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固然让人幸福,但这种幸福通常很短暂。- 换言之,追求目标时真正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因此,先为自己设定目标,每朝着目标前进一步,我们都会感觉到朝着目标前进的幸福与满足。成功来临的那一刹那,我们心里的感觉其实是像走完漫长的旅程卸下沉重背包时的那种如释重负之感,而不是欣喜若狂。人们总是朝着目标,全力以赴,以为自己达成目标时会欣喜异常。然而当成功降临时,我们其实只是感觉到一点点短暂的幸福感,这时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就是这样?于是我们会忍不住去贬低自己的成就,认为自己的努力根本是一场空。【过程比结果重要的书面解释】

  - 在真实的人生里,你可以拼命努力,累积大笔财富,拥有满园果树等,但是你最多也只能如此,因为你无法改变自己“平常的自然平静状态”,你积聚的财富只是让自己对金钱有更高的渴望,但你并不会比有钱之前还要幸福。因为不了解追求身外之物只是徒然,所以我们才会不停地追逐,努力让自己成为人生游戏中的赢家。我们一直想拥有比现在更多的东西,追呀,追呀,追个不停,就像一只在转轮上跑个不停的仓鼠。

  - 心流体验的关键在于,这是一个能让你全心投入的挑战,你也具备面对这项挑战的实力;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每进一步,你马上就得到回馈(进展原则),每一回合的交涉攻防,每唱对一个音,每画对一笔画,都会让你心中闪现一阵又一阵的积极感受。在“心流”的状态中,象与骑象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时,大部分都是象(自动化过程)处于主导,一路顺畅地向前奔跑,而骑象人(有意识的思想)则完全沉浸其中,搜寻问题与机会,协助象顺利运作。

  - 感官享乐的效益并不持久,感官享乐当下感觉很强烈,但是很快就会消退,而当事人事后则不会因而多长智慧或变得更强。更糟的是,感官享乐会引诱人沉溺其中,让人远离对自己更有益的活动。

  - 人的炫耀性消费与非炫耀性消费的心理是不同的。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别人看得到的,被我们拿来当做个人身份地位象征的消费品,这些商品就像一种武器竞赛,其价值并非来自其客观资产,而来自别人对该商品的评价。

  -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零和游戏:个人借由自己地位的提升来贬低别人。而且,我们很难说服一整群人或是属于该亚文化的人放下这种竞争心理,回归基本需求的消费行为。相反,非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其价值来自商品及活动本身,且多属私底下消费的行为,其消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展现身份地位。

  - 经验之所以比实物更能让人幸福,部分原因是经验带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活动能让我们与别人建立联结,物质却会加大我们与别人之间的距离。

  - 受“物竞天择”的影响,大象在人生游戏中本来就一心求胜,而其赢的策略有部分就是让别人印象深刻,心生艳羡,以达到鹤立鸡群的效果。因此,大象在意的是名,快不快乐不重要,大象行事的目标总是定在别人的目光上,一心只求好名。就算做别的事可以让自己更幸福,大象也还是会受进化本能的驱使而追求名声。

  - 因为选择越多,我们的期待就越高;同时,选项越多,我们越不可能挑到最好的选项。

  - 关系亲密的男女彼此间有许多利益是相互冲突的,因此进化理论不认为爱情关系是一种为了养育子女而形成的和谐伙伴关系,而是人类文化所具有的一种普世特质 —— 男女刻意去建立一种可以维持数年的(婚姻)关系,以期限制彼此的性行为,并将他们与孩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予以制度化。

  - 我相信世上有真爱,但它不是永远不熄的激情。真爱,是两人之间坚定共许的强烈友爱,辅以一些激情,这是一种能支撑起坚实婚姻的爱情。

  - 如果你正身陷激情之中,想讴歌胸中热情,那么你应该阅读诗歌。如果你的激情已归于平静,想一探爱情关系如何演变,那么你该读心理学。如果你刚结束一段爱情,想让自己相信,没有爱情自己反而可以过得更好,那么你应该去读哲学。

  - 虽然我希望生活在一个人人愿意行善的世界,但我却更愿意生活在一个至少有一个人特别爱我,而我也会以爱回报的世界。

  - “(一个人)所属的群体越脆弱,他对群体的依赖便越少,于是他最后会越来越依靠自己,眼中便只有根据自己利益所建立的行为准则,视其他为无物。”

  - 我们需要跟他人互动并紧密联结;我们不仅要能施,也要能受;我们需要一份归属感。追求极端个人自由相当危险,因为它鼓励人们离开家庭、工作、城市和婚姻去追求个人及事业上的成就,但也因此切断了最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关系。

  - 逆境不仅仅让我们知道谁是酒肉朋友,谁是可以患难与共的好友,还会强化人际关系,让人们打开心扉。我们会对自己关心的人表现出爱意,而在患难时关心我们的人,我们会对其心存爱心与感激。

  - 逆境之所以是人类追求完善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为逆境迫使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有机会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终点。

  - 心理健康快乐的人,其不同层次间的人生目标较为一致。也就是说,其高层次(长期)人生目标与低层次(近期)人生目标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促进其长期目标的达成。人在饱受创伤之后,原有的信仰价值体系会受到动摇,自身界定事物意义的能力也会被剥夺,但这样的过程会迫使人们努力振作起来,这时人们往往会借助上帝或其他更高的人生价值,以作为统整自己生命的力量。有些人会把握这种危机,让自己的人生重新散发出顺境时所不可能有的光彩。因此,当人们说他在面对逆境之后成长许多时,他们可能想说的是,其内在不同人格层次间已变得更连贯、更一致,他们的朋友不见得看得出这种改变,但当事人却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力量、成熟与智慧。

  - 孩子需要规范,才能学会自制,也必须经历无数的挫折才会领悟:要成功,就必须持续不懈地努力。孩子应该受到保护,而不是被溺爱。

  -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 知识可分两种:显性( explicit )知识及默会( tacit )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我们所知的、有意识说出口的、不受时空条件所限制的事实。不管我在何处,我都知道保加利亚的首都是索非亚。学校教的知识就是外显知识,骑象人会去搜集知识,然后整理归档,以备来日推理之用。不过,智慧来自默会知识。默会知识讲的是过程(强调“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获得这类知识不需要别人帮助,而是跟个人的价值观有关。默会知识存在于大象之中,它是大象自人生经验中日积月累磨炼出来的技巧。默会知识还会随时空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不管是想结束一段感情,给朋友意见,还是解决道德争议,都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做法。

  - 智慧是一种能让我们在两者间取得平衡的默会知识。第一,有智慧的人能在自己及他人的需要以及非当下人事物(之后可能因此受到负面影响的组织、环境或人)的需要之间找到平衡点。无知的人看事情非黑即白,他们有一种“坏人一定坏到底”的迷思,而且其受自身利益之影响非常明显。有智慧的人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事情,也能了解世事不是非黑即白,中间有深浅不一的灰色地带,所以他会选出一个长期而言对每个人最有利的计划。第二,有智慧的人能平衡地采用以下三种回应方式:自我调适(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塑造环境(改变环境),以及选择(选择新的环境)。第二种平衡基本上回应了祷文中的这句话:“主,求你赐给我心境坦然之恩,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勇敢去改变我能改变的,并赐给我智慧去分辨认清。”如果你听过这段祷文,那么你的骑象人知道该祷文的内容(外显知识),如果你在生活中实践祷文,那么你的大象也知道祷文的含义(默会知识),此时,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 古希腊人把道德焦点摆在个人人格上,所问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现代伦理学却把焦点摆在行为上,所问的问题则是“某项行为是对或错”。

  - 道德焦点从人格道德(characterethics)转向困境道德(quandaryethics),使得道德教育的重心也从原来的美德转向道德推论。如果道德涉及两难困境,我们的道德教育就会变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训练。我们必须教孩子如何思考道德问题,尤其要教孩子克服原有的自我,去考虑到其他人的需求。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道德教育开始把骑象人跟大象分开,只训练骑象人独自解决问题。标准的上课方式就是,先上几个小时的个案研究,接下来在教室里讨论种种道德困境,然后就播放影片(影片中的当事人遇到种种道德困境,之后做出正确抉择),如此,孩子便学会如何思考道德问题(而非何为道德)。之后,课程结束,骑象人趁着下课时间又跑回去坐在大象背上,一切照旧。教孩子理性思考,然后期待孩子表现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这就像去摇狗的尾巴好让狗高兴一样,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 一旦我们拿掉一个人的身份跟背景,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依据。一个漂浮于空中、没有性别、没有年龄、没有职业,也没有文化,单单只是一个空泛的“人”,你怎么讨论他应该具备什么美德?由于现代的伦理学忽略具象,使得我们的道德观越来越淡薄 —— 表面看似放诸四海皆准,实际什么也没有。麦金泰尔指出,美德必须以特定传统为基础才得以茁壮成长,但现代人已失去美德的语言,所以现代人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一致性与目的。

  - 社会学家涂尔干发现,脱离社会束缚与自杀行为两者互为关联,所以涂尔干想出一个用词 ——“ 失范”( anomie )。“失范”是指,一种没有明确规则、规范或价值标准的社会所呈现的状况。身处失范的社会中,人们可以为所欲为,但人们会因社会缺乏明确标准或权威社会组织来建立价值标准,反而难以找出自己想做之事。失范会让人产生无限空虚及焦虑等感觉,使社会出现更多没有道德及反社会的行为。

  - 人们本来就很容易因些微差异,将别人归类为对自己不友善者,所以在我们推崇多元化的同时,是不是也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区隔?相反,如果我们推崇人与人间的共同性,是否就可帮助大家团结一体,达成共识?

  - 在所有人类文化中,群体生活都有两个很清楚的维度:一个是以水平维度所表示的亲密或喜爱度,另一个则是以垂直维度所表示的阶级或社会地位。

  - 建立在亲密关系之上的爱会有一个特定对象,一旦这个对象不复存在,爱就会变成痛苦。

  - 当我们问“人生意义为何”时,我们并不预期能找到直接的答案(比如“42”这样的答案),而是希望得到一点儿启发,一些能让人发出惊叹的体验,突然之间,以前我们所不了解或认为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变得有道理起来(就好像正方形来到三维空间时一样)。

  - 对人而言,爱与工作就像阳光及水对植物那般重要。当弗洛伊德被问到“一个正常人应该怎么做才能活得好”时,他的回答是“爱与工作”,而他也因此得以流芳后世。……“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人就可以在这世上活得更精彩,我们要为自己所爱的人工作,也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 selfdirection)。从事低复杂度、高重复单调性工作的人,对工作产生的疏离感最高(会有无力感、不满足感,而且觉得自己跟工作是分离的)。工作内容较有变化、较具挑战性,且在工作中比较有回旋空间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则远高于前者。

  - 在最好的状况下,工作意味着联结、投入及承诺。正如诗人纪伯伦所言:“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托尔斯泰也曾用以下这段话回应:……爱及工作影响人类的幸福,只要我们能掌握爱及工作,我们就能充分展现自己,与别人联结起来,让自己超越原有水准。只有建立起正确的联结,人才可能幸福。所以,正如佛陀及爱比克泰德所言,幸福不只来自我们的内心,还受内在及外在因素相互结合的影响(正如我在第5章结尾所建议)。我个人认为,正确的幸福假设应该是,幸福之道在中庸。

  - 当人们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 我不觉得能找到特别激动人心的答案,但是如果我们能运用古老的智慧及现代科学,或许就能找到人生本身的目的。本书最后提出来的幸福假设是: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们能够直接找到、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的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繁茂一样,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过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只要你能与这几个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出来。你会意识到,你的人生是好的。

  一个没有自由派的社会,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严酷暴虐的社会,而一个没有保守派的社会,则会出现涂尔干所说的社会结构及束缚解体的乱象。人越自由,社会就越混乱。想寻找人生的智慧,就要从自己最想不到的地方开始——死对头的“内心”。自己阵营的想法,你已知之甚详,如果你能放下“对方是恶魔”这样的心理,你可能就会第一次发现对方的想法也有其可取之处。以中庸之道(平衡),找寻人生的智慧——不管是古与今,东方与西方,甚至保守与自由,中庸之道都可让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找到人生的满足、幸福及意义。人生不单单只是选定目的地,然后一直走过去——骑象人没有这么大的能耐。不过,只要善用人类的智慧及科学知识,我们就能驾驭大象,掌握自己的潜能与限度,拥有充满智慧的人生。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五):作为骑象人的我们该如何控制大象

  不清楚听了几遍得到推出的音频,在当成甲解说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决定了,嗯,这本书就是我一直要去找的书,本性是象,我认为的“我”仅仅是个骑象人,有时候,感觉我是自己的主宰,但实际上,我们仍旧还是一个早上几个闹钟叫不醒拖拖踏踏熬到最后临界时间才起床,在炎炎夏日路过奶茶店无视辛辛苦苦健身减脂的辛苦怒来一杯冰饮的受到本性控制的人而已。

  而这也是决定我深入这本书的原因,读完有收获吗?没,起码我还是路过奶茶店要来一杯(谁叫这几天高温又到了新高度),但也不能说没,简单的来说,驯服大象这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我们能做的,最好不要和他硬着来,强扭的瓜不甜,况且胳膊还拧不过大腿,明知斗不过事后还要为之前的行为找理由(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

  从小处入手,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像玩游戏一样分层次分级别的定制小目标,每当达到一个成就,就给予短期的精神或是物质的奖励,没错,我们的大象就是一个这么目光短浅的家伙,而我们这站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虽然站的高,看得远,但又有何用?

  大象要什么,骑象人要什么?两者如何协同努力为了同一目标,在两者存在冲突的时候,双方又是如何博弈的?这些都是从书名引申出来的问题,当然,书中也一一的进行讲解,当然 ,这本书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此,每个章节前言引用的古人智慧相当精彩,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之前很多的所谓的“古老智慧”并不是真谛,而且还让我们懂得,如何积极地、理性地去寻找幸福和生命的意义。这是书中的升华,也是千年来“圣问”——人生的意义,作者对此作出的解答。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六):幸福的比喻

  gt;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家找到幸福及意义。

  可是理解幸福已经是千古难题,教人获得幸福,又谈何容易?这本积极心理学的著作,挑战的正是这样一个难题。

  ## 象与骑象人

  千百年来,随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越来越多,却发现原来我们远没有想象中了解自己——身体和心灵到底是什么关系,生命和灵魂的秘密是什么,还有,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当人们遇到超出自己理解范围、无法解释的事物时,往往会有几种类型的做法:

  - 崇拜,服从

  - 逃避

  - 寻找一条通往理解的道路

  第三种做法其中的一条道路,便是比喻。我们借助熟悉的、具象的物体或描述,去理解陌生的事物。而这些比喻,往往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人类发明了语言,但却被语言所塑造。比如,对人的“心理”的划分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心灵和身体、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动化。恰恰是这种二元对立的语言,使得我们想理解自己,却障碍重重。

  象与骑象人的比喻,便是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认识人性的框架:人的心理就像一头野生的大象,它有着动物的习性。而理性就像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能进行自觉的、推理性的思考,但是无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

  这个比喻,重塑了我们和内在自我的关系。以往,我们总是过于看重骑象人的重要性。骑象人扮演的其实是顾问的角色,也是一位仆人,他不是国王、总裁,也不是能紧控缰绳的马夫。骑象人是有意识的、控制后的思考。大象则包含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我们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们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们根本斗不过它。

  ### 幸福的障碍

  大象和骑象人各自拥有聪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就可以一起去往幸福的国度,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

  - 幸福障碍1:无能的意志力

  - 幸福障碍2:心理干扰

  比如“墨菲原理”,不希望发生的状况总是会发生。因为一旦我们的头脑中出现有关坏状况的念头,自动化处理过程马上就被启动,开始搜寻任何跟这些状况有关的蛛丝马迹。自动化处理过程每天会产生好几千个想法及影像,这通常是通过随机联想形成的。那些一直缠绕在我们脑中的念头或影像,通常都是特别令人震惊、一直想压抑或否认的念头。我们之所以会压抑这些念头,并不是因为内心深处知道它们是真的,而是因为它们很恐怖或令人感到羞耻。一旦我们想压抑却又压抑不成,这些念头就会一直在脑中挥之不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内心有黑暗且邪恶的一面。

  - 幸福障碍3:冠冕堂皇的理由

  道德判断就跟审美判断一样。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时,通常马上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如果有人要我们解释为什么喜欢,我们就会乱编出一番说辞。其实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觉得这幅画很漂亮,但我们的诠释模块(骑象人)非常擅长编出各种解释,但却不知道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道德判断也一样。两人对某事意见相左时,其实是感觉在先,后来再来编理由反驳对方。就算你驳倒对方,难道对方就会改变心意,接受你的论调吗?当然不会,因为你驳倒的,并非对方真正的立场,他的立场是在他有了判断之后才临时编出来的。

  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用人话说,就是“爱指引方向”。

  ### 不幸福的原因

  - 不幸福的原因1:情感启动效应

  在大象所用的语言中,最重要的字眼就是“喜欢”或“不喜欢”,“接近”或“离开”。凡事趋利避害,在第一时间触发大象的生存本能,fight or flee,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二元选择的对立矛盾中,一步一步走向自己亲手设下的不幸福的圈套。

  - 不幸福的原因2:负面偏好

  “物种设计原理”1: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

  “物种设计原理”2:我们的行为受两个相反的动机系统控制:一个是趋近系统(approach system),这个系统会引发正面的情绪反应,让人想接近特定事物;另一个则是逃避系统(withdrawal system),这个系统会引发消极的情绪反应,让人想撤离或避开特定事物。这两个系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不断监控四周环境,而且这两个系统会在同一时间产生相反动机,但最后的平衡点则会决定你接下来的行为。

  逃避系统之所以反应如此迅速、强烈,原因之一就是对于所有进入脑中的信息,逃避系统第一个得到情报。所有来自眼睛及耳朵的神经冲动第一个抵达的部位是丘脑,丘脑是大脑的中央交换系统,神经冲动从丘脑传送到大脑皮层不同器官的处理区,然后信息再由这些处理区转接到额叶。杏仁核位于丘脑下方,上端插入流经丘脑的未处理信息流,专门处理以往跟危险有关的信息,直接联结脑干中启动“战斗逃跑反应”的部位。所以一旦杏仁核发现符合先前经历过的“恐惧”情况的信息(例如嘶嘶声),它就会命令身体启动红色警戒。杏仁核还向上连接额叶皮质,改变我们的思考。

  - 不幸福的原因3:强大的遗传基因

  个人平时心情愉悦的程度是指个人的“情感风格”(affective style),其中“情感”是指情绪所感觉到或体验到的。个人的情感风格是指个人的趋近系统及逃避系统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长期以来有关脑波的研究显示,大部分人的脑波有不对称的现象。额头左半脑脑波比较活跃者跟额头右半脑脑波比较活跃者相比,自认为心情比较愉快,也不会一天到晚受到害怕、焦虑、羞愧的困扰。后来的研究更发现,这种“皮质左撇子”更不会陷入沮丧情绪,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复原得比较快。

  ## 大象和骑象人,如何做朋友

  ### 改变情感风格

  说了这么多,大象和骑象人还能好好玩耍吗?

  想改变自己的情感风格,但单靠个人意志是办不到的,你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以下就是三种最有效的变身秘诀:冥想、认知疗法及百忧解。

  - 方法1:冥想

  冥想可以提高自尊心,让你更有同情心,更能信任别人,甚至还能提升记忆力。许多传统宗教都了解冥想的力量,对佛陀来说,心理依恋就像在赌轮盘一样,是别人在转轮盘操控这场赌局:越沉迷其中,就输得越惨。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离开赌桌,不去在乎人生起落。冥想似乎是驯服不安内心的不二法门。

  早在佛陀之前,冥想便已在印度广为流传,佛教将冥想引进主流的西方文化中。冥想可分成几种不同的方式,其共同点是: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冥想听起来很简单:坐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或一个字、一个影像上,将其他的文字、想法或影像排出脑外。冥想一开始非常困难,但这是在教导你心中的骑象人如何学会谦卑与耐心。冥想就是要改变自动化思考过程,驯服你心中的大象。一旦你解除心中的依恋,就表示你已驯服了你心中的大象。

  - 方法2:认知疗法

  沮丧的人心里有三种认知,即“我这个人很糟糕”,“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我的未来毫无希望”。比如,有个原本就沮丧忧郁的爸爸,有一回他在旁边看着他女儿的时候,女儿不小心跌倒撞到头,于是他马上这么怪罪自己:“我这个爸爸真糟糕”(“个性化”,指一种将外在事件的发生归咎于个人身上,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轻微的意外);“为什么我老是这么不小心,让孩子受伤”(“过度概括”,而且思考时常用二分法——总是/从不);“现在我女儿脑部受伤了”(“夸大”);“所有人一定恨死我了”(“主观推断”,或是没有证据便骤下结论)。

  20世纪60年代末期,精神科医生贝克根据既有文献及自己临床的经验发现,弗洛伊德式的疗法对那些饱受沮丧之苦的病人根本没什么效果。他越让这些病人自我批判、自我反省,这些病人的情形就越是每况愈下。贝克决定放弃当时盛行的弗洛伊德式疗法,而是去诘问病人为何会有如此不理性、自我贬抑的想法。结果,病人经此治疗后,情绪大为改善。他摸索沮丧忧郁者惯有的扭曲思考过程,借此训练病人找出、质疑自己思考的漏洞,从而创造出了认知疗法,该疗法是医治沮丧、焦虑等心理问题最有效的疗法之一。

  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就是训练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质疑原本自动化思考的过程,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几个星期后,病人的思考会越来越贴近真实,打破了思考扭曲的恶性循环,使病人的焦虑、沮丧跟着消融大半。只有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自动化的思考过程,才能在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情感风格。认知疗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教导骑象人如何训练大象,而不是直接跟大象说理,把大象打败。

  - 方法3:百忧解

  百忧解是我们一般所称的“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简称SSRI)类抗抑郁症的药物,亦称“5-羟色氨再吸收抑制剂”。百忧解先进入神经突触,但它是选择性地只影响使用血清素作为神经传导的突触。一旦进入这类神经突触,百忧解就会抑制再吸收的过程。在正常过程中,刚刚释放出血清素到神经突触的神经元,会把血清素再吸收进神经元中,然后在下一次神经冲动时再释放出血清素。

  ### 群体生活的智慧和伦理

  古老真理之一:互惠是人类群体生活的智慧。互惠跟爱一样,是一股让我们与别人联结在一起的重要力量。真实人生中,我们并不是针对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是依据自己心中认为的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

  古老真理之二:人天生就是“道德虚伪”的。单靠意志力,我们根本无法改变内心的“心理过滤器”,我们必须借助冥想或认知疗法重新训练我们心中的大象。人会先设定自己的认知,再去寻找支持自己偏好的想法及行为的理由。我们总是自认为自己的立场理性客观,绝对没问题。在判断别人时,我们会依据对方的行为来做判断,但是对自己,我们却认为自己“里外如一”,所以我们很容易便可为自己的自私行径找到开脱的理由,然后一味沉溺在“自己高人一等”的幻想中。

  邪恶与残暴的4个成因:贪婪、野心、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之所以危险,是因为理想主义总是认为目的可以让手段合理化。如果你是为了善或上帝而战,那么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人类永远都无法达到平静及和谐的境界,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第一步就是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不要看得太认真。佛陀也主张对人生的高低起伏,不用在意,但他要我们完全离开这场人生的游戏。佛教就是在教导我们如何逃离生老病死的轮回,以及无止境的转世投胎。虽然佛教徒对于人如何面对人世的立场有分歧,但是佛教徒都一致强调人应训练自己的内心,如此心才会停止做判断。

  何才能改变自己的自动化反应呢?仅仅下决心不去批判别人或不再当个伪君子,无法轻易达到目标。然而,正如佛陀的教诲,骑象人可以慢慢学会驯服大象,冥想就是一个好方法。冥想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不再那么执著于人生的起伏与不顺。冥想是东方式的自我训练,是让自己学会从哲学的角度面对自己的人生。认知疗法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人生的杯具常常起源于两个字:“(我)应该”。我们常出现“应该如何如何”的思考——我们会有这个世界“应该”如何运作,人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我们这类的想法。一旦有人侵犯我们心里的这种“应该如何如何”的想法,我们就会愤恨不已。了解心理的结构及运作策略,我们就能走出这种人际操纵的游戏,走进自己选择的游戏。只要我们能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就不会再那么受自身偏见所困,不会再那么爱说教,也不会再那么容易与人争论、与人冲突。

  ## 追求幸福的方法

  ### 幸福原则

  - 幸福原则1:进展原则

  当动物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进化、可让自己在生存游戏中保持领先地位的行为,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会带来快感的神经递质。心理学家理查德·戴维森指出,人有两种积极的情感。第一种是“达成目标之前的积极情感”,这是我们朝着目标前进时感觉到的情绪。第二种是“达成目标之后的积极情感”,并说这是我们达成目标后感觉到的情绪。后者是大脑在目标达成后,前额叶皮质区活动趋缓,使人感觉到短暂释放的满足感。换言之,追求目标时真正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

  - 幸福原则2:适应原则

  人对现况的判断,是以比自己现已适应的更好或更坏为基准。“适应”其实是神经元的一种特性: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神经细胞会逐渐“习惯”,对已经适应的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蕴涵关键信息的是改变,不是常态。从长远来看,人生际遇如何其实并不重要,不管是好运还是坏运,我们最后都会回归自己的幸福起始点,即大脑系统默认的快乐程度,而这基本上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

  ### 幸福方程式

  研究人员研究幸福时有两大发现:第一,基因对个人的平均幸福程度影响很大;第二,大部分的环境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影响甚微。

  影响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外在因素基本上可分成两大类——个人本身的生活条件,以及个人选择的自发性活动。

  gt; 幸福方程式: H=S+C+V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积极心理学的挑战,就在于如何以科学方法找出到底是哪些C和V,可将H提升到我们的幸福可能范围的上限。

  值得改变的外在因素

  - 因素1:噪声

  - 因素2:通勤

  - 因素3:自我掌控感

  - 因素4:羞愧

  - 因素5:人际关系

  警惕完美主义

  面对多个选择时,有两类行为模式人群:一类是“最大化者”(maximizers),即习惯评估所有选项的优劣,搜寻更多资讯,以求做出最佳选择者。而“满足者”(satisficers)比较能用轻松的态度来面对选择。这种人在找到好东西之前也会评估各选项的利弊优劣,但是一旦找到心目中的理想之物,他们就不再费力搜寻。毫无疑问,虽然最大化者最终做出的选择可能比满足者稍微好一些,但是快乐程度可能远不如满足者来得高。

  ### 爱与依恋

  依恋理论的第一个观念是,儿童的行为受“安全”与“探索”这两个基本目标的引导。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健康成长、独立自主,那么你应该去拥抱、去搂、去哄、去爱他们。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全堡垒,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这个世界。

  -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个性温和、对孩子很有反应的母亲,最可能培养出在陌生情境里出现安全依恋型的小孩。这些知道自己有母亲可以依靠的小孩,是最勇敢的,也是最有自信的。

  - 逃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这类儿童似乎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压抑心中的不安,而不愿靠母亲来安慰自己。个性冷漠、不太回应孩子的母亲则较有可能培养出逃避型依恋的儿童,他们知道不要太期望自己的母亲会帮助或安慰自己。

  - 冲突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反应古怪、行为反复的母亲则很可能培养出冲突型依恋的儿童,他们知道自己寻求安慰的努力有时候会有回应,有时候则是白费力气。

  将古老的依恋系统和同样古老的施爱系统相混合,再丢进修正过的交配理论里,这就是浪漫的爱情。

  激情是一种“狂野的情感状态,其中充满温柔与性欲、愉悦与痛苦、焦躁与释放、强烈忌妒心,为对方不惜牺牲自己,是种五味杂陈的感情”。友爱的定义是“一种我们对与自己的生活紧紧纠结在一起的人所产生的感情”。当爱侣将彼此的依恋系统与施爱系统应用在对方身上,彼此开始依赖、关心、信任对方时,几年下来,友爱随之与日俱增。真爱,是两人之间坚定共许的强烈友爱,辅以一些激情,这是一种能支撑起坚实婚姻的爱情。

  当人掌握知识之美,不再寻找个体之美,当恋人转而面对美的汪洋大海,当他凝视眼前美景,以无尽的智慧之爱,在脑海中产生灿烂美丽的观念及理论。爱情那种两人相互依恋的本质在此遭到否定。只有把爱情转化为对于全体美丽事物的欣赏,爱情才能显现其尊贵。

  ### 心理的成长

  人格其实可分三个层次,而大家都把注意力摆在最低层次,即“基本特质”上,其实还有第二层次的人格——“个别性调适”。这包括个人目标、防卫与适应机制、价值观、信仰、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重心。这一层次的人生目标大抵可分成4类:工作及成就、人际关系及亲密关系、宗教及精神生活、生产力(对社会的贡献及留给社会的遗产)。“效能动机”是人内心想通过与环境互动,进而控制自己的环境,以发展能力的一种需求及冲动。人格的第三个层次是编出“人生故事”。不管是哪一种文化的人类,都深深痴迷于故事,人类无处不编故事。我们总是不停地编织着自己的人生故事,这个故事“将过去、现在及未来重新编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有趣的个人神话”。虽然最低层次的人格特质大部分与大象有关,但编出人生故事的却是骑象人,我们是在诠释自己的行为意义,听到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之后,才有意识地编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心理健康快乐的人,其不同层次间的人生目标较为一致。也就是说,其高层次(长期)人生目标与低层次(近期)人生目标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促进其长期目标的达成。

  消极思考的人是生活在一个饱受威胁的世界,对自己面对逆境的能耐也不太有信心,所以他们会发展出一套以逃避及其他心理防卫机制为主的逆境因应之道。他们将努力的重心放在如何控制自己内心的痛苦,而非解决外在的问题上,所以问题只会更加恶化。

  创伤、危机及悲剧发生的形式有几千几百种,但人们从中获益的方式主要可分三大类。 第一种好处是,一旦你能挺身面对人生的挑战,便可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会改变我们原本对自我秉持的观念。第二种好处则表现在人际关系上。逆境就像过滤器一样,第三种好处是,创伤会改变人生的优先顺序及对当下对他人的看法。

  逆境后能否成长,关键不在于乐观的心态本身,而在于乐观的人很容易便能找出事件的意义。如果你能找出一套方法来诠释逆境对你个人的意义,并从中汲取积极的体验,你就能从中获益。受害人事后能否复原、成长,关键不在于他遭受哪一类创伤,而在于他事后的因应之道:愿意跟朋友倾诉或有支援团体协助的受害者,更能大幅减轻创伤造成的健康问题。

  任何人都能从逆境获益,只是悲观的人得多费点儿劲,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步骤,通过自我来引导心理慢慢走向正途。

  - 第一步,在碰到逆境之前,先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如果你属于悲观型的人,可用沉思、认知治疗的方法,甚至试试百忧解也可。这三种方法可让你摆脱消极思考的钳制,改用积极正面的思考方式,从而让自己更能面对未来的逆境,找出逆境的意义,从中成长。

  - 第二步是珍惜并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有一两种良好的亲近关系就能帮助他们面对人生的威胁与挑战。如果有值得信任的朋友愿意倾听,就能帮助我们理清并找出事件的意义。

  - 第三步,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能帮助我们成长,因为宗教信仰与宗教仪式不仅直接让我们找到事件的意义,也同样能强化我们的社会支持。有相当比例的人由于笃信宗教,他们向上帝或神职人员告解,揭露自己内心的混乱不安后因而受益。

  - 最后一步,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一旦生活出了问题,在事件发生几个月后,一定要记得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的感受。

  gt;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普鲁斯特

  智慧来自默会知识。默会知识讲的是过程(强调“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获得这类知识不需要别人帮助,而是跟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父母没办法把智慧直接传授给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最佳因应之道,就是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领域得到默会知识。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实践智慧人生,鼓励孩子思考不同的情境,了解别人的观点,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找到生活的平衡点。孩子小的时候,要保护他,但孩子成长到十几、二十多岁时,如果父母仍一味地保护孩子,孩子固然可以不用吃苦受罪,但也因此失去了成长及学习人生智慧的机会。吃苦会让人积极面对(“塑造环境”),重新评估(“自我调适”),或改变人生计划及方向(“选择”)。

  1998年,塞利格曼提出心理学已迷失方向,于是他创立积极心理学,并且总结出人类的六大类美德,它们几乎重复出现于所有美德列表上: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原有的自我)。

  ## 追寻人生的意义

  ### 灵性的觉醒

  现代西方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试图去除所有神圣时间与空间,致力追求现实、效率与世俗生活的文化。

  为什么道德提升感可以提升人的神性维度,但却无法让人表现出利他行为?催产素会让人产生亲密感,但不会让人做出利他行为。提升感会让人心中充满爱及信任感,并让人打开心胸,让自己更愿意接受新的关系,但是即便如此,人们也还是不太愿意帮助陌生的人。

  对很多人而言,上教堂的一大享受就是去体会一种集体的提升感。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太有机会让自己在第三维度上有所提升,但去教堂听牧师讲道,可以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的羁绊。此时,我们心中会充满爱,但这种爱并非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建立在亲密关系之上的爱会有一个特定对象,一旦这个对象不复存在,爱就会变成痛苦。然而我讲的这种爱没有特定对象,这是一种无私之爱。这种爱的对象是全人类,所以连我们自己都很难相信自己这种感觉,因此很自然地,我们就把这种爱归于基督,或是自己心中的圣灵。

  能让我们在第三维度有所提升的不单单只有美德。大自然的壮阔与美景同样也能激动人心。当人类因面对这种庞然巨物而使整个认知被卡住不动时,人类就会觉得自己渺小、毫无力量、使不上力,不得不接受事实。这时,我们往往会感觉到恐惧、爱慕、产生提升感,甚至感受到一种美感。敬畏会打开我们的心门,创造改变的契机,这也是为什么敬畏会在人们皈依宗教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的原因。

  “自我”是人类追求精神提升的一大障碍,理由有三。第一,日常琐事接续不断,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让我们困于物质的世俗世界中动弹不得,因而无法感受到神圣及神性。这就是为什么东方的宗教会这么强调沉思冥想的原因,因为沉思是让自我安静下来的有效方法。第二,精神层面的改变本质上就是自我的转变。削弱它、裁剪它,从某个角度而言,就是杀了它,但“自我”一定会全力反对。第三,追寻精神层面的提升与成长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花很多年的时间不断沉思冥想、祈祷、自制,有时候还要否定“自我”。“自我”不喜欢被否定,“自我”很会找理由去扭曲或欺骗。

  当我们从不同层次去分析一个体系时,只要不同层次间能彼此协调、联结,体系就会形成某种一致性。我们在分析人的个性时,就发现了这种跨层次的一致性:如果个人较低层次的个人特质能跟自己的应变机制互相配合,且后者又能跟自己的人生故事相连贯,那么你的个性就会很一致,你的人生就能一路前进。一旦这几个层次彼此无法连贯一致,我们就会饱受内在矛盾及神经官能性冲突所苦。

  ### 宗教的迷思

  善恶之战,是许多宗教自创立以来最困惑的问题。宗教一般会从以下三个答案中选其中一种说法来解决这个矛盾。 第一个答案是二元论:世界上有善、恶两股力量,两者力量相当,彼此抗衡,永远不断地对抗。第二个答案则是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上帝;是上帝依世界所需创造这个世界,邪恶是一种幻象,发源于印度的宗教大都持这种论调。这些宗教主张,整个世界——或起码掌握我们情绪者,就是一个幻象,只有打破这个幻象,人的内心才能清明。第三种论调是基督教的论调,这种论调将二元论及一元论混合起来,得出一种折中的说法:上帝的全善及全能与撒旦共存。

  宗教是一套统一一致的信仰及实践体系,宗教与神圣事物有关,所谓‘神圣’,即是与众不同及禁忌之事物——这套信仰及实践统合成一个单一的、称为‘教会’的道德群体,所有该群体的成员都拥护这套信仰及实践。仪式的象征意义不是凭空推想出来的,仪式的象征意义是出自酝酿出该仪式的传统,这些仪式要能引发我们身体的感觉,以此与该仪式的象征意义产生联结。此外,还要有一个群体持续不断地支持且进行这套仪式,最后,这个群体会发展出许多繁复的仪式,这些仪式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层次都连贯一致。

  为何所有神秘主义都是关于“超越自我及个人”与“比自我更巨大之物”融为一体。詹姆斯对神秘主义的分析把焦点放在“宇宙意识”这层心理状态,并分析世界上主要宗教采用哪些技巧来进入这种心理状态。印度教徒及佛教徒采用冥想及瑜伽来进入“定”的状态,即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及个人的自我感消失无踪,个人进入一种极度平和、极度喜乐与清明的状态。基督徒及伊斯兰教神秘主义也有同样情况,只是后者是通过不断重复的祷告来进入这种状态。

  大脑左半球那块皮层能让人的内心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有限及具体的感觉,让人得以追踪自己的身体轮廓。而大脑右半球相对应的那块皮层,则让人对周遭空间产生方位感。这两块皮层靠着接收其他感官所传递过来的信息,让人知道自我的存在及其所在空间。当这些被试表示自己进入神秘的合而为一状态时,这两块皮层区出现被关闭的现象。从大脑其他部位传递过来的信息减少,该定位关系区的整个活动也跟着变少。然而这两块皮质区仍然在执行功能:大脑左半球那块皮层仍然试着建立身体的轮廓,但却找不到;而大脑右半球相对应的那块皮层,也试着建立自我的空间所在位置,但是也找不到。

  ### 人生的意义

  怎么做才能过上美好、快乐、充实又有意义的人生?人生本身到底目的为何?个体选择让我们变成自私的生物,为了争夺资源、享受快乐及名声,无所不用其极,但是群体选择又让我们变成蜂群那样的生物,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人是群居的生物,需要爱及依恋;人也是勤奋的生物,内心有效能感需要满足,也有能力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每种文化都会在人类生存的某些层面发展出其特长之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文化能兼顾所有人类生存的层面。

  本书最后提出来的幸福假设是:幸福之道在中庸。幸福不是我们能够直接找到、获得或实现的东西,必须先具备一定条件,然后再耐心等待。有些条件在自己本身,比如个人性格的不同层次及部分的连贯一致,有些条件则在自己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过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因此,只要你能与这几个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出来。

  爱与工作,大概就是我们的解药。

  大象和骑象人,最终会合作无间,发挥各自的潜能与限度,共同走过充满智慧的人生之路。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七):给人生意义以启迪

  “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并从群体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义感。”这句话是本书开始讲述人生如何有意义的表述。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你的人生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而变得痛苦。我也是长期饱受煎熬。但是“人需要爱与工作,从群体中感受超越自我的意义感”,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书中用分离自我的方式,把一个人感性、倔强的一面剥离出来,也就是书中所谓的"象"。理性即为"骑象人"。这种方式确实能让我更客观的看待自己,分析自我,控制自我。书中不仅有对自我的分析,还有一点育儿的方法,或者说从孩子的身上找到人性的发展历程。书中开头运用科学及实验的理论分析了大脑的运作机制,包括自私,互惠,抑郁等等情绪的原委;而最后却说到了宗教和神学,不知道是作者跑偏了,还是我如作者所说停留在二维世界不能理解三维世界的真谛。我读过一些积极心理学的书,好多书最后都讨论到宗教神学以及中庸之道。开始我都是嗤之以鼻,不过这本书也确实是第一本让我对宗教有了正面及正确的理解,开始迈入宗教的大门。但是并不是胡乱相信,而是视宗教神学为一种机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另外,书中讲到富兰克林的"道德发展A计划"是说给自己限制一些行为,一旦没达到则在表中画一个黑点。我认为之所以此方法能起到那么大作用,关键就在于那个黑点上,每次黑点少了,可以立即启动大脑的奖赏机制,说明自己有进步。而未达成目标可以画黑点又可以减轻负罪感,让整个计划得以实施不至于半途而废。此方法可以扩展到任何一个改变自己的计划,而表格可以用月历牌代替。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八):有内涵的“心灵鸡汤”

  好久没有如此连贯地看完一本书了。作为一本还算专业的心理学著作,它真的算是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这个东西真的是相当的接地气。

  去年十二月的时候,从硕士论文的单调生活中逃离出来,来到了目前所在的公司实习。然而就在上星期,当我习惯了实习的工作内容,我又进入了论文期间的状态,规律而单调,然后就开始质疑生活的意义。这时候就特别需要鸡汤来激励自己或者其他的一些书来充实自己(或者说转移注意力),虽然很多时候也不过是图个心里安慰,给自己制造没有浪费时间的假象。事实证明平时刷刷知乎、豆瓣推荐书单的帖子也是有用的,我注意到了这本书。上周花了两个多小时淘宝终于买了它以及其他两本书。

  首先,这本书让我们更了解人本身。象与骑象人的比喻还是蛮形象的。在我理解,大象代表的更多的是人动物性的一面,天然的欲望与本能,书中也说到了就像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而骑象人则是理性的自我,试图控制着大象。然而书中所要尝试告诉我们的是,骑象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大象,更多时候都是大象在引导着我们的人生。所以我们并不用刻意回避自己的欲望与冲动,这些都是正常的追求。当然我们也要发挥好骑象人的功能,不能放任自己的欲望不管不顾,应让两者尽量协调地向着人生的目标前进。

  看到第三章互惠和第四章自以为是的时候,作者揭示了人的本性,让我突然觉得心理学也是蛮残酷的,挖掘出赤裸裸的人性,利益导向与虚伪的本质。他告诉我们,人就是这么自私。然而,这毕竟是积极心理学的书,后面几章就开始阐述爱、道德与幸福等。这星期我过得挺开心的,与同事相处得不错,工作也还充实,所以对书中的一些内容感触特别深。人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动物,确实需要与他人的交往,从中获得也许是存在感也许是满足感等,这也是获得爱的途径。原来我竟如此渴望与享受与人的聊天(当然是跟聊得来的人)。当看到最后一章人生的意义时,我就看到了两个词:爱与工作。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取与付出爱,从工作中获取满足感,那么,我们的人生大概也就幸福了。

  书中还反复引用或套用了罗马皇帝奥勒留的一句话:“你认为生命本身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我想这也是强调了我们自身意识、想法的重要性。因而乐观的人他的人生也往往比较光明。当然书中也有以双胞胎为例提到基因的强大,然而人还是能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心理学也会教我们如何去应对一些问题。总之,我觉得这书值得一读、再读。(我同时还在看网络流行的心灵鸡汤书,确实是快餐式的,为你讲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海特的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验,以及合理的推理与论证、剖析从源头上向我们讲述着人本身以及幸福的可能。不能否认,两本书都能给我打鸡血,然而我想最终效果应该并不同)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九):赵兴平的书评

  《象与骑象人》书评---幸福在哪里

  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幸福其实是来自对人生的投入,而不是与之脱离。幸福不是一种假设,是真实存在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本书能够引导我们把每一天过得更好,它的观点新颖、严谨、令人鼓舞。

  幸福是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目标,而基于幸福《象与骑象人》这本书用10个章节,将“心”与“智”比喻成了,骑象人与象。读了这本书之后使我一直在思考目标与过程的关联。什么是幸福?在排除众多选项之后,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幸福更想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就像我曾经跑到青海的塔尔寺希望宗教的“活佛”可以给予我,摆脱世俗纷扰的钥匙一样。而我得到的仅仅是自己内在认识的调整。或许幸福永远没有答案,但本书将影响的机理归结于理智和心理。

  1200万年的人类进化历程中,人类的一直在进行两次征服战争,对于地球环境的征服和对自己内心的征服。世界主要的宗教都在通过人民对世界的认知来改善对世界的感受,而本书却阐述了“顺象而行”的观点。人类理性的思想过去和未来都无法战胜内在本能的驱使,是因为人的意识是建立在生物有机体的基础上,这就好像因为有象才会有骑象人,象离开骑象人依然是象,而骑象人离开象就不再是骑象人了。很多时候骑象人认为在驱使大象,而驱使骑象人的也可能是大象本身。既然骑象人的困局无法克服,那其幸福又有什么关联呢?其实内在的感受仅仅是生理电信号和心理机制共同影响的产物。生理电信号可以通过可靠的科学手段实现,而心理机制即取决于其人身经验、环境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虽然我们努力在探究随机事件中的决定性因素,但并不所有的事情都有为什么。而“顺象而行”的观点将落脚点归结到了象的本身。一千多万的进化让人类具有了极其聪明的直觉,可以的驾驭和影响其实并非是得到幸福的捷径。而我们现在所选择的道路可能就是一条最快的捷径。

  《象与骑象人》读后感(十):带把勺子的科学鸡汤

  昨晚下课时和学生讨论:如果图书馆发生火灾,最快速度救哪些书;最后救的又是哪些书?讨论来讨论去,最快救的类别没有个定论,放最后的书的选择倒是齐整:现代成功学/鸡血书/励志书、现代养生学、现代明星出版的传记/瘦身/美容。

  讨论过后,顺道去图书馆拿了几本书,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丹尼尔·戈尔曼成名作《情商》还有巴吉尼《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在刚想出图书馆的时候,瞥到当下网络红人写手新的励志鸡血书,顺手带走。

  这一夜上半夜,我似乎是渴着眼渴着心地读着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左看右看放不下,下定决心,好好做做笔记;洗漱过后,又随手翻了翻网络红人写的鸡汤书,虚与急,我原先平静的心,都可以被搅动得浮躁了起来。随之想起学生们给的救书答案,而讽刺的是,第二天清晨跑步回来,看躺在茶几上报纸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一类不差,刚好是被遗弃最后的三类书。

  报纸上畅销书排行榜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选书取向,但又能看出个大方向。养生与明星出书就不说,关于成功学与正能量,在当下,在四周,人人都在谈这个话题,专家在谈、坊间在议,相关著作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正能量的智慧到处都是,打字期间扫了眼桌面上的物件,日历上宣传语写着:今日事今日毕;茶包上写着:珍惜当下;茶杯上印着:Never too late。一打开邮件朋友圈,各类好心朋友分享的格言警句、智慧之语像开闸的洪水,全涌入眼下,关都关不住。可这些东西,似乎好像确实掷地有声,绝无虚言,看上去那么深,却又那么浅,在心里起不了任何涟漪。

  可为何讲真理、添能量的成功学/励志书,却会成为最后挽救的一类。

  阿根廷小说家家尔赫·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巴别塔图书馆》(The Library of Babel)中描写:“一座广大无边的图书馆里藏着所有文字记载,在图书馆某处藏着一本书,这本书解释了这座图书馆存在的原因以及使用须知。然而,图书管理员却永远都无法从一大堆无意义的书中找到这本书。”

  我们亦然,我们有大得夸张的图书馆,还有利益驱动的媒体与出版社,书籍选择越多,品质选择却越低,囫囵吞枣,或是奔着大名号,还有为了能够急速震一震心中那头睡虎。成功学或是励志学书籍大多都以一则故事引出一个道理,身边的大牛、自己身上的故事等等,最后给一份飘乎乎或者站在道德与自律高地上的人生启示录,至于能促成这样的行为、心理与思维、头脑、神经、视网膜等是如何运作实现的,两手一摊肩一耸,从未交待。“鸡汤”“鸡血”们举着让你醍醐灌顶的大旗,东一挥,让你往前冲;西一指,你又往西跑,而就是那股让你狗血沸腾的热劲儿,从而一本本成为书架上的“神明”或是救世主。

  可这样振聋发聩,方便快捷的东西,真的让人发疑。

  然而,海特的《象与骑象人》又有何特别之处?从内容上看,似乎和一般的“心灵鸡汤”类图书没什么区别?谈幸福,谈理性,谈爱,谈逆境,谈美德……

  先说说乔纳森·海特这个人,我是在TED一期演讲了解了他,他在TED大会上的演讲点击量超过300万次(推荐看一下)。1992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16年,获得由州长颁发的弗吉尼亚州杰出教授奖、洛克菲勒客座教授杰出教学奖。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2001年获得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

  学术人写的文章,有观点,有故事,更有各种各样基于科学的实验,考虑范围之广,因而偏见判断较少。乔纳森·海特通过介绍前任研究结果、介绍实验运作实验思想、再告知目前的集中研究方法;进而告诉你思维的运作方式、产生的结果、还有如何避开与天性对抗的方法;也就是他不仅给你鸡汤,还告诉你鸡汤是怎么做出来的,最后,还给你了一把勺子,让你如何喝上鸡汤。它是一种科学探索,让你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书中每一个建议都有心理实验与先前研究做支撑。

  其实《象与骑象人》内容很少,只讨论十个观念,但是是以科学研究的角度深度剖析,从而汲取可应用到现代生活的元素。用乔纳森·海特本人的话来说“从介绍视网膜结构到爱 的运作过程,我得提出1 000个研究结果以作为佐证,希望学生能充分了解 ,铭记在心。为了一探究竟,我看了不少古代的智慧杰作,其中以世界三大古典思 想领域为主:印度的如《奥义书》(Upanishads)、古印度道德文本《薄 伽梵歌》(Bhagavad Gita),中国的《论语》、《道德经》及孟子等其他 哲学家的著作,还有地中海文明的《圣经》、希腊及罗马时代的哲学家、 伊斯兰教圣洁书《古兰经》(Koran)。此外,过去500年来的哲学及文学 作品我也看了不少。每当我发现一个跟心理学有关的主张——有关人性的 说明,或心理或内心如何运作时,我就会写下来。”

  这些研究也许讨论的都是“小”问题,但是它们往往用一种有理有据、严格论证的方式来抵达那些“小”结论,这种虽微观但严密的论证方式,在我看来,比那些虽宏大但浮空的判断要有力量得多。

  顺便说一下:乔纳森·海特选择这十个观念的标准是重复出现的频率。“只要我发现有某个观念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重复出现,我便把它列为重要观念。不过,我 并没有机械地把人类十大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观念列出来,我的选择标准是 连贯性重于出现频率。”这些实验及理论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现比如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罗杰•霍克《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希娜·亚格尔《选择的艺术》,这些都是近期看的书,就有很多实验有重复出现。

  最后用刘瑜的一句话收尾:“我的推荐书目的阅读经验未必适合其他人。我想说的只是,在思考自己要读什么书之前,最好问问自己,我关心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只有真诚的问题意识才能将你引向真诚的阅读——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

  推荐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一碗带勺子的科学鸡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