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2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精选10篇

  《把青春唱完1990-1999》是一本由高原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8.00,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一):“这就是为什么我这么牛,因为我在”

  这句话是作者自己说的,可能也最大限度的摆正了这本书的价值

  去年九月初,一个媒体朋友补赠的生日礼物一拖再拖,终于看完了它。

  整本书还是窦仙儿篇幅最多,很多照片也是第一次见,怦怦然。

  名字虽然是“把青春唱完”,实际在说那个年代那些人的青春无敌,除了画面是黑白的,想象中这些人也是一样经历了远远超越我们数倍的彩色青春。之前来京的第二年,跟几个70尾的大叔级胡同串子排练Metallica,听他们天天唠叨着当年一起看过的演出追过的乐队和发生在隔壁胡同拐角的传奇。跟夏雨一起玩滑板,有一天上下楼梯间再次碰见,打招呼人已经假装不认识了……知道我喜欢窦唯,总见缝插针的调侃,要给我找个闷葫芦,而那个时候梁博正盛。

  看过好几遍红磡演出,一直不明白之后发生了什么,陆续看过些资料有些感触,红磡之后为什么没有连锁反应原因,除了没有健全的唱片和经纪人制度外,可能更多的还是北京带给了在这片儿混的孩子一种接地气,每一个人都在实在表达甚至宣泄着,但骨子里他们人畜无害。何勇可能一直是在清醒无奈着,包括他拿起旧款的手机在西餐厅跟张有待分析其当时的彩铃市场时,都有着强烈区别作品的清醒。他们更不会讨好的去迎合娱乐化的表演需求,用一个群体来概括和称呼他们每一个人显然是太笼统了。其中的每一个人被之后的命运带到各处,大道角落还是舞台正中,都在起承转合里有了天壤之别。想起《我是歌手》助阵老狼的那一场不知该如何定义严肃闹剧,对比不再年轻的他们和依然倔强灵魂,以及时不时暴露的生活的窘态,都让这场青春的结尾显得潦草而尴尬

  不管有多少人好奇抑或可能完全关心,窦唯王菲高原的过去都显得太过遥远,遥远的当事人已经释怀,再拿巨大的篇幅来回忆一件事情,可能有嫌,(王菲返京那段,那姐还是相当仗义的……)且书里挺多跟摇滚无关的一些人,都选择性的只呈现了有名气的几位,失了LENS的一些气质

  乱看瞎写,自己留念。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二):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简介:阮荨荨得知男朋友出轨,冲进酒店捉奸。谁料,这一捉,倒是捉出一只“禽兽“来。于是她决定把这只”禽兽“拐回家……周时亦参加一场聚会,贸贸然闯进一名“不速之客”。而他认得这名“不速之客”。当年的偷窥狂、跟踪狂。曾经追他半途而废如今又卷土重来……还有完没完了?本文又名《打死也要让你爱上我》这世界上大致真的存在一种感情年少时发芽,成年结果。←求包养,淘我的更多作品哦关注微博,接受调戏。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http://www.mituxs.com/book/3908.html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三):是把青春,唱给谁听

  如果想靠这本书,把那十年发生过的所有事儿都窥探的清清楚楚,一定是会失望的。毕竟大部分的篇幅里都是黑白胶片照片和寥寥的标注,9X年某处,某某和某某在一起。这个人或许是崔健,或许是高原,或许是窦唯,或许是朴树,或许是姜昕,都是个静静的名字放在这里。

  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段岁月,所谓的闪亮的日子或许也只是被回忆二字描画上了金边。可是都听过红磡的魔岩三杰,都想着真是太特么牛逼了要是能在现场就好了。然而却没有多少声音真的干脆利落的迈过世纪之交,它们大都干脆利落的消失了。

  或许这样也好,那些曾经的辉煌暗淡都能戛然而止,留下的反而是完整

  对我们来说,这是证明那个时代曾经存在过的真切印记,用这些照片去对照听过的歌别人口中的回忆;可是对高原来说,她不是单纯记录者,这是她以一切的一切投入过的生活。她选择不交流方式,每张照片背后都有千言万语,却一声不吭。 大段大段的故事都被略过,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细碎的边边角角,彩排间隙,录音棚里,房顶,门口,春游路上;一张张青春的,热烈的,痛快活着歌唱着的脸庞。黑白胶片有种不动声色力量,每个线条都很依稀,每片光影又都那么动人。或许就是这不说,才能让每一段故事都踏踏实实留在那儿,或许有谁路过,就能明白。

  .S看到微博上许多照片上的人都来认领,像是个晚了二十年的脸书圈人,或许这本书就像它的雏形一样,是一群人自己的纪念,我们都是过于好奇的围观者。因为那些人,或许还在,或许离去,都不再多说什么。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四):高原:把青春留下

  文/夏丽柠

  2012年的春天,高原打开一本封存很久的画册。这本册子是1995年友人去世时做的。相片中有朋友们一起踢球、排练、演出、吃涮肉……总之,是20年前青春的影相集合。后来,这些照片配以文字被做成了书:《把青春唱完:1990-1999:中国摇滚与一个文化群体的生活影像》。

  摄影师高原在老北京的胡同儿长大,个子高挑,素面白净。可她的外号儿特别闹腾,叫“老头儿”。如今年逾四十的她说,现在只要有人见面喊她外号儿,那一定是特亲特亲的街坊。

  20岁时,父亲送给高原一台相机,她便开始用它记录人生。年轻的日子无忧无虑,怪不得她说:“当年怎么那么容易快乐呢?”然而,快乐不仅仅来自于相机焦圈的任意转动,影像的虚实交替,更来自于她“混”进了一群有趣的人里。正如摄影评论家刘树勇所说:“各种机缘的巧合,使得高原成为这个中国摇滚乐人群当中的一员”。

  摇滚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开始出现,到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而高原,作为大陆著名的“摇滚音乐人”窦唯的前妻,更有条件距离地观察摇滚乐。摇滚歌手们那种“摇滚能让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的精神,恰好契合了高原摄影作品的气质。

  高原爱拍人,而且爱拍熟人,有点像世界最著名的业余摄影家薇薇安•迈尔。薇薇安生前只不过是一位芝加哥的保姆,却被人喻为“摄影界的梵高”,她把摄影当成了生活态度。高原的镜头也是有态度的,她特别在意瞬间的感动。1991年,她拍唐朝乐队的一次公开演出。其中有一张是乐队成员依次排开,裸露上身,长发披散,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彪形大汉。一股原始的雄性美从照片里呼之欲出。高原用镜头所诠释的美,别开生面

  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高原说那会儿刚学摄影,胶卷很贵,不舍得用,尽买些过期的、盘的、卷的。可是,她觉得还是挺美好的。“阳光灿烂的那种,不开心的事情我都忘了。我这人特别乐观。”

  作为读者,我们在高原的摄影作品中,也能找到这种美好。1992年,她拍了张何勇与父亲的合影,面带笑容眼光温柔。对,就是身着海军衫,脖子上扎着红领巾,在台上唱《漂亮姑娘》的何勇,就是后来患了精神疾病的何勇。凝视照片,我仿佛看见了高原整理旧照时的泪光。青春美好又残酷。对于青春,高原与我们感同深受。我们都是站在人生舞台上被现实照着的小人物

  高原拍别人,也自拍。书中的开篇用了一张她的自拍作品。那时她20岁,还在中央美院摄影教研室学习。完全是个女“愤青”的形象眼睛里的坚毅和果敢,一看便知要打碎旧世界。那个时期的高原,是朋友圈里出名的“大小姐”,刁蛮任性、才貌双全。可她自己说,那时就知道傻玩傻乐,“活着就应该自由身体上、精神上都应该自由,别禁锢它”。高原的镜头也是自由的,嬉戏打闹的魔岩三杰、闭目蹲在阴翳里的窦唯、在冰上拉小提琴的贾宏声……她想通过摄影,把他们和自己的青春都留下来。

  弹指一挥间,青春十年就那么轻易地过完了。曾与高原相伴的摇滚圈,如今有人离世,有人隐退,有人落寞,有人欢歌,就像沈庆笔下歌词寂寞是因为思念谁。显然,青春不是用来思念的,而是用来歌唱的。纵然高原说:“把青春唱完”!可我们知道,青春是唱不完的。

  转载请豆邮联系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五):那本老相册

  最近两天晚上在翻看高原的《把青春唱完》,最初吸引我的,只是那些我熟识面孔的昔日容颜,出于对他人青春的好奇和对他人生活的窥探。

  翻一遍,再一遍,一切声音文字传说都被定格还原为真实的黑白画面,当固定标签和醒目的关键词渐渐被忽略,那些鲜活生命才近了,听得到每张照片自带的音效,感知到和自己有关激动亲切

  摇滚,总是意味着压抑呐喊,焦虑撕裂,疯狂宣泄,这和青春期的叛逆不谋而合,唇红齿白的青涩稚气,伴随着雄性荷尔蒙生长爆发,带着未经雕琢的性感魅力

  那天和朋友聊到,如今的年轻小姑娘为什么会钟情大叔,她说,姑娘们喜欢的是体面的中年人,“体面”是重点。而摇滚总是和缺衣少穿,受苦受难,冲动靠谱相连,这是个体面的年代,摇滚是太小众的存在,而1990-1999,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刚好遇上了伟大祖国的青春期,他们是那个年代的旗帜,是最迷人的存在。

  看相册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和朋友家人坐在一起翻看旧时的老照片,然后停下来,聊聊背后的往事,回忆不可重来的岁月,总是逢年过节,亲朋来访的保留节目

  如今,相册已经全部都电子化了,省地儿也方便,想象某天,我的儿子跟我的孙子一起,翻看着我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孙子慨叹奶奶一直好年轻萌萌哒的时候,画外音飘来,“孙子,奶奶有美颜相机”并立马帮儿子孙子下个最新款的APP,啊呀,那该是怎样的画面。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六):其动人之处,在于在场

  看完这书的最大感受:窦唯也是一代神人,能从当初那个唇红齿白,嫩的看得见脸上细细绒毛的少年变成如今这样一个状态糟糕时比进城务工操劳数十载每晚进出棋牌室顶着五斤眼袋的邻村王麻子好不到哪里去的秃顶大叔,说实话,仙气,从外型上我还真的没看出来。(无恶意,中性描述,本人粉窦唯的)。

  但是无论今天窦唯发育成什么样,他在当年作为中国摇滚界儒雅型颜值担当的地位,我相信各位群众都无法否认。圈里人都说,窦唯不戏果,旁观者也能从几年前窦唯对丁武的炮火中嗅到窦唯身上直男癌的气息。不管大家一会说窦唯有病还是一会儿说丁武该看医生,总之,我相信窦唯是一个颇有魅力的精神洁癖患者:脸,倍儿帅,才华,倍儿高。据研究显示,当然主要是我亲身体会,有一半年轻姑娘喜欢这型。因此,便有了从姜昕到王菲,从王菲再到高原,个个大女神,全栽在他手上了。

  -------------------------------------------------------------------------------------------------------------

  好了,得打住了,否则本文得变成“论如何规避发育风险身心健康成长为中年社会栋梁”了。其实我看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冲着窦唯去的,一是想看看那个年代的那群人,二是想看看高原。从各种坊间八卦里早已熟知了高原大名,但是混迹在这群人里,这样的妞太多。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离婚之后,她再也不想文艺了,什么文艺电影,再也不想看了。只想好好赚钱,让女儿有好的生活。顿时觉得内心被她触动。我知道,青春一定很伤痕痛,有一群年轻人,可能真的会像青春疼痛文学里写的那样,比较作。但这也不怪他们,那个诗与歌的年代,这群从小浸在文艺里的小孩,哪儿能不浪漫呢。于是特别想看一看,他们回过头会怎么看这段经历。

  翻开扉页那一句“为了那些再也不能重来的岁月….”,心生感叹,文青老了还是文青。书里没有太多观点,更没有那些我所期待的八卦和爆料,捡拾碎片一般的影像,配上对背后故事平淡的描述,甚至很多出镜人物只有一个名字,你甚至根本无法知道这个人是谁,纵使她长相俊俏让读者极度想扒一扒这又是谁的女友或者果儿,可是你不管百度还是谷歌也不得其解。

  但正是这样客观的呈现,我看到了92年冬季《唐朝》专辑在北京火车站的平安音像批发部进行签售时的火爆场面,没有人行怪怪的金属礼,乐队成员意气风发地走在安保人员开辟的窄道上。看到喜欢听相声、说相声的窦唯戴着眼镜穿着白T恤踢足球的照片,那时还很瘦,脸特别小。还有一些早已不在了的人,永远停留在24岁的做梦乐队的吴珂(窦唯离开黑豹后组的,但后来因为魔岩只签主唱的规定而解散),还有前唐朝乐队贝斯手张炬(大家都叫他炬炬,多可爱的昵称),单眼皮大帅哥高旗居然是个热爱纪录的小伙,本书相当多的采访都由他提供,甚至在张炬的葬礼上,他也尽职地拿着DV拍摄着。还有现在时常出没在灯笼的DJWengweng,居然也在当年的影像中插了一脚,辨识度不高,看了好久才认出了,困难之处在于,除了他当年是名为翁金海的出色的吉他手之外,也比现在少了估计几十斤肉。

  当然,随手的拍摄里也透露出很重的生活气息,虽然有的照片并没有那么美,有照片失焦,也有被拍摄者挤眉弄眼甚至抠脸的,但是里头更多是真实,而高原作为一个当年的深度在场者,率真地将我们引入了当年那个世界,不带情绪。

  所以,这本书跟我期待的不一样,我以为会有态度,或许是怀念,或许是忘却,至少也有八卦吧,把当年不敢说的坏话都说出来,把当年的爱恨情仇都宣泄出来,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没有立场的样子。可是后来,我也想明白了,没有态度也是一种态度呀,对于高原来说,这就是当下最好的状态,她既然能够将那些记忆加以整理并出版成册,并且不遗余力地去推广,便是她已能勇敢面对的最好例证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只是我的理解,旁人的理解,说难听点,妄自揣测,或者说YY。即便是在场,也不会存在一个上帝视角将所有的误会和疑团都解开。而但凡沾上情感的东西,是没有东西可以衡量它的。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也永远不要去考量人性,但是人性中一定会有美好的东西。我惊异于这些20年前的景象,我觉得这跟当代的年轻人生活别无二致,唯独只是加了一个黑白的滤镜而已。

  不得不感叹,年轻真好。20年前的这群年轻人,如今,要养孩子,要修身养性,要喝茶念经了。但是青春会永在,它只是个轮回,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作一作。而不管你作成什么样,最终也要自己买单。步入中年的高原,也在寻找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无论怎样,我非常祝福她,作为一代女神,也作为一个现在一心为了女儿的母亲。感谢她对青春的记录,单单只是看一看这些照片,就好像跟他们共同经历了那段沸腾的青春一般。

  有时候真想读好多好多这样的书,读完了,觉得自己即便不亲身经历,也拥有了好多好多好多的青春,算一算,那应该是无限的。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七):一代人的青春纪念册

  在看《把青春唱完》这些天里,把九十年代的经典摇滚又重温了一遍。唐朝、黑豹、窦唯、何勇、张楚、超载、郑钧、许巍。看着那些久远的照片,听着那些逝去的歌声,仿佛那些人又重新鲜活,那个美好的时代又来到我们的身边。《把青春唱完》还有个副标题:1990-1999,中国摇滚与一个文化群体的生活影像。那是中国摇滚的黄金时代。

  当然所谓的黄金时代只是今天我们回望过往的一种感觉。因为各种机缘巧合,高原出现在这些人中间,以朋友的眼光,用相机记录下了一个摇滚黄金时代,或者说,是一群人的青春时光。他们的意气风发、个性的张扬、玩笑与泪水,还有那些日常的生活细节,演出、排练、吃饭、踢球、睡觉、游玩、胡闹,如今看来,都无比亲切动人。其中几幅窦唯的照片注释是这样的:“1993年北京电影学院,窦唯在踢球,这是他最喜欢的运动。此外,他还喜欢画画、听相声和说相声等。”照片中窦唯青春年少,玉面玲珑。实在想象不出一个爱说相声的窦唯是什么样子的。从黑梦之后,窦唯在很多人的眼中愈发沉默、高冷,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被很多人称“窦大仙”。近些日子,看过窦唯坐地铁时的新闻,身材发福、胡子拉碴、形容潦草。窦唯如此高冷回应:“清浊自甚、神灵明鉴。”让人不甚唏嘘。

  乐评人颜峻曾说:“朋克发财、诗人发胖,都是让人感到遗憾的事。”看这本书也颇有一种遗憾感。中国摇滚的黄金时代似乎从“94中国摇滚新势力香港红磡演唱会”之后就匆匆结束了。高原作为演唱会的摄影师,用大量照片记录下了这场演唱会台前台后的方方面面,很多照片都是初次面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瞬间。

  曾经有人对高原说:“我觉得你拍得一般啊,没什么牛的,好多焦点都不实。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你牛啊,要是我在我也能拍……”高原说:“对啊,这就是我为什么牛,因为我在。”的确如此,高原这些照片有一种穿透历史的“在场感”。她拍下的都是朋友,而镜头里出现的人大都不设防,自然、生动、真实,没有故作正经的严肃,有没有背离生活的炫酷,不需要夸饰、想象、拗造型,也许散漫、琐细、不完美,但充满了丰富的表情和细节,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群人真实的生活影像。这种“在场”不可复制,不可替代,高原记录下了他们并最终让我们看见,这也许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也是她牛的地方。

  红磡以后,“魔岩三杰”成了“魔岩三劫”,用何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疯了,张楚死了,窦唯成仙了。”很多人以为红磡是中国摇滚兴盛的开始,没想到是匆匆的结束。没有了窦唯的黑豹再也没有那种野性的咆哮之声;张炬的突然离世也给唐朝乐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何勇被禁演后一蹶不振,后来在家中点燃了自己的房子,一张《垃圾场》之后再无新作问世;张楚消失在造飞机的工厂里;唯有高产的窦唯,每年一张专辑,但缺几乎禁语,在仙乐飘飘中离红尘愈来愈远。

  再后来,摇滚式微,民谣兴起,在一片软绵绵的董小姐和南山南里,我们发现,中国的摇滚黄金时代就像一场短暂的美梦。美梦醒来,青春唱完,有人茫然、成仙、疯掉、死去,有人信佛、谈经、从前慢,成为音乐的半壁江山,而那最美好的时代似乎真的不会再来了,那么短暂,就像从未真正出现过一样。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八):我为歌狂

  致那些激情懵懂的少年时代。

  ——前言

  真的很感谢这本摄影集的出版,将那个自由不羁,热血活力的年代重现在我们眼前,也将那群青春的弄潮儿在那个年代最真实、最洒脱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高原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窦唯的前妻。我想之所以能拍摄到如此之多珍贵的照片,多少也是这一层身份的原因。如同作者说,自己的摄影技术并没有很高超,可是自己比那些会拍照片的人相比,自己的运气更好,生活在那个年代,生活在这群人中间。看此书的过程中,一直怀抱着一种羡慕的心情,羡慕作者能够生活在这群欢脱的人中间,并且将这一幕幕都拍摄下来,那次我将其中一张照片拍下来,放到朋友圈里,再打开时,下面已经有了许多评论,本来以为知道者了了,没想到不管年轻的年老的,大家对那段岁月都有着不同的了解与向往。这是窦唯,这是何勇,这是张楚,这是“魔岩三杰”,每个人像是谈论一件珍贵的宝物,这就是那个年代,那群人,那些歌的魔力。记忆被唤醒之后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索他们的音乐,没有想象中的癫狂吵闹,更多的是一种活力与热血,“我为歌狂”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感觉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已经比现在的我还要潮,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可想而知,在那个时候,他们的身边困难重重,充斥着不理解与排挤,可是,在照片中,哪怕全是黑白照片,可是从那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蛋上,从嬉戏打闹中,从大家专心演奏的投入中,我感受到了色彩,感受到了生命。很多照片真的是很私密,值得珍藏一辈子,甚至有许多此时的大咖那时才刚出茅庐,青葱美好。作者说她看着里面的照片时会想哭,作者看到的是记忆与情感,虽然我和照片里的人不处在同一个时代,但我看到的却是纪念,生命的纪念。

  平时总是谈论西方的摇滚乐,可是你更应该记住这样一批人,他们坚持着中国的摇滚,他们影响过一代人,他们对理想的坚持,他们对摇滚乐的疯狂,他们不是讲摇滚乐当成事业,而是自己全部的生命。不久之前,留着胡子,发际线也不断退后的窦唯坐地铁的照片在微博上引发了讨论,有人说落魄,但是,相比现今歌坛的追名逐利,还是窦唯这帮人更真实,他们是真正热爱着音乐,热爱着自己的摇滚事业,纵使有一天,我垂垂老矣,再听到那些浪潮般汹涌澎湃的摇滚,依然能够热血沸腾,在疯狂恣肆中,忘记自己的年龄,向往当时的信仰。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九):青春朝内

  2016年4月28日,地铁通道里涌攘着「五一」假期即将到来的漫不经心,人人精神抖擞,人人软绵疏慵。我夹着高原的《把青春唱完》穿梭在人群里,满怀羞愧。我从没想过,「青春」二字竟然会有一天让我感到难以示人——于是我把书翻了个面儿,再重新放回腋下,这下「青春」朝内了,不示人,自知了。

  耳机正在播放Eurythmics的Sweet Dreams。我中学的时候通过Marilyn Manson听到这首歌,再后来,我大学时的女友跟一位我记不清来自哪个国家的外籍友人一起把它改编过,使我知道了原唱是谁——我和她有过许多关于音乐的记忆,所以,也就总会有那么一些歌,像是被她惯用的洗发水浸泡过一般,一旦响起,熟悉的香味便灌满耳朵。

  穿出地铁,阳光明媚得跟姜文的电影旁白一样。公交车整齐地停放在商场巨大的阴影下,一位老人身着oversize的白色衬衫曝晒在明媚的阳光里。他头上的银丝和白衬衫交相辉映,灼目且濯目。我想起《把青春唱完》里王小帅写的代序:「……有时候只因为你和某个时代、某个空间同在,并且你就是那个按下快门的人,就够了。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而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够不够近的问题了,而是我们有时候,明明在场,却错过了。」——于是,我举起手机,以此留下我「在场」的证据。可笑的是,后来我又读到高原的陈述:「……那时候特别喜欢拍,因为生活很有意思嘛,都是主动地去拍……」——我感觉,我拍得不够主动,所以照片始终还是没感情

  《把青春唱完1990-1999》读后感(十):一个时代的标本

  《把青春唱完》副标题是“1990-1999 中国摇滚与一个文化群体的生活影像”。看到这个特定时间期限,脑子里蹦出的是另外三本书:肖全的《我们这一代》,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和姜昕的《长发飞扬的日子》。

  肖书与本书同为摄影集,拍摄对象是这个特定时期各个领域的名人。诗人,小说家,舞蹈家,当然也不乏本书中的对象——魔岩三杰。查建英一书是访谈录,从不同人的谈吐中,我们更可以对那个时代窥见一斑。姜昕在某种意义上与高原是感情上的对手吧,她的书更像日记,仔细记录自己处于那个时代“我在”的特定感触。

  如果说这三本书是对那个时代全方位的描摹,把那个时代可观可感地反映给了我们这些后生,《把青春唱完》则做了一件更深入的事情——解构那个时代。

  摄影作品怎样才能称为“艺术”我不得而知,但从本书中,后生如我看到的是一位事件亲历者摆脱拍摄对象身份束缚而进行的突破。书中大部分的照片反映的是歌者在生活,演员在生活,所有人都在生活。窦唯戴着无框眼镜蹲在排练室门口,张楚坐在沙发上看画片,何勇搂着父亲的肩膀听父亲弹三弦。王学兵在吃面,周迅在试戴新项链,黄觉躺着在看书。胶卷时代的摄影带来了整张画面中全是人脸的压迫感,没有现在所谓的层次、虚实和光线强弱。一张张黑白的那个时代的年轻脸孔仿佛冲出了底片指着我在问,小子,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高原自己在后记中表示,后生问她这些照片牛在哪儿,如果当时他在场肯定拍得比她好。她说,牛就牛在当时是我在。又是一个“我在”的典型,却是一个克制的、冷静的“我在”。她说那时就是拎着相机跟乐队混在一起,开心、高兴,而且“那么容易高兴”。但那一张张黑白影像反映出来的却很少是高兴,多是思考、困惑、呆滞、狂躁。

  刘树勇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摇滚音乐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90年代中期在大陆的广泛实验,更多地体现了其他方面的意义,而不是音乐本身的实验。”深以为然。这便是那个时代摇滚文化群体生活影像显露出复杂神情的原因。无论是唐朝乐队的奋进(《太阳》),窦唯纯音乐的实验(《黑梦》),张楚的吟游诗人做派(《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何勇的社会现实拷问(《钟鼓楼》),亦或是郁冬、老狼的城市民谣等等等等,都表达着那个特定十年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焦灼化的、寻求宣泄途径的、四处碰壁摸索出口的企图。

  这个十年不可复制、不可重现。如同民国那短暂的三十年一样,是后生永久怀念的时光。高原以机缘巧合融汇于那个时代,又用胶片将那个时代记录、解构与抽离,让我们从其他途径看到那个时代大部分全貌的同时,窥见了隐藏在时间洪流中的底色。她将这个时代做成了一份标本,保持了它的繁华与落寞,光线与破损,供后生观摩、品味。但标本不会复活,时代也过去了。

  .s.作为一名那十年的狂热拥趸,我不仅熟读那时作家的各类题材作品,也仔细聆听过那时的音乐。迷过魔岩三杰和唐朝乐队的每一个人,寻找过与他们有交集的各类人的蛛丝马迹,也迷过郁冬、尹吾诗歌一样的城市民谣,还惊艳于眼镜蛇乐队、姜昕还有罗琦做主唱时这些女子的奇妙感触。对,还有那时的汪峰、许巍、周晓鸥。多么迷人的一个个名字,仅从键盘上打出这些名字就让我热血沸腾。

  写上述文字时,没有开音乐,脑子里回荡的是《再见,张炬》这张专辑里的诸多旋律。个人一直认为,张炬去世的1995年,成为了中国摇滚乐坛的转捩点。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看法,也没有任何得出的根据。制作了半年的《再见,张炬》专辑,成为了当时摇滚乐坛全部人马出席的共同行为。在我看来除了在悼念这个不到25岁年轻有为的生命,也在悼念这个时代即将结束。从此成为绝唱。

  二十岁的时候,偶然知道过一个同龄人组织的乐队。几位男生组建,实验电子风格。主唱颇有窦唯年轻时的风采,演唱中会加入萨克斯等不太相关的乐器,一如红磡时期的窦唯,在聒噪的体育场中,悠扬的飘出竹笛旋律。雪天的午夜,几位男生演出结束走出酒吧,踏着沙沙的碎冰归家。一瞬间的“那十年”之感,但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有年轻这一点相似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