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單身》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單身》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4: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單身》的读后感10篇

  《單身》是一本由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著作,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TWD 280.00,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單身》读后感(一):我是一直用你死后对你的思念爱着你

  你离我而去,现在的我是单身了。你会知道我过的怎么样吗?请你看看我笔下的乔治吧!

  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单身男子》于2009年12月11日在美国

  《單身》读后感(二):死亡也不能把你我分开——读《单身》

  初中时接触耽美,当时只是怀着一种好奇与从众的心理来看的,所以生冷不忌,看了许多或好或雷的书也无所谓,到了高中才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是那么的傻,开始有选择的看书,就是这个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也知道了这本书的写作背景,觉得莫名感动...所以一直想找来看看,但由于当地的书店和图书馆都没有找到就一直没去看,直到高三时看到同学在网上买书,就拜托同学帮忙定了一本,然后就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等待它的到来,记得书到的那一天我们下午要开家长会,于是就用了一个下午把书读完了。

  《单身》这本书其实很短,讲的就是一个大学教授乔治失去挚爱后的一天,这一天开始于他对逝去的同性恋人的哀悼,他的内心极其痛苦,但他还是要像往常一样生活,晨起、如厕、用餐、上课、健身,好像和过去一样,但陪伴他的那个人已经永远离开了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已一同逝去,只留下了他的躯壳。他的悲伤与痛苦永远不能和他人分享,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同性恋就是道德败坏,就是怪物。其实爱情不分性别,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男是女,仅仅因为你是你。

  我没有谈过恋爱,所以我并不知道那种失去了爱人的感觉,但是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似乎了解这种感觉,就好像失去了全世界,只剩孤独。

  《單身》读后感(三):圆满

  以前微信上有个段子,说分手后会彻夜难眠,因为习惯了身边有人陪伴。然而习惯着习惯着也终究会习惯。话是没错的,但是终有意外。

  整部小说的节奏非常紧张,回头去想也不过描述了乔治的一天而已。巧合的是,我正是在一个周日,从睁眼到傍晚,在不同的场所和时间断续的看完了这本书。当自己的一天和他的一天似有若无的在时间线上重合,一切好像变得更有意味。尤其是合上书的瞬间,想到这重合,竟然有点苦涩。

  情深不寿。爱人的突然死亡,大概是世界上最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吧,所以乔治逃避,又痛哭,又想放纵,但是还是没有这样去做。这样的感觉,就像是把一场终究到来的宣判无限期的延后,而这样推迟的宣判只会把他从立即处死变为死刑缓期。于是,他割裂了。不停的用第三者的身份审视自己,像悬浮在外太空的幽灵看着自己的行尸走肉扮演自己的身份。与其如此,大概还不如去死吧。

  我读的最认真的,是关于小酒馆的那段,两个人回到其中一个人曾经熟悉的地方又发现新的乐趣,以至于流连忘返竟然萌生在此共度余生的念头,能这样去想,应该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吧。

  人世间的事有很多比生离死别更为残酷,比如,旧情人在你作为朋友去安慰她的夜晚,又再次把舌头伸进你的嘴里。 读到这里,真的替这位女郎可惜,儿子已经离家,丈夫也和人跑了,何必在已经出柜的旧情人这里来寻找一点点的安慰呢,可是转念一想,天色已晚,雨也已经下起来了,还有什么比留得住身边的一点点温存更重要呢,大概年纪再大一点这点尊严也并不算什么了吧。

  肯尼是什么, 我一直在想。今早想到,肯尼可不就是乔治自己活着吉姆自己。年轻帅气,有一个似是而非的女朋友, 有一大堆对生活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向往,遇到乔治也并不羞涩,大大方方地亮出自己的态度,来也好去也好,都是年轻人的爽利。

  谁没年轻过呢? 你老过么?年轻的精彩可以用一万种方式来呈现, 但是老了悲哀就只有一个出路。

  不过,也别怕,谁不老呢。爱过恨过看到过经历过,这一遭走完,一个圆满,就安静的等待最后的结果好了。

  《單身》读后感(四):我们的房子太小,独居又嫌太大

  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

  同志启蒙作品。艾什伍德从70年代起就积极扮演起同志平权代言人了,这本小说也是他部分生活的写照。敢于直接探讨同志的社会情境,是小说的关键主轴。艾什伍德在处理这样庞大沉重的议题时,懂得将幽默、哀伤与沉痛的情绪并置,借由细节的隐喻和象征,带出内在蕴藏的絮语,客观描述清单有没也不失幽默,主体叙述者不作强势介入,仅时时以同情与怜悯萦绕其中,读来既疏离远观,又温热贴里。

  小说的前半部分精心做了很多铺垫,到后面的时候,文字越来越流畅入迷,很多对话和描写都异常精彩。

  没有什么能留住,没有什么能纪念,一切繁华都会褪去,只是记得曾经相爱。

  这本小说拍成了电影《单身男子》

  摘:

  往事在乔治推着购物车路过时持刀偷袭他。(再回看觉得好心酸)

  现在并不单纯是现在。现在还是个冷酷的提醒:比昨日整整晚了一天,比去年晚了一年。每一个现在都标明了日期,使得过去的现在们全部过时,直到也许——不,不是也许——是肯定会:那一刻到来。(结局伏笔)

  怪兽种类何其多,他们独怕小小的我。

  他们爱问,其实并不真的关心。

  可怜的独居男人。他有一张和善的面孔。

  归根结底,这些人全要为吉姆的死负责;他们的言语、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生观全在冥冥之中促成吉姆的死,即使他们从不认识吉姆也一样。(社会对同性恋的排斥打击)

  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定义没有涵盖到他们。他们为什么不算弱势群体?因为,唯有在少数族群对多数群族群构成威胁时,即使只具有假想的威胁性,少数族群才会被归纳为弱势。

  这里的安静是无精打采的、尴尬的、在一旁人眼光的。

  画中少了躺在沙发另一端的吉姆,也在读书,两人沉浸在各自的书中世界,却全然知道彼此的存在。

  我背叛了你,吉姆;我背叛了我们共同的生活;我把你变成了赚人热泪的故事,以求取女人的安慰。

  我们的房子太小,独居又嫌太大。

  我认为你想问我一件事,只是不确定我会有什么反应。

  这时代已经乱得可以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都被整的七荤八素,何苦拿这些无聊的帽子来扣人?

  我像一本必读的书。书不会自动读给你听,书本身甚至不知道内容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的主旨是什么。

  他有所不知,他已经开始寻觅

  《單身》读后感(五):失

  同性间的感情就算没有性可能也会让一个人同时幸福或绝望到发狂吧.

  即使只是每天早晨的咖啡和面包

  或者每天晚上沙发上相对阅读

  即使只是和一般的旅行一样的平淡的旅行

  也会让人萌发从此就在这个风情万种的地方生活的想法

  只是因为那天下午有你,所以阳光才显得特别热情

  克里斯多福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他可以把对一个人的思念以一种漫不经心又触目惊心的笔触写得动人心魄

  又能够调动自己全身上下每一根神经的热情

  真正的人生总是和失去有关。

  《單身》读后感(六):悲剧的序幕从少数派开始

  第一次接触到《单身》这本书是在香港,当时买近百港币,习惯了均价二十的大陆价,是在忍不下这个心。回来才发现大陆是不允许出版的,这号称第一同志文学的著作。后来在当当上发现大陆第一次出版这本书,不假思索的就入手了这本书。在读之前还专门找了《A single man》的电影来看。看罢小说,也是与《One day》一样,小说与电影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部原著小说,无论从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着墨上,与改编版本的电影都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凭借着文字这个载体,小说拥有更多的人文思考和精神启示。电影则更像是小说的再创作,对本书有着特殊情感的汤姆•福特放大了小说中的情感部分,尽量避免了一些惹人争议的故事桥段。两个版本都非常具有可看性,但书本带来的延伸思考当然比100分钟的影像有过之无不及。乔治的“单身”还有一部分是指精神层面的,这是一种孤独对抗整个世界的悲沧感,并非只有恋爱中的人或同志人群特有。正如电影版《A Single Man》的开头,漂浮在水中随波逐流的乔治一样,无法呼吸却得不到帮助,也看不到生活的边际。 《单身》讲述的是同性恋乔治失去小自己18岁(是不是啊?)恋人吉姆后一天的所想所做。从一句“WAKING UP, BEGINS WITH SAYING AM AND NOW.......”开始,最后以假设乔治突然死去为结束。整整一本书都充满着那种爱人死后的痛苦感。作者的亲生经历是这本书的原型不再赘述,但是在那个连“出柜”是何物都不知的年代,作者将这个“弱势群体”读的是那样的透彻,现在亦是如此。就如同斯川克一家的方式,有人如同斯川克先生,对吉姆乔治心生厌恶,却又充满好奇,愿意邀他们到家里吃饭却不愿扯上一点关系;有人如同斯川克太太,就得这是魔咒,同情之余不忘希望他们能够参加驱魔仪式回归正常。

  乔治并不打算告诉邻居们吉姆的死讯,而是说回了娘家,这样的话,写出了多少同性恋的无奈。就像有个豆友写的书评:“ 乔治默默地走向死亡,同性恋的身份昭示着悲剧的开始,同性恋人的意外离世则掀起了悲剧的高潮,而悲剧仿佛漫长得没有终点,死亡才是乔治视野的最远所及。 ”弱势群体,从一开始便是悲剧的开始。

  我喜欢这本书的格调,包括乔治在里面的隐忍,在操场上幻想网球男的意淫,最后在酒吧和学生的暗暗调情。喜欢乔治最后聪明的“回答”肯尼的问题,喜欢书里没有一心求死的痛苦。

  “从这里的海边往北走几英里,悬崖下有一座熔岩礁,上面有灌满海水的坑坑洞洞,退潮时可供游人近观。每一池互不相通,池内景致也各有特色,想象力丰富的人可以为它们取名字,例如乔治、夏洛特、肯尼、斯川克太太。为方便思考起见,你可以把乔治和其他人视为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海池并不是个体。暂且将每一池的海水视为意识,里面充满被猎食的焦虑、血盆大口的贪婪、机敏的直觉、顽强吸附海岩的老贝、在深水闪耀的未知秘密。变化多端的凶险生物神秘地向光明的水面移动,或许传达着警告的意味。如此多样的物种何能共处一池?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他们的世界是由海岩的熔岩礁撑起的。此外,在退潮期间,他们彼此不相识。”

  当然,真正让我与这本书精神相连的是一种神奇的契机。当时,我正坐在从曲靖回昆明的火车,那种依依不舍是前所未有的。少数派的孤独感袭来,那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这本书的思想内核和个人体验相连。愿未来都无限美好。无论是少数派还是大部分。

  《單身》读后感(七):赤裸的男人【文/阮慶岳】

  赤裸的男人

  文/阮慶岳(小說家/建築師)

  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1904~1986)不管是作為一個生命個體,或單單去凝看他的文學作品,都一樣引人。低調沉靜的靈魂本質,熊熊烈火般的生命熱度,與那時代年輕心靈共有的漂泊與自我放逐個性,交織出他既私己又開闊的獨特文學與生命印記。

  伊薛伍德是個冷靜、也細膩掃看周遭世界的作家,作品幾乎都帶著半自傳的色彩,與他的真實生命隱約層層交織,因此特別值得在作深入閱讀前,先行掠看過他的一生。

  出生於上層的英國中產家庭,幼時擔任陸軍軍官的父親四處遷移,後父親戰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歲時他進入公立預備學校,初識了爾後著名的詩人奧登(W. H. Auden),兩人並在1925雙雙成年後重逢,結為文學與探索生命兩條路徑上的伙伴。

  奧登無疑是伊薛伍德生命初期的重要人物,兩人以朋友、伴侶與文學共行者的關係輕鬆連結,並維持著久遠的友誼。在整個烽火動盪的30年代,兩人合作了三部劇本,同往柏林(當時威瑪共和國的首都)歡樂共行、也鋪陳了伊薛伍德的短暫定居(在那裡寫出馳名的早期作品《柏林故事》,並與一柏林男子發展了摯愛關係),乃至於1938年赴上海旅遊,隨後在英國加入二次大戰前,攜手遷往美國等共同經歷。

  1939年伊薛伍德定居南加州,以寫作及教書為生,創作依舊不斷,完成於1964年的《單身》,是最被稱道的代表作品。1953年48歲的伊薛伍德,遇到了18歲(另說是16歲)的男子唐.巴卡迪(Don Bachardy),發展了出乎眾人意料、30餘年的終生伴侶關係,成就廣為人知與稱頌的戀情。他們面對當時對待同志文化依舊保守與封閉的社會,也克服幾次因兩人在年齡、階級與背景差異而起的風暴,向世界展露互愛與互信的關係可能,對同志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

  小說《單身》描述伴侶剛車禍死去的男同志,孤寂而恍惚的一日生活。這位年近60名叫喬治的獨居男子,有著些許伊薛伍德的身影投射,同樣在大學教授文學,住在一個中產、保守、毫無善意的社區裡,像玻璃缸裡憤怒也寂寞的鬥魚,在日日對抗中逐漸乏力與失望。伊薛伍德描述晨起的喬治,見到螞蟻襲上廚台,立刻以殺蟲劑將之撲殺光。

  然後意有所指想著:「生命體在萬物之前摧毀生命體,而這些觀眾──鍋子、平底鍋、刀叉、瓶瓶罐罐──在演化王國裡無足輕重。為什麼?為什麼?難道宇宙之中有個敵人──一個大暴君──誘使人類和大自然的朋友成為死對頭,好讓人類看不見大暴君的存在,好讓人與萬物同遭暴政荼毒?」

  小說背景落在1962年的南加州,距離1969年同志運動分水嶺的紐約「石牆事件」,還有一小段時間差,此時社會意識的壓迫與歧視,自然依舊無所不在。小說描述喬治與不斷來挑釁鄰居孩童間的關係:

  「喬治為自己對小孩大吼大叫的行徑感到羞愧,因為他不是在做做樣子,而是真的情緒失控,事後他覺得受辱,氣得想吐。同時他也明瞭,鄰居小孩其實希望他扮演怪獸的角色,而他的表現正中下懷。……他們對他毫不關心,只把他當成神話故事裡的人物。」

  但喬治一無所懼,依舊獨自對抗這個龐然「注定毀滅的小世界」,一如伊薛伍德在現實裡,70年代起積極扮演的同志平權代言人角色,無懼也無悔,因為「喬治說,怪獸種類何其多,他們獨怕小小的我。」所以必須如此去對抗,因為「這世界促成了吉姆的死去。」

  對於外在社會的憤怒與對抗,隨之就轉到學校的課堂,在這裡喬治重拾自我尊嚴,以知識與風采贏得學生認同,雖然有時依舊覺得自己「在街頭兜售五分錢一顆的真鑽石」,略顯感傷吁嘆,但整體而言是怡然自重的。

  上課時學生提問納粹仇恨猶太人的事,喬治藉機討論了仇恨與愛的關連:「你被人迫害的同時,你會痛恨自己的遭遇,你會恨主導這種遭遇的人,你會陷入仇恨的世界。就算碰到了愛,你也認不出來!你會懷疑愛的真實性!你會認為愛的背後另有居心──動機可議──可能暗藏詭計……」

  敢於直接探討同志的社會情境,是這部小說的關鍵主軸,也是贏得許多讚譽的原因。但回到小說藝術來看,伊薛伍德在處理這樣龐大與沉重的議題時,懂得將幽默、哀傷與沉痛的情緒並置,宏觀議論與私己生命交織,藉由細節的隱喻與象徵,帶出內在蘊藏的龐然絮語;客觀描述時清淡優美也不失幽默,主體敘述者不作強勢介入,僅時時以同情與憐憫作縈繞,讀者既疏離遠觀、又溫熱貼裡。

  全書前段顯得精心鋪陳與昂然對抗,後段就格外流暢迷人了。下午先去醫院探望重病中的女性友人(她曾與吉姆有過一段情),晚上去英籍女性老友家晚餐,分別探觸了死亡與故鄉(自我放逐)的話題,譬如在醫院裡:

  「喬治已有好一陣子不捧花過來送她,也停止送禮了。現在他從病房外帶進來的東西,再也不具任何意義,連他自己也一樣。……然而,她的執著不顯得自我中心;她的執著並不排斥喬治或任何想參一腳的人。這份執著的焦點是死,任何時間、任何年齡、有病無病的人都能依偎過來惺惺相惜。」

  對喬治依舊情懷憧憬的英倫女性老友,晚餐後半醉時,說到故鄉與自我放逐的關聯:「女人就是這麼單純,非守著紮根的地方過活不可。我們是可以被移植到別的地方去,沒錯,不過一定要隨著男人移植,而且條件是被男人移植以後,男人必須待在我們身邊,陪我們枯萎(wither)──講錯了,應該是澆灌(water)我們──我是說,移植以後,不澆水的話,根芽會枯萎……」

  喬治終於半醉離去,並逛入居家附近的空寂同志酒吧,忽然見到白日上課的某男學生獨自在內,讓他驚訝也歡喜,同時開啟了本書的高潮與救贖可能。藉著酒精的協助,兩人迅速開始愉悅的對談,完全無視兩人間的各樣現實差異(一如現實裡伊薛伍德與巴卡迪的狀態):

  「喬治幾乎能感受到對話的磁場環繞兩人,激盪得兩人炯炯生輝。……因為從肯尼內心散發出來的不僅僅是智識,也不是任何一種形式的假魅力。老少兩人對坐著,面對著彼此微笑—遠超過微笑的層面—綻放相知相惜的喜悅。」

  一切現實的界定與評斷皆退去,唯有兩人間昇華的默契閃亮著,是一種近乎烏托邦的心靈境界,令人艷羨與歡呼。忽然起意一起去海灘游泳,彷彿回到赤裸與純靜的原初狀態:「急於接受淨化儀式的喬治再向前蹣跚幾步,張開雙臂,以承接浪濤的沖刷洗禮。他把身心奉獻給海潮,滌淨思想、語言、情緒、欲望、身心、整段人生;一次又一次,他重出水面,每一次都變得更清潔、更自由、更少。」

  單身者的一日生活,與海潮般的生命不斷澎湃作對語。年輕男學生無疑就是此刻生命的救贖者,喬治在這樣一日的終結時,悸動也憂心,但至少他明白明日是值得期盼的。

  伊薛伍德的小說《單身》,讓我想到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以及喬哀斯的《尤里西斯》,因都有著一種逝去家園者(舊文明?)的哀傷背影與身姿,只能在此刻的一片荒原裡躑躅地獨去,不願流連回顧也不露出濕潤淚框,僅是以略帶揶揄、嘲諷、甚至憤怒的文字,即興也無心地記錄了一小段私己生活的破簡殘章,像是某種未明的預言或無情追悼文,故作恍惚無心、其實沉重有意,因為秩序與信仰正崩垮中。

  因此,也可以想像,這本小說正延續著一個西方近世代極重要的創作主題,也就是自尼采與史賓格勒以降,對於西方文明(或說是人類整體文明)正沒落中的昭告,以及在這集體失落狀態裡,對於孤獨個體如何重建與救贖的苦痛思索。譬如,始終面目模糊的前情人,不但無預告的死去,還有如墜落的文明,亡魂般籠罩了喬治的日日不安與不幸,難以脫逃。而年輕男子新生命的忽然出現,恍似救贖者的可能再次降臨,暗示一切不幸的終點,以及樂園重返的可能,也是一種強作樂觀的結語?

  我喜歡伊薛伍德,因為這小說讓我反覆看見自己。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