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城》读后感10篇

2018-02-17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城》读后感10篇

  《小城》是一本由(美)劳伦斯·布洛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5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城》读后感(一):关于视线的另一方向

  记得他的另一本书里有一句话,每天都死去一点点。这么说来,在死去的那一天,我们的身上散发出的,就会是我们居住过的城市味道不同角落各有不同。上岛,福奈特,京客隆,成都小吃,庆丰包子,沙县特产;屈臣氏,都市名人,新光天地,大董;Janie Lou, 王府饭店阳光时代,天地一家。有人早上用bluecap洗浴,深海之谜护肤,身上是Kenzo淡淡的香气;有的人,死去的时候,就像马路说的,头发里还带着一股逼味儿。所以也许我们并不住在同一个小城,只是住在很多相互重迭的小城里而已。

  一个城市,就好像一个人,往往是从他试图掩饰的部分才能看出真实的味道。在早高峰的时候任何一座写字楼的电梯前面,从esprit到Dunhill的外套里面的人乏味得并无二致,挎Tough或者Prada拎包的人包里的空虚也分量相当。城市也是一样,从波士顿到纽约,从香港到拉斯韦加斯,无非是同样的高架桥,同样的连卡佛,同样的必胜客外卖和同样的mini cooper。要到所有其他野兽休息黑夜十分,这个地球上最过度繁殖的族群才会露出真实面目,撕咬别人或者撕咬自己,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惶然搜寻支持下去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割一个得以幸存一天的记号。套用一句名言正常面孔都是相似的,痛苦扭曲的灵魂则各有不同。

  从远古以降,寓言到小说的传承,故事都极其重要无足轻重,只要你知道那个人想说什么。镜头一直对着一个人,描述他一举一动,从刷牙到性交,其实貌似不经意路过的另外一人才主角英雄缺陷不再是酗酒、混乱感情/肉体生活可能是扭曲的视线或者令人恶心的怪癖。爱你的人在皮包里放着剃刀和假阳具,杀你的人为你落泪。一切都不再重要。他们承担着比真实世界的我们更多的细节,从喝酒的习惯到擦净餐具的时闲,每一天日程都有所交代,老天在上,因为他们要在第200页演完角色受命死去。然而,他们所携带的那股焦虑,不确定,缺乏安全感,才是他们不断奔波的动机,即使在死去之后,依然徘徊不去,直到我们惊觉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部分。

  就这本书而言,作者早已完成任务,他和他的人物生活在别处,籍由百万人的阅读得以延伸无数平行宇宙,在那里继续跌跌撞撞荣华富贵精神抖擞绝望沉沦。而读者的任务则艰难得多,因为我们要把被揭露的阴暗,被激发的欲念,被一点点勾引的卑劣都一一安置妥帖,尤其因为分量的增加也增加了掩饰的难度,而我们还要继续在各自小城的生活,所幸一次只要一天。

  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喜欢一本小说的理由一向多余讨厌的理由,否则这本书就难以印行,被你我看到。读者会把作者当作上帝,在这个零散、不完整的冻结世界里面寻找影子,寻找答案,寻找我们认为在里面的东西自命不凡的人则以为自己是摩西,在里面寻找上帝专留给自己的讯息;更加自命不凡的人则试着在里面找连作者也没意识到的东西,好像科学家在上帝创造的真空中寻找以太。

  所幸我已过了这个年纪,对早已懒于出门的我而言,阅读更多的是一种经历体验,好似庙会上看到的新型万花筒,原理早已烂熟,只是遏制不住好奇,这次又是用怎样的碎片幻化出新的光怪陆离。然而往往,不经意之间,有个场景似曾相识,有个联想稍纵即逝,分不清楚是弗吉尔带路的炼狱,还是石头去过的太虚幻境,只是滞留在人间的我们偶尔窥见吉光片羽,虽则光线沉重羽毛污秽,却是多么无法忘怀的光影。

  《小城》读后感(二):这些人与那些人 唐诺 评《小城》

  我想,我是猜对了,至少对了一半以上。我指的是,在纽约死亡记录诗人劳伦斯•布洛克才交出《死亡的渴望》一书不久后的该年九月十一日这个纽约的黑暗日子之后,我就曾断言,布洛克非得处理这桩纽约市前所未有的死亡大事件不可,而且应该就是他马修•史卡德系列的下一部。

  这就是了,《小城》。

  我也没完全对,是因为《小城》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位老朋友史卡德,当然也就没有一路幸存至今的一干人等,如伊莲•马岱、米基•巴鲁、已然出落得风度翩翩的阿杰、老条子的乔•德肯、罹患癌症的夜行动物丹尼男孩。我们不知道,而且说真的还有点杞人忧天,九一一那天他们当中可有谁心血来潮去了双子星大楼或正巧路经楼底的地铁站,被爆炸的高热蒸发上天,或被崩落的冷硬钢筋水泥永远埋在地下。

  《小城》书中是另一批纽约人,社会层级要高上一两个台阶,唯一有一抹史卡德影子的,是书中仍有一名不怎么重要的私家侦探,退休警察,还在酒馆里喝酒,并东闻西嗅。

  猜中此事没什么好夸口的,之所以重提此事,是因为写完《死亡的渴望》那篇预言式的介绍文字后,我进一步想,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等你回过神悲剧已完全结束集体死亡,小说到底能怎么写呢?它甚至不是一场战争(尽管宛如西部枪手的超低智商美国总统小布什,以及他手下拉姆斯菲尔德等一窝战争贩子硬要说服全美国乃至全世界,这的确是一场战争,好骗取民意,提高预算并强占石油),不包含任何时间过程,这更像是一次新闻性的灾难和毁灭,像噩梦一般确实发生过却又全然不真实,又因为时间的不存在而令感受思维没有从容发生的余裕。因此,人的反应很难有细腻深沉成分,往往只能回归返祖性的本能: 死,或不死;战,或不战;报仇,或不报仇……

  一种很坏的灾难。而小说,从来不是反应如此灵敏有效率的思维形式,它总是需要一点点时间的。

  因此,断言布洛克一定得写九一一,于是就有一部分忧虑的心思在其中了,朋友十年不见,听流言不信,我们倒从没担心他会像美国绝大多数因灾难降临自身、脑子忽然全简单起来的人一般,要捍卫家园,要血债血还,要宰光那些狗娘养的什么的。我们的忧虑是纯粹小说方面的,至少看到有两个尴尬挡在这本小说前头,一是时间太紧迫,布洛克自己要如何一下子消化这么巨大的死亡?而且,光他一人清醒不够的,还要看他小说所在的整个纽约市也如何消化这么巨大的死亡,毕竟这才是你一路写来无可替代、不能凭空捏造的最终基础不是吗?这些人的想法是你一直在意的,已成为你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吗?如果绝大多数纽约人还没能从单调的惊骇、哀恸和愤怒中走出来,那你是不是该等他们一下,否则你能写的很可能只是一本“政治正确”的浅薄滥情小说不是吗?除此而外,另一个尴尬是,马修•史卡德小说,一如我们看到的,尽管已自由一如一般文学性小说,但仍松垮地维持着最基本的冷硬侦探小说的类型框架,这意味着你很难如契诃夫所说把小说写得“没头没尾”,你多少要服膺类型小说有结论有答案的最终守则,但九一一不是那种善恶有报凶嫌伏法的谋杀案,谁也没办法为如此长期而且复杂的国族、宗教文化历史冲突做成简单的结论,或者说,所有简单的结论都注定是谬误的,而且是极危险的。

  像小布什就有他简单无比的结论,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美国出兵阿富汗,又莫名其妙侵略伊拉克,灾难以滚雪球的速度在急剧扩大中。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们能相信史卡德绝不是那种人,那种风凉日子里满口信念、等大难真正临头马上换一组语言一种信仰的怯懦之人,但我们真的还猜不出他将如何历劫归来地告诉我们新的纽约故事。

  大爆炸后的小城

  从九一一这一天起,纽约再不一样了——除了这一句话,而果然在《小城》一开头,我们就读到了。

  把新的纽约故事命名为“小城”,我们应该就可以窥见布洛克对这座世纪大城的内心图样变化——城市没故事,城市没性格,城市到哪里都大同小异,因为它开放向全世界,把自己完全暴露在普世化的资本主义游戏之中,人来人往,资讯流窜,没有必要的隔离,更欠缺适当的停留沉淀,好生长出自身的独特性(李维史陀说的,独特性孕生于相对的封闭)。今天我们都可以轻易看出来,如果说哪个城市仍保有着哪部分的自我性格,通常源于它曾经独特而从容的历史命运,这部分已不再增加,只能在人们细心守护下缓缓剥落或在人们弃如蔽屣下迅速崩塌,为城市的永恒运动髹上一层易感的时间美学色泽。它永远在动,永远朝同一方向更新中,如费孝通指出的,城市其实就是变迁本身。

  但纽约奇特得不同,它的独特性不是来自于地理性的隔绝,尽管曼哈顿真是个岛,也不依赖历史性的遗留,毕竟两三百年不长不短而且已全然笼罩在工业化、资本化的现代浪潮中。在普世的城市之海中,纽约的确像个孤岛一般,在它港边自由女神的火炬光照下熠熠浮起。不是因为它位于边陲,而是因为它在最中心,很快的,它就再没有什么走在它前面的其他城市可以去模仿追随,它得自己来,各种变异更新、各种尝试乃至于尝试的失败及其衍生的罪恶,于是都只能是纽约的,它成为全球化变迁风暴中的台风眼,是挺在最尖端一点的城市。早在半世纪之前的一九四一年,敏锐无比的人类学者李维史陀便清楚地看到纽约复杂、千层派一般的独特城市肌理,与其说它是“一个”完整的城市,毋宁说它是由诸多细碎不同的部分颤巍巍地搭起的,处处留着缝隙空洞,每一个空洞各自通往始料不及的异质小天地,就像做梦的爱丽丝摔进树洞或穿越镜子进入不可思议国一样。李维史陀认为,在势必愈演愈烈、全世界都无法逃遁的普世性同化浪潮中,纽约提供了逃避的可能,带来启示和希望。

  更有趣的是,纽约是全世界美国梦的象征之城,但这却正代表超越现实的美国,独立于现实的美国之上。它甚至不具备与它地位相称的政治机能,如巴黎、伦敦那样,这一点大概只有隶属于中国却又像置身中国之外的上海与它相似,因此,这个孤岛般的纽约,仿佛进一步甩脱了全球政治角力和战略对抗的可厌旋涡,不会在国族的冲突倾轧下被点名被毁灭。

  然而,“九一一圣战士”没理这一套,哪里美国人最多最稠密,他们就选哪里,他们依自己的认知目标

  这一炸,说炸出纽约的原形也可以,说炸醒纽约人的梦境错觉也成,总而言之,纽约终究不真的是遗国族而独立的天空之城,大爆炸把人轰出生活轨道,把人轰上天空,人的视野一拉高,原来纽约的确像每一张地图显示的那样,只是美国的一小部分,是蓝色小行星上针尖般的一个小点,居住其中的人们,跟其他任何城市聚落的并不真的是不同的两种人,一样会突如其来地毁灭,一样的脆弱易死,甚至更加脆弱易死。

  没错,原来它就只是个“小城”而已。

  被谋杀联系起来的一群人

  《小城》甚合理地暂时放过了有缓慢思考倾向的史卡德,不逼他立即回应,而在书写形式上改用全知的、广角的小说视野。有同性恋的胆小清洁工,有性冒险的狂野画廊女主人,有前列腺癌在身的知名刑案大律师,有政治前程看好的明星级前纽约市警察局长,有敏锐抓住死亡、把灾难化为利益的小说出版经纪人,有肥胖但长袖善舞的名餐馆老板,当然,最重要也不可免的,还有一名原来一辈子与世无争空闲时只埋头研究纽约老地图老街老巷老掌故自娱的老好人,他一家子在九一一当天全数死难或直接讲就此消失不见了,只剩一名伤心欲绝的老伴随即仰药自杀。这个带着昔日纽约象征意味的老人,遂摇身变为胸怀末世宗教执念疯子杀人狂——杀人者和被杀者在他身上合而为一,他既令人惧怕痛恶却又让人同情悲悯,九一一在美国瞬间制造出一大批这样的人,而在九一一之前,历史的不义杀戮和灾难又何尝没制造出更大一批这样的人。要命的是,这还不是悲剧的终点,真正的悲剧是,在这些人上头永远存在着另一些人,他们没灾难临身再清醒不过,他们善于利用甚或操控他人的灾难,好攫取自身的利益,有的人运用自身的权位和政治影响力,有的人倒卖军火,有的人是搞石油,有的人更是只为满足自己病态的权力欲和支配欲。

  另外,还有一名布洛克多少带点自嘲意味,也借此制造出一点后设书写效果平庸小说家角色。此人在酒馆里喝挂了,随一个吊膀子的红发女郎回她的公寓,却忽然成了谋杀嫌疑犯。小说家坚信自己绝没动手杀人,但有趣的是,随着执法单位对他涉案的疑心日益减轻,他对自己的清白却愈发不确定起来(杀人究竟只是一种人皆有之的正常念头而已,还是会诱人不知不觉付诸实践?人的记忆可不可靠酒精会不会让人连自己都成功欺瞒?);但同时,谋杀的嫌疑却带给他从未拥有魅力,以及从不存在的深奥,出版社出天价竞标他的新小说,女人乐意和他上床,他从灰扑扑的小角色忽然变成社交圈的宠儿,就像昔日写二次大战德累斯顿大轰炸为《第五号屠宰场》的冯内古特说的:“平均每死一个人我就得到四块钱版税。”《这些人与那些人》,这原是一部二十年前的电影片名,台湾改译为《战火浮生录》。电影有点太过抽样地选取二次大战主交战国德、法、英、美、俄加犹太各一人或一对男女(都是音乐家、舞蹈家),看他们如何在战争的噬人巨浪中浮沉漂流,有力竭倒下来的(毒气室、饥饿荒凉的东线战场、爆炸起火的坦克、战后的叛国审判),也有一身残破挨过来的。电影由于是公益性反战基金出钱拍的,结尾是这些幸存者或其子裔一场控诉战争、宣誓和平的全球连线大音乐会,在波莱罗杀气腾腾的乐声中落幕。

  纽约九一一以后布洛克笔下的这些人与那些人没这么工整的戏剧性,同样在大毁灭的背景下,联系起他们的不是美好的音乐而是冷血谋杀。从小说的命名、从小说角色的选取设计,我们感觉到布洛克的宏大企图,但这个构图在小说的“实人实事”展开时却审慎起来了,我们读到了一点点象征,一点点讥诮,一点点控诉,也有一点点不满(如搭乘飞机的严格安检),都只是一点点而已,其他的,便只是恍若无事的迷茫而已——我猜,这应该就是纽约到此为止的程度相当的真实景况,也是书写者布洛克个人的犹豫。这个纽约记忆里史无前例也没思维线索的奇特灾难,大家都还不知道该如何想它,像崩塌双塔后宛如缺了两颗大门牙露出的空茫风景。

  把死亡还原

  有一种如今大家都已耳熟能详的说法,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杀人如麻的斯大林率先讲出来的——死一个人是悲剧,死几百万人就只是个统计数字而已。

  这样的说法今天常被用来控诉新闻媒体,但其实早在新闻媒体肆虐全球之前,这类效应就已经出现了,也就是说这里头有基本的人性在起作用,新闻媒体不过是在此基础之上更荒谬更夸张更消耗地予以呈现或加以利用而已。

  死亡是人们永远想不清楚、驯服不了的奇怪之事,有太多悬而未解的空白部分,我们永远等不到一个《白鲸记》里借由棺材浮子从死亡处返回的伊希梅尔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死亡既是最突然的,却还是最稳定可预期的;是最可怖的,但我们却又同时知道它是最平常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既是人一切情感、欢爱、梦想、思维毫无补偿的戛然而止,但我们却又看到了再多的死亡都阻挡不了地球继续运行,人们依然在街上行走,如一旁的殡仪馆火葬场的大烟囱时时一缕黄昏炊烟一般的唤人回家。

  我们如何看待这样各据一端的死亡矛盾呢?这里我们依然只选其中一个点来谈,那就是死亡如何成为一种形式可感的问题——当然,每一个人感受悲天悯人的程度不同,但大体上我们应该可以这么说,没有内容没有着色的光秃秃的死亡本身并不触动我们,只因为我们早已晓得这是一切有生之物的“合理”终点,除非我们察觉出此一死亡和我们自身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个联系既因死亡的降临而回光返照地彰显,更同时被此一死亡所悍然打断,我们于是感觉到某种丧失,并预言着他日我们自身无法遁逃丧失,从而引发惊吓、不舍、哀恸、愤怒等种种情绪反应。因此,不是死亡绝对量多寡的问题,而是这个联系的强弱深浅问题,换句话说,真正可感的,不是我们未曾经历的陌生死亡,而是同情、同识、同处境、同梦想这些我们熟悉不疑事物的乍然失落,是生者的悲伤。像《红楼梦》书中,最触动林黛玉的死亡不是人,而是季节变换里寻常的花凋花谢,只因为对孤傲自怜又仍是文艺青年的黛玉而言,一朵辞枝的花和她生命的当下联系,除了贾宝玉,远远超过大观园中的芸芸众生。

  也因此,在布洛克另一个杀手凯勒系列中,以宰人为生的职业杀手凯勒,对他受命狙杀的目标不愿有任何实质内容的了解,他只要一张没情感没想象的大头照,知道此人家住哪里、在哪里上班、在哪里出没游荡,活动路线及其地形地貌如何,不想触及此人是否有妻儿、家中养不养猫狗、小孩做不做牙齿矫正等生活琐事。这是杀手远庖厨的自我职业限制,你不要去杀去吃一个熟人一个朋友。

  死几百万人只是个统计数字。我想,这倒不一定是数量让我们麻痹、让我们冷血的问题,而是我们有限容量的思维,装不下如此大举掩至的死亡,除非其中有亲人、有朋友故旧,否则你凝聚不了思维感受的焦点,发展不出必要的联系。每一个死难者都跟你距离一样,这有点像古寓言里那只饥饿但理性的驴子,当它面对两堆完全等距等量的牧草时,它无法选择,只有呆立饿死一途。当众多死难者完全等距且扁平地存在,它于是只能回归成一个概念,死亡的空洞概念,一个数字,抽象的统计数字。

  因此,小说处理灾难性的众多死亡,便只能选择“这些人与那些人”式的作注形式,它得聚焦凝视有限的、甚至单一的死亡,和凯勒做的相反,重新告诉我们这个人或这几个人是否有妻小,家里是不是养着猫狗,小孩多大多令人烦恼,他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梦想云云——小说书写,把陌生的死亡转变成熟人的死亡,也把遥远的死亡带到我们跟前,带进我们有限的经验感受范畴里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如此,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是如此,我的老师朱西宁先生的《八二三注》也是如此,不用说,布洛克的这本《小城》也是如此。

  进行中的死难

  唯一不同的是,《小城》写得早也写得快,不像《战争与和平》、《西线无战事》或《八二三注》的长时间等待、观看和思索——双塔倒了也清理了,尸骨已寒,纽约空气中的硝烟味和尘埃落尽,但人心中的尘埃没这么快,它仍在迷茫的风中漂浮游荡,在人心中,这仍是进行中、未完成的一次死亡。

  我建议,我们把这本《小城》看成布洛克很有魄力、极负责任的一次职业实践,也把它当成新的纽约死亡的一部序曲。

  汉密特小说中有句冷酷的话:“总有人得留下来数尸体。”——在小说还原死亡悲剧的工作中,有意思的是,当我们一干寻常人等从惊吓中醒来,以统计数字来把死难者安置妥当,以遗忘来重新过日子时,小说家的劳动才正要开始,他辨识死者的工作更细致因此也就更缓慢,不止牙齿或DNA之类,他还得像耐心修复破损名画的工匠一般,搜寻,拼凑,并用模拟想象、理解和同情来补满空白残缺的部分,告诉我们,死的是谁,他曾经如何活在大城纽约,他原本想做什么,在死亡没来由地抓到他之前。

  我们仍希望这个数尸体的人是我们的老朋友马修•史卡德,我们信任他的双眼,也最听得懂他说的话。

  《小城》读后感(三):纽约让你想起了什么?

  来颖燕

  一座城市,被人记住的是什么?什么才能称得上是一座城市的标志?

  记得对于纽约这座城市最初的清晰记忆,还源于当年那部大热的《北京人在纽约》。片头,那默默打出的字幕——“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让人惊觉,纽约似乎是一个梦境:凡可以想像的东西都可以梦见,但是,即使最离奇的梦境也是一幅谜画,其中隐藏着欲望,也暗含着恐惧。

  而今天,我们对于纽约的印象,恐怕再也无法与2001年9月11日相分离。

  于是,劳伦斯•布洛克要动笔写9•11后的纽约,读者的期待也会产生一种预设的偏见——他笔下的城市定然要与这件悲惨的事件相互勾连,这会是一种用小说手法进行的宏大叙事。

  然而,布洛克不愧为文学奇才。他的《小城》通篇的主旨在于告诉人们:“在这座城市里,每个人心里都清楚:纽约再也不是以前的纽约了。”只是这一思想,他通过了一桩凶杀案来体现,而完全没有从9•11所直接造成的哀鸿遍野的现象入手,甚至,在全书中,直接提及9•11事件的概率几乎为零。

  故事这样开场:一名男同性恋的清洁工在自己雇主之一的家中发现已陈尸在卧室内的雇主,而一名被人目击带走死者的作家成了凶嫌。而随着新的案件的发生,警方又开始怀疑凶手另有其人,接着,就像是一种模式,凶手随着清洁工的足迹,开始选择他想杀的对象……于是,清洁工、作家、市长候选人、画廊老板、刑案律师……芸芸众生因为一桩凶案被一条看不见的绳索紧紧束缚。

  虽然9•11不是促使这些关联发生的直接缘由,但9•11的阴影,使得这座城市的人们的人生信念乃至生活底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布洛克深刻得感知到了这些,于是在描绘这座大难之后的城市时把笔触伸向这些看似无关却最能深微幽细地体现作为个体的人在毫无预知的灾难面前,所受的隐晦但深刻的重创。这样的角度,让人最深切地体会了9•11之后愈加黑暗和脆弱的纽约。就像1998年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通过一桩看起来与沉船事件并无直接因果勾连的爱情事件,却让人最刻骨地感知这场灾难的无情。

  更甚的,布洛克的处理让人体认到一座城市的真正标志是人心世情的特质。9•11的发生,使纽约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这座城市里的人因此而获得了一种共通的特质,比如阴郁,比如无常,比如无妄。这些特质的迸发需要一些共同的刻骨经历的激发,而一旦被激发,那么此前所谓这座城市的种种标志,诸如建筑或是地标,便无可避免地显得表面而肤浅。

  于是我们费尽思量,城市如何定义?记得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有哪条线划分城里与城外的界线,什么能区别车轮声与狼嚎呢?在时间与记忆上,城市的标志是失败的,它不能使它与任何一个城市区别开来。

  确实,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的认知,或许该指向城市空间存在的另一种可能——细节。即使这些细节是虚构的,但当它们虚构得逼真、追求某种真实性时,就体现出某种现实状态下的物质特性。只是,历史的撰写往往抽象,对于城市的认知也往往显得笼统。在习惯了宏大叙事框架下的历史记忆时,人最重要的区别性特征连同着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一起,被抹杀和淡忘。就像至今,在念及9•11事件的时候,恐怕大多数的人还会留于概叹,在这场灾难中死了多少个人,失踪了多少个人。但是,如斯大林所言——死一个人是悲剧,死几百万人就只是个统计数字而已。这看似冷血的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在面对一些虚妄和抽象的历史事件时,又有几人是深刻地从个体的角度来感知这些事件的真实发生?来思索人性在其中所发生的蜕变?

  抽象的9•11在布洛克的笔下通过似乎不相关的“实人实事”而展开。这其中的象征和讥讽,最终却归结在了一种更深重的茫然之上——其实,我们谁都无法面对和想象这场纽约记忆里史无前例也没有思维线索的奇特灾难,但是,这种茫然,让我们重新思考这座城市和我们自己的特质。这些犹豫和茫然,或许才是纽约这个城市的真诚状态。而布洛克,似乎是在让一个虚空的历史事件落了地,但是着落的这片土地,绝不仅仅限于纽约。

  如同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的片头题记,纽约在9•11之前,被太多的繁华旖旎所掩盖,它成了一种象征,甚至独立于现实的美国之上。而这一炸,却炸出了纽约的原形,炸醒了纽约人的梦境。

  于是,我们惊觉,纽约原来也不过是一座“小城”,一样受着命运无常的摆布,一样的脆弱。而这座城市里的人,和其他任何城市中的人具有着相同的属性和心性。正如小白所说:“布洛克有胆把纽约市写成‘小城’,只是因为这城市于他如指掌般脉络清晰。他笔下的人物和他一样,从来都不是这座城市的局外人。”

  《小城》读后感(四):《小城》:把手头的这一本收收好

  501页的《小城》,读到第496页,我的神经和情绪才一松。好比一路读下来眼看着故事里的角色死的死伤的伤,紧张和阴郁之中作者劳伦斯·布洛克突然给了读者一点点阳光的清香——这些留守在纽约的男男女女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愚钝,读小宝先生刊登在《东方早报》上的绝妙的书评《小城故事多》,竟没有联想到劳伦斯·布洛克不是我完全陌生的作者,只是,他那么血腥地写发生在纽约的凶杀案的侦探小说,手里的4本我只读了2本就偃旗息鼓了。因为这个疏漏,那几天,在网上漫无目的地寻找我以为是不认识的作者的新作——如今的出版社就是刁钻,在各家网站上这里漏一小段那里载一小节的,全是精华,挠得你心痒得不行,非把小说买回家不可。

  小宝先生的文章里,出了一个有趣的题目:如果布洛克先发表《小城》的前一百页,然后征询读者的意见,往下走,你们最想看哪几位的故事?我读《小城》之前倒是想着到时候千万别忘了问自己接下来最想读到谁的故事。可是,读到100页的时候,早就忘了小宝先生故弄玄虚的问题——杀手杀得性起,一个个无辜的生命只因为碰巧与杀手擦肩而过,就成了冤死鬼,费雪、克拉拉、茉莉……且一个个死状极为糁人。我读到100页,职业古怪的同性恋者潘科、老色鬼刑事案律师温斯特、潦倒的作家克雷顿、为释放情欲绞尽脑汁的画廊女老板苏珊、被迫古怪的前纽约警察局局长巴克伦等等统统退到背景里,我只想尽快知道,谁在跟纽约作对。

  血手木匠在490到496页之间,被孤胆英雄巴克伦三枪撂倒在可怜的受害者的小艇里,故事就此结束。可是,阅读并没有结束。扔下书去游泳,围着游泳池一圈一圈地兜,脑子里也在一圈一圈地转:纽约人都这么剑走偏锋吗?是的,知道故事的结局后,情节退潮,涌到你眼前的是一个个被劳伦斯·布洛克雕琢得形态各异却齐齐跃出了我们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男男女女。年纪轻轻的潘科,怎么偏偏要去妓院这种地方打扫卫生以换取果腹的银两?已经功成名就了,温斯特仅仅为了能继续享受情欲而放弃医治癌症,这算什么?据说是暗讽作者自己的落魄作家克雷顿,怎么涉嫌了谋杀案反而走红起来?说是画廊的老板,想性爱多过想艺术的苏珊,作者为什么把那么多溢美给她?漂亮、性感、手到擒来的本事……用小宝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苏珊设计的叫人不忍卒看的场面不脏,再如何,苏珊也是我们固有的道德观念所认定的脏女人呵,还有那个巴克伦,沉溺于苏珊设计的情色游戏中不能自拔直到拔枪击毙血手木匠才获新生。凡此种种,就构成了纽约城里的人群?即便是没有到过纽约,即便是风闻纽约人有多么糜烂,都不能相信他们是纽约的大多数!

  对了,《小城》的故事开始于2001年的911以后。大概只有纽约人,才能够称出曾经耸立的双塔的分量,而双塔的轰然倒塌,让纽约人个个失重,于是,苏珊他们以玩弄生活对抗绝望。作家劳伦斯·布洛克制造了一个杀手,一个因亲人全都死于911而由好好先生变成杀手的血手木匠,让纽约人因此堕入绝望的底部,随后,血手木匠被失去生活方向的巴克伦收拾了,标志着纽约人摆脱了911造成的阴影,振翅飞翔——这是资深纽约人劳伦斯·布洛克写《小城》的目的吗?

  这样去理解《小城》,就把《小城》给稀释了。就像我没读《小城》之前,不能体会小宝先生对译者刘丽真的赞誉。那些难以启齿的场面和用词,刘丽真居然都用贴切的中文一一摆平,且不脏,不易,真不易。尽管如此,我要把手头的这本《小城》收好,省得家里的小孩无意间翻读了。

  《小城》读后感(五):你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

  首先,书的封面很赞。看过全书之后,回头看封面,有顶级电影预告片的风采。书中所有的善恶,悲欢,情仇,欲望和忧伤,都融入那个戴礼帽的男人的背影当中,他微收的肩膀中散放出整个城市的落寞。

  可是,写在正文前面,不是前言的前言,却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文字不能称之为好(当然文字一事仁者见仁),又有剧透之嫌,剧透之中,对于人物的概括也不甚准确。且个人抒怀远重于对于小说的品鉴。另外,上海译文也颇为投机,整本书就是简体版的台湾译本,与新星的午夜版,至少在态度上落后不少。

  整本书,后面要比前面译的好,前面读来总有些别扭,感觉就像一觉醒来对整个世界的陌生,随着意识的清楚,才抓住了生活的脉搏。

  布洛克还是那个布洛克,故事却不再是侦探故事。他只想写写纽约人的生活,那些受了伤的纽约客。

  你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

  除了血手木匠,没有人直接受到911的伤害,可是,谁敢说自己没有受伤呢,就算双塔的尘埃业已落定,谁能保证自己不曾吸入爆炸的余灰,谁又知道那悲风中的灰尘没有沾染遇难者的血与泪。911的飞机撕裂了纽约的肚皮,人们得以一见这座繁华都市的肠胃,正如漂亮的公主也要拉屎一样,所有的美好都与丑恶并存。人类的恶性在纽约城上裂开,城中的每个人都捡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罪孽,他们不遗余力的探究,有人发现自己曾经游走在杀人的边缘,有人发现自己是同性恋,有人发现自己有受虐倾向,有人发现自己向往生,也有人发现自己早已死去,最终,他们不得不在劫难中找到平衡,并且得出结论,生活并不仁慈,他们要找个理由活下去。

  即使是血手木匠,他也需要一个理由,或生或死,当一个人决定用生命完成一个“使命”,很难再去判断他的善与恶,善恶之间也只是一线之隔,正如爱与恨。

  偌大的纽约城包罗万象,却给不了一个老人幸福,所以,它是小城,其实,此类小城比比皆是。

  纽约也是小城,警察局长也是小人物,窒息性爱的时候悠着点。

  阿门。

  《小城》读后感(六):小城故事

  隔了一阵子重新翻开老布的书的确始终别样的感受。

  《小城》是部非系列作品,熟悉的人物没有出场,但那属于那个城市的气息没有缺失。

  老布以其文痞 伪文青的写法,描绘了一幅纽约群像图:清洁工潘科,画廊老板苏珊,前警察局长法兰,作家克雷顿,律师莫瑞,血手木匠......这些人结成一张松松散散、若有若无的关系网,;老布的野心,大概是用这些算不上特具代表性的各色人等,展现911后纽约众人像,因此主角是城市。

  不过除却血手木匠,似乎其他人并未怎么“深受影响”,只是偶尔会提及,也许正如唐诺在导读中写的:“这应该就是纽约到此为止的程度相当的真实景况,也是书写者布洛克个人的犹豫。”用老布的话说:“情感终究难免磨损消逝。你身上有条疤,就跟那个心脏一样,你舔舔伤口,继续忙碌,然后,你就好了。”那个心脏,是格拉泽的I ❤NY more than ever.

  虽说人物众多,但并没有浮于表面。老布借写作家及相关人物,逐渐表现作家、出版商的世界,暗含几分调侃;道长表示《小城》简体版有删节,不过苏珊的故事......完整版得什么样......侦探加尔文简直是马修的影子,至于他喝的十二年詹森......

  至于血手木匠,他本是个老实人,老纽约客,在911中失去一起,以至于有了“光荣与美好是为城市而牺牲”(改自霍拉斯名言)“每一次,这个城市惊疑不定,处在危急存亡之秋,都带着淌血的伤口重新站起来,姿态比以前更加强大。”于是带着一种宗教意味地开始杀戮,着实让人深思。

  《科克斯书评》评论道;“献给大苹果纽约的引人入胜的情人节礼物。”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老布用笔,书写他对这个城市的热爱,思考这个城市的痛苦。

  最后吐槽一下翻译和编辑。台腔大陆腔麻烦统一好不好!争取全用大陆名。谁知道“易山”是“伊桑”啊!另外还有语法错误啊!

  注释也不够八卦,比如易山·卡宁。T.C.波义耳都是确有其人的,注释没扒出来。

  醉着还是醒着,这座城市都伤透了你的心。

  这是我的城市,我也在别的城市生活,但我总是会来。

  ——劳伦斯·布洛克

  这些人跟这个伟大城市里所有人一样,都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小城》读后感(七):谁是谁的眼

  记得他的书里有一句话,每天都死去一点点。这么说来,在死去的那一天,我们的身上散发出的,就会是我们居住过的城市的味道,不同的角落各有不同。上岛,福奈特,京客隆,成都小吃,庆丰包子,沙县特产;屈臣氏,都市名人,新光天地,大董;Janie Lou, 王府饭店,阳光时代,天地一家。有人早上用bluecap洗浴,深海之谜护肤,身上是Kenzo淡淡的香气;有的人,死去的时候,就像马路说的,头发里还带着一股逼味儿。所以也许我们并不住在同一个小城,只是住在很多相互重迭的小城里而已。

  一个城市,就好像一个人,往往是从他试图掩饰的部分才能看出真实的味道。在早高峰的时候任何一座写字楼的电梯前面,从esprit到Dunhill的外套里面的人乏味得并无二致,挎Tough或者Prada拎包的人包里的空虚也分量相当。城市也是一样,从波士顿到纽约,从香港到拉斯韦加斯,无非是同样的高架桥,同样的连卡佛,同样的必胜客外卖和同样的mini cooper。要到所有其他野兽休息的黑夜十分,这个地球上最过度繁殖的族群才会露出真实面目,撕咬别人或者撕咬自己,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惶然搜寻支持下去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割一个得以幸存一天的记号。套用一句名言,正常的面孔都是相似的,痛苦扭曲的灵魂则各有不同。

  从远古以降,寓言到小说的传承,故事都极其重要又无足轻重,只要你知道那个人想说什么。镜头一直对着一个人,描述他一举一动,从刷牙到性交,其实貌似不经意路过的另外一人才是主角。英雄的缺陷不再是酗酒、混乱的感情/肉体生活,可能是扭曲的视线或者令人恶心的怪癖。爱你的人在皮包里放着剃刀和假阳具,杀你的人为你落泪。一切都不再重要。他们承担着比真实世界的我们更多的细节,从喝酒的习惯到擦净餐具的时闲,每一天日程都有所交代,老天在上,因为他们要在第200页演完角色受命死去。然而,他们所携带的那股焦虑,不确定,缺乏安全感,才是他们不断奔波的动机,即使在死去之后,依然徘徊不去,直到我们惊觉这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部分。

  就这本书而言,作者早已完成任务,他和他的人物生活在别处,籍由百万人的阅读得以延伸无数平行宇宙,在那里继续跌跌撞撞荣华富贵精神抖擞绝望沉沦。而读者的任务则艰难得多,因为我们要把被揭露的阴暗,被激发的欲念,被一点点勾引的卑劣都一一安置妥帖,尤其因为分量的增加也增加了掩饰的难度,而我们还要继续在各自小城的生活,所幸一次只要一天。

  喜欢一个人的作品,喜欢一本小说的理由一向多余讨厌的理由,否则这本书就难以印行,被你我看到。读者会把作者当作上帝,在这个零散、不完整的冻结世界里面寻找影子,寻找答案,寻找我们认为在里面的东西;自命不凡的人则以为自己是摩西,在里面寻找上帝专留给自己的讯息;更加自命不凡的人则试着在里面找连作者也没意识到的东西,好像科学家在上帝创造的真空中寻找以太。

  所幸我已过了这个年纪,对早已懒于出门的我而言,阅读更多的是一种经历和体验,好似庙会上看到的新型万花筒,原理早已烂熟,只是遏制不住好奇,这次又是用怎样的碎片幻化出新的光怪陆离。然而往往,不经意之间,有个场景似曾相识,有个联想稍纵即逝,分不清楚是弗吉尔带路的炼狱,还是石头去过的太虚幻境,只是滞留在人间的我们偶尔窥见吉光片羽,虽则光线沉重,羽毛污秽,却是多么无法忘怀的光影。

  《小城》读后感(八):《小城》——向劳伦斯·布洛克致敬!

  忘了是某年某月我遇上了马修·斯卡德,他只存在于纸张当中。后来他成了我的朋友。

  第一次遇见他,是在阿姆斯特朗酒馆,那时他还没戒酒,当然也不会去参加戒酒互助小组,他跟普通纽约客一样,带着一些失意,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唯一不同的是,他点的是波本。

  那本书叫作《八百万种死法》,对于挑上它的理由我也记不得了,大概是顺手从书架上取下,名字够吸引人,封面也够精简,这就够了。我没有想过去看作家的名字,我压根就不关心是谁写的,只在乎能否让我在无事可做的时候获得一丝消遣。大概是在将近结尾之时,哦,原来他叫劳伦斯·布洛克。并择日在亚马逊购下了整个系列。

  马修没有太多朋友,这也正是我爱上这个老男人的原因。省去了去记太多复杂的人名,除了每本书更换的死者姓名。不过反正是出演死者,也就无所谓叫什么、名字有几个字、有没有中间名了,只要知道他们不会再出现就对了。是的,他没有太多的朋友,但是每个都有点用,总会在某些时候拉他一把,或是给他指条岔路让他摸索。他也没有太多的钱,更不像是个虔诚的信徒,但还是会把每笔收入的百分之十捐给最近的一家教堂,他可能也不知道各中原因。或许是为了赎罪——一次在他与歹徒角逐过程中,一颗不长眼的流弹击中了路边的一个女孩,当场死亡。有什么奇怪的,反正人就是带着罪恶前行的生物。接下来这些才开展了罪恶篇章:与应召女郎喜结连理,和职业罪犯成为生死至交,对在职警察进行行贿(多正常不过)...在中国,这些行为说不上判罪,但也要被舆论压的抬不起头来,谁会管你婊子有情,戏子有义?然而所有这些,成就了马修·斯卡德,我的最爱,远甚什么福尔摩斯、波洛。也可以说,成就为一种我所追捧却无法触及的生活——精神上的自由,行为上的无束;就像轻轻地来到这个世上,轻轻的离开,不带走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功成名就、子孙满堂;不深入,不淡出,社会的巨型齿轮转它的,和我有什么关系?有活,我就干,没活,我也能过得下去。

  然而, 就像从儿童频道切换到成人频道,他的下一本书——《小城》,来了一次大转变。还是在纽约,还是出现了很多同性恋酒吧,还是有堕落的象征,还是有莫名其妙的谋杀...但是却找不到马修·斯卡德,多了一个蹩脚侦探和一个嗅觉不怎么灵敏的前警察局长,也多了一个喜欢性冒险的狂野画廊女主人。当然,布洛克也不吝啬笔墨,毫无下限得描写起巫山云雨的性爱场景,有成双成对,也有汉堡式的。选了一段不那么露骨的话:女人常常花好多工夫,把自己装扮得花枝招展,其实,男人只想知道你可不可以上而已。男人根本不在乎你穿什么鞋子,跟你的皮包搭不搭,就算他很贴心,注意到了,也未必是你想带回家的那种。男人不在乎你的耳环(除非你戴在别的地方),更不想知道你身上的衣服有多贵。他关心的事情其实非常基本:你有胸部吗?你有屁眼吗?你有嘴巴吗?你有屄吗?这些都可以用吗?好。我爱你,上床吧。是不是一针见血?布洛克也可以不那么硬汉,相信我,这只是惊鸿一瞥。

  说完了性,来说说故事吧。大致内容很简单——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子,全家人葬身于9.11恐怖袭击事件当天,原本温和寡言的他,突然摇身变为一个杀人狂魔。根据他的说法,他只不过在拯救纽约,那些死者,称之为祭品,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疯了吗?我倒不觉得。书中借作家之手,提出一个很值得琢磨的问题,就是,我们离杀人有多远?我们在气生气死、捶胸顿足之时,就没有一点想把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撕成碎片吗?可以尝试用大火让他葬身火海,可以将双腿绑上重石沉入海底,或者稍微理智一点,模仿密室杀人案,让他服毒而死,指不定运气好点能定为自杀而结案(指不定还有个倒霉蛋背上了一切罪名含冤入狱,不是经常发生吗?在纽约,谁管你什么证据,你被看到曾跟死者一起,好,法庭见!)。为什么布洛克将拥有八百万人口的纽约定性为一个“小城”,根据我的理解,就是因为小城,每个人才或多或少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杀人狂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宰杀的对象。说不定哪天就暴毙街头,或者被藏在门后的歹徒先奸后杀,不分男女。每个人都充满了可能性,杀与被杀,还分什么男女老少,高低贵贱,你在这个城市吗?你是一个人吗?是?那就对了!嘲讽的是,每个人又都向往纽约,纽约让一部分怀揣着美国梦的人尝尽了甜头,也受尽了凌辱。纽约对于他们来说是梦想的起点,也可能变为葬身之地。唐诺是在导读中是这样说的——这一炸,说炸出纽约的原形也可以,说炸醒纽约人的梦境或错觉也成,总而言之,纽约终究不真的是遗国族而独立的天空之城,大爆炸把人轰出生活轨道,把人轰上天空,人的视野一拉高,原来纽约的确像每一张地图显示的那样,只是美国的一小部分,是蓝色小行星上针尖般的一个小点,居其中的人们,跟其他任何城市聚落的并不真的是不同的两种人,一样会突如其来地毁灭,一样的脆弱易死,甚至更加脆弱易死。 没错,原来它就只是个“小城”而已。

  说到底,这本小说其实没那么受我喜爱,原因很简单,可能就是少了马修·斯卡德。也有可能描述性爱场景太多,让我难堪的生理反应分散了对故事走向的专注程度。想起一本书——《失乐园》。这才知道劳伦斯·布洛克和渡边淳一对描写性场景的功力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所以,我向你致敬什么好呢?敬你是条硬汉呢?还是敬你是个性变态?

  《小城》读后感(九):给小城大事的一封情书

  观中感之一:纽约就是一张大网,而每一个纽约客都是这张网的节点,在若干个节点组合起来,就可以看到一些似是若非的面貌,这个时候,偌大的纽约仅仅是个小城而已。

  观后感之二:这本充满同性恋、异性恋、性交、做爱、SM、3P、凶杀、情杀、肢解、爆炸、枪杀的小说,完全满足了最变态的幻想,最后,归终的,却是爱,是的,的确是温暖爱。

  观后感之三:就像是布洛克写给纽约这个大城的情书,也像是布洛克编写给所有的纽约客的一份城市地图。生活在这个大城市的人们,其实只是生活在自己周遭的小城里。有限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悟,构成了这座伟大的城市。

  观后感之四:是的,无论身处何方何时何地的人们,都卷缩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沉浸在自己的小城之中。不管大城是如何的辉煌、破败、亮丽、肮脏、愉悦、悲伤,不管小城是如何熟悉、陌生、坚定、迷惑,再混乱的生活,都改变不了我们对小城的眷恋和热爱。

  观后感之五:小说的最后一句,布洛克写到:“这些人跟这个伟大的城市里所有的人一样,都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关于未来,只有夹杂着迷乱和不安,我们才会感到真实,我们才会无比热爱小城中的每一件大事。

  《小城》读后感(十):你也要等到911才肯想想自己要什么吗?

  作为侦探小说,它并没有很厉害的大案,罪犯简单到会让日本人笑死,而且导读就告诉你谁是凶手了(当时我忍不住在心里暗骂了一句什么白痴写的导读啊)。

  但情节却依然引人入胜。每个人都与这案子有关,好像小舞台。每个人都渐渐打开自己,这过程太惊喜。

  我也有疯狂一面,也许是性,也许是暴力。我有没有给自己打开的机会?是不是见过的生死还不够多?

  你呢?你有没有试过乳头上打钉,与同性做爱,自己涂蜡脱毛,把垃圾变成艺术品,写部幻想中的小说,用自己的名字开间餐厅,甚至放个火杀些人?

  这个过程,一定有趣。

  平淡的冬日午后生活,因为幻想而多了颜色。真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小城》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