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经典读后感10篇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是一本由[德] 菲利普·韦希特尔(Philip Waechter)著作,新蕾出版社出版的2007-1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一):《我》:做世界上最好的人
“我,是独立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是,我又是孤独的,人多的时候反而更寂寞的。于是另外一只熊走过来了,有了伴,我就开心了。我给柔儿的解说是爸爸来了,小熊就不孤独了。因为柔儿已经好久没有看到爸爸了,我有意识地在她心目中树立一个高大的能干的爸爸的形象。”
上面这段话,是在《我》这本绘本的豆瓣页面上,一位读者的读书笔记。我不敢说世界上最好的事情一定是读到一本好书,但是如果能跟孩子一起读一本好书,一定是一件很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你能把可能自己暂时力不能及的美好与无忧无虑,展现给他看。有向往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我》的主角是一头小熊。这本在2004年德国莱比锡书展上斩获“世界最美的书”大奖的作品,是一个几乎没有承载情节的故事——书里有一头小熊,他“喜欢自己”、“热爱生活,凡事自有主张”,因而过得自由自在,虽然偶尔也会搞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画面。可他的生活也绝非永远无忧无虑,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与渺小时,他开始感到伤感和无助。于是他开始奔跑,好像是路的尽头会有什么好东西,让他不再忧伤——“机智过人”的他果然猜对了,因为当他全力奔跑时,他遇到了自己的同伴。
“来到你的面前!Beautiful that you are there!”
故事的最后,小熊无疑是幸福的。如果回想小时候,我们大概都会被问到“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问题。答案大概也无非是“科学家”、“工程师”这样模板样的答案。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问题——我们要做怎样的人,并不取决于我们操持着怎样的营生,而仅仅在于,我们希望“我们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你只能成为自己,一个最好的自己。
但从另一方面,在确认了自己的“独立”之后,人又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得到认同,获取认可又是成长中必需的东西——我们自然需要分辨好坏的标准。于是融入人群,又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在独立的前提下融入群体,寻找到自己的同伴,成为“我”的道路,大抵也就如此。
因而《我》,这本由小熊做主角的图画书,其实是非常好的一课——不光是给孩子们。如果你也感到孤单彷徨,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迷茫的原因,是不够喜欢自己,还是找不到“另一个自己”了呢?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二):自我意识第一课
当小婴儿第一次对镜子里的自己感到好奇,他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一天天成长,他在慢慢认知世界,也在认识自己。这个过程不仅包括从生物学角度出发认识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也包括认识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情感。德国插画家菲利普·韦希特尔的亲子共读绘本——《我》,对正值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是一本极好的读物。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自我意识的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实很好辨别,或是表现在对物品的归属特别在意,强调“我的”,或是迫切想要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是成人看来不合礼数的行为。父母不必在意儿童暂时的“自私”行为,他们只是在从中确立自我的独特性。此时最重要的是鼓励和引导,而非纠正和责备。
韦希特尔笔下第一人称出场的主人公——我,是只可爱的小熊。他的开场白是“我喜欢自己”,这种自我认同太重要了,是认识自我的良好基础。接着,小熊继续表达自己的特点,表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这些可贵的品质,不只是父母要在孩子身上培养的,相反,是孩子教会我们珍惜这些品质。真诚、直率、博爱、勇敢、单纯、好奇心等等,我们身上的儿童天性在世俗的磨砺中渐渐淡去,但真的应该好好呵护孩子们的天性。父母也应当善于发掘孩子的品质,多加鼓励,让他们也能像这只自信的小熊一样,喜欢自己,并对自己的优点如数家珍。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往往出现在一岁半到三岁间,此时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跟不上他们的思维,需要家长帮助他们说出想法。如,孩子哭泣的时候,家长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孩子开怀大笑的时候,告诉他“你现在很高兴吧”,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同样的,客观地陈述自己的看法也应该被大力提倡。国人的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谦虚”这个词,羞于自夸,好在如今也与时俱进,自信和自我认同得到普遍承认和倡导。有人诟病中国式教育体制下的孩子不擅表达感情,甚或中国的男性觉得对妻子说“我爱你”难以启齿,皆因童年缺少此类诱导,不明白如何自然地表述。
克服羞赧,坦率地认识自身,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课。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们任重道远。借韦希特尔轻松幽默的绘本作为启蒙,或许是种较为直观的途径。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三):温馨家庭从“我”开始
新蕾出版社出版的“温馨家庭图画书”一共有三册,其中这一本《我》很特别,是方形的,很容易与另外两册长方形在外观上区别开来。自然,我们会从小一号的外形上把它当作一家三口中的“孩子”来看待。
“我”是一只熊,“我喜欢自己;我热爱生活,凡事自有主张;我走自己的路;我真了不起……”简单的画面里,一只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小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关于自己的方方面面,有时自信满满,有时勇敢无畏,有时会有点小胆怯,还有时令人觉得机灵可爱。
这只小熊最后因为孤单开始了奔跑,那么它会遇到什么呢?当我翻开接下来这一页的时候我忍不住开怀大笑。要问我笑什么,因为“熊二”终于找到了“熊大”啊!一深一浅两只熊手拉着手一起在麦田里散步,“Beautiful that you are there!”
这是个Happy endding,虽然有点意外戳中笑点,但确实很美好。一只独立自主、很有个性的小熊,终于遇到了同类,并且和它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主题正适合3-6岁的儿童阅读,通过简单的文字,趣味盎然的画面,去帮助孩子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
教会孩子做自信、独立、乐观、睿智的“我”,这恰恰是在以往中国传统教育中最为缺乏的方面。因为过去我们接受到的教育通常是要抹杀个性,整齐划一,中庸大众。而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现在我们从西方的教育中吸取的是提倡个性,注重自我意识,发现自我的优秀经验。在这一点上,唯有高质量的出色绘本才能够成为孩子最好的阅读资源。
在注重内容的基础上,绘本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是家长应该关心的问题。整套“温馨家庭图画书”采用的纸张都非常好,图书没有异味,书页的边缘和尖角也不会扎手或划伤孩子幼嫩的皮肤,而硬质的封面和封底,便于仿佛翻阅和收藏,较小的开本也适合孩子们拿取。通常在阅读这类绘本的时候,不仅是孩子,大人也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者的用心。
用简单的文字,有趣的画面,丰富的内涵来启迪孩子与家长,把爱的温馨、成长的快乐、世界的美好带给每一个想要寻找最出色自我的人,难怪这本可爱的小书可以获得2004年德国最美的图书奖,有时候往往最简单的也正是最美好的。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四):“我”热爱生活,走自己的路——读温馨家庭图画书系列《我》
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都是独特的,都应该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因而,在“大人”的世界里,我们应当保存“小孩”的空间。这是我读温馨家庭图画书系列《我》的最深的感受。
新蕾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温馨家庭图画书系列一共三册,其中《我》由德国著名漫画作者菲利普·韦希特尔所作。菲利普·韦希特尔1968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美因茨艺术高等专科学校学习绘画,现为德国著名的插画家和自由设计师。已经出版了多本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图画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成人对其作品也是赞赏有加。
《我》用几十幅图描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熊,以“我”的口吻和视角,展示一个勇敢坚强,聪明善良,乐于分享,充满爱心,乐观阔达的形象,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小孩”的视角,来描述自己,展示自己,说出自己的快乐和忧伤。这无论对小孩塑造自己的个性,还是对于大人对小孩的教育,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家庭、学校对于孩子个性的塑造具有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孩子的成长依然受到大人各种各样陈旧观念的束缚,因为一些不符合大人“习惯”理念,而受到指责、打骂,亦或溺爱、偏爱。大人们常常看到自己的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不同,就认为是“差距”,而从未考虑孩子的“独一无二”。于是,在大人的“焦虑”下,孩子正常的健康成长受到了干扰,并走入大人更为“焦虑”的恶性循环。
《我》开篇就讲述了孩子的自我认识。我“喜欢我自己”,我“热爱生活,凡是自有主张”,我“走自己的路”;不过,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孤独寂寞”。书中最后一段极富寓意:因为遇到了同伴——既是生活的同伴,也是精神的同伴——而生活变得更为美好。这是我对负面情绪的“自我调节”,也是对社会复杂的更深认识。对于成长而言,孩子的这种自我认识,对社会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家长而言,给孩子一个认识社会、自我调节的空间,让他们在有风有雨有阳光的天气中自由成长,才是对待孩子的真正明智的态度。
《我》画风简洁朴实,幽默传神,富有内涵。出版社为其作了精美的装帧:橙色封面、小熊的形象容易吸引孩子去阅读,正方形小开本、环保材质便于翻阅,简单的故事、明丽的色彩也易于大人们向小孩讲述。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这是一本内涵丰富,值得一读的绘本,而作者来自于德国也许更为《我》增添了一丝理性色彩。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五):自信的我,再找到你,才是最最美好——读温馨家庭图画书系列读绘本《我》
温馨家庭图画书系列,就像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一样,是一套以爸爸、妈妈、我分别为主题的三本绘本。每本之间虽然故事并没有关联,也许它们的原版甚至本身就并不是一套,但通过这个系列名我们还是能够完全感受到编辑的用意所在,因此我不免想到这个装帧设计,难道是为了这个“温馨”家庭,而故意设计如此小的开本吗?小而温馨?同时纸张也不是一般精装绘本用的铜版纸。
《我》这本绘本的主角是一只小熊,喏,就是封面上这只面带一抹玩世不恭的微笑的棕熊。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六):小小的我,大大的心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就是,一个有思想的我。
我自恋,也热爱生活;我有主见,可有时也胆小怯懦;我有自信,但是又怕被你们忽略;我会做很多事,我很聪明,可是我又顽皮捣蛋,会惹你们生气;我慷慨,我大方,可是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这是我在读过《我》以后,写下的我的孩子的样子。
这本《我》里面的“我”是一只熊,“我”可能就是温馨家庭里那个可爱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孩子如是。而每个孩子学会思考了以后,总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这是孩子在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要获取的“自我认同感”。
这本书是精装小开本,四四方方,醒目的黄色书封。封面那只带着自信微笑的可爱熊,它的头上是一个大大的“我”字,当孩子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就被这只熊吸引了。“我是谁?”没准这个问题正在孩子的脑海中萦绕。书中的语句非常简短,画面也很简洁,那些语言和行为就好像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所言所为。画面之间相互没有关联,但是却是一个孩子生活点点滴滴的构成。认识世界,首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所为所思。他会孤独会觉得自我渺小,但是勇于面对挑战,而因为各种小事、小小的收获而欢喜。结尾特别耐人寻味,Beautiful that you are there!可爱熊找到了另一只熊,一起昂首阔步在金黄的麦田里。书的纸张质感很舒适,有点泛黄,有点怀旧,同时又让人安心且满怀希望。
当孩子认同了自己,认识了身边的事物,也找到了朋友,他的世界也将越来越精彩。
这与我们平时一味教育孩子去尊重别人、当一个乖孩子的理念有所不同。在这本书里,更强调要尊重孩子,允许孩子个性的存在,而不是去效仿别人、屈从别人,让孩子做真正的自己。小小的孩子,有颗大大的心。
文/ashley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七):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
读《我-温馨家庭图画书》/by烟波浩渺1980
《我》是情商教育绘本《温馨家庭图画书(全三册)》中的孩子篇,另外还有妈妈篇、爸爸篇。书的封底这样写到:这套书正如一面镜子,在这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己,能看到亲情,更能看到绚烂的人生。
《我》是这三册中用一只熊的形象做主角的绘本。妈妈篇是企鹅的形象、爸爸篇是纯正人类奶爸。
绘本的内容是讲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我”我行我素的样子。它总是以这样自我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喜欢自己;我热爱生活,凡事自有主张;我走自己的路;我喜欢大大小小的生命;我深受爱戴;我几乎什么都不会害怕;我感觉自己很伟大;有感觉自己很渺小••••••作者菲利普•韦希特尔(Philip Waechter),用他最简练的字句,最简单的图画表达出另外的含义。幽默风趣,又富有内涵。每一幅图配一句话,版面简洁明快。这本书着一套书中是我们一家三口最喜欢的一册,一起读的时候总是笑声不断,被这只小熊逗的很开心。
“我”这只小熊,作者在绘本中用图画和语言两种方式做对比,更加夸张表现小熊的内心,显现作者调侃自己的幽默风味。例如:“我很大方”那幅图小熊抱着一大包糖豆,却给人家一颗小糖豆;“我深受爱戴”那幅图小熊深受狗狗们的喜欢和围绕,因为它手里有一根肉骨头;“我走自己的路”那幅图,小熊自己走路,却不遵守交通规则,引起了交通堵塞;“伟大和渺小”那两幅图就把小熊画的大大的,渺小就画的小小的。图画和文字相互配合将一个慢慢了解自己的小熊展示在读者面前。仔细想来这个可爱的小熊正像自己的孩子,也像是童年的自己。有条件的付出,品味孤独,寻找朋友。每一个人都是这么慢慢的认识到自己和了解自己。
一个出生的娃娃在眼睛里看到爸爸妈妈,再到镜子里看到自己,这一切都是有趣的。从他开始称呼爸爸妈妈,到他称呼自己的乳名时,从他了解每个人、每个东西的名字时,到他会写出自己的名字时,这一切是一个长长的时间段,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慢慢的意识到自己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喜和思考。作者菲利普•韦希特尔(Philip Waechter)最幽默的方式记录下来,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回忆。
这本书的内容完全可以打五分,真的是风趣幽默的代表。无论是从画风和文字都是我个人喜欢的调调。书的最后一页有句英文没有翻译过来,不知道是不是原来这版故意这样做的。如果是再版我希望开本更大,纸张更好些,里面的字也大些。
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933702061@qq.com。
《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读后感(八):读心灵绘本,做最好的我——评温馨家庭图画书之《我》
文/凡悦颜
新蕾出版社推出的温馨家庭图画书系列共三册,其中《大嗓门妈妈》是由德国的尤塔.保尔著绘的,主要围绕大嗓门妈妈也有温柔体贴的一面来展开,想象夸张、大胆;《快乐爸爸》与《我》两册均出自著名插画大师菲利普.韦希特尔之手,前者主要记录了初为人父快乐和幸福,后者则通过介绍小小的“我”与前面两个分册交相辉映,让一个完满且温馨的家庭展现在读者面前。该系列图书通过不同的视角立意,新颖别致,仿似一面面镜子,折射出每个家庭成员的光芒,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温馨感动的东西,或许这就是该系列图书获得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奖项的原因之一吧。
本系列图书适合亲子共读,硬质封面的装帧防水抗撕,三个分册全部采用平背线装的方式不易散落。该系列的封面设计也各有不同,《大嗓门妈妈》和《我》两个分册是黄色封底,上面分别是企鹅和熊两种动物,作者将它们拟人化更具有普适性;《快乐爸爸》米白色封底用的是漫画人物形象,则与该书立意更贴合,也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如果《大嗓门妈妈》是荒诞的幻想折射出母爱的多面性,那么《快乐爸爸》便是略带诙谐的记实谱唱父爱的赞歌。
《我》是一本方正的小册子,通过一桩一件具体的小事情将一个自信乐观的形象立体地勾勒出来,“我”喜欢自己,热爱生活,走自己的路;“我”喜欢分享,喜欢挑战,也受人爱戴;“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不平凡,但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渺小,于是我便一路向前奔跑。。。 。。。这不仅仅是“我”,也是千千万万个读者。
全书以图画为主,不再是文字的直观表达,不再是文字的附属,栩栩如生的小熊引领读者,它的喜怒哀乐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流畅的线条、简约的笔触、大块的色彩相辅相成;其语言活泼俏皮,文字言简意赅,非常自然素,没有刻意夸饰,没有过剩的意绪,主题意蕴含而不露,情感表达酽而不烈。一读,再读,会觉得淡而有味。
图画为主,图文合奏,喜欢这种形式,道三分留七分,去想象,去感受。这不仅是一套适合孩子的图画书,也适合父母、祖父母乃至兄弟姐妹们品读,是一份温暖心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