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播学教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传播学教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播学教程》经典读后感10篇

  《传播学教程》是一本由郭庆光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播学教程》读后感(一):传播学基础读物

  初学传播学这本书是个不错选择

  总说,

  这本书的叙述逻辑总体上还可以,对于一些理论介绍较陈力丹的《传播学纲要》详细,便于理解,还有些关键词是陈书没有的,比如群体组织。这个部分对于理解正常渠道信息确定性大而引起的信息流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对学者们所倡导的信息公开还是有所帮助的。但是也有人说,只读这本书不读陈书,考人大必死无疑。

  有一些可有可无东西,但是要在你自己对传播学了解的基础上判断

  建议

  在整体阅读专题整理,按照传播史发展(包括第十四章)、传播、信息、符号、传播模式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进行整理。

  《传播学教程》读后感(二):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谨此纪念我考研的岁月,献给所有师弟师妹们。

  写在前面:(这是当时回复一些朋友也算一点忠告的话)

  我很抱歉,几天没有更新这个帖子,我发现就连做点自己觉得有意义事情需要耐心,仅仅只是心血来潮容易就会半途而废,我也是考研过来的人,也在考研期间希望在网络上寻求到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所以我很理解大家急切的希望得到有利价值的资料的心情。但是,同时我也很深刻体会到,看书背书这样的必做的工作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你来完成的,我时常跟身边的人说,我觉得背书就好像是便秘,不是想快就能快的。(很不雅的比喻)所以大家不能着急用心的把书多看几遍就有眉目了。

  我也一再的说这个帖子我并不是在做笔记可能正因为此书我翻了很多遍,所以头脑中会形成一条比较清晰的线,我正是将我看这本书的思路告诉大家,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有的放矢。但是我也不是天生脑海里就形成这条线索,去年的此时我也和大家一样思绪很乱,整本书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更不用提前后有联系的东西,我也做了很多读书笔记,但是发现浪费了很多时间,可能我找到了适合我自己的学习方式,我并没有把书中我认为重要的东西打印成一本笔记,而是把书反复的看反复的翻,看几遍以后开始把书目写在一张大纸里,然后画联系图,找到联系点,以至于对书达到熟悉的程度,知道什么理论大概在书的什么位置,讲的什么内容。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日之功,如果大家认真的复习,一定能达到这个水平,也是参加研究生考试所必须的水平。

  至于大家问问题是的,我不反对,但是正如dengsky说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文科生,你有了问题第一点想到的不是求助于人,而是要自己翻书找出这个问题的解答思路,如果有历年考试试卷同学也应该知道,你们最多也只能在网上看到或者购买到这些题目而不是这些题目的答案标准答案是永远存在的,起码我这里是没有的,我可以提供我所理解的答案,但是我不敢保证这样的答案在试卷中出现是否就能拿到满分,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是在误人子弟。更重要的是,这些答案是我心里的,是否我提供了,大家就能明白、能消化、能判断它是否正确呢?一个简单的考试题,无非就是问书上的一个理论,如果你把它的要点都答到了,那你就一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失分,这就要求理解书中的内容或者说是背下那个理论的所有要点。一个复杂的考题,无非就是用理论进行发散型思维思考,这些书上没有的内容,你该如何进行解答,取决于大家对理论的理解也其他知识的概括能力老师如何判分,天知地知老师知,但你我不知。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这本书我由于不同原因考过三次,但是真正从整体上完全把握还是由于这次考研,基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背。这是一本写的非常好的书,但是由于叙述需要,有些章节有重复之处,也有一些有联系的理论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有时候随手画画联系图。这是后话了,在这里我不是要写一个本书的笔记出来,也不是做一个概念整理,只是从我经验来把握这个书的重点以及联系点,就好比清理一个线索,这种工作我以前也没有做过,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只算是给大家一点帮助吧。哦,鉴于针对性问题,我声明一下,我考的武汉大学的传播学。

  由于这本书的重点还是第7章起的大众传播理论,所以从这块开始说起。

  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四种功能观,各种媒介的特性,拟态环境

  第一节111面很明确的定义了大众传播的定义,一定要熟背,而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很好记,前三点是对定义的一个扩展,把定义背下了就好理解了,然后记主后三个内容关键词:两种属性,单向性,制度化。再大概了解下内容,就基本PASS了。

  113面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是个重点,首先,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要牢牢记住,这是其功能说最基本的内容。其次,赖特的四功能说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娱乐”,而其余三点其实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同理,施拉姆的功能说主要注重它的“经济功能”,其余也是对拉氏说的一个重复和对应,而拉扎斯菲尔德的功能捉当然就是注重其“麻醉作用”。这也要求倘若把功能出成一个大题,大家一定要抓住重点说,不要重复的展开同样的内容,显的累赘又繁杂又浪费时间。

  第二节的内容是泛泛而谈,比较散,只是在119面的中间强调一下电视的特性,要记住,而对报纸广播、网络的特性一样要求牢牢记得,他们的优点缺点相信学了新闻传播的人都应该知道,不知道我再写出来好了。即使书上没有明确说,也是必须掌握的东西。

  第三节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如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怀疑否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传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的方面来考虑。这节一个重点主要就是126面李普曼“拟态环境”的现象,其定义与影响都需要重点掌握,它本身就是个很有趣的理论,它和很多理论都有着联系,所以要结合来把握,这在后面会提到。

  第八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集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一般来说第一节不做重点把握,把社会制度,传播制度大概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第二节是本章重点,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四种媒介规范理论,一定要重点把握。特别要强调的是他们形成的背景

  如集权主义理论主要知道134面的定义,135面第一段的形成背景。内容适当知道下就可以了。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三个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17,18世纪)——社会责任(20世纪40年代)——民主参与(20世纪70年代)。这三个内容是个联系且修正的关系,要联系把握,注重背景。

  *自由主义制度除了把握“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关键词外,还要注意到137面最后一段第一句所说到的其优点,还有138面第一段提到的其缺点。

  *社会责任理论138面背景牢记!还要补充点的就是其媒介垄断的形成原因就是:世界大战结果电子媒介使用资源有限。139面第三段由背景引到了该理论的目的,而最后一句话“仅仅把希望寄托媒介自律”体现了其缺点。

  *民主参与理论同样背景重点掌握,其主要观点: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的定义要明确记得(178面),140面第一段最后一句“核心价值”要记得,最后一段要知道其缺点。

  这样把握就可以了。146面的第5题就是一个整体把握的题目,所以线索要清晰。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制度大概了解下,个人觉得不必做重点了解。这一章看似很难把握,但是认真看下,还是很清晰的,不用死背,当历史一样认真看下就明了了。

  第九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

  第一节麦的理论很好掌握也很清晰,三个主要观点,三个意义,三个局限性。“媒介即讯息”这点上引申出来的“地球村”理论本书叙述的比较简单,在石义彬的《单向度》里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可以单独拿出来把握,其三个主要观点段落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对该理论的评论,当然要记得。

  电视人、容器人概念要知道,要知道用127面的拟态环境去解释,还可以结合拉扎斯菲尔的和默顿的“麻醉功能”一起考虑。关于新媒介问题个人不觉得是什么重点,但是“电子乌托邦”思想要理解概念,如果出成大题就要知道其概念、为什么错误、历史渊源以及对媒介的正确认识

  第二节看一下做为传播者的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我认识157面最下面一行到158面的有关互联网会不会取代大众传媒的一段叙述最好好好看看,是一个不错的材料,对一些需要展开发散思维的题目有不错的借鉴作用,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了解下。

  把关人除了书上说的提出者卢因,怀特的把关模式及意义,最好还了解下麦克内利的理论认为信息经过了各种把关人惊醒了各种筛选才传向大众,还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认为麦的模式是每个把关人作用都是同等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把关环节来自媒介。这补充的两点本书只是在165面的实质综合说了下,李彬的书里说的很通俗。把关标准弄清楚新闻价值就行了,最后的实质这些评价性的东西是一定要熟悉的。

  第十章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就与195面的传播流研究相关与重复,而“作为市场的受众”又与158面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了解什么为“受众即市场”,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个权利的概念要明确,这又和139面的社会责任理论相联系。注意名词解释。

  第三节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当然是重点罗,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从定义上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还称“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自助餐厅”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一个形象理解。

  *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对广播印刷电视三大媒介的研究,了解下就可以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三大定义三个局限性书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记得这是受众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是首次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理论。

  第十一章

  这一章传播效果研究是个重点!!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极其理论(子弹论,传播流和有限效果论,耶鲁研究的各种理论)

  第一节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弄清楚就行了。

  第二节重点啊!最容易考了,193面第二段的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一条线索,根据这个来理解。

  *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子弹论记住其两个“核心观点”,其次是194面第一行其形成的两个原因:传媒发展以及社会利用。对其判断要注意其“唯意识色彩”,与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密切关系,最后总结成195面最上面的一段,至少这段整体评价一定要清楚。

  *40年代的“传播流研究”。

  “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三个内容分别探讨其时间、代表人物、理论、意义!!

  (1)《人民的选择》:4个理论一目了然。否定子弹论,伊里调查前面在176面受众研究中也提到过。

  (2)《个人影响》:就一个问题“中介因素”!

  (3)《创新与普及》:也就一个问题“两极传播→多级传播”!

  其实把书看一遍就很好理解了,不用死记硬背的还是很有趣味的。

  198面对“三步曲”的评价一段话要记得。“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可以说是对传播流研究一个总结。其“五项一般定理”当然是必背罗。

  *说服性传播研究也就是耶鲁研究再第三节阐述的很清楚,而其意义则在262面的第一段很明确。

  *还需要注意效果研究还包括“使用与满足研究”这点在180面已经叙述过了,当时是以受众研究来理解的,要懂得前后联系。

  *70年代的宏观效果论主要在第十二章叙述了,所以主要了解200面第一段“有限效果论”的三个缺陷(注意对比217面议程设置功能的意义),和第二段宏观效果论的三个特点!

  第三节的内容很多,都是些实验,很有意思,概念要很清楚,比如212面的第5题那些概念要很很清楚。感觉这里要么就出些名词解释,要么就出很大的发散思维的题目。

  第十二章

  这一章不用说了重点中的重点,四个章节四个内容,通通的要掌握。东西很多,不能像期末考试那样投机取巧了,说好听点全部得理解,说不好听点当然就是全背了。也就是具体叙述11章的宏观效果论。(200面的第二段)每个理论的提出者提出时间提出的书都是最基础的东西罗。

  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答大题首先要想的五个切入点)

  *213面的面最下面:“议程设置功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这句是个概述要记得。

  *一个定义:214面倒数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定义,但是这段话当然都要了解,现在有一种题型叫辨析题,最爱把一个理论的实验及其提出的过程提供给你,问你是什么理论并且评价这个理论,倘若不知道这些背景,有可能就会做答错误。

  *三个特点:书上说的很明确,要注意的是215面最后一段又和127面的拟态环境挂沟。

  *三个理论研究:作用机制、议题、媒体分析。也很清晰。

  *两个意义:我按书上叙述的分为两点:第一就是217面黑体字下第一段的对有限效果论的修正。第二点就是第二段的“控制问题”,对控制问题的解释主要在218面第二段中所叙述的“在它背后还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说来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还有该段最后两句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理论的意义。

  *两个不足:218面最后一段:一个形成议题和反映议题的矛盾,一个效果不能绝对化。

  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

  *背景:219面第二段,“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的时候,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这个是该理论探讨的角度,形成的背景,要记得。

  *提出的人、时间、书、过程注意辨析。该假说构成的三个命题十分清晰,当然她还在221面引申出了该假说的三个要点也就是舆论形成的过程。其实沉默的螺旋还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但是个人觉得这里写的很繁杂,所以看起来要有点耐心,找到记忆点。比如三个构成命题,第一个是对第二个的递进,第三个是讲大众传播对前两点的应用。

  *两个特点:舆论观和效果观。“沉默的螺旋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记得

  其舆论观就是两个内容:第一点,222面的第7行“在沉默的螺旋……‘公开的意见’……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第二点,13行“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的双重含义。

  其效果观: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两个不足:一个是223面第二段所说的该理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意见环境”内容的局限性,书中还分成了三小点来阐述这个局限性。

  第二个就是224面第二段所说的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作用。

  *两个重要意义很清晰,要注意!!该节倒数第二句阐述其和“选择性接触”的关系,小细节,容易联系出题。

  第三节培养理论:一个概念、“文化指标研究”

  *224面又告诉我们了这一理论和127面的“拟态环境”理论有关系哦。看看“拟态环境”应用多么广泛。在理解拟态环境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培养理论的概念。分清楚”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极其三者关系。

  *培养理论的起源时间、提出人物、背景实验、着眼点,和前两个理论一样老生常谈。但是这样的东西都跟硬件一样,问到这个理论的问题,除了背景实验有可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要你分析,其余的都是名词解释啊,简答论述必不可少的答题点了。

  *对于培养理论的概念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在226面的第二段对“培养分析”做了个解释,我认为这个是培养理论的概念的第一点——主观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偏差的影响是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然后本页倒数第二段提到的“共识”问题就是这个概念的第二个要点。再次,在227面第二段讲到前两点的关系并提出培养理论的重要目的才是第三个要点。另外注意一个细节:培养理论是“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要知道270面最下面一段说了批判学派是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哦,所以,多么希奇啊!

  *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三个内容非常清楚,包括229面本节倒数第二段对该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知沟理论:背景、假说、上限效果假说、意义

  *除了“老生常谈”外,230标题二上面一段是知沟的定义。知沟假说那部分也很明确,(示意图解、知识沟形成的5个原因)了解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①提出、②观点、③内涵: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的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④三条依据、⑤疑问)

  *知识沟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个人觉得不是重点,但是还是要注意下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要点。

  总的来说,第十二章的四个小节都是重点,而非要比较的话,前两个小节又是重中之重。没有意外绝对会考。

  第十四章

  这一章的重点是;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第一节里257面倒数第一段“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这个基本时间要记得,至于传播学形成的因素以及传播学在美国形成的直接原因了解下就好。第一个小标题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不是很重点,但是像李普曼这样一看就是经典的人物当然是呀弄清楚的。

  第二个小标题“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就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后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和一个集大成者,其实书中之前都已经提到他们的贡献,在这里只是个归纳。

  如提到拉扎斯菲而德的贡献,就要想到两点:宣传和传播学研究。在宣传这点上又分两个内容:一是刺激大战宣传研究,二是为宣传下定义。而传播学研究更是要记得两个内容:一是其功能说,二是5W模式极其意义。

  卢因——把关人(161面);霍夫兰——耶鲁研究;(199面);拉扎斯菲尔德——“伊里调查”(175面,195面),施拉姆知道他是个“集大成者”就好。

  至于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个人觉得不算重点。按课后习题掌握就好。

  第二节主要是讲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即抽象的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做出比较。

  若要宏观的理解“经验学派”无非从:定义、主张、缺陷、研究目的、社会观、意义大概这五个方面来考虑。

  *266面倒数第二段阐述了其定义,并强调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和批判学派以欧洲学者为代表区别开来。

  *主张的内容主要是谈什么为“经验性方法”,还要注意到267面第三段的“反对”、“强调”、“主张”。

  *而第四段又很清楚的讲到该学派的4个缺陷,关键词是:经验性材料的有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的缺乏严谨性、微观和宏观的矛盾、纯客观态度的弊端。

  *至于研究目的即实用主义,268面第二段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概括了其定义,并指出“这使得传播效果问题一直是经验学派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社会观即多元主义第四段第一、二句话阐述了其定义,269面第一句引出了这一社会观的影响。

  *270面该标题最后一段清楚的阐述了其意义。

  宏观的理解“批判学派”应从:形成、研究目的、社会观、特点四个方面来看。

  这本书中在阐述批判学派内容的时候往往是以和经验学派相比较的方式出现的。

  *批判学派的形成书中从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起,因此对法兰克福学派应有初步了解:知道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知道其代表人物、知道它对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抱有批判态度。

  *在271面最后有段,拉氏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研究目的做了一个比较。

  *272面第二段又对其二者的社会观做了个对比。批判学派的社会观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作为变革对象”。

  *276面最后一段很明确的阐述了批判学派的三个特点:批判态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思辩的方法论。

  这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二者了及其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的对比,本书也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了,批判学派要谈到主要流派,也就“文化研究”稍微叙述的详细点,系统点,其余的都太简略,也难怪武大要将《单向度》那本书加进去以补充批判学派的内容。

  没有啥版权要求,只希望有需要转载的朋友注明“风声密码”的ID就好了~

  《传播学教程》读后感(三):并不是浅显的理论,关键在于你的眼光

  郭庆光这本《传播学教程》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整个框架的构建也很适合初涉传播学的人阅读。

  看到有人评论说这本书涉及的东西很表面,我以为使其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者对看书这一主观动作的认识有问题。作为学科教材(而不是理论文献)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授人以渔”,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显然郭师父==为各位开得这扇门是通往深邃之路的,指望通过只读一本教材而妄想领略一个学科全部内涵还对这本教材不屑一顾的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在读《传播学教程》时,其中提到的几本书很有参考价值,这些书中的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支撑着这本教程主要观点,例如施拉姆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即《传播学概论》),洛厄里/德弗勒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等等,后者是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因为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在传播学上的重要地位,所以在读教程的时候辅助的阅读此书很有帮助。

  需要说的是传播学可不是边缘而年轻的学科,如果仅仅是看过一点点世界新闻传播史或者对“传播”而字有过思考的话,也不会这样妄下结论。传播作为一门学科一种理论的建立是近一两百年的事,但传播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就太久远了,以至于我们研究传播的伊始并不是传播本身,而是符号学。

  对于一门学科,只有了解它的奥义才可能认同它模仿它并且延展它,这里说的模仿是指思维方式的靠近,我想很多人没能看懂这本书也可能就是因为没有用传播学的方式思考,那什么是传播学的思维方式呢?鉴于传播学也可以说是建立在符号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所以阅读时哲学的思辨的思维很重要,有被说服或者共识感应该就是一种良好的阅读状态了吧。

  《传播学教程》读后感(四):教科书也有不靠谱儿的时候

  昨晚,上毛特课,我看《传播学概论》,一贯作风。以前从来就没有仔细看过课本。看到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我对155页的第二段深表怀疑,第二段写的是“防止幼稚的乌托邦思想”,里面有两段话,都是麦克卢汉的,一句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另一句是“文字和印刷媒介与人的堕落相对应”,仔细品品,你会发现这两句话自相矛盾。郭庆光老师取其矛攻其盾的思想令我不寒而栗。

  【声明:我才疏学浅,只是按我自己的观点评价,毫无学术性可言,对于我文中的纰漏,行家不要笑话。】

  毕竟是教科书,郭庆光老师也指出了麦克卢汉理论缺乏逻辑性,但郭老师自己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妄下结论。

  郭庆光老师出版这本书的时间是1999年,何时编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时期,互联网的应用还不广泛,据我所知,互联网在中国的真正普及是在2003年左右,之前是是一部分精英人士应用。但是不是“teletopia”,还不能下定论,即使再过20年,也不能妄下定论。就如同上世纪一大批学者,包括钱理群、梁文道、余英时等,反对电子书,认为电子书时毁灭性的,但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甚至纽约时报等媒体明确表示本世纪中期将取消纸质报。

  这也让我想起了本世纪初期唱片工业的窘境,一大批艺人开始抵制新兴的移动存储设备,认为MP3是对音乐的亵渎。但经过几年的挣扎后,他们也逐渐认识到唱片工业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包括NineInchsNiles,Radiohead,Breet Anderson等开始提供免费下载。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即使你再牛逼,也不可能卖出披头士那样1亿张的金唱片。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未经历那个未知的年代时,我们可以前瞻,但不能对未来的发展妄下结论。大众传播技术和工具的普及并没有必然导致民主和自由,但新兴的传播媒介却促进了民主和自由。郭庆光老师列举了二战期间传媒比较发达的几个国家,发现传播并没有促进“人性和道德”的发展,反而有了法西斯专政。正如施拉姆而言,媒介是中性的,价值的判断从不依赖于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如何使用还得靠人。

  互联网这种媒介超越了几乎所有其他传统媒介,或者说,互联网即为传统媒介的集大成者。上海大学的韩瑞霞博士甚至提出“互联网冲击下的拉斯维尔5W模式全面崩盘”的理论,虽然我不禁赞同,但我也深刻体会到,一切都还没谱儿,切莫下定论。

  《传播学教程》读后感(五):基础常识的洗礼

  相当好的基础书啊,我一直以为这书会很枯燥的,所以上这课时没有很认真的去看它,可现在发现真的是一本好书啊。我现在发现要想将基础知识和原理讲解清楚是很不容易的,必须作者要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陈述出来,着需要很强的功底的。而且我以为这书对理工科学生尤其好现在这个社会了虽说分工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但是有些最基础的原理和思维方式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通识教育现在收到大家的重视,并不是偶然,我们长期以来忽略了,只知道追求高精尖,但实际上你明白了基础原理很多所谓的高精尖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理科生缺乏基本的文科常识,不了解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传播学、语言学的基础常识,这在以后是非常危险的。

  《传播学教程》读后感(六):书评兼扯蛋。好吧,纯属扯蛋。

  读概论性质的书总觉得大而无当,北大人大出的书也不例外,但又不得不看,这时觉得浙大那个老师强调“回归经典文本”的重要性是有道理的。但是时间呢?时间!要做笔记的话一本书记上一叠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何况,经典文本通篇格言警句,摘抄几个自己有体悟的句子是难免挂一漏万。看了一下北大的真题,把大众传播基本等同于传播学的思想痕迹也不见得比其他学校隐藏的好,又喜欢搞一些歪七歪八的新理论新名词装先锋派,让人不由得焦虑起来。

  中国人写的教材,太爱标榜自己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了。一节篇末加一句“马克思主义认为”似乎成了惯例,看得人恶心;而且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抱有一种天然戒心,不承认他们也是自家兄弟,貌似客观的辞藻背后也无意流露出把佛洛依德视为异端的倾向,给各种理论带上“唯心”的高帽。唯心唯物只是帽子,何必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呢,还死不承认我们的教育是灌输教育来着,大学教材尚且如此,初等教育还用说?我高中初中反正是没接触过基本纯“西方”论著。

  看看几本翻译的教材,外国人的东西也有自成一家和蜻蜓点水的叙述风格区别。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思维方式的差别,外国人编的概论总是像张网,有些复杂元素多的理论甚至(我感觉)被阐述成一团浆糊。概念区别不明晰、调理全无、前后颠倒,同一个意思重复好多遍也是可能的,大大增加做笔记工作量。中国教授自编的概论倒是条理明确,明确到接近“本本”,一二三四罗列一筐,记是好记,食之无味,没有闪光的洞见和结合实际的深刻分析,而且和编者自身背景太过“相关”,好比郭老师这本书大概有一半引用的是日本学者的分析和观点,和他的留日背景不无关系。想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这种“经典”文本的案例又不是全然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倒是想看看据说是施拉姆弟子的余也鲁先生那本“译著”,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我是扯淡的分割线———————————

  大爱咖啡这种利便剂。一杯下去二十分钟不到定要上厕所,管你肚子里有没有存货,先乱叫一通,今天从四楼跑下去买餐巾纸,到了钉子户门口发现身上只有一毛钱,只好厚起脸皮接过连上洋溢着幸福微笑的老板送的一包纸巾仓皇逃走,我发现自己身上越来越具有阴谋论者的特质,回去路上总是想着这是不是老板俘获我芳心提高回头率的恶毒手段,并且他肯定是不指望我拿回那一块钱了。而且这包纸巾貌似也不需要一块钱吧?!难道看穿了我身上没有钱把人情卖了个高价?我就为了这五毛钱的善意不知道还要光顾那小店多少次。。。。

  罪过罪过。五月份就算还没到也不远了,热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用飙到32度吧。虽然路上的大腿们多了起来,但裆部汗津津湿漉漉的感觉还真是不好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