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0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是一本由[英] 杰拉德·马丁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一):读完这本传记,我终于又有勇气再次拿起《百年孤独

  高中时候,上文学赏析课,第一次知道了魔幻现实主义,第一次知道了马尔克斯。于是少不更事的我立刻去买了《百年孤独》回来,准备大师经典巨著中好好徜徉一番。然而,读了前面几章的内容之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不仅是其中错综负责的人物关系,更因为书中的一些神秘或者宿命情节让我感到恐惧。后来,我读过陈忠实的《白鹿原》,读过莫言的《蛙》,但惟独没有再翻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直到最近,出版社的朋友推荐了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拿来翻看的时候,真是万分惊异。曾经在《百年孤独》中看到过的情节在马尔克斯的传记中又一次出现。 1927年3月6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一个依山傍海的小镇——阿拉卡塔卡。两岁时,做药剂师的父亲把他托付给自己岳父岳母,小马尔克斯的童年基本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外祖父母对马尔克斯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影响。身为上校的外祖父参加并指挥过著名的“千日战争”,哥伦比亚自由人士非常尊重他,将他视为英雄。在他身上,有着《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上校的影子。马尔科斯的外祖母是个迷信的人,酷爱占卜算命。从小,马尔克斯最喜欢的就是听外祖母讲那些光怪陆离的魔幻故事,这成了马尔克斯后来创作作品中魔幻部分原始素材。在马尔克斯的家族中,还有许多奇怪的人——一个妹妹整天啃吃泥巴,一个亲戚得了痴呆症。而外祖父拉着他的手去香蕉公司特派员办事处观看冰块的细节成为了《百年孤独》的开头,成就了这部巨作开篇的那句家喻户晓的“马氏”句式。

  透过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一代文学巨匠非凡的生命轨迹,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现在,是我再次阅读《百年独孤》的时候了。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二):马尔克斯大传——让我们近距离观照他的人生

  伴随着魔幻现实主义的狂潮席卷全球,马尔克斯被世人称之为“继唐吉珂德后最伟大的西语作家”。 其实,这位长寿的大文豪(1927-2014)算不得 “高产”,但仅《百年孤独》一作,就足以让他成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世界文坛最耀眼明星

  当然,文字的产量与价值没有任何关系,唯有作品的思想深度写作的精巧技艺才是评判优劣的不二法门。这么看来,任何对老马作品浅尝即止的阅读企图都不可能让我们真切理解他笔下的文学世界(更不说光怪陆离、深邃晦暗的拉美文学了)。唯有真切地了解老马其人,才能帮助我们揭开掩盖在形式之下的外衣,找到作品的真面目——“魔幻”永远只是形式,“现实”才是作品的实质。谈论“现实”就少不了谈论老马的人生历程;既然是人生历程,就离不开传记。中信出版社的这本大部头传记,为国内读者打开了一扇走近老马人生的大门

  毫无疑问,本书作者马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认识真正的马尔克斯其人和其文。无论是老马其人,还是老马其文,都是拉美大陆人性追求政治诉求的载体。从这个层面出发,本传又可以称得上是上世纪拉美世界的大事记录簿。

  显然,置身事外的异域读者对于这些发生在拉美大地上的这些(政治、军事社会事件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因为美洲大陆多少年来一直被撂在了被遗忘角落。似乎,重新唤醒美洲的民族觉醒并获得世界应有的关注,成为了那个“文学爆炸”的年代里,老马和同侪作家的使命。老马的一生,注定要和政治纠缠不清。事实上,从童年时代起,这样的宿命就已显现。 当我们就着他的家族史顺藤摸瓜,身为上校的外公早就开始残酷的“千日战争”向小孙子讲述,以至于在他前、中、后期的著作中,有关于“上校”和“那场战争”的这类典型政治元素被屡屡使用。

  青年时期,是决定个人性格成长的最重要阶段。还处于中学阶段的老马和所有这个年纪特立独行的小文青一样,早早地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个时期伴随着他的成长阅历与日俱增的,还有阅读经典的文学体验推陈出新的写作尝试。大学之中,他的法学专业让他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也违背了父亲供他入学的意愿,但在大学这片人文的沃土中,老马在文学的领域迅速脱颖而出。又一次,“政治”打乱了他的生活,一场“波哥大大暴动”顺理成章地让他逃离了束缚,当然也给了他对国家、政权、党派这些政治字眼全新的认知,想必“这些新体验也许是他最重要的资产”(P114)。他的命运也从此走上了意想不到的轨迹上——记者

  这本传记最值得阅读之处,在我看来不是老马在文学之路上如何茁壮成长;而是他如何从一个以采访和纪实过活的新闻记者,转战到了文学创作的主战场。有的文学作家从一开始走的就是纯粹文学道路,有的却是半路出家。显然老马是后者,因为他在国内新闻业里颇有名气。如果不是因为多少带有流放性质的海外逃离,他大概不会在大洋彼岸的巴黎“马”郎才尽(有语言障碍,也有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上的迥异)而身陷赤贫。很难想象,继续在法国新闻界顺风顺水的境况下能逼他写出那篇脍炙人口的短篇《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一次,又是政治间接“引领”了他走向了文学之路。

  远超他文学创作进展程度的,是“冷战”期间世界格局动荡不安崭露头角的马尔克斯在拉美民主运动中贯来是积极分子。他直言不讳自己的人生抱负是要“使整个拉丁美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看来他的志向远不在纸上的方格之内。记者的专业技能让他如鱼得水,社会声望在运动中水涨船高一面是拉丁美洲左派无人能敌的文学执牛耳者,一面是活跃的社会运动者,马尔克斯的多重身份让他有了不同标签:“荣耀”或“走狗”。不管评价如何,他在古巴的成功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成就感,也让他对拉美的未来充满了光明的希望。直到苏联的坦克杀入阿富汗,他才如梦初醒深刻意识到原来“拉丁美洲是无依无靠的受害者,只是美国和苏联冲突中的局外人”,回归文学的渴望重新攫住了他。果然,从两个极权中剥离出来的他,以第三世界的笔触对抗地缘的孤独和政治的独裁,终究让他摘得了诺奖桂冠。这依然离不开“政治”的因素!随后老马再接再厉,创作出包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两部上乘之作在内的诸多高水准作品。不消说这些作品依然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作为一个作家,显然老马已经完成了他的文学使命——他的作品之中,既包含了厚重的文学艺术美和让人叹为观止的写作技巧,又彰显了独特的民族情怀和(政治)进步诉求。如果不是他,拉美文学可能远不会像今天这样自成一派,为世界各地的读者顶礼膜拜。所以无论是读老马的作品也好,读他人代笔的大传也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他对抗施加在拉美这片广袤土地上“孤独”和“悲惨”诅咒的不懈努力:虽然老马意欲改造拉美大陆政治环境的抱负没有实现,但他的文字和他的经历,却卓有成效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三):自此以后

  马尔克斯为何会吸引我?读完这本传记,我终于找到一个终极答案---令人沮丧,却实实在在的答案---我根本没读懂他。

  第一遍看《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完全陷入书中疯狂的情节中,丝毫没有在意它与所批判的现实之间的任何联系。这种纯粹对魔幻情节、奇异语句丰富想象力的膜拜,主导了我对马尔克斯的理解。于是在一开始我就走错了路。这本传记与其说是顺着时间线组织的,不如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把马尔克斯的政治生涯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政治是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事业,而写作,不过是表达政治观点方式。虽说他总是强调他有着一种天生小说家的使命感。为了弄懂他的想法,我时常停下来去查找有关的历史事件,这几乎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行为---不弄懂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无法理解当时的人到底在想些什么。一直以来,我排斥这种做法,它与我对于文学所抱有的天真幻想相抵触,但既然这样行不通,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了。

  除去政治迟钝以外,我也是真的没读懂过他这个人。我没想到他是口才卓越自卑少年(这种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是早熟的写作天才,是邋里邋遢的政治记者,是能歌善舞的逗乐者,是每个人的朋友......而令我最过陌生的,是引导他面对名气时的自相矛盾。他对直觉坚信不疑,而似乎又很偏执,有着一套显然是很有心机的关于塑造自我形象理论,于是直觉和理论时常相矛盾,使他显得像个小孩子,或者说,像个表演用力过猛的电影明星。而我以为,马尔克斯会是一位如博尔赫斯般沉默智者(七十岁之后的他或许做到了),就这一点而言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关于他的事情说法不一。马尔克斯承认过自己“自我戏剧化的直觉”是他做出的很多选择理由,比如关于他和妻子梅赛德斯的相识,他一口咬定自己“在她还只有九岁时便下定决心要娶她”,而在我看来他不过是抱有偏执的念想在给自己的爱情蒙上一层神秘浪漫的面纱而已。另外,出于马尔克斯沉重偶像包袱给妻子带来的骄傲,我有着如此大的偏见,以至于对梅赛德斯很是反感

  不过读这本传记最大的收获开阔眼界!原来拉美作家一家亲,内部矛盾如此纷繁,世界各地文艺从业者有这么多联系,看到很多熟人出现在马尔克斯的生活里使我感到很激动(比如在捷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尔克斯曾经和富恩图斯一起去布拉格拜访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和略萨那段起伏的友谊最终和解;聂鲁达像个纯真小孩子用他有名的“要哭出来的声音”恳求马尔克斯夫妇参加一个颁奖;我甚至看到了黑泽明和伍迪艾伦的身影)。并且,虽然我不愿表示感谢,但不得不承认通过阅读此书,我对世界格局有了不再模糊的认识。

  无论如何,马尔克斯在我心里的地位不可撼动,但自此以后,我将用全新的眼光去打量他,这个我一直误解了却深爱着的---这次我要用一个全新的词语来代替“导师”---操纵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四):用阅读,怀念马尔克斯

  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去世,我是在高晓松的节目晓说里听到这个消息,当时他扼腕叹息,最后一个文学大师去世,从此世上再无大师。

  马尔克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只是一个杰出的作家。对于我来说,我只知道《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说实话,《百年孤独》我并没有读完,刚刚读了开头,我就彻底凌乱了,完全分不清其中的人物关系,就放弃了。但是《霍乱中的爱情》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里面人物关系简单应该是我能读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跨越50多年的爱情,很能打动人,五十年未见,不要说你仍然爱着我的初心未改,茫茫人海中,你还认得我的样子,就足以让我泪流满面

  我们很多人都读过他写的故事,但是对他自己的故事却知之甚少。于是,读了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这是马尔克斯唯一认可官方传记,作者杰拉德·马丁是一个英国人,一个用西班牙语写作的作家,最后指定了一本英文作家的传记为官方传记,可见这本传记的公允性,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客观真实的马尔克斯。

  读到第一部分的时候,我突然回到了当年我读《百年孤独》的那个时候,看着马尔克斯家里祖祖辈辈,满目都是长的差不多名字,刚开始我还在努力的分辨这些任务,理清他们的关系,后来我发现自己智商实在是不够用,后来我只能安慰自己,这些背景交代不重要,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于是就匆匆略过,直奔主题,迎来了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的童年时和外公一起度过的,那段时间应该是他对于年少最快乐记忆吧,外公也是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亲人,他成长的城市,他的亲人,他的邻居,他周围的一切一切,都是未来他作品的素材。即使是魔幻题材的《百年孤独》,也不是在空中楼阁上架构而成,那些人物,在作者的周围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他的外公就是他作品里很多重要角色来源。随着家族的没落,他回到父母身边后,开始了他苦难的生活,不过最近看电视剧离婚律师,引用到这里可能不太严肃,但是感觉说的还是很有道理:苦难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苦难本身,但是对于作家来说,却是一笔财富。于是,他颠沛流离学生时代,辗转了几所学校,也终究没能修完法律学位,最后还是走上了笔杆子这条路,做了记者后,又辗转各地的报刊杂志,勉强维持生活。又奔赴欧洲,苏联。

  这些都是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马尔克斯的生活,除了他个人的颠沛流离,我们还从他的生活看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彼此熟识,互相扶持,而且马尔克斯关心的不只是文学,他还有自己的政治追求,他的政治倾向偏左,曾经探访过很多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关心整个拉美的改革与政权更迭,这在他成名后,更有影响力后,表现的更加明显,他和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政治人物,都有着甚密的友情,特别是与古巴的领导人卡斯特罗,他甚至还自己出钱资助过游击队。

  翻开他的传记,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对于他政治上所作出的努力,这个世界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是对于他的文学作品,这个世界的评价却是统一的。就像诺贝尔奖的获奖评语中说的:“马尔克斯的作品具有对全人类的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它们具有艺术上的形象生动和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力,这种概括是无法用抽象评论来估量的。因而,我要劝那些没有读过这些作品的人们,应该去阅读它们。”

  是该把书架上的《百年孤独》再拿出来读一读了,还买了《族长的秋天》。

  用阅读,来怀念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五):传奇的生活造就奇异的文学世界

  从2011年起,南海出版社陆续推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的中文译本,对于那些看不懂原版是西班牙文的马尔克斯迷们无疑是一件快事。每次出版社推出一本中文译文,比如2011年的《百年孤独》,2012年的《霍乱时期的爱情》,2013年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都能引起一阵子读者的关注,特别是2011年推出的《百年孤独》和2012年推出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因为做足了媒体的推介工作,更是引起了读书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4月18日凌晨,这位文学大师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大师一去世,又引起读书界对他的一阵关注。中信出版社这次推出《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也算是赶上了出版的好机会,推出这本厚重的大师的传记。这本传记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且打出的广告是大师生前唯一正式授权的传记,值得喜欢马尔克斯的读者认真品读。

  通过这本内容丰富的传记中,读者可以比较清楚地梳理出大师成长的一生。不过你需要有点耐心。诸如理清大师家族族谱,你就需要花点时间,不然你就可能会被搞糊涂了。大师的出身其实是很卑下的,而且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大师的祖父和祖母都是非婚生的,他的父亲也是他祖父的非婚生的儿子,而且他的父亲有不少非婚生子女,他的外祖母也是非婚生的,他的外祖父虽是婚生的,但有好几个非婚生的子女。大师出生在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这是《百年孤独》中马拉孔的原型),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他的外祖父是个受人尊敬的退役军官,曾当过上校,这对他后来创作《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有很明显的联系。他的外祖母有一肚子的神话传说和鬼怪,这个特点我们在大师的作品中可以多次领略到。可以说大师的童年生活、这个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人鬼交混的故乡是他后来创作的不竭的动力和发源地。

  1940年他到波哥大都中学、后来读大学,虽然对大学的法律专业,他是很不喜欢的,但不中断的求学过程中,他还是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结交了一些朋友,这对他后来的写作生涯还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1957年在巴黎的那段与塔奇雅•昆塔那的交往,虽然大师本人不愿意直面,但作者还是通过采访当事人和查阅资料,尽量还原了那段历史。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于2008年出版,大师2008年至2014年之间的这段时间留下了空白,希望作者以后再版时候能够补写一个章节。

  大师传奇的一生造就他的奇异的文学世界。创作源于生活,了解了大师的生活经历,可以更好的读懂的文学作品,而这本传记无疑是全面展示大师一生的最好的读本之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六):残忍的温柔

  虽然《百年孤独》已经快被人讲烂了,但是抱歉,提到马尔克斯,这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签。《百年孤独》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个漩涡。我每一次打开这本书,都被布恩迪亚家族弄得晕头转向,感觉被一股强大的力量裹挟着,从这边拖到那边,周围的一切全是我没有见过的新世界,我一边被甩得七荤八素,一边却忍不住赞叹:“老天,马孔多真美啊,美得让人心痛!”

  文学分析和评论家并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了解《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族长的秋天》、《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要想了解马尔克斯,唯有从他的生活入手,唯有马尔克斯能真正解密马尔克斯。而这也是这本厚达500多页的传记,所能传达的最大的意义。

  马尔克斯所处的拉丁美洲,如同疯长的热带雨林,色彩斑斓,气味妖异,适合生长一切怪力乱神的传奇故事。正是这种令人费解的巫术气质,融进了他的血液,让他成为了马孔多的幽灵,独自漂浮在这个世界上,带着讲述生活的使命。

  当一众读者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晦暗的家谱迷宫中跌跌撞撞地摸索时,其实触碰到的,正是马尔克斯所经历的迷惑和焦虑,以及孩童时期试着解开的纠结不清的家族传说。如果你了解了一个年幼的孩子,如何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目睹家族的一切,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部那么复杂(或者说混乱)的《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写起来却那么理所当然行云流水。

  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应验在马尔克斯身上,就连他的叙事技巧,也是他外公世故、合理化的说教,加上他外婆世故、天启般的口若悬河,再融合一点他自己的幽默感。这种技巧如此独特,以至于在他的每一本新书里,都能被读者准确地辨认出来。

  他后来的所有作品,都是真实人生的折射,书中的一切,包括神秘的马孔多,都是真实的,真实地存在于他孤独的童年里。

  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传》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捋了一遍马尔克斯的人生,他处处留情的父亲,永远都在怀孕的母亲,日后在他笔下频繁出现的外公,像“抽奖抽到一只老虎”的求学时代、他旅居海外的日子、以及他如何周旋于政治和名人之间。

  这样一份巨细无遗的履历表,没有太多的文学性,而且也并不抒情,传记作者杰拉德•马丁作为一位研究马尔克斯长达17年的人,想细致入微地表达他所知道的一切,就像古代的史官一样,把马尔克斯的每一分钟认真记录下来,端上来呈现给读者。

  也许有人嫌弃这一盘菜不够色香味俱全,但这就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比文学作品要艰难,也要无趣,但这就是人生。这本传记不是一个局外人无关痛痒的描述,传记作者用最恳切的语调,给读者讲述的是一个人心灵的挣扎,和黑暗中的摸索。你能真真切切感受马尔克斯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也正是如此度过自己的人生。

  对马尔克斯来说,正是这种颠沛流离的时光,给了他诸多的灵感,他后来那些不朽的作品中,巧妙地隐藏着自己经历的一切:孤独、绝望、爱情、生活、暴力。时光永远最强大,又最仁慈,终于把所有的灰暗,都打磨得闪闪发亮。那些跌跌撞撞的经历,是上天给马尔克斯最残忍的温柔。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七):许多年以后,我终于了解了作者的生平

  第一次读《百年孤独》我还在上初中,从家乡当地的图书馆里借了一本破损、折页并且还有翻看次数太多才有的怪味的书,但是就是那个句子——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一下子吸引了我,绝对不是跟风,这个“许多年之后”直接影响了我写很多东西,好像什么东西只要有了时间的沉淀,就自发深沉厚重了许多。那个时候我还很小,不懂得什么魔幻现实主义(现在依旧不懂得),只是觉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字好像有种魔力,那种说不出来道不明白的魔力,那是一个癫狂的、诡异的世界,但是就在这种不合逻辑的背后却拥有着最合乎逻辑的自然法则。

  过了特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读的那本书,根本不是作者本人授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算的上黑书一本吧,而且我再也没有读过第二遍并且再也没有读过马尔克斯的任何作品。去年买了一本作者正式授权新经典的正版书,发现自己没有多少勇气读它。我觉得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恰是一个用文字营造的孩子眼中的完美世界,当我们的阅历日渐深厚,外在世界加载在我们的眼中越复杂的时候,《百年孤独》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我一个朋友说,百分之八十的人是为了装逼去看马尔克斯的书,虽然夸张了点,但是也不失为一句实话。也许你根本就不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学世界,也不想分散精力去理解他文学世界的背景,但是他已经火遍全球——说加西亚·马尔克斯伟大,他到底是为什么伟大?很多人都想通过《百年孤独》通过《霍乱时期的爱情》找到答案,但是答案往往是铺天盖地的传媒和书籍的定义传达给我们的,到底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大概很多人一知半解吧。

  不过文学这样的事物,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关键是这种理解,多数时候不足于外人道也。就像我小时候读《百年孤独》,那样的感受那样的沉迷,只有我一个人能体会,那个时候,我的脑海里没有许多条条框框,那是完全自然的享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读者本人也无法回到当时体验那种疯狂伟大的感觉了。小说不会变,改变的是我们,所以说马尔克斯的确是狡黠的作家——他抓到了时间的奥秘,并且在自己的书里用这个奥秘营造了一个过时不候的只能当时当地体验的神秘世界。

  说起来汗颜,虽然也算的上《百年孤独》的粉丝,我却完全不知道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人,只知道其拉丁美洲人的身份。后来见诸报端的他和卡斯特罗关系亲密,更让我一度以为他是古巴人。看一看他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我觉得他是哥伦比亚人,也只能是一种出生地的证明。加西亚·马尔克斯是真正的国际人,他的几部伟大小说虽然都离不开自己的家乡阿拉卡塔卡,但是实际上他真正写作的地方却在墨西哥、西班牙、法国等地。也许是真的近乡情更怯吧,地理位置的远离,反而能让他的心理距离无限接近。

  看《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总体感觉就是岂是一个乱字了得——不是文章乱,而是眼花缭乱的人名让你脑仁疼。虽然我看过《百年孤独》记得关键情节,但是主角的名字,不好意思一直记不住,更甭提那里面出现的各种姨妈姑妈兄弟姐妹,唯一能记住的就是“上校”,但是连上校的名字也记不住。《百年孤独》的家庭族谱映衬的是真实的马尔克斯的家族,所以就更别想弄得太清楚了。据说在南美洲避孕套的日销售量是以吨来计量,我没有考证过,但是看马尔克斯的传记,就能想象得到拉美人的生殖能力有多么惊人,而他们的家族意识也比较惊人,所以,你搞不清楚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无所谓了,只要记得他的外祖父对他影响至深,是《百年孤独》中上校的原型就对了。

  童年时代的贾布跟着外祖父母生活在老宅子里,贾布懂事了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大概幼年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灵魂深处总是有缺失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比较的老成,缺少孩童的天真劲,再加上外祖母比较神神叨叨,使得贾布从小就对那些看不见的事物有深深的感知,他对死亡很迷恋,后来多次在书里描写丧礼、死亡,然而自己又非常害怕死亡,即便是最亲密的人的葬礼,他也找理由不去参加。贾布和父亲的关系不好,直到父亲死亡前才略有调和。父母角色的缺失也影响了他的写作潜意识吧,在他的书里,还是透着深深的孤独感的。

  作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算是成功的。虽然不认同美国政治,一直追随古巴社会主义,但是西方还是将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他。他也算的上能够妥善的处理各种关系,要知道很多作家都怪癖的厉害。不过他一直对中国抱有奇怪的偏见——其实还真算不得偏见,他说中国的侵权太厉害,一直不愿意正式授权他的书在大陆出版。新经典的老总不知道是怎么谈下来的,花了多少钱,这个固执的老头才算给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一个名分。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这老头对中国的态度可是和古巴大相径庭啊。

  五百多页的传记,能够比较详实的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生,不过我倒是不觉得传记能帮助理解作家的作品,好像看马尔克斯的书,一无所知才会兴奋。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八):怎么能还没读过马尔克斯

  这是一件令我难以启齿的事情,但我还是决定说出来,那就是到昨天为止,我只看过马尔克斯的一些短篇小说,《睡美人的飞机》、《最近的日子》、《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还要其他一些从标题看起来非常文艺的短篇。我在读它们的时候并没留意这是出自马尔克斯的故事,我以为又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外国小说家灵光一闪写出来的小文章。这些短篇空灵遥远,主题不是爱情,不是家庭,也没多少政治,我更多的惊叹于作者把对生活的爆发性的感受蕴含在这些精悍短小的文字中。例如《睡美人的飞机》中,作者已老,但是却爱上了在飞机上遇到的二十出头的美人,而这个美人却一直在睡觉,直到飞机降落,也没说上话,最终“她在今天纽约太阳升起时消失了。” 也许作者想告诉所有人,老年人也有爱情,他们也有爱的能力和冲动。

  《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倒是没看明白,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孤独?!

  在看了这本厚厚的传记之后,赶紧冲去图书馆借了马尔克斯所有的书,下午看了一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非常流畅成熟的一部中篇,结构和主题都令人感叹,这样的情节如果是一个庸常的人想出来的故事,一定乏味至极。小说的结尾一直被喜欢文学的人津津乐道。

  “妻子绝望了。

  ‘那这些天我们吃什么?’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

  ‘你说,吃什么?’

  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业难不住他。他说:

  ‘吃屎。’”

  这个,出人意料的,戛然而止的,愤怒无望的结尾!哦……我们的上校一定也没办法,他不知道他们要怎么活下去,但是小说要结束,故事要停止,马尔克斯非常聪明的在这个档口用一段略显激烈的对话来把情节送上高潮。尤其是“吃屎”二字,将一个无望的老人一生的愤怒讽刺性的表现出来。

  回到有关马尔克斯的这本传记上来,难以想象他今年4月已经离开所有熟知他的人。

  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的作家,哥伦比亚人,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却生活在欧洲的法国和西班牙还有拉丁美洲的墨西哥。这本传记的作者得到本尊首肯,得以详细的叙述马尔克斯的一生,这个人就是英国人杰拉德•马丁。洋洋48万字,花费了17年的时间,进行了300多场的采访,连菲德尔•卡斯德罗和菲利普•冈萨雷斯也访问到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份决心,同时也可以看出马尔克斯的影响力,需要一位专业的学者花费生命的四分之一来研究他的一生。

  当然,在我读完全书之后,对作者的严谨、详尽、专业、还有正直,五体投地,他按照自己完美的逻辑把马尔克斯的一生算是一网打尽了。全书除序曲 “卑微的出身”外,按照时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家乡:哥伦比亚(1899-1955)、第二部分 “旅居海外:欧洲和拉丁美洲(1955-1967)”第三部分 “见多识广:名人与政治(1967-2005)”每一个时间段的马尔克斯都一目了然。

  国内也有研究马尔克斯的,陈众议写过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但主要还是从小说家的角度来写马尔克斯,谈他的小说还有他的创作。而本书的作者可能更全面,或者更偏向于从马尔克斯的生活,比如书中有关马尔克斯的政治,马尔克斯的一生除了文学,还有政治,单就他与那些举足轻重的领袖的关系就不难看出,他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小说家。

  那写出《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传世名著的马尔克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还有他是怎么写出这些作品的呢?

  当我还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个人,心里还有一点疑惑,会不会是吹嘘出来的名望?但是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读完一部侦探小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马尔克斯也不是一步就登上了世界文坛的顶峰。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写马尔克斯父母亲爱情故事的美文,但从杰拉德的研究来看,写故事的人把一场略显心酸的婚姻写成了一段此志不渝的爱情。马尔克斯的父亲是一个药剂师,年少时因为风流倜傥,外加会唱歌写情诗,追到了上校的女儿,也就是马尔克斯的母亲。而他母亲此后的一生跟着这个不靠谱的丈夫走南闯北,生孩子,她一共生下11个孩子。

  因为外祖父不喜欢这个女婿,所以马尔克斯的父母为了取悦于他,便把生下来没多久的小马尔克斯留在了外祖父家,将近10年。马尔克斯的童年基本是在外祖父的身边度过的,他深得老人的喜爱,他是一个坦白直率、果敢的外祖父,他总是牵着他的手去看所有的东西,他带着他去散步,他们最喜欢的散步路线之一是星期四到邮局,查看上校二十五年前那场战争的抚恤金是否有消息,还有一条线路是去车站拿舅舅寄回来的信。

  这些后来都在马尔克斯的小说里面出现过,比如《百年孤独》中第一句“看冰”的情节,还有上面提到的小说《没有人写信给他的上校》里总是等不到回信的上校。

  童年的记忆是马尔克斯小说的土壤,而后来的经历则是种子,一旦时间到了就会抽芽成长。

  马尔克斯在初中时就表现出文学才华,并且小有名气,他读完了图书馆所以的文学书籍,并且对历史和心理学很感兴趣,数学不是他的强项。那时候的马尔克斯胆小谨慎,悲伤拘谨,还不大会于人沟通。他17岁时的诗作就发表在了哥伦比亚最重要的报纸《时代报》的文学副刊,有时候不承认他人的天赋就像掩耳盗铃一样愚昧,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尔克斯是与众不同的。

  而马尔克斯的大学读得更是非常随心所欲。他学的专业是法律,这是他像所有遵循父母的孩子一样所读的专业,但是他真正喜欢的却是写小说,而写小说对年轻的马尔克斯来说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当时的马尔克斯却在寂寞、孤立又没有方向的情况下毅然坚持了自己的兴趣。他一边读卡夫卡,一边写诗和小说,而这些文字都幸运的出现在了《观察家报》上。因为没钱,他一度在波哥大生存不下去。命运在关键的时候给他送来了贵人,他在波哥大认识的黑人医生现在改行作了记者,他非常热情地把马尔克斯推荐给了《宇宙日报》,而此时的马尔克斯已经是发表过作品的人了,所以顺理成章的有个工作,也第一次尝到用自己的文字换钱养活自己的甜头,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在文学这条路上的脚步。

  他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所以没有时间上课,差一点拿不到律师资格。

  这是马尔克斯在理想和现实面前做的决定,没想到理想最终完败现实。

  马尔克斯和现实的斗争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他31岁的时候娶了自己年少时的缪斯梅塞德斯。结婚之后的马尔克斯在考虑未来的生活时,不得不把妻子和孩子考虑进来。他之后写过剧本,拍过电影,编过杂志,而在干这些事情的同时,一直创作。他一直想写他童年生活的地方阿拉卡塔卡,想把那里的家族传奇写出来。阿拉卡塔卡就像是拉美的一个缩影,他想让世界来看看这个地方。

  强烈的写作欲望让他暂停了工作,专心写作。

  这样的勇气不是人人都有的。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写了十八个月,越写越长,梅赛德斯艰难的维持家计,对付房租、水电费,他们一度窘迫到了卖车的境地,后来干脆典当起了电视、冰箱、收音机和珠宝,她说一定不卖吹风机、食物调理机和马尔克斯的电暖炉。一个妻子的心细如发和体贴温柔不言自明。妻子的照顾让马尔克斯的写作如虎添翼,她安心的守在后方,让马尔克斯在前线奋笔疾书。

  当书写完之后,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马尔克斯忐忑不安的对友人说:“我手上所有的,要不是一本小说,就只是一公斤重的纸,我还不确定是哪一个?”

  还好,后来这本小说惊动世界,成为经典,并为马尔克斯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成书过程中的各种滋味却是只有自己知道,马尔克斯为《观察家报》写了一篇名叫“写书作者的不幸”的文章,他说:“写书是个自杀性的职业。比较起实时的利益,没有其他职业需要如此多的时间,如此多的精力,如此多的心血。……而一个好的作家无论如何都要会写,即使他的鞋子需要修补,即使他的书卖不出去。”

  而他在小说完成后写给朋友的信,似乎更能让读者懂得马尔克斯在未成名前的不安和窘迫,挣扎与坚持。“这么多年来,我像畜生一样地工作,感觉被疲倦所侵袭。除了唯一喜欢、但无法养活我的一件事:小说,并没有明确的未来。其实,我的决定是无法抵挡的冲动,所以我必须安排诸事,以便继续写我的东西。”

  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名声大噪,我反而更欣赏他为成名所做的努力,他和贫困,和现实所做的战斗。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九):政治动物——马尔克斯

  前一阵子猛补《晓说》,高晓松在节目中谈到马尔克斯时说“魔幻现实主义”是西方国家给起的名字,其实南美洲就那样,马尔克斯的作品一点都不魔幻,特别现实。而这本传记令我惊讶的是,马尔克斯不仅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而且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所以在诺贝尔获奖词中,当中国作家莫言只是风轻云淡的说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时,马尔克斯的获奖词是希望外面的世界能理解南美洲。的确,在世界史中,南美洲并没有多大的重量,若不是这么出了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大部分人甚至会误以为这里只有桑巴和足球。

  当作者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一位大师的一生时,他采用了马尔克斯脍炙人口的《百年孤独》的某种特色——展现了马尔克斯上校一家的历史,颇具小说意味的开头以马尔克斯的母亲路易莎把儿子交给他的外祖父马尔克斯上校说起,同样是复杂的大家族,同样是先进生产方式冲击下的落后小镇,这样我们不禁想到小说中的情节,而这段与外祖父相处时光的描写也再次证明,马尔克斯从小就生活在自由党和保守党不断斗争的环境中,自己深爱的外祖父对他的童年教育,为他后来的政治敏感性做了铺垫。

  从前学西方文学史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许多伟大的文学家都有律师或者医生的背景,在马尔克斯身上,这点刚好也得到证:父亲是医生,自己读的法律专业。而且传记里也解释了他选择律师的原因:有助于写作。不过,马尔克斯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律师学业,半途而废,选择了记者这个集写作与政治与一身的职业,这也从一开始就奠定了马尔克斯今后的写作生涯必然离不开政治。

  除此之外,马尔克斯与南美甚至世界许多政治人物还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这也在一定方面使得他在创作时会多少受其影响。不过这一点是很弱的,与其说是他与政治领导人的亲密关系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现实意义,不如说是他的这种文学风格吸引了许多政治人物与他的交好。

  传记不同于文学组品,它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它像是写论文,每句话每件事都要有出处证明,作者在书中写马尔克斯为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做传时,通过对马尔克斯的艰难暗示了自己在为南美另一位文学方面的解放者做传时的困难,特别是作为一名得到授权的“官方”传记作者,压力也可想而知。作者的压力不仅来源于马尔克斯的名气,也来自于早有马尔克斯的自传出版在前。但是自传多少带有太多修饰色彩,不如他人做传来得客观。那么,这本书真的客观吗?在我看来,前半部分的作者试图学习马尔克斯的叙述策略将这么一个南美大家族表现出来,并不时提醒读者这是马尔克斯哪本书的原型,后半部分则侧重于描写马尔克斯靠《百年孤独》成名之后与各国领导人的周转,使得读者很容易判定马尔克斯并不是一个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文人形象,他积极入世,他有着争强好胜的名利心,但是他又有着所有的艺术大师身上都有的执着与坚守。虽然他是一个政治动物,但是却不失温情。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读后感(十):需要破除偏见的阅读

  我读马尔克斯

  笔者读《百年孤独》已是很多年前了,那个时候读的哪个译本已经忘了,那本书也早已不在,不知是转让还是遗失,但大约是时间太早的缘故,译本不十分理想,也有可能是没有作好充分的阅读准备,这也是文学人及诗人需要有一个圈子之故,先是有人读过以后,提到某个重要的问题可能蕴含在作品中,这个时候再去欣赏,只要不是先入为主的,一般也不会是先入为主的,因为别人的叙述不可能让你事先就能完全想像得到作品整个格局,这个时候可能会有意地去注意作品中那特异的部分。我读的时候还没有听说过魔幻现实主义,所以对于作品中使用的这个手法,刚开始是觉得怪异,说是神话吧,也不完全是,但又神乎其神。最开始不太能接受,后来又读过另一篇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也有这类神秘而玄幻的描写,以至于读莫言的《四十一炮》中最后那一段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反而觉得莫言用的自然一些,还可以接受。所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我脑中并没有留下如这本传记中所写的人们那种奇特而又精彩的印象,至于拉丁美洲那四名强将中,还读过略萨的《情爱笔记》,不知道是不是读到的并非最好的作品,总之对于拉美四文学巨匠的印象不十分好,这本传记里插入了几位巨匠的照片,略萨长得很帅,读他的书让人想起西门庆或贾莲,与他的性描写相比,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大约算不了什么,但就因为劳伦斯这本书以此种描写而闻名,让我敬而远之,这不能不说明本人有时候也太伪君子也,但不能接受这种描写对我来说又是自然而然且理所当然的。

  前不久读过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也与《百年孤独》的感觉很相似,但本传记却写到作者在写《百年孤独》那段传奇般的过程,让人感觉有有意渲染之意,大约本人喜欢的类型不是这一类的小说吧,我更喜欢哈代与毛姆那种类型的小说,有一种经久不去的余味与意蕴。但擅长反思的我本人也认为是自己阅读效果不佳之故,还有意把买来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买来读了一遍,这本书没有想《百年孤独》一样给作者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声誉,但却更合我的口味,体现了作者构思与布局的高超技巧,但更类同于古典风格,而且里面不象《百年孤独》读起来让人窒息与失望,它对爱情有一种信心。

  每一个成名的作家成名前的经历也许都很有些暗淡,无一不是因为对于写作的过份热爱与向往,无一不是在现实方面惨淡经营,穷愁潦倒。而伟大的作家身后总有一位更伟大的默默支持他的妻子,马尔克斯也不例外,他同样有一位不赞成他做梦的父亲,一位一辈子忠诚于他,且为了他的事业牺牲自己的伟大妻子。《百年孤独》里同样有大量的性描写,如果说略萨让人想起西门庆,那马尔克斯则让人想起韦小宝,小女子如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喜欢上他们呢,口味问题,希望以后进一步通过读他们的作品来了解他们,破除偏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