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变形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变形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0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变形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变形记》是一本由卡夫卡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4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形记》读后感(一):外忘形骸,内德充实

  卡夫卡的叙述是你看了之后觉得就那样,但你即使要模仿也模仿不出来,形式上可以做到类似内涵上就差远了,带着先入的模仿心态创作,余华的很多早期作品就是这样。

  格里高利是庄子所说的“外忘形骸,内德充实”的其中一个,虽然他没那么高的内德,但他出于为家人考虑的初衷实在是太纯良了,即便在一个人与人之间气氛非常冷漠环境里。这小说虐就虐在即使受到无论怎样不公待遇,也出自纯真善良地为别人考虑这个主题。其实同样一个主题,到了雨果那儿是浪漫主义,到了卡夫卡这儿就被人忽略了。异化怎么能是这小说的主题呢?明明是一种被疏离的孤独感,在人与人之间弥漫,即使是最亲近的人。虐就虐在,共同生活亲人竟然那么在乎你的形骸,竟然无法从最根本理解你,竟然没法再体会善意的初衷。格里高利有三次无法忍受,最后一次升级到被父亲拿一个苹果砸伤,他终于放弃任何自己还是家庭成员的一个的期望,最后一次用死亡让家人摆脱耻辱和负担

  “他怀着深情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气息。”

  母亲是很善良的,相对来说是最爱格里高利的;父亲的角色同卡夫卡自己父亲角色有重叠,父子之间从来就无法交流沟通,在格变形之后父亲一直用暴力对付他,暗示了卡夫卡父子之间矛盾;妹妹是格里高利寄托希望的存在,却也是伤害哥哥最深,妹妹年纪凡事只从自己出发,几乎没有体谅过哥哥,最后也是她让格里高利彻底放弃继续生存的希望。这一家人索格里高利于形骸之外,而格里高利与之游于形骸之内,显然他几乎并不对自己的外形有多注意,他的目标明确而清楚

  如果一切都只是晨起之前的一个梦呢?卡夫卡也未尝没有这种意图在里面。从一开始的变形就是一笔荒诞,接下来秘书主任的亲自到访,从逻辑上来说也不大可能实现。格里高利醒来之后按时赶上火车去上班,他会想起这个梦吗?他纵然也许知道家人对他变形之后的反映,下班回家之后也依旧要笑脸相迎,为了暂时的幸福成就感

  人们观察事物有了徼相和轨辙之后,也随物所转,与物俱沉俱浮。要打破这种把握事物的方式,庄子提出了“齐物”,事物的长短、高矮都是相对而言,要“齐物”以打破这种特定的观察视角。难得的就是七窍未开的混沌

  《变形记》读后感(二):愿你我被世界温柔以待

  我想我在合适时间看了这本合适的书《变形记》,或许,在早一点看这本书我并不懂得这本书的变形意义何在,此时此刻,我可以说我以我的视角看懂了。小说讲述一个小伙子让一家人过上了相对无忧的生活,而当没有能力养家时(变成甲虫,书名当中所谓的变形)就被冷落唾弃,说的话没人听(甲虫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却无法让家人明白),直至死亡虽心灰意冷但仍挂念着这个家,真的可悲可叹。反观生活,像小伙子为家忙前忙后这样的人存在,像小伙子家人这般冷漠、现实、无情的家人也存在,这是何其不幸事情。但是又特别幸运的是,也有无数为家任劳任怨的小伙子得到家人的感恩珍惜支持……生活在这样一个辩证的世界,或许我们怀疑过,矛盾过,但思前想后,唯有努力地把当下的事情做好,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能给身边的人带去美好,才能在没有人爱这种尤其糟糕情况下,给自己温暖,在某些情况下予他人温暖。

  《变形记》读后感(三):与他人也同样吧

  《变形记》选自《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韩瑞祥 仝保民 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6年5月第三版

  定价:12元

  isbn:7-02-004035-7

  我相信卡夫卡永远属于这样的灵魂了,他们创造性地表达了对巨大变革的预感,即使充满了痛苦

  ————黑塞

  读后感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多都十分晦涩难懂,需要读者阅读认真的跟随作者思路进行思考,并且这些作品的基调是悲观的,基于以上的两个原因,所以阅读现代主义文学是有些难度的。我这次选择了一篇理解起来非常容易的小说来看,这就是《变形记》。这篇小说早在上中专的时候曾经学过,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相隔多年,再次回首,又有了新的感受

  对于人变甲虫的创意,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促织》的故事都是知道的,男孩子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而化身为“促织”来拯救家人于水火之间。故事在这样的结局结束:“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男孩父母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男孩也从昏迷中苏醒,向父母讲述自己“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而格里高尔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故事的开始,他就陷入了麻烦——因为自己变成了甲虫连身都翻不了,而家人因为不知为什么格里高尔就是紧闭自己的房门,而且从里面传出了“动物声音”。让每个读者都为格里高尔担心,也同时关心故事究竟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安排让读者对故事的结尾产生了巨大的悬念。事情的发展让我们可怜主人公境遇愈加的悲惨,直到最后的死亡。但是格里高尔的死亡,却让我们有那么一种欣慰,他终于不用受苦了。他不用在曾经自己的房间,现在是家里放废物,破家具地方苟延残喘。相信每个读者也会感觉到变成硕大甲虫的格里高尔,他此时此刻也是家里的废物,他从家里的顶梁柱变成了给家人带来不快东西;他不用在吃自己已经无法下咽的食物。他变成甲虫后,一些生活上的习惯也越来越“动物化”,离人类行为习惯渐行渐远,从探索外界是不再向人类那样依靠自己视力,而是使用自己的触角,并且认为触角十分的管用。他终于能从家人的敌意中解脱出来,我们能从家人对他冷漠的言行和通过他心理回应中,体会到那种痛彻心底感觉。。。。。。虽然时间,地点并不相同,但是《促织》和《变形记》所表现出在社会中,底层人物在现实的重压之下,异化为“非人”的悲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蒲松龄在之后的评论里加入了自己的评论,但是也只是点到为止,只是讲了“一人成仙,鸡犬升天。”暗讽统治阶级的昏庸。而卡夫卡却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创造的物,如金钱机器等作为奴隶人,并使之异化的力量进行描写,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这样细致的描写让《变形记》与众不同

  在小说中的一个章节让我特意想说,就是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家里人的生活没有了着落,妹妹只好去打工,而家里也变成了公寓。那晚,妹妹拉起了自己的小提琴,引得格里高尔也从房间里爬出来,欣赏自己妹妹的演奏,前文中我们知道格里高尔一直想让自己的妹妹可以去学习音乐,并且在圣诞之夜告诉她,让她高兴。。。。。。可是就在此刻房客发现了格里高尔,大家陷入了慌乱,并且要求赔偿,生活又一次陷入了低谷。我认为格里高尔的行为的指导是在甲虫的身体里的那颗人类的心,可是在这之后,家人的态度让格里高尔受到了伤害,他知道自己此刻因该做些什么。“他满怀感动和爱意地回想着家人。他认为自己应该消失,这想法很可能比妹妹还坚决。”看到这里时,我感觉到了心酸。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家人,他从没有过自己的生活,只是为了别人而活。我们能够从作者对于格里高尔心理的描写和他家人对他的种种态度产生的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没有过分的主观感情渲染,只是冷静娓娓道来。原来听过一句话,是形容沈从文的,但是我觉得形容卡夫卡所写的这篇《变形记》同样适用,冲淡而情深

  我知道这是一个悲剧,一个人异化为虫的悲剧。在社会生活的重压下,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当一个人作为这个环境中的一份子给整个环境作出贡献的时候,他是有用的但是同时也是被人所轻视的,默默无闻的,因为他已经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当他不能够再为环境,或者说是所在的社会单元里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时候,他就异化为虫,成了社会单元中失灵的那个部分,最后成为了累赘,被其他的同类从单元中分离出来,直到自身的终结。这虽然听起来有点残酷,但是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就在我们周围,也许哪天就是我。其实卡夫卡的小说都有一种萎靡的感觉,如果想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快乐,卡夫卡不是首选,乔治奥威尔也不是。《变形记》和《1984》虽然描绘的是不同的题材,可是两篇小说都可以认为是寓言性强烈的作品。预言性的作品通常能够反映一种作家对于整个世界的一种思考,它不会因为国家,种族,肤色的不同而不同。它描写的是一种共性。就像《变形记》的“非人异化”和《1984》中的集权统治,是20世纪的人们在面临的,或曾经面临过的。

  参考书目

  《聊斋志异选》蒲松龄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外国文学史》第三版 朱唯之,赵灃,崔宝衡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4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十三讲》主编吴晓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一版

  观点读后感

  1. 《外国文学史》第三版 朱唯之,赵灃,崔宝衡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4

  文章在一开始,也是介绍卡夫卡的人生经历。之后,作者将卡夫卡的众多短篇小说分为四类。而《变形记》属于其中“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压迫下,掌握不了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方面的小说。于《骑筒者》和《饥饿艺术家》属于同一类型的小说。作者认为卡夫卡的小说,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思想内容是怪诞的,离奇的,艺术形式新颖独到。他完全摆脱了传统小说创作的束缚,在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为后来的现代派文学开创了先河。他的小说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象征性,荒诞性,冷漠性和意识流。但是卡夫卡小说又与纯粹的荒诞作品不同,它在荒诞的构架中包含细节真实,作家通过富有实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探讨人生的哲理,揭示社会矛盾,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因为卡夫卡描述的故事没有具体时间,点,没有鲜明背景,因此折射出相当宽广历史范畴,具有寓言色彩,有预言性。因此现代派中的许多流派如表现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都将卡夫卡作为自己流派中的一员。卡夫卡作为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代表当之无愧

  2《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十三讲》主编吴晓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一版

  这篇文章主题关注于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并通过这些分析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作者认为,社会现实是一个使人异化的存在。格里高尔为了生存而整日的奔波,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归宿感。社会甚至家庭,人伦都使他感到无奈,最终使他成为异己的存在物,被社会家庭抛弃。这就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可能面临的生存处境的变形化写照。卡夫卡从一个小说家的卓越和超凡的想象力为人类的境况做出了一种寓言式的显示,这点与上篇文章,观点有一丝相同。在现实中人不可能变为甲虫,但人变甲虫却是人类存在的某种可能性的象征。卡夫卡写的是我们的世界。这是区别于上一篇,作者不同的观点。

  《变形记》读后感(四):我有一个妹妹

  通读过两次变形记。第一次读的时候很小,看完记住了第一句话,一觉睡醒我变成了甲壳虫。然后接连噩梦几日,早上醒来先挥舞一下,确定我的手还是手。第二次在基图的负一楼,读小说比看电影这种活动更加投入,读完发现已然天黑。这次,印象深刻的是文中的“妹妹”这个角色。

  第一次出场,是她的声音。

  在另一侧的门上他的妹妹也用轻轻的悲哀的声音问:“格里高尔,你不舒服吗?要不要什么东西?”

  于是他父亲走回去吃他的早饭了,他妹妹却低声地说:“格里高尔,开开门吧,求求你。”

  没有按时出现早餐桌上的格里高尔,得到了母亲的一次询问,父亲的几次催促。从他们的语气不由得读出这催促是带着权威和逼迫的,儿子得上班,家里才有钱用。而妹妹的出现,与父母形成了对比。她不但轻轻地、哀伤地,似乎察觉到了哥哥与往日的不同,而且求哥哥开门,体现出妹妹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也想有一个这样的妹妹,小小的,温柔的,全身心依赖着我,关心着我。而格里高尔害怕亲人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害怕妹妹发现。

  格里高尔低声嘟哝道;但是没有勇气提高嗓门让妹妹听到他的声音。

  右面房间里他妹妹啜泣起来了。

  他妹妹为什么不和别的人在一起呢?她也许是刚刚起床还没有穿衣服吧。那么,她为什么哭呢?

  于是两个姑娘奔跑得裙子飕飕响地穿过了客厅——他妹妹怎能这么快就穿好衣服的呢?

  格里高尔对妹妹是怎么想的呢?他完全相信自己在妹妹心目中的分量吗?不尽然吧。否则为何害怕以原形出现在妹妹身边,为何处处留心妹妹的动作?他可以失去的,工作,职位,薪水,却不想失去妹妹对自己的依恋。

  格里高尔在众人前的亮相,描写精彩无比。公司经理等旁人的逃跑在意料之中,而母亲的惊恐和父亲的驱赶,情理之中却着实让人心寒。这里妹妹却没有出场,而在格里高尔从昏迷中醒来的寒冷夜晚,甜牛奶和面包屑的温暖象征着妹妹,“虽然牛奶一直是他喜爱的饮料, 他妹妹准是因此才给他准备的”。

  次日,“ 他的妹妹衣服还没有完全穿好就打开了通往客厅的门,表情紧张地向里张望”,“她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就把门砰地重新关上。可是仿佛是后悔自己方才的举动似的,她马上又打开了门, 踮起脚走了进来,似乎她来看望的是一个重病人,甚至是陌生人。“

  而且,“妹妹马上就注意到了,她很惊讶, 发现除了泼了些出来以外,盆子还是满满的,她立即把盆子端了起来, 虽然不是直接用手,而是用手里拿着的布,她把盆子端走了。”

  两句话中都有转折,但这时妹妹的行为,与前日所受到的对待相比,简直是天使的化身。而之后,”她给他带来了许多种食物,全都放在一张旧报纸上。“并且“她考虑得非常周到, 生怕格里高尔不愿当她的面吃东西,所以马上就退了出去,甚至还锁上了门, 让他明白他可以安心地随意进食。 ”妹妹不仅一心一意的照顾格里高尔,而且颇能领会此时哥哥尴尬的心情和所想要的东西。多么可爱的妹妹。有人关心并不难,而有人能如此理解且周到的关心,多么可贵。

  ”她间或也会让格里高尔听到这样好心的或者可以作这样理解的话。’ 他喜欢今天的饭食。‘”,“她有点忧郁地说:’又是什么都没有吃。’”。在这期间,给他喂食的,打扫他的房间的,都是妹妹,而文中对兄妹关系不多的正面描写,更加看出他们深厚的感情。“只有妹妹和他最亲近,他心里有个秘密的计划,想让她明年进音乐学院”,这些天真的往日旧梦,都堆砌成了格里高尔内心痛苦的高墙,与他变形的身躯一起压迫着他。

  “他往往躺在沙发上,通夜不眠, 一连好几个小时在皮面子上蹭来蹭去。他有时也集中全身力量,将扶手椅推到窗前, 然后爬上窗台,身体靠着椅子,把头贴到玻璃窗上, 他显然是企图回忆过去临窗眺望时所感到的那种自由。”

  想象在一个小的房间里,一只甲壳虫靠着扶手椅,将头贴在窗玻璃上,试图看清窗外的景象。然而他视力衰弱到只能看见灰蒙蒙的一片,因此内心更加疲乏。与此同时,天使仍然在身边,——“他那细心的妹妹只看见扶手椅两回都靠在窗前, 就明白了;此后她每次打扫房间总把椅子推回到窗前, 甚至还让里面那层窗子开着。 ”

  在《不可触碰》中,老头喜欢黑人护理,是因为黑人护理很直白,当面羞辱他,从来不曾表现对他的怜悯,这恰恰让老头觉得,黑人把他当做一个正常的人来看。而格里高尔的心情是否与老头类似?“如果他能开口说话,感激妹妹为他所作的一切, 他也许还能多少忍受她的怜悯,可现在他却受不住。”当服侍哥哥的生活日复一日,看不到尽头,善良的妹妹也感觉疲劳,这时她的举动,我们也都能理解。格里高尔更加理解,然后理解并不能避免这举动带来的折磨。“她走进房间的样子就使他痛苦。她仿佛快要窒息了, 用双手匆匆推开窗子,甚至在严寒中也要当风站着作深呼吸。 她这种吵闹急促的步子一天总有两次使得格里高尔心神不定。”

  为了不给妹妹添加负担,赎罪一般,格里高尔想方设法的让自己消失在妹妹的视线之中,“当格里高尔小心翼翼地用头把被单拱起一些看她怎样对待新情况的时候, 他甚至仿佛看到妹妹眼睛里闪出了一丝感激的光辉。 ”

  在摘抄描写妹妹的句子时,又通读一次文章。愈发觉得,从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分析出人性的复杂性。还是仅仅从妹妹来谈吧。

  妹妹发现格里高尔喜欢爬动,甲壳虫不就喜欢四处爬来爬去么?于是主张将他房间内的家具移走,方便他四处活动。而对于妹妹这一行为的心理分析,真是点睛之笔:“她作出这个决定当然不仅仅是出于孩子气的倔强和她近来自己也没料到的,花了艰苦代价而获得的自信心; 她的确觉得格里高尔需要许多地方爬动,另一方面,他又根本用不着这些家具, 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她这种年龄的少女的热烈气质, 她们无论做什么事总要迷在里面, 这个原因使得葛蕾特夸大哥哥环境的可怕,这样,她就能给他做更多的事了。”可以想象,一个常常被父母指责的平凡姑娘,在家庭生活中从来没有什么地位,只能依附于兄长。而在这一巨大的变故之后,父母愈发发现了女儿身上的优秀品质,在格里高尔的生活及生存问题上,妹妹是绝对的专家,她获得了父母的认可,不仅格里高尔完全的依赖她,父母也将她视作精神支柱。而她的权威的举动,是否符合格里高尔的心意,这并不重要。她到底是为了让格里高尔能够舒畅的爬动,还是带着是的,反正他永远都是一只甲壳虫了,不会再变回哥哥了,就让他从人类社会中脱离出去吧,这样的心情,一样一样撤走了提醒着格里高尔他曾是一个人类的家具呢?对格里高尔来说,“她们在搬清他房间里的东西,把他所喜欢的一切都拿走”,“因此他冲出去了--两个女人在隔壁房间正靠着写字台略事休息--他换了四次方向,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应该先拯救什么”,而后两个女人出现在门口,“她的意图格里高尔非常清楚; 她是想把母亲安置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再把他从墙上赶下来。好吧,让她来试试看吧! 他抓紧了他的图片绝不退让。他还想对准葛蕾特的脸飞扑过去呢。”

  之后发生的一切太残忍。看一次真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体力。文中提及父亲这一角色不多,但两次与格里高尔的正面交锋是两次大高潮。满血后一定再读几次。

  后来妹妹为了赚钱养家,无暇顾及,请了个老妈子来照顾格里高尔。

  而格里高尔一点一滴从人向虫的转变,更是读的胆战心惊。

  ”他对自己越来越不为别人着想几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有一度他是很以自己的知趣而自豪的。“

  ”他现在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已经不屑于像过去有个时期那样,一天翻过身来在地毯上擦上几次了。尽管现在这么邋遢,他却老着脸皮地走前几步,来到起坐室一尘不染的地板上。 “

  而这冒失的举动再一次引起了剧情的高潮,而这次,是妹妹用她的稚嫩和权威,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亲爱的爸爸妈妈,”妹妹说话了,一面用手在桌子上拍了拍,算是引子,“事情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你们也许不明白,我可明白。对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我们照顾过他,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我想谁也不能责怪我们有半分不是了。”

  “我们一定要把他弄走,”妹妹又一次明确地对父亲说,因为母亲正咳得厉害,根本连一个字也听不见,“他会把你们拖垮的,我知道准会这样。咱们三个人都已经拼了命工作,再也受不了家里这样的折磨了。至少我是再也无法忍受了。”

  “他一定得走,”格里高尔的妹妹喊道,“这是唯一的办法,父亲。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我们好久以来都这样相信,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这怎么会是格里高尔呢?如果这是格里高尔, 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跟这样的动物一起生活的,他就会自动地走开。 这样,我虽然没有了哥哥,可是我们就能生活下去,并且会尊敬地纪念着他。可现在呢,这个东西把我们害得好苦,赶走我们的房客,显然想独霸所有的房间,让我们都睡到沟壑里去。瞧呀,父亲,”她立刻又尖声叫起来,“他又来了!”

  ——是的,第一个将格里高尔当做虫子,而非人看的,不正是一直悉心照料他的,而之前一直被他所悉心照料的妹妹吗?

  “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

  格里高尔一向是善良的,善良而软弱的。他所有的愿望无非是家庭的幸福。当他变成甲壳虫后,他的每个想法都以家庭出发,我还能上班吗?还能养家吗?家人还能接受我吗?我能以家庭一员这个身份生存下去吗?而正是他生活目的的家人们,一步步耗尽了他活的希望。文中每个人看来都是善良的,所作所为都是合理的,然而悲剧酿成是注定的吗?描写不多的母亲,始终抱有看到格里高尔变回人类的希望,而父亲,则对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完全丧失信心。而打击最重的,塑造最成功的,妹妹,导演了这戏剧。她处处体谅甲壳虫的生活,而其实每个动作都是自私的注脚,从第一眼起,她就没有当这只爬动的甲壳虫还是她的哥哥,最后逼死格里高尔的,正是天使般的妹妹。

  而这之后,得知格里高尔死讯后家人脸上短暂浮现的忧伤笑容,和摆脱包袱后明朗的心情,以及会意的看向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儿的眼神,这是下一个悲剧启动的前兆吧。

  《变形记》读后感(五):读卡夫卡

  还记得那场穆赫兰道式的噩梦 几乎是惊叫着爬起来的 爬起来后在床上不停喘气 然而梦境的别致以及我那颗不怕死的心又让我很快再次在有意识状态下回忆梦境 伴随着头皮发麻 把自己内心读得彻彻底底

  不是件温暖的事情 但我因此得到了两点福利 一是由此对心理学有了更崇敬的态度 在期末考卷上和老师大谈梦的神秘与意义 并因此获得了满绩 二是我终于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一些需要销毁并重建的工程 或许也并非是那个梦促使我改变 只是在过往我无从下手

  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卡夫卡如此的表现主义风格 在我读他的文字的时候 我脑海不停盘旋的就是那个噩梦

  他的文字就像噩梦一样让人喘不过气 他的人物是脆弱的 以致分裂的 病态的 他的意象是可以说话的

  他给我们讲 有个人在工作强压下变成了甲虫 而后又如何被昔日依靠他的家人“抛弃”

  他给我们讲 有只猴子模仿人类 进而赢得了人类的尊重 并发表了如下结论“相比出路 自由是一种更大的错觉 但能够肯定的是 人类对这种错觉的笃信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但它 想要的不过是一条出路 所以它模仿人类 逃离笼子”

  其实每个人都是病态的 脆弱的

  卡夫卡的意思是 剥去你的面具 给你一面镜子 你猜猜你能从中看出些什么来

  你说 当年贾瑞在风月宝鉴里所看到的那张把他吓丢魂的脸 是鬼还是他自己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谅解的 因为许多时候 犯错的明明是我们自己

  我们总是太一厢情愿地相信 自己有多么不同 生活多么充满奇迹 人类的意志又有多么强大

  《变形记》读后感(六):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生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与过去的生活完全颠覆,生活的不协调,内心巨大的恐惧,家里人的惊恐,格里高尔开始了自己短暂的变形人生。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家人的态度从惊恐-悲伤-厌恶憎恨的一系列变化。本来是家庭经济支柱的格里高尔,在变甲虫后为家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家人不得不谋求出路,开始为生活而奔波,家人逐渐发现,格里高尔这一甲虫使他们的生活无比沉重、无比厌烦,原本家人间的亲情逐渐褪去。当对格里高尔的不满出现在最高点以致家人决定对他扫地出门、抛弃他,陷入绝望的格里高尔亦在无边的哀伤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变形人生,一切都戛然而止,家人发现,他们又可以过上了满足殷实的生活。

  卡夫卡笔下的变形虫,当他的出现为周边的人带来极为不协调、负担,即使身边是至亲的人,在受到现实生活的长期侵蚀打击下,还是会对曾经的至亲选择放弃。“生活比地狱更地狱”,残酷的生活、无止境的痛苦终将会对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情感纽带给吞食干净......

  另一方面,作为变形虫,好比存在于社会现实中的底层群体,面对的只有无尽的煎熬,永无出头天日的沉沦,直至消失......

  《变形记》读后感(七):迷失了自己

  非常意外的情况下,在别任的推荐之下读了卡夫卡!比较的仓促,格里高尔得知自己变形,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时,无法赶上班车,误了工作,老板的指责,家人的指责,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凉啊,何曾想到过自己?难道成人的目的就只有工作,不断的工作这唯一的主题,连生病都是一种苛求,得不到理解,得到的只有陌生,恐惧,疏离!本来只是在外形上变成了虫,可在妹妹以及父亲的帮助下,连心都变成了甲克虫,变形的真的就只是格里高尔!可不得不说,卡夫卡写《变形记》的年代是如此之远,但让人悚然的是现如今到处不都充斥着这所谓的“格里高尔”吗?时间流逝,情境已异,可还是只有那个闭了窗的屋!

  《变形记》读后感(八):人就是他所穿的东西

  在一个寒冷的下午,终于看完了这篇小说,对于人性的淡漠和绝望,我并没有更加多的体会,这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令我思考的是,真正定义一个人的,是什么?

  格里高尔算不上一个有志青年,由着生活随波逐流,但至少能扛起重担,为一家人的幸福而努力。有自己的小埋怨,有自己的小理想,想到能供妹妹上音乐学院,兴奋又有些被自己感动——一个活生生的人,鲜活地就像我们每一个。

  上天不公,起床发现变成了屎克郎君,从此身体每况愈下,家里缺少了顶梁柱,舅舅不爱姥姥不疼的。全文因为完全是站在格里高尔角度描述的,照理说,会多多少少与主角同仇敌忾,但结尾终于咽气之后,连我都舒了一口气。我突然想起早先看的一部电影,叫《芋虫》,只剩躯干的战争英雄被送回家乡,保有旺盛的食欲与性欲,妻子忍着恶心满足军神蓬勃的欲望。同样是异化,军神如果不受到良心的谴责,可能过得要比格利高里好很多。

  人就是他所穿的东西,也是他所吃的东西。格里高尔作为一个正常人所拥有的价值就是养家糊口,为家人起早贪黑,劳累奔波苦。当从他身上抽离了这些之后,他就不再是那个格里高尔了,但卡夫卡更加狠,这些他所珍视的东西除外,他还要剥夺他人的外形。

  那么让我们试想一下:一、格里高尔生了大病,失去了工作的能力,但是依然以一个人类的模样生存,结局当然不会相同,但也许就是时间问题,久病床前无孝子,家人们可能顾及他人类的外表,不至于如此撕破脸。

  二、格里高尔变成了屎壳郎,但每天都会拉金子出来。这种情况下,家人可能还是将他锁在房间里,但是,会好生伺候着吧,妹妹也不会希望赶走它。如果这时候出现了可以治愈他的药水,我还是相信,家人们还是会讲格里高尔变回人形的吧,但是是立马吗?

  三、格里高尔变成了可爱的小兔子,而不是屎壳郎。。。。。。

  可能性有无数种,我想说的是,内心的格里高尔,永远是那个格里高尔,但是外形的变化,能力的变化,却分分钟改变了大家的态度。

  人生在世,怎么想没有多少人在乎,怎么做无论被动主动,做什么才是定义一个人的标准,细想其实也有些无奈吧。

  《变形记》读后感(九):读过的人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1

  许多评论都觉得家人对男主角是冷酷的。

  在小说中,如果变成甲壳虫的是妹妹,保持人形的哥哥会不会与书中的妹妹做法相同呢?如果变成甲壳虫的是爸爸妈妈,是你身边所爱呢?

  扪心自问:在我们身边始终被我们所爱的人,如果变成了无法沟通的异类,我们还会爱他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一定还活在他未变形之前的记忆里,必须不停地翻出他以前如何如何的记忆,说服我们应当承担这份责任,继续照料下去。

  但无论如何必须得承认,照料这一只虫子确实是一种负担,时间久了,变成一种忍受。

  一个人是无法真实地理解另一个人的痛苦的,这使人与人之间隔离开来,陷入永世的孤独。因此,说再多也是言不由衷。

  换一个角度想,如果自己变的无益于社会,难道社会会包容你吗?如果在家庭中一无是处,你在这个家不会被边缘化吗?尊重人类还是尊重人类的价值,对普通人来说答案是明确的。失去价值的人类,与动物有异吗?利益至上的社会不仅仅存留在那个时代,存留在当今,是否存在于时空的每个角落?

  2

  仅仅通过血缘可以维系亲情吗?比方说如果你的亲人变成了现在所谓“三观不正”之人,颇受人厌恶,并具有攻击性,你会记得他之前的好,努力改变他吗?

  在知乎里“如何对待三观不正的人”的所有答案都是,不要理他,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因为你怎么知道你的三观就是正确的呢?

  3

  最后:如果自己保护不好自己,也没必要指望别人;可是有时候自己也是无能为力的——书中是男主莫名其妙变成甲壳虫,现实中我们个个都带着原生家庭和时代的我们无法选择的种种缺陷。那么在这种情况中,我们还能做一些反抗命运的挣扎吗?

  书中这样的结局无疑是最好、也是最真实的。

  《变形记》读后感(十):这不是他的错

  变成一只甲虫不是格里高尔的错。他只是一觉醒来的时候,被命运无情地捉弄了。这不是他能选择的,却是他不得不承受的。

  格里高尔就像一个小孩,天真地努力着。他努力翻身,努力开门,努力保全自己的工作,努力不让家人担心。但当他兴奋地打开门时,迎接他的却是他人惊恐的目光,母亲的泪水,父亲的愤怒。变成一直甲虫,分明不是他的错。

  格里高尔一直怀抱希望,他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扭转变成一只甲虫的不幸,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帮助。可最后的结果,是被自己的父亲赶回房间,将门砰地一声关上。留给他的,不是安慰与拥抱,而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令人痛苦的不是从头到尾生活的不易,而是明明怀抱希望,明明那么努力打开的门却被自己的父亲狠狠关上。门后的格里高尔是否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直直地看向前方。无助而悲伤。就像一个小孩把刚刚画完的图画给自己的爸爸看,满心欢喜。而他的父亲却粗暴地将他的画撕成了碎片。同时撕毁的,还有小孩眼中的星光点点。他不会哭不会闹,只会盯着自己被撕成碎片的图画发呆。而他心里美好的快乐已经被活活掐死。过程十分痛苦。

  变形记也许不是一种控诉,不是一种讽刺。只是一种悲伤的出口,一种对于希望的缅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