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10篇

2018-02-21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10篇

  《琅琊榜(全三册)》是一本由海宴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8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一):萧景琰,你给我站住!——从《琅琊榜》中的几个关键词浅析小说创作机制

  1、对偶

  林殊与萧景琰

  聂锋与列战英

  飞流与佛牙

  妙音坊与红袖招

  卓鼎风一家与谢玉一家

  ……

  人物和人物结构设置几乎是成对出现的。这是一种对偶思想。有a就有-a。所以,小说创作中的人物设置可以参照这样的模式来。

  2、驯服

  梅长苏把话语当作缰绳,企图勒住萧景琰这匹烈马。他同时也是在勒住自己过往,勒住自己。梅长苏与萧景琰之间似有若无若即若离关系,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谋士和主君的关系。梅长苏对萧景琰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一种驯服和被驯服的关系。再广泛点说,梅长苏是在用自己的智谋来驯养周围的一帮人。周围的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线索,但是又彼此之间相互交织,共同服务于整个大线索。而核心纽带就是梅长苏,梅长苏就是御者,所谓“搅动风云”么也就是“驯服”的过程

  驯服这个词在原书中也是反复出现的。驯服烈马,驯服那匹叫佛牙的狼,甚至是驯服飞流。从表层和象征层来说,用驯服来概括这个故事还是有恰当性的。

  驯服,其实就是一种对故事结构的组织方式,其他创作亦可以借鉴

  二而一

  梅长苏就是萧景琰,萧景琰就是梅长苏。萧景琰最后伏案痛哭,他所哭的,所痛的,何尝不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自己。文中萧景琰也说过类似苏哲就如同自己一般的话。其实,如果把苏哲的才智计谋完全加在萧景琰这样一个皇子身上,整部故事也可以说得过去。只不过从一个复仇性更强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夺嫡的故事。所以,本来是一个人物就可以担负的角色要素分开成两个,就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有趣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张力,使故事立刻从普通寻常的古代帝王夺嫡的故事变得玲珑多姿起来。这也是这个故事从很多类似皇子夺嫡题材故事中脱颖而出原因

  潜意识

  从心理分析角度来分析也可以得知。这里面大量运用了潜意识这个东西,太皇太后不经意间叫出的“小殊”,梁王频频梦见宸妃,梅长苏梦中喊出的“父帅”、“景琰,别怕”,静妃反复叮嘱“要好好对苏先生”,人与人之间对话多次出现的欲言又止……用现代心理分析学说来讲是潜意识,而在古代其实这给现象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小说创作中都不乏例子。这样看似老套的情节,其实在文中起到了很微妙作用。虽然看了无数次,但并不让人觉得厌烦。这是这个作品运用这一要素的很精妙的地方

  大数据

  琅琊阁其实就是个数据库管理机构。梅长苏对这个朝局的把握来源于自己心有大量的数据分析。这个因素的设置无疑是后现代影响下的产物了,但也是自古就有的东西。举凡人们处理事情,总要权衡很多东西,把自己手头的东西收集起来,进行分析,从而相处对策。

  自由

  对自由的渴望追求而不得,大概才是整本书里最暗淡不易被人察觉的一条暗线。蔺晨、言豫津、梅长苏、穆青,甚至静妃,那个不是向往自由的胸怀疏阔之人?只不过真正得到自由的人实在是没有。皇帝更不自由。这就有点传统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在里面。整部作品都能让读者体会到其中充溢着山川江河自然壮阔之气。这种气息是一种自由的崇高美造成的。非经历过大阵仗的梅长苏、萧景琰、穆霓凰等人带不出。

  瞎掰一些,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海涵 。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二):面面俱到的掌控感

  《琅琊榜》 中没有引人入胜爱情故事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神魔大战,可它仍然吸引目光

  因为它的真实,真实到细节

  即使它是一本写架空的书。

  我是先被这本书开头写的萧景睿的身份介绍吸引住,有这种妙思的书可暂且看上一看。

  因为书中先写的萧景睿我就先入为主觉得他是男主结果看着看着却发现书的情节总围绕苏哲,也就是江左盟梅郎梅子苏展开。

  而我却没有感觉不舒服

  这是很不正常的,因为看一本小说时当感觉主角变成另外一个人,读者就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而《琅琊榜》非也。

  作者巧夺天工的文笔,令读者接着爱上“新主角”,尽管没有出挑情节安排(又或者说即使有作者也以非凡的语言让读者觉得理所当然)。

  在这本书里,梅子苏,也就是主角,城府很深,算计很深,却无端让人觉得他是霁月清风的禅意公子

  在阴暗权势争斗中,作者独具匠心得安排了一个心智不全的少年习武高手在主角身边,为幽暗沉闷的勾心斗角带来一抹轻快。

  这本书写得磅礴大气, 不是凭借华丽的辞藻和凄美爱情故事来赚取读者目光,也不同于《且试天下》的那种潇洒畅快,文风恣意狂放,而是一种面面俱到的掌控感。

  这种掌控,又非常具有逻辑性。

  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却又都跃然纸上。作者没有将书中的正反两面人物的性格简单绝对化,好人就是好人,而坏人就是丧尽天良之辈。在这本书里,坏人虽坏,但也有柔情一面。而忠厚之人,却也会做出令人讶异的事。人性复杂,作者在书中娴熟又自然地娓娓道来

  在描写权势斗争中,苏哲对于局势的分析和操纵,都令读者觉得书中琅琊阁对他的评价“麒麟之才,得之得天下”所言非虚,不是孔明借东风的神化,而是他精密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深刻老辣的洞察局势的慧眼。

  而这,全出自作者之手。

  令人不禁猜测——作者是干什么的?

  要么就是研究云谲波诡的历史的学者,要么就是官场上长袖善舞的政客,再者,就是穿越而亲身经历过这样一场权谋盛宴的幸运儿。

  往常看宫斗书看到勾心斗角的部分总是觉得烦,巴不得这种插曲早点结束来点轻松快乐的情节。而看《琅琊榜》时却有种乐在其中之感。

  我已经看到一半,尽管还没有女主像模像样地出场,却仍没有腻烦之感,因为它实在是太精彩

  书的语言平实却不难看出作者具有深厚文学功底,对成语的驾轻就熟,和好多的遣词造句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偶尔出现的诗句也没让人觉得是做作腻歪诗词花腔,反而达到了一种情深绵长催人泪下效果

  这本书是网络文学中不输畅销小说的佳作,而作者,绝对是个写作高手。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三):昔日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

  【梅长苏】

  他本是赤焰少帅,雪夜薄甲、逐敌千里,是个从不识寒冬雪意为何物的小火人。然而,一桩冤案,葬送了一代贤王、一代名帅和七万赤子忠魂,还有那曾经银袍长枪、骄傲张扬的少年将军。自此后,大梁再无林殊,只有那低眉浅笑、年寿难永的阴沉谋士。

  弱不禁风、拥裘围炉,那蝉联琅琊榜榜首、名满江湖的江左盟主梅长苏,一入京城,便成为太子与誉王争相招揽的对象。而他,选择了战功累累却不被朝野重视的靖王。

  “他天性不善权谋,这又有何妨,不是还有我吗?那些阴暗的,沾满血腥的事我来做好了,为了让恶贯满盈的人倒下,即使让我去朝无辜者的心上扎刀也没有关系。”

  “如果要坠入地狱,成为心中充满毒汁的魔鬼,那么我一个人就可以了,景琰的那份赤子之心一定要保住。”

  在梅长苏与大统领蒙挚的眼中,靖王萧景琰是个不擅权谋、不懂机变、过于看重情意之人,但因他心志坚毅、眼力敏察、行事清明公允,纵是艰难,梅长苏依旧坚持扶他上位。七万忠魂的冤屈,唯有这位昔日好友,方能为之雪冤,方会为之雪冤。

  当卫峥被捕,明知为谋大局不能救他,靖王却执意要救。

  “我若是依从先生之意,割舍掉心中所有的道义人情,一心只图夺得大位,那我夺权的初衷又是什么?”

  “等我死后见了林殊,如果他问我为什么不救他的副将,难道我能回答他说不值得吗?”

  在听见萧景琰如是说时,梅长苏想来是心有慰藉的吧。身负巨大冤案与血海深仇,他以麒麟才子之名搅入京城的一潭浑水之中,所为的不就是有一日能够平反昭雪,让万千赤子忠魂可以含慰于九泉之下,让幸存的赤焰旧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活在大梁的地界上。

  他不算一个合格的谋士,在营救卫峥一事上,他从未犹疑过,对于萧景琰来说,亦如是。在没有上策可选之时,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下策,那一场惊险的强抢,以及事后的以身涉险,倘若一步踏错,便是步步皆错,再无翻身的机会。但他们,终究是成功了的。

  一如那个武功高绝却智力有损的少年飞流所言,“不失败,就可以!”。救出卫峥,扳倒夏江,那曾是赤焰冤案源头的悬镜司,一夕之间被查封。风暴迭起,残酷的交锋之下,他们终究是胜了一筹的。

  而后被逼入绝境的誉王举兵谋反,靖王日夜不眠搬来援军,最终平叛成功,获得梁帝恩宠,登上太子宝座。在得知梅长苏其实便是他日夜期望能活在这世间的林殊时,他曾失控地自东宫奔往苏宅,却最终与蒙挚一同原路返回。那一瞬剖心的伤痛,谁又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呢?

  “那是小殊啊!你我都知道小殊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以前甚至觉得,就算把他整个人打碎了重新装起来,他也永远是那个神采飞扬的林殊……”

  但,身中火寒之毒,削骨易容之后,一身病体的他再不是昔日的林殊了,哪怕赤焰军昭雪,他仍旧只是梅长苏而已。只不过,两年翻云覆雨,他终究不属于那些阴谋斗争,最终选择以林殊的方式结束。

  “当了整整十三年的梅长苏,却能在最后选择林殊的结局,这于我而言,难道不是幸事?”

  “林殊虽死,属于林殊的责任不能死。但有一丝林氏风骨存世,便不容大梁北境有失,不容江山残破,百姓流离。”

  束甲出征,守卫疆土,埋骨北境。

  此后,再无林殊,也再无——梅长苏。

  【萧景睿】

  他最是幸运,拥有两对父母,双重疼爱;他最是不幸,无法选择出身,却最终为身份所累。这个在琅琊榜公子榜上排名第二、文武双全温润公子,始终怀着一份赤城之心与梅长苏相交,即便心中明了,那个低眉浅笑的麒麟才子并非如他待他一般诚挚。

  在知晓梅长苏与父亲谢玉立场相悖时,那一夜惊心的刺杀,一寸寸搅紧他的心脏

  “日后,我们还可以来往?”

  他问出这话时,心底是满满的不自信与不可置信。那一瞬,他又是如何艳羡好友言豫津的先见之明。只是,他总归是那样的一个人,不会过多地思考对错得失,一切随心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嫉羡的潇洒。

  然而,当二十五岁生辰来临之际,那个血色之夜出现在他的眼前时,世界一角轰然倾塌。父不父,子不子,曾以为亲如一家的卓谢两家,却隔着杀子之仇。

  “你是一个好朋友,可是这件事哥哥必须自己熬过去,我们只能在旁边看着,不让他倒下就行了。”

  在以那样残忍的方式揭开身世之后,这位温公子再不复昔日的洒脱。然而,当梅长苏问他为何不恨他时,他却说这一切的过往并非梅长苏造成的,真正让他难过的是真相本身,而不是揭开真相的那只手。

  “我之所以诚心待你,是因为我想要这么做。如果能够争取到同样的诚心,我当然高兴,如果不能,也没什么后悔的。”

  然而,他纵是不悔,却也明白,他们之间,再无法做朋友了。

  当他再一次回到大梁京城时,却是面对比他的身世还要惨烈数倍的真相。

  “母亲……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只知道……面对这样的真相,我不能什么都不做……”

  虽知母亲心中的担忧,他却无论如何也迈不过良心的坎,无法让自己当做从不知情。他便是那样耿直的人,与母亲金殿首告,势要重审赤焰冤案,纵使这一切,与他自身并无多少关系。

  【霓凰郡主】

  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奇才统帅,以一介女流之身,执掌南境十万边防铁骑。在父亲云南王穆深战死之时,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血战青冥关。自此后,她代幼弟镇守南方,幼弟一日不能承担云南王重责,她便一日不嫁。

  即使是这样惊才绝艳的女帅,亦是有着属于她自己的柔软脆弱。不擅水战的她,在面对敌军的攻势之下心忧难安,幸得一名水军奇才聂铎助她退敌,替她操练水军,却不领受一分功劳。却不曾想,聂铎乃是赤焰旧人,是她“已逝”的未婚夫林殊的下属。

  抛开所谓的婚约,对于霓凰郡主而言,林殊哥哥始终是林殊哥哥,不论过去多少年,纵然各自寻了伴侣儿女成行,这一点始终都不会变。但也因为这桩婚约,她与聂铎走得十分艰辛。萧景琰的性子太过执拗,若非最后梅长苏留下的那封信,他大约是至死也不会答应霓凰郡主与聂铎结成连理的吧。

  【夏冬】

  她是女悬镜史,是悬镜司首尊夏江的爱徒,是赤焰军前锋大将聂锋的妻子

  “她是个奇女子,早该嫁了。十年前我到她营中助阵时就跟她说过,只要她嫁了人,我便认她是个好朋友。”

  因聂锋之死与赤焰军脱不开干系,面对身为林殊未婚妻的霓凰郡主,她纵使与她结成了深厚情意,也依然不肯承认她朋友的身份,虽然她定会是第一个回护她的人。

  然而,当她知晓赤焰案另有冤情之时,她该是怎样的难过与怨恨。她一生敬重的师父夏江,竟是导致她夫君战死的罪魁祸首。她追杀谢玉,配合靖王与梅长苏,终究是将那视她为一粒棋子的师父夏江绳之以法。

  或许是上天怜悯于她,在经历了如此的利用与欺瞒之后,她的“亡夫”聂锋历经千辛万苦活了下来。虽身中火寒之毒,所幸毒性不似梅长苏那般深,在蒙古大夫蔺晨的医治下,勉强能与夏冬长相厮守。对于彼此情意深浓的二人而言,莫不是万幸。

  用近一月的时间看完了《琅琊榜》,难得一个并非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热血男儿间的情义千秋,又不似一般玄幻之作,读完仿佛听罢一曲慷慨悲歌,心中久不能平静。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四):我始终能看到这些少年温暖明亮的心灵。

  一卷风云琅琊榜,囊尽天下奇英才。

  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的史诗。书中所塑造的各个人物在作者笔直渐渐丰满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把忠诚、信念、情义三个词留在了读者心头,我们始终能看到这些少年温暖明亮的心灵。

  这本书号称是中国的《基督山伯爵》,所以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它并不是一个十分温暖的故事,里面有人性的复杂,有层出的阴谋,也有永远无法挽回的悲痛。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有点黑暗的主线。

  但是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感觉到黑暗的故事,即便它的主线是复仇。

  真的是书中的少年太光芒万丈,他们心中有少年人独有的热情血和情义,如同一抹洁白的月光,照亮了这个本该风雨飘摇、黑暗无光的世界。就像是给再版书作序的制片人侯鸿亮在序中说到的那样——海宴将浩气给了萧景琰,将仁恕给了萧景睿,将旷达给了言豫津,将荣光给了霓凰,将疏狂给了蔺晨,将纯粹给了飞流……最后将一颗不来的赤子之心给了林殊,人性的漆黑夜色里,这一盏心灯如月。

  这些少年让整个故事的基调不那么黑暗,保留了明亮,保留了温暖。

  如果要说这本书的主线的话,我认为除了复仇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书中少年的成长,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们在这本书里都在成长。也许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黑暗,看到了这个世界并不美好的一面,也许他们回想起从前,会更喜欢从前单纯的自己。但是他们经历了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以后,还能保留原本在他们自己身上最宝贵的品质,这就足够了,足够让人感觉到温暖。

  谁能保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不会丢掉一些美好的东西呢?谁也不能。所以我们看到书中少年的成长才会那么感动吧,他们也许比故事伊始时更加世故,但是他们依旧美好,一如当初。

  就像是故事的主人公林殊,即便是在黑暗中前行,一颗赤子之心也永远不灭,人性的漆黑夜色里,这一盏心灯如月,照亮他前行的路。

  他们一步步走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前方,有时也会因为自己伤害了他人感到难过,有时也会因为好友的死亡而感到悲伤,但是他们心中的热忱一直存在,那是他们心中的光亮。

  主人公最终选择了一条他心中一直喜爱和向往的路,即便这条路将他整个燃烧,他也是快乐的。因为燃烧带来的光照亮了这个风雨如晦的王朝,因为燃烧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曾经最为美丽的生命。

  最后引用辛弃疾的一首诗来作为结尾吧,这首诗印在书皮上,它总是能让我想到书中的主人公,那个惊才绝艳的江左梅郎梅长苏,那个曾经的军中神话少帅林殊。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另:这是我以前就写了的,因为学校的暑假作业里有“读好书”这一项,要我们看好的书,然后写书评,然后我就选了这本写,只因为这本书里的少年们和他们的故事曾经激荡我的心灵)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五):倾尽天下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小说将朝堂之争写得引人入胜固然精彩,人物丰满情绪鲜明、纠葛繁多也确实是一个看点,但其中所系的兄弟情谊最是令我难忘的,书中对战场的描述多是形容情节不多,但却是我最愿重温的部分,或许是因为对林殊这个身份更难释怀吧。不过这些情节我觉得确实写得有些过简,而且为什么不写几篇番外把没说明白的交代清楚呢?比如宫羽,我太心疼这个小配角,她在背后真不知为梅郎付出多少没有让他知道,梅郎离去,她一定心如刀绞,痛不会比萧景琰少。然而她怎样遇见梅郎怎样使心深陷我却只能靠自己来想像了。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六):赤子忠骨足以动人

  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便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不得不佩服海晏,一个女子竟有如此才情,如此性情,以男性的视角创作了这部没有女主没有儿女情长,有的只是铁血男儿的兄弟之义的历史架空小说。这其中的挚真之情,斗智斗勇,跌宕起伏,更是引人入胜。特别是关于很多细节的描绘,关乎人性,关于血性。权谋斗智,惊心动魄,赤子之心,永生不息。如此壮阔!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

  故事就是从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开始了。金陵城外,白衣青年两手相握,身子微微倾斜,抬头仰望着这座他即将踏入的繁华帝都。

  但谁也不知,这位眉清目秀,透着孱弱病态的儒雅青年,带着11载的苦心经营,踏上了不为人知的复仇平冤之路。

  【前篇】

  他化名苏哲,江湖谋士。或许谁也不知他的身份也弄不清他的来意,朋友眼中他是位列琅琊榜榜首天下第一大帮派江左盟的宗主,他亦是名列琅琊榜天下公子榜首的梅长苏。智谋远略,博学多才。但在朝廷党争的贵胄眼里,他是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不得之必杀之!

  适时,大梁朝廷正值太子和譽王两大党派激烈交锋争夺主位。如此龙潭虎穴的金陵城,他,梅长苏偏要置身其中,择主而侍,在这帝都翻云覆雨。世人都认为深陷其中的他,以江湖谋士的身份,只为在帝都一展才华博得那身前身后的荣耀,让自己能够流芳百世,千古流名。

  【真相】

  而他呢?梅长苏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像世人想象的那样,在这繁华和肮脏共存的帝都,雄姿英发运筹帷幄,一举成名。

  然而处江湖之远的他,早已满载盛名,又为何犯险来朝堂争一席之地?

  因为他是林殊,他是曾经的赤焰少帅林殊,从梅岭的7万冤魂中爬出来的林殊: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流光一瞬,离愁一身。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转身便是天涯。12年前,皇上因忌惮皇长子祁王的势力震慑皇位,默使奸佞有意铲除,才导致大梁第一帅林燮被诬陷与祁王叛国,7万赤焰军被谢玉和夏江活活烧死在冰天雪地的梅岭,祁王被囚自杀,名满金陵的堂堂帅府和祁王府一夜之间倒塌!势力顷刻荡然无存。

  而林殊呢?作为赤焰少帅的他从地狱般的梅岭逃生所背负的,不言而喻,他的命,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那7万冤死的赤焰军和忠义的祁王。所以浴火重生的林殊,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天真率性的小殊了。

  梅长苏面对曾经的挚友靖王萧景琰,却不能相认时说:“无论曾经是怎样一个天真无邪的朋友,从地狱归来的人都会变成恶鬼,不仅他认不出来,连我自己,都已经认不出我自己了。”

  “也许在十二年前那场寒冬的雪中,心凉了,血也凉了,但那些烙入骨髓里的东西,是不是也凉了?”

  不会的!就算从地狱归来的林殊,变成了如今机关算尽善用权术的梅长苏,他也不会是恶魔。因为他骨髓里流的是林殊曾经那炽热的忠义之血,和那颗永生不死的赤子之心。只不过他那双曾经跃马横刀的手,曾经弯弓射大雕的手。如今,弃了马缰,弃了良弓,却在这阴诡地域间,搅动风云。

  【飞流】

  “飞流,”梅长苏抓紧了少年的手,喃喃道,“一个人的心是可以变硬的,你知道吗?”飞流认真的说:“不会”。“苏哥哥”

  飞流这个守护在梅长苏身边,纯粹但又缺乏智力的少年。很听苏哥哥的话,因为苏哥哥对飞流很好很好,很宠溺很爱护。

  小飞流很萌很可爱,武功很好智商却很捉急,不过有他的苏哥哥在,他就是幸福的!他与梅长苏之间的温情之于哥哥和弟弟,父亲和儿子一样。让人心里很暖很暖。

  【过去只是过去】

  当年,一众可爱活泼的孩子,围着太奶奶,这位德高望重的太皇太后,膝下承欢。这群孩子里她最爱自己的曾外孙,是她孙女晋阳长公主与林帅林燮之子,林殊。这位天之骄子,有着和皇子一样显赫的背景,从小和靖王景琰一起受教于大师学文,又有着一位赫赫有名的帅才父亲学武。所以,林殊13岁就上战场杀敌,17岁就成为赤焰少帅拥有自己的军队,正可谓军事奇才,少年英雄!天性爽朗,有勇有谋,率性的他,深受很多小伙伴敬仰和长辈的喜爱。所以太奶奶更视他为心头肉,无尽的宠溺。那年,云南穆王爷带着女儿进京,小郡主甚是可爱,和一众皇家孩子一同玩耍。可小姑凉就是和她的林殊哥哥最亲,形影不离,于是太奶奶赐婚,霓凰郡主就成了林殊的未婚妻。

  这本是佳话。。。或许是因为林殊拥有的太多,上帝要夺回给他的宠爱。当皇上下令铲除叛贼林氏,太奶奶力求保住林殊,一再出面求皇上把林殊从叛贼中除名,可结果皇上还是残忍地让这位少年奇才命丧梅岭。随着林氏叛贼全部死于梅岭的消息传来,丧夫失子的晋阳长公主在宫殿自刎,血洒青阶。太皇太后病重。恶魔般的命运从来不曾对林殊手下留情,他失去了一切,甚至是生命。当他以梅长苏的身份回来时,太奶奶老眼昏花稀里糊涂地握着他的手说“小殊,你成亲了吗?”,原本毫无顾念的他还奢望着爱他的太奶奶能够再等等他,等他去与她相认。可是太奶奶等不及就仙逝了。

  【重生】

  当年梅岭,是怎样如地狱般的冰火两重天,只听得山谷中林帅的声音:“小殊,你一定要活下去”。身中火寒之毒的林殊,在谷底生不如死。是蒙古大夫让这样的林殊重生的,可惜了这铁血少年,选择了不一样的活法:为了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平冤复仇,他要求彻底清除火寒毒。忍受脱皮拆骨之痛,如同换了身皮囊,面目全非。所付出的代价却远非这样,曾经叱咤战场如火人般的铮铮铁骨,如此折腾不但换来了体弱多病惧寒的躯体,更是折了大半的寿命。

  凤凰涅槃般的重生,让他成为如今的麒麟才子梅长苏,这是他的选择,他必须忍受,为了让死去的冤魂能够重见昭昭天日,就算他不再是以前那般骄傲的赤焰少帅。

  他联络赤焰旧部和父亲的旧识,苦心经营了江左盟,在江湖仗义行事,收容天下无路可走的可怜之人,逐渐发展为威震江湖的大帮派,并利用江左盟的势力,收集各处信息,关注朝堂局势边境战事,广布情报网,隐藏慎密。再加上梅长苏那颗七窍玲珑的心,一切都掌握在手,胜券在握!

  江左盟有时候像个大家庭,有像飞流那样纯粹的少年,有像蔺晨那样放浪不羁的游侠,有像晏大夫那样顽固的老者,梅长苏作为宗主,爱他们敬他们,盟内兄弟更是赤诚相待。

  也许这部作品,就是现实主义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浪漫升华。

  【霓凰郡主】

  林氏赤焰军叛逆,连累云南穆府遭皇上猜忌,危机四伏。穆王爷去世后,是十几岁的霓凰挂旗为帅,巾帼不让须眉的她,果然也是一派大将之风,征战沙场,在军中和敌营树立声望,稳住局势,才换来了皇上的再次信任。如果不是天妒英才,奸臣当道,那么她与林殊的结合亦是一段美满的姻缘。而此时活在世上的已不在是儿时无忧无虑背着她乱跑的林殊哥哥了。此时的他愧疚于因林家无辜受牵连的她,心疼于她一个女儿家独当一面,牵挂于与她儿时的情义。两年前,她征战中遇到不擅长的水战而惨败,梅长苏则派了精于水防的亲信聂泽去霓凰的军营,暗中帮助。可笑的是,这两人日久生情,暗生情愫。聂泽自知无颜回去见宗主,而选择逃避郡主,徒留不知情的郡主神伤。梅长苏又岂会计较此事,他比谁都清楚他活下来的使命,前十年已经连累过霓凰一次了,他不想再连累她后半生,因此他选择成全并支持她与聂泽,也无太多牵挂。

  重回金陵的梅长苏与郡主初见,在他眼中霓凰俨然已经成为干练,风姿卓越的女将,在她眼中他只是很有才学谋略的一介白衣谋士。郡主自知聂泽是江左盟的人,所以问苏先生为何聂泽躲避她不来见她,梅长苏顺势解开了郡主心中的心结并承诺:聂泽一定会回到她身边,并且他会让身为赤焰军旧部的聂泽得以昭雪,让郡主光明大地与他在金陵城风光的成亲。

  如果说他为了赤焰冤案,忍受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忍受自己慢慢变得冷血恶魔,这是大义。那么他成全霓凰的未来,也是令人钦佩的大气。

  当霓凰从聂泽那得知真相,向梅长苏求证时,她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

  霁月清风,孱弱的男子。而他只是淡淡地拒绝与她相认,情急的她却扯开了他胸前的衣裳,因为那有林殊哥哥的标记,顿时霓凰泣不成声:“林殊哥哥,到底是怎样残忍的事,让你变得如此面目全非”她紧紧的抱着他“林殊哥哥,霓凰再也不会离开你,以后再也不要和林殊哥哥分开了”对霓凰来说,唯有这个人,唯有这个怀抱,能够让她回到自己娇憨柔软的岁月,纵情地流泪,无所顾忌地撒娇,没有热烈涌动的热心,没有朝朝暮暮的相思,有的,只是如冬日阳光般暖暖又懒懒的信任,仿佛可以闭上眼睛,重新变回那个永远无忧无虑,让他背着四处奔跑的小女孩……

  对霓凰来说纵然将来他们彼此儿女成行,鬓白齿松,林殊哥哥也依然是她的林殊哥哥。这份情义,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最后她嫁于他人。

  当旁人误以为长苏与霓凰有意时,他只是平静的说:“如果说爱,两年前就没有了,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是不可能的,这世上有些事情的发生,不会有人预料得到,也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得住,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它有好的结局。已经错过的岁月,和已经动过的心,都像是逝去的河水,永远也无法倒流。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她有好的结局,即使这个结局里,不会有我的存在……”

  好心疼林殊,他一个人忍受着一切,舍弃了一切包括人生若只如初见时的霓凰,已经错过的岁月或许是指他与霓凰青梅竹马的回忆,已经动过的心或许是指霓凰对聂泽的情。

  【最后】

  蔺晨说“长苏从没考虑过这最后一条保命的活路,但他保住的却是他在这世上最最看重的兄弟之情……性命和道义,得此就会失彼”

  最终的梅长苏,选择了用最后三个月的生命来换取边境的安全和国泰民安。

  梅长苏说“蔺晨,这不是放弃,这是选择,我做了整整13年的梅长苏,最后选择了林殊的结局,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幸事吗?”

  到来时素颜白衣,机诡满腹,离去时遥望狼烟,跃马扬鞭。两年的翻云覆雨,似已换了江山,唯一不变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永生不死。

  林殊也好,梅长苏也好,苏哲也好,权谋斗智,机关算尽。最喜欢住在梅长苏心里的那个小殊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七):文字真是神奇的东西

  之前逛知乎的时候看到有人详细的分析了影视剧中那些道具的运用,是可考据的历史风俗特征,而在小说里这一点通过文字反而没有那么清晰,但是在氛围的营造上个人感觉小说更受一筹,而游戏恰巧能在这两点之间达到最好的平衡,既有古代建筑的风格布置、美景,更有旁白叙述故事以及游戏CG过场营造氛围,通过细致的布置将 IP作品里面的视觉元素完美的还原至游戏,那不仅仅是电视剧或是小说中的描述与摆置,而是更加直接的,让人体验真实的场景。在小说中,一束阳光下来是美景,姑娘回头一笑是倾国倾城,让人掏心掏肺,在影视中是男主角的一个眼神,是女主角飘扬的发丝,在游戏里是景色的光影,是仿佛置若另一个世界,小说里的琅琊阁,电视剧里的琅琊榜,游戏里的琅琊阁,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文字真是很神奇的东西,这也正是文字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仿佛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哪怕原作者的都不是,在文中写到的披风,茶具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道具,都能够让人感受到其奇妙的地方,让人忍不住期待游戏里会是什么样呢,从琅琊榜的小说到影视剧,再到现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正版手游,很多东西,没有深深爱过,就没有深刻的体会,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正版手游不能说完美,但至少尽善尽美。三者之间各有各的优势,只有都体会过了,才能对这款IP有更深入的理解吧。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八):你还在

  整本书在我看的时候,都在一种悲痛、肃穆、紧张、期待的气氛中。我悲痛祁王和赤焰军七万忠魂蒙大冤而死;哀伤林殊、萧景琰故友相见不能相认;心疼小殊削骨拔毒,自损生命变为梅长苏却要面对曾经知交对谋士的厌恶与怀疑,扛起一切,替景琰铺好前路;痛恨小人得志,奸臣当道。。。。。。太多太多,已在我心中乱成一团。

  [这风雨一路,他只影独走,抛却欢喜悲凉感受。]

  《琅琊榜》令我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遗憾。我从书中故人对昔日的回忆,自己想象着所战披靡的赤焰军;十三岁便提剑上阵、屡创战功、被好友称为‘小火人’的少帅林殊;才德无双、民心所向的祁王;少时小殊、景琰的趣事等等。然而,越想越美好、越美好越是遗憾,一切一切都是遗憾。书里的一切都让我不禁去想象当年的辉煌,再由这巨大的落差带给我巨大的遗憾,怎么弥补都弥补不了。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九):归来仍少年

  最近有句很火的话,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奇怪,刚读到这句话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年纪轻轻就受过重伤,历经了生死体验的演员胡歌,还有他近乎是本色出演的梅长苏。我想,用这句话送给他,真合适。朋友圈好友回应说,在胡歌的粉丝圈里,确实很多人会用这句话赠他。还有位好友说,北京台录了一个胡歌的专访,用的正是这句话,作为节目的名字。 我问自己,这句话是哪里打动了我?我想,恐怕正是那两个字:少年。 在琅琊榜里,霓凰群主提到小舒时,说了一句话,她说,在我心里,他永远是金陵城内,最明亮的那个少年……这是整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 少年,这是一个多么明亮动人的字眼。琅琊榜,写的是这样几个少年:才华横溢、性情飞扬的林舒,英武不让须眉的霓凰,少年老成、中正耿直的景琰。这几个家伙,曾经两少无猜,耳鬓厮磨,人到中年,历尽沧桑却不改初心,为了昭雪冤屈,隐忍,坚持,互相扶持,演出了一曲友情的颂歌。 我始终认为,喜爱琅琊榜,并非只是因为它的构思,它的文字,它的人物塑造,从根本上,我是喜欢它的三观,这是一部三观很正的小说。思想启蒙者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琅琊榜中,我读到的,不是权谋,不是复仇,甚至不是伸张正义,而是历尽人间沧桑的兄弟情和几个少年的成长。 而武功超群的飞流,姐弟情深的小穆王爷,善良而历经坎坷的萧景瑞,贪玩儿而大器晚成的言公子,也无一不吸引到我。琅琊榜,不愧是一部杰出少年的颂歌,深情的诠释着流传至今的那句话:自古英难出少年!

  《琅琊榜(全三册)》读后感(十):琅琊榜

  《琅琊榜》读完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连封面也不敢看。   我承认这其中有畏惧。——就如从一面耸峙入云,险象环生的峭峰上走下,虽然心魂依旧在为那些奇险与宏荒而震颤,却是短时间内再也不敢触碰的了。   但更丢人的——其中大多是源于悲哀。   我知道悲哀本不是作者想赋予我们的——结局恶得之惩,忠得之昭,心系天下的坐拥天下,心系沙场的战死沙场,本该是荡气回肠,其声铮铮,耻于作小儿女姿态。   可恶既得惩,忠既得昭,将这天下席卷,沙场夷平,终究我们在看着的不过就是那么一个人——也曾痛则长哭,悖则长笑,年少英气时将情仇都当柴薪来烧,这天下家国像穹庐那样拢过他头顶,衬得他整个人都很小很小。   其实我那点心念也很小很小。   但后来天下都平了,家国都靖了,这点小小的心念也不得实现。   那小小的一个人也不在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